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省域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与时空演化
1
作者 郭强 李秋哲 《旅游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40,共22页
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发挥旅游业赋能作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以高质量发展特征为框架,把握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内涵,构建包括旅游业质量追赶、创新驱动、结构升级、绿色发展、共同富裕5个维度的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评... 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发挥旅游业赋能作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以高质量发展特征为框架,把握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内涵,构建包括旅游业质量追赶、创新驱动、结构升级、绿色发展、共同富裕5个维度的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客观评价法对2012—2021年中国省域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时序动态测度,并进行空间可视化、差异测度以及集聚分析。结果表明:(1)中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经历了“提升-下降-恢复”3个阶段,新冠疫情冲击影响较大,但恢复势头良好。(2)东部地区保持领先,中、西部地区呈现追赶态势。区域格局由东部沿海到内陆递减转变为“中高水平区”在东部、中部、西南地区集聚。(3)整体差异呈现“下降-上升-持平”态势;地区间差异仍然显著;东部地区差异是地区内差异主要来源,西部、东北地区的地区内差异在疫情影响下有所扩大。(4)中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全局空间自相关性且逐步增强。东部地区呈现高值集聚,西部与东北地区呈现低值集聚,中部地区部分省份已完成“低-高”集聚向“高-高”聚集态势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 高质量发展 综合评价 指标体系 时空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依恋对旅游者亲环境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
2
作者 何彪 杨小倩 谢灯明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9-146,共8页
培育和引导旅游者自发地实施亲环境行为,是助推旅游业实现绿色转型和“双碳”目标的可行路径之一。论文基于“情感—行为”理论框架、相互依赖理论和自我意识理论,构建地方依恋(高VS低)为自变量,环境承诺为中介变量,自我意识状态(主体V... 培育和引导旅游者自发地实施亲环境行为,是助推旅游业实现绿色转型和“双碳”目标的可行路径之一。论文基于“情感—行为”理论框架、相互依赖理论和自我意识理论,构建地方依恋(高VS低)为自变量,环境承诺为中介变量,自我意识状态(主体VS客体)为调节变量,亲环境行为为结果变量的整合模型,通过问卷调查和两个情景模拟实验对该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地方依恋对亲环境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环境承诺在地方依恋对亲环境行为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自我意识状态在地方依恋对环境承诺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且进一步调节了环境承诺在地方依恋与亲环境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最后提出从情感管理视角推进旅游地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行为”理论 亲环境行为 地方依恋 环境承诺 自我意识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景区精神型领导对一线员工激励的影响研究——基于心理资本和解释水平的不同作用
3
作者 胡涛 丁小佳 涂进 《旅游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6-143,共18页
文章基于归因理论,探讨了精神型领导对一线员工激励的影响,并考察了心理资本在精神型领导与一线员工激励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解释水平的调节作用,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通过对旅游景区513份一线员工样本数据分析的结果表明:(1... 文章基于归因理论,探讨了精神型领导对一线员工激励的影响,并考察了心理资本在精神型领导与一线员工激励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解释水平的调节作用,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通过对旅游景区513份一线员工样本数据分析的结果表明:(1)精神型领导显著促进一线员工激励;(2)心理资本在精神型领导与一线员工激励之间发挥中介作用;(3)解释水平不仅调节精神型领导与一线员工心理资本之间的关系,而且调节了一线员工心理资本与激励之间的关系,与高解释水平的一线员工相比,低解释水平的一线员工更能有效地感知和利用精神型领导所提供的积极资源,进而对心理资本产生显著影响;与高解释水平的一线员工相比,低解释水平的一线员工更能有效地通过心理资本实现自我激励;(4)解释水平调节了心理资本在精神型领导与一线员工激励之间的中介效应。文章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旅游景区一线员工激励的理论研究,为旅游景区在领导行为和一线员工激励的微观管理层面提供了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景区 精神型领导 一线员工激励 心理资本 解释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贸易国际规则比较和中国对接建议--基于RCEP、CPTPP和DEPA的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少辉 王方宏 +1 位作者 刘刚 张贝尔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9-50,共12页
发展数字贸易需要对接数字贸易国际规则,RCEP、CPTPP、DEPA作为数字贸易主流规则,由于主导国家和成员国数字经济水平不同且各有特色,在核心议题上既有共性也存在差异。我国虽已初步构建起包括国内立法、试点区域开放政策、参与双边和多... 发展数字贸易需要对接数字贸易国际规则,RCEP、CPTPP、DEPA作为数字贸易主流规则,由于主导国家和成员国数字经济水平不同且各有特色,在核心议题上既有共性也存在差异。我国虽已初步构建起包括国内立法、试点区域开放政策、参与双边和多边自贸协定、数字治理国际倡议的数字治理体系,但与数字贸易主流规则相比仍存在差异,影响了我国数字贸易发展和数字治理话语权。对接高标准数字贸易国际规则,RCEP可作为参与构建全球高标准数字贸易规则的基础;申请加入CPTPP可作为提升在更大范围、更高标准内参与数字贸易规则的重要途径;DEPA可作为参与构建全球数据治理体系的重要平台优先推进加入进程。以自贸区(港)为制度型试验区,充分考量与CPTPP、DEPA在关键规则条款上存在的差异,统筹开放与安全,实现高标准对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贸易 国际贸易 贸易规则 自贸协定 数据跨境流动 数据安全 数字治理 贸易强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流的生态补偿核算研究:以海南岛18市县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韩念龙 李南恒 黎兴强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5-214,共10页
科学划分生态补偿区域及核算生态补偿标准是生态补偿研究的核心问题,对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海南岛各市县为例,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比识别生态系统服务的输出区与输入区,采用生态系统服务流确定生态服务流动的范围及强度,... 科学划分生态补偿区域及核算生态补偿标准是生态补偿研究的核心问题,对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海南岛各市县为例,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比识别生态系统服务的输出区与输入区,采用生态系统服务流确定生态服务流动的范围及强度,结合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支付意愿等因素建立生态补偿模型,最终确定海南岛各市县的生态补偿金额。结果表明,海南岛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存在明显空间分异,海南岛中东部区域琼中、白沙及万宁提供了海南岛超过70%的生态系统服务流量;2000—2022年间海南岛以市县为单元的生态受偿与支付主体比例由10∶8变化为9∶9,存在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失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流 生态补偿 标准核算 海南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旅游地生计转型:国内外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
6
作者 孟凯 王强 《旅游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0-178,共19页
乡村旅游地生计转型是国内外研究者关注的一个热点研究话题,文章全面梳理与总结了乡村旅游地生计转型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对乡村旅游地生计转型的未来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与启示意义。文章基于Google Scholar和CNKI学术搜索工具,对乡... 乡村旅游地生计转型是国内外研究者关注的一个热点研究话题,文章全面梳理与总结了乡村旅游地生计转型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对乡村旅游地生计转型的未来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与启示意义。文章基于Google Scholar和CNKI学术搜索工具,对乡村旅游地生计转型研究的国内外典型文献进行全面检索,从主体、动因、过程、结果、方法等逻辑要素出发对乡村旅游地生计转型研究进行科学系统性回顾、归纳与述评,以此提出了乡村旅游地生计转型未来研究需要重点关注的5个方向:(1)科学构建乡村旅游地生计转型的“个体-农户-社区”尺度系统理论框架;(2)加强探讨乡村旅游地生计转型的个体主观意愿;(3)从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双重视角科学揭示乡村旅游地生计转型的过程机制、微观路径及动态生成逻辑;(4)从“旅游地生命周期演化观”和“社区福祉观”出发评价生计转型过程与结果的可持续性;(5)加强“混合”与“后结构主义”研究方法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地 生计 转型 进展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省域旅游业碳排放公平性及其影响因素
7
作者 洪禹 王凤霞 李浩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9-149,共11页
研究中国省域旅游业碳排放公平性的时空动态演变规律,以及探究旅游碳排放公平性的影响因素,对进一步促进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关于旅游碳排放公平性的研究在生态旅游学的框架内较少,且综合多种因素衡量其公平程度有... 研究中国省域旅游业碳排放公平性的时空动态演变规律,以及探究旅游碳排放公平性的影响因素,对进一步促进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关于旅游碳排放公平性的研究在生态旅游学的框架内较少,且综合多种因素衡量其公平程度有待进一步探索。论文在全面测算2000、2005、2010、2015和2020年中国旅游碳排放和碳吸收的基础上,运用空间相关性分析、灰色关联度等方法考察中国省域旅游业碳排放的公平性差异以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0—2020年,各省份旅游碳排放处于不可持续状态,省域之间存在着旅游碳排放不公平问题,且不公平程度正在加剧;整体的旅游碳排放公平性空间聚类现象较为明显,仅有广东、重庆、江西和湖南属于“高承载高效率”类型;经济发展水平和旅游接待规模是影响全国旅游碳排放公平性的主要因素,产业结构和旅游经济规模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平性 旅游业 碳排放 碳吸收 灰色关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电商发展、收入差距与农村消费韧性
8
作者 李丹阳 耿松涛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4-67,共4页
旅游电商为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增强消费韧性提供了新渠道。本文使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双向固定效应计量经济模型,实证检验旅游电商发展对农村消费韧性的影响效果及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旅游电商发展能够显著提高农村消费韧性,并且在... 旅游电商为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增强消费韧性提供了新渠道。本文使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双向固定效应计量经济模型,实证检验旅游电商发展对农村消费韧性的影响效果及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旅游电商发展能够显著提高农村消费韧性,并且在动态效应、缩短考察期和Heckman两阶段等方法检验下模型和结论具有稳定性;异质性分析表明,对于农村消费水平和数字基础较低的地区,旅游电商发展对增强农村消费韧性的边际效果更高、更显著。机制检验发现,旅游电商发展会通过缩小收入差距进而提高农村消费韧性,且收入差距的中介效应通过Sobel检验。因此,应加强农村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实施针对性的数字技能培训和电子商务教育、推动地方特色产品和旅游服务的开发与推广,释放旅游电商发展对农村消费韧性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电商 农村消费韧性 收入差距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计资本对滨海渔民生计旅游转型意愿的影响——风险认知的中介效应
9
作者 陈扬乐 王天艺 唐小芊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14-1224,共11页
生计旅游转型是滨海渔民实现生计策略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改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及支持目的地旅游业发展的有效策略。文章以可持续生计理论和前景理论为基础,结合滨海渔民特殊属性,搭建滨海渔民生计资本评价指... 生计旅游转型是滨海渔民实现生计策略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改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及支持目的地旅游业发展的有效策略。文章以可持续生计理论和前景理论为基础,结合滨海渔民特殊属性,搭建滨海渔民生计资本评价指标体系,并构建生计资本、风险认知和生计旅游转型意愿之间的关系模型,进而利用对海南省琼海市潭门镇捕捞渔民开展调查获取的310份有效问卷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滨海渔民可持续生计总体水平较低,维度差异较大。其中自然资本水平较高,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水平中等,金融资本水平较低,社会资本水平最低。2)生计资本对渔民生计旅游转型意愿产生显著影响,其中人力资本、物质资本、社会资本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自然资本和金融产生显著负向影响。3)风险认知在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对生计旅游转型意愿影响中存在中介效应,而在自然资本和物质资本影响中的中介效应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计资本 生计旅游转型 风险认知 滨海渔民 琼海市潭门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创新路径研究--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建模与仿真
10
作者 耿松涛 张鸿霞 乔琳 《旅游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0-134,共15页
医疗与旅游产业融合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如何有效推进其良性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目前,对医疗与旅游产业融合的要素构成及其互动关系缺乏系统性和动态性的探究。文章首先结合扎根理论,将医疗与旅游产业融合分为需求、供给、吸引、支... 医疗与旅游产业融合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如何有效推进其良性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目前,对医疗与旅游产业融合的要素构成及其互动关系缺乏系统性和动态性的探究。文章首先结合扎根理论,将医疗与旅游产业融合分为需求、供给、吸引、支持、中介5个子系统;其次,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将GDP总量、医疗旅游收入作为检验变量,通过医疗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仿真模拟对模型有效性进行检验,并选取27个主要指标变量模拟医疗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和外部环境对产业融合的影响;最后,以旅游消费需求系数、医疗与旅游投资系数、医疗与旅游政策吸引系数3个变量作为调控参数进行调试,模拟市场需求带动、产业投资支持、政策吸引推动、协调发展4种不同情境下医疗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变化情况,预测其动态变化趋势。研究发现,协同融合发展模式是系统整体最优模式,从多个方面为医疗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提升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产业 旅游产业 融合发展 系统动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老龄化视角下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海南省为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陆璐 《现代农村科技》 2025年第1期3-6,共4页
农村互助养老是指在政府的倡导下老年人之间进行互帮互助与情感交流,主要是鼓励低龄的健康老人帮助高龄的失能或半失能老人。在农村地区,青壮年人口的大量流失进一步凸显了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因此,在农村地区积极推动互助养老模式势在必... 农村互助养老是指在政府的倡导下老年人之间进行互帮互助与情感交流,主要是鼓励低龄的健康老人帮助高龄的失能或半失能老人。在农村地区,青壮年人口的大量流失进一步凸显了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因此,在农村地区积极推动互助养老模式势在必行,其不仅可以解决农村地区养老问题,还有利于充分调动有能力、有帮扶意愿的老人参与互助养老服务,将老年人的“自助”与“互助”有机结合。本文从积极老龄化视角出发,在分析海南省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实施状况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对策,以进一步促进农村互助养老模式更好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老龄化 互助养老 农村养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急响应协作行动网络优化:基于海南省三次台风的实践
12
作者 郭延强 董银红 《灾害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3-188,共6页
基于2017年、2019年与2020年的台风灾害协作数据,该文将应急响应阶段行动者之间的协作关系转化为时序合作数据集。根据社会资本、交易成本与同质性理论,提出相关研究,并采用纵向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究在应急管理理念转变下,应急响应协... 基于2017年、2019年与2020年的台风灾害协作数据,该文将应急响应阶段行动者之间的协作关系转化为时序合作数据集。根据社会资本、交易成本与同质性理论,提出相关研究,并采用纵向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究在应急管理理念转变下,应急响应协作网络的合作动因与结构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应急管理组织在协作网络中担负着桥接型与黏结型社会资本的作用。大应急管理理念下的协作网络具有稳定性,但局部层级特征显著,表现出韧性有余敏捷性不足。基于该研究结论,从扁平化的应急协作背景、异质性组织的应急演练内容与政府应急管理机构的领导职责三方面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响应 应急协作 组织网络 大安全大应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与不在:神圣游程旅游者的“神性”体验及其生成机制
13
作者 炊朋阳 吴嗣钧 谢彦君 《旅游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46,共15页
仪式作为人类学的重要议题,在被纳入旅游研究语域之后,催生了二者关系框架中的旅游仪式论,并进而得出了旅游是神圣游程这一独特本体论观点。尽管这一命题已被证明具有相当的解释力,但这一理论进路尚需对以神圣游程为内核的所谓“神性”... 仪式作为人类学的重要议题,在被纳入旅游研究语域之后,催生了二者关系框架中的旅游仪式论,并进而得出了旅游是神圣游程这一独特本体论观点。尽管这一命题已被证明具有相当的解释力,但这一理论进路尚需对以神圣游程为内核的所谓“神性”体验做进一步的深入考察。鉴于旅游本质中存在的差异性体验诉求,文章借助旅游者在民族风情体验中具有某种“神性”体验特质的游记及相关评论等文本材料,依据扎根理论的编码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尝试归纳旅游“神性”体验的特质以及影响旅游者获得该体验的具体因素。研究表明,旅游“神性”体验包含神秘感、神圣感、神往感、神游感4个子范畴及其内在关联,而旅游者的“在场”是影响此关联属性的关键因素,它们与“神性”是否“在位”的场景共同决定了旅游者能否获得旅游“神性”体验。通过对旅游“神性”体验范畴的归纳,该研究揭示了神圣游程中蕴含的“神性”内核,明确了旅游“神性”体验的基本观察维度,并构建了旅游“神性”体验的生成机制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圣游程 旅游“神性”体验 在场 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贸港背景下海南省台风灾后农业恢复的治理困境与优化路径
14
作者 彭婷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14期79-82,共4页
在海南自贸港建设与台风灾害频发的双重背景下,该文以台风“摩羯”为例,基于公共治理理论,系统探讨海南省灾后农业恢复治理的核心困境与优化路径。研究发现,当前治理体系存在政策执行的纵向断裂、跨部门协同低效、制度创新与应急场景适... 在海南自贸港建设与台风灾害频发的双重背景下,该文以台风“摩羯”为例,基于公共治理理论,系统探讨海南省灾后农业恢复治理的核心困境与优化路径。研究发现,当前治理体系存在政策执行的纵向断裂、跨部门协同低效、制度创新与应急场景适配失衡,以及多重战略目标冲突等问题,导致灾后恢复效率受限。对此,该文提出构建分层级治理机制、再造应急协同流程、创新制度-场景适配机制及动态优先级决策框架等优化路径,旨在增强政策韧性、提升应急响应效能,推动自贸港开放优势与农业灾害治理的深度融合。研究为海南自贸港背景下农业灾后恢复治理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参考,助力实现安全与发展的动态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灾害恢复 海南自贸港 制度创新 政策执行 跨部门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性集体行动视角下乡村振兴的实践与经验启示——以海南省三亚市T村为例
15
作者 符渝婉 吴育斌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14期157-160,共4页
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实施背景下,如何突破乡村振兴实践中集体行动困境已然成为乡村振兴的核心命题。基于制度性集体行动分析框架与多中心治理理论,通过对三亚市T村振兴实践的深度个案研究,探究在乡村振兴中如何通过制度性集体行动构建多... 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实施背景下,如何突破乡村振兴实践中集体行动困境已然成为乡村振兴的核心命题。基于制度性集体行动分析框架与多中心治理理论,通过对三亚市T村振兴实践的深度个案研究,探究在乡村振兴中如何通过制度性集体行动构建多中心治理的新格局。研究发现,T村通过共同目标的设定、构建正式制度的供给以及非正式制度的赋能,构建“政府引导—村集体统筹—市场嵌入—村民参与”的协同治理网络,有效破解资源整合碎片化、利益分配失衡和行动激励不足等集体行动困境。其形成的制度性集体行动经验,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实践范式,对优化乡村治理体系和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性集体行动 多中心治理 乡村振兴实践 案例分析 经验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风摩羯事件透视:信息技术赋能下的台风智慧应急管理体系评析与优化策略
16
作者 王雯琳 《农业灾害研究》 2025年第5期290-292,共3页
近年来,海南省频繁受到台风自然灾害的影响,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等方面的共同努力和协作。信息技术的引入显著提升了台风应急管理的效率和准确... 近年来,海南省频繁受到台风自然灾害的影响,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等方面的共同努力和协作。信息技术的引入显著提升了台风应急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为未来的灾害应对提供了有益参考。以海南省应对台风摩羯为例,旨在探讨信息技术在台风智慧应急管理体系中的赋能作用,通过对台风摩羯期间海南省的应急响应、抢险救灾、灾后恢复等方面的研究,探讨如何优化智慧应急管理体系,从而更有效地应对台风等自然灾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智慧应急体系 台风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能带给人们生命意义感吗?——旅游情境下的生命意义感生成机制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陈扬乐 李佳霏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1-155,共15页
生命意义感是人类活动的关键引擎,有意义的生活是幸福的最深层次含义。文章以人们踏上旅途寻求生活的意义这一现实现象为切入点,将积极心理学中的生命意义感范畴引入旅游研究视野,以相关网络游记与社区问答文本为材料,运用扎根理论进行... 生命意义感是人类活动的关键引擎,有意义的生活是幸福的最深层次含义。文章以人们踏上旅途寻求生活的意义这一现实现象为切入点,将积极心理学中的生命意义感范畴引入旅游研究视野,以相关网络游记与社区问答文本为材料,运用扎根理论进行编码分析,最终提炼出“旅游世界中的顿悟时刻”这一核心范畴,对旅游者获取生命意义感的具体过程与一般路径作出理论解释。研究发现:1)旅游者以具身实践的方式主动地构建生命意义,具身实践是旅游者生命意义感的来源;2)旅游者由审美体验中的自我超越激发生命活力,自发地觉察生命意义;3)旅游者通过自我反思这一内省过程形成对世界与真实自我的深刻理解,不断地追寻生命意义;4)旅游者通过自我认同的强化实现自我价值的确认,进而真正地肯定生命价值;5)回归日常生活世界时,人们通过回忆与回味重新赋予旅游体验以新的意义,个体生命状态的转变是旅游积极人生意义的一种体现。文章创新地构建出旅游世界中的生命意义感生成模型,对人们在旅游世界中获取生命意义感的顿悟时刻进行了深入解读,丰富了旅游体验的研究内容,深化了现有研究对旅游积极效应的认识,为深入理解旅游的意义提供了新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意义感 具身实践 自我超越 自我反思 自我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演理论视域下乡村旅游者的类型及表演风格研究——以西江千户苗寨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玥 余志远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7-142,共16页
旅游表演理论通过引入戏剧学语言,为解读游客体验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角,并逐渐为旅游学界所关注。文章以贵州西江千户苗寨为案例地,借助表演理论分析乡村旅游者的表演风格问题。研究发现,伴随着各种现代性要素的增长,旅游者试图努力挣... 旅游表演理论通过引入戏剧学语言,为解读游客体验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角,并逐渐为旅游学界所关注。文章以贵州西江千户苗寨为案例地,借助表演理论分析乡村旅游者的表演风格问题。研究发现,伴随着各种现代性要素的增长,旅游者试图努力挣脱现代性所造成的精神世界坍塌,努力通过旅游活动重新审视本真的存在;旅游体验过程中,旅游者的表演风格呈现出漫不经心者、旁观者、他人角色扮演者、文化粉、情境演员、镜中人、怀旧者、流浪人和神职者9种类型;日常生活世界与旅游世界并不能完全割裂看待,双方存在相互作用,穿梭于其中的旅游者需要实现心境上的跨越,从旅游伊始时的观看,到旅游结束时的自我照映,在整个旅游活动中,角色的扮演亦会发生流动与改变。据此,文章构建旅游者表演风格模型,以期在理论与实践层面为乡村旅游目的地建设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表演 表演风格 乡村旅游 角色流动 心境跨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会展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时空差异及影响机理——基于海南省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严荣 覃凯璇 耿松涛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7-128,152,共13页
选取2012—2019年海南省18个市县相关数据,采用空间分析和计量经济学面板数据回归方法,分析海南省会展业收入占GDP比重与经济增长率变化的时空演化格局,探讨会展业发展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海南省及18个市县的会... 选取2012—2019年海南省18个市县相关数据,采用空间分析和计量经济学面板数据回归方法,分析海南省会展业收入占GDP比重与经济增长率变化的时空演化格局,探讨会展业发展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海南省及18个市县的会展业发展呈上升趋势,经济增长率呈波动减小趋势,表现出显著的空间差异性。(2)海南省会展业依赖度与经济增长率间呈抛物线型曲线变化过程。当会展业依赖度达到一定程度时表现出负外部效应,阻碍经济增长。(3)海南省会展业通过影响人力资本投入、技术创新、物质资本投入等因素影响经济发展,对技术创新和物质资本投入的影响呈反“N”型。为实现海南省会展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海南省会展业应融入全省经济转型大趋势,同时注重区域差异,因地制宜制定会展业发展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展业发展 经济增长 时空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旅游资源开发的碳汇减损效应--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5A级景区建设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3
20
作者 童昀 王灵恩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9-62,共14页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是保障生态文明战略有效推进的关键区域,“双碳”目标下考察旅游资源开发对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碳汇影响效应,有利于拓展旅游资源开发的环境外部性研究视野,并促进资源富集型欠发达地区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文章依托...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是保障生态文明战略有效推进的关键区域,“双碳”目标下考察旅游资源开发对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碳汇影响效应,有利于拓展旅游资源开发的环境外部性研究视野,并促进资源富集型欠发达地区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文章依托多源遥感影像构建733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单元研究数据集,利用空间多期双重差分模型,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5A级景区建设为准自然实验,在县区精细尺度揭示旅游资源开发对碳汇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碳汇呈现微弱上升态势,但空间分异明显;2)旅游资源开发造成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碳汇减损,具有显著环境负外部性;3)旅游资源开发碳汇减损效应主要出现于中部、西部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但在生态文明战略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制度实施后得到缓解;4)旅游资源开发对碳汇的不利影响存在空间溢出性,“以邻为壑”特征明显。基于前述分析,文章进一步提出,理论上应探索将碳汇影响纳入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估研究框架;政策上推动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完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旅游资源开发碳汇补偿制度,促进配套设施和关联产业科学布局和生态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资源开发 碳汇减损 空间多期双重差分法 空间溢出效应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