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0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大学儋州校区有毒种子植物调查 被引量:14
1
作者 王亚荣 刘德兵 +2 位作者 徐诗涛 罗佳佳 蔡泽坪 《热带农业科学》 2016年第11期99-105,共7页
热带地区植物种类丰富,其中一些有毒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经济或药用价值。但因其有毒,容易给校园安全造成隐患。本文首次对海南大学儋州校区的有毒植物进行调查,并整理出了44科90属106种有毒植物。其中有毒植物种类较多的科主要为大戟... 热带地区植物种类丰富,其中一些有毒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经济或药用价值。但因其有毒,容易给校园安全造成隐患。本文首次对海南大学儋州校区的有毒植物进行调查,并整理出了44科90属106种有毒植物。其中有毒植物种类较多的科主要为大戟科、夹竹桃科、苏木科和天南星科,分别占有毒植物总数的20.8%、11.3%、4.7%和4.7%。调查结果可以提高师生对有毒植物的安全意识,同时为这些有毒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儋州校区 有毒植物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大学儋州校区苏木科植物调查 被引量:4
2
作者 付影 张晔 +5 位作者 刘德兵 罗佳佳 李慧婷 杨鑫汪 于旭东 蔡泽坪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6期166-169,共4页
对海南大学儋州校区的苏木科(Caesalpinioideae)植物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校园内的苏木科植物共有7属15种,其中决明属(Cassia)植物7种,羊蹄甲属(Bauhinia)3种,凤凰木属(Delonix)1种,盾柱木属(Peltophorum)1种,云实属(Caesalpinia)1... 对海南大学儋州校区的苏木科(Caesalpinioideae)植物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校园内的苏木科植物共有7属15种,其中决明属(Cassia)植物7种,羊蹄甲属(Bauhinia)3种,凤凰木属(Delonix)1种,盾柱木属(Peltophorum)1种,云实属(Caesalpinia)1种,酸豆属(Tamarindus)1种,格木属(Erythrophleum)1种。由于在这些植物中,金凤花[Caesalpinia pulcherrima(L.)Sw.]、红花羊蹄甲(Bauhinia blakeana Dunn)和凤凰木[Delonix regia(Boj.)Raf.]的数量最多,分别为438丛、228棵和123棵,对这3种植物的具体分布和长势进行了更加详细的记录,分析其在校园内的园林应用状况,并为这3种植物在海南大学儋州校区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提出了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大学 儋州校区 苏木科植物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大学儋州校区及周边地区藤本植物调查 被引量:4
3
作者 邹慧思 汪金梅 +2 位作者 于旭东 蔡泽坪 罗佳佳 《热带农业科学》 2018年第4期68-76,80,共10页
对海南大学儋州校区的藤本植物进行调查,整理出38科82属104种藤本植物,其中蝶形花科(Fabaceae)、葫芦科(Cucurbitaceae)和茜草科(Rubiaceae)种类分布较多,分别占藤本植物总数的14.4%、10.6%和7.7%。依据攀附方式的不同,可将藤本植物分为... 对海南大学儋州校区的藤本植物进行调查,整理出38科82属104种藤本植物,其中蝶形花科(Fabaceae)、葫芦科(Cucurbitaceae)和茜草科(Rubiaceae)种类分布较多,分别占藤本植物总数的14.4%、10.6%和7.7%。依据攀附方式的不同,可将藤本植物分为7类:缠绕类、钩刺类、吸附类、卷须吸附类、蔓生类、匍匐类和垂吊类;依据存在形式的不同,藤本植物又可分为野生、栽培花卉、栽培蔬菜、栽培果树、油料作物等。对其生长的土壤进行取样,通过实验检测土壤温度、含水量及p H值。本调查不仅能了解藤本植物的多样性,且有利于对藤本植物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及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儋州校区 藤本植物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大学儋州校区蝶形花科植物调查 被引量:2
4
作者 杨婧 于旭东 +2 位作者 蔡泽坪 罗佳佳 汪金梅 《热带农业科学》 2018年第3期57-63,69,共8页
调查海南大学儋州校区内蝶形花科(Papilionaceae)植物。蝶形花科(Papilionaceae)植物共有30属39种。对这39种植物生长的土壤进行取样,测量土壤温度、含水量及p H,调查了校园内分布数量最多的3种树木印度紫檀(Pterocarpus indicus Willd.... 调查海南大学儋州校区内蝶形花科(Papilionaceae)植物。蝶形花科(Papilionaceae)植物共有30属39种。对这39种植物生长的土壤进行取样,测量土壤温度、含水量及p H,调查了校园内分布数量最多的3种树木印度紫檀(Pterocarpus indicus Willd.)、刺桐(Erythrina variegata L.)和降香(Dalbergia odorifera T.Chen)的数量、分布及长势,研究分析其在校园园林应用的特点,并对海南大学校园内蝶形花科植物的园林绿化应用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大学 儋州校区 蝶形花科植物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应激对海南黑山羊精液抗氧化能力及精浆代谢组学特征的影响
5
作者 安兆翔 荀文娟 +1 位作者 周汉林 施力光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91-1201,共11页
【目的】研究海南黑山羊精液在热应激状态下抗氧化能力的改变,并筛选精浆中可能存在的生物标志物。【方法】采集海南黑山羊精液,模拟体外热应激处理,将精液样品随机分为对照组(Con)和热应激组(HS),测定精液抗氧化指标;利用液相色谱-质... 【目的】研究海南黑山羊精液在热应激状态下抗氧化能力的改变,并筛选精浆中可能存在的生物标志物。【方法】采集海南黑山羊精液,模拟体外热应激处理,将精液样品随机分为对照组(Con)和热应激组(HS),测定精液抗氧化指标;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精浆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分析,筛选差异代谢物,并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热应激组海南黑山羊精液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P<0.01),活性氧(ROS)和丙二醛(MDA)含量均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P<0.01);线粒体膜电位(MMP)和三磷酸腺苷(ATP)浓度均显著降低(P<0.05)。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结果显示,热应激组海南黑山羊精浆代谢发生明显变化;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组间差异显著且具有明显聚类。共筛选到64种差异代谢物,其中精浆中2-脱氧核糖5-磷酸、丙二酸、D-精氨酸、甲基多巴酸和烟酰胺单核苷酸可能通过嘧啶代谢、β-丙氨酸代谢、D-氨基酸代谢、烟酸和烟酰胺等代谢途径响应热应激。【结论】热应激显著降低了海南黑山羊精液品质及抗氧化能力,精浆中丙二酸、D-精氨酸、甲基多巴酸和烟酰胺单核苷酸可作为海南黑山羊精液热应激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黑山羊 热应激 精液 代谢组学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大学海甸校区植物景观调查评价及改进建议 被引量:3
6
作者 杨黎旭 李达道 《南方农业》 2017年第16期19-21,共3页
调查表明,海南大学海甸校区的植物共有300种,隶属80个科,其中乔木131种、灌木102种、藤本17种、草本50种;对校园植物景观表示很满意的人数比例为10%、满意的人数比例为30%,15%的人对植物景观与校园整体环境的协调性的评价为和谐,45%的... 调查表明,海南大学海甸校区的植物共有300种,隶属80个科,其中乔木131种、灌木102种、藤本17种、草本50种;对校园植物景观表示很满意的人数比例为10%、满意的人数比例为30%,15%的人对植物景观与校园整体环境的协调性的评价为和谐,45%的人评价为一般。提出改进建议:弥补因气候等不可避免因素造成的植物景观季象变化上的单调性,不轻易大量地引入非乡土树种或没有经过驯化的外来树种,适当地控制行道树的分支点,避免对行人通行造成不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植物景观 调查 评价 改进建议 海南大学海甸校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大学儋州校区香料植物调查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府润 于旭东 +2 位作者 蔡泽坪 罗佳佳 陈向阳 《热带农业科学》 2018年第1期78-85,共8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香料植物在食品加工、环境改善等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天然香料的需求量日益增长,促使人们对香料植物更加深入的开发与利用。海南大学儋州校区植物种类丰富,其中不乏香料植物,为此本文对校园香料植物进行调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香料植物在食品加工、环境改善等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天然香料的需求量日益增长,促使人们对香料植物更加深入的开发与利用。海南大学儋州校区植物种类丰富,其中不乏香料植物,为此本文对校园香料植物进行调查。全文共收录了香料植物45科83属113种,其中芸香科(Rutaceae)、菊科(Compositae)、桃金娘科(Myrtaceae)、姜科(Compositae)、樟科(Lauraceae)及伞形科(Umbelliferae),分别占香料植物总数的8.8%、7.1%、7.1%、6.2%、4.4%和4.4%,乔木占比例38.9%。本文为研究海南大学儋州校区香料植物提供资料,并为其开发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儋州校区 香料植物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nVEST-PLUS模型的海南岛土地利用与碳储量时空变化分析
8
作者 王琴童 胡纪汉 +2 位作者 吴庚鸿 龚文峰 刘铁冬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8-268,共11页
【目的】从行政区划尺度研究海南岛近20 a土地利用及碳储量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变化,分析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因素,为海南岛国土空间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促进碳达峰及碳中和。【方法】基于2000、2010、2020年3期海南岛土地利用分布... 【目的】从行政区划尺度研究海南岛近20 a土地利用及碳储量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变化,分析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因素,为海南岛国土空间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促进碳达峰及碳中和。【方法】基于2000、2010、2020年3期海南岛土地利用分布图,耦合InVEST模型和PLUS模型探究海南岛土地利用变化和碳储量时空格局变化特征及因素。【结果】20 a间林地和水域面积先增加后减少,林地减少面积达945.55 km^(2),耕地面积先减少后增加,未利用地和草地持续减少,建设用地快速增加。生态修复、城镇扩张和农业开发等人类活动是影响海南岛土地利用和碳储量时空变化的重要因素。20 a间海南岛碳储量减少607.84万吨,林地为海南岛贡献了4/5以上的固碳量,林地减少是海南岛碳储量减少的重要原因。【结论】林地是海南岛重要的固碳用地类型,高碳密度的林地转变为其他用地类型是海南岛碳储量减少的主要因素,因此要保障林地基本保有量,促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岛 InVEST-PLUS模型 土地利用 碳储量 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春季燕窝果花和果实的生长发育规律研究
9
作者 程玉 谢占 +4 位作者 朱果果 谭朝龙 羊壮家 魏明 汤华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8-91,共4页
为探究燕窝果生殖生长发育规律,以厄瓜多尔燕窝果为试材,测定比较不同时期花长度、果实纵横径,测定成熟果实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氮、磷、钾、钙含量。结果表明,春夏季节,海南省东方市燕窝果花的生育期为3... 为探究燕窝果生殖生长发育规律,以厄瓜多尔燕窝果为试材,测定比较不同时期花长度、果实纵横径,测定成熟果实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氮、磷、钾、钙含量。结果表明,春夏季节,海南省东方市燕窝果花的生育期为35 d,整体呈现出“慢—快—慢”的生长模式,开花时花蕾长度250~310 mm,均值279.25 mm。果实生育期80 d,整体呈现出“快—慢—平稳”的生长模式,横径变化趋势较纵径缓慢。开花后25 d内,果实增长较快;开花后25~40 d,种子逐步形成至种皮变黑;开花后45 d,果肉逐渐由纯白色向清亮转变;果形指数由最初的1.38增加至1.42,成熟果实长形。果实成熟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9.48%,可滴定酸含量0.32%,维生素C含量4.66 mg/g,可溶性蛋白含量1.96 mg/g,固酸比60.88。果肉氮∶磷∶钾∶钙为1∶0.15∶4.05∶1.19,果皮氮∶磷∶钾∶钙为1∶0.38∶7.10∶0.25。说明燕窝果果实风味较好,且是喜钾型作物,对钾元素的需求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窝果 果实 花苞 可溶性固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乡村民宿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0
作者 靳春宝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10期18-20,共3页
在中国农村迈向现代化的征程中,乡村民宿作为农村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解决农村发展困境、挖掘乡村潜力锚定了核心方向。当前,城市化发展使得农村人口外流,乡村发展面临多重困境。聚焦农村经济、生活品质与生态保护,探讨乡村民宿发展策... 在中国农村迈向现代化的征程中,乡村民宿作为农村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解决农村发展困境、挖掘乡村潜力锚定了核心方向。当前,城市化发展使得农村人口外流,乡村发展面临多重困境。聚焦农村经济、生活品质与生态保护,探讨乡村民宿发展策略,既能盘活闲置资源、促进农民增收,又有利于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为乡村振兴助力。该文以海南为例,探讨了乡村振兴背景下海南乡村民宿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此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农村发展、生态保护和农民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民宿 发展对策 乡村振兴 海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岛中部旅游型村落竹景观应用
11
作者 王莹 俞灏泽 +3 位作者 杨圣楠 梁怀月 黄彪 江泽慧 《世界竹藤通讯》 2025年第2期110-121,共12页
以海南岛中部8个旅游型村落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分析了竹景观的应用现状及其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发展潜力。结果显示,竹林是村落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道路、水系、建筑、其他植物、农林系统、公共空间和文化展示空间等结合形成了不... 以海南岛中部8个旅游型村落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分析了竹景观的应用现状及其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发展潜力。结果显示,竹林是村落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道路、水系、建筑、其他植物、农林系统、公共空间和文化展示空间等结合形成了不同的景观类型,这些竹景观不仅具有保护生态环境、展示民族文化等功能,而且满足了现代旅游需求,提升了村落吸引力。基于调研结果,文章提出强化竹资源保护、打造差异化景观体系、推动竹文化创新应用等建议,以期为海南岛乡村竹景观的可持续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型村落 竹景观 乡村振兴 文化传承 海南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万宁大洲岛国家级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鸟类调查
12
作者 徐泽君 文卓玉 +4 位作者 刘辉 刘国琪 蔡挺 任荣霞 王合升 《热带林业》 2025年第1期54-60,共7页
鸟类对于栖息地和环境的敏感变化决定了鸟类活动的研究对环境评估至关重要。为了监测海南万宁大洲岛国家级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鸟类分布状况,研究于2022年11月至2023年9月在大洲岛保护区及东澳湿地共计开展6次野外鸟类调查。采用样线调... 鸟类对于栖息地和环境的敏感变化决定了鸟类活动的研究对环境评估至关重要。为了监测海南万宁大洲岛国家级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鸟类分布状况,研究于2022年11月至2023年9月在大洲岛保护区及东澳湿地共计开展6次野外鸟类调查。采用样线调查方法,在大洲岛保护区内设置4条长度1km的调查样线,包含了大洲岛岸礁、沙滩、人工林、灌丛等典型生境。为了更好地了解大洲岛与附近陆地区域鸟类群落之间的关系,在与大洲岛隔海相望的东澳湿地设置鸟类监测样线3条,每条样线长度2km。调查共记录到大洲岛鸟类39种,隶属7目19科,其中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种7种:爪哇金丝燕、褐翅鸦鹃、岩鹭、黑喉噪鹛、褐耳鹰、凤头蜂鹰和普通鵟。文章讨论了大洲岛持续开展鸟类调查监测的必要性,以及鸟类调查与主要保护对象爪哇金丝燕的关系,并就保护区管理提出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调查 大洲岛 野生动物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油茶花期观赏特性动态分析
13
作者 蔡煜祺 冯纪福 +2 位作者 宋希强 李奇 冯雪萍 《热带林业》 2025年第1期45-49,44,共6页
海南油茶作为中国南方地区独特的木本油料树种,提供优质食用油源,产出丰富的经济和自然生态价值的同时,其所具有的观赏价值却常常被忽视。海南油茶是热带城市植物景观营造的重要乡土资源,花期持久,观赏性十足。然而,当前对其园林价值的... 海南油茶作为中国南方地区独特的木本油料树种,提供优质食用油源,产出丰富的经济和自然生态价值的同时,其所具有的观赏价值却常常被忽视。海南油茶是热带城市植物景观营造的重要乡土资源,花期持久,观赏性十足。然而,当前对其园林价值的观赏评价仍存在不足。研究通过计算调查范围内的海南油茶的花期长度、开花同步性、花朵数量动态与开花峰值特征等花期观赏指标,结果表明花期中呈现“开花量集中爆发与个体长时期延续并存”的观赏特征,群体花期跨越10月下旬至次年1月上旬,显著长于内陆普通油茶产区,具有极大的观赏价值及潜力。基于AHP层次分析法构建的花期观赏特性评价体系,通过整合开花总时长、开花强度峰值与盛花持续期三个核心指标,成功筛选出具有高开花强度和盛花时间持久特征的高分单株44株,综合评分X在0.40~0.78(含)的区间中,共占比2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观花植物 层次分析法 盛花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优先保护物种名录及其在国家公园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肖繁荣 梁伟 +3 位作者 严岳鸿 曾念开 郝馨 汪继超 《国家公园(中英文)》 2024年第1期43-49,50-55,共13页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是全国首批唯一地处热带且生物多样最高的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国家公园建设的重要任务,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极其丰富的物种为保护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确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优先性是在生物多样性资源分...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是全国首批唯一地处热带且生物多样最高的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国家公园建设的重要任务,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极其丰富的物种为保护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确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优先性是在生物多样性资源分布不均、受胁程度不同以及人力、物力有限的情况下缓解当前生物多样性丧失的有效手段。为有序地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推动国家公园建设,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在全国率先开展优先保护物种名录遴选工作,拟定了包含脊椎动物、植物和大型真菌在内的《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优先保护物种名录》。研究总结名录的遴选方法与结果,阐明名录对国家公园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作用,为我国的国家公园建设提供海南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公园 生物多样性保护 优先保护 热带雨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岛油茶种质资源鉴定与分布研究进展
15
作者 刘进平 胡海燕 +4 位作者 吴文嫱 黄小龙 黄东益 王健 赖杭桂 《热带林业》 2024年第3期36-39,共4页
油茶是中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茶籽油是一种极为健康的食用油。海南岛种植油茶的历史悠久,但对海南岛油茶种质资源鉴定与分布研究一直很不充分。随着海南本地油茶新种——海南油茶(Camellia hainanica)的鉴定及采用流式细胞术结合染色... 油茶是中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茶籽油是一种极为健康的食用油。海南岛种植油茶的历史悠久,但对海南岛油茶种质资源鉴定与分布研究一直很不充分。随着海南本地油茶新种——海南油茶(Camellia hainanica)的鉴定及采用流式细胞术结合染色体计数法对海南油茶倍性进行深入研究,目前已对海南岛的油茶种质资源及其分布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但是未来仍需要对海南省认定的23个油茶优良品系/品种进行染色体鉴定,以及对海南“山柚油”物种来源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种质资源 种质资源分布 海南油茶 海南“山柚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岛主要作物氮肥定额及区域农田氮素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伟芳 易俊杰 +1 位作者 巨晓棠 李婷玉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72-1882,共11页
【目的】针对海南当前作物氮肥投入高、养分损失大、利用效率低等问题,基于养分平衡原理,测算协同满足作物增产和环境安全双目标下的主要作物氮肥投入上限及区域农田氮素承载力,并提出氮素调控措施。【方法】根据大样本农户调研结果明... 【目的】针对海南当前作物氮肥投入高、养分损失大、利用效率低等问题,基于养分平衡原理,测算协同满足作物增产和环境安全双目标下的主要作物氮肥投入上限及区域农田氮素承载力,并提出氮素调控措施。【方法】根据大样本农户调研结果明确作物产量潜力,通过自测数据和收集的国际粮农组织(FAO)信息、文献,构建作物产品氮浓度数据库及华南地区作物优化管理条件下的氮素盈余数据库,基于养分平衡原理评估作物高产下的氮素需求、氮素盈余阈值和氮肥定额。结合种植结构信息,定量海南区域农田氮素承载力。【结果】海南粮食(以水稻为例)、蔬菜作物的平均产量分别为6.2、33.9 t/hm^(2),分别低于全国产量水平13%和32%,水果作物的平均产量为33.6 t/hm^(2),与全国产量水平一致;华南地区粮食、蔬菜、水果作物的氮素盈余阈值分别为81、108和283 kg/hm^(2);粮食作物氮肥定额平均为160 kg/hm^(2),减量潜力平均为21%,蔬菜氮肥定额范围为181~476 kg/hm^(2),减量潜力平均为22%,其中豇豆减量潜力最大,为39%,水果氮肥定额范围为240~689 kg/hm^(2),减量潜力平均为28%,其他经济作物氮肥定额范围196~306 kg/hm^(2)。海南各市县的区域农田氮素承载力在0.4~2.8万t,最高的是乐东(2.8万t),白沙和五指山最低(0.4万t)。当前海南农田总体氮素投入高于承载力33%,而氮素产出低于产出潜力48%,氮素盈余高于盈余阈值156%,海南作物系统当前氮素利用率为23%,低于目标氮素利用效率37个百分点。【结论】海南粮食、蔬菜作物产量水平低于全国产量水平,水果作物产量水平与全国产量水平一致。经济作物的氮素盈余阈值偏高导致其氮肥定额偏高,主要由于当前经济作物的氮肥管理并未充分实行全要素协同优化。海南当前区域农田氮素输入已超出安全承载力,特别是海口、临高、儋州、万宁等经济作物占比较高的市县。未来海南氮肥管理应重视经济作物上的氮肥减量增效技术的应用,进一步降低经济作物的氮素盈余阈值,并优化经济作物的氮肥定额,同时应提升有机肥替代化肥的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岛 产量潜力 氮素盈余阈值 氮肥定额 氮素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eta分析的海南岛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乐 雷金睿 +1 位作者 何荣晓 周鹏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0-77,共8页
为保护湿地资源,提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以海南岛湿地为研究对象,运用Meta分析构建海南岛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转移模型,评估1990年、2000年、2010年和2020年各类型湿地价值及其动态变化,探究影响价值评估结果的因素及有效性。结果表明,1... 为保护湿地资源,提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以海南岛湿地为研究对象,运用Meta分析构建海南岛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转移模型,评估1990年、2000年、2010年和2020年各类型湿地价值及其动态变化,探究影响价值评估结果的因素及有效性。结果表明,1990-2020年海南岛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现递增趋势,30年间湿地价值共增加了95.32亿元,增长率达41.32%;其中水产养殖场和库塘价值增加最多,分别增加了66.55亿元和42.61亿元。2020年海南岛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326.02亿元,平均价值为24.17万元/hm^(2);其中红树林湿地单位面积价值最高,达38.25万元/hm^(2),其次为河流湿地,为25.81万元/hm^(2),盐田湿地最低,为14.37万元/hm^(2)。在Meta回归模型中,湿地面积、盐田、碳税法、保护力度对湿地单位面积价值表现为负效应,红树林、物质生产、气候调节、保持土壤、旅游休闲、人口密度对湿地单位面积价值表现为正效应;模型平均转移误差为18.82%,在可接受的误差范围内,表明构建的Meta价值转移模型可以作为快速评估海南岛湿地价值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生态系统 服务价值 红树林 海南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居民对国家公园建设的感知意愿——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黎母山片区为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清 付晖 《国家公园(中英文)》 2024年第7期456-464,共9页
社区居民作为国家公园建设中的直接利益主体,其感知意愿研究,对推动国家公园生态保护与经济建设具有现实意义。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黎母山片区为案例,通过对3个不同空间层次(入口、园内和边缘)社区发放调查问卷和深度访谈获取样本数... 社区居民作为国家公园建设中的直接利益主体,其感知意愿研究,对推动国家公园生态保护与经济建设具有现实意义。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黎母山片区为案例,通过对3个不同空间层次(入口、园内和边缘)社区发放调查问卷和深度访谈获取样本数据,运用因子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探究不同社区居民感知意愿的差异及其主导因素。研究表明:(1)目前研究区域内居民对国家公园建设感知意愿具有明显的分化倾向,各项维度的感知意愿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生活环境、参与意愿、经济生计、社会文化。(2)三类社区除经济生计维度外,其它维度的感知意愿存在显著差异,入口社区对经济生计、社会文化、生活环境维度的感知最强,同时对参与意愿维度中的参与国家公园与社区共建活动和参与技术培训意愿也最强;边缘社区对经济生计和生活环境感知维度最弱;园内社区对参与意愿维度中参与野外巡护和参与技术培训意愿最强,参与政策制定的意愿最弱,并且对社会文化感知也最弱。(3)结合不同社区居民对国家公园感知意愿所提出的改善和优化建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社区居民对国家公园建设的认同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居民 感知变化 参与意愿 国家公园 黎母山片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黎族传统聚落区天然林植被类型及群落特征研究
19
作者 张滔 冯广 +3 位作者 张慧琪 周逸东 柳帅 龙文兴 《热带林业》 2024年第1期33-42,共10页
基于对海南4个典型的黎族传统聚落(昌江王下乡洪水村、东方市江边乡俄查村与白查村、五指山毛阳镇初保村)实地调查,量化分析群落结构特征、物种组成与多样性特征,借此掌握黎族传统聚落区天然林群落的基本特征。结果显示,白查村天然林植... 基于对海南4个典型的黎族传统聚落(昌江王下乡洪水村、东方市江边乡俄查村与白查村、五指山毛阳镇初保村)实地调查,量化分析群落结构特征、物种组成与多样性特征,借此掌握黎族传统聚落区天然林群落的基本特征。结果显示,白查村天然林植被为鹧鸪麻+叶被木群系,其林分结构较为简单,物种多样性水平偏低;初保村天然林为黄椿木姜子+海南锥群系,其林分结构最为复杂,物种多样性水平较高;俄查村天然林为尾叶刺桑+白茶树群系,其林分结构较为简单,物种多样性水平最高;洪水村天然林为刺桑群系,属于单优种群落,其林分结构最为简单,物种多样性水平最低。研究结果说明黎族不同聚落区的天然林植被具有优势种明显和群落结构简单等特征,与典型的热带雨林区别明显;黎族不同聚落区天然林的植被类型、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特征均存在明显差异。上述发现有助于针对黎族传统聚落区天然林制定科学的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黎族传统聚落 植被类型 物种多样性 林分结构 优势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长臂猿栖息地乔木树种多样性及空间分布格局
20
作者 严沁兰 龙文兴 《热带林业》 2024年第4期12-18,共7页
了解海南长臂猿栖息地不同植被群系植物的多样性,对海南长臂猿的种群恢复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以海南长臂猿C群和E群的栖息地为对象,调查和分析栖息地植物群落多样性、径阶分布、空间分布格局以及种间关联。结果表明:C群和E群栖息... 了解海南长臂猿栖息地不同植被群系植物的多样性,对海南长臂猿的种群恢复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以海南长臂猿C群和E群的栖息地为对象,调查和分析栖息地植物群落多样性、径阶分布、空间分布格局以及种间关联。结果表明:C群和E群栖息地优势种乔木植株分别共计250株和370株。C群和E群栖息地直径大于10cm植物个体分别为874株和864株,其乔木群落优势种径阶分布个体数量最多的均在10cm~20cm区间。C群和E群栖息地中不同种群随尺度不同呈现出集群分布或随机分布。种间关联方面,C群栖息地公孙锥种群与其他树种在0~20m尺度上均无显著相关性;E群栖息地枫香树种群与其他树种在大尺度上以负相关为主。研究结果以期为海南长臂猿栖息地保护和猿食性植物的多样性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臂猿栖息地 树种多样性 空间分布格局 种间关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