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菠萝在海南尖峰的引种表现 被引量:2
1
作者 卢明 洪珊 +4 位作者 剧虹伶 邓燕 耿建建 黎健才 赵艳 《热带农业科学》 2017年第4期34-37,共4页
菠萝新品种金菠萝为海南万钟实业有限公司于2007年从菲律宾引种,在海南尖峰镇试种。通过调查和跟踪试验,总结金菠萝在海南尖峰的引种表现和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金菠萝表现为植株高大,叶片较长,叶缘无刺,生长力强;果实呈圆筒形,产量可... 菠萝新品种金菠萝为海南万钟实业有限公司于2007年从菲律宾引种,在海南尖峰镇试种。通过调查和跟踪试验,总结金菠萝在海南尖峰的引种表现和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金菠萝表现为植株高大,叶片较长,叶缘无刺,生长力强;果实呈圆筒形,产量可达60 t/hm^2,可食用部分多;可溶性糖18.83%,可溶性固形物19.44%,Vc 363.19 mg/kg,可滴定酸2.46%,品质极高;全生育期平均16个月,单造大小行栽培管理,四季均可种植。金菠萝适应性极强,可在海南大面积辐射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 引种 金菠萝 海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冬季黑皮冬瓜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2
作者 周王鼎 庞燕玲 刘进平 《中国热带农业》 2016年第5期76-78,共3页
海南地属热带北缘,冬季由于特殊的光温条件,最适宜发展冬季瓜菜,以供应北方寒冷地区。黑(青)皮冬瓜是海南冬季瓜菜的主要优势产业之一,
关键词 冬季 栽培技术 高产优质 海南 冬瓜 寒冷地区 优势产业 瓜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信息学课程内容设置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冯世鹏 袁红梅 牛晓磊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27期230-231,246,共3页
分析了生物信息学课程设置的现状,通过比较不同大学的培养方案,总结了生物、数学、计算机方面的主要专业课程。介绍了生物信息学的教材情况,并根据各教材生物信息学课程内容,将相关内容分为必选、可选、实验3部分,进而分别阐述了这3部... 分析了生物信息学课程设置的现状,通过比较不同大学的培养方案,总结了生物、数学、计算机方面的主要专业课程。介绍了生物信息学的教材情况,并根据各教材生物信息学课程内容,将相关内容分为必选、可选、实验3部分,进而分别阐述了这3部分课程内容的设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信息学 课程内容设置 教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碳氮比条件下鸡粪和椰糠高温堆肥腐熟过程研究 被引量:39
4
作者 董存明 张曼 +4 位作者 邓小垦 秦海利 赵艳 刘晓玉 阮云泽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20-424,共5页
用鸡粪和椰糠作为基本堆肥原料进行高温堆肥试验,通过控制鸡粪和椰糠的添加量调节堆体初始C/N比,研究其对堆肥过程中堆体温度、p H值、C/N比及养分全量等理化指标的影响,探究鸡粪和椰糠高温堆肥的最适C/N比。结果表明,当C/N比为25时,堆... 用鸡粪和椰糠作为基本堆肥原料进行高温堆肥试验,通过控制鸡粪和椰糠的添加量调节堆体初始C/N比,研究其对堆肥过程中堆体温度、p H值、C/N比及养分全量等理化指标的影响,探究鸡粪和椰糠高温堆肥的最适C/N比。结果表明,当C/N比为25时,堆体达到最高温度(57℃),且高温持续时间最长(14 d)。堆肥过程中各处理有机质、全碳、C/N比均呈下降趋势,p H值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全氮和种子发芽指数呈上升趋势。堆肥结束后,堆体F1(初始C/N比为20)、F2(初始C/N比为25)和F3(初始C/N比为30)的C/N比分别为11.13、11.19和10.24,总养分含量w分别为7.94%、8.63%和8.29%,种子发芽指数分别为77.90%、100.65%和93.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粪 椰糠 碳氮比 堆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对香蕉产量、品质及贮藏性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张爱华 朱国鹏 +3 位作者 李宏旭 赵艳 汤华 阮云泽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4-87,93,共5页
为了探讨壳聚糖对抗枯5号香蕉品种产量、品质及贮藏性能的影响,在香蕉生长过程中灌根+喷叶面施用壳聚糖10、20、30和40mL/株。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施用壳聚糖能提高香蕉果指长度及果指质量,从而提高香蕉产量,壳聚糖10mL/株处... 为了探讨壳聚糖对抗枯5号香蕉品种产量、品质及贮藏性能的影响,在香蕉生长过程中灌根+喷叶面施用壳聚糖10、20、30和40mL/株。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施用壳聚糖能提高香蕉果指长度及果指质量,从而提高香蕉产量,壳聚糖10mL/株处理与常规施肥差异显著,增产率25.38%,利润率47.66%;能显著增加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能有效降低香蕉果皮花青素、类黄酮、总酚物质及丙二醛含量,降低果皮多酚氧化酶活性及果肉淀粉酶活性,增强香蕉果皮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超氧化物酶活性,延缓香蕉果实衰老进程,提高果实贮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香蕉 产量 品质 贮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钾钙肥对香蕉生长、果实产量及品质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张曼 张爱华 +5 位作者 赵艳 王蓓蓓 耿建建 董存明 汤华 阮云泽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3-86,89,共5页
比较在常规施肥基础上,分别使用腐殖酸钾、氯化钾、糖醇钙、氯化钙肥对香蕉产量、果实品质及贮藏期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糖醇钙和腐殖酸钾均能显著增加香蕉产量,当腐殖酸钾600g/株(K2O)施入时,香蕉增产最高达21.32%;糖醇钙... 比较在常规施肥基础上,分别使用腐殖酸钾、氯化钾、糖醇钙、氯化钙肥对香蕉产量、果实品质及贮藏期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糖醇钙和腐殖酸钾均能显著增加香蕉产量,当腐殖酸钾600g/株(K2O)施入时,香蕉增产最高达21.32%;糖醇钙的钙用量为60 g/株时,香蕉增产达20.68%。同时钙钾肥施入增加了香蕉果实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维生素C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稳定了香蕉果实贮存期花青素、类黄酮、酚类物质的含量。综合各因素推荐香蕉腐殖酸钾和糖醇钙施肥量分别为600g/株和60g/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殖酸钾 糖醇钙 香蕉 产量 贮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农17号菠萝裂柄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卢明 剧虹伶 +5 位作者 洪珊 赖朝圆 王蓓蓓 邓燕 耿建建 赵艳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9-123,共5页
通过调查台农17号、无刺卡因和金菠萝等3个品种菠萝果柄开裂情况,结合菠萝D叶和果柄养分分析,及对2013年种植台农17号地块的各茬植株果柄裂柄率和当季生育期活动积温的统计,分析了台农17号裂柄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不同菠萝品种间... 通过调查台农17号、无刺卡因和金菠萝等3个品种菠萝果柄开裂情况,结合菠萝D叶和果柄养分分析,及对2013年种植台农17号地块的各茬植株果柄裂柄率和当季生育期活动积温的统计,分析了台农17号裂柄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不同菠萝品种间裂柄率差异显著,台农17号裂柄率最高;裂柄植株D叶及果柄磷、钾含量显著低于正常植株,钙含量高于正常植株,氮、镁含量差异不显著;添加外源钾、钙可极显著降低菠萝裂柄率,添加钙的降低效果高于添加钾;菠萝裂柄率与活动积温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农17号 菠萝 裂柄 养分 活动积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并[a]芘对马氏珠母贝D型面盘幼虫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杨宝 刁晓平 +2 位作者 谢嘉 赵春风 周海龙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15-219,共5页
苯并芘(B[a]P)已广泛分布于海洋环境中,低等海洋无脊椎动物从受精卵开始整个生长发育过程都面临着B[a]P等多环芳烃类污染物(PAHs)的威胁。本实验以热带海洋优势贝类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etensii)作为材料,研究B[a]P对马氏珠母贝D型面... 苯并芘(B[a]P)已广泛分布于海洋环境中,低等海洋无脊椎动物从受精卵开始整个生长发育过程都面临着B[a]P等多环芳烃类污染物(PAHs)的威胁。本实验以热带海洋优势贝类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etensii)作为材料,研究B[a]P对马氏珠母贝D型面盘幼虫发育的影响。将幼虫暴露于不同浓度(1、2、4、10和15μg·L-1)B[a]P中,在暴露后第12、24、36、48、72、84小时,分别测定其D型面盘幼虫的死亡率和畸形数。结果表明:B[a]P对D型面盘幼虫死亡率的影响明显,死亡率与时间呈正相关,其中4和10μg·L-1浓度组的响应最敏感。在1~10μg·L-1浓度范围内,死亡率与浓度呈正相关;B[a]P暴露对马氏珠母贝D型面盘幼虫的形态也有显著影响,且随着浓度的增大产生畸形个体的时间越短。另外,B[a]P对马氏珠母贝D型面盘幼虫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后趋于稳定,48h时LC50趋于稳定,为21.56μg·L-1。研究表明,B[a]P对马氏珠母贝D形幼虫的发育具有不利影响,并可能影响其种群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珠母贝 苯并[A]芘 畸形 死亡率 半数致死浓度(LC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NA qPCR检测方法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冯世鹏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9-69,共11页
miRNA是目前国际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而miRNA表达检测是miRNA研究的基础内容。针对miRNA序列短小的特点,开发出了多种检测方法,其中miRNA qPCR定量检测是应用最广泛的方法。就miRNA抽提,miRNA qPCR定量检测原理及miRNA qPCR定量检测流... miRNA是目前国际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而miRNA表达检测是miRNA研究的基础内容。针对miRNA序列短小的特点,开发出了多种检测方法,其中miRNA qPCR定量检测是应用最广泛的方法。就miRNA抽提,miRNA qPCR定量检测原理及miRNA qPCR定量检测流程包括引物设计、反应体系设置、内参基因筛选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对miRNA定量检测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研究者进行miRNA qPCR定量检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 STEM-LOOP RT-PCR poly(A)加尾法RT-PCR 延伸法RT-PCR 数字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树死皮病种类、病因及防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艺坚 刘进平 《热带生物学报》 2015年第2期223-228,共6页
橡胶树死皮病是一种危害严重的病害,一百年来虽然对其研究已取得长足的进步,但仍然有许多问题未得到解答。笔者对橡胶树死皮病的种类、病因及防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橡胶树研究者和生产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 橡胶树 死皮病 褐皮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个巴西橡胶树品种的死皮病调查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艺坚 刘进平 《热带农业科学》 2014年第11期58-65,共8页
在现有割胶制度下对巴西橡胶树3个品种(热研8-79、热研7-33-97、PR107)的死皮病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这3个品种的幼龄树发病率和停割率从大到小依次为热研7-33-97(开割4年)>PR107(开割6年)>热研8-79(开割3年),中龄树发病率和停... 在现有割胶制度下对巴西橡胶树3个品种(热研8-79、热研7-33-97、PR107)的死皮病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这3个品种的幼龄树发病率和停割率从大到小依次为热研7-33-97(开割4年)>PR107(开割6年)>热研8-79(开割3年),中龄树发病率和停割率从大到小依次为PR107(开割15年)>热研7-33-97(开割8年)>热研8-79(开割14年)。3个品种的中龄橡胶树比幼龄橡胶树的死皮病发病率、停割率和病情指数都有所上升。总体来看,对于幼龄橡胶树而言,肥水条件较好的地块,年干胶株产量高,发病率和停割率低;而中龄树除热研7-33-97表现出幼龄树的趋势外,其它2个品种(热研8-79和PR107)则干胶株产量高,发病率和停割率也高。绝大多数死皮病属割面干涸类型,少部分为褐皮病;褐皮病有一部分是一开始就发生的,多数是由割面干涸发展而来的。在停割至少1年之后,能够恢复排胶的死皮树比例较小,很少超过10%。在3个橡胶树品种中,PR107品种恢复排胶的比例最高,幼龄树和中龄树恢复率分别达8.70%和6.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树 死皮病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GmPic基因的分离及表达分析
12
作者 吴辉 符秀梅 +3 位作者 张巧玲 郭倩丽 陈银华 沙爱华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46-452,共7页
对光敏感型大豆品种"中豆24"进行长日、短日和自然光3种光周期处理,采用cDNA-AFLP的方法筛选差异片段,并进一步通过RACE技术分离了该基因。该基因全长983 bp,包含一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编码248个氨基酸,在遗传关系上与线粒体... 对光敏感型大豆品种"中豆24"进行长日、短日和自然光3种光周期处理,采用cDNA-AFLP的方法筛选差异片段,并进一步通过RACE技术分离了该基因。该基因全长983 bp,包含一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编码248个氨基酸,在遗传关系上与线粒体磷酸盐转运蛋白高度同源。通过半定量RT-PCR对该基因在不同光周期中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在大豆生长发育的早期阶段表达,短日照抑制其表达,而长日照则增强其表达。因此,大豆线粒体磷酸盐转运蛋白基因可能是作为一种负调控因子参与大豆光周期反应。对大豆线粒体磷酸盐转运蛋白基因的研究能为进一步阐明大豆光周期反应分子机理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线粒体磷酸盐转运蛋白 光周期 cDNA—AFL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果木Mn-SOD基因分离及其在酵母中的功能鉴定
13
作者 王鹤鸣 牛晓磊 +4 位作者 臧剑 高志亮 肖晓蓉 林道哲 陈银华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963-1968,共6页
为明确抗氧化系统在植物抵御盐胁迫中的作用,采用RT-PCR的方法分离角果木抗氧化酶相关基因Mn-SOD,采用酶切连接法构建酵母表达载体p YES2/Mn SOD,获得含有重组质粒的酵母菌INVScⅠ(p YES2/Mn SOD)能有效表达Mn SOD特异蛋白带。高浓度盐... 为明确抗氧化系统在植物抵御盐胁迫中的作用,采用RT-PCR的方法分离角果木抗氧化酶相关基因Mn-SOD,采用酶切连接法构建酵母表达载体p YES2/Mn SOD,获得含有重组质粒的酵母菌INVScⅠ(p YES2/Mn SOD)能有效表达Mn SOD特异蛋白带。高浓度盐胁迫筛选结果表明,Mn-SOD基因在酵母中的表达能明显提高酵母菌INVSCⅠ的耐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果木 耐盐性 Mn-SOD基因 酵母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NA命名及注释研究进展
14
作者 冯世鹏 刘梦佳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19期4897-4900,共4页
miRNA是目前生物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随着越来越多的miRNA被发现,miRNA的命名及注释鉴定标准经历了一系列变化。对miRNA的命名及注释鉴定标准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后续的miRNA命名及注释鉴定提供借鉴。
关键词 MIRNA 命名 注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孢炭疽菌侵染柱花草叶片的显微观察 被引量:8
15
作者 杨茂霞 林国彪 +2 位作者 陈彩虹 王荟 罗丽娟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75-181,共7页
为了研究胶孢炭疽菌在柱花草叶片上的侵染进程和植株接种病原菌后的反应,用胶孢炭疽菌孢子悬浮液接种生长6周的热研2号柱花草幼苗,显微观察接种后炭疽菌在柱花草叶片上的侵染过程,统计植株病情指数。结果表明,接种4h时孢子开始萌发、少... 为了研究胶孢炭疽菌在柱花草叶片上的侵染进程和植株接种病原菌后的反应,用胶孢炭疽菌孢子悬浮液接种生长6周的热研2号柱花草幼苗,显微观察接种后炭疽菌在柱花草叶片上的侵染过程,统计植株病情指数。结果表明,接种4h时孢子开始萌发、少量形成附着胞;6h孢子大量萌发,12h时大量附着胞形成并形成侵染钉;36h时开始产生菌丝;48h时菌丝大量产生纠结成网状;60h时开始形成分生孢子梗;72h时产生新的分生孢子。接种72h部分病原菌完成了一个侵染循环。同时柱花草发病症状为:叶片24h黄化,有侵染点细胞膜破裂,48h出现褐色病斑,72h病斑出现黑褐色坏死线、点状菌核、绒毛状菌丝,96h细胞崩解死亡,组织液外流。8d病情指数为54.52,11d有55%的接种植株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花草 柱花草炭疽菌 侵染 显微结构 病害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窄叶突变体zy17的遗传分析和候选基因鉴定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雪倩 徐冉 +3 位作者 段朋根 伍应保 罗越华 李云海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82-589,共8页
器官大小调控是一个基本的发育生物学过程,受细胞分裂和细胞扩展的影响。然而,植物器官大小调控的遗传和分子机理仍不清楚。为了进一步了解器官大小调控的分子机制,文章分离了一系列水稻叶子宽窄改变的突变体。其中,窄叶突变体zy17叶变... 器官大小调控是一个基本的发育生物学过程,受细胞分裂和细胞扩展的影响。然而,植物器官大小调控的遗传和分子机理仍不清楚。为了进一步了解器官大小调控的分子机制,文章分离了一系列水稻叶子宽窄改变的突变体。其中,窄叶突变体zy17叶变窄,同时伴有植株矮化、穗子变小、枝梗数和穗粒数降低的表型。遗传分析表明该窄叶性状受1个隐性基因控制;细胞学分析表明该突变体叶子的细胞数目和维管束数目显著降低,表明ZY17影响了细胞分裂。基因组重测序进一步筛选出ZY17的3个候选基因:Os02g22390基因突变发生在内含子区,编码蛋白为逆转座蛋白;Os02g28280和Os02g29530基因突变都发生在外显子区,其中Os02g28280编码一个功能未知蛋白,该基因突变后,发生碱基置换,产生非同义突变;Os02g29530编码一个含糖基转移酶相关的PFAM结构域的蛋白,该基因突变后,出现两个碱基的缺失,从而导致其蛋白翻译提前终止。对候选基因的深入研究,将揭示水稻叶子大小调控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Oryza SATIVA L.) 窄叶突变体 细胞分裂 遗传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斑点叶突变体spl101和spl102的筛选及候选基因鉴定 被引量:2
17
作者 韩晓斌 徐冉 +3 位作者 段朋根 于海跃 罗越华 李云海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46-353,共8页
斑点叶突变体是指植物在正常生长条件下叶片或叶鞘上自发形成、且与病原菌侵染产生的病斑类似的一类突变体,筛选并研究斑点叶突变体对揭示植物抗病反应机理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进一步研究斑点叶的形成机制,本文通过EMS诱变品种宽叶粳(KY... 斑点叶突变体是指植物在正常生长条件下叶片或叶鞘上自发形成、且与病原菌侵染产生的病斑类似的一类突变体,筛选并研究斑点叶突变体对揭示植物抗病反应机理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进一步研究斑点叶的形成机制,本文通过EMS诱变品种宽叶粳(KYJ),筛选得到两个斑点叶突变体spl101和spl102。这两个突变体在生长发育晚期(抽穗期以后)形成严重的类病斑。遗传分析表明,spl101和spl102均受隐性单基因控制。利用Mutmap方法对候选基因进行克隆,结果显示,spl101和spl102的候选基因均为OsEDR1,该基因与类病斑发生有关。在spl101中,OsEDR1基因突变发生在第6外显子和第6内含子的交接处,该突变导致第6内含子的错误识别,最终造成移码突变。在spl102中,OsEDR1基因突变发生在第10外显子上,导致一个苯丙氨酸(F)变成半胖氨酸(C)。因此,本研究鉴定了两个新的OsEDR1等位突变,对OsEDR1抗病反应机理的进一步研究及丰富水稻种质资源具有积极意义。同时验证了利用Mutmap方法克隆水稻突变基因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斑点叶突变体 Mutmap OsEDR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常用橡胶树品种鉴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生瑞 王师笈 +1 位作者 朱军 黄家权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445-1451,共7页
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产生的胶乳是天然橡胶的最重要来源,不同品种产生胶乳的能力不同,但不同的橡胶树品种形态差异小,难以区分。利用简单的方法区分不同的橡胶树品种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天然橡胶生物合成相关的7个基因家族中的目... 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产生的胶乳是天然橡胶的最重要来源,不同品种产生胶乳的能力不同,但不同的橡胶树品种形态差异小,难以区分。利用简单的方法区分不同的橡胶树品种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天然橡胶生物合成相关的7个基因家族中的目的基因及启动子序列为模板,设计基因特异的PCR引物16对,分别扩增21个橡胶树栽培品种的基因组DNA,扩增条带的多态性可将19个品种区分开(除了云研77-4和南华1号外)。再利用橡胶小粒子编码蛋白基因(SRPP2)特异的引物,扩增云研77-4和南华1号的SRPP2基因,PCR反应产物直接测序,通过单核苷酸水平上的差异可准确的将二者区分开。本研究通过简单的PCR扩增及其扩增产物的直接测序,建立了一种稳定性好、简单快速、经济高效的鉴定橡胶树品种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树 克隆 引物设计 品种鉴定 单核苷酸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杆菌介导的木薯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 被引量:2
19
作者 廖华兰 黎秀琼 +6 位作者 李可 李伯凌 熊茜 苏童 李春霞 陈银华 罗丽娟 《热带生物学报》 2016年第4期427-434,共8页
以木薯腋芽为外植体,通过添加不同含量的2,4-D和picloram摸索诱导体细胞胚及FEC的最佳激素条件;利用优化的再生体系,以木薯脆性胚性愈伤组织(FEC)为受体,对农杆菌侵染FEC的侵染浓度、侵染时间以及侵染后潮霉素抗性筛选浓度进行了研究。... 以木薯腋芽为外植体,通过添加不同含量的2,4-D和picloram摸索诱导体细胞胚及FEC的最佳激素条件;利用优化的再生体系,以木薯脆性胚性愈伤组织(FEC)为受体,对农杆菌侵染FEC的侵染浓度、侵染时间以及侵染后潮霉素抗性筛选浓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2 mg·L^(-1)的picloram能较快诱导出体细胞胚及FEC;农杆菌菌液浓度OD600=0.4并侵染30 min为FEC转化效率及植株再生率的最佳条件;共培养后,通过逐渐增加潮霉素筛选浓度(0,5,8,15 mg·L^(-1))能更有效地提高植株的再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组织培养 报告基因 遗传转化 分子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素基因家族4个成员在橡胶树染色体上的定位 被引量:4
20
作者 彭宝丰 王英 +1 位作者 高和琼 庄南生 《热带生物学报》 2016年第3期318-324,共7页
笔者以巴西橡胶树‘热研7-33-97’品种为材料,利用原位PCR技术对巴西橡胶树的4个橡胶素基因(Hev1.1,Hev1.2,Hev2.1,Hev2.2)在染色体的位置进行了物理定位分析,并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原位PCR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Hev1.1,Hev1.2,H... 笔者以巴西橡胶树‘热研7-33-97’品种为材料,利用原位PCR技术对巴西橡胶树的4个橡胶素基因(Hev1.1,Hev1.2,Hev2.1,Hev2.2)在染色体的位置进行了物理定位分析,并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原位PCR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Hev1.1,Hev1.2,Hev2.1,Hev2.2基因分别位于巴西橡胶树第8号染色体长臂、第7号染色体长臂、第6号染色体短臂和第12号染色体长臂上;信号距着丝粒平均百分距分别为10.88,31.51,63.81和67.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橡胶树 橡胶素基因(Hev1.1 Hev1.2 Hev2.1 Hev2.2) 原位PCR 荧光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