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跟踪康复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范天伦 陈海燕 +2 位作者 欧贻斌 李娇红 周菲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1期1107-1108,1111,共3页
目的:探讨跟踪康复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的研究方法,将2015年1-12月住院的6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跟踪康复干预;2014年1-12月住院的60例脑... 目的:探讨跟踪康复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的研究方法,将2015年1-12月住院的6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跟踪康复干预;2014年1-12月住院的6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干预;ADL评定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比较两组MBI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MBI得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BI得分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跟踪康复干预更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跟踪康复干预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学科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药物治疗及日常生活能力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敬 陈喜 +2 位作者 谭琰 李小六 江丽娟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674-1678,共5页
目的通过对不同学科骨质疏松症患者住院的一般情况、药物治疗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分析,为临床骨质疏松症的诊疗和管理提供思路。方法回顾我院诊断为骨质疏松症患者共1667例,按收治例数多少排名前5位的科室分为5组,1、3、5组为内科组,2、4... 目的通过对不同学科骨质疏松症患者住院的一般情况、药物治疗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分析,为临床骨质疏松症的诊疗和管理提供思路。方法回顾我院诊断为骨质疏松症患者共1667例,按收治例数多少排名前5位的科室分为5组,1、3、5组为内科组,2、4组为外科组。分析患者一般情况、药物治疗、入出院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差值的变化。结果不同科室收治的患者女性均高于男性,骨科组患者年龄、住院时间均高于内科组(P<0.05),提示随年龄增长,并发骨折人数增多,年龄与骨折的发生呈正比例关系。以骨质疏松原发病就诊率低,仅为8.0%,一般与多种疾病共存时发现。骨科组药物治疗率低,内科组使用率高,各组间有差异(P<0.05),但按照指南规范仍尚未达到标准。各组出入院前后日常生活能力差值的比较,其改变与所在科室、是否手术存在相关性(P<0.001)。结论骨质疏松原发病就诊率低,一般与多种疾病共存时发现,治疗欠规范,各科室治疗重点及方法不同。骨质疏松症并发骨折患者年龄大,住院时间长。各科医生对于基础药物治疗方面均重视不够,加强外科医生对原发病的干预显得更为重要,规范的抗骨质疏松治疗需多学科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药物治疗 规范治疗 日常生活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症并发低蛋白血症对康复疗效及费用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敬 陈喜 +3 位作者 谭琰 肖欢 李小六 江丽娟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523-1527,共5页
目的观察骨质疏松症并发低蛋白血症对康复治疗效果及费用的影响。方法收集康复医学科住院诊断为骨质疏松症患者31例,分为2组,A组为骨质疏松症伴低蛋白血症患者12例,B组为骨质疏松症不伴低蛋白血症患者19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药物治... 目的观察骨质疏松症并发低蛋白血症对康复治疗效果及费用的影响。方法收集康复医学科住院诊断为骨质疏松症患者31例,分为2组,A组为骨质疏松症伴低蛋白血症患者12例,B组为骨质疏松症不伴低蛋白血症患者19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及康复治疗。评估两组患者入院和出院时康复功能评定指标:是否有疼痛、疼痛缓解程度、Bobath平衡、步行能力、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休息和活动时疼痛(VAS)分值。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治疗效果,同时观察两组患者住院费用情况。结果康复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休息和活动时疼痛(VAS)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平衡情况、步行能力、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直接医疗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低蛋白血症延缓了骨质疏松症患者疼痛的治疗效果,对平衡功能、步行能力、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未见明显差异,但纠正患者营养状况将是骨质疏松症治疗及康复的重要环节,骨质疏松症并发低蛋白血症对直接住院费用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低蛋白血症 疼痛 日常生活能力 费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胸及经食道超声在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4
作者 符川 陈跃武 +2 位作者 张建辉 梁桂玉 范天伦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58-761,共4页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和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在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介入封堵术中的应用特点和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201...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和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在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介入封堵术中的应用特点和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2014年10月间在本院实施ASD介入封堵术患者的相关资料,探讨经胸、经食道超声术前对房间隔缺损的测量值及其与所选封堵器大小的关系。结果①69例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患者,TEE评估适合实施封堵术者65例,最后成功实施封堵者60例(86.96%,60/69),手术顺利,术后无并发症;②成功封堵患者中ASD缺损径的TEE测量值均显著大于TTE测量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大缺损径的TEE测值显著大于TTE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损最大径的TEE测值与封堵器大小的相关性高于TTE。结论 TEE对ASD缺损口大小、残缘情况的评估更接近缺损实际且优于TTE,但对整体评价存在不足;在房间隔伸展径的评估中TTE优于TEE,建议ASD封堵术前应行TEE作为TTE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胸超声心动图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 房间隔缺损 封堵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评估特发性房颤左心房左心耳及意义 被引量:4
5
作者 符川 吴嗣泽 +2 位作者 刘光清 梁桂玉 范天伦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7期1005-1008,共4页
目的:总结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对特发性房颤左心房/左心耳的评估及意义。方法:采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对特发性房颤和对照组左心房/左心耳检查,检测左心房大小和回声、左心耳面积变化率、左心耳血流最大排空速度和最大充盈速度,比较这些参数... 目的:总结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对特发性房颤左心房/左心耳的评估及意义。方法:采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对特发性房颤和对照组左心房/左心耳检查,检测左心房大小和回声、左心耳面积变化率、左心耳血流最大排空速度和最大充盈速度,比较这些参数的改变。结果: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能清晰显示所有患者左心房/左心耳及其它相关结构声像图和准确测量有关参数,不良反应轻微。特发性房颤患者中阵发性房颤与持续性房颤患者之间及其与对照组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伴有和不伴有左心房自发性显影的特发性房颤患者之间及其与对照组的年龄、病程、左心房左右径、左心房前后径、左心耳面积变化率、左心耳血流最大排空速度及左心耳血流最大充盈速度参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食道超声心动图能够客观地评价特发性房颤患者的左心房/左心耳,发现自发性显影、血栓和血流速度异常,可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 特发性房颤 左心房/左心耳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对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围手术期的评估与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符川 吴嗣泽 +2 位作者 刘光清 范天伦 陈有科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8期1082-1084,共3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对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BD)治疗阻塞性黄疸的术前、术中和术后的评估与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33例拟在本院作PTBD患者的相关资料,包括PTBD术前、术中和术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C...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对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BD)治疗阻塞性黄疸的术前、术中和术后的评估与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33例拟在本院作PTBD患者的相关资料,包括PTBD术前、术中和术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CT和/或MR成像、X线和超声引导介入治疗、手术治疗、组织病理分析记录,对结果进行分析,重点分析超声对PTBD围手术期评估价值和应用。结果:133例拟作PTBD患者中经术前评估适合作超声引导PTBD者105例(78.94%,105/133),其中最后完成超声引导PTBD者56例,手术顺利,一次性穿刺置管成功率100%。术后患者黄疸、皮肤瘙痒明显减轻、进食量增加、精神状态好转。术后7天肝功能指标检查明显改善,超声随访显示肝内外胆管内径有不同程度减轻。术后并发症轻微,发生率为7.14%。无胆道感染、肝脓肿、胆漏、胆汁瘤、肝功能损害并发症。结论:PTBD术前超声评估能够选择合适患者,帮助制定手术方案,术中超声的正确定位与引导是PTBD成功和避免及减少并发症的关键,术后超声随访可对术后并发症的诊断和处理提供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 阻塞性黄疸 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植Toll样受体3处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小鼠狼疮性肾炎的治疗效果及其机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颖 杨舟 +1 位作者 王小波 詹锋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56-1265,共10页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3 (TLR3)激活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移植治疗狼疮性肾炎(LN)的效果,并初步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培养hUC-MSCs并鉴定,10 mg·L^(-1)聚肌胞苷酸处理hUC-MSCs。45只MRL/Lpr雌性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hUC-M...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3 (TLR3)激活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移植治疗狼疮性肾炎(LN)的效果,并初步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培养hUC-MSCs并鉴定,10 mg·L^(-1)聚肌胞苷酸处理hUC-MSCs。45只MRL/Lpr雌性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hUC-MSCs组和TLR3+hUC-MSCs组,另取15只C57BL/6C雌性小鼠作为对照组;小鼠尾静脉注射hUC-MSCs或聚肌胞苷酸处理的hUC-MSCs。给药后,每2周测定1次小鼠24 h尿蛋白水平;8周后采血并取肾组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抗双链DNA (dsDNA)抗体水平和肾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1β (IL-1β)、白细胞介素6 (IL-6)和白细胞介素17 (IL-17)水平。HE染色和PAS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肾组织病理形态表现,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各组小鼠肾组织中IgG和补体C3沉积。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小鼠肾组织中蛋白激酶B (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和自噬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hUC-MSCs具有典型的间充质干细胞特征。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中抗dsDNA抗体水平明显升高(P<0.05),肾组织中TNF-α、IL-1β、IL-6和IL-17水平明显升高(P<0.05),肾组织中出现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肾小管萎缩坏死和炎症细胞浸润现象,肾组织中IgG和C3沉积明显(P<0.05),肾组织中Akt和mTOR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LC3Ⅱ)和酵母ATG6的同系物(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给药4周时TLR3+hUC-MSCs组小鼠24 h尿蛋白水平降低(P<0.05),6和8周时hUC-MSCs组和TLR3+hUC-MSCs组小鼠24 h尿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血清中抗dsDNA抗体水平降低(P<0.05),肾组织中TNF-α、IL-1β、IL-6和IL-17水平明显降低(P<0.05),肾组织病变有一定程度的改善,肾组织中IgG和C3沉积减少(P<0.05),且TLR3+hUC-MSCs组小鼠肾组织改善更为明显;hUC-MSCs组和TLR3+hUC-MSCs组小鼠肾组织中Akt和mTOR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LC3Ⅱ和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hUC-MSCs组比较,TLR3+hUC-MSCs组小鼠肾组织中LC3Ⅱ和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TLR3能够增强hUC-MSCs移植治疗小鼠LN的作用,可抑制肾组织炎症反应并调节细胞自噬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样受体3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狼疮性肾炎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多酚酸盐联合左卡尼汀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8
作者 王信凡 卢桂兰 +2 位作者 史丽 曾志文 周美琴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404-2406,共3页
目的:分析丹参多酚酸盐联合左卡尼汀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26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63例仅给予左卡尼汀治疗,观察组63例在左卡尼汀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丹参多酚酸盐。比较两组肌钙蛋白、... 目的:分析丹参多酚酸盐联合左卡尼汀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26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63例仅给予左卡尼汀治疗,观察组63例在左卡尼汀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丹参多酚酸盐。比较两组肌钙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心电图改善情况、不良反应以及心功能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c Tn I(0.56±0.33)μg/L、hs-CRP(2.79±0.66)mg/L、LVEF(51.23±4.92)%、E/A(1.16±0.43)、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98.41%)明显优于对照组c Tn I(0.72±0.28)μg/L、hs-CRP(3.05±0.43)mg/L、LVEF(49.18±4.34)%、E/A(0.95±0.24)、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丹参多酚酸盐及左卡尼汀联合治疗,能够扩张血管,改善心功能,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有助于控制病情发展,满足患者期望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多酚酸盐 稳定型心绞痛 左卡尼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肌训练对脑卒中后躯干控制和平衡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3
9
作者 韩亮 李惠琳 +2 位作者 欧贻斌 陈晶晶 陈颖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7期538-542,共5页
目的:研究呼吸肌训练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躯干控制、平衡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同时给予呼吸肌训练,共4周。治疗前后,最大吸气压(MIP... 目的:研究呼吸肌训练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躯干控制、平衡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同时给予呼吸肌训练,共4周。治疗前后,最大吸气压(MIP)评估吸气肌肌力,最大呼气压(MEP)评估呼气肌肌力,躯干损伤量表(TIS)评估躯干控制能力,Berg平衡量表(BBS)评估平衡功能,改良巴氏指数(MBI)评估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前两组MIP、MEP、TIS、BBS和MB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及试验组MIP、MEP、TIS、BBS和MBI功能均改善,且治疗后试验组上述指标功能改善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肌训练可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呼吸肌肌力、躯干控制、平衡功能、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呼吸肌训练 躯干控制 平衡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现实平衡游戏联合强化肌力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平衡功能及运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8
10
作者 孙丽春 陈蓉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9期655-658,663,共5页
目的:探究虚拟现实平衡游戏联合强化肌力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平衡功能及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帕金森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30)与观察组(n=30),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与康复训练,观察组同时给予虚拟现实平衡游戏联合... 目的:探究虚拟现实平衡游戏联合强化肌力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平衡功能及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帕金森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30)与观察组(n=30),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与康复训练,观察组同时给予虚拟现实平衡游戏联合强化肌力训练。比较训练前、后的上肢、下肢、平衡功能、综合康复效果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训练后两组Brunnstrom评分、FMA-UE、FMA-LE评分、步频评分升高,患肘屈曲时肱二头肌共同收缩率(common contraction rate,CR)、患肘伸展时肱三头肌CR、起立行走测试、10 m步行测试、左右步长差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金森病患者经虚拟现实平衡游戏联合强化肌力训练上肢及下肢运动能力、平衡功能均改善,可提高综合康复效果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平衡 运动 虚拟现实平衡游戏 强化肌力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酶体抑制剂乳胞素对大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氧化损伤的作用
11
作者 潘琪 王子珍 +4 位作者 叶富跃 邢伟 林家汉 卢剪月 杨堃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28-733,共6页
目的:观察蛋白酶体抑制剂乳胞素对大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死亡和氧化损伤的作用,并探讨氧化损伤在蛋白酶体抑制剂诱导多巴胺能神经元死亡中的作用。方法:将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乳胞素组和生理盐水组,每组35只。将蛋白酶体抑制剂乳胞素立... 目的:观察蛋白酶体抑制剂乳胞素对大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死亡和氧化损伤的作用,并探讨氧化损伤在蛋白酶体抑制剂诱导多巴胺能神经元死亡中的作用。方法:将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乳胞素组和生理盐水组,每组35只。将蛋白酶体抑制剂乳胞素立体定向注射入乳胞素组大鼠右侧黑质中,生理盐水组大鼠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旷场实验检测2组大鼠的穿梭距离、下肢站立次数和总跑动时间,前肢使用不对称实验检测2组大鼠前肢使用不对称指数,阿扑吗啡诱导旋转实验检测2组大鼠旋转行为,微量酶标法检测2组大鼠中脑黑质中羟自由基、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蛋白质羰基和8-羟基脱氧鸟苷(8-OHdG)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2组大鼠黑质中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阳性神经元毁损程度。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乳胞素组大鼠的穿梭距离、下肢站立次数和总跑动时间明显减少(P<0.05)。与生理盐水组比较,乳胞素组大鼠前肢使用不对称指数明显升高(P<0.05)。乳胞素组大鼠注射阿扑吗啡后出现恒向健侧旋转。给药7和21 d后,与生理盐水组比较,乳胞素组大鼠注射侧黑质中羟自由基、MDA、蛋白质羰基和8-OHdG水平明显升高(P<0.05),GSH水平明显降低(P<0.05)。给药21 d后,乳胞素组大鼠注射侧黑质中TH免疫阳性神经元显著丧失。与生理盐水组比较,乳胞素组大鼠黑质中TH免疫阳性神经元残存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大鼠黑质内注射蛋白酶体抑制剂乳胞素能够诱导大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氧化损伤,并最终导致神经元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蛋白酶体抑制剂 氧化损伤 多巴胺能神经元 乳胞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紫杉脂素治疗对去卵巢大鼠骨量流失和骨密度降低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建军 焦宏伟 张敬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623-1627,共5页
目的探索异紫杉脂素(isotaxiresinol,IXO)对去卵巢大鼠骨密度和骨量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以下各组:假手术组(Sham)、去卵巢大鼠组(OVX)、去卵巢大鼠+异紫杉脂素组(IXO)。其中IXO组大鼠给予异紫杉脂素100 mg/(kg&... 目的探索异紫杉脂素(isotaxiresinol,IXO)对去卵巢大鼠骨密度和骨量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以下各组:假手术组(Sham)、去卵巢大鼠组(OVX)、去卵巢大鼠+异紫杉脂素组(IXO)。其中IXO组大鼠给予异紫杉脂素100 mg/(kg·d)治疗12周。Micro-CT和HE切片观察骨组织变化。通过ELISA检查用于分析骨代谢指标,进行蛋白质印迹分析以评估PI3K、Akt和RUNX-2的蛋白表达。结果12周时,OVX组大鼠骨密度和骨量较Sham组显著降低。而IXO能显著改善去卵巢大鼠的骨密度和股骨干骺端骨小梁微观结构。去卵巢大鼠在IXO给药治疗后可显著降低P1NP和β-CTX水平(P<0.05);用IXO治疗可上调去卵巢大鼠的PI3K、Akt和RUNX-2蛋白表达。结论本研究提示异紫杉脂素可以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对去卵巢大鼠骨量流失和骨密度降低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卵巢大鼠 异紫杉脂素 骨代谢 骨密度 PI3K/AK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EChERS结合UPLC—MS/MS测定水产品中4种黄曲霉毒素及其裂解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龚敏 陈明亮 +3 位作者 金鹏 纪少凡 王朝政 李备 《热带农业科学》 2023年第10期35-40,共6页
利用Qu ECh ERS结合UPLC—MS/MS,建立水产品中4种黄曲霉毒素残留的高效检测方法,并对其可能的裂解规律进行研究。水产品用乙腈提取后,经色谱柱Waters BEH C18(2.1*50 mm,1.7μm)分离,于多反应监测模式下扫描,外标法定量。结果显示,4种... 利用Qu ECh ERS结合UPLC—MS/MS,建立水产品中4种黄曲霉毒素残留的高效检测方法,并对其可能的裂解规律进行研究。水产品用乙腈提取后,经色谱柱Waters BEH C18(2.1*50 mm,1.7μm)分离,于多反应监测模式下扫描,外标法定量。结果显示,4种黄曲霉毒素在0.1~10.0 ng/m L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定量限为0.4μg/kg,分别以罗非鱼、对虾为基质,添加水平为0.4、1.0、10.0μg/kg时,回收率为83.1%~95.4%,相对标准偏差为2.0%~6.2%。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回收率和准确性能够满足水产品中4种黄曲霉毒素含量测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 QUECHERS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 水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