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病理生理学教学改革探讨 被引量:5
1
作者 马兰 龙儒桃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361-362,共2页
关键词 病理生理学 教育 医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性休克的病理生理学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陈世民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6期371-374,共4页
关键词 休克 创伤性 病因学 病理生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中国病理生理学学科的发展
3
作者 陈世民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1999年第1期43-44,共2页
在我国,从1955年起各地高等医学院校先后成立了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开设了病理生理学课程。四十多年来,我国病理生理学专业工作者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在教学、科研各领域均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病理生理学也成为医学教育中的主干课程... 在我国,从1955年起各地高等医学院校先后成立了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开设了病理生理学课程。四十多年来,我国病理生理学专业工作者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在教学、科研各领域均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病理生理学也成为医学教育中的主干课程之一。随着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生理学 中国 21世纪 学科发展 医学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岛黎族3个支系人群Y染色体特异性短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冬娜 谢协驹 +3 位作者 周贞鉴 区采莹 陈路 李晓军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138-140,共3页
目的:探讨海南岛黎族不同支系的Y染色体特异性短串联重复序列遗传多态与差异。方法:采用PCR扩增Y-27H39基因座,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结果。结果:黎族3个支系289个男性个体的Y染色体特异性微卫星Y-27H39基因座发现4种等位基因,等... 目的:探讨海南岛黎族不同支系的Y染色体特异性短串联重复序列遗传多态与差异。方法:采用PCR扩增Y-27H39基因座,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结果。结果:黎族3个支系289个男性个体的Y染色体特异性微卫星Y-27H39基因座发现4种等位基因,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3个支系中均以194bp的频率为最高,分别是0.711、0.855和0.667。统计分析显示:杞黎与黎人群在DYS19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有显著性差异,而本地黎与杞黎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本研究为我国人群Y染色体特异性STR的群体遗传学、法医学研究提供了可比性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岛 黎族 支系人群 Y染色体 重复序列 多态性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海南岛黎族3个支系小卫星MSY2多态位点的遗传学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冬娜 区采莹 +3 位作者 陈路 谢协驹 李晓军 周贞鉴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2期87-89,95,共4页
目的:研究中国不同民族Y染色体DNA多态性,追溯人类进化史上的父系祖先,为人类基因组和法医学鉴定积累数据。方法:应用特异引物PCR法扩增Y染色体小卫星DNA片段,再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方法,对海南岛本地黎、杞黎和黎3个支系的293例男性... 目的:研究中国不同民族Y染色体DNA多态性,追溯人类进化史上的父系祖先,为人类基因组和法医学鉴定积累数据。方法:应用特异引物PCR法扩增Y染色体小卫星DNA片段,再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方法,对海南岛本地黎、杞黎和黎3个支系的293例男性个体的MSY2位点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多态性分析。结果:MSY2各等位基因在黎族3个支系中显示了不同的频率,其中本地黎与杞黎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但在本地黎与黎(P﹤0.01)、杞黎与黎(P﹤0.05)之间都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MSY2位点可以作为一个有用的遗传标记为中国不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黎群体可能有复杂的父系起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海南岛 黎族 小卫星MSY2多态位点 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现代高等医学教育的实验教学理念 被引量:10
6
作者 陈世民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196-198,共3页
关键词 高等医学教育 实验教学 教学理念 创新精神 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水平变化 被引量:12
7
作者 龙儒桃 刘笑然 +1 位作者 郑奕迎 马兰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334-335,共2页
目的:观察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白细胞介素-5(IL-5)、白细胞介素-13(IL-13)水平的变化。方法:分别用双夹心ELISA法检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34例(CVA组)、健康志愿者20名(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IL-5、IL-13水平。结... 目的:观察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白细胞介素-5(IL-5)、白细胞介素-13(IL-13)水平的变化。方法:分别用双夹心ELISA法检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34例(CVA组)、健康志愿者20名(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IL-5、IL-13水平。结果:CVA组患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IL-5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植物血凝素(PHA)刺激后的PBMC中IL-13水平均低于正常组,P<0.05。结论:CVA患者在受到激发状态时,IL-5迅速入血,促进嗜酸性粒细胞分泌并聚集到气道内,进一步促进其他Th2因子的产生,加重气道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咳嗽 哮喘 白细胞介素5 白细胞介素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令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血清细胞因子与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刘笑然 丁春华 +2 位作者 朱宝玉 叶琳 马兰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探讨百令胶囊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血清TNF-α、IL-8、GM-CSF水平及FVC、FEV1、FEV1/FVC的影响。方法:对照组、患病组行肺功能中FVC、FEV1检测(包括支气管扩张试验)。采用ELIS... 目的:探讨百令胶囊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血清TNF-α、IL-8、GM-CSF水平及FVC、FEV1、FEV1/FVC的影响。方法:对照组、患病组行肺功能中FVC、FEV1检测(包括支气管扩张试验)。采用ELISA方法测定各组血清中TNF-α、IL-8、GM-CSF水平。用纤维支气管镜取患病组肺组织,在光镜下观察。治疗组口服百令胶囊30d后用同样的方法测定上述指标。结果:患病组血清TNF-α、IL-8、GM-CSF的水平较对照组高,患病Ⅰ组、Ⅱ组、Ⅲ组随分级的增加而增高(P<0.05)。Ⅲ组患者细胞因子水平最高,分别是(28.46±9.47)pg/mL、(100.37±4.90)pg/mL、(146.00±18.85)pg/mL。治疗后TNF-α、IL-8、GM-CSF在血清水平明显下降(P<0.05),而FVC、FEV1及FVE1/FVC在治疗后有明显的升高(P<0.05)。光镜下观察治疗前后肺组织纤维增生无明显改变。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血清中的细胞因子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在不同级别存在差异(P<0.05),分级越高因子水平越高。百令胶囊可降低COPD血清中增高的细胞因子水平,进而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阻塞性 呼吸功能试验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介素-8 粒-巨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胎蛋白抑制PTEN活性导致肝癌细胞耐受ATRA诱导的凋亡 被引量:9
9
作者 朱明月 符史干 +2 位作者 李孟森 谢协驹 李刚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27-238,共12页
研究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AFP)对肝癌细胞内PTEN/AKT信息通路信号传递的影响.用Western blotting法分析全反式维甲酸(all trans retinoic acid,ATRA)处理人肝癌Bel 7402和HepG2细胞24 h后PTEN表达的变化.免疫共沉淀(Co-IP)技术研究... 研究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AFP)对肝癌细胞内PTEN/AKT信息通路信号传递的影响.用Western blotting法分析全反式维甲酸(all trans retinoic acid,ATRA)处理人肝癌Bel 7402和HepG2细胞24 h后PTEN表达的变化.免疫共沉淀(Co-IP)技术研究AFP与PTEN相互作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AFP与PTEN在细胞共定位.RNA干扰(RNAi)技术抑制AFP表达,再用ATRA处理24 h后检测细胞内PTEN表达的变化,并分析蛋白激酶B(AKT)的磷酸化.用pcDNA3.1质粒和人afp基因连接构建表达AFP的载体(称为pcDNA3.1-afp),然后转染到不表达AFP的人肝癌HLE细胞.结果显示,人肝癌Bel 7402和HepG2细胞均有PTEN的表达,ATRA(160μmol/L)处理24 h后能促进这些细胞的PTEN表达.Co-IP技术研究发现AFP能与PTEN结合.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显示AFP与PTEN共定位于细胞浆.干扰AFP表达后,PTEN表达明显提高.抑制AFP表达后,ATRA能显著促进Bel 7402细胞内PTEN的表达,并能抑制AKT的磷酸化.转染pcDNA3.1-afp载体后,HLE细胞内有AFP表达,并与PTEN结合,且发现pcDNA3.1-afp载体能增加AKT的磷酸化[p-AKT(Ser473)],对抗ATRA抑制HLE细胞增殖.研究的结论是:肝癌细胞内表达的AFP能与PTEN结合并抑制PTEN对AKT的去磷酸化作用,肝癌细胞内高表达的AFP能激活AKT信息通路.胞浆内的AFP是肝癌细胞耐受ATRA的重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胎蛋白 PTEN 肝癌细胞 PI3K/AK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酶激活受体2介导肥大细胞IL-4分泌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慧云 林青 +1 位作者 林丽艳 何韶衡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13-215,220,共4页
目的:探讨蛋白酶激活受体2(Proteinase activated receptor-2,PAR-2)的激活对肥大细胞P815介质分泌的影响。方法:肥大细胞培养后用PAR-2激动肽,胰蛋白酶、类胰蛋白酶、弹性蛋白酶结合PAR-2拮抗肽激发肥大细胞,收集上清并用ELISA方法检... 目的:探讨蛋白酶激活受体2(Proteinase activated receptor-2,PAR-2)的激活对肥大细胞P815介质分泌的影响。方法:肥大细胞培养后用PAR-2激动肽,胰蛋白酶、类胰蛋白酶、弹性蛋白酶结合PAR-2拮抗肽激发肥大细胞,收集上清并用ELISA方法检测组胺、IL-4和IL-6的水平。结果:PAR-2激动肽、胰蛋白酶、类胰蛋白酶以浓度依赖的方式促进肥大细胞P815分泌IL-4。PAR-2拮抗肽能阻断胰蛋白酶和类胰蛋白酶引起的肥大细胞IL-4分泌(P<0.05)。胰蛋白酶、类胰蛋白酶以及PAR-2激动肽对肥大细胞IL-6的分泌和组胺释放无明显影响。弹性蛋白酶对肥大细胞IL-4、IL-6分泌及组胺释放功能无影响。结论:PAR-2的激活介导肥大细胞P815分泌IL-4;胰蛋白酶和类胰蛋白酶刺激肥大细胞IL-4分泌的发现为肥大细胞激活的自我放大机制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大细胞 PAR-2 胰蛋白酶 类胰蛋白酶 IL-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AO休克过程中血浆中分子物质含量变化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世民 王英 +6 位作者 谢富生 邱辅祜 谢协驹 潘正甫 莫燕娜 王铁丹 肖应庆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50-53,共4页
用改进的紫外吸收法测定SMAO休克及假手术对照组家兔血浆中分子物质(MMS)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SMAO休克组家兔血浆MMS含量显著升高;假手术对照组家兔血浆MMS含量显著降低。SMAO休克组家兔还同时存在多种... 用改进的紫外吸收法测定SMAO休克及假手术对照组家兔血浆中分子物质(MMS)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SMAO休克组家兔血浆MMS含量显著升高;假手术对照组家兔血浆MMS含量显著降低。SMAO休克组家兔还同时存在多种血浆生化指标含量改变及内脏器官的组织损伤。对MMS变化的可能发生机制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肠系膜血管闭塞 血浆 分子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节性T细胞在过敏性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慧云 李向利 +3 位作者 张应爱 沈道明 钱久荣 何韶衡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4-136,共3页
迄今发现至少有6种调节性T细胞(Treg)。过敏性疾病发生的最重要环节之一是Treg功能缺失或受到抑制而导致机体对过敏原的免疫耐受力降低,从而促使幼稚型CD4+T细胞向Th2类细胞分化,引起过敏。因此,旨在抑制Th2细胞因子产生、促进耐受机制... 迄今发现至少有6种调节性T细胞(Treg)。过敏性疾病发生的最重要环节之一是Treg功能缺失或受到抑制而导致机体对过敏原的免疫耐受力降低,从而促使幼稚型CD4+T细胞向Th2类细胞分化,引起过敏。因此,旨在抑制Th2细胞因子产生、促进耐受机制产生、促进Treg和抑制性细胞因子产生的抗原特异性免疫治疗,已成为过敏性疾病最具有竞争力的治疗措施之一。本文综述了Treg的分类及其在过敏性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性T细胞 过敏 过敏性疾病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F刺激肥大细胞IL-6分泌的信号转导通路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慧云 杨靖 +1 位作者 龙星男 何韶衡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29-831,共3页
目的:检测TNF对肥大细胞IL-6、IL-10分泌和组胺释放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信号转导途径。方法:用不同浓度TNF激发肥大细胞系P815后收集细胞和上清,细胞用细胞激发信号ELISA(CASE)方法检测信号转导通路蛋白ERK、p38、和STAT3磷酸化水平,... 目的:检测TNF对肥大细胞IL-6、IL-10分泌和组胺释放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信号转导途径。方法:用不同浓度TNF激发肥大细胞系P815后收集细胞和上清,细胞用细胞激发信号ELISA(CASE)方法检测信号转导通路蛋白ERK、p38、和STAT3磷酸化水平,上清用ELISA检测组胺、IL-6和IL-10的水平。结果:ELISA结果显示TNF促进P815肥大细胞IL-6分泌(P<0.05),但对IL-10分泌和组胺释放无明显影响。ERK信号转导通路抑制剂PD98059和U0126抑制TNF引起的P815肥大细胞IL-6分泌(P<0.05),而p38信号转导通路抑制剂SB203580和STAT3信号转导通路抑制剂AG490不能抑制TNF引起的P815肥大细胞IL-6分泌。CASE结果显示ERK信号转导通路抑制剂PD98059,U0126抑制TNF引起的P815肥大细胞内ERK蛋白磷酸化(P<0.05)而p38信号转导通路抑制剂SB203580和STAT3信号转导通路抑制剂AG490不能抑制TNF引起的P815肥大细胞内p38和STAT3蛋白磷酸化。结论:TNF刺激小鼠肥大细胞P815分泌IL-6可能与ERK信号转导通路的激活有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大细胞 TNF IL-6 ELISA 信号转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E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的分化 被引量:4
14
作者 郑奕迎 刘声远 +1 位作者 马兰 龙儒桃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9期1117-1119,共3页
目的:研究维生素E对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利用MTT研究维生素E对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的影响,利用油红O染色法测定维生素E对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结果:维生素E对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无影响,10~100μmol/L... 目的:研究维生素E对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利用MTT研究维生素E对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的影响,利用油红O染色法测定维生素E对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结果:维生素E对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无影响,10~100μmol/L维生素E能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的分化。结论:维生素E对前脂肪细胞分化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E 3T3-L1 增殖 分化 肥胖 MTT 油红O染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29对胰蛋白酶诱导的肥大细胞PARs表达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隋丽 陈冬 +1 位作者 张慧云 何韶衡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09-612,622,共5页
目的:检测白细胞介素29(Interleukin-29,IL-29)对胰蛋白酶引起的肥大细胞蛋白酶激活受体(Protease activated receptor,PAR)-1,2,3,4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P815肥大细胞培养后,用不同浓度的IL-29、胰蛋白酶单独或联合激发肥大细胞,在不... 目的:检测白细胞介素29(Interleukin-29,IL-29)对胰蛋白酶引起的肥大细胞蛋白酶激活受体(Protease activated receptor,PAR)-1,2,3,4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P815肥大细胞培养后,用不同浓度的IL-29、胰蛋白酶单独或联合激发肥大细胞,在不同时间点收集激发细胞,用流式细胞术(FCM)及实时定量PCR检测P815肥大细胞蛋白酶激活受体的表达。结果:IL-29单独作用能够下调肥大细胞PAR-1蛋白及mRNA水平的表达,上调PAR-3、PAR-4 mRNA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IL-29预处理肥大细胞后,IL-29对胰蛋白酶诱导的肥大细胞PAR-2、PAR-3、PAR-4表达起促进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29能够调节胰蛋白酶引起的肥大细胞PARs表达,从而参与肥大细胞相关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大细胞 白细胞介素29(IL-29) 胰蛋白酶 蛋白酶激活受体(PARs)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OH)2VD3在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花粉过敏哮喘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肖小军 张慧云 +3 位作者 林瑛姿 刘志刚 杨平常 刘晓宇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6-189,共4页
以1,25(OH)_2VD_3为佐剂制备软叶针葵花粉变应原疫苗,以小鼠致敏哮喘模型为研究对象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通过检测小鼠气道高反应性、血清中特异性抗体、细胞因子以及肺组织病理学切片等指标对治疗模型的构建进行评价,探讨1,25(OH)_2VD_... 以1,25(OH)_2VD_3为佐剂制备软叶针葵花粉变应原疫苗,以小鼠致敏哮喘模型为研究对象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通过检测小鼠气道高反应性、血清中特异性抗体、细胞因子以及肺组织病理学切片等指标对治疗模型的构建进行评价,探讨1,25(OH)_2VD_3在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花粉过敏哮喘免疫机制中的作用.结果表明:以1,25(OH)_2VD_3为变应原疫苗能有效抑制花粉特异性Ig E的产生和Th2细胞因子IL-4分泌,促进封闭性抗体Ig G2a产生和Th1细胞因子IFN-γ的分泌,增加耐受性细胞因子IL-10生产,使Th2反应向Th1反应转变.1,25(OH)_2VD_3在花粉过敏性哮喘治疗中能大幅提高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5(OH)2VD3 特异性免疫治疗 过敏哮喘 软叶针葵 PROFIL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F-α对肥大细胞IL-10、IL-12分泌和组胺释放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慧云 马文静 何韶衡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2期1533-1535,1542,共4页
目的:检测TNF-α对P815肥大细胞IL-10,IL-12分泌和组胺释放的影响。方法:P815肥大细胞培养后,用不同浓度的TNF-α单独或联合用TNF-α单克隆抗体激发肥大细胞,不同时间点收集上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上清中IL-10,IL-12和组胺... 目的:检测TNF-α对P815肥大细胞IL-10,IL-12分泌和组胺释放的影响。方法:P815肥大细胞培养后,用不同浓度的TNF-α单独或联合用TNF-α单克隆抗体激发肥大细胞,不同时间点收集上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上清中IL-10,IL-12和组胺水平。结果:单独作用时,TNF-α促进P815肥大细胞IL-12分泌,而对IL-10分泌和组胺释放无明显影响,TNF-α单克隆抗体的应用可以阻断TNF-α引起的肥大细胞IL-12分泌。结论:TNF-α可以通过促进肥大细胞分泌IL-12参与肥大细胞相关的炎症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大细胞 TNF-Α 白细胞介素(IL)-10 IL-12 组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内酯醇抑制牛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 被引量:3
18
作者 马兰 黄秀榕 +2 位作者 祁明信 胡艳红 龙儒桃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78-580,585,共4页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Tri)对体外培养的牛晶状体上皮细胞(bovine Lens epithelial cell,BLECs)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取第4代对数生长期的牛LECs,培养24 h后,加入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n epithelial growth f...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Tri)对体外培养的牛晶状体上皮细胞(bovine Lens epithelial cell,BLECs)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取第4代对数生长期的牛LECs,培养24 h后,加入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n epithelial growth factor,rhEGF)(终浓度50μg/L)和不同浓度的Tri(40、20、10μg/L),再分别作用6、12、24、48、72 h后,采用MTT法及流式细胞仪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LECs的阳性表达率和增殖抑制率,观察Tri对LECs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不同浓度Tri均可抑制处于增殖状态的LECs,并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72 h增殖抑制率分别达到80.09%、61.29%及39.93%。PCNA表达率在6-72 h内随浓度增高和作用时间延长有明显的下调,呈明显的时间-效应关系和剂量-效应关系,且各浓度Tri组与同一时点增殖对照组相比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Tri对牛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内酯醇 晶状体上皮细胞 MTT法 增殖细胞核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2刺激肥大细胞IL-13分泌与ERK信号转导通路的关系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慧云 王顺兰 +3 位作者 林丽艳 林青 贝宁 何韶衡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22-325,共4页
目的:检测IL-12对肥大细胞介质分泌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信号转导通路。方法:小鼠肥大细胞P815培养后,用不同浓度IL-12激发后收集细胞和上清,上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组胺、IL-6和IL-13的分泌量,P815细胞用细胞激发信号ELISA(... 目的:检测IL-12对肥大细胞介质分泌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信号转导通路。方法:小鼠肥大细胞P815培养后,用不同浓度IL-12激发后收集细胞和上清,上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组胺、IL-6和IL-13的分泌量,P815细胞用细胞激发信号ELISA(CASE)方法检测信号转导通路蛋白ERK和P38磷酸化情况。结果:不同浓度IL-12(0、1.0、10.0和100.0μg·L-1)激发后,P815细胞IL-13分泌量较基础分泌量均增加,并且随IL-12浓度增加而增加;而P815细胞IL-6和组胺释放量与基础分泌量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ERK信号转导通路抑制剂PD98059、U0126预处理的经不同浓度IL-12激发P815细胞后,细胞内ERK磷酸化百分比较未加抑制剂组均显著降低(P<0.05);且P815细胞IL-13分泌量较未加抑制剂组亦显著降低(P<0.05)。P38信号转导通路抑制剂SB203580预处理的不同浓度IL-12激发P815细胞后,细胞内P38磷酸化百分比与未加抑制剂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且P815细胞IL-13分泌量与未加抑制剂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IL-12刺激肥大细胞P815分泌IL-13可能是通过激活ERK信号转导通路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大细胞 白细胞介素12 白细胞介素13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信号转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2调节蛋白酶激活受体在肥大细胞的表达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慧云 林青 +3 位作者 林丽艳 张忠芳 杨海伟 何韶衡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12-614,618,共4页
目的:探讨IL-12对肥大细胞蛋白酶激活受体(PARs)表达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IL-12刺激肥大细胞后,在不同时间点,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和流式细胞术(FCM),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检测PAR-1、PAR-2、PAR-3和PAR-4在肥大... 目的:探讨IL-12对肥大细胞蛋白酶激活受体(PARs)表达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IL-12刺激肥大细胞后,在不同时间点,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和流式细胞术(FCM),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检测PAR-1、PAR-2、PAR-3和PAR-4在肥大细胞P815表面和胞内的表达情况。结果:IL-12下调肥大细胞膜表面PAR-2蛋白的表达,上调肥大细胞膜表面和胞质内PAR-4蛋白的表达,IL-12抗体的应用可阻断IL-12对肥大细胞PARs蛋白表达的影响;IL-12上调肥大细胞PAR-1、3、4 mRNA的表达,下调PAR-2 mRNA的表达。结论:IL-12在过敏性炎症反应中的调节作用可能与IL-12调节肥大细胞PARs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酶激活受体 肥大细胞 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 流式细胞术(FC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