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循证医学理念融入中医教学评析
1
作者 辜孔进 《中医药学刊》 CAS 2005年第2期259-260,共2页
把循证医学的理念融入中医的教学中去 ,是新世纪中医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在中医教学中 ,如何体现循证医学的理念 ,笔者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从单纯的传播知识转变为教会学习 ;从短期学习转变为终身学习 ;开展以问题为引导的教学 ,激发学... 把循证医学的理念融入中医的教学中去 ,是新世纪中医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在中医教学中 ,如何体现循证医学的理念 ,笔者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从单纯的传播知识转变为教会学习 ;从短期学习转变为终身学习 ;开展以问题为引导的教学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循证医学与辨证论治的关系 ;谨慎、准确、明智地应用最佳证据 ;尊重病人的价值观和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医学 中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之思考 被引量:1
2
作者 辜孔进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1期85-86,88,共3页
关键词 专业 医学 课程设置 中西医结合 临床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地区eNOS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绚 武慧韬 +9 位作者 张琦 林桂玲 尹溪语 许文露 王喆 贺梓蔓 刘颖 弥龙 庄燕苹 宫爱民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86-991,共6页
目的探讨海南地区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及海南省人民医院的海南籍SLE患者(SLE组,n=214)及健康对照者(对照组... 目的探讨海南地区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及海南省人民医院的海南籍SLE患者(SLE组,n=214)及健康对照者(对照组,n=214)的血液样本,通过SNaPshot测序技术检测两组eNOS基因rs3918188、rs1799983及rs1007311位点的碱基情况,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eNOS基因上述3个目的位点的基因型、等位基因及基因模型(显性模型、隐性模型、超显性模型)与SLE遗传易感性之间的相关性。采用HaploView4.2软件分析各位点的单倍体与SLE遗传易感性的关系。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s3918188位点中,CC基因型及C等位基因是SLE遗传易感性的危险因素(CCvs.AA:OR=2.449,P<0.05;Cvs.A:OR=2.133,P<0.001)。在rs3918188位点的隐性模型中,与AA+AC基因型携带者比较,CC基因型携带者的SLE发生风险增高(OR=2.774,P<0.001);而在该位点的超显性模型中,与AA+CC基因型携带者比较,AC基因型携带者的SLE发生风险降低(OR=0.385,P<0.001)。此外,在基因型、等位基因型以及3种基因模型中,rs1799983和rs1007311的多态性均与SLE的易感性无明显相关(P>0.05)。单倍型分析显示,eNOS基因的rs1007311和rs1799983位点之间存在强连锁不平衡,但单倍型与SLE的遗传易感性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海南地区eNOS基因rs3918188位点的CC基因型和C等位基因可能是SLE的危险因素,而在超显性模型下该位点AC基因型携带者的SLE发生风险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2019年海南省省级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收治的肺结核患者耐药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赵秀娟 莫菁莲 +4 位作者 孙涛 刘琳 钟业腾 裴华 夏乾峰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9期916-923,共8页
目的分析2015—2019年海南省省级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收治的肺结核患者耐药特征及相关因素,为海南省结核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5—2019年海南省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所有分枝杆菌培养阳性、经分枝杆菌菌种鉴定试验确证为结核... 目的分析2015—2019年海南省省级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收治的肺结核患者耐药特征及相关因素,为海南省结核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5—2019年海南省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所有分枝杆菌培养阳性、经分枝杆菌菌种鉴定试验确证为结核分枝杆菌,并且对主要抗结核药品(利福平、异烟肼、链霉素和乙胺丁醇)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的肺结核患者,共纳入1229例。回顾性收集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肺结核患者出现耐多药的影响因素。结果1229例肺结核患者耐药率为41.66%(512/1229),初治患者和复治患者耐药率分别为21.01%(137/652)和64.99%(375/5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3.600,P<0.001)。4种抗结核药品耐药顺位由高到低依次为利福平(32.06%,394/1229)、异烟肼(31.49%,387/1229)、链霉素(21.24%,261/1229)和乙胺丁醇(9.93%,122/1229)。2015—2019年肺结核患者耐药率年平均下降5.10%[(0.391/0.482)1/4-1],耐多药率年平均下降4.07%[(0.249/0.294)1/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_(趋势)=8.837,P=0.003;χ^(2)_(趋势)=4.802,P=0.028)。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复治患者耐多药发生风险是初治患者的12.305(6.778~22.337)倍,合并高尿酸血症者耐多药发生风险是非高尿酸血症者的2.720(1.064~6.951)倍,肺部有空洞者耐多药发生风险是无空洞者的2.017(1.143~3.560)倍。结论海南省肺结核患者耐药水平较高。肺结核患者中复治、并发高尿酸血症及肺部有空洞患者是耐多药的高危人群,应对其进行重点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结核 抗多种药物性 流行病学研究特征(主题)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中医证候演变规律探讨 被引量:13
5
作者 谢毅强 王华 +3 位作者 吴月平 尹德辉 王转锁 黄用豪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61-63,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大血管病变患者中医证候演变规律。方法:60例T2DM大血管病变患者按中医证候分为阴虚燥热型、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3型,每型各20例,另设正常对照组20例,统计T2DM大血管并发症主要中医症状及与性别、体重、病...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大血管病变患者中医证候演变规律。方法:60例T2DM大血管病变患者按中医证候分为阴虚燥热型、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3型,每型各20例,另设正常对照组20例,统计T2DM大血管并发症主要中医症状及与性别、体重、病程等临床参数的关系。结果:中医症状出现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腰酸膝软(70.0%)、肢体困重(65.0%)、口渴引饮(56.7%)、头晕目眩(55.0%)、心悸怔忡(53.3%)、倦怠乏力(53.3%)。T2DM大血管并发症各型患者体重较正常对照组均有上升,其中阴阳两虚型患者体重增加最为明显(P<0.01),病程变化也符合此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中医病机错综复杂,虚实夹杂。在正虚方面,从阴虚燥热、气阴两虚发展为阴阳两虚,邪实方面,瘀血贯穿于疾病的始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大血管病变 中医证候 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谢毅强 黄元华 +2 位作者 徐雯 卢伟英 牛乾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2-173,共2页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患者中医证候及其分类症状分布规律。方法:100例PCOS患者按中医证候分为肾虚、肝郁、痰阻3组,并观察中医证候和症状分布规律。结果:中医证候出现频率为肾虚型37例(37%),肝郁型34例(34%),痰阻型29例(29%),不同证候的分...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患者中医证候及其分类症状分布规律。方法:100例PCOS患者按中医证候分为肾虚、肝郁、痰阻3组,并观察中医证候和症状分布规律。结果:中医证候出现频率为肾虚型37例(37%),肝郁型34例(34%),痰阻型29例(29%),不同证候的分类症状出现的频次各不相同。结论:PCOS患者中医证候的发生以肾虚型最多,分类症状出现的频次各有特点,总的来说大多以月经不调和不孕为主要共同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中医证候 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研究进展 被引量:7
7
作者 陈桂敏 宋睿璞 刘茜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281-283,288,共4页
上消化道出血一般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上段空肠以及胰胆等部位病变引起的出血,是临床常见病之一。上消化道出血属于祖国医学血证中"吐血"及"便血(远血)"范畴。临床主要以呕血和黑便为主要临床表现。
关键词 上消化道出血 中医药治疗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中医舌面一体检测系统对上海地区健康人群四季面色变化定量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宫爱民 燕海霞 +3 位作者 许朝霞 钱鹏 郝一鸣 王忆勤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18-1421,共4页
目的:对上海地区健康人群四季面色变化进行量化客观化研究。方法:应用舌面一体检测系统,观察上海地区健康人群四季面色特征。结果:四季面色R、G、B值结果显示G-B值秋季稍高,秋季与冬季G-B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秋天面色偏于黄... 目的:对上海地区健康人群四季面色变化进行量化客观化研究。方法:应用舌面一体检测系统,观察上海地区健康人群四季面色特征。结果:四季面色R、G、B值结果显示G-B值秋季稍高,秋季与冬季G-B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秋天面色偏于黄色;L、a、b值结果显示夏季a值最高,夏季与春季a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夏季与秋季a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说明夏季面色以红色为特点;b值春季较高,春季与夏季b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春季与冬季b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春天面色偏青;冬季面色L值最低,冬季与秋季L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冬季面色较暗,面色偏于灰黑色。结论:证实面色随季节更替是存在一定规律变化的,且以客观测量和定量分析方法验证了中医学认为"人体面部色泽四季之间有一定变化"的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望诊 舌面一体检测系统 四季面色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谢毅强 吴月平 +2 位作者 尹德辉 王转锁 袁勇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875-1876,共2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中医证候及其分类症状分布规律。方法:60例T2DM大血管病变患者按中医证候分为阴虚燥热、气阴两虚、阴阳两虚3组各20例,观察中医证候和症状分布规律。结果:中医证候出现频率为由高到低依次为阴阳两虚型...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中医证候及其分类症状分布规律。方法:60例T2DM大血管病变患者按中医证候分为阴虚燥热、气阴两虚、阴阳两虚3组各20例,观察中医证候和症状分布规律。结果:中医证候出现频率为由高到低依次为阴阳两虚型、气阴两虚型,阴虚燥热型,不同证候的分类症状出现的频次各不相同。结论:T2DM大血管病变患者中医证候的发生以阴阳两虚型最多,分类症状出现的频次各有特点,总的来说大多以体重变化、腰膝酸软、肢体困重为主要共同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 中医证候 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纤维化TGF-β1/smad信号通路中医药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桂敏 王少贤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6期810-812,共3页
关键词 肝纤维化 TGF-Β1/SMAD信号通路 中医药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湿热病邪的热带地区COVID-19中医治疗思路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献 张文龙 +3 位作者 刘畅 李秘 李凯 谢毅强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9期651-654,共4页
目的:总结热带地区新冠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湿热病邪的治疗思路;方法:针对热邪,基于病位分析热在卫表,热邪壅肺,热炽阳明的不同,基于病程进展分析热盛成毒及壮火食气的疾病阶段。针对湿邪,基于病位分析表湿、里湿... 目的:总结热带地区新冠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湿热病邪的治疗思路;方法:针对热邪,基于病位分析热在卫表,热邪壅肺,热炽阳明的不同,基于病程进展分析热盛成毒及壮火食气的疾病阶段。针对湿邪,基于病位分析表湿、里湿的区别,分析湿邪的特殊病位—湿伏膜原及湿性黏滞所致干咳少痰的特殊症状。结果:分别总结出了针对热邪和湿邪的治疗思路。结论:热带地区湿热病邪较盛,临床治疗需要做到辨证论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热 热带 COVID-19 中医 治疗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推拿对LBP患者腰肌组织温度及血清5⁃HT和β⁃EP的影响 被引量:13
12
作者 颜宾宏 牛坤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3期204-208,共5页
目的:分析下腰痛(LBP)患者经中医推拿治疗后其腰部疼痛(VAS)、腰椎功能(JOA)、肌组织温度及血清中5-羟色胺(5-HT)和β-内啡肽水平(β-EP)的变化。方法:将64例在本院推拿科治疗的LB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传... 目的:分析下腰痛(LBP)患者经中医推拿治疗后其腰部疼痛(VAS)、腰椎功能(JOA)、肌组织温度及血清中5-羟色胺(5-HT)和β-内啡肽水平(β-EP)的变化。方法:将64例在本院推拿科治疗的LB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毫针刺法治疗,观察组采用推拿手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其下腰部疼痛、腰椎功能、肌组织温度及5-HT和β-EP水平的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下腰部疼痛VAS评分、腰椎功能JOA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体温上升明显(P<0.01),且观察组肌组织温度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5-HT和β-EP水平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5-HT、β-E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治疗LBP临床疗效显著,采用医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和血清疼痛物检测技术,有助于客观分析推拿治疗疾病的确切疗效和对相关指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拿手法 下腰痛 红外热成像技术 5-HT Β-E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非药物方法防控新冠肺炎探析
13
作者 颜宾宏 杨帆 +5 位作者 牛乾 李凯 靳志超 李秘 牛坤 谢毅强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18期1373-1377,共5页
新冠肺炎自爆发以来,已构成全球大流行,国家卫健委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案防治新冠肺炎,有效的遏制了疫情的发展。基于该方案中的中医防治方法均主要为内服方药,涉及方药以外的中医诊疗或防控方案相对较少,笔者检索和整理了国内各地官方... 新冠肺炎自爆发以来,已构成全球大流行,国家卫健委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案防治新冠肺炎,有效的遏制了疫情的发展。基于该方案中的中医防治方法均主要为内服方药,涉及方药以外的中医诊疗或防控方案相对较少,笔者检索和整理了国内各地官方和组织发布的新冠肺炎中医药诊疗方案中的非药物防控方法,从艾灸、食疗、自我推拿、养生功法、传统音乐等中医非药物方法的角度作一探讨,以期对新冠肺炎疫情下的易感染者、已感染者、已出院者及医护人员等不同人群能有所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 非药物 艾灸 食疗 推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地方习用药材蛇足石杉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马妍 刘洋洋 +3 位作者 冯剑 黄梦利 邢益涛 赵明明 《热带农业科学》 2022年第7期63-67,共5页
依据《中国药典》和《国家药品标准工作手册》(2015)中药质量标准研制的要求,对蛇足石杉药材的性状、鉴别方法、水分、总灰分、浸出物等进行研究。结果明确了蛇足石杉药材的性状和显微结构特征,建立了具有专属性的薄层鉴别方法;规定蛇... 依据《中国药典》和《国家药品标准工作手册》(2015)中药质量标准研制的要求,对蛇足石杉药材的性状、鉴别方法、水分、总灰分、浸出物等进行研究。结果明确了蛇足石杉药材的性状和显微结构特征,建立了具有专属性的薄层鉴别方法;规定蛇足石杉药材水分不得超过12.0%、总灰分不得超过7.5%、醇溶性浸出物含量不得少于11.0%。本研究为制定蛇足石杉药材质量标准及其市场流通、临床应用和深度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足石杉 质量标准 习用药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智仁-乌药药对调控PI3K/Akt/mTOR通路介导细胞自噬保护肾小球足细胞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尹德辉 唐诗韵 +2 位作者 吴珠 陈应奇 朱叶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34,I0004-I0006,共8页
目的研究益智仁-乌药药对通过调控PI3K/Akt/mTOR信号通路促进足细胞自噬治疗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作用。方法60只造模成功的C57BL/KSJ-db/db(以下简称db/db)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缬沙坦组、益智仁-乌药药... 目的研究益智仁-乌药药对通过调控PI3K/Akt/mTOR信号通路促进足细胞自噬治疗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作用。方法60只造模成功的C57BL/KSJ-db/db(以下简称db/db)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缬沙坦组、益智仁-乌药药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另取10只C57BL/KSJ-db/m(以下简称db/m)小鼠为正常组,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治疗组小鼠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给药8周后检测小鼠肾脏病理学改变,足细胞自噬体数量、结构及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益智仁-乌药药对组可显著减轻糖尿病肾病小鼠肾小球基底膜增厚情况,增加足细胞自噬体数量,显著升高自噬相关蛋白表达(P<0.05),降低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P<0.05)。其中益智仁-乌药药对高剂量组各指标改善优于益智仁-乌药低、中剂量组。结论益智仁-乌药药对通过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激活,提高足细胞自噬水平,减轻足细胞损伤,发挥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智仁-乌药药对 糖尿病肾病 PI3K/AKT/MTOR 足细胞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健骨伸筋汤对膝骨关节炎患者的干预作用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洪波 靖春颖 +4 位作者 黎正卿 刘彩凤 张熙思 蒲新伟 林日亮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52-1257,共6页
目的:健骨伸筋汤通过Wnt蛋白/β-连环素(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膝骨关节炎(KOA)干预效果的研究。方法:将48只雌性斯泼累格·多雷(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美洛昔康片组、抗骨增生片组及健骨伸筋汤中剂量、高剂量组... 目的:健骨伸筋汤通过Wnt蛋白/β-连环素(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膝骨关节炎(KOA)干预效果的研究。方法:将48只雌性斯泼累格·多雷(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美洛昔康片组、抗骨增生片组及健骨伸筋汤中剂量、高剂量组,每组8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大鼠均向关节腔注射木瓜蛋白酶进行KOA造模。造模成功后空白对照组与模型组予以正常饮食饮水,其余大鼠分别予以美洛昔康药液、抗骨增生药液及健骨伸筋汤药液灌胃,干预4周。观察大鼠行动程度、膝关节肿胀度;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炎症介质水平,观察关节软骨病理变化,检测软骨中的β-catenin和Wnt4mRNA表达水平。结果:IL-1β、IL-6和TNF-α的浓度比较,模型组高于空白对照组;美洛昔康组与抗骨增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比较,用药4组低于模型组;健骨中剂量组低于健骨高剂量组;与健骨中剂量组比较,美洛西康组和抗骨增生组略高于健骨中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nt4与β-catenin的mRNA表达水平:Wnt4模型组表达水平提高,在各给药组水平有所降低;β-catenin的mRNA表达水平,模型组有所降低,在各给药组水平有所提高,健骨伸筋汤骨代谢调节有效。结论:健骨伸筋汤治疗KOA可能是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来抑制炎症介质,调控信号通路内的蛋白来影响骨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骨伸筋汤 治疗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Β-连环素 膝骨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失眠患者奖赏网络关键核团在静息态fMRI功能连接的改变
17
作者 孙曌 冉彬艳 +9 位作者 阚丽娜 黄禄宇 吴琼 王乙翔 康晓娜 李丹丹 王晓彤 王小龙 靳丹阳 沈巍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230-1235,共6页
目的: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观察原发性患者奖赏网络区域中脑腹侧被盖(Ventral ttegmental area,VTA)以及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s,NAcc)脑功能连接的改变。方法:28例原发性失眠比较26例健康对照组脑功能成像的改变,并分析中... 目的: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观察原发性患者奖赏网络区域中脑腹侧被盖(Ventral ttegmental area,VTA)以及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s,NAcc)脑功能连接的改变。方法:28例原发性失眠比较26例健康对照组脑功能成像的改变,并分析中脑腹侧被盖以及伏隔核功能连接的改变与失眠的情绪障碍障碍之间的关系。结果:比较原发性失眠患者对比健康对照组,VTA与NAcc全脑的功能连接均降低,与VTA-l功能连接增降低的脑区为双侧前扣带回、左侧眶额回,与VTA-r功能连接增降低的脑区为双侧前扣带回、左侧眶额回、右侧中央前回,与NAcc-l功能连接降低的脑区为双侧丘脑、辅助运动区,与NAcc-r功能连接降低的脑区为双侧丘脑、小脑。结论:睡眠障碍会显著降低奖赏网络中VTA与NAcc的功能连接,说明长期睡眠障碍可能影响在原发性失眠患者奖赏处理能力,导致失眠患者情感功能发生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广泛性焦虑障碍 脑功能 前扣带回 前额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智仁激活PPARα介导的自噬作用改善糖尿病肾病 被引量:4
18
作者 颜子杰 康渝 +4 位作者 刘书蔓 陈柏岑 马天鹏 肖曼 谢毅强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281-1289,共9页
目的:利用体内和体外模型研究益智仁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的潜在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内实验将6只db/m小鼠作为正常组,30只db/db小鼠分为模型组、益智仁低剂量组、益智仁中剂量组、益智仁高剂量组... 目的:利用体内和体外模型研究益智仁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的潜在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内实验将6只db/m小鼠作为正常组,30只db/db小鼠分为模型组、益智仁低剂量组、益智仁中剂量组、益智仁高剂量组、卡格列净组,每组6只。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治疗组小鼠分别给予相应药物。治疗8周后,收集血清、尿液和肾脏组织样本。测定随机血糖、24 h尿微量白蛋白、肌酐、尿素氮、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通过HE染色观察肾组织的病理变化。采用60 mmol/L葡萄糖干预HK-2细胞72 h构建DKD体外模型,同时给予不同浓度益智仁含药血清(2%、5%、10%)干预24 h后,通过CCK8法测定细胞活力以及透射电镜观察HK-2细胞中自噬溶酶体的数量。采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小鼠及细胞中PPARα、LC3BⅡ、Beclin1、P62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体内实验表明,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的血糖、24 h尿微量白蛋白、肌酐、尿素氮、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升高(P<0.0001);与模型组相比,经益智仁治疗后上述生化指标含量降低(P<0.05,P<0.01,P<0.001,P<0.0001)。HE染色显示,模型组肾小球肿胀加重,基底膜增厚,肾小管肿胀且管腔变窄。药物干预后,肾脏病理变化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且中、高剂量益智仁的疗效均优于低剂量。体外实验表明,益智仁含药血清可提高高糖胁迫下HK-2细胞活力,且10%的剂量效果最佳(P<0.01)。透射电镜发现,与正常组相比,高糖组HK-2细胞中自噬溶酶体数量降低,脂滴增加;经益智仁干预后,自噬溶酶体数量增加,脂滴减少。体内和体外研究中RT-qPCR和Western blot结果一致,表明益智仁能够提高PPARαmRNA和蛋白(P<0.05,P<0.01,P<0.001)水平,促进Beclin1、LC3BⅡ和降低P62蛋白表达水平(P<0.05,P<0.01,P<0.001)。结论:益智仁可能通过激活PPARα介导的自噬作用改善DK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智仁 糖尿病肾病 PPARΑ 自噬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隐结构和网络药理学探讨泛血管疾病用药证型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9
作者 何霄 金学连 +3 位作者 康晓娜 王国为 安怡 赵凯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7574-7583,共10页
通过计算机技术探讨中医药治疗泛血管疾病的用药证型及可行性,为临床治疗及新药研发提供客观参考依据。检索《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治疗血管类疾病的中成药,进行数据分析;运用Lantern 5.0,进行隐结构分析,对所得Z5组药物进行网络... 通过计算机技术探讨中医药治疗泛血管疾病的用药证型及可行性,为临床治疗及新药研发提供客观参考依据。检索《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治疗血管类疾病的中成药,进行数据分析;运用Lantern 5.0,进行隐结构分析,对所得Z5组药物进行网络药理学预测及分子对接验证。得到相关中成药79个,涉及中药156味,其中高频中药有丹参、川芎、三七等,功效以补虚药、活血化瘀药为主,以温性药最多,药味以甘、苦为主,入肝、心经;通过隐结构分析推测出常见证候有气虚血瘀、痰瘀阻络、阴阳两虚、阴虚血瘀、气滞血瘀5种。可见泛血管疾病总体是因虚致病,虚实夹杂,气虚血瘀,临床治疗以活血化瘀为主,随证配合补气行气、温阳滋阴、化痰等治法。通过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发现Z5组药物可能通过主要活性成分槲皮素、黄芩素、山奈酚等,激活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AGE-RAGE信号通路在糖尿病并发症中的作用、血脂和动脉粥样硬化等信号通路,作用于TNF、AKT1、PTGS2等靶点,干预炎症、细胞增殖和凋亡、脂质代谢等过程而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从而治疗泛血管疾病,说明通过计算机技术分析已有数据在探索治疗疾病上有其一定的有效性及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结构 泛血管疾病 中医药 动脉粥样硬化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余甘子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机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晶 林昱欣 +1 位作者 朱叶 尹德辉 《热带农业科学》 2024年第2期110-120,共11页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余甘子治疗糖尿病(DM)、糖尿病肾病(DN)、糖尿病足(DF)的作用靶点、信号通路及潜在的分子生物学作用机制。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技术平台(TCSMP)、PubChem数据库筛选出余甘子的有效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利用DisGenet...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余甘子治疗糖尿病(DM)、糖尿病肾病(DN)、糖尿病足(DF)的作用靶点、信号通路及潜在的分子生物学作用机制。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技术平台(TCSMP)、PubChem数据库筛选出余甘子的有效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利用DisGenet及GeneCards获取与DM、DN、DF相关的靶点基因;将余甘子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与疾病的靶点基因取交集,得到共同的靶点基因。运用Cytoscape 3.9.1软件构建“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图;借助STRING在线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PPI网络图,使用Cytoscape 3.9.1软件插件ClueGo对共同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分析和信号通路(KEGG)分析,筛选出潜在的信号通路,并分析其作用机制。通过筛选得到余甘子的有效活性成分有7个,余甘子作用于DM、DN、DF的靶点分别为116、76、34个,余甘子可同时治疗3种疾病的共同靶点有32个。GO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余甘子-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交集基因的生物功能主要涉及到凋亡过程的负调控、细胞增殖、细胞迁移、蛋白质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信号通路的正向调控等生物学过程。KEGG通路富集结果显示,交集基因主要分布在FOXO信号通路及PI3K-AKT信号通路上。余甘子是一种药食同源的热带水果,其营养价值及药用价值均得到广泛的认可,其作用机制呈现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在临床医学中也常作为预防治疗各种疾病的药物使用。本文从药理作用及网络药理学2个方面研究余甘子治疗DM、DN、DF的作用机制,有利于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余甘子的药用价值,为其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甘子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网络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