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7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儋州不同林龄橡胶林土壤碳和全氮特征 被引量:44
1
作者 吴志祥 谢贵水 +2 位作者 陶忠良 周兆德 王旭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484-1491,共8页
为研究热带人工林巴西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生态系统不同林龄土壤碳、全氮特征,对热带地区种植橡胶及其更新进行生态效益评估,文章分析了海南儋州地区幼林早期(2龄)、幼林晚期(7龄)、开割树(16龄)和老龄即将更新树(30龄)4种不同... 为研究热带人工林巴西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生态系统不同林龄土壤碳、全氮特征,对热带地区种植橡胶及其更新进行生态效益评估,文章分析了海南儋州地区幼林早期(2龄)、幼林晚期(7龄)、开割树(16龄)和老龄即将更新树(30龄)4种不同林龄的橡胶林土壤碳、氮质量分数垂直分布特征。结果如下,(1)不同林龄橡胶林胶园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存在极显著差异,其大小排列顺序为幼林晚期(7龄)>老龄即将更新树(30龄)>幼林早期(2龄)>开割树(16龄),各土壤层次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的空间垂直分布大体随着土层的深入而降低,其垂直分布的变异系数由大到小排列顺序为7龄幼林晚期(37.54%)>16龄开割树(26.48%)>30龄老龄即将更新树(24.44%)>2龄幼林早期(18.99%);(2)不同林龄橡胶林胶园土壤全氮质量分数存在显著差异,其大小排列顺序为幼林晚期(7龄)>幼林早期(2龄)>老龄即将更新树(30龄)>开割树(16龄),各土壤层次土壤全氮质量分数的空间垂直分布大体随着土层的深入而降低,其垂直分布的变异系数由大到小排列顺序为16龄开割树(34.32%)>7龄幼林晚期(30.98%)>30龄老龄即将更新树(21.09%)>2龄幼林早期(14.37%);(3)不同林龄胶林土壤碳氮(C/N)比存在极显著差异,其大小排列顺序为开割树(16龄)>老龄即将更新树(30龄)>幼林晚期(7龄)>幼林早期(2龄),各胶林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与土壤全氮质量分数之间均存在极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R2≥0.5839,p<0.01)。本研究可为研究热带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对全球碳循环及橡胶林生长碳氮耦合提供基础数据,为我国热区进行天然橡胶种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林龄 橡胶林 土壤有机碳 土壤全氮 分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儋州橡胶林物种组成及群落特征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兰国玉 王纪坤 +1 位作者 吴志祥 谢贵水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4年第5期8-13,共6页
按照美国史密森热带研究所1980年在巴拿马Barro Colorado Island地区建立50 hm2样地的技术规范,2012年在海南儋州橡胶林中建立1 hm2动态监测样地,通过对样地植被的野外调查,研究橡胶林的植物种类组成与群落特征。结果表明,1)1 hm2橡胶... 按照美国史密森热带研究所1980年在巴拿马Barro Colorado Island地区建立50 hm2样地的技术规范,2012年在海南儋州橡胶林中建立1 hm2动态监测样地,通过对样地植被的野外调查,研究橡胶林的植物种类组成与群落特征。结果表明,1)1 hm2橡胶林样地内共有植物69科155属183种,群落较大的科(物种数量较多)有5个,分别为茜草科、大戟科、禾本科、菊科和桑科。与西双版纳热带森林相比,橡胶林群落草本植物多样性较高且盖度较大。2)橡胶林群落结构简单,可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与其他热带森林不同,橡胶林群落乔木层仅含1层,灌木层植物较少,草本层发达,无散生巨树、附生、寄生植物种类较少。3)橡胶林群落的叶级普以小型叶和中型叶为主(75.9%);叶型以单叶比例较高(75.6%),叶缘以全缘叶为主(65.0%);叶质以纸质为主(61.2%)。海南橡胶林群落的叶质、叶缘、叶型普与海南和西双版纳热带森林完全不同,具体表现为革质叶、全缘叶和小型叶比例较低,而纸质叶、非全缘叶和中大型叶比例较高,反应出海南橡胶林群落的湿润和热带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林 物种组成 群落特征 海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儋州普通野生稻开花习性及育性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王晓玲 余洁 +5 位作者 郭安平 庞业平 彭于发 刘恩平 孔华 贺立卡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5-82,共8页
对海南儋州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 Griff.)的开花习性、花粉育性和结实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海南儋州普通野生稻居群在原生境的开花时间为10月初到12月初;晴天开花时间主要集中在11:30-11:50,最适开花的气温为29.84±2.27℃... 对海南儋州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 Griff.)的开花习性、花粉育性和结实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海南儋州普通野生稻居群在原生境的开花时间为10月初到12月初;晴天开花时间主要集中在11:30-11:50,最适开花的气温为29.84±2.27℃,相对湿度为53.33±6.63%,阴天开花时间要推迟20-30min;每朵颖花从开颖到闭颖历时70-100min,颖花开放历时10-20s,50-60s之后开始散粉,闭颖约需要1h。花时与风速呈负相关,与温度呈正相关。单穗可育率大于50%的居多。结实率介于0-45%,其中多数小于10%。此居群与当地常规稻的开花有一定的差异,初步提出了对此居群普通野生稻原生境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 普通野生稻 开花习性 花粉育性 结实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儋州地区橡胶林碳通量特征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吴志祥 谢贵水 +2 位作者 杨川 陈帮乾 周兆德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1-59,107,共10页
以位于海南省西北部儋州地区的橡胶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涡度相关技术进行长期CO2通量观测。结果表明:1)橡胶林净生态系统碳交换(NEE)日动态为"U"型曲线,白天NEE为负值,是碳吸收,夜间NEE为正值,是碳排放;全年除2月份为较弱的碳... 以位于海南省西北部儋州地区的橡胶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涡度相关技术进行长期CO2通量观测。结果表明:1)橡胶林净生态系统碳交换(NEE)日动态为"U"型曲线,白天NEE为负值,是碳吸收,夜间NEE为正值,是碳排放;全年除2月份为较弱的碳排放外,其余月份均为碳吸收,雨季各月NEE值较大,旱季各月NEE值较小,橡胶林碳吸收最强月份为6月,碳排放最强(吸收最弱)的月份为2月;因研究样地橡胶林树正处于生长旺盛期,固碳能力强大,橡胶林年NEE总量超过11.0t·hm-2·a-1,碳汇能力高于其他亚热带和热带人工林,也高于纬度接近的海南岛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2)橡胶林生态系统呼吸(Re)日动态为单峰型曲线,全年Re均为正值,即为碳排放,白天Re量及变动幅度均明显大于夜间;全年Re日变化呈不规则曲线,全年雨季各月Re值均较大,旱季各月Re值相对较小,橡胶林生态系统呼吸最强月份为8月,呼吸最弱的月份为12月;海南岛橡胶林生态系统年呼吸总量巨大,年总量超过20.0t·hm-2·a-1,与同纬度的热带雨林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生态系统碳交换(NEE) 生态系统呼吸(Re) 橡胶林 海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防控模式对热带果树害虫的控制潜能及其效益评价——以海南儋州特色果园为实证 被引量:6
5
作者 徐小俊 付步礼 方佳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06-1212,共7页
以海南儋州特色果园荔枝、柚子等热带果树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模式的试验和调查数据为例,对热带果树的绿色防控模式从控制潜能和环境经济学的角度进行对比分析评价。结果表明:绿色防控模式下柚子园内柑橘红蜘蛛、柑橘蚧壳虫、柑橘潜叶蛾及... 以海南儋州特色果园荔枝、柚子等热带果树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模式的试验和调查数据为例,对热带果树的绿色防控模式从控制潜能和环境经济学的角度进行对比分析评价。结果表明:绿色防控模式下柚子园内柑橘红蜘蛛、柑橘蚧壳虫、柑橘潜叶蛾及荔枝园内荔枝蒂蛀虫、荔枝蝽象、荔枝卷叶蛾、龟背天牛等优势害虫的控制效果明均显优于常规防控区;每667 m2果园实施绿色防控的柚子和荔枝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均比常规防治下有所增长,总效益分别增长1 603.8元和1 125.5元。因此,科学应用绿色防控集成技术,减少化学农药和化肥用量,改善生态环境,逐步增强天敌对优势害虫的控制能力,这在果树害虫生态控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防控 技术模式 设施果园 虫害 控制效果 综合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儋州耕地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 被引量:5
6
作者 曾迪 漆智平 +4 位作者 黄海杰 魏志远 王登峰 高乐 刘磊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99-204,共6页
以海南省儋州市作为研究区域,综合运用地统计学和地理信息技术,对其耕地土壤的有机质空间变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儋州耕地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20.64 g/kg,总体水平为中等偏上;变异系数为48.05%,属于中等变异;其空间变异变程约为16.50 ... 以海南省儋州市作为研究区域,综合运用地统计学和地理信息技术,对其耕地土壤的有机质空间变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儋州耕地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20.64 g/kg,总体水平为中等偏上;变异系数为48.05%,属于中等变异;其空间变异变程约为16.50 km,C0/(C0+C1)值为37.34%,土壤有机质含量属于中等程度的空间相关性;Kriging插值分析结果可反映土壤有机质含量在空间分布上呈大块状分布,有较强的连续性,其分布变异不显著,以3级含量水平分布范围最广;北部最高,其余区域(南部、东部、中部、西部)逐渐降低。这种空间分布可能与当地的地表形态、地质状况及土地经营利用方式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儋州耕地 土壤有机质 空间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儋州橡胶林与热带次生林土壤微生物区系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李君 兰国玉 李玉武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33-438,共6页
采用时空替代法,选取5 a(幼龄林)、10 a(中龄林)、30 a(老龄林)3个年龄的橡胶林,30 a桉树林和热带次生林,研究不同林型下不同微生物类群数量的差异及其随季节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微生物类群数量大小顺序为细菌﹥放线菌﹥真菌,... 采用时空替代法,选取5 a(幼龄林)、10 a(中龄林)、30 a(老龄林)3个年龄的橡胶林,30 a桉树林和热带次生林,研究不同林型下不同微生物类群数量的差异及其随季节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微生物类群数量大小顺序为细菌﹥放线菌﹥真菌,细菌占微生物总量为93.17%~98.56%,土壤微生物总量大小顺序为幼龄林﹥中龄林﹥次生林﹥老龄林﹥桉树林;不同林型下土壤微生物数量随季节变化差异明显,旱季到雨季,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先减小后增大,不同林型下土壤真菌数量变化不尽相同;在0~30 cm深土壤层内,5种林型下土壤微生物随土壤深度变化不明显;三大土壤微生物类群数量与土壤含水率、土壤p H值之间呈负相关,与土壤有机质含量之间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 微生物区系 桉树林 热带次生林 季节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儋州橡胶林下土壤微生物功能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李君 李玉武 +1 位作者 舒常庆 兰国玉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14,共8页
对海南儋州地区种植5a(幼龄林)、10a(中龄林)和25a(老龄林)的橡胶林、30a桉树人工林、海南热带次生林的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橡胶林与桉树林和热带次生林相比,5种不同微生物功能之间差异并不显著;不同林龄... 对海南儋州地区种植5a(幼龄林)、10a(中龄林)和25a(老龄林)的橡胶林、30a桉树人工林、海南热带次生林的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橡胶林与桉树林和热带次生林相比,5种不同微生物功能之间差异并不显著;不同林龄橡胶林之间,微生物在旱季的呼吸作用、雨季的氨化作用、旱季一雨季和雨季的硝化作用以及3个季节中的固氮作用差异性极显著,并且均是中、幼龄林强于老龄林;微生物功能作用受季节变化影响明显,从旱季进入雨季,纤维素分解作用是逐渐增强,氨化作用基本不变,呼吸作用呈现明显先下降后上升的过程,而硝化作用和固氮作用则是明显的下降;在0~30cm深的土层内,微生物纤维素分解作用、呼吸作用、硝化作用和固氮作用的强度随深度逐渐降低,氨化作用的强度逐渐增强,但是0~10、10~20cm和20~30cm这3个土层之间土壤微生物功能强度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林 热带次生林 桉树人工林 土壤微生物 功能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儋州大王椰子椰子织蛾综合防治效果比较试验初报 被引量:7
9
作者 曾宪海 刘钊 +2 位作者 唐真正 陈文宗 方骥贤 《中国热带农业》 2016年第3期34-36,共3页
椰子织蛾是棕榈科植物的重要食叶害虫之一,2015年5月该虫在位于海南省儋州市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儋州院区暴发成灾,对大王椰子树的生长造成了严重危害。我们通过采用灌根、施肥和喷药等7种综合防控措施,开展了大王椰子树椰子织蛾危害... 椰子织蛾是棕榈科植物的重要食叶害虫之一,2015年5月该虫在位于海南省儋州市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儋州院区暴发成灾,对大王椰子树的生长造成了严重危害。我们通过采用灌根、施肥和喷药等7种综合防控措施,开展了大王椰子树椰子织蛾危害的综合防治比较试验。研究表明:采用15%三唑酮粉剂200倍液10kg/株灌根,6%全水溶速效氮钙肥硝酸铵钙10kg/株灌根、1.2%苦参碱乳油剂1000倍液和1%甲维盐1000倍液喷施的处理具有明显的防治效果;处理7个月后,植株无死亡,枝叶生长正常,新增健康伸展叶片数达5.0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科植物 大王椰子 椰子织蛾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儋州雷暴天气气候特征分析 被引量:31
10
作者 辛吉武 许向春 蔡杏尧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0-106,共7页
利用1971—2000年儋州30年逐日雷暴观测资料,对海南儋州地区雷暴时间分布特点和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研究,总结了儋州雷电活动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儋州年平均雷暴日数达111天,高发季节为每年5—8月,高发时段为午后13—17时,年雷暴日数年... 利用1971—2000年儋州30年逐日雷暴观测资料,对海南儋州地区雷暴时间分布特点和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研究,总结了儋州雷电活动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儋州年平均雷暴日数达111天,高发季节为每年5—8月,高发时段为午后13—17时,年雷暴日数年代际线性变化呈下降趋势,但二阶滑动平均变化趋势为先减后增。对1991—2000年雷暴产生的天气影响系统统计表明:儋州雷暴主要产生于冷空气、变暖的高压脊、热带气旋、副热带高压、热带低值系统5类天气系统中,有明显的季节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暴 气候特征 天气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儋州5种林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对比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君 兰国玉 李玉武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3-67,78,共6页
采用时空替代法,选取5a(幼龄林)、10a(中龄林)、30a(老龄林)的橡胶林、30a桉树林和热带次生林,研究不同树龄橡胶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的分布特征,不同林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的差异及其随季节的变化。结果表明:5种林型... 采用时空替代法,选取5a(幼龄林)、10a(中龄林)、30a(老龄林)的橡胶林、30a桉树林和热带次生林,研究不同树龄橡胶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的分布特征,不同林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的差异及其随季节的变化。结果表明:5种林型下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由高到低依次为中龄林〉幼龄林〉次生林〉老龄林〉桉树林,中龄林、幼龄林和次生林3种林型和另外2种林型之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旱季到雨季,5种林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逐渐升高,雨季明显高于旱季;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随土壤深度逐渐降低,5种林型下0~10cm和20~30cm的土层的微生物生物量碳均有显著差异;不同林型下微生物生物量碳与土壤全氮、全磷、全钾、有机碳、含水率的相关关系均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 热带次生林 季节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罗甸与海南儋州的艾纳香种质叶片的显微结构比较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立伟 陈晓鹭 +4 位作者 庞玉新 杨全 于福来 陈振夏 王丹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4期120-122,共3页
为对海南和贵州两地的艾纳香栽培、定向选育和药材生产提供理论参考,对两地的艾纳香叶片进行石蜡切片显微观测。结果表明:艾纳香叶片为异面叶,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分化明显;两种质的艾纳香叶片均为上表皮显著厚于下表皮,海南儋州的艾纳... 为对海南和贵州两地的艾纳香栽培、定向选育和药材生产提供理论参考,对两地的艾纳香叶片进行石蜡切片显微观测。结果表明:艾纳香叶片为异面叶,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分化明显;两种质的艾纳香叶片均为上表皮显著厚于下表皮,海南儋州的艾纳香叶片厚度、上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和栅海比均显著高于贵州罗甸的艾纳香种质;两种质艾纳香叶片细胞结构紧密度和细胞结构疏松度均有显著性差异,儋州的艾纳香叶片细胞结构紧密度较大。海南儋州的艾纳香叶片对气温高、日照强的气候具有更好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纳香 不同种质 显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电导率法及Logistic方程评价引种海南儋州油棕新品种抗寒性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曾宪海 吴香姑 +3 位作者 张日庆 安锋 刘钊 林位夫 《中国热带农业》 2014年第4期59-63,共5页
为进一步了解油棕新品种的抗寒能力,本试验对引种海南儋州的12个油棕新品种RYL1—RYL10以及RYL12—RYL13,采用人工低温胁迫方法处理第1、9、17、25片叶的离体叶片12h,测定其电解质外渗率,经Logistic方程拟合,求出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 为进一步了解油棕新品种的抗寒能力,本试验对引种海南儋州的12个油棕新品种RYL1—RYL10以及RYL12—RYL13,采用人工低温胁迫方法处理第1、9、17、25片叶的离体叶片12h,测定其电解质外渗率,经Logistic方程拟合,求出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作为抗寒能力参考指标。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12个油棕新品种及其4个叶序的叶片相对电导率变化均呈"S"曲线上升,其拟合得到的LT50也因品种和叶序不同而异。油棕新品种抗寒能力大小为RYL13(-5.3440℃)>RYL7(-5.1327℃)>RYL12(-4.9328℃)>RYL10(-4.7903℃)>RYL9(-4.6359℃)>RYL3(-4.5508℃)>RYL5(-4.4982℃)>RYL1(-4.2865℃)>RYL6(-4.1459℃)>RYL4(-4.1005℃)>RYL8(-4.0540℃)>RYL2(-3.8016℃)。油棕不同叶序叶片所测得的抗寒能力大小为第9片叶(-4.8243℃)>第1片叶(-4.4717℃)>第17片叶(-4.4617℃)>第25片叶(-4.3335℃)。然而,植物的抗寒性是一个复合性状,其抗寒性不但存在遗传差异,也易受环境和栽培条件等影响,因此,本研究结果仅为油棕抗寒性评价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棕 电导率 LOGISTIC方程 半致死温度 抗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儋州地区橡胶林叶面积指数月动态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帮乾 吴志祥 +7 位作者 杨川 祁栋灵 李香萍 兰国玉 谢贵水 陶忠良 孙瑞 肖向明 《热带农业科学》 2015年第11期1-6,11,共7页
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是描述植被冠层结构的重要参数,它对分析橡胶光合潜力、预测产量和评估灾害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LAI-2000获得了海南儋州两院地区30个橡胶林连续2年半的LAI月动态。结果表明:(1)橡胶林LAI最小值... 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是描述植被冠层结构的重要参数,它对分析橡胶光合潜力、预测产量和评估灾害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LAI-2000获得了海南儋州两院地区30个橡胶林连续2年半的LAI月动态。结果表明:(1)橡胶林LAI最小值出现在1~2月的落叶季,最小值为(0.54±0.14)m^2/m^2;随后的第一篷叶抽叶期(3~4月),LAI快速增长,4月底平均值增至3以上[最大观测值为(4.48±0.82)m^2/m^2],平均占全年最大LAI的77.75%;之后增长趋于缓慢,至9月底达到年度最大值,最大观测值为(5.27±0.79)m^2/m^2。(2)LAI年际差异较大,平均LAI相差可达1以上,影响因素主要有年际物候差和台风灾害等;(3)不同年龄的橡胶林之间LAI存在差异,在第一篷叶期间,平均LAI为老龄橡胶林(>20龄)>幼龄及初开割林(≤10龄)>中龄橡胶林(11~20龄),而在之后至落叶前期,平均LAI次序为幼龄及初开割林>老龄橡胶林>中龄橡胶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面积指数 月动态 橡胶林 海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营胶园植胶状况调查与初步分析——以海南儋州地区植胶农户调查为例 被引量:6
15
作者 祁栋灵 黄月球 王秀全 《热带农业科学》 2011年第12期75-77,83,共4页
以儋州市那大镇255户胶农为调查对象,分别调查品种选择、种植规模、栽培管理技术应用、新技术了解及应用、技术需求等。结果表明:目前种植的主要品种是热研7-33-97(56.82%)和RRIM600(17.21%);有88.78%的农户拟在胶园更新时选择热研7-33-... 以儋州市那大镇255户胶农为调查对象,分别调查品种选择、种植规模、栽培管理技术应用、新技术了解及应用、技术需求等。结果表明:目前种植的主要品种是热研7-33-97(56.82%)和RRIM600(17.21%);有88.78%的农户拟在胶园更新时选择热研7-33-97,有66.84%农户在坡地或丘陵地胶园修筑了环山行;有机肥的施用量普遍不足;4.71%的农户能够做到养树割胶,有52.08%的农户按照自身经验进行胶园施肥,有43.75%的农户不懂如何施肥;农户对围洞法抗旱定植、营养诊断施肥、新割胶技术采用率分别为14.97%、2.08%、13.07%。死皮复割、低产胶园改造及产量提高、溃疡病防治技术等是目前农户主要技术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橡胶树 民营胶园 植胶农户 技术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市域经济对新农村产业调整的导向影响——以海南儋州市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朝明 董友琴 +2 位作者 王振伟 段艳豪 郝志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813-2815,共3页
分析儋州新农村建设与市域经济发展的联系、存在问题、产业调整形式,提出建立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新农村建设措施。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产业调整 市域经济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沃柑在海南儋州的引种表现及生产建议 被引量:2
17
作者 卢志红 杨毅 +1 位作者 李宏华 杨士成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79-181,共3页
沃柑(香橙砧)引种到海南儋州,物候期明显提前,生长期延长,树体生长迅速,成形快,早结丰产。3年生树,平均株高2.61 m,主干茎粗60.81 mm,冠径2.04 m×2.36 m,平均株产48.6 kg。果实从11月中下旬开始成熟,可挂果至次年4月初,落果少。单... 沃柑(香橙砧)引种到海南儋州,物候期明显提前,生长期延长,树体生长迅速,成形快,早结丰产。3年生树,平均株高2.61 m,主干茎粗60.81 mm,冠径2.04 m×2.36 m,平均株产48.6 kg。果实从11月中下旬开始成熟,可挂果至次年4月初,落果少。单果大,皮薄,多汁。平均单果质量172 g,果皮厚度2.65 mm,出汁率58.34%,可食率71.8%,可溶性固形物9.95%(最高可达13.9%),可滴定酸0.52 g/100 mL,固酸比21.34。沃柑是适宜儋州发展的杂柑良种。在生产上,应从严控种苗质量、规范建园、增施有机肥、平衡施肥和强化树体管理等方面入手,确保果实品质稳定提升和产量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儋州 沃柑 引种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儋州橡胶白粉病发生流行与防控简讯 被引量:4
18
作者 文衍堂 贺春萍 +1 位作者 李建辉 谢昌平 《热带农业科学》 2014年第1期71-75,共5页
记述2013年冬春期间海南儋州橡胶树越冬落叶和抽叶的复杂情况,越冬菌源主要在林段附近的苗圃。不防治林段发病严重,病害流行过程符合S型流行曲线,平均流行速度0.214,其流行气候型属冬暖春热型。对病害流行期间观测到的现象作诠释。
关键词 橡胶树 白粉病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儋州橡胶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及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郑中兵 王旭 +1 位作者 周兆德 杨怀 《热带农业工程》 2010年第2期45-50,共6页
橡胶林生态系统碳贮量主要由土壤层、枯枝落叶层、林下植被层和乔木层组成。对海南儋州6个龄级(5、10、15、20、25、30年生)橡胶林样地的土壤层(0cm-20cm,20cm-40cm,40cm-60cm,60cm-80cm,80cm-100cm)、林下植被层、枯枝落叶层和乔木层... 橡胶林生态系统碳贮量主要由土壤层、枯枝落叶层、林下植被层和乔木层组成。对海南儋州6个龄级(5、10、15、20、25、30年生)橡胶林样地的土壤层(0cm-20cm,20cm-40cm,40cm-60cm,60cm-80cm,80cm-100cm)、林下植被层、枯枝落叶层和乔木层样品进行了调查、采样,并对其有机碳含量进行室内测试分析,初步探得海南儋州橡胶林生态系统总碳贮量为851.3t/hm2,碳贮量土壤层(536.9t/hm2)>乔木层(306.8t/hm2)>枯枝落叶层(4.4t/hm2)>林下植被(3.2t/hm2)。5、10、15、20、25、30年生橡胶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在(75.7-152.7)t/hm2之间变化,呈"双峰"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林 生态系统 碳贮量 规律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儋州国家热带牧草种质备份库库存资源评价研究
20
作者 张瑜 罗小燕 +1 位作者 王秋燕 白昌军 《中国热带农业》 2015年第5期73-76,共4页
本文对备份库库存牧草种质资源的属种组成、生长型、饲用特性、食用特性、药用特性、工用特性和种子质量进行了评价研究,并对今后搜集保存与利用提出了建议,旨在为华南地区牧草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基础资料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 备份库 资源评价 经济特性 种子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