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省浦江县设施葡萄主要病虫害及绿色防控措施探讨 被引量:2
1
作者 沈明礼 潘明正 《园艺与种苗》 CAS 2016年第12期6-7,31,共3页
通过浦江设施葡萄主要病虫害种类及其发生特点、防控问题的调查与分析,总结并提出了设施葡萄的绿色防控措施,包括合理整形修剪、科学肥水管理、合理挂果、设置物理防治设施、重视生物药剂、适度用药7个方面,为浦江全面推广葡萄病虫害绿... 通过浦江设施葡萄主要病虫害种类及其发生特点、防控问题的调查与分析,总结并提出了设施葡萄的绿色防控措施,包括合理整形修剪、科学肥水管理、合理挂果、设置物理防治设施、重视生物药剂、适度用药7个方面,为浦江全面推广葡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葡萄 病虫害 绿色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浦江桃形李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被引量:1
2
作者 黄良钰 潘明正 《农业灾害研究》 2015年第3期12-13,共2页
通过对浦江桃形李主要病虫害种类及其危害特点的调查与分析,提出桃形李的绿色防控技术,包括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及适当进行化学防治。为桃形李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在浦江的全面推广提供了技术支撑。
关键词 桃形李 病虫害 绿色防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农业信息与装备前沿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戴燕玉 方豪 +3 位作者 宣将 许佳凤 戴丹丽 邓钱生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18期226-228,共3页
根据当前农业信息装备前沿技术及其产业发展的研究现状,针对当前农业信息装备前沿技术及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战略思路,指出发展重点,提出相关保障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信息与装备 前沿技术 产业 发展战略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直播田抗药性杂草防控技术探讨 被引量:15
4
作者 朱丽燕 朱强兴 +3 位作者 何晓婵 陈晓阳 周建霞 周小军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4-99,共6页
田间试验表明,采用“一封一杀”的动态防治模式,以“封闭为主,茎叶喷雾为辅”的防治策略较为符合浙中稻区水稻直播田生产用药实际。“一封一杀”是指播后芽前每667 m^(2)用30%丙草胺EC100 mL进行土壤封闭,苗后杂草用300 g/L丙草胺EC100 ... 田间试验表明,采用“一封一杀”的动态防治模式,以“封闭为主,茎叶喷雾为辅”的防治策略较为符合浙中稻区水稻直播田生产用药实际。“一封一杀”是指播后芽前每667 m^(2)用30%丙草胺EC100 mL进行土壤封闭,苗后杂草用300 g/L丙草胺EC100 mL+3%氯氟吡啶酯OD 53.3 mL、13%氰氟·氯氟吡啶酯EC 80 mL+100 g/L氰氟草酯EC100 mL、10%双环·双唑GG 200 g、39%敌稗·异噁草松EC 200 mL+85%丁草胺EC 47 mL喷施茎叶;或每667 m^(2)用4%双唑草腈SC 150 mL进行土壤封闭、播后10~15 d上水撒施2%双唑草腈GR 600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直播田 杂草 防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药剂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田间药效试验 被引量:8
5
作者 朱强兴 周小军 +1 位作者 何晓婵 朱丽燕 《上海农业科技》 2021年第5期109-110,共2页
为筛选出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的高效、低毒、安全药剂,特进行了多种药剂对水稻白叶枯病的田间防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40%春雷·噻唑锌悬浮剂、35%四霉素·喹啉铜悬浮剂对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效较好,且对水稻生长安全。建议在水稻白... 为筛选出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的高效、低毒、安全药剂,特进行了多种药剂对水稻白叶枯病的田间防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40%春雷·噻唑锌悬浮剂、35%四霉素·喹啉铜悬浮剂对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效较好,且对水稻生长安全。建议在水稻白叶枯病未发生时或发生初期,每667 m^(2)施用40%春雷·噻唑锌悬浮剂40 mL或35%四霉素·喹啉铜悬浮剂50 mL,兑水30 L均匀喷雾防治,连续用药2~3次,用药间隔期7~14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白叶枯病 药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调运过程中存在问题探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黄良钰 潘明正 方镇许 《园艺与种苗》 CAS 2016年第4期59-60,75,共3页
根据浙江省浦江县马铃薯调运面临的主要检疫性有害生物,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后果,提出通过加强监管检查、指导服务等对策加以预防。
关键词 马铃薯 调运 检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种药剂对苦瓜白粉病的防效试验 被引量:3
7
作者 朱强兴 朱璞 +2 位作者 周小军 何晓婵 朱丽燕 《上海蔬菜》 2021年第5期61-62,66,共3页
为筛选高效、低毒、安全的苦瓜白粉病防治药剂,作者开展了多种新型复配杀菌剂对苦瓜白粉病防效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结果表明,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15.7 mL/667 m^(2)、30%苯甲·醚菌酯悬浮剂33 mL/667 m^(2)、20%四氟&... 为筛选高效、低毒、安全的苦瓜白粉病防治药剂,作者开展了多种新型复配杀菌剂对苦瓜白粉病防效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结果表明,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15.7 mL/667 m^(2)、30%苯甲·醚菌酯悬浮剂33 mL/667 m^(2)、20%四氟·吡唑酯水乳剂50 mL/667 m^(2)防治苦瓜白粉病效果较好,其第2次用药后10 d的防效分别为80.9%、78.2%、77.5%,且对苦瓜安全,可以在生产上应用。建议在苦瓜白粉病发生前或发生初期采用上述药剂均匀喷雾,7~14 d喷药1次,连续用药2~3次,用水量45 L/667 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粉病 苦瓜 防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和烘干温度对浙贝母有效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忠友 马烁 +3 位作者 朱强兴 周小军 何晓婵 朱丽燕 《浙江农业科学》 2021年第11期2174-2175,2181,共3页
通过不同用肥技术以及不同加工烘干温度,考察不同处理对浙贝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表明,复合肥、农户常规施肥处理浙贝母的产量最优,显著优于其他处理。复合肥处理的贝母在60、90℃烘干温度下有效成分含量不合格;农户常规处理90℃烘... 通过不同用肥技术以及不同加工烘干温度,考察不同处理对浙贝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表明,复合肥、农户常规施肥处理浙贝母的产量最优,显著优于其他处理。复合肥处理的贝母在60、90℃烘干温度下有效成分含量不合格;农户常规处理90℃烘干不合格,其他肥料处理的贝母在试验烘干温度下均合格。由此可知,大量使用氮素等复合肥及鸡粪等可显著提升产量,但高产的浙贝母质量容易达不到药典标准。烘干温度是影响浙贝母中贝母素含量的主要因素,随着烘干温度升高,浙贝母的有效成分含量不合格的处理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贝母 贝母素 施肥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