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响应曲面法和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凸轮磨削工艺参数优化
被引量:
1
1
作者
丁明阳
赵锦国
+5 位作者
周康康
徐刚强
李孝禄
朱彦康
陈源
梁明轩
《内燃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90,共11页
为了提高凸轮工件表面磨削质量及加工效率,设计了凸轮磨削正交试验方案,优化了淬硬球墨铸铁凸轮精加工磨削的工艺参数。通过建立以砂轮线速度、工件转速、磨削深度为关键参数表征的优化变量,构建以磨削振动加速度、表面粗糙度为指标的...
为了提高凸轮工件表面磨削质量及加工效率,设计了凸轮磨削正交试验方案,优化了淬硬球墨铸铁凸轮精加工磨削的工艺参数。通过建立以砂轮线速度、工件转速、磨削深度为关键参数表征的优化变量,构建以磨削振动加速度、表面粗糙度为指标的目标响应非线性数学模型;基于凸轮的形状特点,建立工件瞬时材料去除率模型;以最小化磨削振动、表面粗糙度及最大化去除率为优化目标,利用综合函数法与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算法对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砂轮线速度80.6731 m/s、工件转速35 r/min、磨削深度30μm的工况下,磨削振动减少了20.8%,凸轮表面粗糙度值降低了11.88%,材料去除率增加了22.739 mm3/s。利用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对磨削后工件的表面形貌进行了分析,并对元素成分进行半定量测定。结果表明,砂轮线速度较小而工件转速及磨削深度较大时,凸轮表面缺陷和形变对表面粗糙度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凸轮磨削
参数优化
响应曲面法
粒子群优化算法
显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机器视觉的凸轮轴表面缺陷检测实验研究
2
作者
吴兆中
张新娜
+2 位作者
王栋
赵锦国
卢唯辰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97-705,797,共10页
目前在凸轮轴表面缺陷人工目视检测方面存在精度差、效率低的问题,为此,对凸轮轴表面缺陷检测技术进行了研究,搭建了基于机器视觉的的凸轮轴表面缺陷检测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凸轮轮廓曲线的图像分段采集策略,针对凸轮和齿轮分别设计了...
目前在凸轮轴表面缺陷人工目视检测方面存在精度差、效率低的问题,为此,对凸轮轴表面缺陷检测技术进行了研究,搭建了基于机器视觉的的凸轮轴表面缺陷检测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凸轮轮廓曲线的图像分段采集策略,针对凸轮和齿轮分别设计了缺陷检测算法,对检测准确率及系统运行稳定性进行了实验研究。首先,结合凸轮轮廓曲线确定了一种图像分段采集策略,改善了因凸轮厚度较大和形状不规则造成图像部分区域无效的问题,获得了图像采集的最佳角度与次数;然后,采用形态学梯度,强化了凸轮亮度不均图像缺陷特征,结合Canny算子进行了缺陷检测,提出了一种基于像素补充的凸轮边界缺陷识别算法;最后,设计了一种基于齿顶尺寸关系和仿射变换的齿轮齿顶提取方法,通过形态学的开操作弱化了齿顶内部纹理,通过固定阈值分割了齿轮齿顶表面缺陷;搭建了检测系统硬件平台,对凸轮轴表面缺陷检测进行了实验及结果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系统运行流畅,各工位检测准确率最低达98.11%,平均检测时间为11.09 s,缺陷分类准确率为96%。该凸轮轴表面缺陷检测系统满足了凸轮轴产线在线检测的需求,有效提升了其检测效率与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测精度
凸轮轴轮廓曲线
齿轮齿顶缺陷检测算法
图像分段采集策略
特征强化
图像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响应曲面法和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凸轮磨削工艺参数优化
被引量:
1
1
作者
丁明阳
赵锦国
周康康
徐刚强
李孝禄
朱彦康
陈源
梁明轩
机构
中国计量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浙江高和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浙江
博星工贸
有限公司
出处
《内燃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90,共11页
基金
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2023C01163,2019C01128)。
文摘
为了提高凸轮工件表面磨削质量及加工效率,设计了凸轮磨削正交试验方案,优化了淬硬球墨铸铁凸轮精加工磨削的工艺参数。通过建立以砂轮线速度、工件转速、磨削深度为关键参数表征的优化变量,构建以磨削振动加速度、表面粗糙度为指标的目标响应非线性数学模型;基于凸轮的形状特点,建立工件瞬时材料去除率模型;以最小化磨削振动、表面粗糙度及最大化去除率为优化目标,利用综合函数法与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算法对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砂轮线速度80.6731 m/s、工件转速35 r/min、磨削深度30μm的工况下,磨削振动减少了20.8%,凸轮表面粗糙度值降低了11.88%,材料去除率增加了22.739 mm3/s。利用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对磨削后工件的表面形貌进行了分析,并对元素成分进行半定量测定。结果表明,砂轮线速度较小而工件转速及磨削深度较大时,凸轮表面缺陷和形变对表面粗糙度影响较大。
关键词
凸轮磨削
参数优化
响应曲面法
粒子群优化算法
显微分析
Keywords
camshaft grinding
parameter optimization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
microscopic analysis
分类号
TG580.63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切削加工及机床]
TH161.1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机器视觉的凸轮轴表面缺陷检测实验研究
2
作者
吴兆中
张新娜
王栋
赵锦国
卢唯辰
机构
中国计量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
中国计量大学工程训练中心
浙江高和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出处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97-705,797,共10页
基金
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C01128)
金华市科技计划项目(2020-1-030)。
文摘
目前在凸轮轴表面缺陷人工目视检测方面存在精度差、效率低的问题,为此,对凸轮轴表面缺陷检测技术进行了研究,搭建了基于机器视觉的的凸轮轴表面缺陷检测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凸轮轮廓曲线的图像分段采集策略,针对凸轮和齿轮分别设计了缺陷检测算法,对检测准确率及系统运行稳定性进行了实验研究。首先,结合凸轮轮廓曲线确定了一种图像分段采集策略,改善了因凸轮厚度较大和形状不规则造成图像部分区域无效的问题,获得了图像采集的最佳角度与次数;然后,采用形态学梯度,强化了凸轮亮度不均图像缺陷特征,结合Canny算子进行了缺陷检测,提出了一种基于像素补充的凸轮边界缺陷识别算法;最后,设计了一种基于齿顶尺寸关系和仿射变换的齿轮齿顶提取方法,通过形态学的开操作弱化了齿顶内部纹理,通过固定阈值分割了齿轮齿顶表面缺陷;搭建了检测系统硬件平台,对凸轮轴表面缺陷检测进行了实验及结果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系统运行流畅,各工位检测准确率最低达98.11%,平均检测时间为11.09 s,缺陷分类准确率为96%。该凸轮轴表面缺陷检测系统满足了凸轮轴产线在线检测的需求,有效提升了其检测效率与准确率。
关键词
检测精度
凸轮轴轮廓曲线
齿轮齿顶缺陷检测算法
图像分段采集策略
特征强化
图像分割
Keywords
detection accuracy
camshaft contour curve
detection algorithm of gear tooth tip defect
image segmentation acquisition strategy
feature reinforcement
image segmentation
分类号
TH132.41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TP391.4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响应曲面法和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凸轮磨削工艺参数优化
丁明阳
赵锦国
周康康
徐刚强
李孝禄
朱彦康
陈源
梁明轩
《内燃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机器视觉的凸轮轴表面缺陷检测实验研究
吴兆中
张新娜
王栋
赵锦国
卢唯辰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