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梳状两亲型SMA衍生物的制备及其表面活性 被引量:3
1
作者 强西怀 闫哲 +3 位作者 张辉 方银军 高慧 卢俊杰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8-121,177,共5页
通过C16~18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对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进行酯化接枝改性,制备了5个梳状两亲型SMA衍生物,即SMA-g-O-3、SMA-g-O-6、SMA-g-O-10、SMA-g-O-15和SMA-g-O-20。通过测定反应体系中原料SMA和酯化产物的酸值的变化可确定酯... 通过C16~18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对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进行酯化接枝改性,制备了5个梳状两亲型SMA衍生物,即SMA-g-O-3、SMA-g-O-6、SMA-g-O-10、SMA-g-O-15和SMA-g-O-20。通过测定反应体系中原料SMA和酯化产物的酸值的变化可确定酯化反应率,其酯化率都在90%以上,且随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中EO加合数的减少,酯化率相应增加,最高可达95.62%;对酯化物的水溶性及其水溶液的表面活性的研究结果表明,SMA-g-O-20的水溶性较好;25℃时,SMA钠盐水溶液降低表面张力能力有限,表面张力曲线上没有出现拐点,而改性后的SMA衍生物表面活性有较大提高,其中SMA-g-O-15水溶液的表面活性最好,其水溶液的CMC值为0.078 g/L,γCMC为26.74 m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A衍生物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酯化 梳状两亲型聚合物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型阳离子聚氨酯表面活性剂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2
2
作者 刘爱珍 强西怀 +3 位作者 李亚敏 孙哲 方银军 闫哲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86-1091,共6页
以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N-甲基二乙醇胺(MDEA)、不同长链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2、AEO-5、AEO-9、O-2、O-5、O-10)为主要原料,合成了6个醇醚封端阳离子型聚氨酯高分子表面活性剂(PUS),并对产物进行了红外分析,考察了醇醚结构中烷... 以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N-甲基二乙醇胺(MDEA)、不同长链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2、AEO-5、AEO-9、O-2、O-5、O-10)为主要原料,合成了6个醇醚封端阳离子型聚氨酯高分子表面活性剂(PUS),并对产物进行了红外分析,考察了醇醚结构中烷基链长、环氧乙烷加合数、外加电解质对表面张力和临界胶束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为O-5时,其综合性能优异,溶液的临界胶束质量浓度(CMC)为32.947 mg/L,水溶液的表面张力(γCMC)最低可达34.142 m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聚氨酯 表面活性剂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表面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化大豆磷脂SPS复配加脂剂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王艳姣 强西怀 +3 位作者 张辉 方银军 高慧 卢俊杰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1-44,共4页
实验考察了磺化大豆磷脂(SPS)产品的乳液稳定性以及对坯革加脂的特性,在此基础上复配制备了四种含SPS成分的皮革加脂剂,对复配样品进行了坯革加脂性能实验。研究结果表明:SPS产品加脂的吸收和渗透性能良好,坯革的柔软性和丰满度表现较... 实验考察了磺化大豆磷脂(SPS)产品的乳液稳定性以及对坯革加脂的特性,在此基础上复配制备了四种含SPS成分的皮革加脂剂,对复配样品进行了坯革加脂性能实验。研究结果表明:SPS产品加脂的吸收和渗透性能良好,坯革的柔软性和丰满度表现较为明显;经多种组分进行复配后,皮革加脂性能与复配组分选取以及复配比例相关,与动植物油脂类加脂成分复配后,其磷脂加脂特性表现较为明显,与矿物油类加脂成分复配后,其磷脂加脂特性有削弱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 磺化大豆磷脂 加脂剂 皮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脂肪醇单酯钠盐的制备及其表面活性 被引量:1
4
作者 闫哲 强西怀 +3 位作者 张辉 方银军 高慧 卢俊杰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7-100,共4页
以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和高级脂肪醇为原料制备了一系列SMA脂肪醇单酯钠盐。并用核磁共振仪和凝胶渗透色谱仪对接枝产物进行了表征,测定了酯化前后酸值的变化,研究了酯化物钠盐的水溶性及其表面活性。结果表明,脂肪醇的转化率均... 以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和高级脂肪醇为原料制备了一系列SMA脂肪醇单酯钠盐。并用核磁共振仪和凝胶渗透色谱仪对接枝产物进行了表征,测定了酯化前后酸值的变化,研究了酯化物钠盐的水溶性及其表面活性。结果表明,脂肪醇的转化率均在85%以上,其中SMA-g-C12钠盐的水溶性较好;25℃时,SMA-g-C12钠盐的表面活性最好,其临界胶束浓度(cmc)为0.94 g.L-1,γcmc为25.04 mN.m-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脂肪醇单酯 制备 表面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5-羟甲基糠醛三元体系液液平衡测定及关联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永昭 郭霞 卢美珍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9-43,61,共6页
为了给两相法工艺合成5-羟甲基糠醛(5-HMF)提供可靠的热力学数据,采用静态平衡法测定了水-5-HMF-正丁醇、水-5-HMF-异丁醇和水-5-HMF-甲基异丁基酮(MIBK)3个三元体系的液液平衡,并采用NRTL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关联,确定了模型参数。结果... 为了给两相法工艺合成5-羟甲基糠醛(5-HMF)提供可靠的热力学数据,采用静态平衡法测定了水-5-HMF-正丁醇、水-5-HMF-异丁醇和水-5-HMF-甲基异丁基酮(MIBK)3个三元体系的液液平衡,并采用NRTL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关联,确定了模型参数。结果表明:5-HMF在3个体系中的分配系数均大于1,倾向存在于有机相中;5-HMF质量分数对分配系数有显著影响,随着5-HMF质量分数的增大,分配系数降低;温度对5-HMF分配系数有一定的影响,但不如5-HMF质量分数显著;NRTL方程计算值与实验值的最大平均相对偏差小于10%。研究结果为两相法工艺生产5-HMF提供了可靠的热力学数据和计算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液平衡 5-羟甲基糠醛 正丁醇 异丁醇 甲基异丁基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一步法制备硬脂酸钙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葛赞 钟凯 +2 位作者 吴维高 计晓黎 王晓辉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1-104,共4页
采用低温一步法新工艺制备了硬脂酸钙,研究了硬脂酸和氢氧化钙的物质的量比、加水量以及反应时间和温度对硬脂酸钙质量的影响,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热重分析进行表征,并测试了其理化性能、聚氯乙烯(PVC)的静态和动态热稳定性。结果表明... 采用低温一步法新工艺制备了硬脂酸钙,研究了硬脂酸和氢氧化钙的物质的量比、加水量以及反应时间和温度对硬脂酸钙质量的影响,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热重分析进行表征,并测试了其理化性能、聚氯乙烯(PVC)的静态和动态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工艺条件应控制n(氢氧化钙)∶n(硬脂酸)为1.05∶2,并加入硬脂酸质量15%的水,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3 h。该工艺生产的硬脂酸钙热稳定剂接近复分解法的产品,可满足塑料的生产,生产工艺较复分解法在节能环保方面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脂酸钙 低温 一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酸三乙醇胺单酯琥珀酸酯磺酸盐的制备及表面活性 被引量:1
7
作者 郭灼能 强西怀 +2 位作者 陈梦思 方银军 闫哲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518-1523,共6页
以三乙醇胺、长链脂肪酸为原料,制得脂肪酸三乙醇胺单酯(FTME),再经磺化反应合成了4种脂肪酸三乙醇胺单酯琥珀酸酯磺酸盐(FTMS)两性表面活性剂,以月桂酸、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为脂肪酸合成的FTMS分别命名为FTMS-1、FTMS-2、FTM... 以三乙醇胺、长链脂肪酸为原料,制得脂肪酸三乙醇胺单酯(FTME),再经磺化反应合成了4种脂肪酸三乙醇胺单酯琥珀酸酯磺酸盐(FTMS)两性表面活性剂,以月桂酸、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为脂肪酸合成的FTMS分别命名为FTMS-1、FTMS-2、FTMS-3、FTMS-4。分别用碱性亚甲基蓝法和酸性溴酚蓝法验证了产物的离子性,并考察了FTMS结构中的烷基链长度及其不饱和度对表面张力、Krafft点、样品液粒径及粒径分布、乳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产物显示出两性离子的特征,随着脂肪链碳数增加,其Krafft点升高,平均粒径逐渐增大,但脂肪链中的不饱和双键有助于Krafft点的降低和粒径的减小。FTMS-1和FTMS-4具有优异的表面活性。其中,FTMS-1的临界胶束质量浓度(CMC)为52.97mg/L,表面张力γcmc为36.1mN/m,其乳化能力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9)相当且优于十二烷基磺酸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 三乙醇胺 脂肪酸三乙醇胺单酯 琥珀酸酯磺酸盐 两性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钴镍双金属氢氧化物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6
8
作者 牛玉莲 金鑫 +4 位作者 郑佳 李在均 顾志国 严涛 方银军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878-1884,共7页
采用微波辐射与高温裂解相结合的二步还原法制备石墨烯。二步还原使氧化石墨被充分还原和剥离,所得到的石墨烯有较好的传导性,其比表面达675.4 m2.g-1。以此石墨烯为原料,水热法合成出石墨烯/钴镍双金属氢氧化物复合材料,并考察了复合... 采用微波辐射与高温裂解相结合的二步还原法制备石墨烯。二步还原使氧化石墨被充分还原和剥离,所得到的石墨烯有较好的传导性,其比表面达675.4 m2.g-1。以此石墨烯为原料,水热法合成出石墨烯/钴镍双金属氢氧化物复合材料,并考察了复合材料作为超级电容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发现,褶皱的石墨烯纳米片均匀分散在钴镍双金属氢氧化物中,这改善了钴镍双金属氢氧化物的传导性和结构稳定性。在0.25 A.g-1电流密度下,复合材料的比电容量是800.2 F.g-1。当电流密度增加至10 A.g-1,比电容量为386.5 F.g-1,恒电流充-放电500次后比电容量仍能保持99%以上,这些呈示该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钴镍双金属氢氧化物 超级电容器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CdS量子点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陶丽华 蔡燕 +2 位作者 李在均 任国晓 刘俊康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12-916,共5页
原位合成法制备石墨烯/CdS量子点复合材料,并考察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交流阻抗揭示电解质在石墨烯/CdS量子点复合材料表面形成稳定的SEI膜,首次放电比容量达1264.7mAh/g,循环20次后可逆容量为888.9mAh/g.结果显示CdS... 原位合成法制备石墨烯/CdS量子点复合材料,并考察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交流阻抗揭示电解质在石墨烯/CdS量子点复合材料表面形成稳定的SEI膜,首次放电比容量达1264.7mAh/g,循环20次后可逆容量为888.9mAh/g.结果显示CdS量子点提高了石墨烯结构的稳定和层间传导性,从而导致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明显优于单独的石墨烯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硫化镉 量子点 锂离子电池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色谱法测定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中一氯乙酸和二氯乙酸 被引量:7
10
作者 雷小英 夏雄燕 方灵丹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1-143,共3页
建立了离子色谱法测定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中微量一氯乙酸(MCA)和二氯乙酸(DCA)的方法。采用3.2mmol/L碳酸钠和1.0mmol/L碳酸氢钠混合溶液作流动相,MCA和DCA检出限分别为0.011mg/L和0.032mg/L,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1.0000和... 建立了离子色谱法测定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中微量一氯乙酸(MCA)和二氯乙酸(DCA)的方法。采用3.2mmol/L碳酸钠和1.0mmol/L碳酸氢钠混合溶液作流动相,MCA和DCA检出限分别为0.011mg/L和0.032mg/L,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1.0000和0.9998,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3.1%~101.8%和92.6%-99.1%,能满足工业分析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 离子色谱法 一氯乙酸 二氯乙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碳链植物油基热稳定剂的合成及其在PVC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黄元旦 蒋平平 +1 位作者 吴江浩 张凯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5-111,共7页
以芥酸、双氧水、甲酸为原料,浓硫酸为催化剂,合成了环氧芥酸,经复分解反应制得环氧芥酸钙和环氧芥酸锌,将其作为稳定剂用于聚氯乙烯(PVC)制品中,通过刚果红法、电导率、热老化以及热失重研究测试其热稳定性能。结果表明,环氧芥酸钙/锌... 以芥酸、双氧水、甲酸为原料,浓硫酸为催化剂,合成了环氧芥酸,经复分解反应制得环氧芥酸钙和环氧芥酸锌,将其作为稳定剂用于聚氯乙烯(PVC)制品中,通过刚果红法、电导率、热老化以及热失重研究测试其热稳定性能。结果表明,环氧芥酸钙/锌的配比为3:1(质量比,下同)时,长期热稳定性能较好,不易产生"锌烧"现象,热稳定时间达到118 min;分别与1,3-二甲基-6-氨基脲嘧啶(DMAU)、β-二酮、季戊四醇(PER)复配,初期着色得到很大改善,静态热稳定时间较纯PVC提高了31.1 min;复配体系协同效应为:DMAU>β-二酮>P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热稳定剂 环氧芥酸锌 环氧芥酸钙 环氧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烯基磺酸盐中磺内酯的测定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彦芳 鲍忠定 顾秀英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04-307,共4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α-烯基磺酸盐(AOS)中磺内酯3对异构体进行定性分析,同时采用气相色谱外标法结合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进行α-烯基磺酸盐制备的中间过程(磺化、中和及水解)以及最终成品中磺内酯含量的测定。从4批AOS样品所得到的...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α-烯基磺酸盐(AOS)中磺内酯3对异构体进行定性分析,同时采用气相色谱外标法结合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进行α-烯基磺酸盐制备的中间过程(磺化、中和及水解)以及最终成品中磺内酯含量的测定。从4批AOS样品所得到的测定结果表明,当磺内酯质量浓度在20μg·mL^-1~200μg·mL^-1范围内时GC峰值与磺内酯质量浓度表现为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 0,最低检出限为5μg/g。精密度测试所得标准偏差为1.1%~6.5%(n=6)。回收率达到90.00%~97.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烯基磺酸盐 磺内酯 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软模板制备石墨烯/镍-铝层状双氢氧化物复合材料及其超级电容性能 被引量:4
13
作者 吴红平 孔惠 +1 位作者 牛玉莲 李在均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6期725-731,共7页
氧化石墨经过微波辐射和高温热裂解处理得到深度还原的石墨烯。超声分散石墨烯于去离子水形成稳定的石墨烯分散液,加入硝酸镍、硝酸铝、尿素和表面活性剂软模板剂Pluronic 123;采用水热法制备石墨烯/镍铝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复合材料;利... 氧化石墨经过微波辐射和高温热裂解处理得到深度还原的石墨烯。超声分散石墨烯于去离子水形成稳定的石墨烯分散液,加入硝酸镍、硝酸铝、尿素和表面活性剂软模板剂Pluronic 123;采用水热法制备石墨烯/镍铝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和红外光谱对此复合材料进行结构和形貌表征。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的空间限制及调节作用,使之形成超薄的镍铝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纳米片,且均匀分散在褶皱的石墨烯纳米片上。研究了复合材料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电极的表观多相电子转移常数(k s)为0.727 s-1,明显高于单独的镍铝双金属氢氧化物,因此石墨烯的引入大大改善了材料的电子传导性。在1 A/g的电流密度下,复合材料电极的比电容为1 354.8 F/g。当电流密度增加到10A/g时,循环充-放电1 000次后,比电容仍保持在98.5%以上。在4 kW/kg的功率密度下,其能量密度达到12.96 Wh/kg。所制备的石墨烯/镍铝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复合材料提供了高的比电容、充-放电循环稳定性和能量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模板 表面活性剂 石墨烯 镍铝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 超级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载钯催化剂催化棕榈油连续化加氢反应研究
14
作者 孔令鸟 徐雷金 +1 位作者 许晓龙 卢春山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4-18,共5页
采用盐酸预处理活性炭,制备了适用于固定床反应器的颗粒状碳载钯催化剂。通过比表面积及孔结构、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表征手段,考察碳载钯催化剂在棕榈油连续化加氢反应体系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碳载钯催化剂分散度高,粒... 采用盐酸预处理活性炭,制备了适用于固定床反应器的颗粒状碳载钯催化剂。通过比表面积及孔结构、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表征手段,考察碳载钯催化剂在棕榈油连续化加氢反应体系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碳载钯催化剂分散度高,粒径分布均匀,在棕榈油加氢反应中表现出了良好地催化CC加氢性能,在反应温度210℃、反应压力2.0 MPa和液时空速35 h-1条件下,氢化棕榈油碘值(I)可降至0.2 g/100 g以下;碳载钯催化剂还表现出较好的催化稳定性,在测试的100 h内没有明显失活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油 碳载钯催化剂 连续化加氢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脂质的合成及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钟凯 葛赞 +1 位作者 计晓黎 吴维高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5年第8期1-4,共4页
结构脂质(SLs)是一类具有营养性和功能性的甘油三酯。对结构脂质的合成方法(酯交换法、酸解法和二步法)和几种常见结构脂质(中碳链甘油三酯、中长碳链甘油三酯、类可可脂、人造母乳、磷酸甘油酯、酚酸甘油酯)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结构脂质 合成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婴幼儿配方食品中胆碱L-肉碱含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詹越城 何斌 +3 位作者 刘梦婷 杨娜 汪庆旗 杨琳 《农产品加工》 2019年第12期68-70,73,共4页
建立了婴幼儿配方食品中胆碱和左旋肉碱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样品通过水提取后,用冰乙酸沉淀蛋白质,再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离测定。胆碱和左旋肉碱在相应含量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5。当胆碱加标200~800... 建立了婴幼儿配方食品中胆碱和左旋肉碱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样品通过水提取后,用冰乙酸沉淀蛋白质,再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离测定。胆碱和左旋肉碱在相应含量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5。当胆碱加标200~800mg/kg时,回收率为80.3%~107.9%,相对标准偏差3.6%~7.5%;左旋肉碱加标20~80mg/kg时,回收率为75.4%~95.7%,相对标准偏差6.0%~8.2%,方法检测限为1.0mg/kg。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婴幼儿配方食品中胆碱和左旋肉碱的定性、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婴幼儿配方食品 胆碱 左旋肉碱 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酸甲酯磺酸盐的产业化开发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亚茹 方银军 +2 位作者 邹欢金 孙明和 王侃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173-1175,1220,共4页
介绍了脂肪酸甲酯磺酸盐(MES)的生产技术和国内外发展的概况,指出MES生产过程的技术关键,提倡自主创新开发这一新的产品。
关键词 脂肪酸甲酯磺酸盐 再酯化 三氧化硫磺化 漂白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二棕榈酰羟脯氨酸的合成工艺 被引量:1
18
作者 蒋惠亮 俞晓峰 方银军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254-1257,共4页
对化妆品用皮肤抗衰老剂1,4-二棕榈酰羟脯氨酸的合成工艺进行了研究。重点对棕榈酰氯与羟脯氨酸缩合反应的摩尔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反应介质、pH值等因素进行了考察。得到的适宜的反应条件为:丙酮体积分数为50%、n(羟脯氨酸)∶n(... 对化妆品用皮肤抗衰老剂1,4-二棕榈酰羟脯氨酸的合成工艺进行了研究。重点对棕榈酰氯与羟脯氨酸缩合反应的摩尔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反应介质、pH值等因素进行了考察。得到的适宜的反应条件为:丙酮体积分数为50%、n(羟脯氨酸)∶n(棕榈酰氯)=1∶2.5、pH=9~10、反应温度15℃、反应时间4h。产物经纯化后得到熔点为81~85℃的白色固体粉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衰老剂 L-羟脯氨酸 棕榈酰氯 1 4-二棕榈酰羟脯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技术分析脂肪酰二乙醇胺中甘油的量 被引量:1
19
作者 任静 葛赞 +1 位作者 周大鹏 唐志文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74-476,共3页
采用透射法得到脂肪酰二乙醇胺的近红外光谱全图,通过OPUS 7.0软件分析了样品的光谱信息与甘油含量之间的关系,建立了脂肪酰二乙醇胺中甘油含量测定的近红外分析模型,从而达到对生产过程产品质量控制的目的。结果表明,所建模型的相关系... 采用透射法得到脂肪酰二乙醇胺的近红外光谱全图,通过OPUS 7.0软件分析了样品的光谱信息与甘油含量之间的关系,建立了脂肪酰二乙醇胺中甘油含量测定的近红外分析模型,从而达到对生产过程产品质量控制的目的。结果表明,所建模型的相关系数(R2)、建模标准误差(RMSEE)和检验校准误差(RMSECV)分别为0.994,0.050 2和0.051 6。用20个盲样对模型进行验证,预测效果较好,模型的精确度也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酰二乙醇胺 近红外光谱分析 甘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孔板式微生物法快速检测乳粉中维生素B_(12)含量 被引量:2
20
作者 姚春华 洪敏 胡克岐 《浙江农业科学》 2016年第12期2096-2098,共3页
采用博欧实德和拜发2种品牌的微孔板式微生物法定量检测试剂盒,测定市售婴幼儿配方乳粉中维生素B12含量,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0.03~0.18μg·100g^(-1)范围内,博欧实德和拜发2种品牌试剂盒检测维生素B_(12)的标准曲线线性良好,... 采用博欧实德和拜发2种品牌的微孔板式微生物法定量检测试剂盒,测定市售婴幼儿配方乳粉中维生素B12含量,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0.03~0.18μg·100g^(-1)范围内,博欧实德和拜发2种品牌试剂盒检测维生素B_(12)的标准曲线线性良好,检测限为0.03μg·100g^(-1);重复性试验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4.6%~8.6%和2.9%~4.4%,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2.5%~105.0%和90.2%~103.0%。2种品牌的试剂盒均能获得较好效果,其中,拜发试剂盒重复性及准确度更佳。相较于传统微生物检测方法,微孔板式微生物法具有方便、快捷等特点,为食品质量控制工作提供一种耗时短、准确性好、灵敏度高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粉 微生物法 微孔板试剂盒 维生素B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