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村级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26
1
作者 薛继斌 徐保根 +1 位作者 李湛 赵建强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6-21,共6页
研究目的:构建村级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定量评价试点村建设用地适宜性状况。研究方法:基于可拓工程的优度评价法。研究结果:通过优度评价法,计算得出各评价单元的综合优度分值。根据优度值域,结合分值分布的频... 研究目的:构建村级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定量评价试点村建设用地适宜性状况。研究方法:基于可拓工程的优度评价法。研究结果:通过优度评价法,计算得出各评价单元的综合优度分值。根据优度值域,结合分值分布的频率直方图,将适宜性分为高度适宜、中等适宜、勉强适宜、暂时不适宜和永久不适宜5个层次。新增建设用地区中75.46%处于高度适宜,其余24.54%处于中等适宜的区域,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结果对于新增建设用地区的选择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研究结论:村级土地规划中的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指标更微观,评价结果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优度评价法应用于土地适宜性评价,显示了较好的区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级土地利用规划 建设用地 适宜性评价 优度评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嘉兴市“两分两换”农村土地整治模式探讨 被引量:48
2
作者 徐保根 杨雪锋 陈佳骊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7-42,共6页
研究目的:总结浙江省嘉兴市农村土地整治的"两分两换"模式的经验,分析问题,完善改革措施,为中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工作提供借鉴。研究方法:用制度分析方法并结合问卷调查、咨询访谈等实证方法对"两分两换... 研究目的:总结浙江省嘉兴市农村土地整治的"两分两换"模式的经验,分析问题,完善改革措施,为中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工作提供借鉴。研究方法:用制度分析方法并结合问卷调查、咨询访谈等实证方法对"两分两换"模式的利益关系、协调机制和政策实施过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两分两换"模式是中国发达地区农村土地整治的有效模式之一,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也面临现有模式不完善、财政压力大、基本农田调整等问题。研究结论:作为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农村土地整治重要措施,"两分两换"模式需采取科学规划、加强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等措施解决其面临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理 “两分两换”模式 土地发展权交易 嘉兴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精明增长的视角看浙江省城镇空间扩展的理性选择 被引量:14
3
作者 鲍海君 冯科 吴次芳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3-58,共6页
国内对于精明增长的研究多集中于宏观层面,区域探讨较少。浙江省社会经济发展引人关注,近年来被称为"浙江现象"。本文从区域层面——浙江省入手,在分析城市发展背景与"精明增长"差异的基础上,找出共同点,然后对城... 国内对于精明增长的研究多集中于宏观层面,区域探讨较少。浙江省社会经济发展引人关注,近年来被称为"浙江现象"。本文从区域层面——浙江省入手,在分析城市发展背景与"精明增长"差异的基础上,找出共同点,然后对城市空间扩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以期能够在"精明增长"的框架下对城市发展深入思考。研究表明:浙江省目前的城市空间扩展迅速,资源要素低效利用,沿交通干线的轴向扩展呈现无序特征,并且机动化(小汽车普及)的趋势进一步加剧了用地空间的松散。但鉴于中西方城市应用背景的差异,"精明增长"并不能够简单地"复制"到浙江省,应根据实际,从思想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创新。具体来说,一是紧凑式开发与填充式发展相结合,提高土地产出效益;二是有机结合土地利用规划与交通系统规划,倡导公交先行;三是运用逆向思维设定城市增长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空间扩展 精明增长 浙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SGA-Ⅱ的土地利用数量结构优化研究——以舟山市定海区为例 被引量:12
4
作者 王世忠 刘卫东 曹振宇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90-294,共5页
土地利用的数量结构优化问题是个典型的多目标优化问题。文章通过引入带精英策略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构建基于NSGA-Ⅱ的土地利用数量结构优化模型。在参考Kanpur遗传算法实验室提供的NSGA-Ⅱ源代码的基础上,利用C/C++语言进... 土地利用的数量结构优化问题是个典型的多目标优化问题。文章通过引入带精英策略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构建基于NSGA-Ⅱ的土地利用数量结构优化模型。在参考Kanpur遗传算法实验室提供的NSGA-Ⅱ源代码的基础上,利用C/C++语言进行程序的二次开发,获得土地利用数量结构优化的一系列Pareto解,并组成Pareto解集。最后,通过权重来近似地表达决策意愿,通过计算综合效益,来实现各种决策意愿下的方案择优决策。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解决土地利用的数量结构优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SGA-Ⅱ 多目标优化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实证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薛继斌 蔡玉梅 王冠珠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48-54,共7页
研究目的:分析开展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有关环境影响识别的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评价的指标体系,通过综合评价,得出试点村规划方案的环境可行性。研究方法:环境影响识别中采用了矩陈法,参评因子状态值的获取运用... 研究目的:分析开展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有关环境影响识别的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评价的指标体系,通过综合评价,得出试点村规划方案的环境可行性。研究方法:环境影响识别中采用了矩陈法,参评因子状态值的获取运用了数学模型法,综合评价时选用了优度评价法。研究结果:根据环境影响识别结果,选取了生态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与经济环境4个方面的因素,构建了景观多样性、耕地压力指数、农户集中居住率等共21个参评因子;综合评价的结果表明该规划方案基本可行;同时提出了环境影响减缓措施。研究结论:开展村级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对于土地规划方案的选择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同时也为合理制订规划管理措施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规划 影响识别 环境影响评价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M的陇南市农村居民点整治中农户心理契约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韩璐 徐保根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48-53,共6页
研究目的:对农村居民点整治中的农户心理契约影响因素进行量化分析,为农村居民点整治如何充分体现农民意愿提供决策依据。研究方法:结构方程模型(SEM),信效度分析。研究结果:(1)农户现居住条件满足度与农户搬迁条件心理期望呈正相关关系... 研究目的:对农村居民点整治中的农户心理契约影响因素进行量化分析,为农村居民点整治如何充分体现农民意愿提供决策依据。研究方法:结构方程模型(SEM),信效度分析。研究结果:(1)农户现居住条件满足度与农户搬迁条件心理期望呈正相关关系;(2)农户对农村居民点整治问题较多受到关系型心理契约影响;(3)在各个影响因素中,农民较为重视基础设施、医疗服务、初级教育等因素,而忽略娱乐文化、商业服务等因素。研究结论:在农村居民点整治中,应关注影响农户行为的心理契约因素,引导农户从关注人际交往模式的关系型心理契约向更加关注长远利益、建立互助友爱协作模式的发展型心理契约发展,应逐步加强娱乐文化、商业服务等高层次服务设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农村居民点整治 农户心理契约 结构方程模型(SEM) 路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对分析的征地补偿价格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徐保根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19-824,共6页
在我国征地补偿中采取参与式定价模式有重要意义,这种定价模式需要基于集对分析的征地补偿价格评估方法的技术支撑。应用目前的倍数法、征地区片价评估法等测算的最低补偿价格、最高补偿价格是确定的,而可成交的补偿价格则又是不确定的... 在我国征地补偿中采取参与式定价模式有重要意义,这种定价模式需要基于集对分析的征地补偿价格评估方法的技术支撑。应用目前的倍数法、征地区片价评估法等测算的最低补偿价格、最高补偿价格是确定的,而可成交的补偿价格则又是不确定的;利用已有成果,应用集对分析方法可进一步分析相关不确定性因素,得到更充分的依据作为征地价格评估结果,为征地双方谈判提供相关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对分析 征地补偿价格 不确定性分析 评估结果测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的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动态监测技术研究——以杭州市余杭区塘栖镇为例 被引量:12
8
作者 赵哲远 华元春 +1 位作者 吴次芳 赵建强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3-48,共6页
研究目的:建立规划实施动态监测系统,及时反馈规划实施情况以及规划布局与现实的差距,实现"动态规划"。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阐述了基于SPOT5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的规划实施动态监测的技术路线、精度要求,... 研究目的:建立规划实施动态监测系统,及时反馈规划实施情况以及规划布局与现实的差距,实现"动态规划"。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阐述了基于SPOT5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的规划实施动态监测的技术路线、精度要求,高分辨率遥感数据是快速进行乡镇级规划实施动态监测的技术支撑。研究结论:以杭州市余杭区塘栖镇为例,证实了SPOT5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应用于土地利用规划实施动态监测的可行性。塘栖镇1997—2005年新增建设用地面积中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建设预留区域用途管制规则的比例为86.84%,城乡居民点用地扩展违反规划用途管制规则最为显著。主动调整城乡空间发展过程中的群体利益,是编制第三轮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需要关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动态监测 遥感 乡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村级土地规划中的农村居民点用地方式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30
9
作者 徐保根 赵建强 +3 位作者 薛继斌 顾慧娜 方爱军 董传德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7-31,共5页
研究目的:对农村居民点用地方式的适宜性进行评价,为村级土地利用规划和农村土地整治提供依据。研究方法:文献查阅、专家咨询、对比分析、权重和法。研究结果:新安置区农村居民点用地方式可分为城镇型、集镇型、中心村型三种基本类型,... 研究目的:对农村居民点用地方式的适宜性进行评价,为村级土地利用规划和农村土地整治提供依据。研究方法:文献查阅、专家咨询、对比分析、权重和法。研究结果:新安置区农村居民点用地方式可分为城镇型、集镇型、中心村型三种基本类型,其主要影响因素有农民就业结构、农民经济实力、村集体经济实力、村所在乡镇和县市的经济实力等;义乌市活鱼塘村和西澄村可建成城镇型农村居民点,海盐县横港村和百联村可建成集镇型农村居民点。研究结论:建立的农村居民点用地方式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对村级土地利用规划及农村居民点整理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农村居民点用地 方式类型 适宜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标准样地进行耕地质量动态监测与预警探讨 被引量:46
10
作者 伍育鹏 郧文聚 李武艳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0-45,共6页
研究目的:农用地分等成果中的标准样地能代表其所在小区域耕地质量特征,对设定范围内一定数量的标准样地进行监测,结合农用地分等结果,可以掌握该范围内耕地质量的变化情况,基于此探索建立耕地质量动态监测与预警体系。研究方法:用标准... 研究目的:农用地分等成果中的标准样地能代表其所在小区域耕地质量特征,对设定范围内一定数量的标准样地进行监测,结合农用地分等结果,可以掌握该范围内耕地质量的变化情况,基于此探索建立耕地质量动态监测与预警体系。研究方法:用标准样地结合遥感、GIS等手段构建体系。研究结果:给出基于标准样地的耕地质量动态监测与预警体系初步框架。研究结论:耕地质量动态监测与预警的实现是国土资源由数量管理向数量、质量并重管理的重要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标准样地 农用地分等 耕地质量 动态监测 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拿大农地保护补偿机制及其启示 被引量:14
11
作者 李武艳 徐保根 +1 位作者 赵建强 王晓岭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4-78,共5页
研究目的:阐述加拿大农地保护补偿机制,为当前中国正在探索的耕地保护补偿政策提供参考。研究方法:通过文献调研,分析加拿大农地保护补偿机制,从而得出对中国农地保护补偿机制的启示。研究结果:加拿大农地保护补偿机制统筹考虑农户、农... 研究目的:阐述加拿大农地保护补偿机制,为当前中国正在探索的耕地保护补偿政策提供参考。研究方法:通过文献调研,分析加拿大农地保护补偿机制,从而得出对中国农地保护补偿机制的启示。研究结果:加拿大农地保护补偿机制统筹考虑农户、农业和农村,逐步建立了保障农民权益和适应国内外市场的补偿机制。研究结论:可借鉴加拿大农地保护补偿机制并结合中国的制度环境,转变补偿理念,健全补偿机制,提高补偿方式的多样化、专业化、动态化与梯度化,完善补偿法规,为完善可持续发展农地农村经济政策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农地保护 补偿机制 启示 加拿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生态系统健康的基本内涵及评价体系探索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李强 李武艳 +3 位作者 赵烨 朱宇恩 陈志凡 乔捷娟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604-1608,共5页
生态系统健康是研究人类活动、社会经济组织、自然系统和人类健康的综合性学科,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国内外对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健康进行了大量研究,指出生态系统健康是在时间上具有维持其组织结构、自我调节和对胁迫受损的恢... 生态系统健康是研究人类活动、社会经济组织、自然系统和人类健康的综合性学科,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国内外对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健康进行了大量研究,指出生态系统健康是在时间上具有维持其组织结构、自我调节和对胁迫受损的恢复能力,实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农村生态系统是一类自然-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在综合分析农业生态系统健康和城市生态系统健康概念的基础上,提出农村生态系统是指在不同区域范围的农村地域内,不同类型生态系统间的相互能量关系,以及农村人群和周围环境的相互影响与相互作用的总和。农村生态系统健康是指农村生态系统能够实现农村环境健康目标、生态系统活力目标、农业生产与乡镇企业发展目标,并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和对胁迫受损的恢复能力。通过分析已有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所采用的指标体系,结合农村生态系统的特性,研究构建了由环境健康目标、生态系统活力目标和功能目标组成的农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框架体系,以期明确农村生态系统健康的内涵,为开展评价研究建立初步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生态系统健康 内涵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沿海城市的生态危机与调控机制——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 被引量:14
13
作者 吴次芳 鲍海君 徐保根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5年第3期32-37,共6页
本文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研究了我国沿海城市的生态危机、剖析了生态危机的根源并提出了调控机制。由于沿海城市的生态问题存在着较大的共性,本文提出的措施对其他沿海城市解决生态危机也有一定借鉴作用。
关键词 生态危机 根源 调控机制 长江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资源配置的可拓目标规划模型及其应用初探 被引量:11
14
作者 徐保根 郧文聚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2-35,共4页
从不同角度生成各种决策方案,可为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提供充分的信息和备选方案,也是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但目前对如何生成决策方案这一问题却研究得较少。该文通过可拓工程与目标规划模型相结合,建立了从不同角度生成各种方案的... 从不同角度生成各种决策方案,可为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提供充分的信息和备选方案,也是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但目前对如何生成决策方案这一问题却研究得较少。该文通过可拓工程与目标规划模型相结合,建立了从不同角度生成各种方案的可拓目标规划模型方法,并以山西省隰县试区为例,探讨了可拓目标规划模型的应用及其方案生成的方法。结果表明:土地资源配置的可拓目标规划模型及其规划方案生成的方法,可通过变换规划目标、约束条件、决策变量等途径来实现,该方法是从不同角度生成各种土地资源配置方案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拓策略集 目标规划模型 土地资源配置 方案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土地生态适宜性可拓评价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15
15
作者 徐保根 薛继斌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2期210-212,共3页
简析了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的意义及其研究动态,重点探讨了为农业主导产业选择与布局服务的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及其可拓评价模型方法和步骤,并将其应用于山西省隰县试区取得满意效果。
关键词 土地生态 室诵 可拓评价模型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村建设中新一轮乡村土地利用规划的思考 被引量:9
16
作者 黄郭城 刘卫东 陈佳骊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5-8,共4页
农村的建设和发展是今后社会和谐与稳定发展的关键,而乡村土地利用规划是指导农村土地利用的直接调控手段。新一轮乡村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将会在农村的发展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为此,从当前乡村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的现状入手,分析了新... 农村的建设和发展是今后社会和谐与稳定发展的关键,而乡村土地利用规划是指导农村土地利用的直接调控手段。新一轮乡村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将会在农村的发展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为此,从当前乡村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的现状入手,分析了新一轮乡村土地利用规划所面临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一些建议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经济 土地利用规划 综述 新农村建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设施BOT(build-operate-transter)项目特许权期决策的Bargaining博弈模型 被引量:4
17
作者 鲍海君 申立银 吴宇哲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0-165,共6页
特许权期是基础设施BOT项目融资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决策变量,但目前缺乏计算特许权期的理论方法.SHEN等建立了特许权期的决策模型(BOTCc M),得出了特许权期的可行区间,但BOTCc M模型未能提供在该区间内选择具体的特许权期时间点的方法.这... 特许权期是基础设施BOT项目融资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决策变量,但目前缺乏计算特许权期的理论方法.SHEN等建立了特许权期的决策模型(BOTCc M),得出了特许权期的可行区间,但BOTCc M模型未能提供在该区间内选择具体的特许权期时间点的方法.这是该模型在应用中的一个重要缺陷,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应用博弈论原理,建立了特许权期决策的Bargaining博弈模型,克服了BOTCc M模型的缺陷,求出了特许权期决策的具体时间.最后,通过算例演示了特许权期决策的Bargaining博弈模型.研究结果表明,Bargaining博弈模型能为政府和企业进行特许权期决策提供有效的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融资 特许权期 讨价还价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拓方法的征地安置路径 被引量:5
18
作者 鲍海君 徐保根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198-201,共4页
伴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农村集体土地将大量被征收征用,大量农民将成为失地农民。中国现行的土地征收或征用安置采取的是单一化的货币安置方式,且安置标准过低,导致大量失地农民转化为城市贫民,其结果必然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定,也会影响城镇... 伴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农村集体土地将大量被征收征用,大量农民将成为失地农民。中国现行的土地征收或征用安置采取的是单一化的货币安置方式,且安置标准过低,导致大量失地农民转化为城市贫民,其结果必然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定,也会影响城镇化进程的稳定发展。妥善安置失地农民,是城镇化进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该文采用可拓方法,通过物元变换研究,生成了多个征地安置策略并对其选优。所选择的土地征收或征用安置策略将有助于克服现行土地征收或征用安置的缺陷,可促进城镇化进程稳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元变换 土地征收或征用 安置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新泽西州土地发展权转移银行的运作模式及其启示 被引量:8
19
作者 陈佳骊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5-90,共6页
研究目的:分析美国新泽西州土地发展权转移银行运作模式,为中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文献归纳法和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新泽西州土地发展权转移银行均是为了推动土地发展权转移计划而依法设立、由董事会负责运... 研究目的:分析美国新泽西州土地发展权转移银行运作模式,为中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文献归纳法和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新泽西州土地发展权转移银行均是为了推动土地发展权转移计划而依法设立、由董事会负责运行管理,具备行政管理和市场参与两大职能,但区域性和地方性的银行在发挥具体职能时各有特点。研究结论:可借鉴新泽西州的经验并结合中国的制度环境,构建适应于跨行政区域土地发展权转移的交易中介机构体系;严格规范政府主导型交易中介机构的行为;发挥交易中介机构教育宣传功能;强调多方共同参与,保护弱势群体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土地发展权转移银行 交易中介组织 运行模式 美国新泽西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征地中公共租金问题的产权规则探讨
20
作者 鲍海君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51-52,共2页
本文从案例出发,分析了在现行征地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攫取公共租金的行为。由于这些行为侵害了农民集体和农民个人的土地财产权利,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本文最后提出了产权规则秩序下的征地制度改革方向。
关键词 征地制度 公共租金 产权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