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β-半乳糖苷酶在动物营养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关荣发 许梓荣 《饲料博览》 2002年第7期10-11,共2页
β-半乳糖苷酶(β-D-半乳糖苷水解酶,EC.3.2.1.23)广泛存在于豆类及其他动植物体内。由于它具有糖苷键结构特异性,可作为乳糖降解和双糖合成催化剂,并有水解生物体内储存的多糖和半乳糖残基、引起血型转化等生理功能,近年来引起人们广... β-半乳糖苷酶(β-D-半乳糖苷水解酶,EC.3.2.1.23)广泛存在于豆类及其他动植物体内。由于它具有糖苷键结构特异性,可作为乳糖降解和双糖合成催化剂,并有水解生物体内储存的多糖和半乳糖残基、引起血型转化等生理功能,近年来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成为生物化学和酶催化化学的重要研究课题;对其氨基酸组成进行系统分析,为深入研究该酶的结构和性能给出了必要的基础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半乳糖苷酶 动物 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肽对产蛋高峰期笼养蛋鸭生产性能、蛋品质、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2
作者 李茹 田勇 +3 位作者 蒋春青 冯伟峰 邹晓庭 卢立志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75-386,共12页
本试验旨在探讨笼养蛋鸭产蛋高峰期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抗菌肽对其生产性能、蛋品质、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能力及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640羽产蛋率相近的220日龄绍兴鸭,随机分为4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20羽。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 本试验旨在探讨笼养蛋鸭产蛋高峰期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抗菌肽对其生产性能、蛋品质、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能力及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640羽产蛋率相近的220日龄绍兴鸭,随机分为4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20羽。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0、200和400 mg/kg抗菌肽。预试期7 d,正试期56 d。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200 mg/kg抗菌肽可显著提高产蛋率(P<0.05),并可显著降低料蛋比(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100、200和400 mg/kg抗菌肽对各蛋品质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200 mg/kg抗菌肽可显著提高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含量(P<0.05),并可显著降低血清尿酸含量、谷丙转氨酶活性(P<0.05)。4)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200和400 mg/kg抗菌肽可显著提高血清总抗氧化能力(P<0.05);饲粮中添加200 mg/kg抗菌肽可显著提高血清过氧化氢酶活性(P<0.05);饲粮中添加100、200和400 mg/kg抗菌肽均可显著提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P<0.05),并可显著降低血清丙二醛含量(P<0.05)。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200 mg/kg抗菌肽添可显著提高血清免疫球蛋白G和免疫球蛋白M含量(P<0.05)。综上所述,抗菌肽可提高产蛋高峰期笼养蛋鸭的产蛋率,降低料蛋比,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在本试验条件下,产蛋高峰期笼养蛋鸭饲粮中添加200 mg/kg抗菌肽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肽 笼养蛋鸭 生产性能 蛋品质 血清生化指标 抗氧化能力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饲料中沃尼妙林和泰妙菌素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凤芹 杨媛媛 +3 位作者 陈楚昊 胡喻涵 路则庆 汪以真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394-2401,共8页
本试验旨在建立一种高效快速测定饲料中沃尼妙林和泰妙菌素的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用甲醇提取饲料中的沃尼妙林和泰妙菌素,经过Oasis MCX固相萃取柱净化后,由C18色谱柱分离,流动相为水(含0.1%甲酸)-乙腈(含0.1%甲酸)... 本试验旨在建立一种高效快速测定饲料中沃尼妙林和泰妙菌素的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用甲醇提取饲料中的沃尼妙林和泰妙菌素,经过Oasis MCX固相萃取柱净化后,由C18色谱柱分离,流动相为水(含0.1%甲酸)-乙腈(含0.1%甲酸),梯度洗脱,以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扫描方式,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进行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本试验建立的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饲料中沃尼妙林和泰妙菌素的检测限分别为25.0和5.0 ng/g。沃尼妙林和泰妙菌素浓度在0.01~5.00μ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在3个添加水平(2.5、25.0、125.0 mg/kg)下,沃尼妙林的回收率为85.17%~94.5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56%~7.65%,泰妙菌素的回收率为84.69%~99.36%,RSD为1.57%~4.95%。结果表明,本试验建立的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操作简单、准确度高,可应用于饲料中沃尼妙林和泰妙菌素的快速定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饲料 沃尼妙林 泰妙菌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饲料业面临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被引量:12
4
作者 付亮剑 孙建义 《饲料研究》 CAS 2002年第4期23-25,共3页
关键词 饲料业 问题 饲料资源开发利用 龙头企业 绿色环保型饲料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饲料中4种林可胺类药物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凤芹 开丽霞 +1 位作者 程远之 汪以真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978-3990,共13页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同时准确测定饲料中4种林可胺类药物(林可霉素、克林霉素、克林霉素磷酸酯和吡利霉素)的方法。饲料中林可胺类药物用甲醇-0.1 mol/L磷酸氢二钾(8∶2,体积比)缓冲溶液提取,提取液经混合型强阳离子交换固相萃取小柱净化...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同时准确测定饲料中4种林可胺类药物(林可霉素、克林霉素、克林霉素磷酸酯和吡利霉素)的方法。饲料中林可胺类药物用甲醇-0.1 mol/L磷酸氢二钾(8∶2,体积比)缓冲溶液提取,提取液经混合型强阳离子交换固相萃取小柱净化,采用C18色谱柱分离,流动相为0.1%甲酸溶液和乙腈,梯度洗脱,以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扫描方式,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进行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SPE-UPLC-MS/MS)法对饲料中林可胺类药物检出限为10μg/kg,定量限为40μg/kg;4种林可胺类药物在1~200μ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在4个浓度水平(40μg/kg、400μg/kg、4 mg/kg和100 mg/kg)下进行添加试验,林可胺类药物的回收率为81.5%~107.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4%~9.8%。由此可见,本研究建立的SPE-UPLC-MS/MS法灵敏、可靠,可应用于饲料中4种林可胺类药物的准确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饲料 林可胺类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NA N^(6)-甲基腺嘌呤修饰调控与动物脂肪沉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汪以真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6801-6816,共16页
脂肪组织发育和沉积与动物的生长、生产效率、繁殖以及产品品质密切相关,同时,脂肪的过度沉积也直接与人类肥胖和代谢性疾病紧密关联。因此,如何调控脂肪沉积对提高动物生产性能、改善动物产品品质和保障人类生命健康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脂肪组织发育和沉积与动物的生长、生产效率、繁殖以及产品品质密切相关,同时,脂肪的过度沉积也直接与人类肥胖和代谢性疾病紧密关联。因此,如何调控脂肪沉积对提高动物生产性能、改善动物产品品质和保障人类生命健康都具有重要的意义。N^(6)-甲基腺嘌呤(N^(6)-methyladenosine,m^(6)A)修饰是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学修饰,在脂肪干细胞分化聚酯与代谢过程中发挥重要功能。本文在概述了脂肪组织种类和mRNA m^(6)A修饰及其生物学功能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mRNA m^(6)A修饰对动物脂肪沉积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并阐述了营养素通过mRNA m^(6)A修饰调控动物脂肪沉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精准调控动物脂肪沉积进而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沉积 N^(6)-甲基腺嘌呤修饰 细胞分化 营养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饲料对猪肉品质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7
作者 王成 靳明亮 +1 位作者 单体中 汪以真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6185-6192,共8页
我国目前生猪养殖主要是外来品种如“杜长大”等,虽然其生长性能较高,但在肉的色香味上明显不如我国地方品种猪。如何通过饲料营养适度改善猪肉品质和风味,在满足消费者对优质美味猪肉的需求上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近年研究表明,发酵饲... 我国目前生猪养殖主要是外来品种如“杜长大”等,虽然其生长性能较高,但在肉的色香味上明显不如我国地方品种猪。如何通过饲料营养适度改善猪肉品质和风味,在满足消费者对优质美味猪肉的需求上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近年研究表明,发酵饲料不仅能较好地提高饲料营养品质和利用率,同时在改善肉色、提高肌内脂肪含量、调控抗氧化能力和风味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从发酵饲料的现状、发酵对饲料品质的改善作用、发酵饲料对猪肉品质和风味的影响及机制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发酵饲料的研发及其在优质猪肉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饲料 饲料营养 猪肉品质 风味 生猪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饲料对断奶仔猪和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18
8
作者 徐博成 路则庆 +2 位作者 邓近平 江青艳 汪以真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40-48,共9页
文章旨在研究发酵饲料对断奶仔猪和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和腹泻的影响。本文检索2008年1月至2018年9月期间发表的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用Meta分析计算合并连续型变量的加权平均差(Weight mean difference,WMD)以及95%的置信区间(95%CI)。共... 文章旨在研究发酵饲料对断奶仔猪和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和腹泻的影响。本文检索2008年1月至2018年9月期间发表的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用Meta分析计算合并连续型变量的加权平均差(Weight mean difference,WMD)以及95%的置信区间(95%CI)。共有27篇同质文章、126条数据、包括共2 946头猪纳入Meta分析。Meta分析结果表明,发酵饲料能极显著提高猪的ADG、ADFI并降低FCR(P<0.01),但发酵混合原料对ADFI、发酵单一原料对FCR无显著影响(P>0.05);在生长育肥猪上,发酵混合原料和发酵中草药均极显著提高猪的ADG、ADFI并降低FCR(P<0.01),而发酵单一原料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此外,发酵饲料极显著降低断奶仔猪的腹泻率(P<0.01)。本文首次运用Meta分析对近10年的同质文献进行合并,从统计层面合理的为今后发酵饲料的研究和猪的生产给予一定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分析 发酵饲料 断奶仔猪 生长育肥猪 生长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理盐水实验性干预对肉鸡盲肠微生物区系和短链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宫玉杰 邹晓庭 +3 位作者 肖英平 夏文锐 温雪婷 杨华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8-45,共8页
目的研究生理盐水实验性干预对肉鸡盲肠微生物区系和短链脂肪酸含量的影响,以期为早期菌群干预实验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80只初出壳的小鸡,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对照组(C组)和生理盐水组(S组)。出壳后前2 d,连续每天给S组... 目的研究生理盐水实验性干预对肉鸡盲肠微生物区系和短链脂肪酸含量的影响,以期为早期菌群干预实验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80只初出壳的小鸡,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对照组(C组)和生理盐水组(S组)。出壳后前2 d,连续每天给S组小鸡灌服0.5 mL灭菌的生理盐水,C组不做处理。第3天,第7天于两组分别随机挑选8只鸡,测定其体重后屠宰取其盲肠内容物,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盲肠内容物菌群结构进行测定,并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盲肠内容物中短链脂肪酸的含量。结果生理盐水实验性干预对肉鸡早期阶段的平均日增重无显著影响(P>0.05)。在门的水平上,两组肉鸡盲肠菌群占比基本相似,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为早期肉鸡肠道内的优势菌门。在属的水平,3日龄时S组肉鸡盲肠中拟杆菌属(Bacteroides)和蓝细菌属(Cyanobacteria_norank)的相对丰度较C组分别提高了160%和143%(P<0.05);7日龄时,两组间盲肠菌属的相对丰度无显著差异。此外,生理盐水实验性干预可极显著降低3日龄肉鸡盲肠内容物中乙酸、丁酸和异戊酸的含量(P<0.01),但7日龄时两组肉鸡盲肠内容物中短链脂肪酸的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生理盐水实验性干预会对3日龄肉鸡盲肠菌群结构及短链脂肪酸含量产生一定的影响,但这种影响不具有持续性,随着日龄的增加会逐渐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鸡 微生物 干预 生理盐水 盲肠 短链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还原一步法测定饲料中总硒含量 被引量:1
10
作者 曹进平 程远之 +2 位作者 刘鑫 汪以真 王凤芹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96-100,共5页
试验旨在建立过氧化氢-盐酸氧化还原一步法消解饲料样品,利用高效液相质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仪(HPLC-ICP-MS)测定饲料中总硒含量的方法。饲料样品中加入过氧化氢和盐酸在水浴1 h,进行氧化还原一步消解,SeO_(3)^(2-)定容,采用HPL... 试验旨在建立过氧化氢-盐酸氧化还原一步法消解饲料样品,利用高效液相质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仪(HPLC-ICP-MS)测定饲料中总硒含量的方法。饲料样品中加入过氧化氢和盐酸在水浴1 h,进行氧化还原一步消解,SeO_(3)^(2-)定容,采用HPLC-ICP-MS测定硒的含量。样品经C18色谱柱分离,磷酸二氢钾水溶液-七氟丁酸和甲醇体系等度洗脱,ICP-MS在KED模式分析^(78)Se,外标法定量测定样品中的总硒。结果表明:试验所建立的方法的线性方程中R^(2)大于0.9900,硒的检出限为0.17μg/g,定量限为0.57μg/g,且峰面积与保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均低于3%。采用该方法测得2批富硒多糖饲料样品中总硒的含量分别为1118.00、1402.06μg/g,富硒酵母中总硒的含量为941.13μg/g,预混合饲料中总硒的含量为0.95μg/g。除预混合饲料外,采用该方法测定不同饲料样品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与传统测定总硒采用HNO3-HClO4混合酸体系消解样品,再用盐酸进一步还原的前处理过程相比,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样品转移少、反应快速、回收率高、安全环保、适用性强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还原一步法 富硒饲料 HPLC-ICP-MS 总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卫生学》课程多维度过程性评价体系构建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新霞 路则庆 《畜牧兽医杂志》 2022年第5期213-219,共7页
饲料是发展畜牧业的重要物质基础,饲料的卫生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家畜畜产品的产量与质量,进而密切影响人类的食品健康安全。饲料卫生学正是一门以饲料卫生为核心,以饲料生产、环境保护、人畜健康以及现代农业技术为基础,同时涉及饲料毒... 饲料是发展畜牧业的重要物质基础,饲料的卫生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家畜畜产品的产量与质量,进而密切影响人类的食品健康安全。饲料卫生学正是一门以饲料卫生为核心,以饲料生产、环境保护、人畜健康以及现代农业技术为基础,同时涉及饲料毒理学、食品安全学等领域的综合性学科。饲料卫生学作为农学专业基础课程已有近20年的历史,近年来,随着畜牧业和饲料行业产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饲料卫生学这门学科正向着与边缘学科交叉渗透,与实际生产联系密切等方向不断拓宽。基于此,传统教学体系的课程评价方式已无法满足新时代教育背景下的卓越农学人才培养需求,不利于这一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针对饲料卫生学课程评价的改革亟待进行。因此,笔者立足于饲料卫生学过程性评价体系的构建,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完善学生学业评价体系,取得了良好成效。本文就此探讨了教学过程中所实施的过程性评价方案,以供本课程或类似的基础性课程教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性评价 饲料卫生学 教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饲料中大观霉素
12
作者 王凤芹 开丽霞 +1 位作者 程远之 汪以真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004-2017,共14页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准确测定饲料中大观霉素的方法。试样中大观霉素用2%三氯乙酸水溶液(含0.4%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提取,提取液经调节pH至(4.7±0.2),由混合型阳离子交换(MCX)小柱固相萃取净化,采用亲水相互作用液相色谱法(HILIC)色...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准确测定饲料中大观霉素的方法。试样中大观霉素用2%三氯乙酸水溶液(含0.4%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提取,提取液经调节pH至(4.7±0.2),由混合型阳离子交换(MCX)小柱固相萃取净化,采用亲水相互作用液相色谱法(HILIC)色谱柱分离,流动相为0.01 mol/L甲酸铵水溶液(含0.4%甲酸)和0.01 mol/L甲酸铵乙腈-水溶液(含0.4%甲酸),梯度洗脱,以电喷雾离子(ESI)正离子扫描方式,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进行测定,基质匹配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本试验建立的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饲料中大观霉素检出限为1.0 mg/kg,定量限为2.0 mg/kg。不同饲料基质中大观霉素在0.1~10.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在4个浓度水平(2.0、20.0、200.0和1000.0 mg/kg)进行添加试验,大观霉素的回收率为91.3%~104.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5%~9.4%。由此可见,本试验建立的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灵敏、可靠,可应用于饲料中大观霉素的准确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饲料 大观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添加不同比例小麦对凤达1号产蛋高峰期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血清生化指标、小肠形态以及盲肠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牟天铭 李燕 +3 位作者 苗洒洒 简华锋 董信阳 邹晓庭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56-2369,共14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比例小麦对凤达1号产蛋高峰期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血清生化指标、小肠形态结构以及盲肠菌群的影响。试验选取生长良好、体况相似的300日龄凤达1号蛋鸡768只,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2只鸡...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比例小麦对凤达1号产蛋高峰期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血清生化指标、小肠形态结构以及盲肠菌群的影响。试验选取生长良好、体况相似的300日龄凤达1号蛋鸡768只,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2只鸡。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试验组以对照组饲粮营养水平为基础,分别在饲粮中添加20%、40%和60%小麦,并根据小麦用量添加适宜比例的复合型小麦酶,同时相应调整饲粮配方以保证各组饲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基本一致。预试期7 d,正试期49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添加20%、40%和60%小麦对产蛋高峰期蛋鸡各主要生产性能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2)与对照组相比,添加不同比例小麦显著降低蛋黄颜色(P<0.05),显著提高蛋壳强度和蛋壳厚度(P<0.05)。3)与对照组相比,添加40%和60%小麦显著提高血清钙含量(P<0.05),显著降低血清甘油三酯含量(P<0.05);同时,40%小麦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60%小麦组血清白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4)与对照组相比,添加不同比例小麦对产蛋高峰期蛋鸡小肠各肠段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以及绒隐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5)与对照组相比,40%小麦组盲肠菌群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在门水平上,添加40%小麦显著提高盲肠脱硫杆菌门和WPS-2相对丰度(P<0.05)。综上所述,饲粮添加不同比例小麦可以提高凤达1号产蛋高峰期蛋鸡的蛋壳强度和蛋壳厚度,降低蛋鸡血清脂质含量,改善蛋鸡营养代谢;在本试验条件下,凤达1号产蛋高峰期蛋鸡饲粮中添加40%小麦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产蛋高峰期蛋鸡 生产性能 蛋品质 血清生化指标 小肠形态结构 盲肠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微量元素在猪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倩 冯杰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817-6825,共9页
微量矿物元素(简称“微量元素”)是动物维持机体健康所必需的营养素,在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等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有机微量元素因其具有吸收利用率高、生物学效价高、毒性低以及环保等特点而备受关注,并作为饲料添加剂... 微量矿物元素(简称“微量元素”)是动物维持机体健康所必需的营养素,在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等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有机微量元素因其具有吸收利用率高、生物学效价高、毒性低以及环保等特点而备受关注,并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本文介绍了有机微量元素的定义与分类、吸收机制及其在猪生产中的研究和应用,以期为有机微量元素在生猪养殖中有效替代无机微量元素和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微量元素 吸收机制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中添加甜菜碱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肉品质、血清生化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雨诗 刘禹熙 +1 位作者 杨童寓丹 王新霞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25-1536,共12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甜菜碱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肉品质、血清生化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取81头平均体重为90.03 kg的育肥期“杜×长×大”三元杂交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9...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甜菜碱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肉品质、血清生化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取81头平均体重为90.03 kg的育肥期“杜×长×大”三元杂交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9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500 mg/kg的甜菜碱,试验Ⅱ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500 mg/kg的甜菜碱和1000 mg/kg的EGCG。预试期5 d,正试期40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Ⅱ组的平均日采食量均显著降低(P<0.05)。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Ⅱ组的背膘厚和背最长肌24 h滴水损失均显著降低(P<0.05),试验Ⅰ组的背最长肌肌内脂肪含量显著升高(P<0.05)。3)各组之间背最长肌氨基酸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Ⅱ组的背最长肌二十二碳酸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各组之间背最长肌其他脂肪酸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4)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的背最长肌肌球蛋白重链Ⅱb(MyHCⅡb)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背最长肌肌球蛋白重链Ⅱx(MyHCⅡx)和固醇调控元件结合蛋白1(SERBP1)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试验Ⅱ组的背最长肌肌球蛋白重链Ⅱa(MyHCⅡa)、MyHCⅡx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的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降低(P<0.05),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试验Ⅱ组的血清总胆固醇和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显著升高(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甜菜碱或甜菜碱和EGCG能提高育肥期“杜×长×大”三元杂交猪的饲料利用率,通过降低背膘厚和滴水损失改善猪肉品质,并提升血清脂质代谢和抗氧化能力;此外,饲粮中添加甜菜碱还能提高肌内脂肪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碱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育肥猪 肉品质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中添加姜黄素和二十二碳六烯酸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肉品质及血清生化、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陈雨诗 刘禹熙 +1 位作者 杨童寓丹 王新霞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37-1548,共12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姜黄素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肉品质及血清生化、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选取日龄相近、平均体重为(90.76±0.45)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54头,随机分为2组,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姜黄素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肉品质及血清生化、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选取日龄相近、平均体重为(90.76±0.45)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54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9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03%的姜黄素和2.5%的DHA。预试期7 d,正试期40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终末体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增加(P<0.05),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背膘厚显著降低(P<0.05),眼肌面积显著增加(P<0.05);肌肉滴水损失显著降低(P<0.05),肌内脂肪含量显著增加(P<0.05)。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背最长肌甘氨酸、脯氨酸、棕榈油酸(C16∶1)和硬脂酸(C18∶0)含量显著增加(P<0.05),肌球蛋白重链Ⅱa(MyHCⅡa)、肌球蛋白重链Ⅱx(MyHCⅡx)和固醇调控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4)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血清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显著下降(P<0.05);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显著增加(P<0.05),血清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血清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和白细胞介素-4含量显著增加(P<0.05),血清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姜黄素和DHA能提高育肥期“杜×长×大”三元杂交猪的饲料利用率,改善肉品质,并提升血清脂质代谢、抗氧化及免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DHA 育肥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电解质平衡的生物学作用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7
作者 沈雨甜 付阳 +1 位作者 冯杰 路则庆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183-4190,共8页
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能够解离成带电离子的化合物,其主要组成元素包括钠(Na^(+))、钾(K^(+))、氯(Cl^(-))、钙(Ca^(2+))、镁(Mg^(2+))等离子。饲粮电解质平衡(dEB)是指在畜禽饲粮中,不同电解质或正、负离子的含量和比例均达到适宜范围... 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能够解离成带电离子的化合物,其主要组成元素包括钠(Na^(+))、钾(K^(+))、氯(Cl^(-))、钙(Ca^(2+))、镁(Mg^(2+))等离子。饲粮电解质平衡(dEB)是指在畜禽饲粮中,不同电解质或正、负离子的含量和比例均达到适宜范围,以满足动物的生理需求并维持其正常生理功能。作为饲粮配方设计的关键要素之一,适当的dEB值可以有效提高饲粮营养物质利用率,改善动物健康状况,促进生长发育,对提高养殖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旨在对dEB的生物学作用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 电解质平衡 生产性能 营养代谢 机体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硒胞外多糖对断奶仔猪生长、抗氧化功能、肠道形态结构和抗菌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路则庆 胡喻涵 +3 位作者 黄向韵 张煜 王凤芹 汪以真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3755-3762,共8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Z0206所产胞外多糖(EPS)和富硒胞外多糖(Se-EPS)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抗氧化功能、肠道形态结构和抗菌肽表达的影响。选择体重相近的28日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 本试验旨在探究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Z0206所产胞外多糖(EPS)和富硒胞外多糖(Se-EPS)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抗氧化功能、肠道形态结构和抗菌肽表达的影响。选择体重相近的28日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150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对照(CON)组饲喂基础饲粮,亚硒酸钠(Na2SeO3)组饲喂基础饲粮+0.30 mg/kg Na2SeO3,Na2SeO3+黄芪多糖(APS)组饲喂基础饲粮+0.30 mg/kg Na2SeO3+560 mg/kg APS,Na2SeO3+EPS组饲喂基础饲粮+0.30 mg/kg Na2SeO3+560 mg/kg EPS,Se-EPS组饲喂基础饲粮+560 mg/kg Se-EPS。试验期39 d。结果表明:与Na2SeO3组相比,饲粮中添加Se-EPS显著提高了断奶仔猪的平均日增重(P<0.05),显著降低料重比(P<0.05),显著提高了血清总抗氧化能力(P<0.05),显著降低了血清丙二醛含量(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Na2SeO3+EPS、Se-EPS显著提高了断奶仔猪空肠的绒毛高度以及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P<0.05),饲粮中添加Se-EPS显著提高了十二指肠中猪β-防御素1(pBD-1)和空肠、回肠中猪β-防御素2(pBD-2)的mRNA相对表达量(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Se-EPS可提高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抗氧化功能以及促进肠道内源抗菌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硒胞外多糖 生长性能 抗氧化 抗菌肽 断奶仔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蛋黄中的斑蝥黄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凤芹 刘鑫 +3 位作者 程远之 郭冠群 路则庆 汪以真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4675-4683,共9页
本试验旨在建立一种定量测定蛋黄中斑蝥黄的固相萃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蛋黄用乙腈在超声波辅助下提取,提取液经过Oasis PRiME HLB固相萃取柱净化,再由C 18色谱柱分离,流动相为乙腈-水(95∶5,体积比),流速为1.2 mL/min,等度洗脱,在紫... 本试验旨在建立一种定量测定蛋黄中斑蝥黄的固相萃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蛋黄用乙腈在超声波辅助下提取,提取液经过Oasis PRiME HLB固相萃取柱净化,再由C 18色谱柱分离,流动相为乙腈-水(95∶5,体积比),流速为1.2 mL/min,等度洗脱,在紫外-可见吸收波长474 nm处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显示:蛋黄中斑蝥黄的检出限为0.05μg/g,定量限为0.1μg/g。斑蝥黄在0.1~10.0μg/m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为0.9999。在3个加标浓度(0.1、1.0和4.0μg/g)下,斑蝥黄的回收率为85.9%~98.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7%~8.0%。应用上述方法测得市售新鲜鸡蛋蛋黄中斑蝥黄含量高达8.3μg/g。本试验建立的固相萃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能够满足蛋黄中斑蝥黄及其异构体快速定量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 斑蝥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分散液-液微萃取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测定硒蛋白多糖中硒含量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凤芹 曹进平 +1 位作者 路则庆 汪以真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20-1127,共8页
本试验介绍了一种利用分散液-液微萃取前处理并将一种新型反相色谱柱应用于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HPLC-FLD)测定硒蛋白多糖中硒含量的方法。该方法以2,3-二氨基萘(DAN)为螯合剂,400μL乙腈为分散剂,120μL氯苯为萃取剂,硒(Ⅳ)与2,3-... 本试验介绍了一种利用分散液-液微萃取前处理并将一种新型反相色谱柱应用于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HPLC-FLD)测定硒蛋白多糖中硒含量的方法。该方法以2,3-二氨基萘(DAN)为螯合剂,400μL乙腈为分散剂,120μL氯苯为萃取剂,硒(Ⅳ)与2,3-二氨基萘的螯合物(Se-DAN螯合物)经乙腈稀释后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采用PFP色谱柱分离,乙腈为流动相,用荧光检测器在激发波长为376 nm、发射波长为520 nm条件下测定荧光强度,外标法定量。结果显示:该方法成功地用于测定硒蛋白多糖中硒含量,硒的检出限为2.5μg/L,线性范围为5.0~250.0μg/L。采用该方法测定的硒蛋白多糖中硒含量为1337.0μg/g,与荧光分光光度法(国标法)测定结果高度一致;并且,该方法也适用于酵母硒中硒含量的测定。本试验成功建立了检测硒蛋白多糖中硒含量的方法,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易普及、试剂消耗少、分离度好、回收率高和适用性强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液-液微萃取 硒蛋白多糖 HPLC-FL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