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7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省桃花水母18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及物种鉴定 被引量:10
1
作者 徐善良 周剑君 +1 位作者 王丹丽 孙雪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18,共5页
采用PCR和DNA测序技术扩增和测序了2003-2008年间采自浙江省宁波、杭州、温州和金华4个地区7个地点桃花水母(Craspedacusta)核糖体小亚基rRNA(18S rRNA)基因,并与已知索氏桃花水母(Craspedacusta sow-erbyi)和中华桃花水母(Crasp... 采用PCR和DNA测序技术扩增和测序了2003-2008年间采自浙江省宁波、杭州、温州和金华4个地区7个地点桃花水母(Craspedacusta)核糖体小亚基rRNA(18S rRNA)基因,并与已知索氏桃花水母(Craspedacusta sow-erbyi)和中华桃花水母(Craspedacusta sinensis)18S rRNA基因序列进行了比对。结果显示:这7个地点的桃花水母与索氏桃花水母序列极为相似,相似度达99.67%-100%,遗传距离为0-0.002,而与同属中华桃花水母的遗传距离为0.013-0.015。分子系统学分析显示这7个地点桃花水母与索氏桃花水母分支的置信度高达100%。结果确定分析样品均为索氏桃花水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氏桃花水母(Craspedacusta sowerby) 18SrRNA 分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9光学元件的锥形约束射流抛光流场与加工实验研究
2
作者 袁巧玲 王玥 +2 位作者 文东辉 孔凡志 郭旭 《高技术通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0-330,共11页
提出了锥形约束射流抛光的加工方法,将原本垂直的细小射流约束成几乎平行于工件表面的环形射流。使用Fluent软件对抛光流场进行数值分析,根据Preston方程建立了材料去除函数模型;并以K9玻璃为加工对象,利用自主设计的锥形约束射流抛光... 提出了锥形约束射流抛光的加工方法,将原本垂直的细小射流约束成几乎平行于工件表面的环形射流。使用Fluent软件对抛光流场进行数值分析,根据Preston方程建立了材料去除函数模型;并以K9玻璃为加工对象,利用自主设计的锥形约束射流抛光平台进行加工实验。结果表明,锥形约束射流抛光方法法向最大速度比切向最大速度小63.9%,从而减少射流在垂直于工件表面方向的冲击损伤;锥形约束射流抛光后,K9玻璃表面粗糙度在加工区域内呈“V”型分布,其算数平均粗糙度(Ra)值从95.40 nm降至14.52 nm,表面质量得到明显提高。锥形约束射流抛光主要依靠射流沿工件表面的剪切力,不仅有效减小了射流法向冲击力,对射流的约束还减小了射流束的发散;确定的表面去除函数表明该方法有望实现确定性抛光;另外,环形的射流出口提高了射流抛光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约束 冲击损伤 表面粗糙度 K9玻璃 去除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醚酮酮材料个性化人工颅骨植入体热压成型工艺仿真及实验
3
作者 游嘉 张青青 +4 位作者 程康杰 徐略乾 姜献峰 MSH Al-Furjan 刘云峰 《高技术通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97-1306,共10页
创伤、肿瘤切除等引起的成人颅骨缺损高发,临床上对个性化人工颅骨植入体有较大的需求,而钛合金等金属材料人工颅骨植入体存在热学、力学性能与骨不匹配等诸多弊端,聚醚酮酮(PEKK)材料具有与人体骨组织相近的热学和力学性能,以及优异的... 创伤、肿瘤切除等引起的成人颅骨缺损高发,临床上对个性化人工颅骨植入体有较大的需求,而钛合金等金属材料人工颅骨植入体存在热学、力学性能与骨不匹配等诸多弊端,聚醚酮酮(PEKK)材料具有与人体骨组织相近的热学和力学性能,以及优异的耐磨性、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能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用于颅骨植入体非常适合。本文基于拉伸实验数据,构建了PEKK的Johnson-Cook本构模型,并通过PEKK人工颅骨的热压成型有限元仿真,模拟了不同成型温度和压边力下的成型过程,获得了最佳热压成型工艺参数,最后通过PEKK热压成型实验验证了个性化人工颅骨植入体成型工艺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人工颅骨植入体 热压成型 聚醚酮酮(PEKK) Johnson-Cook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数字流域规划灾害治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刘南 刘仁义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57-61,共5页
介绍了系统模块的基本功能、系统属性和空间数据库设计 ,以及自主开发的空间数据库引擎(SpatialDatabaseGuide)的基本概念。对系统中的几个关键技术的实现方法进行了详细讨论。系统已在浙江省数几十个市县的水利部门得到推广应用 ,为该... 介绍了系统模块的基本功能、系统属性和空间数据库设计 ,以及自主开发的空间数据库引擎(SpatialDatabaseGuide)的基本概念。对系统中的几个关键技术的实现方法进行了详细讨论。系统已在浙江省数几十个市县的水利部门得到推广应用 ,为该省“数字流域”规划和灾害治理发挥了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 灾害治理 数字流域 治理规划 地理信息系统 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蜉蝣目昆虫的种类 被引量:1
5
作者 高亚杰 项丽雅 +4 位作者 许丽媛 高欣艳 叶启梦 张加勇 胡一中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8期46-50,共5页
为蜉蝣目昆虫在水域水质监控中的研究利用提供参考,2016年7月至2017年9月采用实地考察与标本采集相结合的方法,对浙江省42个县(市、区)102个样点的蜉蝣目昆虫资源进行调查,并对其分布进行统计,体视解剖镜观察结合文献资料对其种类进行... 为蜉蝣目昆虫在水域水质监控中的研究利用提供参考,2016年7月至2017年9月采用实地考察与标本采集相结合的方法,对浙江省42个县(市、区)102个样点的蜉蝣目昆虫资源进行调查,并对其分布进行统计,体视解剖镜观察结合文献资料对其种类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在浙江省42个县(市、区)的102个样点中,共采集到蜉蝣目昆虫稚虫标本13 300个,分属13科24属46种;包括古丝蜉科(Siphluriscidae)、短丝蜉科(Siphlonuridae)和等蜉科(Isonychidae)等13科,古丝蜉属(Siphluriscus)、短丝蜉属(Siphlonurus)和等蜉属(Isonychia)等24属,中国古丝蜉(Siphluriscus chinensis)、二点短丝蜉(Siphlonurus binotatus)和江西等蜉(Isonychia kiangsinensis)等46种;其中,浙江省新记录科1科(新蜉科Neoephemeridae),新记录种19种(含未定名的8种),分隶属于8科(包括新记录科)12属。结合文献报道,浙江省现有蜉蝣目昆虫总计13科34属62种(含未定名的8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蜉蝣目 稚虫 名录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插装式流量调节阀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
6
作者 戴权超 尤逸铭 +2 位作者 赵建涛 李胜 阮健 《高技术通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59-670,共12页
针对流量阀功重比低、体积大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二维插装式流量调节阀。阀体后端的力矩马达带动具有双自由度的二维活塞转动并进行功率放大驱动阀芯,阀体上的压差反馈杆可精准地测量进出口压差,无需安装额外的压力传感器。首先建立该... 针对流量阀功重比低、体积大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二维插装式流量调节阀。阀体后端的力矩马达带动具有双自由度的二维活塞转动并进行功率放大驱动阀芯,阀体上的压差反馈杆可精准地测量进出口压差,无需安装额外的压力传感器。首先建立该阀的数学模型,并使用Matlab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其次以AMESim为平台搭建了模型,对其动静态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最后进行实验验证。该阀滞环为4.4%,线性度为1.6%,响应时间约为44 ms,幅频宽约为17 Hz,相频宽约为28 Hz,压差测量范围为8 MPa。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均表明,二维插装式流量调节阀不仅结构简单、功重比高,且具有良好的动静态特性,是较为合适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阀 流量阀 高集成度 AMESim仿真软件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储充一体机中不对称CLLC交错并联宽增益控制策略研究
7
作者 潘国兵 章浩飞 +2 位作者 夏嵩迪 庞清华 周英浩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7-185,共9页
光储充一体机的核心部分——双向DC/DC很难同时做到隔离和宽电压范围输出。提出一种两相并联的不对称CLLC电路拓扑及相关控制策略,采用交错并联和拓扑复用的控制方式,使变换器产生半桥、全桥、全桥交错并联3种模式,提供宽电压增益范围,... 光储充一体机的核心部分——双向DC/DC很难同时做到隔离和宽电压范围输出。提出一种两相并联的不对称CLLC电路拓扑及相关控制策略,采用交错并联和拓扑复用的控制方式,使变换器产生半桥、全桥、全桥交错并联3种模式,提供宽电压增益范围,使变换器工作于过谐振频率点附近,3种工作模式均实现了原边侧开关管的零电压开通。针对全桥交错并联模式下因实际谐振参数差异导致的输出功率不均衡问题,提出在增益较小相进行补偿的方法——增加副边开关管的移相控制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对相应的增益公式进行推导,验证了该方法能够调整输出增益,进而均衡功率。最终,在构建的3.3 kW实验平台上进行验证,该变换器可提供满足储能电池多段式充电所需的电压和功率范围,在3种模式下均保持软开关,并实现全桥交错并联模式下的功率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DC/DC 不对称CLLC 交错并联 功率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含量对316L不锈钢激光熔覆层凝固行为和显微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古青 包海斌 +5 位作者 王永强 冯敏敏 董刚 尤涵潇 杨高林 姚建华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7-175,共9页
目的研究Si元素含量对316L不锈钢激光熔覆层凝固行为和显微组织的影响。方法利用LDF400-2000光纤耦合半导体激光器和ABB机械手组成的激光熔覆系统,在316L不锈钢基体上制备Si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8%、1.6%的316L激光熔覆层。使用金相... 目的研究Si元素含量对316L不锈钢激光熔覆层凝固行为和显微组织的影响。方法利用LDF400-2000光纤耦合半导体激光器和ABB机械手组成的激光熔覆系统,在316L不锈钢基体上制备Si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8%、1.6%的316L激光熔覆层。使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SEM)、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透射电镜(TEM)和维氏硬度计,分别从激光束扫描方向(SD)和切向(TD)分析熔覆层的微观组织、晶粒取向、织构和显微硬度。结果在SD方向,0.8%-Si熔覆层的中下部晶粒呈垂直于底部界面的柱状生长趋势,而顶部晶粒则呈胞状,1.6%-Si熔覆层晶粒的生长模式与0.8%-Si熔覆层类似,但取向更随机。在TD方向,0.8%-Si熔覆层晶粒呈外延状,取向为<100>方向,而1.6%-Si熔覆层则为<111>方向。与0.8%-Si熔覆层相比,1.6%-Si熔覆层内小角度晶界占比更高,超过了50%,在晶粒内部可见被位错缠绕的亚微米颗粒,其硬度也从0.8%-Si熔覆层的199.7HV0.3提升到212.2HV0.3。结论Si元素的含量对激光熔覆316L凝固行为和组织有着显著影响,改变了熔覆层的凝固模式,使组织结构由粗大外延生长的树枝晶转变为沿温度梯度方向生长的细小晶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SI元素 316L 凝固组织 晶粒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进动气囊抛光行间距优化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金明生 计时鸣 +2 位作者 张利 陈伟强 蒋鑫鑫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61-865,共5页
为提高和调控模具加工质量,针对行切法连续进动气囊抛光的行间距优化问题进行了仿真分析和实验研究。在取得优化进给速度和叠加次数的基础上,兼顾抛光效率与抛光效果,运用二分法原理,通过MATLAB仿真分析了行间距对气囊抛光材料去除特性... 为提高和调控模具加工质量,针对行切法连续进动气囊抛光的行间距优化问题进行了仿真分析和实验研究。在取得优化进给速度和叠加次数的基础上,兼顾抛光效率与抛光效果,运用二分法原理,通过MATLAB仿真分析了行间距对气囊抛光材料去除特性的影响,获得了优化行间距D=8.2mm。基于建立的连续进动气囊抛光离线规划原型系统进行了实验对比验证,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进动 气囊抛光 行间距 离线规划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弹射实验装置液压动力系统 被引量:10
10
作者 赵伟 黄钰曌 +1 位作者 俞浙青 阮健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99-804,共6页
为实现液压弹射实验,提出一种高速液压动力系统方案.介绍液压动力系统的工作原理,讨论大流量开关阀的双节流口并联输出的结构及其先导阀—2D伺服阀的工作原理,建立动力系统的数学模型,通过该模型对系统的响应时间、弹射速度和压力等进... 为实现液压弹射实验,提出一种高速液压动力系统方案.介绍液压动力系统的工作原理,讨论大流量开关阀的双节流口并联输出的结构及其先导阀—2D伺服阀的工作原理,建立动力系统的数学模型,通过该模型对系统的响应时间、弹射速度和压力等进行仿真分析,通过实验测试开关阀进出口压力、液压缸位移速度等特性.理论和实验结果表明,该动力系统能够在初始20mm活塞位移内将负载加速至2m/s以上,并在100ms内将负载最终加速至10m/s以上,大流量开关阀的开启时间低于10ms.该系统已获得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射实验 高速液压动力系统 大流量开关阀 2D伺服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疲劳裂纹自动检测实验系统 被引量:14
11
作者 云艳 高红俐 沈姗姗 《机电工程》 CAS 2012年第2期183-187,共5页
为解决现有传统的金属疲劳裂纹检测方法存在的精度不高、操作繁琐、抗干扰性差和不易实现自动记录等问题,将虚拟仪器和图像处理技术应用到金属疲劳裂纹检测系统中,进行了疲劳裂纹长度在线测量和疲劳扩展速率计算。通过系统的整体设计和... 为解决现有传统的金属疲劳裂纹检测方法存在的精度不高、操作繁琐、抗干扰性差和不易实现自动记录等问题,将虚拟仪器和图像处理技术应用到金属疲劳裂纹检测系统中,进行了疲劳裂纹长度在线测量和疲劳扩展速率计算。通过系统的整体设计和原理介绍,提出了疲劳裂纹在线非接触式的机器视觉检测方案;并基于LabVIEW的实验平台,进行了疲劳裂纹扩展试验,通过使用NI的IMAQ Vision实现了图像处理功能。研究结果表明,由该方案建立的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裂纹检测系统在线测量得到的最大裂纹长度测量误差为0.148 mm,且由拟合裂纹长度-时间曲线的导函数可得到裂纹扩展速率,是一种较理想的疲劳裂纹在线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仪器 图像处理 疲劳裂纹 在线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深小孔电解加工间隙多相流场特性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明环 刘望生 彭伟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48-753,共6页
针对电解加工(ECM)成形尺寸难以预测与控制问题,以螺旋深小孔ECM为研究对象,采用Mixture多相流模型、扩展的κ-ε湍流模型与SIMPLEC算法,应用流体力学分析软件Fluent对ECM间隙两相流进行了数值模拟和验证性实验,揭示了ECM间隙流场的流... 针对电解加工(ECM)成形尺寸难以预测与控制问题,以螺旋深小孔ECM为研究对象,采用Mixture多相流模型、扩展的κ-ε湍流模型与SIMPLEC算法,应用流体力学分析软件Fluent对ECM间隙两相流进行了数值模拟和验证性实验,揭示了ECM间隙流场的流动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间隙流场的流速分布影响着间隙内产物的排出规律,随着孔深加大,流速沿流程逐渐减小,使得加工稳定性变差;沿电解液流程方向上间隙气泡率含量逐渐增加,致使电解液电导率逐渐降低,工件加工后尺寸前大后小,增加出口背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这一问题;阴极形状影响着间隙内流场的流动特性,合理的阴极形状可避免间隙流场"死水区"的形成及短路和烧伤现象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 电解加工 螺旋孔 气液两相流 流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本征正交分解的风电机组结构在线状态监测
13
作者 金晓航 杨昊旋 +3 位作者 郭远晶 张杰 彭光健 翁泽宇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47-555,共9页
为掌握风电机组结构健康状态信息,降低运维成本,避免倒塔、叶片断裂等重大故障的发生,提出一种基于本征正交分解的风电机组大型结构部件的状态监测方法。所提方法使用本征正交分解对结构有限元模型进行降维分析,可减少计算成本,达到在... 为掌握风电机组结构健康状态信息,降低运维成本,避免倒塔、叶片断裂等重大故障的发生,提出一种基于本征正交分解的风电机组大型结构部件的状态监测方法。所提方法使用本征正交分解对结构有限元模型进行降维分析,可减少计算成本,达到在线监测的目的。针对塔筒与叶片的实际情况,分别构建有限元模型并降阶:将塔筒简化为梁的静力学问题,使用本征正交分解构建降阶模型,搭建试验平台验证方法的可行性;将叶片简化为中心刚体-柔性梁模型,通过模型的降阶分析,快速计算获取叶片的瞬态响应。通过与其他方法的对比分析以及结果的讨论,表明所提方法可有效实现风电机组结构部件健康状态的在线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征正交分解 有限元法 风电机组 状态监测 塔筒 叶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流变液传动的柔顺关节研究:设计,仿真和实验(英文) 被引量:7
14
作者 蔡世波 韦威 +2 位作者 Wan Weiwei 鲍官军 胥芳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00-210,共11页
为了实现机器人的内在主动柔顺,应用磁流变液的可控特性,设计了基于磁流变液传动的多盘式柔顺关节。基于Bingham塑性模型建立了柔顺关节的扭矩传递模型,仿真分析了盘片直径、盘片间隙、励磁电流等因素对输出扭矩的影响规律,根据理论分... 为了实现机器人的内在主动柔顺,应用磁流变液的可控特性,设计了基于磁流变液传动的多盘式柔顺关节。基于Bingham塑性模型建立了柔顺关节的扭矩传递模型,仿真分析了盘片直径、盘片间隙、励磁电流等因素对输出扭矩的影响规律,根据理论分析和仿真,得到柔顺关节的机械结构参数。设计实验平台对柔顺关节样机进行了盘片壁面形貌对动力传递性能影响、空转力矩特性、动力传动特性、静态特性、转速-输出转矩特性以及阶跃输入、阶跃负载情况下的动态响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磁流变液传动的柔顺关节盘片表面粗糙度越大,所能传递的扭矩越大,磁流变传动输出稳定,且可以无级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顺关节 可变刚度 磁流变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Ⅱ型圆环病毒浙江分离株全基因组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朝政 由振强 +1 位作者 卢觅佳 于涟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77-782,共6页
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猪Ⅱ型圆环病毒(PCV2)是断奶后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的主要病原之一.本研究克隆了两株PCV2浙江分离株(JS2003和Zhuji2003)的全基因并对其进行测序.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这两个基因组全长均为1767nt,与GenBank中... 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猪Ⅱ型圆环病毒(PCV2)是断奶后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的主要病原之一.本研究克隆了两株PCV2浙江分离株(JS2003和Zhuji2003)的全基因并对其进行测序.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这两个基因组全长均为1767nt,与GenBank中的其它24株PCV2相比,核苷酸同源性为94.8%~99.8%,而与4株PCV1的核苷酸同源性仅为76.5%~78.0%.虽然PCV2基因从总体上来说相对稳定,但在不同地区分离到的PCV2中确实存在一定的基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Ⅱ型圆环病毒(PCV2) 断奶后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C粒度配比对316L激光熔覆层耐磨/抗冲击性能的影响
16
作者 董刚 王敏捷 +6 位作者 古青 包海斌 王永强 冯敏敏 迟一鸣 张群莉 姚建华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5-217,共13页
目的通过调控熔覆层的凝固组织,在提升316L激光熔覆层耐磨性的同时,减小添加WC颗粒对冲击韧性的削弱。方法将316L粉末与WC颗粒球磨混合,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316L钢基体表面制备3种质量分数为30%的不同WC粒度(75~150μm颗粒的WC(L)组,25... 目的通过调控熔覆层的凝固组织,在提升316L激光熔覆层耐磨性的同时,减小添加WC颗粒对冲击韧性的削弱。方法将316L粉末与WC颗粒球磨混合,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316L钢基体表面制备3种质量分数为30%的不同WC粒度(75~150μm颗粒的WC(L)组,25~45μm颗粒的WC(S)组,混合粗细粒度颗粒的WC(L/S)组)增强的合金复合涂层。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等对复合涂层的微观组织和物相进行分析,并使用摩擦磨损试验机和冲击韧性试验机测试室温下的摩擦磨损和冲击韧性。结果混合粒度WC颗粒在316L熔覆层中的使用能有效减少大粒径WC颗粒在凝固过程中的沉降现象,提升了颗粒分布均匀性,平均自由粒子间距离(λ)从WC(L)组的230μm减至WC(L/S)组的160μm,降低了30.43%。根据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结果可知,WC颗粒及其分解产物在凝固过程中能够阻碍晶粒长大,并提供非均质形核点,从而细化晶粒。熔覆层的摩擦磨损性能随着WC颗粒粒度的变化而变化,WC(L/S)组熔覆层的磨损体积仅为无WC组的3.33%,WC(L)组体积损失率的76.60%,WC(S)组体积损失率的73.02%。混合粒度WC的使用降低了WC颗粒对熔覆层韧性的削弱,在相同质量分数下,WC(L/S)组熔覆层的冲击功分别为WC(L)组的104.86%,为WC(S)组的117.97%。结论在使用微米尺寸WC颗粒且质量分数均为30%时,WC颗粒的粒度配比对熔覆层的摩擦磨损性能和冲击韧性均有显著影响,其中粗、细混合的粒度配比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316L 碳化钨 粒度 耐磨性能 冲击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动导杆—齿轮式叶片差速泵驱动系统力学分析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胡明 袁伟东 +3 位作者 陈文华 钱萍 陈明 张尧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337-1340,共4页
在分析转动导杆—齿轮式叶片差速泵驱动原理的基础上,进行其三维建模与结构设计,确定了转动导杆—齿轮式叶片差速泵驱动系统的技术参数,研制了其原理样机。建立转动导杆—齿轮式驱动系统力学模型,确定了其工作阻力矩的变化规律。构建了... 在分析转动导杆—齿轮式叶片差速泵驱动原理的基础上,进行其三维建模与结构设计,确定了转动导杆—齿轮式叶片差速泵驱动系统的技术参数,研制了其原理样机。建立转动导杆—齿轮式驱动系统力学模型,确定了其工作阻力矩的变化规律。构建了转动导杆—齿轮式叶片差速泵的原理样机实验平台,测试了其排液与困液状况。实验结果表明:转动导杆—齿轮式叶片差速泵能够实现排液与吸液,其驱动设计与结构设计正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差速泵 驱动系统 转动导杆—齿轮机构 力学特性 排液与困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性磨粒流精密加工的仿真及实验 被引量:7
18
作者 计时鸣 章定 《机电工程》 CAS 2012年第3期245-248,共4页
为改进现有磨粒流加工技术存在的缺陷,提出了软性磨粒流加工技术,并将其应用于各种微小型腔及通道的加工中。首先针对加工表面配置了相应的约束模块从而构成密封的加工流道,建立了欧拉双流体数值分析的数学模型,利用Fluent开展了流道中... 为改进现有磨粒流加工技术存在的缺陷,提出了软性磨粒流加工技术,并将其应用于各种微小型腔及通道的加工中。首先针对加工表面配置了相应的约束模块从而构成密封的加工流道,建立了欧拉双流体数值分析的数学模型,利用Fluent开展了流道中软性磨粒流固-液两相流动特性的分析,然后通过对工件表面进行喷漆的方法,观察了软性磨粒流的实际加工效果,并进行了相应的软性磨粒流加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加工表面喷漆磨损的分布比较均匀,表面细腻,体现了软性磨粒流加工的先进性与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实际工件表面喷漆磨损的分布与仿真中颗粒相压力的分布比较接近,这为软性磨粒流的加工提供了一种预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性磨粒流 约束流道 双流体模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验模型的人工髋关节磨损仿真 被引量:2
19
作者 鲍雨梅 许景顺 +3 位作者 吴蕾 高海明 徐哲玉 马龙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92-1098,共7页
利用优化的等离子喷涂工艺参数制备了HA/Zr O2复合涂层,根据均匀设计方法以及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分析,并使用销盘摩擦试验机,建立涂层磨损率关于压力与速度的表达式。利用有限元理论结合磨损率模型的方法,对人工髋关节进行磨损仿真并探... 利用优化的等离子喷涂工艺参数制备了HA/Zr O2复合涂层,根据均匀设计方法以及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分析,并使用销盘摩擦试验机,建立涂层磨损率关于压力与速度的表达式。利用有限元理论结合磨损率模型的方法,对人工髋关节进行磨损仿真并探讨关节间隙对磨损的影响。通过对磨损率预测模型验证表明,该模型在较大范围内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人工髋关节磨损仿真显示,随着磨损次数的增加,髋臼接触压力逐渐减小,而接触区域不断扩大;涂层的磨损体积近似呈线性增长,而线磨损量的增长速度由快到慢。同时,随着关节间隙的增大,髋臼的磨损体积减小,而最大磨损深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ZrO2复合涂层 磨损率预测模型 磨损仿真 人工髋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大流量高速开关阀的设计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赵伟 张凯 +1 位作者 黄钰曌 阮健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38-40,共3页
介绍了一种采用2D伺服阀作为先导控制级的双节流口并联输出结构的大流量高速开关阀的工作原理,通过理论分析和产品样机试验,研究了开关阀的泄漏特性、阀芯运动过程动态特性、阀口流动特性,并结合试验数据阐述了大流量开关阀设计中需注... 介绍了一种采用2D伺服阀作为先导控制级的双节流口并联输出结构的大流量高速开关阀的工作原理,通过理论分析和产品样机试验,研究了开关阀的泄漏特性、阀芯运动过程动态特性、阀口流动特性,并结合试验数据阐述了大流量开关阀设计中需注意的问题。该开关阀在10 MPa工作压力下,阀口开启时间约15 ms,进出口压差为2 MPa时的流量达到3000 L/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阀 大流量开关阀 2D伺服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