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鳖甲浸出液对人肠癌细胞(HR-8348)的毒性作用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钱丽娟 许沈华 +1 位作者 陈旭峰 高永良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46-149,共4页
报道鳖甲浸出液对人肠癌细胞系(HR-8348)的体外实验,分别从细胞抑制率、细胞集落形成率、细胞上清液中LDH活性的测定,光、电镜下的细胞形态观察,探讨了鳖甲对人肠癌的作用机理。初步结果表明:单纯鳖甲2g/L浓度以上... 报道鳖甲浸出液对人肠癌细胞系(HR-8348)的体外实验,分别从细胞抑制率、细胞集落形成率、细胞上清液中LDH活性的测定,光、电镜下的细胞形态观察,探讨了鳖甲对人肠癌的作用机理。初步结果表明:单纯鳖甲2g/L浓度以上对肠癌细胞有抑制生长作用,鳖甲加氟脲嘧啶联合用药对肠癌细胞的抑制生长作用较单纯氟脲嘧啶更显著。这一实验结果将为临床应用鳖甲抗肠癌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并提示:鳖甲加氟脲嘧啶联合用药对肠癌的治疗效果更佳,充分显示了协同抗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鳖甲 浸出液 HR-3838 人肠癌细胞 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楼皂苷I对高转移人卵巢癌细胞体外生长抑制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顾琳慧 冯建国 +1 位作者 钱丽娟 马胜林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10期2212-2215,I0003,I0004,共6页
目的:研究重楼提取的活性成分重楼皂苷I对高转移人卵巢癌细胞的体外生长抑制及促凋亡功能,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重楼皂苷I在不同时间点对高转移人卵巢癌细胞(HO-8910PM)体外增殖的影响;光镜下观察细... 目的:研究重楼提取的活性成分重楼皂苷I对高转移人卵巢癌细胞的体外生长抑制及促凋亡功能,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重楼皂苷I在不同时间点对高转移人卵巢癌细胞(HO-8910PM)体外增殖的影响;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经不同浓度重楼皂苷I处理后高转移人卵巢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变化;用AnnexinV/PI双染法、Hoechst33258检测不同浓度重楼皂苷I诱导细胞凋亡的发生。结果:重楼皂苷I在0.5~5μg/mL浓度范围对HO-8910PM细胞的增殖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并呈现明显的剂量-时间依赖性。其半数抑制浓度在24h到120h范围内基本集中在1~3.5μg/mL之间;重楼皂苷I主要影响HO-8910PM细胞的DNA合成前期(G0/G1);重楼皂苷I浓度控制在2μg/mL以内,早期即3h开始就能诱导HO-8910PM细胞的凋亡,作用时间越长,凋亡发生率越高。结论:重楼皂苷I能抑制卵巢癌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楼皂苷I 卵巢肿瘤 细胞系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患者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的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陈仲波 羊正炎 +3 位作者 俞华 朱笕青 牟翰舟 吕卫国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1871-1873,共3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分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对1169例宫颈癌患者脱落细胞标本进行HPV检测并分型。结果 1169例宫颈癌患者HPV感染率为91.70%(1072/1169),其中HPV单一感染率为77.16%(902/1169)...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分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对1169例宫颈癌患者脱落细胞标本进行HPV检测并分型。结果 1169例宫颈癌患者HPV感染率为91.70%(1072/1169),其中HPV单一感染率为77.16%(902/1169),多重感染率为14.54%(170/1169)。检出率较高的HPV基因型有HPV16(62.10%)、HPV18(10.95%)、HPV58(10.52%)、HPV52(7.96%)、HPV33(3.93%);宫颈非鳞癌组HPV18基因型感染率为12.99%,高于鳞癌组的6.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94,P<0.05)。结论本地区宫颈癌患者常见HPV基因型的分布符合亚洲地区的分布规律,同时又有一定的区域性。HPV18基因型和非鳞癌组织类型有关,宫颈癌HPV基因型分布有助于确定宫颈癌发生的高危因素及筛查高危人群,对本地区HPV疫苗开发、应用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乳头状瘤病毒 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患者外周血粘附分子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许沈华 戴惠芳 +5 位作者 牟瀚舟 凌雨田 钱丽娟 汪祥辉 朱赤红 冯建国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Z1期15-18,共4页
目的 研究正常人外周血(PB)中粘附分子(CD44)水平及肿瘤患者PB中CD44水平的临床意义。 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2例正常人、21例非肿瘤患者和184例肿瘤患者PB中CD44水平和免疫细胞亚群,并进行统计学比较。 结果 正常人PB中CD44水平... 目的 研究正常人外周血(PB)中粘附分子(CD44)水平及肿瘤患者PB中CD44水平的临床意义。 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2例正常人、21例非肿瘤患者和184例肿瘤患者PB中CD44水平和免疫细胞亚群,并进行统计学比较。 结果 正常人PB中CD44水平为(4897±246)%,正常人PB中CD44水平在年龄、性别上无统计学差异。18例非肿瘤患者(4917±317)%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良性肿瘤患者(6189±303)%与正常人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恶性肿瘤未转移患者(6311±209)%、恶性肿瘤有局部转移患者(6331±179)%、晚期或复发患者(7172±171)%、恶性淋巴瘤(6945±314)%、脑肿瘤(7580±581)%与正常人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晚期或复发组与良性肿瘤组、恶性未转移组、恶性局部转移组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与恶性淋巴瘤、脑肿瘤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3例结核患者有2例CD44水平较高(71%和73%)。 结论 肿瘤患者PB中CD44水平升高可提示肿瘤复发或属于晚期病人,可能存在远处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4 流式细胞术 外周血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M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非小细胞肺癌易感性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夏文进 苏丹 +3 位作者 刘鹏 马胜林 姜志明 张毅敏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1-124,共4页
背景与目的: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症突变基因(ataxia-telangiectasia mutated,ATM)是导致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症发生的致病基因,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ATM基因是一个重要的信号传感器,可以通过将目标蛋白磷酸化从而修复DNA双链的... 背景与目的: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症突变基因(ataxia-telangiectasia mutated,ATM)是导致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症发生的致病基因,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ATM基因是一个重要的信号传感器,可以通过将目标蛋白磷酸化从而修复DNA双链的断裂。本研究旨在探讨ATM基因(IVS62+60G>A)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发生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4年6月-2005年12月期间浙江省肿瘤医院就诊的264例NSCLC患者标本以及264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分离外周血白细胞DNA。ATM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型检测采用Taqman探针基因分型技术,应用Logistic回归统计分析ATM单核苷酸多态性与NSCLC发生相关性。结果:在NSCLC病例组中,A/A基因型占32.6%,A/G基因型占52.6%,G/G基因型占14.8%。而正常对照组中相应的数值分别为26.0%、53.0%和21.0%。在NSCLC病例组中,携带基因型G/G的比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14.8%vs21.0%,P<0.08)。携带有G/G基因型者肺癌发生的风险明显低于携带有A/A基因型者(OR=0.561,95%CI为0.334~0.942,P=0.029)。结论:ATM单核苷酸多态性(IVS62+60G>A)与NSCLC发生密切相关,G等位基因的纯合状态可能是发生NSCLC的保护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M基因 基因多态性 非小细胞性肺癌 易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牛血清对耐辐射奇球菌类胡萝卜素在肿瘤细胞中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胡雅萍 田兵 +2 位作者 郑智国 封琼 华跃进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88-992,共5页
耐辐射奇球菌类胡萝卜素deinoxanthin的抗氧化活性高于β-类胡萝卜素等,并且是参与耐辐射奇球菌极端抗性的重要物质。但是,deinoxanthin溶液在体外对光、氧等因素不稳定。本文旨在研究deinoxanthin的有效溶剂载体系统,并以此载体研究dei... 耐辐射奇球菌类胡萝卜素deinoxanthin的抗氧化活性高于β-类胡萝卜素等,并且是参与耐辐射奇球菌极端抗性的重要物质。但是,deinoxanthin溶液在体外对光、氧等因素不稳定。本文旨在研究deinoxanthin的有效溶剂载体系统,并以此载体研究deinoxanthin对人卵巢癌细胞系A2780的药理学作用。通过研究四氢呋喃(tetrahydrofuran,THF)和小牛血清(fetal bovine serum,FBS)2种溶剂系统对deinoxanthin细胞吸收量的影响,发现以FBS(稀释倍数为10)为溶剂时,能够保持deinoxanthin的稳定性,并能够提高类胡萝卜素在人卵巢癌细胞A2780胞内的吸收量。同时,deinoxanthin具有抑制癌细胞生长的生物学活性,在浓度大于1μmol/L时呈现剂量依赖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inoxanthin 小牛血清 四氢呋喃 细胞吸收 抑制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参碱在调节Bax和Bcl-2蛋白表达诱导Hep G2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39
7
作者 程向东 杜义安 +2 位作者 黄灵 郑智国 姜志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711-713,共3页
目的:探讨Bax和Bcl-2蛋白在苦参碱诱导HepG2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采用MTT法和细胞凋亡ELISA试剂盒检测细胞活力和凋亡;用蛋白印迹试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内Bax,Bcl-2,Caspase-9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苦参碱诱导He... 目的:探讨Bax和Bcl-2蛋白在苦参碱诱导HepG2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采用MTT法和细胞凋亡ELISA试剂盒检测细胞活力和凋亡;用蛋白印迹试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内Bax,Bcl-2,Caspase-9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苦参碱诱导HepG2细胞凋亡,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苦参碱随时间进行性降低Bcl-2蛋白的表达,相应地稳步提高Bax蛋白的表达。而且苦参碱还促进Bax从胞浆内向线粒体移位,紧接着降解Caspase-3,-9蛋白。结论:苦参碱通过调节细胞内Bax和Bcl-2蛋白的表达经线粒体信号转导途径诱导HepG2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BAX BCL-2 CASPASE-9 Caspase-3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g3联合顺铂对高转移人卵巢癌细胞系H0-8910PM增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9
8
作者 陈鲁 朱笕青 +4 位作者 钱丽娟 顾琳慧 郑智国 马胜林 夏婷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258-261,共4页
背景与目的:人参皂苷(Rg3)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顺铂为诱导肿瘤凋亡的化疗药物,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日益受到重视。本研究探讨Rg3联合顺铂对高转移人卵巢癌细胞系H0-8910PM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我院自建的高转移人卵巢癌细胞系... 背景与目的:人参皂苷(Rg3)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顺铂为诱导肿瘤凋亡的化疗药物,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日益受到重视。本研究探讨Rg3联合顺铂对高转移人卵巢癌细胞系H0-8910PM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我院自建的高转移人卵巢癌细胞系H0-8910PM进行实验研究。实验分成6组:①空白对照组:只加新鲜的全培养液;②Rg3低浓度组:10μg/mlRg3培养液;③Rg3中浓度组:20μg/mlRg3培养液;④Rg3高浓度组:40μg/mlRg3培养液;⑤顺铂单药对照组:含10μg/ml顺铂的培养液;⑥顺铂+Rg3(中浓度)联合用药组:含10μg/ml顺铂+20μg/mlRg3培养液。分别观察各组对细胞核分裂指数、细胞集落形成率的影响。结果:随着Rg3浓度增高及Rg3和DDP的联合应用细胞核分裂指数下降,以联合用药组下降最明显(F=5.498,P=0.011)。空白对照组和Rg3高浓度组,顺铂单药组及顺铂+Rg3(中浓度)联合用药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1,0.007和0.001);Rg3低、中浓度组分别与顺铂+Rg3(中浓度)联合用药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0和0.015)。细胞集落形成率随着Rg3浓度增高而下降(F=100.69,P=0.000),高浓度的Rg3、DDP和联合用药组三者结果相近(P=0.887)。Rg3高浓度组、顺铂单药组合顺铂+Rg3(中浓度)组与空白对照组、Rg3低浓度组和Rg3中浓度组相比,及Rg3高浓度组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Rg3对高转移人卵巢癌细胞有一定的杀伤作用,能有效抑制细胞核分裂、细胞集落形成,但未发现Rg3和顺铂联合用药会相加或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人参皂苷RG3 分裂指数 集落形成率 人高转移 H0—8910PM细胞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细胞中c-erbB-2与P-gp表达的相关性 被引量:7
9
作者 许沈华 倪型灏 +3 位作者 凌雨田 张谷 朱赤红 刘祥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03-205,共3页
目的 探讨食管癌细胞c erbB 2与多药耐药性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癌细胞c erbB 2和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了 4 6例食管癌手术标本中癌细胞P 糖蛋白 (P gp)表达水平 ,并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食管癌中c erbB 2表达... 目的 探讨食管癌细胞c erbB 2与多药耐药性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癌细胞c erbB 2和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了 4 6例食管癌手术标本中癌细胞P 糖蛋白 (P gp)表达水平 ,并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食管癌中c erbB 2表达阳性 12 / 4 6例 (2 6 1% ) ;P gp表达阳性 2 8/ 4 6例 (6 0 9% )。食管癌淋巴结转移情况与c erbB 2和P gp表达比较发现 ,在c erbB 2阳性时淋巴结有转移 (31 0 9%± 5 33% )与无转移 (8 0 4 %± 3 0 3% )组的P gp表达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 0 0 73) ,而在c erbB 2阴性时淋巴结转移情况与P gp表达无相关性。食管癌临床分期与c erbB 2和P gp表达比较发现 ,在c erbB 2阳性时 ,Ⅲ~Ⅳ期 (33 6 8%± 5 5 1% )与Ⅱ期 (9 30 %± 2 78% )组P gp表达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2 7) ,而在c erbB 2阴性时临床分期与P gp表达无相关性。食管癌肿瘤大小、肿瘤分化程度与c erbB 2和P gp表达均无相关性。结论 在c erbB 2表达阳性时食管癌中有淋巴结转移、临床Ⅲ~Ⅳ期患者与P gp表达升高有相关性 ,提示双阳性时肿瘤患者预后较差。但在c erbB 2表达阴性时食管癌有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与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癌细胞 C-ERBB-2 P-GP 多药耐药性 检测 P-糖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V多重感染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刘洋 凌志强 +3 位作者 陈鲁 张平 胡越 赵宇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68-271,共4页
目的:对宫颈癌患者中HPV感染率及型别分布进行研究,探讨宫颈癌患者HPV多重感染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08年9月至2009年4月浙江省肿瘤医院因宫颈癌就诊且有临床病理确诊的患者171例,采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对HPV感染进行基... 目的:对宫颈癌患者中HPV感染率及型别分布进行研究,探讨宫颈癌患者HPV多重感染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08年9月至2009年4月浙江省肿瘤医院因宫颈癌就诊且有临床病理确诊的患者171例,采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对HPV感染进行基因诊断和分型,并进一步比较HPV多重感染、单一感染、无感染者在年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和淋巴结转移上的差异。结果:171例宫颈癌患者中HPV感染者为122例(71.35%),其中单一感染者103例(60.2%)、多重感染者19例(11.1%);HPV多重感染中以二重感染最常见(15例)、三重感染及四重感染各2例。单一感染主要是HPV16、18、58,多重感染主要是HPV16+58/52。无论是单一感染还是多重感染,均以含HPV16为主要的感染型别。年龄≥52岁宫颈癌患者中HPV多重感染的比例明显高于.<52岁患者,且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临床分期、病理分型及淋巴结转移上,HPV多重感染与单一感染或无感染者之间均无差异。结论:HPV多重感染与宫颈癌患者年龄有关,但与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等预后因子均无关系,可能是独立的预后预测因子。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适合临床筛查HPV感染及对HPV进行基因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人乳头状瘤病毒 基因型 多重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囊腺癌抑癌基因p16检测及其意义 被引量:5
11
作者 倪型灏 许沈华 +2 位作者 张谷 钱丽娟 高永良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43-145,I022,共4页
目的:进一步探讨新型抑癌基因p16与人类卵巢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对母系HO-8910细胞系、高转移HO-8910PM、NSMO模型和转移瘤以及69例卵巢囊腺癌手术标本石蜡组织进行p16检测。... 目的:进一步探讨新型抑癌基因p16与人类卵巢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对母系HO-8910细胞系、高转移HO-8910PM、NSMO模型和转移瘤以及69例卵巢囊腺癌手术标本石蜡组织进行p16检测。结果:母系HO-8910细胞与高转移HO-8910PM细胞、NSMO模型及转移瘤均具有p16阳性表达,表达强度均以转移细胞为弱。69例卵巢癌石蜡组织检测p16阳性51例(占73.9%),结合p16表达有无及强弱与病理组织学类型及分级、临床期别、腹水、癌肿播散、淋巴结转移及5年生存情况比较分析,发现随恶性程度、期别的增加,癌肿播散、淋巴结转移的出现,5年生存率的减低,p16表达明显减少,阳性强度减弱,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p16基因不仅为细胞周期的固有调控者,亦与抑制肿瘤生长的关系密切,其缺失与表达水平的改变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囊腺癌 免疫组织化学 P16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患者血清和癌细胞内胆酸含量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许沈华 孙永正 +4 位作者 钱丽娟 牟瀚舟 刘俊涛 洪文兵 朱赤红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309-311,共3页
作者用近期发展的对胆酸敏感的双通道离子选择性微电极检测21例肠癌活细胞内胆酸平均含量为17.59±1.18×10(-5)mol/L,12例距肠癌远端正常肠粘膜细胞内胆酸平均含量为4.58±0.66×1... 作者用近期发展的对胆酸敏感的双通道离子选择性微电极检测21例肠癌活细胞内胆酸平均含量为17.59±1.18×10(-5)mol/L,12例距肠癌远端正常肠粘膜细胞内胆酸平均含量为4.58±0.66×10(-5)mol/L,前者是后者的3.84倍,两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用放射免疫分析法(PEG法)检测23例肠癌细胞冻融液和远端正常肠粘膜细胞冻融液,胆酸平均含量分别为1.44±0.20nmol/ml和0.36±0.07nmol/ml,前者是后者的3.99倍,两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检测50例肠癌患者术前血清胆酸含量范围在2.02~17.55nmol/ml之间,平均为5.90±0.50nmol/ml;检测30例正常人血清胆酸含量范围在0.86~4.9nmol/ml之间,平均为2.60±0.24nmol/ml。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胆酸 离子选择性微电极 放射免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3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4
13
作者 罗君 凌志强 +3 位作者 彭兵锋 袁嘉敏 郑智国 毛伟敏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487-492,共6页
背景与目的:研究发现,许多微小RNA(microRNAs,miRNAs)与恶性肿瘤密切相关,其中miR-31(microRNA-31)在许多肿瘤中呈异常改变。中国是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最高发的地区之一。本研究旨在调查miR-3... 背景与目的:研究发现,许多微小RNA(microRNAs,miRNAs)与恶性肿瘤密切相关,其中miR-31(microRNA-31)在许多肿瘤中呈异常改变。中国是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最高发的地区之一。本研究旨在调查miR-31在ESCC中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学因素以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技术检测食管癌细胞株KYSE410、EC1和EC9706,以及81例ESCC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miR-31的表达水平。结果与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结合作统计分析。结果:在3株ESCC细胞株以及75.31%的ESCC组织中,miR-31表达上调。并且miR-31的高表达与更严重的淋巴结转移(P=0.043)、更深的浸润深度(P=0.002)以及更晚期的病理分期有关(P=0.027),而与其他临床病理学因素无关(P>0.05)。此外,miR-31的高表达与较差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有关(Kaplan-Meier分析P=0.014,多变量Cox分析P=0.021)。结论:miR-31可能是ESCC一项新的诊断和预后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miR-31 临床病理学 生存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在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1
14
作者 罗君 凌志强 毛伟敏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1年第8期669-673,共5页
背景与目的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肺癌患者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21例原发性肺癌首诊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CD19+、CD25+、CD44+及NK... 背景与目的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肺癌患者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21例原发性肺癌首诊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CD19+、CD25+、CD44+及NK细胞所占比例,并与96例健康人的血标本对比,结合临床及随访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对比,肺癌患者淋巴细胞亚群8项指标中CD3+及CD8+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CD4+/CD8+、CD19+、CD25+、CD44+及NK细胞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相比,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的CD8+明显升高而CD4+和CD4+/CD8+明显下降(P<0.05)。化疗后与化疗前相比CD3+明显上升,NK细胞、CD19+及CD44+明显下降(P<0.05),其中CD44+在化疗后表达不升高者有生存优势(P=0.021),而其余3项指标与患者预期生存无关。结论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普遍发生改变,CD44+在化疗后的改变可能与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淋巴细胞亚群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细胞增殖与P-gp表达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5
作者 许沈华 凌雨田 +2 位作者 朱赤红 周星明 刘祥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677-678,共2页
关键词 食管癌 细胞增殖 P-GP 表达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人参皂苷RG3对高转移卵巢癌细胞集落形成及细胞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鲁 钱丽娟 +2 位作者 顾琳慧 马胜林 朱笕青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1期118-121,共4页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 Rg3)对高转移人卵巢癌细胞系H0-8910PM的细胞集落形成和细胞形态的影响。方法:采用本院自建的高转移人卵巢癌细胞系H0-8910PM进行实验,随机分成5组:①空白对照组:只加新鲜的全培养液;②低浓度 Rg3组:10μg/mL Rg3培...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 Rg3)对高转移人卵巢癌细胞系H0-8910PM的细胞集落形成和细胞形态的影响。方法:采用本院自建的高转移人卵巢癌细胞系H0-8910PM进行实验,随机分成5组:①空白对照组:只加新鲜的全培养液;②低浓度 Rg3组:10μg/mL Rg3培养液;③中浓度 Rg3组:20μg/mL Rg3培养液;④中高浓度 Rg3组:30μg/mL Rg3培养液;⑤高浓度 Rg3组:40μg/mL Rg3培养液。观察不同浓度 Rg3分别对细胞集落形成率和细胞形态的影响。结果:经单因素分析发现5组细胞随着 Rg3浓度的升高,细胞集落形成率逐渐而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6.362,P=0.000)。多组变量随机区组分析示:空白对照组与任何浓度 Rg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0,0.000,0.000)。低浓度组与中高浓度 Rg3两组细胞集落形成率结果相近(8.3%vs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3)。中高浓度组与高浓度 Rg3两组细胞集落形成率均很低(2.5%Vs0.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低浓度组、中高浓度组分别与中高浓度组、高浓度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0,0.000,0.000)。中浓度以上 Rg3可引起H0-8910PM的细胞形态结构损伤。中高浓度及高浓度 Rg3在微观结构上能造成更严重的细胞形态结构损伤。结论: Rg3对高转移人卵巢癌H0-8910PM细胞能有效减少细胞集落的形成。中高、高浓度的 Rg3(30μg/mL以上)尤其可以产生较好的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作用,并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且对细胞形态结构破坏上产生更重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高转移 卵巢肿瘤 HO-8910PM细胞系 人参皂苷RG3 集落形成率 细胞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浆液性腺癌患者生存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许沈华 应莉莎 +1 位作者 朱赤红 谢锦波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2-145,149,共5页
目的从卵巢癌患者机体免疫状态和肿瘤生物学行为两方面来探讨患者生存影响因素。方法对获得随访的106例卵巢浆液性腺癌患者,按生存3年内和3年以上死亡分组进行统计分析。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血清中IFN-γ、TNF-αI、L-2、IL-4I、L-5I... 目的从卵巢癌患者机体免疫状态和肿瘤生物学行为两方面来探讨患者生存影响因素。方法对获得随访的106例卵巢浆液性腺癌患者,按生存3年内和3年以上死亡分组进行统计分析。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血清中IFN-γ、TNF-αI、L-2、IL-4I、L-5I、L-10表达水平和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CD56、CD19、CD25、CD44水平及临床病理资料。对照组检测细胞因子为51例女性职工体检健康者,检测淋巴细胞亚群及CD44表达为79例女性职工体检健康者。结果生存组IFN-γI、L-2I、L-4I、L-5高于对照组(P<0.01)I,L-10高于对照组(P<0.05)I,L-2/IL-4低于对照组(P<0.01);死亡组IFN-γI、L-2I、L-4I、L-5I、L-10高于对照组(P<0.01)I,L-2/IL-4低于对照组(P<0.01)。死亡组IFN-γ高于生存组(P<0.05)。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分析显示:生存组CD4/CD8、CD25高于对照组(P<0.01),CD56高于对照组(P<0.05),CD3、CD8低于对照组(P<0.01);死亡组CD25和CD44高于对照组(P<0.01),CD4/CD8高于对照组(P<0.05),CD3低于对照组(P<0.05)。死亡组CD44高于生存组(P<0.05)。卵巢浆液性腺癌患者的年龄,复发以及临床分期等因素与生存相关:生存组<50/≥50岁(22/23例)患者年轻多于死亡组(15/46例)(P<0.01);生存组复发/初发(15/30例)患者明显低于死亡组(35/26例)(P<0.01);生存组Ⅲ/Ⅳ期(42/3例)明显高于死亡组(46/15例)(P<0.05)。结论卵巢浆液性腺癌患者IFN-γ和CD44水平升高、患者年龄≥50岁、肿瘤复发、临床分期晚是影响患者生存的重要因素。卵巢浆液性腺癌患者机体出现Th1/Th2失衡和不同程度的免疫机制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浆液性腺癌 细胞因子 淋巴细胞亚群 CD44 生存影响因素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杂交法检测MDR1基因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与p53的关系 被引量:2
18
作者 苏丹 许沈华 +2 位作者 倪型灏 张谷 朱赤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9期900-902,共3页
目的:了解食管癌组织MDR1基因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与p53的关系。方法:用原位杂交法检测了57例食管癌组织标本中MDR1基因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了其中44例p53蛋白的表达并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及相关性分析。结果:57例食管癌组织中MDR1mRNA阳... 目的:了解食管癌组织MDR1基因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与p53的关系。方法:用原位杂交法检测了57例食管癌组织标本中MDR1基因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了其中44例p53蛋白的表达并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及相关性分析。结果:57例食管癌组织中MDR1mRNA阳性表达率为35%(20/57),其中食管癌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阳性表达为29%(8/29),有淋巴结转移患者阳性表达分别为41%(12/28),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表达。临床Ⅱ期食管癌患者阳性表达分别为27%(8/30),临床Ⅲ-Ⅳ期阳性表达为44%(12/27),高于临床Ⅱ期患者的表达。食管癌患者MDR1mRNA表达与肿瘤大小、部位、分化程度、肿瘤浸润的程度无明显相关。44例食管癌组织中p5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3%(32/44),其中食管癌浸润至肌层,p53表达率为45%(5/11),肿瘤浸润至外膜,p53表达率为82%(27/33),差异有显著性,P<0.01。食管癌患者p53表达与肿瘤大小、部位、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32例p53蛋白表达阳性的组织中有10例MDR1mRNA表达阳性,它们之间的表达在统计学上无明显相关。结论:MDR1基因及突变型p53在食管癌组织中均有过表示,其表达可能与食管癌进展相关。在食管癌组织中MDR1基因表达可能并非受p53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杂交法 检测 MDR1基因 食管癌 表达 P5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P-gp和P27表达水平及对生存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倪型灏 许沈华 +3 位作者 张谷 朱赤红 凌雨田 刘祥麟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5期458-461,共4页
目的:研究食管癌细胞多药耐药性和细胞周期调控因子表达水平及对患者生存期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104例有随访资料的食管癌手术标本中癌细胞P-糖蛋白(P-gp)和细胞周期调控因子(P27)表达水平,并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104... 目的:研究食管癌细胞多药耐药性和细胞周期调控因子表达水平及对患者生存期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104例有随访资料的食管癌手术标本中癌细胞P-糖蛋白(P-gp)和细胞周期调控因子(P27)表达水平,并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104例食管癌P-gp表达阴性70例(67.3%);阳性表达34例,其中轻度表达6例(5.7%)、中度表达18例(17.3%)、重度表达10例(9.6%)。P27表达阴性34例(32.7%);阳性表达70例,其中轻度表达7例(6.7%)、中度表达42例(40.4%)、重度表达21例(20.2%)。在生存3年以上组P-gp表达阳性占17.5%(10例),而3年内死亡组P-gp表达阳性占53.3%(24例),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01)。P-gp过表达与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和死亡率成正相关。生存3年以上组P27表达阳性占75.8%(44例),而在3年内死亡组P27表达阳性占56.5%(2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27过表达与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和死亡率呈负相关。肿瘤的分化程度在生存组与死亡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肿瘤的浸润深度在生存3年以上组浸润全层仅占53.4%(31例),而在3年内死亡组浸润全层占82.6%(38例),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淋巴结有无转移的生存组与死亡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临床分期在生存组与死亡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P-gp过表达与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和死亡率成正相关。P27过表达与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和死亡率呈负相关。检测P-gp和P27表达水平可为临床提供选择化疗方案的参考依据。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是影响食管癌患者生存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P-糖蛋白(P-gp) 细胞周期调控因子(P27)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一胶囊联合顺铂对高转移人卵巢癌细胞系HO-8910PM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鲁 朱笕青 +4 位作者 钱丽娟 顾琳慧 郑智国 马胜林 夏婷 《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6期637-639,共3页
目的观察参一胶囊(Rg3)对高转移人卵巢癌细胞系HO-8910PM的抑制作用。方法细胞分成6组:阴性对照组(A组):只加新鲜的全培养液;低浓度组(B组):含10μg.mL-1Rg3培养液;中浓度组(C组):含20μg·mL-1Rg3培养液;高浓度组(D组):含40μg... 目的观察参一胶囊(Rg3)对高转移人卵巢癌细胞系HO-8910PM的抑制作用。方法细胞分成6组:阴性对照组(A组):只加新鲜的全培养液;低浓度组(B组):含10μg.mL-1Rg3培养液;中浓度组(C组):含20μg·mL-1Rg3培养液;高浓度组(D组):含40μg·mL-1Rg3培养液;顺铂阳性对照组(E组):含10μg·mL-1顺铂的培养液;顺铂+Rg3联合用药组(F组):含10μg·mL-1顺铂+20μg·mL-1Rg3培养液。分别从台盼蓝活细胞计数法、细胞的增殖抑制(CCK-8法)进行观察。结果Rg3对人卵巢癌HO-8910PM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显示了较好的细胞毒活性作用(P<0.05)。Rg3与顺铂联合用药时,细胞毒作用与高浓度Rg3和顺铂组相似,但在微观结构上能造成更大的细胞形态结构损伤。结论Rg3对高转移人卵巢癌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Rg3与顺铂联合用药在细胞结构破坏上可能有相加或协同作用,这将为临床卵巢癌患者进行抗肿瘤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一胶囊 卵巢癌 HO-8910PM细胞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