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POSSUM评分对65岁以上老年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意义
被引量:
4
1
作者
张云利
胡建国
+2 位作者
杨立涛
郭剑民
周立新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8期1061-1063,共3页
目的:探讨POSSUM评分(生理学和手术严重评分结合并发症与病死率系统,physiologicalandoperative-severityscoreforenUmerationofmortalityandmorbidity,POSSUM)对65岁以上老年人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术后并发症及病死率的评定意义。方法...
目的:探讨POSSUM评分(生理学和手术严重评分结合并发症与病死率系统,physiologicalandoperative-severityscoreforenUmerationofmortalityandmorbidity,POSSUM)对65岁以上老年人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术后并发症及病死率的评定意义。方法:对1995年1月至2004年12月间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68例(>65岁)胰头和壶腹周围癌患者(老年组)回顾性分析及POSSUM评分,并与同期中青年组(<65岁)128例患者作比较。结果:老年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6.7%,手术病死率11.7%;中青年组分别为20.1%和2.3%。老年组术后并发症主要为肺部感染(14.7%),心律失常(11.7%),急性肾功能不全(5.8%),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各种感染所致多脏器衰竭,急性肾功能不全。老年组围手术期POSSUM评分预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手术病死率与实际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0.91,P>0.05)。结论:老年人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是高风险的手术,围手术期POSSUM评分能预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手术病死率,并指导围手术期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老年人
POSSUM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肝动脉埋泵化疗预防肝癌术后复发的作用
被引量:
4
2
作者
郭剑民
张云利
周立新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433-434,共2页
目的:探讨肝动脉埋泵灌注化疔对肝癌根治术后复发的预防作用。方法:287例肝癌行根治术后随机分4组,分别埋置肝动脉化疗泵组、门静脉化疗泵组、肝动脉门静脉双埋化疗泵组、对照组(未置泵组)。所有泵内化疗2年,并追踪观察其术后复发情况...
目的:探讨肝动脉埋泵灌注化疔对肝癌根治术后复发的预防作用。方法:287例肝癌行根治术后随机分4组,分别埋置肝动脉化疗泵组、门静脉化疗泵组、肝动脉门静脉双埋化疗泵组、对照组(未置泵组)。所有泵内化疗2年,并追踪观察其术后复发情况。结果:肝动脉埋泵化疗组患者其术后复发率明显低于门静脉埋泵化疗组和对照组(P<0.01),与肝动脉门静脉双埋泵化疗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同时肝动脉埋泵化疗能明显提高肝癌根治术后的一、二、三年生存率。结论:肝动脉埋泵化疗能延长肝癌术后的生存期及降低术后复发率。经胃十二指肠动脉的肝动脉埋泵化疗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
肝癌
埋泵化疗
复发率
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肝管汇合变异在肝门胆管癌手术中的价值
被引量:
3
3
作者
徐志远
郭剑民
+1 位作者
周立新
张则伟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725-728,共4页
目的:评价肝管汇合变异在肝门胆管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2002年1月~2007年3月本院就诊的肝门胆管癌(或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行术前磁共振胰胆管显影(MRCP)检查,发现存在左、右肝管汇合方式变异患者24例,其中16例评价有潜在手术切除可能...
目的:评价肝管汇合变异在肝门胆管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2002年1月~2007年3月本院就诊的肝门胆管癌(或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行术前磁共振胰胆管显影(MRCP)检查,发现存在左、右肝管汇合方式变异患者24例,其中16例评价有潜在手术切除可能的患者行手术探查,对该16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患者术前MRCP检查发现的肝管汇合变异均经手术证实,MRCP诊断肝管汇合方式变异的准确性为100%;16例患者中右后叶支直接汇入左肝管7例(43.8%),呈"三叉戟"状5例(31.3%),右后叶支直接汇入肝总管2例(12.5%),右前叶支直接汇入左肝管2例(12.5%);手术切除9例(56.3%),其中R0切除5例(31.3%),R1切除3例(18.8%),R2切除1例(6.3%);术后发生并发症2例,1例患者死于术后胆漏。结论:肝门胆管癌患者中肝管汇合变异较常见,术前MRCP检查能较准确的发现这种变异;有些肝管汇合变异是对手术有利的,通过合理的手术入路,利用这些变异,能提高部分患者、尤其是Ⅲ和Ⅳ型等高位胆管癌患者手术切除的成功率,并有利于选择合适的胆肠吻合方式及避免术中胆道误损伤,提高手术切除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门胆管癌
肝管汇合变异
手术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玫瑰树碱诱导胰腺癌细胞焦亡的机制
被引量:
2
4
作者
曹丹
陈星
+2 位作者
汤晓燕
张宇华
邓尚贵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965-970,共6页
目的探讨植物源性生物活性化合物玫瑰树碱对胰腺癌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为开发治疗胰腺癌的潜在天然抗癌药物提供理论基础。方法评估玫瑰树碱对胰腺癌PANC-1细胞增殖和转移能力的影响,镜下观察焦亡相关细胞形态学特征,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
目的探讨植物源性生物活性化合物玫瑰树碱对胰腺癌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为开发治疗胰腺癌的潜在天然抗癌药物提供理论基础。方法评估玫瑰树碱对胰腺癌PANC-1细胞增殖和转移能力的影响,镜下观察焦亡相关细胞形态学特征,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的变化,研究玫瑰树碱的作用机制。Western blotting检测焦亡和线粒体代谢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焦亡相关蛋白对预后的影响,构建预后模型,分析焦亡相关基因与T细胞免疫招募的相关性。结果玫瑰树碱能抑制PANC-1细胞的存活率和转移能力。玫瑰树碱处理后,PANC-1细胞明显涨大、变圆并发生破裂,细胞内ROS含量升高。焦亡相关蛋白caspase 3、caspase 4、gasdermin D和线粒体代谢相关蛋白TMEM70的表达均有不同程度上调。纳入IL-6、AIM2、NLRP1、caspase 4、IL-18、caspase 3基因表达的数据,并结合肿瘤的T、N分期建立胰腺癌生存预后模型。进一步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胰腺癌焦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发现IL-6、AIM2、NRLP1可能参与T细胞招募。结论玫瑰树碱能抑制胰腺癌PANC-1细胞的增殖和转移能力,使其产生焦亡后的形态学特征。同时,玫瑰树碱能够诱导PANC-1细胞发生焦亡,并可能引起炎症和免疫反应,从而增强其抗肿瘤效应。此外,玫瑰树碱可能通过干扰线粒体代谢、上调ROS、诱导焦亡,发挥对胰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可能提高其对化疗和免疫治疗等方法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瑰树碱
胰腺癌
焦亡
生物信息学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POSSUM评分对65岁以上老年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意义
被引量:
4
1
作者
张云利
胡建国
杨立涛
郭剑民
周立新
机构
浙江省
肿瘤
医院
肝胆
胰
外科
出处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8期1061-1063,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POSSUM评分(生理学和手术严重评分结合并发症与病死率系统,physiologicalandoperative-severityscoreforenUmerationofmortalityandmorbidity,POSSUM)对65岁以上老年人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术后并发症及病死率的评定意义。方法:对1995年1月至2004年12月间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68例(>65岁)胰头和壶腹周围癌患者(老年组)回顾性分析及POSSUM评分,并与同期中青年组(<65岁)128例患者作比较。结果:老年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6.7%,手术病死率11.7%;中青年组分别为20.1%和2.3%。老年组术后并发症主要为肺部感染(14.7%),心律失常(11.7%),急性肾功能不全(5.8%),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各种感染所致多脏器衰竭,急性肾功能不全。老年组围手术期POSSUM评分预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手术病死率与实际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0.91,P>0.05)。结论:老年人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是高风险的手术,围手术期POSSUM评分能预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手术病死率,并指导围手术期处理。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老年人
POSSUM评分
Keywords
Pancreatic neoplasm ,Pancreaticoduodenectomy aged P,OSSUM scoring
分类号
R735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肝动脉埋泵化疗预防肝癌术后复发的作用
被引量:
4
2
作者
郭剑民
张云利
周立新
机构
浙江省肿瘤医院肝胆外科
出处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433-434,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肝动脉埋泵灌注化疔对肝癌根治术后复发的预防作用。方法:287例肝癌行根治术后随机分4组,分别埋置肝动脉化疗泵组、门静脉化疗泵组、肝动脉门静脉双埋化疗泵组、对照组(未置泵组)。所有泵内化疗2年,并追踪观察其术后复发情况。结果:肝动脉埋泵化疗组患者其术后复发率明显低于门静脉埋泵化疗组和对照组(P<0.01),与肝动脉门静脉双埋泵化疗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同时肝动脉埋泵化疗能明显提高肝癌根治术后的一、二、三年生存率。结论:肝动脉埋泵化疗能延长肝癌术后的生存期及降低术后复发率。经胃十二指肠动脉的肝动脉埋泵化疗是安全有效的。
关键词
术后
肝癌
埋泵化疗
复发率
生存率
Keyword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epatic arterial infusion chemotherapy
recurrence
survival rate
分类号
R735.7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肝管汇合变异在肝门胆管癌手术中的价值
被引量:
3
3
作者
徐志远
郭剑民
周立新
张则伟
机构
浙江省
肿瘤
医院
肝胆
胰
外科
出处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725-728,共4页
文摘
目的:评价肝管汇合变异在肝门胆管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2002年1月~2007年3月本院就诊的肝门胆管癌(或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行术前磁共振胰胆管显影(MRCP)检查,发现存在左、右肝管汇合方式变异患者24例,其中16例评价有潜在手术切除可能的患者行手术探查,对该16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患者术前MRCP检查发现的肝管汇合变异均经手术证实,MRCP诊断肝管汇合方式变异的准确性为100%;16例患者中右后叶支直接汇入左肝管7例(43.8%),呈"三叉戟"状5例(31.3%),右后叶支直接汇入肝总管2例(12.5%),右前叶支直接汇入左肝管2例(12.5%);手术切除9例(56.3%),其中R0切除5例(31.3%),R1切除3例(18.8%),R2切除1例(6.3%);术后发生并发症2例,1例患者死于术后胆漏。结论:肝门胆管癌患者中肝管汇合变异较常见,术前MRCP检查能较准确的发现这种变异;有些肝管汇合变异是对手术有利的,通过合理的手术入路,利用这些变异,能提高部分患者、尤其是Ⅲ和Ⅳ型等高位胆管癌患者手术切除的成功率,并有利于选择合适的胆肠吻合方式及避免术中胆道误损伤,提高手术切除的安全性。
关键词
肝门胆管癌
肝管汇合变异
手术切除
Keywords
Hilar cholangiocarcinoma
The variation of hepatic biliary confluence
Surgical resection
分类号
R735.8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玫瑰树碱诱导胰腺癌细胞焦亡的机制
被引量:
2
4
作者
曹丹
陈星
汤晓燕
张宇华
邓尚贵
机构
浙江
海洋大学食品与药学学院食品系
浙江省
肿瘤
医院
肝胆
胰
外科
杭州医学院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系
出处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965-970,共6页
基金
浙江省基础公益研究计划(LQ23H160010)
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项目(2017zkl005)。
文摘
目的探讨植物源性生物活性化合物玫瑰树碱对胰腺癌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为开发治疗胰腺癌的潜在天然抗癌药物提供理论基础。方法评估玫瑰树碱对胰腺癌PANC-1细胞增殖和转移能力的影响,镜下观察焦亡相关细胞形态学特征,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的变化,研究玫瑰树碱的作用机制。Western blotting检测焦亡和线粒体代谢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焦亡相关蛋白对预后的影响,构建预后模型,分析焦亡相关基因与T细胞免疫招募的相关性。结果玫瑰树碱能抑制PANC-1细胞的存活率和转移能力。玫瑰树碱处理后,PANC-1细胞明显涨大、变圆并发生破裂,细胞内ROS含量升高。焦亡相关蛋白caspase 3、caspase 4、gasdermin D和线粒体代谢相关蛋白TMEM70的表达均有不同程度上调。纳入IL-6、AIM2、NLRP1、caspase 4、IL-18、caspase 3基因表达的数据,并结合肿瘤的T、N分期建立胰腺癌生存预后模型。进一步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胰腺癌焦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发现IL-6、AIM2、NRLP1可能参与T细胞招募。结论玫瑰树碱能抑制胰腺癌PANC-1细胞的增殖和转移能力,使其产生焦亡后的形态学特征。同时,玫瑰树碱能够诱导PANC-1细胞发生焦亡,并可能引起炎症和免疫反应,从而增强其抗肿瘤效应。此外,玫瑰树碱可能通过干扰线粒体代谢、上调ROS、诱导焦亡,发挥对胰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可能提高其对化疗和免疫治疗等方法的敏感性。
关键词
玫瑰树碱
胰腺癌
焦亡
生物信息学
活性氧
Keywords
ellipticine
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
pyroptosis
bioinformatics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分类号
R735.9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POSSUM评分对65岁以上老年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意义
张云利
胡建国
杨立涛
郭剑民
周立新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肝动脉埋泵化疗预防肝癌术后复发的作用
郭剑民
张云利
周立新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肝管汇合变异在肝门胆管癌手术中的价值
徐志远
郭剑民
周立新
张则伟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玫瑰树碱诱导胰腺癌细胞焦亡的机制
曹丹
陈星
汤晓燕
张宇华
邓尚贵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