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NI在局部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接受化疗联合免疫序贯放疗中疗效及预后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王雨 魏卓隽 +6 位作者 汪琳 王瑞琪 陈焕 程琦 林晓 马红莲 徐裕金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05-412,共8页
目的:探索预后营养指数(PNI)在接受诱导化疗联合免疫(化免)序贯放疗的局部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的疗效预测价值及预后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肿瘤医院2019年5月至2023年8月期间收治的126例行诱导化免序贯放疗的局部晚期ESCC... 目的:探索预后营养指数(PNI)在接受诱导化疗联合免疫(化免)序贯放疗的局部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的疗效预测价值及预后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肿瘤医院2019年5月至2023年8月期间收治的126例行诱导化免序贯放疗的局部晚期ESCC患者的临床资料。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确定患者诱导化免前1周内、放疗前1周内、放疗开始后4±1周的PNI最佳临界值并对患者进行分组。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用Log-Rank法比较组间患者的总生存期(OS)及无进展生存期(PFS),采用Cox回归分析探讨诱导化免序贯放疗的局部晚期ESCC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126例局部晚期ESCC患者,男性118例,女性8例,中位年龄65岁(44~78岁)。运用ROC曲线确认的患者诱导化免前、放疗前和放疗中PNI最佳临界值为46.2、48.3和37.9。放疗前PNI≥48.3组中位OS、PFS分别为47.3、28.2个月,放疗前PNI<48.3组中位OS、PFS分别为18.7、15.2个月(P<0.01,P<0.05)。放疗中PNI≥37.9组中位OS未达到,中位PFS为25.7个月,放疗中PNI<37.9组中位OS、PFS分别为17.0、12.5个月(P<0.01,P<0.05)。诱导化免后PNI升高组中位OS未达到,中位PFS为28.4个月;PNI降低组中位OS、PFS分别为20.4、16.0个月(P<0.01,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放疗中PNI[HR=2.292,95%CI(1.264,4.159),P<0.05]、诱导化免后PNI变化[HR=2.120,95%CI(1.007,4.463),P<0.05]为影响OS因素。结论:放疗中PNI、诱导化免后PNI变化与患者治疗疗效及预后有一定相关性,可作为预测ESCC化免序贯放疗获益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预后营养指数 化疗联合免疫序贯放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部肿瘤放疗患者双手放置方式对摆位误差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陈国付 方临明 胡晓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99-1101,1106,共4页
目的探讨胸部肿瘤患者放疗中双手放置方式对摆位误差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6月浙江省肿瘤医院放疗科接受调强放疗的40例胸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放疗时双手放置方式的不同分为甲组(双手抱肘置于额头上,n=21)和乙... 目的探讨胸部肿瘤患者放疗中双手放置方式对摆位误差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6月浙江省肿瘤医院放疗科接受调强放疗的40例胸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放疗时双手放置方式的不同分为甲组(双手抱肘置于额头上,n=21)和乙组(双手置于身体两侧,n=19)。每例患者行CT模拟定位,勾画肿瘤靶区和累及器官,制定放疗计划。治疗第1周,每次治疗前行机载锥形束CT(CBCT)扫描,以后每周扫描1次,共扫描9次。对两组患者肿瘤靶区的平移摆位误差进行测量。结果甲组患者左右方向、上下方向摆位误差小于乙组(P<0.05);两组患者前后方向摆位误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左右方向、上下方向校准频率小于乙组(P<0.05);两组患者前后方向校准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部肿瘤放疗患者双手放置方式对摆位误差有影响,双手抱肘置于额头上的方式引起的摆位误差较小。如果患者因各种原因无法采用双手抱肘置于额头上的方式而采用双手置于身体两侧的方式时,应对目前所使用的体架以及热塑膜进行改进以利于降低摆位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肿瘤 摆位误差 双手放置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男护士人文执业能力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王安龙 吴婉英 崔鸣欧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5-87,共3页
目的了解浙江省男护士人文执业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提高护士人文执业能力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护士人文执业能力测评量表对浙江省412名男护士以网络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结果男护士人文执业能力得分为103.95±13.98;其5个维度中,人... 目的了解浙江省男护士人文执业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提高护士人文执业能力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护士人文执业能力测评量表对浙江省412名男护士以网络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结果男护士人文执业能力得分为103.95±13.98;其5个维度中,人文关怀实践能力和伦理与法律实践能力得分相对较高,自我管理能力得分较低。不同培训次数、家人关心程度和同事关心程度男护士人文执业能力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浙江省男护士人文执业能力处于中上水平,护理管理者应通过加强培训、促进家庭和谐和建立良好护理工作氛围,以促进男护士人文执业能力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护士 人文关怀 人文执业能力 伦理与法律 实践能力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疗技术与放射性肺损伤:高剂量小体积还是低剂量大体积? 被引量:14
4
作者 喻冰琪 王谨 +3 位作者 徐裕金 苏峰 单国平 陈明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752-757,共6页
放射治疗是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目前使用的主流技术是三维适形放疗(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ation therapy,3D-CRT)和调强适形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两者各具特点。本文综述近年来两种放疗技... 放射治疗是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目前使用的主流技术是三维适形放疗(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ation therapy,3D-CRT)和调强适形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两者各具特点。本文综述近年来两种放疗技术治疗肺癌的文献,重点讨论放射剂量在肺内的分布与放射性肺炎的关系,即高剂量分布在较小的肺体积与低剂量分布在较大的肺体积,两者哪种更易引发放射性肺炎(radiation pneumonitis,R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放射性肺炎 三维适形放疗 调强适形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125)Ⅰ粒子植入治疗难治性盆腔恶性肿瘤 被引量:13
5
作者 郑家平 俞炎平 +2 位作者 邵国良 胡福军 狄小云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5期343-345,共3页
目的评价CT引导下125Ⅰ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盆腔难治性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探讨粒子植入技术。方法23例盆腔恶性肿瘤,均为术后复发接受化疗和(或)根治量放疗肿瘤仍进展患者,瘤体最大径3.5~7.0 cm,平均4.5 cm。粒子植入术前1~3 d行模拟C... 目的评价CT引导下125Ⅰ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盆腔难治性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探讨粒子植入技术。方法23例盆腔恶性肿瘤,均为术后复发接受化疗和(或)根治量放疗肿瘤仍进展患者,瘤体最大径3.5~7.0 cm,平均4.5 cm。粒子植入术前1~3 d行模拟CT扫描,采用治疗计划系统(TPS)制定粒子植入计划,根据处方剂量求出术中所需125Ⅰ粒子的总活度并算出治疗粒子数量。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125Ⅰ粒子。其中6例患者粒子植入前或后接受髂内动脉灌注化疗。结果单个瘤体内首次植入粒子数为9~75粒,平均27粒。6例接受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共14个疗程。粒子植入术后72 h~4周,下肢疼痛和(或)肛门、会阴周围疼痛坠胀不适,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11例,有效率69.6%(16/23)。术后随访2~34个月,中位随访21个月,部分缓解(PR)18例;无变化(SD)4例;进展(PD)1例,总有效率78.3%(18/23)。死亡3例,存活20例,最长生存时间34个月。结论CT引导下125Ⅰ粒子植入对盆腔难治性恶性肿瘤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恶性肿瘤 难治性 近距离放射疗法 ^125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抗原致敏树突状细胞疫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6
作者 朱利明 张沂平 +11 位作者 王晓稼 钟海均 范云 余新民 邓清华 孔祥明 应杰儿 李铁 娄广媛 吴稚兵 汤忠祝 马胜林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6期567-570,共4页
目的:观察肿瘤抗原致敏人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疫苗治疗各类晚期恶性肿瘤的不良反应,初步观察其治疗疗效。方法:91例非小细胞肺癌、结直肠癌、恶性黑素瘤、肾癌、乳腺癌等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入组,均符合试验的纳入组及排除标... 目的:观察肿瘤抗原致敏人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疫苗治疗各类晚期恶性肿瘤的不良反应,初步观察其治疗疗效。方法:91例非小细胞肺癌、结直肠癌、恶性黑素瘤、肾癌、乳腺癌等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入组,均符合试验的纳入组及排除标准,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报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患者单采外周血单核细胞体外培育成DC,用抗原致敏后制备成DC疫苗回输,每周回输1次,3次定义为1个周期。结果:91例患者共接受96个周期疫苗治疗;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寒战、发热、肌肉酸痛、皮肤瘙痒、胸闷及一过性全身无力,大部分为自限性;76例进行疗效评价,无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及部分缓解(partial remission,PR)病例,治疗后稳定(stable disease,SD)31例,进展(progression disease,PD)45例,临床获益率40.8%;85例患者获得随访资料,患者中位达进展时间(median time to progression,mTTP)为2.6个月,生存时间为0.9-30.6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4.5个月,1年生存率为9.2%。结论:肿瘤抗原致敏人DC疫苗治疗各类晚期恶性肿瘤耐受性良好,亦可见临床获益,疫苗临床应用方法有待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疫苗 恶性肿瘤 免疫治疗 不良反应 临床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抗原致敏树突状细胞疫苗联合热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7
作者 朱利明 张沂平 +3 位作者 余新民 邓清华 吴稚冰 马胜林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66-69,共4页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疫苗联合热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14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入组,均符合研究的纳入及排除标准,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单采外周血单核细胞体外培育成树突状细胞,将抗原致敏制备成的...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疫苗联合热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14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入组,均符合研究的纳入及排除标准,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单采外周血单核细胞体外培育成树突状细胞,将抗原致敏制备成的树突状细胞疫苗回输患者,回输前1d使用NRL-001型内生场热疗系统对患者肿瘤局部进行射频加温,疫苗回输3次为1个周期。结果:14例患者共接受16周期联合治疗。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发热、寒战、肌肉酸痛、一过性全身无力、皮肤瘙痒、胸闷、皮肤局部红斑和水疱。全组治疗后稳定7例,进展7例,临床获益率50%;患者中位达进展时间(median time to progression,mTTP)为2.7个月,生存时间为2.5-29.3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4.9个月,1年生存率(3/14)为21.4%。结论:肿瘤抗原致敏树突状细胞疫苗联合热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总体耐受性良好,亦可见临床获益,其临床价值有待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疫苗 热疗 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患者PICC置管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22
8
作者 张春玲 吴婉英 杨方英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年第19期49-50,72,共3页
经外周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 PICC)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是由于PICC形成的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可引起患侧肢体疼痛、肿胀,严重者甚至发生肢体坏死、栓子脱落,有可能导... 经外周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 PICC)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是由于PICC形成的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可引起患侧肢体疼痛、肿胀,严重者甚至发生肢体坏死、栓子脱落,有可能导致脑栓塞、肺栓塞等后果,危及生命。因此,如何避免DVT的发生日益受到医护人员的重视。为此,本文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10月至2010年9月浙江省肿瘤医院放疗科收治的453例PICC置管患者的临床资料,对DVT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PICC 血栓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胸部肿瘤初步结果 被引量:4
9
作者 朱远 刘鲁迎 +1 位作者 汤忠祝 王健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67-369,372,共4页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在胸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方法:自1999年9月~2002年8月,对36例经病理证实的胸部肿瘤进行了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其中原发性肺癌22例,转移性肺癌12例,纵隔肿瘤2例。其中鳞癌16例,腺癌15例,小细胞癌2例,胚胎性癌1...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在胸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方法:自1999年9月~2002年8月,对36例经病理证实的胸部肿瘤进行了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其中原发性肺癌22例,转移性肺癌12例,纵隔肿瘤2例。其中鳞癌16例,腺癌15例,小细胞癌2例,胚胎性癌1例,胸腺瘤1例,软组织肉瘤1例。原发性肿瘤放疗先采用普通外照射50 Gy/25次/5周,结束后即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对于不规则形病灶使用多叶光栅,球形病灶采用圆形限光筒。5~6个共面或非共面野,每次4 Gy,每周照射3次,共4~5次。转移性肿瘤单纯立体定向放射治疗,1~4个拉弧照射,每次4 Gy,每周3次,共7~10次。立体定向放疗时肿瘤体积为1.85 cm3至104.61 cm3(中位体积24.96 cm3)。结果:治疗结束后2个月拍摄胸部CT片进行疗效评价。可评价疗效的34例中,CR 13例,PR 14例,NC 5例,PD 2例。中位随访时间为24个月。一年和二年生存率分别为74.1%和38.4%。毒副反应主要为放射性肺损伤。其中急性放射性肺炎1级17例,2级10例,3级1例,5级2例(该2例肿瘤体积均超过60 cm3且为非共面照射)。晚期放射性肺纤维化1级20例,2级8例。结论: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作为普通外照射的补充在胸部肿瘤的治疗中近期疗效较好,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但要注意照射技术,照射体积不宜过大,适当调整非共面照射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 放射治疗 胸部肿瘤 转移性肺癌 胚胎性癌 胸腺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放疗后颈淋巴结复发再治疗临床分析 被引量:13
10
作者 唐秋 胡巧英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后颈部复发治疗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鼻咽癌根治性放疗后颈部复发再治疗的82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rN_1期26例,rN_2期18例,rN_3期38例。按患者性别、放射治疗结束至复发之日的间隔时间、rN分期、复...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后颈部复发治疗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鼻咽癌根治性放疗后颈部复发再治疗的82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rN_1期26例,rN_2期18例,rN_3期38例。按患者性别、放射治疗结束至复发之日的间隔时间、rN分期、复发部位、治疗方式、治疗结束时疗效分为2组;手术治疗组按淋巴结外受累情况、淋巴结转移数、颈清术范围分为2个亚组。生存率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差异显著性检验采用Log-rank法,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模型。结果:82例颈淋巴结复发再程治疗后1、3、5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58.0%、39.0%、39.0%: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2.9%、47.6%、25.0%。以放疗为主治疗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0.8%、37.1%、19.1%;以手术为主治疗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6.7%、66.0%、34.2%。以手术为主治疗疗效优于以放疗为主的治疗。其预后因素与肿瘤复发部位有关。结论:鼻咽癌放疗后颈淋巴结复发再治疗的疗效较满意,治疗应选择以颈清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放射疗法 颈淋巴结清扫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转移性恶性肿瘤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郑晓 刘鲁迎 +2 位作者 陈秀勇 许亚萍 谭萍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31-233,共3页
目的 :探讨肺转移性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的价值。方法 :本院从 1993年 1月— 1999年 1月 ,收治 75例肺转移性恶性肿瘤。全部病例其原发病灶均经病理证实 ,肺转移灶经CT、MRI证实。全组男性 34例 ,女性 41例。中位年龄 47岁 (2 7— 71岁 ... 目的 :探讨肺转移性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的价值。方法 :本院从 1993年 1月— 1999年 1月 ,收治 75例肺转移性恶性肿瘤。全部病例其原发病灶均经病理证实 ,肺转移灶经CT、MRI证实。全组男性 34例 ,女性 41例。中位年龄 47岁 (2 7— 71岁 )。单个转移病灶 12例 ,多发转移灶 6 3例。单纯手术切除肺叶或楔形切除 4例 ;手术 +化疗 2例 ,术前术后放疗 +术后化疗 6例 ;放疗加化疗 17例 ;单纯放疗 10例 ;单纯化疗 36例。 75例中 5 9例服中药辅佐。结果 :75例肺转移性恶性肿瘤中鼻咽癌有效率 (CR +PR) 71 4% (2 0 2 8)中位生存期 (MST) 9 5个月 ;肺癌有效率为 (CR +PR) 5 3 3% (8 15 )MST 8 5个月 ;乳腺癌有效率为 6 8 7% (2 2 32 )MST 2 1个月 ;本组总有效率为 (CR +PR) 6 6 7% (5 0 75 ) ,CR率为 36 0 % ,PR率为 30 7%。NC率为 2 5 3% ,PD率为 8% ,本组总MST 13 5个月 ,中药有对放化疗协同作用。结论 :本组病例为回顾性调查 ,每组病种病例不多 ,鼻咽癌和乳腺癌肺转移的结果分析提示对放化疗敏感 ,低度恶性的肺转移性癌放疗合并化疗是一种有效辅助治疗手术 ,配合中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转移性恶性肿瘤 外科手术 放射治疗 化疗 综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素联合卡铂化疗和同步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Ⅰ期临床试验的初步结果 被引量:2
12
作者 朱远 张鸿未 胡福军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0年第5期333-335,共3页
目的 评价泰素联合卡铂化疗和同步放疗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 自 1996年 7月至 1998年 6月 ,15例不能手术的初治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泰素联合卡铂化疗和同步放疗。ⅢA期 7例 (47% ) ,ⅢB期 8例 (... 目的 评价泰素联合卡铂化疗和同步放疗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 自 1996年 7月至 1998年 6月 ,15例不能手术的初治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泰素联合卡铂化疗和同步放疗。ⅢA期 7例 (47% ) ,ⅢB期 8例 (5 3% ) ;鳞癌 14例 (93 % ) ,腺癌 1例 (7% )。在放疗开始的第 1天、第 15天和第 2 9天分别给予泰素 40mg/m2 (静滴 1小时 )和卡铂 15 0mg/m2 ,放疗总剂量为 6 0~ 6 5Gy/30~ 33次 /6~ 7周。结果 放疗结束后 2个月进行疗效评价。总有效率为 73 % (11/15 ) ,其中完全缓解 (CR) 2例 ,部分缓解 (PR) 9例。主要毒性反应是放射性食管炎和白细胞减少。Ⅱ度放射性食管炎 6例 ;白细胞减少Ⅱ度 2例 ,Ⅲ度 1例。 1年生存率为 5 3 .3 % (8/15 )。结论 泰素联合卡铂化疗和同步放疗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是一种有希望的治疗 ,有效率较高 ,毒性反应可接受。但需进一步总结远期生存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泰素 卡铂 同步放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疗合并力尔凡治疗鼻咽癌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建祥 张鸿未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672-673,共2页
关键词 放疗 力尔凡治疗 鼻咽癌 治疗效果 S复合物 α-甘露聚糖肽类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膜肉瘤术后复发及转移再治疗的探讨(附23例术前放疗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毛伟敏 黄培芬 +2 位作者 郑炳初 陈秀勇 马胜林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1期832-833,共2页
滑膜肉瘤一部分为恶性度较高的软组织肉瘤,肿瘤生长较迅速,术后复发率高。复发的瘤体一般较大,给再次手术带来困难,并且在肿瘤复发时往往伴有远处转移,预后较差。对于复发和转移的滑膜肉瘤临床上处理较为棘手。兹收集本院 1980年 4月至 ... 滑膜肉瘤一部分为恶性度较高的软组织肉瘤,肿瘤生长较迅速,术后复发率高。复发的瘤体一般较大,给再次手术带来困难,并且在肿瘤复发时往往伴有远处转移,预后较差。对于复发和转移的滑膜肉瘤临床上处理较为棘手。兹收集本院 1980年 4月至 1990年 4月中复发和转移性滑膜肉瘤作术前放疗23例,对其疗效作分析。1 一般资料全组23例,男12例,女11例。年龄18岁~53岁,平均31岁。一次术后复发者12例,二次以上复发者7例,4例转移者原发灶区均无复发。复发部位:上肢4例,下肢9例,躯干5例,头颈1例;转移者4例原发灶部位均在下肢。转移部位:左肺2例,腹膜后1例,右腹股沟1例。肿瘤大小:最大为15×12cm^2,最小为3×3cm^2(为左肺转移灶),平均7×7cm^2。2 治疗全组23例均行照射。照射野的范围根据肿块的大小而定。设单野15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膜肉瘤 手术后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放疗设野的探讨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远 狄晓云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35-236,共2页
关键词 食管肿瘤 放射疗法 照射野 T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颈部癌放疗后诱发第二癌
16
作者 马菊颖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90-191,共2页
随着放射治疗治愈率的提高,晚期并发症也随之增多,放射诱发癌就是其中之一,作者在短期内遇到4例,报道如下:例1 杜××,男60岁,17年前(1970年2月)因鼻咽未分化癌放射治疗,^(60)Co照射肿瘤量7,035cGy/38次/55天,结束时鼻咽及颈部... 随着放射治疗治愈率的提高,晚期并发症也随之增多,放射诱发癌就是其中之一,作者在短期内遇到4例,报道如下:例1 杜××,男60岁,17年前(1970年2月)因鼻咽未分化癌放射治疗,^(60)Co照射肿瘤量7,035cGy/38次/55天,结束时鼻咽及颈部皆阴性。约10年后右耳经常流水,8月前右耳听力下降,右耳区阵发性病,进行性加重。1987年1月检查见右耳道内充满粉红色新生物,易出血。鼻咽及颈部无肿块。右耳新生物活检为分化性鳞癌;X片双侧硬化性乳突炎。行中耳照射4,000cGy,肿瘤未缩小而改行手术治疗。例2 章××,男50岁,10年前舌根右侧鳞癌Ⅱ-Ⅲ级,于1976年12月在本院^(60)钴放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癌 诱发 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肝癌125I粒子植入影响肿瘤局部控制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国正 郑家平 +8 位作者 邵国良 罗君 文颂 季永领 徐敏 郭立文 陈莉萍 俞炎平 尚岩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56-660,共5页
目的研究肝细胞肝癌(HCC)行 125I 放射性粒子植入补救治疗后影响肿瘤局部控制(DCR)的关键因素。方法共纳入 HCC 患者 68 例,接受 CT 引导下 125I 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粒子活度选择 0.6~0.8 mCi,匹配周围剂量(处方剂量,MPD)设置 11... 目的研究肝细胞肝癌(HCC)行 125I 放射性粒子植入补救治疗后影响肿瘤局部控制(DCR)的关键因素。方法共纳入 HCC 患者 68 例,接受 CT 引导下 125I 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粒子活度选择 0.6~0.8 mCi,匹配周围剂量(处方剂量,MPD)设置 110~160 Gy,近期疗效评估采用 mRECIST 标准,对影响肿瘤 DCR 的诸多因素,如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粒子数量、粒子分布模式(分巴黎布源模式和蒙特卡洛布源模式两种),以及粒子植入术后即刻 D90 剂量等 6 个因素采用非参数二分类 logistic 多因素分析。结果 68 例 HCC 患者均成功完成 125I 放射性粒子植入补救治疗。未发生三级以上不良事件。 65 例患者获得随访和评估。单因素分析显示,病灶大小(P=0.006)和 D90 剂量(P<0.001)对 DCR 有影响,肿瘤最大径>5 cm,D90<110 Gy 预示 DCR 未控;多因素分析显示,D90 剂量(P<0.001)是唯一影响 DCR的关键参数。结论对于 125I 放射性粒子植入补救治疗 HCC 而言,D90 剂量是唯一影响肿瘤 DCR 的关键因素,足量的周边匹配剂量才能保证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125I 放射性粒子 D90 剂量 多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约束优先级列表的调强放疗自动多目标优化方法 被引量:2
18
作者 麦燕华 孔繁图 +3 位作者 杨一威 李永宝 宋婷 周凌宏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91-697,共7页
本研究提出一种可将临床偏好量化为优先级列表,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自动调整约束并生成该条件下优化解的IMRT多目标优化方法。本优化方法由计划剂量学约束自动调整机制和约束下的基于体素权重因子的自动FMO模型嵌套组成。剂量约束的自动调... 本研究提出一种可将临床偏好量化为优先级列表,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自动调整约束并生成该条件下优化解的IMRT多目标优化方法。本优化方法由计划剂量学约束自动调整机制和约束下的基于体素权重因子的自动FMO模型嵌套组成。剂量约束的自动调整需首先根据临床对各感兴趣区域剂量约束的重视程度提炼为约束优先级列表,后以列表为依据,分步对剂量约束进行调整,使各约束随迭代进行时逐步达到最佳设置状态。剂量约束每调整1次,紧随调用基于体素权重因子的FMO模型,解得满足当前约束的全局最优计划。为验证本优化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临床收集6例已治宫颈癌IMRT计划,使用本文方法对其重新自动生成优化的计划,并比较原始(临床)计划和优化计划的质量,含计划DVH曲线和临床关注的剂量约束指征项的具体数值,查看其计划质量提高成效。6例临床IMRT计划表明,使用本文方法生成的优化计划较原始计划可得到相当PTV覆盖率、均匀性的同时,有效减少OAR受量,提高计划质量。其中,优化计划直肠的平均V45从原始计划的(41.99±13.31)%降到(32.55±22.27)%;膀胱的平均V45从(44.37±4.08)%降到(28.99±15.25)%。计划优化过程可实现基本自动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强放疗 优先级列表 体素权重因子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疗程尼妥珠单抗联合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可行性 被引量:12
19
作者 王方正 蒋春儿 +7 位作者 叶智敏 孙权权 闫风琴 王磊 秦卫丰 李斌 胡福军 傅真富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92-697,共6页
目的:评价长疗程尼妥珠单抗(nimotuzumab)联合调强放疗和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分析从2008年11月至2014年3月在浙江省肿瘤医院39例确诊为Ⅲ-Ⅳ期鼻咽癌患者,其中男性29例,女性10例;Ⅲ期20例,Ⅳa期14例,... 目的:评价长疗程尼妥珠单抗(nimotuzumab)联合调强放疗和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分析从2008年11月至2014年3月在浙江省肿瘤医院39例确诊为Ⅲ-Ⅳ期鼻咽癌患者,其中男性29例,女性10例;Ⅲ期20例,Ⅳa期14例,Ⅳb期5例。患者接受长疗程尼妥珠单抗联合调强放、化疗,尼妥珠单抗200 mg/次,1次/周,所有患者治疗9~18周。观察长疗程尼妥珠单抗联合调强放、化疗的疗效及毒副作用,参考RTOG标准分析患者急、慢性毒副作用;采用Kaplan-Meier方法、Log-rank法检验分析生存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接受9周期以上尼妥珠单抗联合调强放、化疗的治疗后,中位随访时间46月(22~86个月),3年无局部复发生存率(LRFS)、无区域复发生存率(RRFS)、无远处转移生存率(DMFS)、PFS和OS分别为92.1%、 89.7%、 82.5%、 77.6%和86.8%。单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和新辅助化疗周期对生存率重要影响(3年DMFS Ⅲ、Ⅳ期分别为 100.0%和63.2%(P〈0.01); 3年LRFS 1~2周期、3~4周期分别为75.0%和96.8%(P〈005)。结论:长疗程尼妥珠单抗联合调强放疗、化疗提高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疗效,并不增加毒、副作用,其远期疗效有待于长期随访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肿瘤 调强放疗 调强化疗 尼妥珠单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小细胞癌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王准 封巍 +2 位作者 郑晓 刘冠 徐裕金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6期508-510,共3页
背景与目的:世界范围内食管癌每年发病约40万例,其中食管小细胞癌(small cell esophageal carcinoma SCEC)发病率较低,国内外治疗方法尚未达成一致,我们对国内21家医院1998-2005年公开发表文献中的676例SCEC和我院收治67例SCEC(... 背景与目的:世界范围内食管癌每年发病约40万例,其中食管小细胞癌(small cell esophageal carcinoma SCEC)发病率较低,国内外治疗方法尚未达成一致,我们对国内21家医院1998-2005年公开发表文献中的676例SCEC和我院收治67例SCEC(共74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SCEC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相应的预后。方法:共收集在不同级别的21家医院诊治的共743例SCEC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年度从1961-2003年,最长39年,最短7年,平均16年:743例SCEC约占同期食管恶性肿瘤中的1.38%,平均发病年龄56.8岁(范围51~66岁),其中男性511例,女性232例,男女之比为2.2:1:743例SCEC发病部位:颈段2例,胸上段68例,胸中段420例,胸下段252例,全食管1例;病变长度平均值5.7cm病变范围1.5~22cm。在阐明病理分期的文献中,Ⅰ期17例,Ⅱ期199例,Ⅲ期204例,Ⅳ期37例。在阐明治疗方法的文献中,单纯手术88例,单纯化疗24例,单纯放射治疗23例,手术+化疗135例,手术+放疗26例,放射治疗+化疗54例,手术+化疗+放射治疗37例。结果:单纯手术、放疗、化疗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0.8、6.2、6.6个月,而放疗+化疗、手术+化疗、手术+放疗和手术+放疗+化疗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2.3、16.1、14.7、16.2个月。743例SCEC患者总1、2、3、4、5年平均生存率分别为56.4%、27%、19.3%、11.1ck、9.7%。结论:对于食管小细胞未分化癌,有计划的综合治疗,尤其是早期食管小细胞未分化癌的手术与化疗对患者的治疗更有意义,可以提高远期疗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小细胞癌 综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