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ISSR与SRAP分子标记分析金线莲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8
1
作者 黄锦春 万思琦 +7 位作者 陈扬 李丽红 张自力 朱建军 吴梅 邢丙聪 邵清松 陆晨飞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2-29,共8页
【目的】研究浙江与福建等地引种、杂交与野生的金线莲Anoectochilus roxburghii样品间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为金线莲种质资源鉴定及优良新品种(系)选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48份新鲜金线莲叶片为材料,分别采用简单重复序列扩增多... 【目的】研究浙江与福建等地引种、杂交与野生的金线莲Anoectochilus roxburghii样品间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为金线莲种质资源鉴定及优良新品种(系)选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48份新鲜金线莲叶片为材料,分别采用简单重复序列扩增多态性(ISSR)与序列相关扩增多态性(SRAP)分子标记技术,各挑选11条(对)多态性好、扩增条带清晰的引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成像后,统计其扩增条带数,运用NTSYS-PC 2.1和POPGENE 32软件进行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聚类分析。【结果】ISSR分子标记技术共扩增出86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84条,多态位点百分率为97.67%;SRAP分子标记技术共扩增出88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86条,多态位点百分率为97.73%,ISSR和SRAP标记均表现出较高的多态性。不同样本间的遗传距离和遗传一致度表明:浙江省与福建省的金线莲种质混杂严重,而遗传多样性结果显示:福建省的金线莲种群遗传多样性更高。此外,基于ISSR和SRAP标记的UPGMA聚类结果显示:48份不同种源的金线莲依亲缘关系的远近可分为四大类,聚类的划分受到一定地域性的影响,但各地域的金线莲品种在这四大类中均互有混杂。【结论】金线莲在物种水平上遗传多样性较高,在各地区、各品种(系)间遗传交流频繁,ISSR与SRAP分子标记技术可以从分子水平上揭示浙江与福建等地金线莲的遗传多样性,且结合ISSR标记与SRAP标记的分析结果要优于单一的分子标记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线莲 遗传多样性 分子标记 种质资源 ISSR SR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公益林区林下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海鼎 洪琳 +5 位作者 蒋仲龙 张偲棋 俞静 高洪娣 王增 邢丙聪 《浙江林业科技》 2021年第5期110-118,共9页
浙江省森林资源丰富,许多地区利用林业资源发展林下经济。通过对浙江省22个公益林区林下经济重点县(市、区)实地走访,以座谈和问卷的形式对全省64个县(市、区)的林业主管部门和生产经营主体进行调研。在此基础上提出林药、林菌、林影、... 浙江省森林资源丰富,许多地区利用林业资源发展林下经济。通过对浙江省22个公益林区林下经济重点县(市、区)实地走访,以座谈和问卷的形式对全省64个县(市、区)的林业主管部门和生产经营主体进行调研。在此基础上提出林药、林菌、林影、森林康养4种适用性、操作性及经济效益较强的典型发展模式,分析了各种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完善政策扶持;加强金融支持等对策建议,从而为浙江省公益林区林下经济科学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省 林下经济 公益林区 典型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光谱法研究二氢杨梅素对胰脂肪酶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孟晓慧 黄旭波 +5 位作者 夏张晨 徐娟 王衍彬 程俊文 杨柳 贺亮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16,共10页
藤茶中主要黄酮类物质——二氢杨梅素(DMY)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而其降血脂机理鲜有报道。采用紫外光谱研究了DMY对胰脂肪酶(PL)的抑制作用,结合荧光光谱、同步荧光光谱、三维荧光光谱及分子对接模拟法研究了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及机理。紫... 藤茶中主要黄酮类物质——二氢杨梅素(DMY)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而其降血脂机理鲜有报道。采用紫外光谱研究了DMY对胰脂肪酶(PL)的抑制作用,结合荧光光谱、同步荧光光谱、三维荧光光谱及分子对接模拟法研究了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及机理。紫外光谱测得DMY对PL的半抑制浓度为2.6×10^(-4)mol·L^(-1),表明其对PL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采用Lineweaver-Burk方程得出该抑制剂为竞争性作用,其抑制常数为6×10^(-4)mol·L^(-1);通过Stern-Volmer方程和静态猝灭双对数公式对293和310 K两者互作的荧光光谱计算,结果表明DMY能猝灭PL的自发荧光,荧光猝灭方式为静态猝灭,猝灭常数K_(SV)与温度负相关;结合常数K a与温度正相关,结合位点数n约为1,说明DMY与PL结合并形成稳定的配位复合物;采用Van't Hoff方程求出结合过程中的热力学参数ΔS=0.2014 J·mol^(-1)·K^(-1),ΔH=32.311 kJ·mol^(-1),ΔG小于0,表明两者通过疏水作用力自发结合且放热;由F 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计算出结合距离r=1.475 nm,说明DMY与PL结合生成复合物时发生了非辐射能量转移;同步荧光光谱结果表明,DMY与PL的相互作用对PL的二级构象发生了明显改变,主要作用于色氨酸(Tyr)附近。紫外光谱进一步揭示DMY可使PL发生π→π跃迁,导致其氨基酸残基的微环境变化;三维荧光光谱显示DMY可使PL两个特征峰(peak1,peak2)分别红移10和5 nm,荧光强度分别下降51.38%和41.93%,证实两者发生疏水作用后PL的微环境极性增大,构象改变;分子对接模拟结果表明,DMY结合位点位于PL中由PHE77、PHE215、TYR114、ILE209、PRO180氨基酸形成的疏水口袋内,其A环C5、B环C4′、C环C3、C环C O的-OH分别与氨基酸HIS263、TYR114、SER152、PHE215形成氢键,与氨基酸LRU213、GLU179、ALA178、THR78产生范德华力。实验数据有助于深入解DMY的降血脂分子作用机制,其独特的结构为天然抑制剂的药物合成和筛选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杨梅素 胰脂肪酶 多光谱法 分子对接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竹笋篼夏佛塔苷对胰脂肪酶的抑制作用及机理 被引量:2
4
作者 夏张晨 孟晓慧 +6 位作者 王衍彬 袁少飞 张建 程俊文 方茹 陈敏 贺亮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29,共9页
以毛竹笋篼的乙醇提取物为原料,采用凝胶层析技术从中分离纯化出夏佛塔苷黄酮化合物,并对其进行结构鉴定,利用酶反应动力学、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分子对接等多光谱分析该物质对胰脂肪酶的抑制作用及机理。结果表明,一定质量浓度的夏佛... 以毛竹笋篼的乙醇提取物为原料,采用凝胶层析技术从中分离纯化出夏佛塔苷黄酮化合物,并对其进行结构鉴定,利用酶反应动力学、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分子对接等多光谱分析该物质对胰脂肪酶的抑制作用及机理。结果表明,一定质量浓度的夏佛塔苷对胰脂肪酶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半抑制浓度为(76.3±0.12)μg/m L),为可逆竞争性抑制类型;荧光光谱结果显示夏佛塔苷以静态猝灭方式猝灭胰脂肪酶的内源荧光,两者结合常数K_a为1.13×10^(4) L/mol(293 K),结合位点数约为1;热力学参数表明夏佛塔苷主要通过氢键和范德华力与胰脂肪酶自发地形成复合物;同步和三维荧光光谱分析发现,夏佛塔苷使胰脂肪酶中Tyr和Trp残基的荧光发射波长红移,猝灭强度下降,导致微环境极性增大,疏水性减弱,亲水性增强;分子对接结果进一步揭示夏佛塔苷分子C环4位酮基可与胰脂肪酶的催化活性位点HIS264等结合,作用力包括氢键、疏水力、范德华力等。综上,毛竹笋篼提取物中的主要成分夏佛塔苷具有较好的胰脂肪酶抑制效果,实验结果为利用毛竹笋篼开发降脂功能食品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笋篼 夏佛塔苷 胰脂肪酶 竞争性抑制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顶侧耳麦角硫因对胰脂肪酶的抑制作用
5
作者 夏张晨 孟晓慧 +5 位作者 方茹 毛延卿 程俊文 王衍彬 徐娟 贺亮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0-89,共10页
为探究金顶侧耳麦角硫因的降脂作用机理,采用酶动力学、紫外吸收、内源荧光、同步荧光、三维荧光等多光谱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了其与胰脂肪酶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金顶侧耳麦角硫因对胰脂肪酶具有可逆非竞争型抑制作用,其半抑制浓度... 为探究金顶侧耳麦角硫因的降脂作用机理,采用酶动力学、紫外吸收、内源荧光、同步荧光、三维荧光等多光谱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了其与胰脂肪酶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金顶侧耳麦角硫因对胰脂肪酶具有可逆非竞争型抑制作用,其半抑制浓度为15.29 mg/mL。紫外光谱显示随着加样浓度的升高,胰脂肪酶的肽键C=O基团产生π→π*跃迁现象,疏水性减弱,亲水性变强,极性增大。荧光光谱揭示它能改变胰脂肪酶的空间结构,以静态方式有效猝灭其内源荧光,在298 K下结合常数K_(a)达到1.55×10^(3)L/mol,位点数约为1。两者结合的热力学参数焓变ΔH和熵变ΔS分别为-8.57 kJ/mol与2.55 J/(mol·K),主要以氢键与静电作用互作;同步和三维荧光发现,随着样品浓度增加,最大吸收峰分别红移6和3 nm,荧光强度分别下降32.2%和25.6%,进一步证实两者结合使胰脂肪酶分子微环境疏水性减弱,极性增强。分子对接表明,麦角硫因分子可在酶催化活性中心外以氢键、电荷吸引及范德华力结合在残基位点上,从而抑制该酶活性。本研究有助于从分子水平上深入了解金顶侧耳麦角硫因的胰脂肪酶抑制作用,为后续该类食品资源加工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顶侧耳 麦角硫因 胰脂肪酶 抑制作用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线莲中金线莲苷及其差向异构体和内源激素测定
6
作者 李璐璐 朱志彬 +6 位作者 李水坤 方洁云 白岩 方莉 钭凌娟 周小军 王红珍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0-238,共9页
【目的】金线莲为兰科Orchidaceae植物金线兰Anoectochilus roxburghii新鲜或干燥全草,金线莲苷是其特征性活性成分,金线莲苷差向异构体是其制备过程中极难去除的杂质,本研究旨在明晰金线兰中金线莲苷及其差向异构体、内源激素的含量及... 【目的】金线莲为兰科Orchidaceae植物金线兰Anoectochilus roxburghii新鲜或干燥全草,金线莲苷是其特征性活性成分,金线莲苷差向异构体是其制备过程中极难去除的杂质,本研究旨在明晰金线兰中金线莲苷及其差向异构体、内源激素的含量及分布模式,以筛选金线莲苷工业化生产优质药源。【方法】利用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HPLC-ELSD)测定金线兰4个品系全草、根、茎和叶中金线莲苷及其差向异构体质量分数,并分析其分布模式;利用液相色谱中二极阵列检测器(HPLC-PDA)测定金线兰不同部位茎段、叶片中内源生长素(IAA)、水杨酸(SA)和脱落酸(ABA)质量分数,分析其与金线莲苷积累模式相关性。【结果】金线兰4个品系全草中,金线莲苷质量分数有所不同,范围为2.84~3.81 mg·g^(-1),从大到小依次为‘大叶’‘Daye’、‘小叶’‘Xiaoye’、‘尖叶’‘Jianye’和‘红霞’‘Hongxia’,地上部分组织中金线莲苷质量分数远高于根,并且叶中略高于茎;金线兰4个品系中金线莲苷差向异构体质量分数极低,为0.14~0.50 mg·g^(-1),在根部特异性积累;在红霞类原球茎中同时检测到金线莲苷及其差向异构体,其金线莲苷质量分数几乎与全草相当;在尖叶类原球茎中只检测到金线莲苷,其质量分数高于全草。金线莲苷和IAA积累模式在金线兰4个品系茎段中正相关,金线莲苷与ABA积累模式只在红霞和小叶品系茎段中正相关;金线莲苷与SA积累模式在‘小叶’‘尖叶’‘红霞’品系茎段中显著正相关(P<0.05)。金线兰经生长素抑制剂(TIBA)处理前后,金线莲苷积累模式随着IAA积累模式变化而变化,金线莲苷合成或受内源IAA合成调控。【结论】明确了金线兰中金线莲苷及其差向异构体的分布模式,金线莲苷特异性分布在金线兰的地上部分,金线莲苷差向异构体特异性分布于根部,尖叶类原球茎中没有检测到金线莲苷差向异构体,金线兰地上部分或尖叶类原球茎可以作为低成本生产高质量金线莲苷的优质药源;金线莲苷与内源IAA积累模式正相关,内源IAA或正调控金线莲苷的合成,或通过改变内源IAA的合成调控金线莲苷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线兰 金线莲苷及其差向异构体 分布模式 内源生长激素 生长素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及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洁 朱锡彭 +4 位作者 王腾斐 朱建军 李文俊 邢丙聪 郑颖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21-329,共9页
【目的】采用简单重复序列间扩增(ISSR)和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等2种标记技术分析不同种源白及Bletilla striata样本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和遗传关系,为白及种质的鉴定、分类、保护和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100个ISSR引物和238对S... 【目的】采用简单重复序列间扩增(ISSR)和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等2种标记技术分析不同种源白及Bletilla striata样本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和遗传关系,为白及种质的鉴定、分类、保护和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100个ISSR引物和238对SRAP引物组合中筛选出多态性高、扩增条带清晰、重复性好的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用Popgene 32.0计算来自浙江、云南、贵州和四川等省32个不同种源白及的遗传多样性参数和遗传距离,用NTSYS-pc 2.10e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从100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11个多态性较好的引物,共扩增出188个条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17.09个条带,其中多态性位点174个,占总扩增片段的92.20%;从238对SRAP引物组合中筛选出11对多态性较好的引物组合,共扩增出216个条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19.64个条带,其中多态性位点202个,占总扩增片段的93.52%。综合ISSR和SRAP的标记结果发现:四川白及种源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最高,贵州最低;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聚类)和主坐标分析(PCoA分析)结果显示:聚为一类的白及种源大多来自同一省份,云南省与四川省白及种源的遗传距离较近,浙江省和贵州省白及种源的遗传距离较近,说明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存在一定的重合,但并不呈正相关。【结论】本研究所选白及种源间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ISSR和SRAP标记技术均可有效揭示白及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及 遗传多样性 简单重复序列间扩增(ISSR)标记 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用植物铁皮石斛内生菌多样性研究进展
8
作者 张逸群 陈家栋 +6 位作者 李梦妮 黄宗贵 李亚萍 刘莹莹 姜武 段晓婧 陶正明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7期1627-1631,共5页
内生菌广泛存在于健康植物的各种组织和器官,通过自身代谢产物或诱导植物产生次生代谢产物,直接或间接对寄生植物产生作用,在医疗、农业、园艺、污染防治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植物内生菌与药用植物相互作用也是影响药用植物产量和质量... 内生菌广泛存在于健康植物的各种组织和器官,通过自身代谢产物或诱导植物产生次生代谢产物,直接或间接对寄生植物产生作用,在医疗、农业、园艺、污染防治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植物内生菌与药用植物相互作用也是影响药用植物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部分药用植物内生菌代谢产物与宿主植物的活性成分相似或相同。通过对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分类和遗传多样性研究,以及铁皮石斛内生菌资源的分离鉴定研究,在药用石斛资源的保护利用方面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本研究简述了铁皮石斛种植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铁皮石斛中内生菌种类和生物学活性的研究现状进行归纳总结,为铁皮石斛内生菌资源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 铁皮石斛 内生菌 互利共生 次生代谢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法辅助提取人工培育蝉花多糖工艺优化及其动力学、热力学、抗氧化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谢娜 程俊文 +5 位作者 徐娟 吴学谦 李春如 王玉芹 熊科辉 贺亮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1-160,共10页
目的:优化酶法辅助提取人工培育蝉花多糖的工艺,考察料液比、酶添加量、酶解温度、提取时间等单因素对多糖得率的影响。方法:借助Box-Behnken设计的四因素三水平法建立了该多糖提取工艺的理论模型,并研究多糖对三种自由基的清除效果,根... 目的:优化酶法辅助提取人工培育蝉花多糖的工艺,考察料液比、酶添加量、酶解温度、提取时间等单因素对多糖得率的影响。方法:借助Box-Behnken设计的四因素三水平法建立了该多糖提取工艺的理论模型,并研究多糖对三种自由基的清除效果,根据Fick第二定律建立了人工培育蝉花提取的动力学模型,并根据速率常数、相对萃余率、活化能等参数,研究其动力学和热力学性质。结果:经响应面分析得到该多糖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30 g/mL、酶添加量1.6%、酶解温度67℃、提取时间90 min,在此条件下蝉花多糖的得率可达7.91%,与理论值接近。在该工艺下的人工蝉花粗多糖的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IC_(50)值分别为0.54和0.60 mg/mL,ORAC值是45.62 Troloxμmol/g,具有良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论:利用酶法辅助提取人工培育蝉花多糖,为该类已商业化的蝉花资源的多糖组分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培育蝉花多糖 提取 响应面法 动力学 热力学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叶一枝花种子提取物对3种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蒙蒙 陈烨 +4 位作者 刘守赞 王子玥 邢巧月 钱晓虎 白岩 《种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0-87,共8页
为探究七叶一枝花种子提取物对不同类型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本研究以七叶一枝花休眠种子的甲醇、水浸提液为处理液进行小麦、绿豆、白菜种子萌发试验。结果表明,甲醇、水浸提液处理均可显著抑制不同类型种子的发芽率,在0.08 g/mL甲醇浸... 为探究七叶一枝花种子提取物对不同类型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本研究以七叶一枝花休眠种子的甲醇、水浸提液为处理液进行小麦、绿豆、白菜种子萌发试验。结果表明,甲醇、水浸提液处理均可显著抑制不同类型种子的发芽率,在0.08 g/mL甲醇浸提液处理下,3种农作物种子发芽率均为0,在0.08 g/mL水浸提液处理下,绿豆发芽率为58.89%,小麦为7.78%。因此,推断七叶一枝花种子中含有内源抑制物、ABA含量过高均可能是导致七叶一枝花种子休眠的内源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叶一枝花 种子休眠 内源激素 种子提取物 可溶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RAP标记的不同产区黄精的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亚萍 戴惠明 +3 位作者 姜武 陈家栋 段晓婧 陶正明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58-664,共7页
【目的】研究不同产区黄精Polygonatum spp.的遗传多样性,为其资源保护及品种选育提供更多理论依据。【方法】使用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分子标记技术,分析来自华东(浙江、福建、安徽、江西)、西北(河北、陕西)、华中(湖南)、西南(... 【目的】研究不同产区黄精Polygonatum spp.的遗传多样性,为其资源保护及品种选育提供更多理论依据。【方法】使用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分子标记技术,分析来自华东(浙江、福建、安徽、江西)、西北(河北、陕西)、华中(湖南)、西南(四川、贵州、云南)等4个居群的47份黄精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结果】对88对SRAP引物进行筛选,有7对可用于黄精种质资源的SRAP-PCR分析,共得到159条扩增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40条。物种水平上,多态性比率为88.05%,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600 6,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204 1,Shannon信息指数(I)为0.308 0;居群水平上,多态性比率为42.14%~86.16%,H和I分别为0.188 1~0.259 1和0.238 2~0.399 4;4个居群的基因分化系数(G_(st))为0.194 1,表明有80.59%的遗传变异在种群内进行,基因流(N_(m))为2.075 4,表明居群间存在一定的基因流动;从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聚类结果可知:当相似系数为0.66时,47份样品分成4组,Ⅰ、Ⅲ、Ⅳ类的均为华东地区浙江种质资源,当相似系数为0.68时,Ⅱ类分成2支。西南与西北聚为一类,浙江庆元黄精聚类结果复杂,表明地理位置差异与亲缘关系远近没有特定关系。整体上华东居群遗传多样性丰富,而庆元黄精种质遗传多样性最丰富。【结论】黄精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居群间存在一定的基因交流,可为黄精新品种选育工作提供参考。图3表4参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 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分子标记 遗传多样性 产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育期施肥对浙贝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水灯 孙健 +4 位作者 江建铭 邵将炜 邓惠敏 邵清松 王志安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56-764,共9页
【目的】探究不同生育期施肥对浙贝母Fritillaria thunbergii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指导人工栽培。【方法】2021年10月在浙江杭州,以‘浙贝3号’‘Zhebei 3’品种为材料,设置缺失基肥、种肥、腊肥、苗肥、花肥的处理组和全肥、无肥的对照组... 【目的】探究不同生育期施肥对浙贝母Fritillaria thunbergii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指导人工栽培。【方法】2021年10月在浙江杭州,以‘浙贝3号’‘Zhebei 3’品种为材料,设置缺失基肥、种肥、腊肥、苗肥、花肥的处理组和全肥、无肥的对照组,测定不同生育期‘浙贝3号’植株的株高、鲜质量、叶片大小等形态指标和可溶性糖、丙二醛、抗氧化酶等生理指标。2022年5月倒苗后采收鳞茎,统计产量,测定醇浸出物、生物碱等品质指标,测定栽培前后‘浙贝3号’鳞茎大量元素氮、磷、钾的变化。【结果】相比全肥对照组,缺失基肥、种肥、腊肥处理组的‘浙贝3号’产量和品质指标均无显著差异;缺失苗肥、花肥处理组的‘浙贝3号’产量分别显著下降19.15%和21.58%(P<0.05),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质量分数总和分别显著下降30.76%和15.38%(P<0.05)。相比种鳞茎,缺失基肥、种肥、腊肥处理组的新生鳞茎中,氮、钾质量分数显著升高(P<0.05),磷质量分数显著降低(P<0.05);缺失种肥、腊肥处理组的新生鳞茎中,磷质量分数显著降低(P<0.05),氮、钾质量分数无显著差异;缺失苗肥、花肥处理组的新生鳞茎中,氮、磷质量分数均显著降低(P<0.05),钾质量分数无显著差异。【结论】基肥、种肥、腊肥缺失处理对‘浙贝3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均不显著,基肥充足条件下可适当减少出苗前施肥;苗肥、花肥的缺失会导致‘浙贝3号’产量和品质显著降低,所以在苗期、花期应当及时、足量保证适当类型肥料的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贝母 生育期 施肥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区白芷遗传多样性和品质特征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丽赟 孙健 +6 位作者 陈梦莹 姚辉 周水灯 王海阁 王盼 徐凯玠 王志安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0-37,共8页
【目的】明确不同产区白芷Angelica dahurica种源遗传差异特征,分析具有遗传差异的白芷种源在同圃栽培条件下的品质特征差异。【方法】应用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分子标记分析不同白芷种源的遗传组成,以同圃栽培的不同种源白芷为材料... 【目的】明确不同产区白芷Angelica dahurica种源遗传差异特征,分析具有遗传差异的白芷种源在同圃栽培条件下的品质特征差异。【方法】应用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分子标记分析不同白芷种源的遗传组成,以同圃栽培的不同种源白芷为材料,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7种香豆素类化学成分,构建HPLC指纹图谱,进而分析不同种源的品质特征。【结果】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聚类分析显示: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84处,部分河北产区的白芷种源与南方产区的白芷种源产生分离。同圃栽培下,仅应用7种香豆素类化学成分不能明确区分不同白芷种源,应用HPLC指纹图谱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后,具有遗传差异的种源之间出现品质特征的区分。【结论】不同产区白芷种源遗传相似度较大,同圃栽培的部分浙江白芷种源的药材可以应用HPLC指纹图谱与其他产地种源进行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芷 SRAP 遗传 香豆素类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遮阴对浙北地区七叶一枝花生理生化指标及皂苷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14
作者 陈文 刘守赞 +4 位作者 耿东杰 顾依雯 李者 潘洁渝 白岩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2-81,共10页
七叶一枝花[Paris polyphylla Smith var.chinensis(Franch.)Hara]为药材重楼的药源植物,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抗炎等作用;野生七叶一枝花生于海拔1800~3200 m林下,目前已资源匮乏,人工栽培尚不成规模,同时,七叶一枝花生长受光强影响显著... 七叶一枝花[Paris polyphylla Smith var.chinensis(Franch.)Hara]为药材重楼的药源植物,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抗炎等作用;野生七叶一枝花生于海拔1800~3200 m林下,目前已资源匮乏,人工栽培尚不成规模,同时,七叶一枝花生长受光强影响显著,强度不适时植株易萎蔫死亡,因此,研究遮阴处理对人工培育优质七叶一枝花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6年生的七叶一枝花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遮阴条件(70%、80%、90%),对重楼皂苷含量、光合色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MDA含量、可溶性物质含量等指标进行测定,探究遮阴程度对七叶一枝花中皂苷成分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重楼皂苷含量与SOD活性、POD活性、MDA含量存在显著负相关性(P<0.05),与叶绿素a/b、CAT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在遮阴80%的处理下,重楼皂苷含量最高(重楼皂苷Ⅰ为1.45 mg∙g^(-1),重楼皂苷Ⅵ为2.52 mg∙g^(-1),重楼皂苷Ⅶ为3.22 mg∙g^(-1),总重楼皂苷为7.19 mg∙g^(-1));同时该遮阴下各项光合色素指标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11.28 mg∙g^(-1))均为最高,POD(2.89 U∙g^(-1)∙min^(-1))和SOD(105.01 U∙g^(-1)∙min^(-1))活性最低,MDA(11.90μmol∙g^(-1))和脯氨酸(FP,8.88 mg∙g^(-1))含量最低。综上所述,不同的遮阴程度对七叶一枝花中重楼皂苷含量和初生代谢影响较大;其中80%遮阴处理有利于其重楼皂苷合成和积累,有利于光合色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提高;较高或较低遮阴对七叶一枝花生长和重楼皂苷的含量均产生不利影响。本研究结果可为优化七叶一枝花人工栽培措施及获得优质药材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遮阴处理 七叶一枝花 重楼皂苷 生理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8树脂纯化竹叶黄酮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姚林娜 张瑞华 +3 位作者 张爱莲 陈亚薄 陈永健 俞雪兰 《浙江林业科技》 2022年第2期1-7,共7页
采用AB-8大孔树脂对竹叶黄酮提取物进行纯化,考察其动态吸附-解吸动力学特性,并对AB-8大孔树脂动态柱层析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以上样吸附率和洗脱解吸率为检测指标,通过动态吸附实验考察上样液质量浓度、上样流速和上样体积、洗脱液体... 采用AB-8大孔树脂对竹叶黄酮提取物进行纯化,考察其动态吸附-解吸动力学特性,并对AB-8大孔树脂动态柱层析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以上样吸附率和洗脱解吸率为检测指标,通过动态吸附实验考察上样液质量浓度、上样流速和上样体积、洗脱液体积分数、洗脱体积和洗脱流速来优选最佳工艺条件;采用NaNO_(2)-Al(NO_(3))_(3)比色法测定总黄酮含量,检测波长为510 nm,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OH清除率来评价竹叶黄酮纯化前后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动态柱层析纯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上样液质量浓度为1.2 mg·mL^(-1)、上样体积为60 mL、上样流速2 BV·h^(-1)(BV:柱体积);乙醇洗脱剂体积分数为70%、洗脱体积为60 mL、洗脱流速为3 BV·h^(-1)。在此工艺条件下对竹叶黄酮进行纯化,竹叶黄酮纯度由28.39%提高至77.42%。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竹叶黄酮对DPPH自由基以及·OH都具有较好的清除效果,清除率均随着竹叶黄酮样品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纯化后的竹叶黄酮在浓度为1.0 mg·mL^(-1)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最高,为96.68%,对·OH的清除率也达到最高,为29.41%。用最佳工艺条件纯化竹叶黄酮粗提物,简单便捷,具有可行性,体外抗氧化活性效果明显,可为开发竹叶黄酮美白,抗衰老等产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叶黄酮 AB-8树脂 纯化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荷叶的药理功效及功能食品开发 被引量:12
16
作者 孙佳秀 夏鹏国 梁宗锁 《浙江农业科学》 2021年第9期1874-1881,共8页
本文概述荷叶种质资源概况,分析荷叶中降脂活性成分及结构,并对其药理功效和功能食品开发进行了综述,通过对其资源和价值的探究阐述了荷叶功能性食品开发的必要性和实用性。对近几年的相关文献报道进行了综述,为进一步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 荷叶 活性成分 减肥 降脂 功能食品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镉对於术种子萌发及其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周海珺 杜佳鑫 +1 位作者 杜向标 白岩 《浙江林业科技》 2022年第6期34-39,共6页
为考察重金属Cd对於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cv.Yuzhu种子萌发及其生理指标的影响,以清水(0mg·L^(-1))作为对照,用0.1、1.0、5.0、10.0、30.0、50.0、100.0 mg·L^(-1)CdCl_(2)(以Cd^(2+)计)溶液对於术种子进行浸泡处理,... 为考察重金属Cd对於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cv.Yuzhu种子萌发及其生理指标的影响,以清水(0mg·L^(-1))作为对照,用0.1、1.0、5.0、10.0、30.0、50.0、100.0 mg·L^(-1)CdCl_(2)(以Cd^(2+)计)溶液对於术种子进行浸泡处理,然后测定於术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芽长、根长、根系活力、硝酸还原酶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研究结果表明,当Cd浓度为0~10 mg·L^(-1)时,可以促进於术种子的萌发,提高於术的发芽势和发芽率,促进於术幼芽与幼根的生长,同时也提高於术根系活力、硝酸还原酶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但是,高浓度Cd(大于10 mg·L^(-1))可抑制於术种子的萌发,降低於术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抑制於术幼芽与幼根的生长,降低於术根系活力、硝酸还原酶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本研究结果有助于明晰不同浓度Cd对於术种子的萌发及生理指标的影响,并对於术品质调控有一定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於术 种子 萌发 Cd^(2+)浓度 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nnexin1离子通道的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郑翔 叶升 +1 位作者 赵伟 陈渊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137-1145,共9页
Pannexin1(PANX1)是一个可以通透包括ATP在内的多种化合物以及离子的离子通道蛋白.它可以在细胞凋亡、炎症等多种生理现象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被认为是一个具有潜力的治疗靶点.若要将其当作治疗靶点,需要对其作为离子通道的特性有较为深... Pannexin1(PANX1)是一个可以通透包括ATP在内的多种化合物以及离子的离子通道蛋白.它可以在细胞凋亡、炎症等多种生理现象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被认为是一个具有潜力的治疗靶点.若要将其当作治疗靶点,需要对其作为离子通道的特性有较为深刻的认识.此前针对该离子通道的研究有诸多限制,随着近几年冷冻电镜技术的发展,对离子通道的研究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受益于冷冻电镜技术,PANX1蛋白的结构被解析出来,包括激活机制、离子通路以及小分子抑制剂的阻断机制在内的多个问题有了阶段性的解答.本文旨在从结构生物学的角度,介绍该离子通道的一些基础特性,并分析目前该蛋白质研究上所遇到的问题,为将来的工作提出重点研究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nnexin1 冷冻电镜 结构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叶青叶不同萃取物的抗氧化和抗炎活性评价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伟民 熊科辉 +4 位作者 刘洋 陈敏 吴思昊 许海顺 吴学谦 《浙江林业科技》 2023年第5期59-65,共7页
为研究三叶青Tetrastigma hemsleyanum叶不同萃取物的抗氧化和抗炎活性,并探究其物质基础,本研究利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水饱和正丁醇、水萃取三叶青叶乙醇提取物得到4种萃取物,分别测定4种萃取物中的总黄酮、总多酚含量;采用DPPH法、F... 为研究三叶青Tetrastigma hemsleyanum叶不同萃取物的抗氧化和抗炎活性,并探究其物质基础,本研究利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水饱和正丁醇、水萃取三叶青叶乙醇提取物得到4种萃取物,分别测定4种萃取物中的总黄酮、总多酚含量;采用DPPH法、FRAP法和总抗氧化活性法评价三叶青叶不同萃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在脂多糖诱导的RAW 264.7细胞炎症模型上,对该细胞炎症因子NO进行了测定,评价三叶青叶不同萃取物的抗炎活性,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相关性。结果表明,三叶青叶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中的总黄酮、多酚含量最高,分别为145.82±3.09 mg·g-1、27.18±1.01 mg·g-1,具有最强的抗氧化能力,石油醚萃取物具有最强的抗炎能力;相关性分析表明,萃取物中的总黄酮、总多酚含量对其抗氧化能力有显著影响(P<0.01),对抗炎能力无明显影响(P>0.05);HPLC分析表明,芦丁、绿原酸等可能是三叶青叶抗氧化相关成分。以上研究结果定位了三叶青叶提取物抗氧化、抗炎能力突出的萃取物,可为后续三叶青叶抗氧化、抗炎产品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青 黄酮 多酚 抗氧化活性 抗炎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紫单色光处理对三叶青生理及总黄酮含量时空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守赞 蒋玲苔 +5 位作者 张韵 顾依雯 韩敏琪 李姗 王红珍 白岩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85-894,共10页
三叶青作为“新浙八味”之一的药材,具有抗肿瘤、抗病毒和退热等临床效果,其主要有效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三叶青生长在林间荫蔽环境,其活性成分合成、生长发育、生理变化等均会受到林下短波光调控。为明晰短波光对三叶青品质及生理变... 三叶青作为“新浙八味”之一的药材,具有抗肿瘤、抗病毒和退热等临床效果,其主要有效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三叶青生长在林间荫蔽环境,其活性成分合成、生长发育、生理变化等均会受到林下短波光调控。为明晰短波光对三叶青品质及生理变化的调控规律,本文选择了蓝光和紫光单色光作为处理光源,以白光作为对照,分别处理7 d、15 d、30 d、45 d和60 d,测定三叶青总黄酮含量、黄酮代谢合成酶活性、生理生化指标(光合色素、抗逆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初生代谢可溶物),以期探讨三叶青黄酮代谢和生理生化变化对短波光条件的响应及规律。结果表明:持续的单色短波光处理,使三叶青处于轻度胁迫状态,蓝光处理后三叶青中总黄酮含量最高,其中叶片含量为137.75 mg·g^(-1),块根中为149.00 mg·g^(-1);紫光处理使叶片和块根中的苯丙氨酸酶活性[96.50 U·g^(-1)(FW)、109.47 U·g^(-1)(FW)]和叶片中查尔酮异构酶活性[65.17 U·g^(-1)(FW)]均达最高,蓝光处理块根中的查尔酮合成酶活性最高,为46.76 U·g^(-1)(FW)。此外,光合色素、抗逆能力和可溶性物质对短波光的响应均有差异,与白光相比,蓝光和紫光均可促进渗透调节物质的积累。本研究的结果可为光调控三叶青品质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青 蓝光 紫光 总黄酮 黄酮合成关键酶 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