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稻鱼系统中不同沟型边际弥补效果及经济效益分析 被引量:32
1
作者 吴雪 谢坚 +6 位作者 陈欣 陈坚 杨星星 洪小括 陈志俭 陈瑜 唐建军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95-999,共5页
稻田养鱼在中国由来已久,并已经发展出各种模式。在沟坑模式中,作为鱼群庇护所的沟和坑会占用一定面积的水田区域,致使水稻立植面积减少,但沟坑的设置同时导致水稻群体边际区域的增加。本试验就沟坑边际效应导致的水稻增产效应对因立植... 稻田养鱼在中国由来已久,并已经发展出各种模式。在沟坑模式中,作为鱼群庇护所的沟和坑会占用一定面积的水田区域,致使水稻立植面积减少,但沟坑的设置同时导致水稻群体边际区域的增加。本试验就沟坑边际效应导致的水稻增产效应对因立植面积减少而引起的产量减少的弥补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和测定计算,同时对环沟、十字沟、直沟3种沟型下水稻产量、田鱼产量及经济收益进行了比较分析,筛选出适合试验区域的稻鱼共生模式中的最佳沟坑模式。随机区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沟际边1行单蔸粒重的边际效应值平均可达52.45%;沟坑边际效应弥补效果也较为显著,平均达80%左右。且不同沟型弥补效果不一:环沟弥补效果最佳,达95.89%,几乎可弥补沟坑占地损失;十字沟次之,为85.58%;直沟最差,仅可弥补58.02%。各类沟型的水稻稻谷产量及田鱼产量差异均不显著,而产出收益以十字沟表现最佳。研究认为十字沟为稻田养鱼模式下的最优沟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养鱼 沟坑模式 边际效应 弥补效果 稻鱼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鱼共生系统不同水深对水稻和鱼的效应 被引量:19
2
作者 杨星星 谢坚 +4 位作者 陈欣 陈坚 吴雪 洪小括 唐建军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3-74,共2页
水是稻田养鱼的一个限制因子,研究稻鱼系统蓄水深度具有重要意义。开展了稻鱼共生系统不同蓄水深度对水稻和田鱼影响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水源不足的热带和亚热带山区,只要能够保证水稻生育期稻田水深达到10 cm就能开展稻田养鱼,田... 水是稻田养鱼的一个限制因子,研究稻鱼系统蓄水深度具有重要意义。开展了稻鱼共生系统不同蓄水深度对水稻和田鱼影响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水源不足的热带和亚热带山区,只要能够保证水稻生育期稻田水深达到10 cm就能开展稻田养鱼,田鱼生长早期不受影响;水源充足的地区,稻田水深25 cm时,水稻产量不会受到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养鱼 水深效应 水稻产量 田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田养鱼鱼苗规格和密度效应试验 被引量:15
3
作者 陈坚 谢坚 +4 位作者 吴雪 杨星星 陈欣 洪小括 唐建军 《浙江农业科学》 2010年第3期662-664,共3页
进行冬片密度、冬片规格和夏花密度试验,以探究山区稻田养鱼的最佳放养密度及鱼苗规格。结果显示,冬片密度4 500尾·hm-2,初始投放鱼苗种重为50 g时为最优放养组合,其水稻及田鱼产量相对较高;夏花最佳密度为33 750尾·hm-2。
关键词 稻田养鱼 规格 密度 冬片 夏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