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省杨梅资源的利用及生态效益 被引量:28
1
作者 王白坡 郑勇平 +1 位作者 黎章矩 喻卫武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5-160,共6页
从多角度研究了杨梅资源的利用。浙江省有杨梅 3 8万hm2 ,年产量近 1 3万t,主产区为宁波、台州和温州等 3市 ,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省的 74 76%和 78 39%。县 (市 )中余姚杨梅面积最大 ,慈溪产量为最高。主产区大面积平均单产 7 50~ 9 75... 从多角度研究了杨梅资源的利用。浙江省有杨梅 3 8万hm2 ,年产量近 1 3万t,主产区为宁波、台州和温州等 3市 ,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省的 74 76%和 78 39%。县 (市 )中余姚杨梅面积最大 ,慈溪产量为最高。主产区大面积平均单产 7 50~ 9 75t·hm-2 ,小面积丰产林 45 0 0t·hm-2 ;大小年明显 ,小年减产 65 95%。杨梅树冠和树形有极强的阻截暴雨 ,减少地表径流以及蓄水能力 ,地表径流比草坡减少 1 1 % ,树冠下部凋落物平均厚度 5 5cm ,每株成年树可保存 0 30~ 0 69m3的降水量。根部有放线菌共生 ,能显著提高土壤肥力 ,提高与其混栽的经济树种产量和经济效益。杨梅适应性强 ,幼树耐阴 ,能在水土流失严重 ,土层瘠薄的砾质壤土与成土母质上生长 ,在残次松林、母树林和杂灌木丛中造林而不需破坏原有植被。同时介绍了各具特色的优良品种及果品营养成分和加工利用。表 6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 资源 生态效益 经济效益 利用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化学除草剂发展近况及其在林业上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王泳 高智慧 +2 位作者 柏明娥 何云芳 高立旦 《浙江林业科技》 2001年第6期60-63,共4页
概述了我国化学除草剂生产、使用现状,以及在我国林业中的应用范围与使用效果,指出了化学除草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国内外除草剂发展的新动向,对林业化学除草的研究应用提出了新的建议。
关键词 除草剂 林业化学除草 化学除草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除草剂在林业上的应用 被引量:13
3
作者 何云芳 高立旦 +3 位作者 施玲玲 郑国良 金佩英 高智慧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05-309,共5页
使用果尔、禾纳斯、丁草胺和克芜踪等 1 0余种除草剂 ,对浙江省的圃地、草坪、地被及林地等的化学除草进行了应用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化学除草剂种类多 ,效用不同 ,应依不同目的有选择地合理运用。几种除草剂合用效果更好 ,如把果尔、... 使用果尔、禾纳斯、丁草胺和克芜踪等 1 0余种除草剂 ,对浙江省的圃地、草坪、地被及林地等的化学除草进行了应用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化学除草剂种类多 ,效用不同 ,应依不同目的有选择地合理运用。几种除草剂合用效果更好 ,如把果尔、禾纳斯和丁草胺分别加入克芜踪 ,除草效果均优于其单一使用 ,除草率都在 91 %以上。化学除草明显省工省成本 ,只是不同植物类型的区域 ,节省的成本多少不同。在实行化学除草时 ,各种植物对药物的敏感性不一样。绝大部分除草剂都能保护主体植物而杀灭杂草 ,但如果施用量不当 ,会产生药害。表 6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除草剂 除草率 林业 应用 除草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梅栽培气候区划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33
4
作者 康志雄 骆文坚 +2 位作者 吕爱华 杨在娟 陈友吾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8-122,共5页
根据杨梅对生态条件的要求和杨梅的地理分布,选择45个站点,13项气候参数进行聚类分析,将我国杨梅划分为5个栽培区:适宜区(Ⅰ)、较适宜区(Ⅱ)、次适宜区(Ⅲ)、较次适宜区(Ⅳ)和边缘区(Ⅴ),适宜区和较适宜区是我国杨梅生产的主要区域。提... 根据杨梅对生态条件的要求和杨梅的地理分布,选择45个站点,13项气候参数进行聚类分析,将我国杨梅划分为5个栽培区:适宜区(Ⅰ)、较适宜区(Ⅱ)、次适宜区(Ⅲ)、较次适宜区(Ⅳ)和边缘区(Ⅴ),适宜区和较适宜区是我国杨梅生产的主要区域。提出了栽培区划与适地适树相结合、合理配置品种、作为生态经济型树种推广等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 栽培区划 气候因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核桃嫁接愈合过程的解剖学观察 被引量:64
5
作者 黄坚钦 章滨森 +1 位作者 陆建伟 付敢伟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1-114,共4页
山核桃嫁接经过了愈伤组织形成、对接、维管束桥的形成及维管分化等过程。休眠的形成层薄 ,只有 3层左右细胞。嫁接后 9d ,愈伤组织首先发生于形成层 ,再在皮层和韧皮部处发生 ;1 4d后 ,愈伤组织对接 ,呈点状分布 ,隔离层也逐渐消失 ;接... 山核桃嫁接经过了愈伤组织形成、对接、维管束桥的形成及维管分化等过程。休眠的形成层薄 ,只有 3层左右细胞。嫁接后 9d ,愈伤组织首先发生于形成层 ,再在皮层和韧皮部处发生 ;1 4d后 ,愈伤组织对接 ,呈点状分布 ,隔离层也逐渐消失 ;接后 2 4d ,维管束桥形成 ,并进一步分裂分化产生输导组织 ,实现嫁接体的完全愈合。山核桃形成层薄 ,嫁接时很难与砧木准确对接 ,这是山核桃嫁接成活率低的原因。以化香为砧木嫁接山核桃则存在不亲合现象。图 1参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核桃 嫁接 愈伤组织 营养繁殖 解剖结构 愈合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山核桃属植物种间亲缘关系RAPD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黄坚钦 章滨森 +1 位作者 王正加 郭传友 《西南林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1-3,11,共4页
用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分析了山核桃属6个种及近缘属化香的种间亲缘关系,从60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20个10bp多态性好的随机引物,通过扩增共得到317个DNA片段,片段大小为200~2800bp,其中多态性谱带为271条,占85.5%,表现出丰... 用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分析了山核桃属6个种及近缘属化香的种间亲缘关系,从60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20个10bp多态性好的随机引物,通过扩增共得到317个DNA片段,片段大小为200~2800bp,其中多态性谱带为271条,占85.5%,表现出丰富的RAPD多态性;根据遗传距离,利用UPGMA构建品种亲缘关系树状图,结果表明RAPD分析的亲缘聚类基本上与经典分类相一致;从分子角度进一步证明大别山山核桃分种成立,与湖南山核桃、山核桃亲缘关系较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核桃属 RAPD 种间 亲缘关系 树状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杨派南方型新无性系纸浆材材性株内变异规律 被引量:4
7
作者 童再康 郑勇平 +2 位作者 罗士元 杨惠平 朱玉球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345-349,共5页
系统研究了来自浙江临海黑杨派南方型新无性系试验林 2 0个无性系的纸浆材主要木材性状。结果表明 :黑杨派新无性系树干的纤维长度自上而下逐渐增长 ,树冠上部枝条的纤维较中、下部枝条为短 ;树干木材的基本体积质量则以下部的为高 ,上... 系统研究了来自浙江临海黑杨派南方型新无性系试验林 2 0个无性系的纸浆材主要木材性状。结果表明 :黑杨派新无性系树干的纤维长度自上而下逐渐增长 ,树冠上部枝条的纤维较中、下部枝条为短 ;树干木材的基本体积质量则以下部的为高 ,上部稍大于中部 ;树枝条的基本体积质量 ,以树冠下部的为最小 ,自下而上增大。不同树干部位木材纤维的长短频率分布均匀且遵从正态分布。树干纤维长度均值差异主要表现在组中值 0 7mm以下和 1 3mm以上的纤维数量上的差异。 2 0个无性系树干各部位纤维长度为 0 940 0~ 1 0 0 59mm ,均达到国际木材学会规定的中级纤维标准 ,基本体积质量为 0 3333~ 0 3467g·cm- 3;树枝条的纤维长度为 0 6861~ 0 72 52mm ,基本体积质量为 0 3588~ 0 3688g·cm- 3。由此 ,对新无性系作为纸浆纤维材培育与利用提出了建设性意见。表 4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无性系 木材性质 纤维性能 黑杨派 纸浆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杨派南方型新无性系纸浆材材性变异与遗传 被引量:7
8
作者 童再康 郑勇平 +2 位作者 罗士元 杨惠平 史红正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1-25,共5页
对来自浙江省临海市黑杨派南方型 1 7个新无性系和 3个对照无性系的木材性状的系统研究表明 :2 0个无性系树干纤维长度为 0 9660~ 1 1 430mm ,均达到国际木材学会规定的中级纤维标准 ,基本体积质量为 0 31 88~ 0 3682g·cm- 3... 对来自浙江省临海市黑杨派南方型 1 7个新无性系和 3个对照无性系的木材性状的系统研究表明 :2 0个无性系树干纤维长度为 0 9660~ 1 1 430mm ,均达到国际木材学会规定的中级纤维标准 ,基本体积质量为 0 31 88~ 0 3682g·cm- 3;树枝条的纤维长度为 0 630 0~0 780 0mm ,基本体积质量有 0 3442~ 0 40 0 8g·cm- 3;各材性状在无性系间均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 ,且纤维长度和木材基本体积质量均具有较高的遗传重复力(0 4737~ 0 8333) ,胸径与树干基本体积质量呈中等程度的遗传负相关。木材性状间均具有较高的遗传正相关。所测定的 1 7个新无性系中 ,367,366,370和 351等 4个无性系在生长和材性上尤其突出 ,其生长量和材性均优于目前制浆性能较佳的 69杨 ,是营建培育纸浆材和纤维材为目标的短伐期林的首选无性系。表 4参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体积质量 无性系 遗传变异纸浆材 材性 黑杨派 南方型 纤维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林多用途栽培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康志雄 骆文坚 +1 位作者 吕爱华 杨在娟 《浙江林业科技》 2001年第3期5-7,15,共4页
根据森林资源多样性潜力和多用途利用理论,提出经济林的生态经济型栽培、用材利用和观赏利用等多用途栽培利用技术,拓展了经济林在森林生态、用材林生产和园林绿化领域的应用外延,丰富了经济林的栽培理论。
关键词 经济林 多用途栽培 生态经济型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栎类树种枯死原因及防治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翁甫金 骆文坚 王远平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6-49,共4页
阐述了沿日本海一侧的日本各地发生的较大规模的被称为“第 2 松材线虫病”的栎类树木枯死的灾害症状、原因及其防治。当前研究结果认为,引起栎类树木死亡的直接原因是一种目前尚未正式定名的有害菌,文中被称为“栎树菌”,这种有害... 阐述了沿日本海一侧的日本各地发生的较大规模的被称为“第 2 松材线虫病”的栎类树木枯死的灾害症状、原因及其防治。当前研究结果认为,引起栎类树木死亡的直接原因是一种目前尚未正式定名的有害菌,文中被称为“栎树菌”,这种有害菌通过栎长小蠹进行传播的。由于该虫易侵入生长势相对较弱的栎类立木,通常危害木的树龄在 20 年以上,且以 40~50 年居多,通过钻孔注入适量的NCS(威百亩)等药剂后;用胶贴纸带包裹,可起到防治和杀灭栎长小蠹及“栎树菌”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栎类树种 枯死原因 防治 栎树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山胡柚叶片DNA的抽提与分析
11
作者 仲山民 胡芳名 +3 位作者 谭晓凤 郑勇平 何照斌 杜红亮 《江苏林业科技》 2003年第1期5-8,共4页
经反复实验,采用在抽提前加入一定量的抗氧化剂β 巯基乙醇,用冰冻的异丙醇来沉淀DNA,并增加氯仿/异戊醇抽提次数的所谓改良CTAB法,对常山胡柚叶片DNA抽提与分析,不仅成功提取到常山胡柚叶片DNA,而且所得的DNA浓度高、纯度好,20个试样的... 经反复实验,采用在抽提前加入一定量的抗氧化剂β 巯基乙醇,用冰冻的异丙醇来沉淀DNA,并增加氯仿/异戊醇抽提次数的所谓改良CTAB法,对常山胡柚叶片DNA抽提与分析,不仅成功提取到常山胡柚叶片DNA,而且所得的DNA浓度高、纯度好,20个试样的DNA平均质量浓度为272 86μg/mL,平均每克鲜叶片可获DNA约82μg,纯度基本上都在1 4~1 8范围内,并经RAPD反应验证,完全能满足常规分子生物学分析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山胡柚 叶片 DNA抽提 改良CTAB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花丰产素、矮壮素对二次结实板栗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永胜 朱杭瑞 陈顺伟 《浙江林业科技》 2002年第1期21-24,共4页
选用调花丰产素1、调花丰产素2和矮壮素三种植物生长调节制剂对二次结实板栗的雄花数、雌花数、枝长、枝粗、第一次果结蓬数和第二次果结蓬数等作用效应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三种制剂使二次结实板栗新梢长生长降低15.63%、枝粗... 选用调花丰产素1、调花丰产素2和矮壮素三种植物生长调节制剂对二次结实板栗的雄花数、雌花数、枝长、枝粗、第一次果结蓬数和第二次果结蓬数等作用效应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三种制剂使二次结实板栗新梢长生长降低15.63%、枝粗增加16.68%以上;二种调花丰产素处理使雌花数增加59.10%以上,雄花数降低 21.56%以上;此外,试验结果证实调花丰产素对二次结实板栗的两次结篷数量具一定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矿质营养 调花丰产素 矮壮素 二次结实板栗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省板栗主栽品种(无性系)RAPD反应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3
13
作者 翁尧富 陈源 +3 位作者 郑康乐 赵勇春 张建忠 廖石水 《浙江林业科技》 2001年第3期16-18,102,共4页
在RAPD反应中,有许多影响结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本项研究采用浙江省8个板栗主栽品种(无性 系),对RAPD各种反应条件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板栗理想的反应体系为:20μl反应体积含有100 mmol/L Tris-H... 在RAPD反应中,有许多影响结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本项研究采用浙江省8个板栗主栽品种(无性 系),对RAPD各种反应条件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板栗理想的反应体系为:20μl反应体积含有100 mmol/L Tris-HCl,500 mmol/L KCL, 20mmol/L MgCL2, 0.01%Gelatin,dATP、 dTTP、 dCTP、 dGTP的量各为 100μmol/L, 50-200ng引物, 0.75-1.0单位Taq酶, 2-10ng模板DNA。反应条件为: 94℃预变性2min, 再94℃ 30s、40℃30s、72℃1.5min扩增38个循环;最后在72℃延伸7min。应用上述反应体系进行板栗 RAPD反应,扩增产物在1.0%琼脂糖凝胶中电泳,经EB染色后在紫外灯下观察照相,可获得满意的DNA 指纹图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PAPD反应体系 品种 鉴别 DNA指纹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树移栽技术探讨 被引量:17
14
作者 周国宁 陈相强 骆文坚 《浙江林业科技》 2002年第2期65-67,共3页
经多年大树移栽实践,提出了大树移栽的基本原理,并较深入地论述了雪松、胡柚、榉树、广玉兰、香樟五大类乔木的大树移栽技术。
关键词 大树 移载 雪松 胡柚 榉树 广玉兰 香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