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4年新高考Ⅱ卷第13题的多解、溯源及推广
1
作者 傅小燕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5年第7期29-31,共3页
聚焦2024年新高考Ⅱ卷第13题三角函数求值问题,通过多种解法剖析,探寻解题思路与技巧,追溯题目来源,挖掘其在教材中的根源,并进行适当推广,以拓展对该类问题的认知,为高中数学教学与学习提供有益参考,助力学生提升三角函数知识运用及解... 聚焦2024年新高考Ⅱ卷第13题三角函数求值问题,通过多种解法剖析,探寻解题思路与技巧,追溯题目来源,挖掘其在教材中的根源,并进行适当推广,以拓展对该类问题的认知,为高中数学教学与学习提供有益参考,助力学生提升三角函数知识运用及解题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高考Ⅱ卷 三角函数 多解 溯源 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作文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卢红旭 唐秋菊 《教师》 2011年第6期72-73,共2页
做好高中作文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工作,要注意乡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教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学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将三者有机结合,能够让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写作素材,创新写作思维,从而更有效地提高作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 作文 课程 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教学评价能力提高的路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庞寅坚 《教育界》 2022年第20期92-94,共3页
良好的教学评价是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手段。高中思想政治是一门逻辑性、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学科,教师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政治知识,并通过客观合理的评价提... 良好的教学评价是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手段。高中思想政治是一门逻辑性、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学科,教师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政治知识,并通过客观合理的评价提升学生的政治核心素养。本文对提高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教学评价能力的路径进行研究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评价 提高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分段式模块教学”的研究意义
4
作者 杨林军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2015年第12期47-47,共1页
"分段式模块教学",不仅将总的教学目标分段化,具体化,而且采取的教学方法,手段努力使目标达到最大化."分段式模块教学"最大的特点是要求在教师缄默情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达到将近整个课堂的一半时间.这是调整教与学的结构、方... "分段式模块教学",不仅将总的教学目标分段化,具体化,而且采取的教学方法,手段努力使目标达到最大化."分段式模块教学"最大的特点是要求在教师缄默情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达到将近整个课堂的一半时间.这是调整教与学的结构、方式、关系的需要与制约,是教师约束自己有效教学又解放自己疲于讲解的正当安排,是保障学生学习经历广度、深度和专注度的过程品质的需要,从而促进了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教学 分段式 自主学习 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 学习经历 轨迹方程 顶点坐标 数学解题 正半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做足课前功夫 跑赢化学课堂——课堂45min分段式模块教学之习题讲评课实施有感
5
作者 王建锋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2015年第12期87-87,共1页
习题讲评课是学科教学的一种重要课型,是学生在完成考试或练习后,教师对试卷进行讲解、分析、点评、以达到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总结经验,丰富体验,拓宽思路,提高解题能力,掌握学习规律的教学活动.习题的讲评质量如何,将直接影响教学... 习题讲评课是学科教学的一种重要课型,是学生在完成考试或练习后,教师对试卷进行讲解、分析、点评、以达到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总结经验,丰富体验,拓宽思路,提高解题能力,掌握学习规律的教学活动.习题的讲评质量如何,将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一、研究习题,预测学生错因,编辑评前习题教师在习题讲评前经常会遇到这种尴尬:由于时间紧迫,尤其是上午第一节课,不一定能拿到具体的习题分析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教学 min 化学课堂 解题能力 课型 丰富体验 分段式 教学活动 学习规律 知识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数列热点题型
6
作者 陈建华 《中学生数理化(高二数学、高考数学)》 2016年第12期15-16,共2页
数列是数学高考的重点内容,高考对数列的考查非常全面,既有对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定义以及性质的考查,又有对数列与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不等式的综合考查,还把极限思想和数学归纳法融入等差数列、等比数列中进行考查。
关键词 等差数列 热点题型 聚集 数学高考 等比数列 数学归纳法 指数函数 综合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寻高考小说命题的切入点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建华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0年第14期126-127,共2页
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我国提出了"一核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制,这一评价体制包含了考察的目的、考查的内容以及考察的要求三个方面,其中"一核"主要回答了为什么要考的问题;"四翼"主要回答了要怎么考的问题... 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我国提出了"一核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制,这一评价体制包含了考察的目的、考查的内容以及考察的要求三个方面,其中"一核"主要回答了为什么要考的问题;"四翼"主要回答了要怎么考的问题.在这样一个科学的评价体系下,我们的语文高考越来越重视对高中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的考查.文学类作品(现代文)的考察重点是引导考生针对不一样的表现形式,从语言、文章的构思以及形象等多个方面去欣赏作品,从而从不同角度获得审美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高考 现代文 文学类 科学的评价 考察重点 评价体制 表现形式 高中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游戏”来引导算法的学习 被引量:1
8
作者 吕军 《教师》 2011年第15期35-36,共2页
在很多学生眼中,《算法与程序设计》是一门高深、难学的课程,教材中讲到的几个算法都很难理解和掌握,尤其是一些编程的理论基础知识更是难以捉摸,因此产生了望而却步的心理。我在近几年算法实践教学过程中,利用设计的各类游戏活动,激发... 在很多学生眼中,《算法与程序设计》是一门高深、难学的课程,教材中讲到的几个算法都很难理解和掌握,尤其是一些编程的理论基础知识更是难以捉摸,因此产生了望而却步的心理。我在近几年算法实践教学过程中,利用设计的各类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启发学生,让学生参与其中,把抽象的程序设计思想转化为实际的应用,将生活中的实例与书本的算法设计相结合,从而使学生在算法学习中更好地理解、更易掌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设计 面向对象 程序设计 对分查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书不觉已春深 一寸光阴一寸金——切实加强高中生课外阅读指导
9
作者 汪国炎 《教师》 2019年第9期40-42,共3页
高中生课外阅读现状堪忧,亟待改变。而新课标则为教师加强课外阅读指导提供了充分依据和有利契机。文章对高中生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进而给出了指导的整体思路,明确指出了“激趣为上,重在引导”“方法为本,成在指导”“规划为... 高中生课外阅读现状堪忧,亟待改变。而新课标则为教师加强课外阅读指导提供了充分依据和有利契机。文章对高中生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进而给出了指导的整体思路,明确指出了“激趣为上,重在引导”“方法为本,成在指导”“规划为先,监控为要”三大指导原则,突出强调了“激趣”在指导工作中的特殊意义和关键作用,并介绍了五种“激趣”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生 课外阅读 指导 激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夹角之谜 究几何本质——对一道平面向量恒成立问题的解法的再思考
10
作者 芦迪 吴凯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0年第10期40-41,共2页
当我们在遇到难题时,怎样才能做到化繁为简,我们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来探究,尤其是平面向量问题,我们可以分别从代数和几何两个角度来研究解题。对于同一个问题,角度不同,就会有不一样的精彩。本文将对一道平面向量恒成立问题的解法进行再... 当我们在遇到难题时,怎样才能做到化繁为简,我们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来探究,尤其是平面向量问题,我们可以分别从代数和几何两个角度来研究解题。对于同一个问题,角度不同,就会有不一样的精彩。本文将对一道平面向量恒成立问题的解法进行再思考,探寻"夹角"之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向量 恒成立问题 代数运算 几何意义 夹角 解题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列与其他知识的交汇
11
作者 徐燕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1年第19期49-50,共2页
数学知识之间的交汇是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更是高考命题的指导方针,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之一.特别对于数列这一重点知识,以数列为背景,与其他相关知识,如集合、不等式等的交汇与综合非常常见.
关键词 数列 集合 不等式 解三角形 数学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融通·演绎:指向思辨力培育的历史主题式教学思考——以“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一课为例
12
作者 莫鲁铭 《教育界》 2023年第12期128-130,共3页
历史思辨力是指对历史事物进行全面的辩证分析的思维能力,以及从历史角度去理解现实问题,并且在此基础上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历史主题式教学通过聚焦主题,在融通史料的基础上整合教学资源,以史料研习、问题探究、思维演绎等活动来培... 历史思辨力是指对历史事物进行全面的辩证分析的思维能力,以及从历史角度去理解现实问题,并且在此基础上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历史主题式教学通过聚焦主题,在融通史料的基础上整合教学资源,以史料研习、问题探究、思维演绎等活动来培育学生的历史思辨力。本文以“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一课为例,探索了如何通过主题式教学来培育学生的历史思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历史 主题式教学 思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整体思想求解数学问题的若干形式
13
作者 徐燕 《数学之友》 2022年第24期41-43,共3页
整体思想是一种重要的解题思想,是思维深刻性的体现,根据问题的不同特点,可以展现出多种思考模式.本文介绍整体思想求解数学问题的若干形式.
关键词 整体思想 数学问题 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年高考作文试题分析及教学建议
14
作者 胡需恩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0年第6期144-145,共2页
近年来,在新课程标准、新语文教材、新高考改革逐步落地的过程中,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命题都有意识的做出了对应的探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学习任务群为课程内容,把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 近年来,在新课程标准、新语文教材、新高考改革逐步落地的过程中,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命题都有意识的做出了对应的探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学习任务群为课程内容,把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都融入到了课程内容之中。作为"表达与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改变过去那种静态的、孤立的形态;在学习任务的驱动下,每时每刻都注重和学生的阅读、思维和生活经验联动,集中指向了语文教学的核心素养的提升和培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阅读与鉴赏 语文实践活动 作文教学 新高考改革 语文教材 语文教学 教学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科学探究能力的高中化学教学
15
作者 何梁君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2年第18期67-69,共3页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开展教学实践,让学生设计方案,在实践中趣味导入、分析规律、收集证据、展示成果,注重知识的迁移应用,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本文基于对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的含义分析,探讨基于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的高中化学教学...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开展教学实践,让学生设计方案,在实践中趣味导入、分析规律、收集证据、展示成果,注重知识的迁移应用,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本文基于对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的含义分析,探讨基于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的高中化学教学实践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科学 探究能力 高中化学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段优化,启智提升——数学课堂45分钟分段式模块教学设计的实践研究
16
作者 高益兰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2015年第20期33-33,共1页
本文通过将分段式模块教学应用于数学课堂进行案例分析,提出分段式模块教学设计的优化方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数学课堂 分段式模块教学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化学解题的假设性思维
17
作者 何梁君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2年第12期106-108,共3页
化学是自然科学中的重要学科,对人类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对高中学生来说,化学解题是较难的部分,需要学生不断地积累解题经验,运用所学知识,通过科学的解题思维找到答案。但是根据目前高中生的实际现状来看,化学学科的学习存在着众多... 化学是自然科学中的重要学科,对人类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对高中学生来说,化学解题是较难的部分,需要学生不断地积累解题经验,运用所学知识,通过科学的解题思维找到答案。但是根据目前高中生的实际现状来看,化学学科的学习存在着众多的难题。这就需要高中化学教师教授学生有效的解题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解题思维,使学生在化学学习中取得进步。本文对高中化学解题的假设性思维培养进行探究,先介绍假设性思维的由来、优势和分类,再分析目前高中生化学解题时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培养学生化学解题的假设性思维的建议,并通过不同的假设性思维应用案例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设性思维 高中化学 解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题”模式在高三物理习题教学中的运用
18
作者 陈丽娜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1年第6期134-136,共3页
在高三阶段的物理教学中,习题课的占比大幅提高,并且讲解的知识开始杂糅,追求对学生综合性思维的构建。分析高三阶段物理习题教学中展现特点,探讨"说题"模式在高三物理习题教学中的使用思路,研究详细的使用方法,从而在高三的... 在高三阶段的物理教学中,习题课的占比大幅提高,并且讲解的知识开始杂糅,追求对学生综合性思维的构建。分析高三阶段物理习题教学中展现特点,探讨"说题"模式在高三物理习题教学中的使用思路,研究详细的使用方法,从而在高三的物理教学过程,通过习题教学让学生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既能掌握各类单独性的知识点,也能构造知识的综合利用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题”教学模式 高三物理 习题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