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省中小学教育质量监测的迭代发展:从健康体检走向实践指导 被引量:2
1
作者 陈荣荣 张丰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9-113,共15页
本文报告了浙江省教育质量监测从“专业支持”到“自主监测”的迭代发展历程,体现出了浙江省教育质量监测从“健康体检”走向“实践指导”的价值导向。文章从构建“学生发展+成长环境”的评价指标框架、基础指标+自主观测点的设计依据... 本文报告了浙江省教育质量监测从“专业支持”到“自主监测”的迭代发展历程,体现出了浙江省教育质量监测从“健康体检”走向“实践指导”的价值导向。文章从构建“学生发展+成长环境”的评价指标框架、基础指标+自主观测点的设计依据这两个方面介绍浙江教育质量监测指标体系的系统设计;从组合分析、模型构建、专题深入和国际比较四个方面介绍浙江在专题分析方面的创新思路;从揭示学生成长机制、聚焦学习品质及影响机制、透视学业负担的实质、推动学校教学管理转型、改善家庭“软环境”五个方面阐述浙江教育质量监测的结论、发现及相关实践指导,体现了浙江教育质量监测的实践透视能力、基层发展立场与实践指导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质量监测 指标设计 数据分析 实践指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动教研工作转型的浙江视角 被引量:11
2
作者 缪水娟 张丰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6,共3页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探索总结了新形势下教研工作转型发展的五大视角。一是综合视野,即以综合思维推进学科协同作战,以联合教研、综合项目等推进学科教研,在"中间地带"寻找教研工作生长点;二是学生立场,即重视"研究学生&q...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探索总结了新形势下教研工作转型发展的五大视角。一是综合视野,即以综合思维推进学科协同作战,以联合教研、综合项目等推进学科教研,在"中间地带"寻找教研工作生长点;二是学生立场,即重视"研究学生",推进"学为中心"的教学改革,探索建立以生为本的评价体系;三是技术发展,尝试进行基于学习方式变革的教研活动;四是实证方法,即从"经验型"教研走向"实证型"教研;五是教研策划,即通过研究教师研修规律,实践教研活动的"三维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研工作 综合视野 “学科协同教研模式” 学生立场 数字化学习 实证教研 教研策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素质评价与学业水平考试的交融问题及对策——以浙江省的实践为例 被引量:4
3
作者 沈启正 周彩莺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17,共6页
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我国建立科学的基础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两大途径。由于前者从素质教育逐步演化而来,后者则是新课程改革的直接产物,两个概念发展不同步,导致它们的外延存在着较多的交融。笔者从这两个概念... 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我国建立科学的基础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两大途径。由于前者从素质教育逐步演化而来,后者则是新课程改革的直接产物,两个概念发展不同步,导致它们的外延存在着较多的交融。笔者从这两个概念的由来、内容、方法和关系等方面探讨它们的实质,并结合浙江省的实践提出理论清楚、操作合理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素质评价 学业水平考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综合科学课程改革30年 被引量:9
4
作者 王耀村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7-53,共7页
浙江省综合科学课程改革30年的实践探索,实现了我国科学课程的多样化,开创了推进科学课程的路径,拓展了科学课程学习的内容,形成了科学本质教学的新范式,培养了一支适应综合科学教学的教师队伍,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但在实践中也遇到... 浙江省综合科学课程改革30年的实践探索,实现了我国科学课程的多样化,开创了推进科学课程的路径,拓展了科学课程学习的内容,形成了科学本质教学的新范式,培养了一支适应综合科学教学的教师队伍,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但在实践中也遇到了综合科学课程本土化理论研究的缺乏、人们认识观念转变难、综合科学教材编制难、科学教师开展合科教学难等现实问题,亟待人们进一步探索。展望未来,综合科学课程的深化发展,必须坚持改革方向,顺应课程发展;完善课程结构,开好两类课程;聚焦核心概念,优化教材结构;注重教师培养,适应综合教学;改进考试评价,保障课程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 综合科学课程 课程改革 课程实施 科学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实验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3
5
作者 魏雄鹰 李永前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90-93,共4页
本文通过对浙江省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实验实施一年半以来情况的调查,分析了在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实验中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浙江省高中新课程实验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各普通高中的积极响应,广大信息技术... 本文通过对浙江省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实验实施一年半以来情况的调查,分析了在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实验中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浙江省高中新课程实验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各普通高中的积极响应,广大信息技术教师因地制宜,积极开展选修模块的教学,探索多种形式的新课程教学模式与评价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教学设备条件差异大、学生基础不一导致教学难度加大,以及教师专业化水平亟待提高等问题,可通过进一步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加强教师培训、完善评价制度等一系列措施深化新课程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学科 新课程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浙江省2011年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评比活动观察 被引量:13
6
作者 李冬梅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1-23,36,共4页
一、引言 词汇是语言的三大要素(语音、词汇、语法)之一。外语教学的成败归根到底要取决于词汇教学的成败、词汇量的多少和学生记忆词汇和学习词汇能力的高低(胡春洞、包天仁,2002)。然而不少学生对读音规则一窍不通,单词读不出... 一、引言 词汇是语言的三大要素(语音、词汇、语法)之一。外语教学的成败归根到底要取决于词汇教学的成败、词汇量的多少和学生记忆词汇和学习词汇能力的高低(胡春洞、包天仁,2002)。然而不少学生对读音规则一窍不通,单词读不出、写不来。有的感到学习词汇费时较多,每天疲于应付昕写,收获甚微。还有的甚至因此而放弃学习英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词汇 教学有效性 教学评比 英语课堂 活动观 浙江省 初中 学习英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地含诸种,普雨悉替萌——浙江省普通高中英语新课程实验中的教师研修 被引量:2
7
作者 葛炳芳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12,24,共5页
一、引言 浙江省自2006年开始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在实验过程中,不免会遇到一些问题,例如,教师在理念与实践之间还存在一些距离,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英语选修课程有待完善落实,学生自主能力尚需培养等等。要改进... 一、引言 浙江省自2006年开始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在实验过程中,不免会遇到一些问题,例如,教师在理念与实践之间还存在一些距离,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英语选修课程有待完善落实,学生自主能力尚需培养等等。要改进高中英语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英语教学 新课程实验 浙江省 教师 研修 英语课堂教学 普通高中 实验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浙江省学考和高考选考科目的高中生物学试题评价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周初霞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45-47,共3页
本文对首次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生物学试题进行研究,探析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一考二用的评价方向,以期为高中生物学教学提供正确的导向:帮助学生主动学习,构建生物学概念,提高生物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 浙江省学考和高考选考 高中生物学试题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考改革背景下的浙江省高中生物学教学现状调查 被引量:1
9
作者 周初霞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8,共4页
本文对浙江省“7选3”高考改革背景下,学生选考生物学情况、学校生物学课程设置情况和生物学教师工作量等现状进行抽样调查和分析,就生物学教师配备、课程设置与方案建设,以及学科组建设等提出建议。
关键词 生物学 高考改革 教学现状 问卷调查 反思和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高中地理课程——浙江省高中地理地方课程建设
10
作者 郭剑峰 《地理教学》 2014年第8期27-30,共4页
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浙江行动”实施以来,浙江省教育面貌有了很多新变化,也推动了各学科的新发展,得到了教育部的肯定。本文重点介绍了高中地理浙江省地方课程建设的背景与具体内容,并结合省地理学科培育基地分析了如何设计分... 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浙江行动”实施以来,浙江省教育面貌有了很多新变化,也推动了各学科的新发展,得到了教育部的肯定。本文重点介绍了高中地理浙江省地方课程建设的背景与具体内容,并结合省地理学科培育基地分析了如何设计分层分类的校本地理课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改革 高中地理 课程标准 课程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学生立场:守住小学数学好课的底色
11
作者 斯苗儿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20,共4页
基于学生立场的好课,需要从学生、学科和跨学科等多个视角进行考量。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实践,针对好课落地提出建议。一要坚持学生立场,如要尊重学生的姓名权、关注学生的课堂体验和建议等,从“教得好”走向“学得好”;二要客观评估学生... 基于学生立场的好课,需要从学生、学科和跨学科等多个视角进行考量。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实践,针对好课落地提出建议。一要坚持学生立场,如要尊重学生的姓名权、关注学生的课堂体验和建议等,从“教得好”走向“学得好”;二要客观评估学生的学习起点和难点,科学规划单元整体教学和课时教学内容;三要提供学生情感支持,通过改变课堂话语体系、建立师生及生生互助机制等方式,让学科育人落实落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课 数学教学 学生立场 单元整体教学 课堂话语体系 学科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育人视角下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要素分析及实践改进
12
作者 李荆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6-28,共3页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课程进入体系化建设阶段。在此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有效实施以及校本课程的合理开发,更要推进三类课程的协调统一、整体建构,以此构建符合素养培养要求、体现学校办学特色、满足...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课程进入体系化建设阶段。在此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有效实施以及校本课程的合理开发,更要推进三类课程的协调统一、整体建构,以此构建符合素养培养要求、体现学校办学特色、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的新时代学校课程体系。中小学校需要从提升课程实践者的课程意识与能力、建构科学合理的课程结构、推动课程高质量实施三大要素着手,不断提升学校课程体系建设质量和育人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课程体系 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 学校课程实施规划 校本课程 课程领导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学习视阈下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意义建构策略
13
作者 葛炳芳 李佳一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共5页
本文针对当下英语阅读教学中意义加工不够扎实、“细节-概念-结构”的加工思路未得到重视、无法培养学生主动阅读能力等问题,结合课例,从自主提问、提炼概念建构结构化知识和做实主动表达三个维度,探讨主动学习视阈下英语阅读教学中促... 本文针对当下英语阅读教学中意义加工不够扎实、“细节-概念-结构”的加工思路未得到重视、无法培养学生主动阅读能力等问题,结合课例,从自主提问、提炼概念建构结构化知识和做实主动表达三个维度,探讨主动学习视阈下英语阅读教学中促进学生参与意义建构的策略,旨在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增强他们的课堂参与度和意义建构能力,从而使他们成为独立思考、主动表达的自主阅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阅读 主动学习 意义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创新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15
14
作者 韩平 方红峰 +2 位作者 任学宝 钱万军 王小平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58-165,171,共9页
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强调"统一要求齐步走",过于突出管理与效率,普通高中较为单一,呈现出"千校一面"的现象。普通高中重智育轻德育,重"育分"轻"育人",忽视学生个性需求的问题十分突出,学生... 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强调"统一要求齐步走",过于突出管理与效率,普通高中较为单一,呈现出"千校一面"的现象。普通高中重智育轻德育,重"育分"轻"育人",忽视学生个性需求的问题十分突出,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发展空间严重不足。为此,国家于2014年在浙江和上海进行了高考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浙江省在2012年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基础上,以选择性教育思想为指导,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和探索,为国家教育综合改革提供了"浙江样板"。本文围绕浙江省高考改革的主要内容和主要工作,分析了浙江省高考改革推进过程中的困难与挑战,展现了浙江适应新高考的创新实践与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考改革 深化课程改革 实践 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迎接素养导向的学习:项目化学习的浙江探索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丰 管光海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9-32,共4页
浙江省近年来积极开展项目化学习实践,探索跨学科项目化学习实施,培育学科项目化学习,实现项目化学习的多路径推进和常态化实施。浙江省的项目化学习实践注重基于课程标准与实践学习,关注学生学习机制之变并孕育学校的系统变革。基于浙... 浙江省近年来积极开展项目化学习实践,探索跨学科项目化学习实施,培育学科项目化学习,实现项目化学习的多路径推进和常态化实施。浙江省的项目化学习实践注重基于课程标准与实践学习,关注学生学习机制之变并孕育学校的系统变革。基于浙江省项目化学习的实践经验,深化课程教学改革要注重试点培育与区域推进相结合,注重以任务驱动教师主动研修,注重促进校长领导力发展以及教研方式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推进 校长领导力 任务驱动 教研方式 项目化学习 课程标准 学习机制 多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合中的义务教育艺术新课标——核心素养与目标的关系 被引量:5
16
作者 余丹红 刘沛 杜宏斌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5-148,共4页
艺术新课标充分表述了艺术门类下各学科共有的普遍性质、共同的育人价值、协同的美育指向,充分挖掘了各学科合力育人的可能性,体现出“合”“统”“连”“动”“活”“立”的特点。总目标中的各部分内容与核心素养相契合。各核心素养之... 艺术新课标充分表述了艺术门类下各学科共有的普遍性质、共同的育人价值、协同的美育指向,充分挖掘了各学科合力育人的可能性,体现出“合”“统”“连”“动”“活”“立”的特点。总目标中的各部分内容与核心素养相契合。各核心素养之间互相融合、相互影响,具有同等重要性。学段目标既突出了核心素养培育的共同目标,又根据各艺术学科独特的艺术形式、课程内容和学习特点,结合不同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相互关联,适度递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新课标 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K-12技术教育的工程转型:缘起、进展与启示 被引量:8
17
作者 管光海 盛群力 《外国中小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9-27,共9页
随着时代的发展,美国K-12技术教育内涵正在发生变化,从技术教育转向技术/工程教育形态。工程在美国K-12技术教育框架、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教师教育等各个方面得到了体现。目前转型不仅源自美国K-12技术教育实施面临的困境,而且源自STE... 随着时代的发展,美国K-12技术教育内涵正在发生变化,从技术教育转向技术/工程教育形态。工程在美国K-12技术教育框架、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教师教育等各个方面得到了体现。目前转型不仅源自美国K-12技术教育实施面临的困境,而且源自STEM教育改革的推动以及工程教育进入K-12学校的需求。美国K-12技术教育的工程转型启示我国基础教育技术课程需增设工程内容,完善现有体系,建设师资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教育 工程教育 K-12 美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研的转型方向与使命 被引量:22
18
作者 任学宝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5-19,共5页
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进入内涵发展的新时期,教研工作在肩负新的使命的同时也面临着挑战,认清教研转型的方向与使命已迫在眉睫。教研转型,既是一场以现有教研基础与亮点为起点的继承性变革,也是一场以新形势新要求为发展目标的专... 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进入内涵发展的新时期,教研工作在肩负新的使命的同时也面临着挑战,认清教研转型的方向与使命已迫在眉睫。教研转型,既是一场以现有教研基础与亮点为起点的继承性变革,也是一场以新形势新要求为发展目标的专业化变革,又是一场以关注现实问题和需求为导向的实践性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研转型 转型的方向与使命 继承性 专业化 实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标准聚焦核心概念的STEM整合教育模式——美国I-STEM模式的特点及启示 被引量:16
19
作者 管光海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7-93,共7页
随着STEM教育在全球的推开,如何实现跨学科,使STEM教育四个学科课程有机整合是一个难点。为了解国际STEM整合教育的先进经验,本研究以美国近年来新开发的STEM整合教育模式——I-STEM模式为例进行剖析。该模式基于STEM教育相关学科美国... 随着STEM教育在全球的推开,如何实现跨学科,使STEM教育四个学科课程有机整合是一个难点。为了解国际STEM整合教育的先进经验,本研究以美国近年来新开发的STEM整合教育模式——I-STEM模式为例进行剖析。该模式基于STEM教育相关学科美国全国性四大课程标准,聚焦连接四大学科课程的核心概念,融合真实情境,并实现科学探究与工程设计的整合。本研究在分析I-STEM模式的背景、内容及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我国STEM教育实施现状提出STEM教育整合实施的建议,即注重STEM课程、教学、评价的整体设计,围绕核心概念并支持STEM教育单个学科课程的学习以及建设与依据STEM教育相关学科课程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M教育 STEM整合教育 整合模式 I-STEM 美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义务教育拓展性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被引量:11
20
作者 柯孔标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0-35,共6页
拓展性课程的提出是回应时代对多样化人才需求和实施个性化教育的必然选择。只有正确处理好拓展性课程与三级课程体系的关系,澄清拓展性课程与基础性课程和学生社团活动的区别和联系,才能实现拓展性课程的特有育人功能。拓展性课程的开... 拓展性课程的提出是回应时代对多样化人才需求和实施个性化教育的必然选择。只有正确处理好拓展性课程与三级课程体系的关系,澄清拓展性课程与基础性课程和学生社团活动的区别和联系,才能实现拓展性课程的特有育人功能。拓展性课程的开发和开设必须基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学校课程整体规划,在学生需求、教学资源与学校发展三者之间找到平衡点。完善拓展性课程,应加大课程改革的政策供给,以适应新技术引领的教育变革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展性课程 概念辨析 开发 实施 未来走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