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院保洁工具集中机械清洗消毒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3
1
作者 夏丹萍 李情操 《浙江临床医学》 2018年第6期1139-1140,共2页
目的探讨医院保洁工具集中机械清洗消毒的效果。方法采用细菌采样检测法对医院集中机械清洗消毒的毛巾、地巾清洁后的物表和空气进行消毒效果监测,并以传统的保洁员手工清洗消毒保洁工具为对照组进行比。结果机械清洗消毒组的毛巾、地... 目的探讨医院保洁工具集中机械清洗消毒的效果。方法采用细菌采样检测法对医院集中机械清洗消毒的毛巾、地巾清洁后的物表和空气进行消毒效果监测,并以传统的保洁员手工清洗消毒保洁工具为对照组进行比。结果机械清洗消毒组的毛巾、地巾使用前后细菌培养菌落总数均显著低于手工清洗消毒组(P〈0.01);机械清洗消毒组的门把手、床栏、呼叫器表面和地面清洁后细菌培养茵落总数显著低于手工清洗消毒组(P〈0.01),机械清洗消毒组的开关和床头柜表面清洁后细菌培养茵落总数明显低于手工清洗消毒组(P〈0.05);机械清洗消毒组的空气消毒监测细菌培养菌落总数与手工清洗消毒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医院保洁工具集中机械清洗消毒效果明显,是预防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宜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中机械清洗消毒 医院保洁工具 医院感染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脏肿瘤术前多排螺旋CT肾动脉血管成像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胡铁波 朱海东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1期180-183,共4页
目的探讨肾脏肿瘤术前螺旋CT肾动脉血管成像的临床价值。方法对76例肾脏肿瘤手术患者采用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技术(MSCTA)检查,观察肾动脉变异情况,并与术中肾动脉血管分布情况作对照。结果 76例患者中,肾动脉起源正常51例(67.11... 目的探讨肾脏肿瘤术前螺旋CT肾动脉血管成像的临床价值。方法对76例肾脏肿瘤手术患者采用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技术(MSCTA)检查,观察肾动脉变异情况,并与术中肾动脉血管分布情况作对照。结果 76例患者中,肾动脉起源正常51例(67.11%),肾动脉解剖变异25例(32.89%);其中肾动脉提前分支6例(7.89%),副肾动脉19例(25.00%);单侧肾动脉解剖变异20例(26.32%),双侧肾动脉解剖变异5例(6.58%),经MSCTA检查诊断准确率为100%。结论在肾脏动脉切除术前,开展MSCTA检查可清晰显示肾动脉解剖结构及变异情况,对临床肿瘤切除及避免血管损伤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肿瘤 动脉血管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病历结合PDCA循环在输血病历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3
作者 朱霞蔚 陈科达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6期190-193,共4页
目的评价电子病历检查方式、结合PDCA循环管理方法对改善输血病历质量的效果。方法在输血科成立输血病历质检小组、检查电子病历后,结合PDCA循环的管理方法,对2015年7~12月电子病历检查试行前、2016年1~6月电子病历检查试行后以及2016... 目的评价电子病历检查方式、结合PDCA循环管理方法对改善输血病历质量的效果。方法在输血科成立输血病历质检小组、检查电子病历后,结合PDCA循环的管理方法,对2015年7~12月电子病历检查试行前、2016年1~6月电子病历检查试行后以及2016年第一、第二季度PDCA循环管理方法实施前后的输血病历质量改善进行比较,并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调查现状、查找原因、检查、处理等过程,输血病历书写质量有显著提高,特别是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具有持续改进的作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子病历检查结合PDCA循环,是提高输血病历质量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病历 PDCA循环 持续改进 规范化 标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的影像学特点与病理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桑海波 葛祖峰 +3 位作者 李璐 张玉琴 顾浩 刘妙灵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8年第9期1510-1513,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ECCC)的影像学及病理学特征。方法搜集具有刮宫前影像资料的10例单纯性ECCC患者,回顾分析其影像学及病理学特点。结果 10例患者均为绝经后老年妇女,4例为局限型,其中2例呈单发息肉状,2例呈局部菜花状; 6例...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ECCC)的影像学及病理学特征。方法搜集具有刮宫前影像资料的10例单纯性ECCC患者,回顾分析其影像学及病理学特点。结果 10例患者均为绝经后老年妇女,4例为局限型,其中2例呈单发息肉状,2例呈局部菜花状; 6例为弥漫型,其中4例呈广泛菜花状,2例呈弥漫壁结节状;病灶均突向宫腔内生长。宫腔内可有不同程度积液或积血。2例CT平扫病灶等宫壁密度; MRI检查T1WI病灶与子宫肌层等信号,T2WI与子宫肌层(6例)等或略高信号(2例),动脉期3例病灶基底部明显强化、3例病灶均质中度强化,静脉期及延时期呈持续强化。对照影像学术前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2=2. 000,P=0. 368),但其一致性一般(K=0. 697,P<0. 001)。结论 ECCC具有较特异的影像学表现,而术前影像学分期准确性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透明细胞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检出及同源性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卢雯君 李健 李情操 《浙江临床医学》 2017年第5期957-958,共2页
目的通过对重症监护室(ICU)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率及同源性进行统计分析,评价重症监护室目前院内感染控制的状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13年至2015年重症监护室患者的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结果进行对比性分析;... 目的通过对重症监护室(ICU)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率及同源性进行统计分析,评价重症监护室目前院内感染控制的状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13年至2015年重症监护室患者的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结果进行对比性分析;采用肠杆菌基因间重复共有序列PCR(ERIC-PCR)和琼脂糖凝胶电泳的方法,对ICU3年间临床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的同源性进行检测分析。结果3年间铜绿假单胞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检出率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数值有明显上升趋势。112株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经基因分型,主要分为A、B、C、D、E5型,其中A型66株,B型34株,C型8株,D、E型各2株。结论ICU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呈上升的趋势,并呈高度同源性,可能存在科室内的克隆传播,应该合理化使用抗药物,以减少此类耐药菌的产生,并采取更有效的措施预防和控制其在院内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铜绿假单胞 同源性 院内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粘度骨水泥椎体成形术与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比较 被引量:10
6
作者 冯宗贤 郑晓玲 +2 位作者 李杰 郑敏哲 章慧斌 《浙江临床医学》 2019年第3期376-377,380,共3页
目的 比较高粘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低粘度骨水泥经皮后椎体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患者128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随机分为高粘度PVP组(采用高粘度骨... 目的 比较高粘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低粘度骨水泥经皮后椎体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患者128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随机分为高粘度PVP组(采用高粘度骨水泥, 64例)和PKP组(采用低粘度骨水泥,64例).评估两组患者腰痛、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骨水泥渗漏率及椎体高度恢复率.结果 排除失访(高粘度PVP组3例,PKP组2例)及死亡(高粘度PVP组1例,PKP组2例)者,共120例患者纳入最终分析(高粘度PVP组60例, PKP组6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椎体节段分布、术前VAS、ODI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术后腰痛VAS评分及ODI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患者术后腰痛VAS评分、ODI、以骨水泥渗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高粘度PVP组术后平均椎体高度恢复率为(29.8±11.6)%,明显低于PKP组的(41.7±19.8)%(P<0.05).结论 高粘度骨水泥PVP和低粘度骨水泥PKP均可迅速缓解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疼痛,改善脊柱功能,并具有相似的骨水泥渗漏率,但在术后椎体高度恢复方面PKP优于高粘度PV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成形术 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水泥渗漏 椎体压缩性骨折 骨质疏松 骨水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司匹林干预肥胖相关性肾病的机制研究
7
作者 褚宇东 徐鹏杰 +3 位作者 仉超 高依依 刘江 裘晓蕙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0年第3期228-230,共3页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对肥胖相关性肾病中肾脏足细胞内质网应激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培养足细胞分为对照组,ASP组,ox-LDL组,ASP+ox-LDL组,Real-time PCR在12 h,24 h,48 h检测IRE-1、XBP-1的表达;在24 h,Western blot检测P-IRE-1、XBP-1...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对肥胖相关性肾病中肾脏足细胞内质网应激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培养足细胞分为对照组,ASP组,ox-LDL组,ASP+ox-LDL组,Real-time PCR在12 h,24 h,48 h检测IRE-1、XBP-1的表达;在24 h,Western blot检测P-IRE-1、XBP-1的表达。结果:在24 h,ox-LDL组和ASP+ox-LDL组IRE-1、XBP-1的表达水平达高峰;在各时间点与对照组比较,ox-LDL组IRE-1、XBP-1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ox-LDL组比较,ASP+oxLDL组上述各项表达明显降低(P<0.05);在24 h,与对照组比较,ox-LDL组P-IRE-1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ox-LDL组比较,ASP+ox-LDL组P-IRE-1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而ASP组与对照组比较,所有各项检测指标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司匹林可能部分阻断了肥胖相关性肾病中IRE-1通路参与的足细胞内质网应激,可能对足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肥胖 高脂血症 OX-LDL 肾脏 足细胞 内质网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型单病灶肺结节临床资料与术后病理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金成华 王力捷 +3 位作者 毛争春 田辉 余凯忠 沈韦羽 《浙江临床医学》 2017年第2期286-287,共2页
目的通过对术后病例资料的回顾性分析,研究外周型孤立性肺结节的临床资料与术后病理的关系。方法收集术后病理诊断明确的病例资料,记录一般资料,同时对术前CT进行重新阅读,记录CT的各项特征。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因素cox归分析... 目的通过对术后病例资料的回顾性分析,研究外周型孤立性肺结节的临床资料与术后病理的关系。方法收集术后病理诊断明确的病例资料,记录一般资料,同时对术前CT进行重新阅读,记录CT的各项特征。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因素cox归分析,判断术前资料和CT的特征与术后病理结果良恶性之间的关系。结果外周型孤立性肺小结节是否恶性与结节的CT值、结节的大小、有无血管滋养、是否有毛刺以及实性成分占比有关,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位置、是否吸烟、结节边缘是否规则以及边界是否清晰无关。结论外周型孤立性肺结节CT值越小,肿瘤直径越大,有血管滋养,有毛刺,实性成分越少恶性风险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胸腔镜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病变程度与U ACRP IL-6及BNP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王英 周军波 +3 位作者 廉姜芳 楼钶楠 岑泽民 钱海 《浙江临床医学》 2017年第10期1843-1844,共2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病变程度与尿酸(UA)、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32.B型脑钠肽(BNP)的相关性。方法200例CHD患者和同期100例对照者纳入研究,CHD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AMI),不稳定性心绞痛组(UAP),稳...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病变程度与尿酸(UA)、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32.B型脑钠肽(BNP)的相关性。方法200例CHD患者和同期100例对照者纳入研究,CHD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AMI),不稳定性心绞痛组(UAP),稳定心绞痛组(SAP)。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计算冠脉病变积分,对患者进行心功能分级,测定血浆UA、CRP、IL-6及BNP和LVEF水平,分析与冠脉病变程度、心功能的相关性。结果AMI、UAP、SAP和对照组的UA、CRP、IL-6及BNP水平依次下降(P〈0.05),同时UA、CRP、IL-6及BNP水平随病变支数增多、Gensini积分增加而增大(P〈0.05)。冠脉病变支数、冠脉病变积分和心功能级别与UA、CRP、IL-6、BNP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浆UA、CRP、IL-6及BNP水平与CHD相关,可作为患者心脏功能、冠脉病变程度及危险分层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痛 冠脉病变程度 C反应蛋白 B型脑钠肽尿酸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甲环酸联合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在肝移植术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崧 李炎 +3 位作者 吴言悟 涂宜淳 漆勇 陆才德 《浙江临床医学》 2017年第11期2003-2005,共3页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TA)联合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对肝移植手术患者围术期纤溶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肝移植手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氨甲环酸组(T组)、氨甲环酸联合ANH组(T+A组),每组各10例。C组不做处理;T组于...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TA)联合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对肝移植手术患者围术期纤溶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肝移植手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氨甲环酸组(T组)、氨甲环酸联合ANH组(T+A组),每组各10例。C组不做处理;T组于麻醉诱导后静脉注射负荷量20mg/kg氨甲环酸,然后以10mg/(kg·h)输注至新肝期2h;T+A组采用氨甲环酸和ANH联合应用。分别于麻醉诱导后即刻(TO)、无肝期30min(T1)、新肝期30min(T2)、新肝期2h(T3)时取中心静脉血样,测定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i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譬)、D-二聚体。记录术中出血量,异体红细胞和新鲜冰冻血浆输注量,纤维蛋白原用量,ICU停留时间及肝动静脉血栓栓塞等情况。结果与T0比较,三组患者T1,T2时刻Hb,Plt)及Fg含量均不同程度下降,而D-二聚体含量上升(P〈0.05);与C组比较,T组和T+A组T1、T2、T3时刻D-二聚体浓度均下降(P〈0.05)。三组术中出血量及纤维蛋白原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和T组比较,T+A组术后异体红细胞和新鲜冰冻血浆使用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氨甲环酸联合急性等容血液稀释自体输血可抑制肝移植手术患者的纤溶功能,节约血源效果明显且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甲环酸 等容血液稀释 纤溶功能 肝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在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力捷 金成华 沈韦羽 《浙江临床医学》 2018年第10期1622-1624,共3页
目的 研究3D打印技术在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中肺血管分支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评估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本院自2015年12月至2017年6月期间施行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共40例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胸部高分辨增强CTA扫描重建3D打印模型,... 目的 研究3D打印技术在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中肺血管分支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评估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本院自2015年12月至2017年6月期间施行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共40例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胸部高分辨增强CTA扫描重建3D打印模型,术中记录实际观察到的肺血管分支情况,临床数据采集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在所有40例接受术前3D打印模型重建的患者中,3D肺模型动脉分支与术中实际肺动脉分支符合率达到96.9%(94/97),肺静脉符合率高达98.5%(64/65),接受术前3D打印重建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减少(P<0.05).术中未出现胸腔镜中转开胸的情况,术后30d或60d无死亡病例,随访3~12个月均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 3D打印技术能够清晰地显示术中肺血管的走向,对提高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胸腔镜肺段切除术 肺血管分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染性休克患者颈内静脉与股动脉床旁血气分析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徐慧娜 李娟 朱莺 《浙江临床医学》 2019年第11期1520-1521,1524,共3页
目的 分析感染性休克患者颈内静脉与股动脉床旁血气分析的相关性.方法 留取ICU感染性休克78例患者入科时的颈内静脉(静脉血组)和股动脉(动脉血组)抗凝血各2ml进行床旁血气分析检测,针对14个指标采用配对t检验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 目的 分析感染性休克患者颈内静脉与股动脉床旁血气分析的相关性.方法 留取ICU感染性休克78例患者入科时的颈内静脉(静脉血组)和股动脉(动脉血组)抗凝血各2ml进行床旁血气分析检测,针对14个指标采用配对t检验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两组检测值中,pH值、PCO2、HCO3^-、BE、Lac、Ca^2+、Cl^-、Glu、HGB和Hct存在正相关,而PO2、SO2、K+、Na+存在负相关;pH值、PCO2、PO2、SO2、HCO3-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电解质与血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感染性休克患者颈内静脉与股动脉血气分析存在一定相关性,紧急时可互替,但须注意检测值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休克 股动脉 颈内静脉 血气分析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SAHS患者睡眠结构改变及其与日间嗜睡的关系 被引量:2
13
作者 邵川 陈益女 +1 位作者 余碧芸 汤耀东 《浙江临床医学》 2018年第3期461-463,共3页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睡眠结构改变及其与主观日间嗜睡的相关性。方法收集625例OSAHS患者的病史、Epworth嗜睡评分(ESS)、体格检查和多导睡眠监测(PSG)结果,分析OSAHS患者睡眠结构的改变,及睡...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睡眠结构改变及其与主观日间嗜睡的相关性。方法收集625例OSAHS患者的病史、Epworth嗜睡评分(ESS)、体格检查和多导睡眠监测(PSG)结果,分析OSAHS患者睡眠结构的改变,及睡眠结构与E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625例患者的中位睡眠效率、N1期比例、N2期比例、N3期比例和KEM期比例分别为89%、38%、477%、1.8%和8.8%。不同严重程度OSAHS患者睡眠效率、N1期、N2期、N3期和REM期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1期比例和N3期比例在不同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睡眠效率、N2期和REM期比例无显著性别差异。睡眠效率、N1期、N3期、REM期比例在不同年龄段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2期比例在不同年龄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OSAHS患者中ESS评分与睡眠效率和N1期睡眠比例呈正相关,相关性较差;ESS评分与N2期睡眠比例、N3期睡眠比例和REM睡眠比例呈负相关,相关性较差。结论OSAHS患者存在显著睡眠结构紊乱,N1期睡眠比例增多,N3期和KEM期睡眠比例减少。OSAHS严重程度、性别、年龄对睡眠结构有影响。OSAHS患者的日间嗜睡与睡眠结构存在较弱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睡眠结构 睡眠分期 日间嗜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胃黏膜剥离术后溃疡愈合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邵晓娜 沈建伟 +3 位作者 沈睿炜 陈达巍 鲁亭 诸娴 《浙江临床医学》 2020年第1期49-50,共2页
目的探讨胃黏膜病变经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后影响溃疡愈合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8年10月因胃黏膜病变行胃ESD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logistic回归统计分析相关因素:(1)患者因素:性别,年龄,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其... 目的探讨胃黏膜病变经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后影响溃疡愈合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8年10月因胃黏膜病变行胃ESD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logistic回归统计分析相关因素:(1)患者因素:性别,年龄,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其他慢性病等既往病史,是否有手术史、吸烟、饮酒史,幽门螺杆菌(Hp)感染等;(2)病变因素:病变大小,病变部位,病变形态、病理类型.结果纳入病例152例,有11例患者ESD术后复查胃镜提示溃疡未愈合.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ESD术后溃疡未愈合主要与Hp感染相关.3例患者有2次早期胃癌ESD手术病史,且2次手术间隔>1年,并均有Hp感染,但由于病例数偏少,未能进一步统计分析.结论Hp感染是影响胃ESD术后溃疡愈合的危险因素,而术后未及时根除Hp或Hp根除后再感染可能是导致ESD术后异时性胃癌发生的可能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胃黏膜剥离术 溃疡 幽门螺杆菌 异时性胃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科手术部位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及耐药性变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宋彦 应弋阳 李炎 《浙江临床医学》 2019年第6期840-841,共2页
目的 通过监测医院骨科手术部位金黄色葡萄球菌(SA)的感染情况及耐药性变化趋势,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15年至2017年骨科手术患者的SA的分离结果及耐药性进行对比性分析.结果 三年间骨科患者手术部... 目的 通过监测医院骨科手术部位金黄色葡萄球菌(SA)的感染情况及耐药性变化趋势,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15年至2017年骨科手术患者的SA的分离结果及耐药性进行对比性分析.结果 三年间骨科患者手术部位SA的分离率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构成比无明显差异(P>0.05),但MRSA的构成比从2015年的74.29%下降至2017年的52.46%,有明显下降,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A对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无明显差异(P>0.05),数值上对苯唑西林、环丙沙星、莫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呈下降趋势,但其耐药率仍高于50%;三年间SA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呋喃妥因和喹奴普汀/达福普汀敏感率最高均为100.00%.结论 SA是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对各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有较大差异,应该严格按照感染特点和病原菌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 手术部位 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早期有创血压与无创血压的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娟 郑亚华 徐慧娜 《浙江临床医学》 2019年第1期52-53,共2页
目的 分析肝移植术后早期患者桡动脉有创血压与上肢无创血压测量间的差异性,探讨肝移植术后患者血压监测的最佳方法.方法 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6月肝移植术后早期患者40例,根据桡动脉收缩压(SBP)水平分为2组,A组:SBP?90~140mmHg;B组:SB... 目的 分析肝移植术后早期患者桡动脉有创血压与上肢无创血压测量间的差异性,探讨肝移植术后患者血压监测的最佳方法.方法 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6月肝移植术后早期患者40例,根据桡动脉收缩压(SBP)水平分为2组,A组:SBP?90~140mmHg;B组:SBP>140mmHg,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同时测量并记录桡动脉有创血压及对侧上肢无创血压,血压数据录入SPSS?19.0软件,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结果 当桡动脉SBP在90~140mmHg,有创与无创SBP、舒张压(D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桡动脉SBP>140mmHg时,有创比无创SBP平均高10mmHg,DBP平均低3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移植术后循环稳定者建议尽早拔除有创血压监测装置,以减少动脉置管相关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有创血压 无创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超声检查在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价值
17
作者 孔祥军 《浙江临床医学》 2019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检查评估坐骨神经改变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价值.方法 应用高频超声技术检测45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39例糖尿病无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和48例健康者的坐骨神经表现,测量坐骨神经前后径、左右径和横截面积,比较...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检查评估坐骨神经改变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价值.方法 应用高频超声技术检测45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39例糖尿病无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和48例健康者的坐骨神经表现,测量坐骨神经前后径、左右径和横截面积,比较组间超声参数差异,分析其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性,并评价高频超声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诊断效能.结果 坐骨神经前后径、左右径和横截面积在3组间明显递增,且均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存在相关性,横截面积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相关性最好.以坐骨神经前后径>10.7mm预测糖尿病伴周围神经病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7.78%,89.74%;以坐骨神经左右径>18.4mm预测糖尿病伴周围神经病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5.56%,97.44%;以坐骨神经横截面积>139.31mm2预测糖尿病伴周围神经病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6.67%, 92.31%.超声参数中,坐骨神经左右径的曲线下面积为0.750(95%?CI:0.643~0.838),明显小于前后径和横截面积(Z=3.421,P=0.0006;Z=3.653,P=0.0003),坐骨神经横截面积的曲线下面积为0.954(95%?CI:0.885~0.9882),坐骨神经前后径的曲线下面积(0.929,95%?CI:0.852~0.974)介于横截面积和左右径之间.结论 高频超声评价坐骨神经表现可有效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坐骨神经横截面积的诊断效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坐骨神经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