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岩区重大植物疫情防控工作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2
1
作者 余继华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11期140-141,共2页
农副产品的大量流通导致了外来有害生物不断侵入和传播扩散,给检物检疫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对黄岩区的重大植物疫情防控工作进行探索与实践,以期为病害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植物疫情 防控 浙江台州 黄岩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黄岩杨梅等水果苗木调运检疫数据分析
2
作者 张敏荣 余继华 +1 位作者 陶健 卢璐 《园艺与种苗》 CAS 2016年第1期34-36,48,共4页
以浙江黄岩31年水果类苗木调运检疫数量的变化情况分析了水果产业的发展趋势变化,指出该区种植业结构调整反映了水果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盲目性,需科学规划。
关键词 水果苗木 调运检疫 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岩调运植物检疫与种植业结构变化的思考
3
作者 余继华 《农业科技通讯》 2009年第7期28-30,共3页
文章试从黄岩20多年来农业植物调运检疫数据来分析农村种植结构变化情况。20世纪80年代中期大力发展柑橘业,1985年至1988年就有3131万株柑橘类苗木运往南方各省区;2000年后又有大批杨梅苗木运往外地,2005年开始蔬菜等作物产品调运检疫... 文章试从黄岩20多年来农业植物调运检疫数据来分析农村种植结构变化情况。20世纪80年代中期大力发展柑橘业,1985年至1988年就有3131万株柑橘类苗木运往南方各省区;2000年后又有大批杨梅苗木运往外地,2005年开始蔬菜等作物产品调运检疫数量逐渐增加,调运检疫数量的变化情况反映了种植业产业结构的新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运检疫 数量变化 种植结构 趋势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县级植物检疫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被引量:2
4
作者 余继华 《农业科技通讯》 2011年第2期24-25,共2页
分析了当前县级植物检疫工作的现状和主要问题,提出了要建立统一规范的县级植物检疫机构、统一的监管机制和疫情监测网络,疫情防控与执法监管并重、行业自律与源头管理并重等措施,还提出修改现行检疫法规和专职检疫员的准入制度等建议。
关键词 县级植物检疫 疫情监测 疫情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州黄岩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病及防控措施
5
作者 余继华 张敏荣 +1 位作者 陶建 卢璐 《农业灾害研究》 2015年第7期5-6,45,共3页
结合黄岩除治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病的经验,介绍了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病的分布与危害,在西瓜、甜瓜和黄瓜上的病状特征,传播途径,提出加强植物检疫、培育无病壮苗及农业、化学预防该病的措施。
关键词 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病 危害症状 防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州柑橘黄龙病防控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余继华 张敏荣 +4 位作者 陶健 卢璐 杨晓 汪恩国 叶志勇 《农学学报》 2014年第10期36-39,57,共5页
根据十几年对柑橘木虱和柑橘黄龙病发生规律与防控技术研究探讨,明确了柑橘木虱在台州橘林的发生分布规律和抽样技术,分析了柑橘木虱虫株率和带毒率与黄龙病、黄龙病与柑橘产量损失等之间的关系,探讨了柑橘黄龙病预警和柑橘木虱防治指标... 根据十几年对柑橘木虱和柑橘黄龙病发生规律与防控技术研究探讨,明确了柑橘木虱在台州橘林的发生分布规律和抽样技术,分析了柑橘木虱虫株率和带毒率与黄龙病、黄龙病与柑橘产量损失等之间的关系,探讨了柑橘黄龙病预警和柑橘木虱防治指标,建立了不同管理方式下的疫情扩散模型预测橘林经济寿命,提出了柑橘黄龙病综合防控技术和可防可控的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黄龙病 柑橘木虱 发生规律 扩散模型 控制指标 防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2—2017年台州柑橘黄龙病及亚洲柑橘木虱防控研究综述 被引量:7
7
作者 余继华 张敏荣 +5 位作者 钟列权 杨晓 李萍 卢璐 张宁 陶健 《农学学报》 2018年第4期8-13,共6页
文章主要回顾阐述2002—2017年台州对柑橘黄龙病亚洲种和亚洲柑橘木虱防控研究结果。指出黄龙病在果园空间分布入侵初期呈均匀分布,后呈聚集分布,亚洲柑橘木虱在果园内也呈聚集分布状态;认为黄龙病对柑橘产量与品质影响是随着病级的上... 文章主要回顾阐述2002—2017年台州对柑橘黄龙病亚洲种和亚洲柑橘木虱防控研究结果。指出黄龙病在果园空间分布入侵初期呈均匀分布,后呈聚集分布,亚洲柑橘木虱在果园内也呈聚集分布状态;认为黄龙病对柑橘产量与品质影响是随着病级的上升增加。得出黄龙病疫情自然入侵扩散流行呈周期性变化规律,建立积年发病率(PI)与入侵年数(N)模型PI=84.6740/[1+EXP(3.540-0.5838X)](n=14,r=0.9946^(**));检测发现黄龙病树体内和亚洲柑橘木虱带菌量在11月和12月最高,亚洲柑橘木虱带菌率同样以12月最高。提出防治亚洲柑橘木虱除抓好春夏秋三梢期外,冬季和初春清园也是一个重要环节。台州探索实践的"九坚持"和"三防五关"防控模式对黄龙病防控和柑橘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可在相似柑橘生态区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黄龙病亚洲种 亚洲柑橘木虱 发生为害规律 带菌量变化 防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州柑橘小实蝇发生为害减轻原因探析 被引量:6
8
作者 余继华 张敏荣 +1 位作者 卢璐 陶健 《农学学报》 2016年第10期24-26,共3页
柑橘小实蝇是起源于热带、亚热带有害生物,曾被认为是果蔬"头号杀手"。台州橘区在2007年首次报道发现柑橘小实蝇后,连续3年在局部橘园为害特别严重。但2010年后却很难查见柑橘小实蝇的为害,为探讨柑橘小实蝇为何不能在台州长... 柑橘小实蝇是起源于热带、亚热带有害生物,曾被认为是果蔬"头号杀手"。台州橘区在2007年首次报道发现柑橘小实蝇后,连续3年在局部橘园为害特别严重。但2010年后却很难查见柑橘小实蝇的为害,为探讨柑橘小实蝇为何不能在台州长期定殖原因,根据其生活习性,分析提出了柑橘小实蝇成虫群迁集中为害的可能性,以及气候条件、生态环境、寄主植物和土壤条件综合影响的结果。这对相似生态区柑橘小实蝇的检疫防控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小实蝇 种群动态 影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岩地区柑橘小实蝇成虫监测结果初报 被引量:7
9
作者 余继华 卢璐 +1 位作者 张敏荣 陶健 《农业科技通讯》 2010年第11期54-55,82,共3页
2007-2009年通过对柑橘、杨梅等多种寄主进行橘小实蝇动态监测,分析寄主植物和气候因子对种群变动的影响。结果显示,黄岩橘小实蝇成虫种群高峰期为8~10月,月平均气温及最高温和最低温、月降雨天数为影响橘小实蝇种群数量增长的主要气... 2007-2009年通过对柑橘、杨梅等多种寄主进行橘小实蝇动态监测,分析寄主植物和气候因子对种群变动的影响。结果显示,黄岩橘小实蝇成虫种群高峰期为8~10月,月平均气温及最高温和最低温、月降雨天数为影响橘小实蝇种群数量增长的主要气候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橘小实蝇 寄主植物 气候因子 种群消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岩地区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控 被引量:1
10
作者 余继华 张敏荣 +4 位作者 陶健 贺伯君 卢璐 杨晓 张宁 《农业灾害研究》 2014年第12期32-33,41,共3页
根据黄岩地区加拿大一枝黄花的防控实践,首先简要介绍了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形态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提出了冬防、春防和秋防的"三防"技术措施,以及加强组织领导、落实防控责任、开展宣传培训和持续开展群防群控等工作措施,有效... 根据黄岩地区加拿大一枝黄花的防控实践,首先简要介绍了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形态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提出了冬防、春防和秋防的"三防"技术措施,以及加强组织领导、落实防控责任、开展宣传培训和持续开展群防群控等工作措施,有效控制了加拿大一枝黄花在黄岩地区的发生,保障了自然生态和农业生态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拿大一枝黄花 生物学特性 生态学特性 防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州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问题的若干思考
11
作者 杨晓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6年第24期20-22,共3页
台州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的演进和实践过程历史,体现了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要求和广大农户的意愿。合作社注重于统一生产标准,使用统一品牌,统一产品市场开拓,并且随着合作社的发展,成员性质趋向多元,组建组织化程度更高、服务功... 台州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的演进和实践过程历史,体现了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要求和广大农户的意愿。合作社注重于统一生产标准,使用统一品牌,统一产品市场开拓,并且随着合作社的发展,成员性质趋向多元,组建组织化程度更高、服务功能更加完善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是今后的发展趋势。剖析了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内部机制;强化财政、金融和税收支持力度;推进品牌建设;政府重视等助推农民专业合作社提升发展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州 农民专业合作社 发展 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农药防治柑橘木虱药效试验 被引量:10
12
作者 张敏荣 蒲占胥 +3 位作者 余继华 鹿连明 孟幼青 陶健 《农业与技术》 2016年第6期18-19,共2页
柑橘木虱是柑橘黄龙病的传播媒介,做好木虱防治是防控柑橘黄龙病的重要环节。选择低毒的烯啶虫胺、氟啶虫胺腈、阿维.矿物油和吡虫啉等6种杀虫剂进行了防治木虱药效筛选试验。结果表明,30%烯啶虫胺SL和1.8%阿维菌素EC效果较差;20%呋虫胺... 柑橘木虱是柑橘黄龙病的传播媒介,做好木虱防治是防控柑橘黄龙病的重要环节。选择低毒的烯啶虫胺、氟啶虫胺腈、阿维.矿物油和吡虫啉等6种杀虫剂进行了防治木虱药效筛选试验。结果表明,30%烯啶虫胺SL和1.8%阿维菌素EC效果较差;20%呋虫胺SG 1500倍、22%氟啶虫胺腈SC 4000倍、10%吡虫啉WP 2000倍和24.5%阿维.矿物油1500倍防治柑橘木虱效果好,且持效期长,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木虱 低毒杀虫剂 试验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橘黄龙病发生危害与防治指标研究 被引量:21
13
作者 余继华 汪恩国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70-374,共5页
根据2002—2006年柑橘黄龙病发生危害与防治指标研究,阐述柑橘园柑橘黄龙病发生危害动态及其运动轨迹模型,分析了柑橘木虱"株虫量"与虫株率的关系:m=0.0302MP-0.1145(n=9,r=0.9771**),柑橘木虱虫株率与柑橘黄龙病病株率的关系... 根据2002—2006年柑橘黄龙病发生危害与防治指标研究,阐述柑橘园柑橘黄龙病发生危害动态及其运动轨迹模型,分析了柑橘木虱"株虫量"与虫株率的关系:m=0.0302MP-0.1145(n=9,r=0.9771**),柑橘木虱虫株率与柑橘黄龙病病株率的关系:P=0.8960MP-4.5754(n=36,r=0.9479**),柑橘木虱带毒率与柑橘黄龙病发病率关系D=0.5085P+3.5167(n=7,r=0.7507**);测定了柑橘黄龙病病株率与产量损失率的关系:Y=3.1469P-0.5354(n=6,r=0.9979**)。在拟定经济允许水平的基础上,制定出柑橘黄龙病策略性防治指标为株发病率1.0%,预警指标为柑橘木虱带菌率4%;提出了柑橘树新梢(春梢、夏梢、秋梢)抽发初期为柑橘木虱防治适期,其防治指标为带菌柑橘木虱"株虫量"(东西南北中5梢合计的有效虫量)0.1头。经应用验证,与实际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柑橘黄龙病 柑橘木虱 发生危害 防治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洲柑橘木虱带菌率的周年变化动态 被引量:14
14
作者 余继华 黄振东 +5 位作者 张敏荣 鹿连明 陈国庆 陶健 杨晓 钟列权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9-94,共6页
目前,柑橘黄龙病(Huanglongbing,HLB)是世界上最具毁灭性的柑橘病害,柑橘黄龙病媒介昆虫—亚洲柑橘木虱的防治是黄龙病防控的重点。在柑橘萌芽期,抽发的嫩芽可以为亚洲柑橘木虱提供丰富的食料并有利于其产卵,导致该时期亚洲柑橘木虱虫... 目前,柑橘黄龙病(Huanglongbing,HLB)是世界上最具毁灭性的柑橘病害,柑橘黄龙病媒介昆虫—亚洲柑橘木虱的防治是黄龙病防控的重点。在柑橘萌芽期,抽发的嫩芽可以为亚洲柑橘木虱提供丰富的食料并有利于其产卵,导致该时期亚洲柑橘木虱虫口量较大,所以亚洲柑橘木虱防治重点往往在春梢和秋梢期采用化学防治手段进行。本研究采用qPCR技术检测与分析1年来浙江黄岩地区感染黄龙病的柑橘树不同月份携带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siaticus(Las)菌量的变化,显示感染黄龙病的橘树1年内Las带菌量不断变化,其Las带菌量全年中以12月份为最高,与11月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显著高于其他月份,而其他各月份之间无显著差异。采集了感染黄龙病的橘树上的亚洲柑橘木虱,每月检测其带Las菌的比例,发现亚洲柑橘木虱带菌率在1年之中同样以12月份最高,在P=0.05水平下,12月份亚洲柑橘木虱带Las菌比例显著高于除1月份以外的其他各月份;同时,从亚洲柑橘木虱周年带菌量检测也显示,亚洲柑橘木虱在12月至翌年1月之间平均Las带菌量最高,表明感染黄龙病橘树的Las带菌量直接影响亚洲柑橘木虱的带菌率。亚洲柑橘木虱带菌率越高越容易造成柑橘黄龙病的传播,所以12月至翌年1月份之间为黄龙病传播的高峰期,以柑橘黄龙病防控为目标的亚洲柑橘木虱防治最重要时间为冬季和春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黄龙病 亚洲柑橘木虱 韧皮部杆菌 变化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熟柑橘黄龙病流行与产量损失关系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余继华 汪恩国 +3 位作者 张敏荣 梁克宏 叶志勇 陶健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26-129,共4页
2002-2009年测定了早熟柑橘品种‘宫川’(以下简称早熟柑橘)黄龙病病情扩散速率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早熟柑橘黄龙病病情随时序推进呈Logistic曲线上升,总体上病情扩散速率为先快后慢,并呈现从强到弱的趋势特征,前4年因病原基数低而... 2002-2009年测定了早熟柑橘品种‘宫川’(以下简称早熟柑橘)黄龙病病情扩散速率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早熟柑橘黄龙病病情随时序推进呈Logistic曲线上升,总体上病情扩散速率为先快后慢,并呈现从强到弱的趋势特征,前4年因病原基数低而病情增长幅度大,扩散速率快;后4年因病原基数处于较高状态,而相对传染扩散速率减慢,表现扩散速率较平缓,形成随病级上升单株结果数减少、健果率下降、产量下降的危害规律;由此建立早熟‘宫川’黄龙病病情扩散速率(P)与发病时序(N)的关系模型为:P=65.082 7/[1+EXP(4.017 8-0.752 838N)](R=0.999 1**),株发病率(P)与病情指数(M)关系模型为:M=0.571 2P-2.398 6(R=0.993 7**),不同病级(m)病树与其果数(G)、健果率(J)的关系模型:G=1 344.833 9/[1+EXP(-3.693 7+0.549 3m)](R=-0.988 6**);J=91.560 5/[1+EXP(-6.677 0+1.090 4m)](R=-0.974 2**);不同病级(m)病树与其单果重(W)、单株产量(Y)、产量损失率(Rp)的关系模型:W=95.427 8/[1+EXP(-29.770 1+3.993 2m)](R=-0.990 6**);Y=44.138 2/[1+EXP(-4.019 2+0.689 1m)](R=-0.984 2**)、Rp=131.536 4/[1+EXP(4.239 9-0.592 4m)](R=-0.984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熟柑橘 柑橘黄龙病 扩散速率 病情指数 产量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橘黄龙病老龄果园发病力与时序发生规律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余继华 汪恩国 +4 位作者 杨晓 张敏荣 卢璐 陶建 钟列权 《农学学报》 2017年第4期10-14,共5页
为揭示柑橘黄龙病自然感染年序病情发生规律,以提高监测预警防控水平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于2002—2015年在天然隔离屏障良好的一个老龄果园开展柑橘黄龙病自然感染发病危害研究,在初入侵果园采取3个重复样地定点定株发病扩散危害系统调查... 为揭示柑橘黄龙病自然感染年序病情发生规律,以提高监测预警防控水平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于2002—2015年在天然隔离屏障良好的一个老龄果园开展柑橘黄龙病自然感染发病危害研究,在初入侵果园采取3个重复样地定点定株发病扩散危害系统调查。坚持14年试验结果表明:柑橘黄龙病自然感染发病力以自然感染发病4~5年后为最强盛,其发病力可达年新发病率10%~15%,较其初发病力增强2~3倍;其当年新发病率消长呈"M型"曲线变化规律:第1自然感染发病显症高峰一般为初次入侵后的第5年前后,峰期一般为2~3年;第2个自然感染发病显症高峰为初次入侵后的第9年前后,峰期一般为1~3年,两峰之间为高位波动变化动态。老龄果园黄龙病积年发病呈Logistic曲线上行变化轨迹,其年序数值化变化模型为Q=85.8144/(1+EXP(4.0063-0.5837N))(n=14,r=0.9941^(**)),其自然感染扩散大周期为15年(其中核心为害周期10年左右)。运用这些变化规律,对提升老龄果园黄龙病监测预警防控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柑橘黄龙病 自然感染 发病力 发生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2种新入侵有害生物的防控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余继华 林飞荣 +3 位作者 石建尧 张敏荣 卢璐 张宁 《农学学报》 2019年第2期18-23,共6页
为明确甘薯基部腐烂病害的病原菌与发病原因,2015—2017年开展甘薯病害调查取样、病原菌鉴定与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台州甘薯基部腐烂病主要由甘薯茎腐病菌(Dickeya dadantii)与甘薯基腐病菌(Phomopsis destruens)等病原菌侵染引起,甘薯... 为明确甘薯基部腐烂病害的病原菌与发病原因,2015—2017年开展甘薯病害调查取样、病原菌鉴定与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台州甘薯基部腐烂病主要由甘薯茎腐病菌(Dickeya dadantii)与甘薯基腐病菌(Phomopsis destruens)等病原菌侵染引起,甘薯基腐病又是一种新发现的病害。简述了2种病害的症状特征、病原菌形态、侵染途径及病害发生特点,提出了加强植物检疫、建立健康种苗制度、水旱轮作和薯田淹水、清洁田园和化学药剂预防等综合防控措施,以及加大经费投入,加强区域协作,构建生物安全防御体系,开展新入侵甘薯病害致病成因等研究的建议,以期为有效防控2种甘薯病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入侵生物 甘薯茎腐病菌 甘薯基腐病菌 防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晚稻强氯精浸种试验 被引量:2
18
作者 林长怀 余继华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47-48,共2页
经室内用强氯精不同浓度等因子浸种催芽试验,筛选出安全、有效的使用浓度为300倍,浸药液时间早稻为24小时,晚稻为12小时。经多年的推广应用,对种传病害防治效果好.对水稻恶苗病防效达99%以上;可有效地压制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和白... 经室内用强氯精不同浓度等因子浸种催芽试验,筛选出安全、有效的使用浓度为300倍,浸药液时间早稻为24小时,晚稻为12小时。经多年的推广应用,对种传病害防治效果好.对水稻恶苗病防效达99%以上;可有效地压制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和白叶枯病的发生和蔓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氯精 浸种 浓度 时间 晚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橘黄龙病不同管理方式疫情演变规律及防控效果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余继华 汪恩国 +3 位作者 卢璐 张敏荣 贺伯君 陶建 《农学学报》 2013年第4期9-12,18,共5页
为揭示柑橘黄龙病在不同管理方式下疫情运行轨迹,2002—2012年选取不同管理类型的柑橘生产区,以株发病率研究比较不同类型疫情流行规律和不同管理方式控制效果,将11年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对疫情演变和控制效果进行量化... 为揭示柑橘黄龙病在不同管理方式下疫情运行轨迹,2002—2012年选取不同管理类型的柑橘生产区,以株发病率研究比较不同类型疫情流行规律和不同管理方式控制效果,将11年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对疫情演变和控制效果进行量化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柑橘黄龙病年序疫情扩散流行总体呈线性上升态势,在不防控的失管橘园年均病株率11.11%,疫情扩散流行模型为y1=12.24x-1.3828(n=9,r=0.9769″);在一般防控条件下橘园年均病株率4.69%,其疫情扩散模型为:y2=5.4498x-1.6035(n=11,r=0.9749″),防控效果43.93%(22.93%~55.04%);在综合防控条件下橘园年均病株率0.31%,其疫情扩散模型为y3=0.3663x-0.3422(n=11,r=0.9898″),防控效果达96.15%(94.95%~97.40%)。因此,切实抓好综合防控工作,柑橘黄龙病是可防可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黄龙病 防控方式 疫情演变规律 变化模型 控制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橘木虱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被引量:11
20
作者 叶志勇 余继华 +3 位作者 陶健 林长怀 梁克宏 於一敏 《浙江农业科学》 2007年第4期461-463,共3页
2004年在台州市黄岩选择低毒的锐劲特等8种杀虫剂进行了防治柑橘木虱药剂的筛选试验,结果表明,锐劲特、大丰收、灭虫灵、阿克泰、必喜等5种农药防治柑橘木虱成虫、若虫的效果比较理想,它们之间的防效没有显著差异,药后7 d、10 d,对若虫... 2004年在台州市黄岩选择低毒的锐劲特等8种杀虫剂进行了防治柑橘木虱药剂的筛选试验,结果表明,锐劲特、大丰收、灭虫灵、阿克泰、必喜等5种农药防治柑橘木虱成虫、若虫的效果比较理想,它们之间的防效没有显著差异,药后7 d、10 d,对若虫的防效都超过92%,对成虫防效都超过80%,明显优于扑虱灵、兰宁、保克螨3种农药;2次用药的保梢效果,以大丰收为最好,能持续有效地控制柑橘木虱的发生,兰宁为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木虱 低毒杀虫剂 化学防治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