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省宜机化茶园建设思路初探
1
作者 潘春辉 任苧 冯海强 《中国茶叶加工》 2025年第1期57-62,共6页
茶产业是浙江省最具特色、最负盛名的历史经典产业之一。在当前浙江省茶园生产中,存在作业强度高、工作效率低下、劳动力季节性缺乏、工作环境相对艰苦等问题,浙江省茶产业机械化发展势在必行,茶园宜机化建设(改造)相关研究迫在眉睫。... 茶产业是浙江省最具特色、最负盛名的历史经典产业之一。在当前浙江省茶园生产中,存在作业强度高、工作效率低下、劳动力季节性缺乏、工作环境相对艰苦等问题,浙江省茶产业机械化发展势在必行,茶园宜机化建设(改造)相关研究迫在眉睫。文章就茶园宜机化建设过程中茶园地块选取及改造、茶树品种选择,以及基于茶园重要生产环节现有机械装备的了解进行茶园立地条件调整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讨论,旨在为浙江省宜机化茶园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机化 无人机 耕作机 品种 肥培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桑在畜禽养殖中开发利用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刘岩 林天宝 +3 位作者 朱燕 刘培刚 魏佳 吕志强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80-185,共6页
桑树是我国传统的乡土树种,其产量高,环境适应性强,且富含高蛋白和多种营养活性成分。除可用于传统的养蚕缫丝外,桑树还可作为饲料用在畜禽养殖中,既有利于缓解我国人畜争粮问题,又能通过对畜禽生长发育和代谢调控的影响,进而改善动物... 桑树是我国传统的乡土树种,其产量高,环境适应性强,且富含高蛋白和多种营养活性成分。除可用于传统的养蚕缫丝外,桑树还可作为饲料用在畜禽养殖中,既有利于缓解我国人畜争粮问题,又能通过对畜禽生长发育和代谢调控的影响,进而改善动物肌肉品质,提高畜禽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本文从桑叶营养和饲用价值、饲料加工工艺、桑饲料的养殖应用进行综合阐述,并针对今后饲料桑的开发利用进行展望,旨在为畜牧养殖业优质替代型饲料提供有价值的选择参考,为桑资源合理开发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饲料 蛋白 畜牧 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肌醇半乳糖苷合成酶家族基因功能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刘岩 林天宝 吕志强 《浙江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17-1824,共8页
棉子糖家族寡糖(RFOs)是植物重要碳水化合物贮运成分,肌醇半乳糖苷合成酶(GolS)作为RFOs生物合成的关键限速酶,参与影响碳储存、韧皮部运输、渗透调节及逆境信号传导,在生长发育和逆境胁迫响应中也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结合近些年国内外... 棉子糖家族寡糖(RFOs)是植物重要碳水化合物贮运成分,肌醇半乳糖苷合成酶(GolS)作为RFOs生物合成的关键限速酶,参与影响碳储存、韧皮部运输、渗透调节及逆境信号传导,在生长发育和逆境胁迫响应中也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结合近些年国内外关于植物肌醇半乳糖苷合成酶基因家族特性、生物学功能等研究近况,阐述GolS家族基因在影响植物同化物运输、种子发育、生物及非生物胁迫响应中的作用,分析未来可进一步探究GolS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挖掘其在作物品种改良和抗逆育种中的应用潜力,为农业生产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子糖家族寡糖(RFOs) GolS基因 胁迫耐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12种桑树叶片营养品质的综合评价
4
作者 刘岩 林天宝 +3 位作者 魏佳 刘培刚 朱燕 吕志强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9期2253-2259,共7页
桑叶富含丰富营养物质和多种天然活性成分,已被用于养蚕、食品、制药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分析评价桑叶营养品质,本研究对浙江12种桑树品种的叶片进行营养成分检测,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各营养成分含量呈现一定差异,不同指标间... 桑叶富含丰富营养物质和多种天然活性成分,已被用于养蚕、食品、制药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分析评价桑叶营养品质,本研究对浙江12种桑树品种的叶片进行营养成分检测,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各营养成分含量呈现一定差异,不同指标间的变异系数也不同。经聚类分析将桑树叶片,分为富含多糖、脂肪类,富含生物碱类和富含氨基酸类。结合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和熵权法综合分析,确立桑叶营养品质中粗蛋白含量、粗纤维含量和总多糖含量这3个核心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分别为58.26%、29.68%和12.06%,经灰色关联度加权法分析的综合评价表明,综合品质排在前2位的为农桑8号和农桑14号。综上,本研究建立了桑叶营养品质综合评价方法,为今后桑树种质资源评价、新品种选育和利用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熵权法 灰色关联度 桑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叶萎凋过程中氨基酸和多酚在叶茎内的时空变化特征
5
作者 程海燕 屠琳玥 +3 位作者 陈琳 徐安安 谢亨通 徐平 《茶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3-317,共15页
叶茎内的氨基酸和多酚在萎凋过程中的变化对于形成茶叶风味物质至关重要。系统解析了叶片和嫩茎中氨基酸和多酚的差异积累模式以及在萎凋过程中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在萎凋过程中叶片的酚氨比为4.66~6.36,高于嫩茎(1.97~2.59);嫩茎中... 叶茎内的氨基酸和多酚在萎凋过程中的变化对于形成茶叶风味物质至关重要。系统解析了叶片和嫩茎中氨基酸和多酚的差异积累模式以及在萎凋过程中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在萎凋过程中叶片的酚氨比为4.66~6.36,高于嫩茎(1.97~2.59);嫩茎中游离氨基酸总量显著高于鲜叶,嫩茎中游离氨基酸占干质量的7.44%,叶片中游离氨基酸占干质量的2.22%。鲜叶和嫩茎间存在44个差异积累的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其中3个非蛋白质氨基酸(茶氨酸、氨基丁酸和豆叶氨酸)在嫩茎中高积累;叶片和嫩茎中茶多酚含量无显著差异,但存在97个差异积累的多酚类物质,酯型儿茶素和大部分黄酮及黄酮苷在叶片中相对高积累,而非酯型儿茶素在嫩茎中相对高积累。萎凋过程中叶片内游离氨基酸总量上升,而嫩茎中游离氨基酸总量持续下降,叶片和嫩茎中分别有21个和15个氨基酸类物质的含量在萎凋过程中显著变化;叶片和嫩茎中多酚总量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分别存在49个和35个多酚类物质的含量在萎凋过程中显著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茶叶原料的叶茎比例对于后续加工中茶叶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该研究为基于原料叶茎考量的萎凋调控技术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萎凋 叶茎 游离氨基酸 茶多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海涂围垦区适用桑树品种筛选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培刚 林天宝 +5 位作者 朱燕 杨升 许自龙 王金旺 吕志强 魏佳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85-292,共8页
通过适于浙江海涂围垦区种植的桑树品种选择,实现海涂资源的科学开发。选择12个桑树品种于浙江海涂围垦区种植,进行盐害相关指标的调查统计,并进行叶片中生理相关指标及耐盐基因表达检测,然后以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各桑树品种在海涂围垦... 通过适于浙江海涂围垦区种植的桑树品种选择,实现海涂资源的科学开发。选择12个桑树品种于浙江海涂围垦区种植,进行盐害相关指标的调查统计,并进行叶片中生理相关指标及耐盐基因表达检测,然后以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各桑树品种在海涂围垦区的耐盐性能。12个桑树品种的海涂围垦区耐盐性强弱依次为果选2号、强桑3号、河北红、大10、果选3号、72c002、红果2号、A18、琼46、红果3号、金蔷63、桂花蜜。综合各桑树品种海涂围垦区耐盐性能表现,适宜海涂围垦区栽植的品种为果选2号、强桑3号、大10、果选3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涂资源 桑树品种 盐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榧油对肥胖小鼠脂质代谢紊乱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蒋起宏 姚诗炜 +7 位作者 卢红伶 蒋陈凯 胡文君 冯永才 陈振滨 沈国新 相兴伟 陈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6-181,共6页
肥胖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疾病,与许多严重的并发症有关。为了探究香榧油对肥胖小鼠脂质代谢影响的潜在分子机制,以高脂饮食建立肥胖小鼠模型,评估香榧油的降脂、抗氧化和抗炎症功能。结果表明,与高脂饮食(high-fat diet,HFD)组小鼠相比,香... 肥胖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疾病,与许多严重的并发症有关。为了探究香榧油对肥胖小鼠脂质代谢影响的潜在分子机制,以高脂饮食建立肥胖小鼠模型,评估香榧油的降脂、抗氧化和抗炎症功能。结果表明,与高脂饮食(high-fat diet,HFD)组小鼠相比,香榧油高剂量(Torreya seed oil high-dose,SCH)组小鼠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均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显著升高(P<0.05)。香榧油能显著抑制体重增长,降低肝脏系数和肾周脂肪积累。此外,香榧油干预后能降低肥胖小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6水平,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酶酶活力,改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T-PCR)结果显示,与HFD组相比,香榧油低剂量(Torreya seed oil low-dose,SCL)组小鼠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binding protein-1c,SPEBP-1c)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α(adenosine monophosphate(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alpha,AMPKα)和脂肪酸合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的表达水平略有降低但不显著;SCH组小鼠AMPKα、SPEBP-1c和FAS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香榧油改善肥胖小鼠脂质代谢紊乱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AMPKα/SREBP-1c信号通路,提高抗氧化水平和降低炎症反应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榧油 肥胖 脂质代谢 高脂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枝生物碱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赵辉 钟石 +2 位作者 孙雨晴 霍进喜 李有贵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11期2723-2732,共10页
桑枝是桑科植物桑(Mrous alba L.)的干燥嫩枝,具有祛风湿、利关节等功效,在传统中医中常用于治疗风湿痹病、关节酸痛麻木等病症。现代研究发现桑枝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包括调节糖脂代谢异常、抗氧化、抗菌、抗病毒等。生物碱是桑枝中重要... 桑枝是桑科植物桑(Mrous alba L.)的干燥嫩枝,具有祛风湿、利关节等功效,在传统中医中常用于治疗风湿痹病、关节酸痛麻木等病症。现代研究发现桑枝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包括调节糖脂代谢异常、抗氧化、抗菌、抗病毒等。生物碱是桑枝中重要的活性成分,具有良好的降血糖作用,还具有调节糖脂代谢和肠道菌群、保护胰岛β细胞、改善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功能、刺激GLP-1分泌等作用。文章通过对桑枝生物碱种类、体内合成通路、提取检测方法以及药理作用进行综述,为桑枝生物碱的深入研究及高效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枝 生物碱 生物合成 药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三茶”统筹高质量发展的现状与思路 被引量:11
9
作者 俞燎远 任苧 冯海强 《茶叶》 2024年第1期35-40,共6页
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浙江贯彻落实“三茶”统筹理念,推动全省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成就和主要举措,分析了浙江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加快浙江“三茶”统筹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与建议。
关键词 茶文化 茶产业 茶科技 产业现状 发展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榧籽油中金松酸提取制备工艺研究
10
作者 姚诗炜 卢红伶 +5 位作者 蒋陈凯 胡文君 于少芳 相兴伟 沈国新 陈琳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9期2179-2183,共5页
香榧籽油营养丰富,保健功能高。文章旨在探究香榧籽油中金松酸的最适宜的提取工艺。运用尿素包埋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香榧籽油中金松酸的提取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尿素包埋提取香榧籽油中金松酸的最佳实验条... 香榧籽油营养丰富,保健功能高。文章旨在探究香榧籽油中金松酸的最适宜的提取工艺。运用尿素包埋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香榧籽油中金松酸的提取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尿素包埋提取香榧籽油中金松酸的最佳实验条件为:结合时间2.07 h、尿素质量33 g、结合温度68.93℃,在此条件下,香榧籽油中的金松酸最佳提取量是4.53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榧籽油 金松酸 尿素包埋 响应面法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螺旋压榨核桃油工艺优化及其营养成分分析
11
作者 卢红伶 俞罡雷 +7 位作者 蒋起宏 蒋陈凯 胡文君 骆红阳 相兴伟 冯永才 沈国新 陈琳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8-32,45,共6页
为了促进核桃油的开发和利用,以核桃仁出油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低温螺旋压榨核桃油的工艺条件(核桃仁含水量、榨头温度、出渣孔径),并在最优条件下对不同品种核桃油的脂肪酸组成和活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出... 为了促进核桃油的开发和利用,以核桃仁出油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低温螺旋压榨核桃油的工艺条件(核桃仁含水量、榨头温度、出渣孔径),并在最优条件下对不同品种核桃油的脂肪酸组成和活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出渣孔径12 mm、核桃仁含水量6%、榨头温度100℃条件下,核桃仁出油率最高,达57.63%;最优条件下压榨所得的新疆纸皮核桃油、美国山核桃油和临安山核桃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超过90%,其中油酸含量为18.08%~63.44%,亚油酸含量为26.63%~60.96%,α-亚麻酸含量为1.90%~11.45%,3种核桃油的角鲨烯含量为214.9~282.1 mg/kg,总多酚含量为20.2~23.1 mg/kg,维生素E含量为2.68~13.31 mg/100 g,美国山核桃油的角鲨烯含量和维生素E含量最高。综上,通过低温螺旋压榨法可以获得出油率高且富含多种活性成分的核桃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油 低温螺旋压榨 响应面 脂肪酸组成 活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于全龄饲料育的家蚕品种中2020×日2020的育成
12
作者 叶爱红 陈学东 +6 位作者 曹锦如 何锐敏 武雪会 张美华 王静倩 金丰 周文林 《蚕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5-224,共10页
全龄人工饲料工厂化养蚕以工业化理念发展现代农业,对蚕品种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为提高全龄人工饲料工厂化养蚕专用蚕品种中2016×日2016对血液型脓病的抗性,采用杂交种育种法将抗血液型脓病基因转育至中2016和日2016中,经多代抗病... 全龄人工饲料工厂化养蚕以工业化理念发展现代农业,对蚕品种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为提高全龄人工饲料工厂化养蚕专用蚕品种中2016×日2016对血液型脓病的抗性,采用杂交种育种法将抗血液型脓病基因转育至中2016和日2016中,经多代抗病性及人工饲料育摄食性筛选,育成了适合工厂化全龄人工饲料育的抗血液型脓病专用蚕品种中2020×日2020,并于2024年5月通过了浙江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实验室鉴定表明,新品种收蚁24 h疏毛率97.28%,比对照品种低1.25个百分点;4龄起蚕率91.01%,比对照品种低1.43个百分点;4龄起蚕虫蛹率94.06%,比对照品种高2.28个百分点;万蚕产茧量15.53 kg,解舒丝长763 m,净度93.84分,均高于对照品种。生产鉴定表明,新品种张种产茧量40.51 kg,略高于对照品种;解舒丝长818.1 m,比对照品种高34.42%;净度93.43分,略低于对照品种。该新品种具有对人工饲料摄食性好、对血液型脓病抗性强、发育整齐、产量高、丝质优的特点,适宜大规模工厂化养蚕生产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育种 工厂化养蚕 人工饲料 血液型脓病 中2020×日20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树新品种强桑3号的选育
13
作者 林天宝 魏佳 +10 位作者 刘培刚 刘岩 潘美良 马焕艳 冯世民 杨一平 朱燕 叶伟清 兰丽盼 计东风 吕志强 《中国蚕业》 2025年第2期5-10,共6页
以优质、高产、环境适应性强为选育目标,采用人工有性杂交、单株选择和系统选择等方法,经多年区试鉴定,育成桑树新品种强桑3号。多年区试鉴定试验结果表明:强桑3号生长势旺,高产优质,较对照品种荷叶白全年产叶量增加22.20%,万蚕茧层量提... 以优质、高产、环境适应性强为选育目标,采用人工有性杂交、单株选择和系统选择等方法,经多年区试鉴定,育成桑树新品种强桑3号。多年区试鉴定试验结果表明:强桑3号生长势旺,高产优质,较对照品种荷叶白全年产叶量增加22.20%,万蚕茧层量提高5.07%;抗逆性强,抗桑黄化型萎缩病、桑瘿蚊等能力强,耐盐碱能力强,抗桑疫病能力较强;秋叶硬化迟,较对照品种荷叶白硬化迟4~7 d。新品种强桑3号2021年12月获得国家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保护权,在农村中试和扩大试验中表现出农艺性状优良等特性,适合于长江流域与黄河中下游地区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品种 强桑3号 荷叶白 育种 抗逆性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果桑品种桑椹花青素含量比较分析及干燥工艺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朱燕 刘培刚 +4 位作者 陈文广 林天宝 刘岩 吕志强 魏佳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49-756,共8页
花青素是桑椹中的重要活性功能成分,但并不稳定,易受到温度、光照、pH等影响。本研究对生产上常见的8个果桑品种桑椹中的花青素含量进行比较,并分析了烘干温度、烘干时间对桑椹花青素含量的影响。结果发现,花青素含量在不同果桑品种间... 花青素是桑椹中的重要活性功能成分,但并不稳定,易受到温度、光照、pH等影响。本研究对生产上常见的8个果桑品种桑椹中的花青素含量进行比较,并分析了烘干温度、烘干时间对桑椹花青素含量的影响。结果发现,花青素含量在不同果桑品种间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以品种琼46和大10的花青素含量最高,花青素质量分数均大于55 mg/g;在短期贮藏过程中,桑椹质量不断降低而花青素含量不断提高;随着烘干温度升高、烘干时间延长,桑椹花青素含量降低差异极显著(P<0.01),因此桑椹烘干温度不应高于60℃,烘干时间不应超过24 h。研究结果将为果桑品种选择、桑果加工工艺优化等提供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椹 烘干温度 烘干时间 花青素 加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黄子实体中多糖含量测定的方法学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钟石 房祥军 +5 位作者 潘美良 马焕艳 孙雨晴 霍进喜 郜海燕 李有贵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65-569,共5页
为优化桑黄子实体中多糖含量的测定方法,本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了桑黄子实体的粉碎粒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乙醇体积等提取条件对桑黄子实体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在确定最优提取条件后,进一步考察该提取条件下用硫酸蔥酮法测定... 为优化桑黄子实体中多糖含量的测定方法,本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了桑黄子实体的粉碎粒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乙醇体积等提取条件对桑黄子实体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在确定最优提取条件后,进一步考察该提取条件下用硫酸蔥酮法测定桑黄多糖含量的精密度、重复性、回收率、中间精密度参数,最后利用该提取测定方法测定人工栽培桑黄产品的多糖含量。结果显示,桑黄子实体多糖的最优提取测定方法为桑黄子实体粉碎过50目筛,每2 g样品沸水浴加热回流4 h,水提次数2次,合并滤液后置水浴上蒸干,残渣用5 mL水溶解,加75 mL乙醇,4℃沉淀12 h。该条件下用硫酸蒽酮法测定同批次桑黄样品的精密度、重复性、回收率、中间精密度,结果均良好,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3%。用该方法测定浙江省内10份不同来源或不同批次桑黄样品多糖含量,质量分数范围为1.92%~2.34%。研究结果可为浙江产区桑黄的多糖含量测定提供方法学依据和参考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黄 多糖含量 硫酸蒽酮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黄子实体中多酚含量测定的方法学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孙雨晴 吴伟杰 +4 位作者 钟石 霍进喜 朱俭勋 郜海燕 李有贵 《浙江农业科学》 2022年第9期2117-2120,共4页
为优化桑黄子实体中多酚含量的测定方法,本研究采用单因素考察实验,分别考察了桑黄子实体的粉碎粒度、提取溶剂、提取方式、料液比、提取时间等因素对桑黄多酚提取率的影响,在确定最优提取条件后,进一步考察该提取条件下磷钼钨酸显色法... 为优化桑黄子实体中多酚含量的测定方法,本研究采用单因素考察实验,分别考察了桑黄子实体的粉碎粒度、提取溶剂、提取方式、料液比、提取时间等因素对桑黄多酚提取率的影响,在确定最优提取条件后,进一步考察该提取条件下磷钼钨酸显色法测定桑黄多酚的精密度、重复性、回收率、中间精密度等参数,最后利用该提取测定方法测定10份浙江产区的不同生产批次的桑黄子实体的多酚含量。结果显示,粉碎粒度为过三号筛、料液比1∶100(质量体积比)、50%乙醇70℃水浴回流3 h是桑黄多酚的最优提取条件。该提取条件下磷钼钨酸显色法测定同批次桑黄样品的精密度、重复性、回收率、中间精密度均良好,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2%。用该方法测定的产自浙江省的10批桑黄样品多酚含量为3.98%~8.54%。以上研究结果为浙江产区桑黄的多酚含量测定提供方法学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黄 多酚含量 方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黄水提物诱导黑色素瘤细胞系B16-F10 G_(0)/G_(1)期阻滞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霍进喜 李有贵 +4 位作者 孙雨晴 潘美良 马焕艳 梁菲 钟石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44-550,共7页
通过噻唑蓝(MTT)比色法、流式细胞分析、转录组测序和蛋白印迹等手段,探究桑黄水提物(SH)对黑色素瘤细胞系B16-F10的抑制作用及分子作用机制。MTT实验结果显示,SH能够抑制B16-F10细胞系增殖,且呈剂量依赖性。流式细胞分析发现,SH能够诱... 通过噻唑蓝(MTT)比色法、流式细胞分析、转录组测序和蛋白印迹等手段,探究桑黄水提物(SH)对黑色素瘤细胞系B16-F10的抑制作用及分子作用机制。MTT实验结果显示,SH能够抑制B16-F10细胞系增殖,且呈剂量依赖性。流式细胞分析发现,SH能够诱导细胞G_(0)/G_(1)期阻滞,但对细胞凋亡无明显影响。RNA-seq、qRT-PCR和Western blot分析发现,SH主要通过上调p53信号通路中p21的表达,进而抑制细胞周期通路中CyclinD3、CDK2和CDK6的表达来影响细胞周期阻滞。研究结果证明SH对黑色素瘤细胞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21-CyclinD3-CDKs信号通路介导的G_(0)/G_(1)期阻滞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黄 水提物 G_0/G_1期阻滞 黑色素细胞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抗血液型脓病新品种明湖春江的育成 被引量:2
18
作者 姚陆松 邵国昌 +5 位作者 钱荷英 杜鑫 陈金娥 徐霞 何秀玲 王永强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2-288,共7页
针对农村蚕桑生产中血液型脓病危害严重的现状,利用抗病种质资源,通过杂交和回交的方法选育出抗血液型脓病的家蚕四元杂交新品种明湖春江。国家和浙江省实验室鉴定结果显示,明湖春江4龄起蚕虫蛹率、出丝率与秋丰×白玉(对照)相仿,... 针对农村蚕桑生产中血液型脓病危害严重的现状,利用抗病种质资源,通过杂交和回交的方法选育出抗血液型脓病的家蚕四元杂交新品种明湖春江。国家和浙江省实验室鉴定结果显示,明湖春江4龄起蚕虫蛹率、出丝率与秋丰×白玉(对照)相仿,万蚕产茧量分别比对照提高8.78%、11.25%;解舒丝长达900 m以上,超过对照;洁净高于94分。国家和浙江省农村生产试验的张种产茧量分别比对照提高15.36%、11.06%,健蛹率与对照相仿。抗血液型脓病检测结果表明,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 nucleopolyhedrosis,BmNPV)对明湖春江的LC_(50)值为3.102×10^(8)mL^(-1),对照为2.085×10^(6)mL^(-1)。新品种于2022年5月通过浙江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于2022年12月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适合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秋期饲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品种 血液型脓病 斑纹限性 品种选育 明湖春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比例桑枝叶粉复合饲料对肉鸡血液生化指标及胆固醇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岩 林天宝 +4 位作者 侯凤香 赵燕 范明亮 金俊杰 吕志强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7-154,共8页
桑树是在我国广泛栽种且兼具药食两用价值的木本植物,其营养丰富产量又高。随着机械化栽培生产技术升级和应用推广,桑多元化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为探究机械化收获的杂交桑枝叶粉制备复合饲料对肉鸡生产的影响,在等氮等能的基础上,按基础... 桑树是在我国广泛栽种且兼具药食两用价值的木本植物,其营养丰富产量又高。随着机械化栽培生产技术升级和应用推广,桑多元化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为探究机械化收获的杂交桑枝叶粉制备复合饲料对肉鸡生产的影响,在等氮等能的基础上,按基础日粮含0%(对照组)、2%(低剂量组)、4%(中剂量组)、6%(高剂量组)的不同比例配制桑枝叶粉复合饲料,经连续8周的饲养观察,测定肉鸡生长性能、血液理化指标,分析与脂质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特征。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桑枝叶粉复合饲料组鸡生长状态、觅食表现和增重无明显变化,但肉鸡的血清总蛋白含量、抗氧化能力、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和血清溶菌酶活性显著升高;同时,桑枝叶粉饲养组肉鸡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活性、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尿素氮(UREA)含量和胆固醇含量降低,其中4%桑枝叶粉复合饲料组表现尤为明显。经定量PCR检测表明,内源性胆固醇含量的变化可能与HMGCR、SREBP-2等蛋白基因水平的表达受到抑制,以及LDLR外运蛋白基因的表达量增加有关。综上所述,桑枝叶粉可改善肉鸡体内的物质代谢,提高肝肾及抗氧化和免疫保护功能,促进胆固醇脂质代谢,具有较好的市场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 血清学 胆固醇 抗氧化 桑枝叶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松酸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肝脏脂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兴文 姚诗炜 +7 位作者 卢红伶 蒋陈凯 胡文君 冯永才 陈振滨 沈国新 相兴伟 陈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04-312,共9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金松酸(sciadonic acid,SA)对高脂饮食诱导小鼠肥胖的改善作用。方法:将48只C57BL/6雄鼠适应性喂养一周后随机分为正常组(C)、阳性对照组(S)、模型组(M)、金松酸低剂量组(LSA)、金松酸中剂量组(MSA)和金松酸高剂量组...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金松酸(sciadonic acid,SA)对高脂饮食诱导小鼠肥胖的改善作用。方法:将48只C57BL/6雄鼠适应性喂养一周后随机分为正常组(C)、阳性对照组(S)、模型组(M)、金松酸低剂量组(LSA)、金松酸中剂量组(MSA)和金松酸高剂量组(HSA)。造模和给药同时进行,持续16周,低、高剂量组每日固定时间灌胃不同剂量的金松酸溶液。实验结束后从血脂代谢、肝脏脂肪代谢、肝脏氧化应激、肝脏脂质合成和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等几个方面探讨金松酸调节肥胖小鼠脂质代谢的潜在机制。结果表明,高剂量金松酸干预肥胖小鼠能显著降低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P<0.05),抑制体重增长,减少附睾脂肪积累,对肝组织损伤具有改善作用。此外,金松酸能明显提高小鼠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等抗氧化酶的活性(P<0.05),并显著降低氧化终产物MDA的生成(P<0.05),缓解体内氧化应激反应,并通过调节脂质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抑制脂质合成,改善脂质代谢。综上,金松酸可通过抑制脂肪积累,缓解氧化应激,调控脂质合成和代谢改善肥胖小鼠脂质代谢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松酸 小鼠 高脂饮食 脂质代谢 肥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