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7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田中无脊椎动物对抗生素和抗生素抗性基因环境行为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洁玲 史非凡 +6 位作者 郭瑞 陈照明 成琪璐 王强 叶静 马军伟 林辉 《生态毒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共22页
抗生素的滥用导致其向农田及其周围环境持续不断地输入,促使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及其宿主细菌(antibiotic resistance bacteria,ARB)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富集和扩散,严重威胁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体健康。无脊... 抗生素的滥用导致其向农田及其周围环境持续不断地输入,促使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及其宿主细菌(antibiotic resistance bacteria,ARB)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富集和扩散,严重威胁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体健康。无脊椎动物作为农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分布于农田土壤及其周围水体环境中,在农田食物网和物质转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抗生素、ARGs等抗生素耐药污染物与农田土壤和水生底栖的无脊椎动物间的复杂相互作用仍需全面评估。本文概述了农田系统中的主要无脊椎动物类型的生态功能,重点关注了抗生素耐药污染物对蚯蚓、线虫、跳虫等土壤无脊椎动物以及部分水生无脊椎动物的生态影响,以及引发的抗生素耐药污染物环境行为变化,指出无脊椎动物可通过多途径影响抗生素耐药污染物迁移转化和传播,产生促进抗生素的降解转化、ARGs/ARB削减等正向效应,也可通过肠道蓄积,加速抗生素耐药污染物传播。进一步探讨了相关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强调未来需更多将研究对象从模式无脊椎动物拓展到实际农田优势类群中,开展真实环境中的抗生素和ARGs复合污染研究,通过生物群落结构调查方式等证实科学假设,关注农田生态系统中水生无脊椎动物的作用等,以期为农田中无脊椎动物对抗生素耐药污染物的环境行为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无脊椎动物 土壤动物 农田生态系统 抗生素抗性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土壤和土地资源管理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吕晓男 麻万诸 +2 位作者 张明华 魏孝孚 章明奎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1期1-6,共6页
应用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建立浙江省衢县白水畈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土壤和土地资源的信息化管理。园区1∶1万土壤图和1∶1万土地利用现状图经扫描输入计算机,交替运用ArcView和Arc/Info软件,对土壤图和土地利用现状图进行了屏幕数字化,... 应用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建立浙江省衢县白水畈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土壤和土地资源的信息化管理。园区1∶1万土壤图和1∶1万土地利用现状图经扫描输入计算机,交替运用ArcView和Arc/Info软件,对土壤图和土地利用现状图进行了屏幕数字化,建立拓朴关系,经编辑、坐标转换等处理,建立空间数据库。园区34个土壤剖面的测定值和描述性状、51个耕层土样的测定值和调查统计资料由键盘输入计算机,建立了属性数据库。通过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的联接,实现土壤和土地资源及其相应属性的互相查询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园区土壤和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获得各类土壤和土地资源的面积。并探讨了GIS在土壤和土地资源综合利用和管理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GIS) 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土壤 土地资源 适宜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规模化蔬菜基地连作障碍与土壤环境调查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姚燕来 朱为静 +6 位作者 丁检 洪磊东 洪春来 王卫平 朱凤香 何伟科 洪海清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474-1484,共11页
蔬菜产业是浙江省十大农业主导产业之一,但近年来规模化蔬菜基地土壤质量退化、连作障碍频发,已成为制约浙江蔬菜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限制因子。为探明浙江省规模化蔬菜基地连作障碍发生情况和土壤环境状况,调查了8个地级市24个县... 蔬菜产业是浙江省十大农业主导产业之一,但近年来规模化蔬菜基地土壤质量退化、连作障碍频发,已成为制约浙江蔬菜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限制因子。为探明浙江省规模化蔬菜基地连作障碍发生情况和土壤环境状况,调查了8个地级市24个县市区的65家规模化蔬菜基地,采集101个土壤样品,分析其土壤理化性状和部分样品中2种典型土传病害病原微生物的数量。调查表明,浙江省规模化蔬菜基地种植年限长,46.2%以上的规模化基地种植年限大于10 a,连作现象较为普遍,平均土传病害发病率达到17.82%,平均减产达到22.12%,部分基地重病年份甚至绝收。当前,浙江省部分规模化蔬菜基地土壤退化严重,土壤pH值≤5.0的样品占比33.7%,土壤电导率>1000μS·cm^(-1)的样品占比42.6%。土壤中养分大量积累,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的平均值分别达到184.30 mg·kg^(-1)和387.20 mg·kg^(-1)。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中尖孢镰刀菌数量与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间存在显著(P<0.05)相关性。土壤酸化、次生盐渍化、速效养分和病原菌的大量积累等成为当前规模化蔬菜基地土壤环境质量退化与连作障碍频发的重要原因,研究结果可为浙江省规模化蔬菜基地连作障碍的有效防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模化蔬菜基地 连作障碍 土壤酸化 次生盐渍化 土传病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化苗木移栽在铜铅复合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4
作者 俞海平 刘俊丽 +4 位作者 裘高扬 李华 陈晓冬 王鸢 郭彬 《核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25-1332,共8页
为解决土壤污染修复植物材料后续处置困难问题,本研究研发了一种利用绿化苗木移栽修复污染农田的方法,通过田间试验比较金边黄杨、海桐、刺柏和龙柏4种绿化苗木对Cu、Pb的修复潜力,并对其移栽后的二次污染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4种苗... 为解决土壤污染修复植物材料后续处置困难问题,本研究研发了一种利用绿化苗木移栽修复污染农田的方法,通过田间试验比较金边黄杨、海桐、刺柏和龙柏4种绿化苗木对Cu、Pb的修复潜力,并对其移栽后的二次污染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4种苗木可在Cu、Pb浓度分别为542.43和361.47 mg·kg^(-1)的复合污染土壤上正常生长,其中海桐、刺柏和龙柏在此污染土壤上的整株干重年增长量均超过100.00 g/株。刺柏对Cu的提取效率最高,为15.22 mg/株,海桐对Pb的提取效率最高,为16.39 mg/株。4种苗木不同部位Cu、Pb浓度均表现为根>茎>叶。苗木根表皮和须根中的Cu、Pb浓度均远高于根中柱的浓度。4种苗木在污染土壤上栽植2年再移栽至清洁土壤180 d后,其原固定的Cu、Pb吸收总量有所降低,而根际土壤Cu、Pb浓度显著增加;除海桐外,其他苗木移栽后的非根际土壤中Cu、Pb浓度与移栽前的清洁土壤相比无显著变化。经测算,移栽后叶部和根部造成的二次污染风险较低。本研究为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化苗木 植物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用地土壤可持续安全利用的研究与实践——以浙江省镉污染农田为例 被引量:5
5
作者 汪洁 朱有为 +2 位作者 杨肖娥 郭彬 汪玉磊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62-1674,共13页
农用地土壤可持续安全利用对有效改善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及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以长江三角洲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的浙江省为例,分析探讨了农用地土壤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趋势,研究思考了农用地土壤可持续安... 农用地土壤可持续安全利用对有效改善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及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以长江三角洲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的浙江省为例,分析探讨了农用地土壤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趋势,研究思考了农用地土壤可持续安全利用的理论和方法。在“十三五”期间,基于浙江省历年1︰5万大比例尺农用地土壤污染调查成果,在温岭市、桐庐县等地开展了以农用地土壤重金属镉(Cd)污染治理为重点的省级试点示范工作,综合采取以污染源头解析与防控、多维度农业安全利用技术筛选和应用以及超标农作物秸秆安全处置等方法,形成一批具有显著地域特点、高效防治效果、自主知识产权、适用于Cd轻中度和中重度污染的农用地土壤污染综合治理技术模式。主要结果:(1)大气沉降源是农用地生态系统Cd的主要外来输入源之一,约占总输入量的24%~59%。(2)筛选出以甬优538为主的低积累品种53个,比选出以石灰性物质类为主的钝化材料20种以及以硅基和硒基为主的叶面阻控材料10种。(3)以稻/麦轮作等适用于Cd轻中度污染农用地安全利用技术模式可有效降低土壤有效态Cd20%~50%以上,以超积累植物为主的适用于Cd中重度污染农用地的“边生产边修复”技术模式可有效降低土壤全量Cd30%以上、土壤有效态Cd50%以上,均可实现农产品安全生产。本文创新提出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可持续安全利用总体思路和技术路径,总结了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可持续安全利用的经验策略,以期为我国大范围开展受污染农用地土壤安全利用提供示范样板与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地土壤 安全利用 镉污染 分类管控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高产稻田的土壤肥力特征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郑铭洁 刘琛 +5 位作者 朱铭 傅庆林 郭彬 裘高扬 李华 林义成 《浙江农业科学》 2022年第6期1147-1149,共3页
探明高产稻田土壤肥力特征,对于培育高产水稻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选择浙江省6个县(市)具有代表性的稻区水稻土,采集54个水稻土样品进行物理化学性质分析,以期揭示高产稻田的土壤肥力特征。结果表明,高产稻田耕层土壤pH平均为7.... 探明高产稻田土壤肥力特征,对于培育高产水稻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选择浙江省6个县(市)具有代表性的稻区水稻土,采集54个水稻土样品进行物理化学性质分析,以期揭示高产稻田的土壤肥力特征。结果表明,高产稻田耕层土壤pH平均为7.13,有机质含量平均为36.40 g·kg-1,全氮含量平均为2.19 g·kg-1,碱解氮含量平均为143.85 mg·kg-1,有效磷含量平均为20.12 mg·kg-1,速效钾含量平均为88.44 mg·kg-1;土壤机械组成中粉粒占55%~68%,黏粒占20%~24%;0.005~<0.010 mm微团聚体含量25%~49%,0.001~<0.005 mm微团聚体含量23%~50%。土壤剖面中耕作层厚度15~20 cm,犁底层厚度5~8 cm,渗育层厚度30~50 cm,淀积层厚度达40 cm以上,潜育层土层深度≥100 cm。因此,高产水稻土具有良好的土体构型、丰富的基础肥力和较强的供肥保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 水稻土 土壤肥力 土壤剖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餐厨沼液滴灌水盐调控对土壤环境和西兰花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娜 奚辉 +2 位作者 周扬 陈喜靖 喻曼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17,共8页
为探究和评价餐厨沼液滴灌对土壤环境和作物生长的影响,通过盆栽试验研究氮磷钾等浓度施用条件下,滴灌水盐调控不同土壤水基质势水平[-20 kPa(W)和-30 kPa(P)]和餐厨沼液比例[0%(0)、10%(1)、16.7%(2)、25%(3)和33.3%(4)]对土壤盐分、... 为探究和评价餐厨沼液滴灌对土壤环境和作物生长的影响,通过盆栽试验研究氮磷钾等浓度施用条件下,滴灌水盐调控不同土壤水基质势水平[-20 kPa(W)和-30 kPa(P)]和餐厨沼液比例[0%(0)、10%(1)、16.7%(2)、25%(3)和33.3%(4)]对土壤盐分、无机氮含量和西兰花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水基质势水平对土壤盐分有显著的影响,与P相比,W降低表层土壤饱和泥浆提取液电导率(ECe)13.0%;土壤ECe随沼液比例的增加而升高,33.3%沼液处理比其他处理高23.1%~46.8%。沼液比例对土壤铵态氮含量影响显著,0%沼液处理表层铵态氮是其他处理的2.2~3.0倍;餐厨沼液灌溉会降低西兰花产量,P_(2)、P_(3)和P_(4)处理下降显著。综合评价结果表明:W与P差异不显著,沼液比例越高影响越大,P_(0)处理与W_(1)、W_(2)和P_(1)处理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W_(3)、W_(4)、P_(2)、P_(3)和P_(4)处理。在等浓度施用氮磷钾条件下,餐厨沼液滴灌水盐调控仍会增加土壤盐分,降低土壤铵态氮含量和西兰花产量,但在控制土壤盐分和增加餐厨沼液可施用比例方面,-20 kPa明显优于-30 k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厨沼液 滴灌 沼液比例 土壤水基质势 西兰花产量 土壤盐分 无机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沼液稻田消解对水稻生产、土壤与环境安全影响研究 被引量:82
8
作者 姜丽娜 王强 +4 位作者 陈丁江 李艾芬 钱士明 符建荣 汪建妹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328-1336,共9页
为研究稻田消解沼液对水稻安全生产、土壤肥力及质量的影响,评价沼液施用后对水体及大气环境污染的风险,提出稻田沼液消解安全容量,在浙江省嘉兴市青紫泥田(属脱潜潴育型水稻土)上,进行3a定位田间小区试验,考察了不同沼液用量下水稻产... 为研究稻田消解沼液对水稻安全生产、土壤肥力及质量的影响,评价沼液施用后对水体及大气环境污染的风险,提出稻田沼液消解安全容量,在浙江省嘉兴市青紫泥田(属脱潜潴育型水稻土)上,进行3a定位田间小区试验,考察了不同沼液用量下水稻产量、稻谷及土壤中有害重金属含量差异,测定了稻田氨挥发通量及田面水、下渗水氮含量,并确定了稻田沼液消解容量。结果表明,连续3a、每年水稻生长季施灌沼液135~540kgN·hm-2的范围内,水稻产量与全化肥区持平或略有增产,施灌沼液处理的稻谷中有害重金属镉、铅、汞、砷含量没有明显增加;除高沼液用量处理土壤速效钾、缓效钾含量明显增加外,其他土壤肥力指标没有明显增加,土壤中重金属含量也没有明显积累;施用沼液处理田面水中铵态氮含量明显高于全化肥处理,但对土壤下渗水氮含量影响较小;2倍氮沼液用量下,水田消解中氨挥发量占总氮投入量的13%,高于全化肥处理10倍以上。在水稻生产安全、农产品安全、土壤质量可持续、农田水环境友好的前提下,水稻生长季沼液稻田消解的安全容量为540kgN·hm-2·a-1;氨挥发是目前沼液稻田消解中主要的环境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液 稻田消解 水稻生产 重金属 氨挥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畜禽有机肥重金属及养分含量特征研究 被引量:47
9
作者 覃丽霞 马军伟 +5 位作者 孙万春 王飞 陆宏 俞巧钢 林辉 符建荣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04-610,共7页
浙江省有机肥施用量有逐年增大的趋势,为避免有机肥施用带来的重金属污染等负面效应,在浙江省区域采集2013年春夏两季有机肥料,对畜禽有机肥重金属和养分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有机肥中重金属超标现象比较普遍,重金属含量与原料来源... 浙江省有机肥施用量有逐年增大的趋势,为避免有机肥施用带来的重金属污染等负面效应,在浙江省区域采集2013年春夏两季有机肥料,对畜禽有机肥重金属和养分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有机肥中重金属超标现象比较普遍,重金属含量与原料来源和季节有密切的关系。猪粪、牛粪、鸡粪、混合粪便春季样品重金属合格率分别为34.88%,85.00%,78.57%,53.85%;夏季样品分别为67.57%,100%,93.33%,83.33%。不同原料制得的有机肥中,以猪粪有机肥重金属超标最为严重,各重金属元素中又以砷元素超标最为严重,春夏季有机肥的砷超标率分别为58.14%和24.32%。不同季节的有机肥中重金属含量也存在较大差异,春季有机肥的重金属含量高于夏季,其合格率均低于夏季。不同原料的有机肥总养分和有机质含量存在明显差别,以猪粪为原料的有机肥总养分含量最高,以牛粪为原料的有机肥有机质含量最高,夏季有机肥的总养分和有机质含量均高于春季有机肥。春夏两季的有机肥基本都偏碱性。有机肥的重金属和养分含量受畜禽粪便来源、季节变化等因素的影响,长期不合理大量施用可能会带来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需合理控制施用量和施用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 禽畜粪便 重金属 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与土壤环境质量及食物安全问题研究 被引量:67
10
作者 吕晓男 孟赐福 麻万诸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97-200,共4页
As、Cd、Hg、Pb和Se是对食物链造成污染的最重要元素。简述了土壤环境质量的内涵,讨论了重金属污染的现状、特性、来源以及重金属与食物安全的关系,并提出治理重金属污染的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 重金属 土壤环境质量 食物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耕地地力等级评价研究——以浙江省海宁市为例 被引量:12
11
作者 陈晓佳 吕晓男 +1 位作者 麻万诸 任周桥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2期100-103,共4页
以浙江省海宁市为试点,在GIS系统的支持下,利用耕地质量调查数据,农田水利设施状况数据及实验室分析数据,通过层次分析法和数学建模的方法,对海宁耕地进行了耕地地力的分级评价。评价得出的耕地分布状况和属性信息基本符合当地的实际情... 以浙江省海宁市为试点,在GIS系统的支持下,利用耕地质量调查数据,农田水利设施状况数据及实验室分析数据,通过层次分析法和数学建模的方法,对海宁耕地进行了耕地地力的分级评价。评价得出的耕地分布状况和属性信息基本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表明将GIS技术运用到耕地地力评价是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对科学管理耕地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耕地地力 层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堆肥在环境修复与农业生产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朱凤香 王卫平 +3 位作者 陈晓旸 吴传珍 杨友坤 薛智勇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6期491-495,共5页
介绍了用堆肥对有机污染物如有机农药、聚乙烯和多环芳烃等的生物降解作用。用堆肥处理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和受污染的城市地表水,以及有毒有害易挥发物质,并用三种形式堆肥防治作物病虫害等。
关键词 堆肥 有机污染物 重金属污染 城市地表水 病虫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稻田土壤养分现状及演变趋势 被引量:4
13
作者 计小江 陈义 +3 位作者 吴春艳 李超英 李艳 唐旭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75-778,共4页
通过对2009年浙江省260个水稻土养分含量的分析,并结合第二次土壤普查时期土壤养分资料,探讨浙江省稻田土壤养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经过连续25年种植,浙江稻田土壤pH明显下降,稻田在pH值5.51~6.50所占的比例由1984年的59.3%下降到2... 通过对2009年浙江省260个水稻土养分含量的分析,并结合第二次土壤普查时期土壤养分资料,探讨浙江省稻田土壤养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经过连续25年种植,浙江稻田土壤pH明显下降,稻田在pH值5.51~6.50所占的比例由1984年的59.3%下降到2009年的22.3%。有机质同期降低了13.9%。土壤全氮整体水平较高,变化不明显。有效磷含量大幅上升,比1984年提高了158.3%,尤其是〉20.0 mg·kg^-1的稻田所占的比例由1984年的5.3%上升到2009年的25.0%,约为25年前的5倍,但同期速效钾含量却降低了34.8%,稻田土壤缺钾现象十分普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土 土壤养分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义乌市蔬菜基地土壤重金属元素的污染评价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超英 计小江 +2 位作者 毛红瑞 周维明 吴春艳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61-566,共6页
利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浙江省义乌市12个蔬菜基地土壤的重金属元素进行污染状况的评价。12个蔬菜基地土壤的重金属元素平均含量:Cd 0.36 mg.kg-1;Zn 279.02 mg.kg-1;Cr 62.93 mg.kg-1;Cu 5.16 mg.kg-1;Hg 0.28 mg.... 利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浙江省义乌市12个蔬菜基地土壤的重金属元素进行污染状况的评价。12个蔬菜基地土壤的重金属元素平均含量:Cd 0.36 mg.kg-1;Zn 279.02 mg.kg-1;Cr 62.93 mg.kg-1;Cu 5.16 mg.kg-1;Hg 0.28 mg.kg-1;As 2.14 mg.kg-1;Pb 21.20 mg.kg-1。在供研究的7个重金属元素中,As和Hg的变异系数最大(110%);Cd,Zn,Cr和Cu的变异系数居中(60%~94%);Pb的变异系数最小(28%)。土壤重金属单因子污染指数(Pi)平均值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d(1.01)>Hg(0.81)≈Zn(0.80)>Cu(0.33)>Cr(0.29)>Pb≈As(0.10)。处于安全水平、警戒线和轻度污染的土壤样品数分别占总样品数的33.3%,25.0%和41.7%。总体来看,义乌市蔬菜基地部分土壤已经受到轻度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地土壤 重金属 污染 单项元素污染指数 综合污染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典型土壤类型整段标本的采集和制作 被引量:2
15
作者 庄俐 邹平 +1 位作者 麻万诸 沈阿林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07-1312,共6页
土壤整段剖面标本能真实反映出完整的土体结构和土壤性态,既可为土壤演变历史的科学研究提供实体样本,也可为土壤知识的科普和专业交流提供基础平台。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于2019年启动建设“农业管理与土壤演变研究展示平台”,采集和制作... 土壤整段剖面标本能真实反映出完整的土体结构和土壤性态,既可为土壤演变历史的科学研究提供实体样本,也可为土壤知识的科普和专业交流提供基础平台。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于2019年启动建设“农业管理与土壤演变研究展示平台”,采集和制作了浙江省典型土壤整段标本97个。本文介绍了不同类型土壤整段剖面标本采集与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旨在为今后土壤整段标本的采集和制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整段标本 采集 制作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沼液灌溉对农田土壤及产地环境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6
作者 李华 罗娜 +5 位作者 马洁 李凝玉 陈喜靖 沈阿林 郭彬 傅庆林 《浙江农业科学》 2019年第8期1317-1321,共5页
沼液富含营养,可作为优质有机肥料灌溉农田,替代部分化肥。作为资源进行再利用,还可降低其本身处理成本。大量研究表明,沼液农田灌溉可通过增加土壤氮磷钾与有机质养分含量、疏松土壤等途径改良土壤,提升土壤肥力,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与品... 沼液富含营养,可作为优质有机肥料灌溉农田,替代部分化肥。作为资源进行再利用,还可降低其本身处理成本。大量研究表明,沼液农田灌溉可通过增加土壤氮磷钾与有机质养分含量、疏松土壤等途径改良土壤,提升土壤肥力,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与品质。但大量施用沼液对周边土壤与水体环境也存在着一定的污染风险。综述沼液农田灌溉对土壤、地表水和地下水环境影响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今后的研究方向,建议开展沼液农田灌溉对区域土壤与水环境污染风险的长期定位监测,构建沼液农田回用风险评估体系,以期为沼液长期可持续性农田回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液 农田灌溉 重金属 抗生素 地表水 地下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规模化畜禽养殖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途径的探讨 被引量:4
17
作者 姚燕来 薛智勇 +3 位作者 王卫平 朱凤香 洪春来 陈晓旸 《浙江农业科学》 2015年第1期23-26,共4页
总结浙江省规模化畜禽养殖中废弃物的污染及治理状况,阐述畜禽养殖固体废弃物处置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畜禽养殖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新技术。
关键词 畜禽养殖 资源化利用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梨主产区梨园土壤理化性质及重金属状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玉学 陈立天 +5 位作者 戴美松 施泽彬 汪玉瑛 吕豪豪 何莉莉 杨生茂 《浙江农业科学》 2022年第11期2587-2591,2594,共6页
为摸清浙江省梨生产状况,本研究选择省内梨优势主产区具有代表性的12个梨园开展土壤质量采样调查,对土壤样品的理化性质和重金属含量进行检测分析,旨在为该地区实现梨产业提质增效和绿色发展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调查梨园土壤表层0~<2... 为摸清浙江省梨生产状况,本研究选择省内梨优势主产区具有代表性的12个梨园开展土壤质量采样调查,对土壤样品的理化性质和重金属含量进行检测分析,旨在为该地区实现梨产业提质增效和绿色发展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调查梨园土壤表层0~<20 cm pH平均值为5.24,20~40 cm土壤pH平均值为5.31,土壤总体呈酸性。有机质、总氮、有效磷、速效钾的含量总体适宜,但不同地区采样点之间的差异较大,其中有机质、总氮、有效磷的含量均呈现武义采样点较高,慈溪采样点较低的结果;速效钾的含量呈现嘉兴采样点较高,上虞采样点较低的结果。此外,所有调查的梨园土壤重金属Cu、Zn、Pb、Cr含量总体上均符合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而东阳采样点存在重金属Cd含量超标的问题,需要采取一定措施进行土壤重金属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园 土壤 养分管理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南方紫云英还田的水稻产量和效益的量化研究
19
作者 王建红 冯含笑 +6 位作者 曹凯 张贤 徐静 斯林林 徐昌旭 王佳宇 曹卫东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19-828,共10页
【目的】通过对我国南方稻区7省(自治区)典型稻田定位试验结果进行大数据分析,量化紫云英还田及配施化肥对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为明确紫云英在水稻生产上的增产增效作用以及化肥替代能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紫云英(milk ve... 【目的】通过对我国南方稻区7省(自治区)典型稻田定位试验结果进行大数据分析,量化紫云英还田及配施化肥对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为明确紫云英在水稻生产上的增产增效作用以及化肥替代能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紫云英(milk vetch)”、“紫云英与化肥配施(milk vetch combined with chemical fertilizer application)”和“水稻产量(rice yield)”为关键词,在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和百度学术数据库检索2024年4月30日之前的文献。然后基于以下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1)试验地点在中国南方稻区;2)数据限于大田定位试验;3)试验限于紫云英−水稻轮作系统,并包含不种紫云英休闲对照、紫云英与化肥配施、单施化肥和单施紫云英处理;4)观测结果包含样本量、均值和标准误差。最终获得39篇文献,4850个水稻产量数据。运用数据正态区间估值方法,计算紫云英和化肥的水稻增产率、紫云英的化肥替代率、紫云英及化肥的肥料产投比等特征值。【结果】我国南方稻区紫云英的水稻增产率平均为48.3 kg/t,单季稻低于双季稻但高于早稻系统。化肥的水稻增产率平均为6.18 kg/kg,紫云英的化肥替代率平均为8.52 kg/t。紫云英鲜草产量在22.5 t/hm^(2)时,紫云英产投比平均为2.23,化肥产投比平均为2.66,这些指标在早稻、单季稻、双季稻系统间均无显著差异,紫云英作为肥用的经济价值平均为187.7元/t;当紫云英的鲜草产量低于9.92 t/hm^(2)时,紫云英在紫云英-水稻系统中的经济效益表现为负效益。紫云英-水稻轮作系统的水稻增产潜力比冬闲-水稻轮作系统增加729 kg/hm^(2)。【结论】在我国南方稻区长期紫云英−水稻轮作制度下,紫云英作为肥用的经济价值平均为187.7元/t,对水稻的增产率平均为48.3 kg/t,化肥替代率8.52 kg/t。综合紫云英提升水稻增产潜力等结果,南方稻区应充分重视利用冬闲田种植紫云英,并采用可提升紫云英鲜草产量的生产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分析 紫云英 水稻增产量 紫云英的化肥替代率 紫云英产投比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释氮肥配施有机肥对稻麦轮作体系作物生长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姚权 唐旭 +5 位作者 肖谋良 姜振辉 吴春艳 李艳 尹昌 李永夫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5-184,共10页
【目的】过度使用无机氮肥会导致严重的环境问题。适当减少氮肥并配合有机肥的施用,不仅可以保持作物产量,还能确保稻麦轮作体系的长期可持续耕作。【方法】通过田间试验,以常规施氮量(小麦Triticum aestivum季180 kg·hm^(-2)、水... 【目的】过度使用无机氮肥会导致严重的环境问题。适当减少氮肥并配合有机肥的施用,不仅可以保持作物产量,还能确保稻麦轮作体系的长期可持续耕作。【方法】通过田间试验,以常规施氮量(小麦Triticum aestivum季180 kg·hm^(-2)、水稻Oryza sativa季210 kg·hm^(-2))为基准,氮肥种类为缓控释尿素,设置4个处理:不施氮肥(ck)、常规施氮(N100)、减氮15%配施有机肥(MN85)和减氮30%配施有机肥(MN70),明确氮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稻麦轮作体系作物产量、植株氮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氮肥增产贡献率为46.0%(小麦季为66.2%,水稻季为25.8%),施氮肥显著提高了作物产量(P<0.05),尤其是MN85处理的作物产量增幅最大。与N100相比,MN85处理的水稻有效穗数提高了16.8%(P<0.05)。与MN70相比,N100和MN85处理的小麦籽粒氮质量分数分别提高了8.7%和9.0%(P<0.05),秸秆氮质量分数分别提高了16.6%和16.0%(P<0.05)。与N100和MN70相比,MN85处理的水稻籽粒吸氮量分别提高了23.5%和19.8%(P<0.05),秸秆吸氮量分别提高了25.5%.和26.6%。施肥处理均导致一部分氮素累积在土壤中,尤其是减氮配施有机肥处理拥有更多的氮素盈余量。与N100相比,小麦氮肥表观利用率、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偏生产率在MN85处理下分别降低了37.0%、36.4%和41.5%,在MN70处理下分别降低了60.2%、55.1%和47.5%;但水稻季减氮配施有机肥处理的氮素生理效率提高了30.5%~33.4%(P<0.05),MN85处理的氮肥农学效率提高了33.3%。与N100相比,减氮配施有机肥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和全氮质量分数分别增加了12.2%~13.9%和10.4%~13.0%(P<0.05);微生物生物量氮和硝态氮分别增加了37.9%~42.7%和72.2%~107.4%(P<0.05);而且MN85处理的土壤速效钾和有效磷也增加了45.9%和152.0%(P<0.05),水溶性氮增加了68.8%(P<0.05)。【结论】缓控释尿素减量15%配施有机肥能够提升土壤养分质量分数,促进作物对氮素的吸收,从而提高作物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氮肥减量增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释肥料 氮肥减施 产量 氮肥效率 土壤养分质量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