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中国的环境监测现状 被引量:2
1
作者 蔡桢 余耀君 吴俣 《农业灾害研究》 2023年第9期270-272,共3页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是一类长期存在于环境中的有机化合物,包括农药、工业化学品和其他有机物质,具有毒性和生物累积性。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需要对POPs进行监测和管理。基于此,介绍了环境监测方法,分析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我...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是一类长期存在于环境中的有机化合物,包括农药、工业化学品和其他有机物质,具有毒性和生物累积性。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需要对POPs进行监测和管理。基于此,介绍了环境监测方法,分析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我国的环境监测现状,并提出了应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监测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环境监测 土壤 大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表水监测误差分析与对策 被引量:12
2
作者 胡笑妍 冯元群 +3 位作者 王炜 朱晓丹 楼振纲 洪正昉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4-110,共7页
分析和探讨了地表水环境监测过程中存在的误差。在13家监测站同步采样、同步分析的基础上,筛选出地表水监测实验室间比对结果偏差较大的石油类、挥发酚、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总磷等7个监测指标。从方法误... 分析和探讨了地表水环境监测过程中存在的误差。在13家监测站同步采样、同步分析的基础上,筛选出地表水监测实验室间比对结果偏差较大的石油类、挥发酚、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总磷等7个监测指标。从方法误差、仪器误差、试剂误差、操作误差、环境误差、过失误差和质控选择不当造成的误差等各方面探讨误差成因。根据实样测定结果,提出合理选择并统一分析方法、增加平行测定次数、加强质控措施和修改允许相对偏差等切实可行的对策和措施,为地表水监测和水环境管理提供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水 环境监测 误差 成因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oO_(4)@rGO复合膜的制备及其对染料废水的处理性能
3
作者 韦浩桐 陈文凯 +2 位作者 吴丹 刘宇琪 赵焕新 《工业水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2-110,共9页
将高级氧化技术与膜分离技术相耦合,制备具有催化降解污染物功能的复合分离膜,能有效提高对污染物的处理性能。通过水热法合成了CoMoO_(4)@rGO复合催化剂,并采用抽滤和高压固定方式制备了CoMoO_(4)@rGO复合膜。通过SEM可以观察到CoMoO_... 将高级氧化技术与膜分离技术相耦合,制备具有催化降解污染物功能的复合分离膜,能有效提高对污染物的处理性能。通过水热法合成了CoMoO_(4)@rGO复合催化剂,并采用抽滤和高压固定方式制备了CoMoO_(4)@rGO复合膜。通过SEM可以观察到CoMoO_(4)纳米棒分散在薄片状rGO中,XRD和FTIR等表征手段均证实了复合膜的成功制备。进一步研究了复合膜在过一硫酸盐(PMS)辅助下对亚甲基蓝(MB)的处理性能。结果表明,在rGO掺杂量为1%(质量分数),PMS浓度为0.3 mmol/L,催化功能层负载量为79.37 g/m^(2),操作压力为5.00×10^(-3) MPa以及pH为3~7条件下,复合膜在2 min内对MB的去除率达到100%。同时,催化功能层通过活化PMS对污染物的分解可有效缓解膜污染。10次连续循环使用后,该复合膜仍展现出优异的稳定性。自由基猝灭实验证明了非自由基(^(1)O_(2)与表面介导氧化)和自由基(O_(2)^(·-))协同机制均对CoMoO_(4)@(1%)rGO复合膜去除MB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oO_(4) rGO 高级氧化 复合膜 染料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中有机磷酸二酯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4
作者 陈杰 刘明亮 +6 位作者 武璐 徐峰 吕晶 陈林海 李伟 符杰 傅建捷 《色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87-995,共9页
有机磷酸三酯(organophosphate triesters,tri-OPEs)是一类人工合成的磷酸衍生物,主要用作阻燃剂和增塑剂。由于大量生产和广泛使用,tri-OPEs目前已成为水环境中重要的污染组分。有机磷酸二酯(organophosphate diesters,di-OPEs)与tri-O... 有机磷酸三酯(organophosphate triesters,tri-OPEs)是一类人工合成的磷酸衍生物,主要用作阻燃剂和增塑剂。由于大量生产和广泛使用,tri-OPEs目前已成为水环境中重要的污染组分。有机磷酸二酯(organophosphate diesters,di-OPEs)与tri-OPEs紧密相关,除了di-OPEs本身生产和使用导致的排放,tri-OPEs的转化也是环境中di-OPEs的重要来源。不同结构类型的di-OPEs存在较大的理化性质差异,导致在其检测分析方面存在提取效率低、色谱分离难、缺乏高灵敏定量分析方法等问题。最近,一些研究发现di-OPEs存在于工业/生活废水、地表水和饮用水中。一些di-OPEs在地表水和自来水中的浓度水平接近甚至高于对应的tri-OPEs,且部分di-OPEs表现出比对应tri-OPEs相对更高的毒性,使得水环境中di-OPEs的存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担忧。本文首先基于水中di-OPEs的研究现状,系统概述了常见di-OPEs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潜在来源;其次总结了固相萃取技术(SPE)在水中di-OPEs提取、富集和净化中的应用,分析了当前技术的优势和不足;进一步整理了反相色谱、离子对试剂-反相色谱和亲水色谱分离技术在di-OPEs色谱分离检测中的应用特征;同时总结了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和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在di-OPEs定量检测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在水体样品高效采集和对水中di-OPEs高通量前处理方面,提出了发展基于分散固相萃取原理的水体新污染物新型采样和现场富集技术的展望;另外,在对di-OPEs及tri-OPEs未知转化产物的分析检测方面提出了使用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进行高通量筛查和高灵敏检测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酸二酯 样品前处理 固相萃取 色谱分离 质谱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活动下某企业用地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
5
作者 狄宝生 狄宝昱 郑奇 《绿色科技》 2025年第12期180-185,共6页
为探明工业化进程中工业用地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以浙东某企业及其周边区域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解析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与污染来源,评估其污染程... 为探明工业化进程中工业用地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以浙东某企业及其周边区域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解析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与污染来源,评估其污染程度及生态风险。结果表明:(1)企业外部土壤Cd、Hg、Cr、Zn、Ni平均含量均超过背景值,其中外部Cd变异系数达152.4%,呈高度空间异质性;(2)单因子指数与地累积指数显示Hg、Ni为主要污染物,企业内部Ni单因子指数达2.28(轻度污染),外部Hg地累积指数最高达1.46(轻度偏中污染);(3)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表明外部Hg生态风险突出,综合风险指数(RI=161.11)达中等水平,显著高于内部(RI=98.68,轻微风险);(4)多方法对比揭示综合指数法因强化高值效应评估更严苛,而地累积指数凸显背景值敏感性,生态风险指数则侧重毒性响应。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外部污染主要受周边工业企业、农田和交通干线的综合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土壤 重金属 污染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固定相分离-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在环境中痕量金属纳米颗粒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姜皓文 李健 +6 位作者 谭志强 郭瑛瑛 刘艳伟 胡立刚 阴永光 蔡勇 江桂斌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55-869,共15页
环境中金属纳米颗粒的分析检测不仅需要关注其浓度和化学组成,还需要对其形状、粒径和表面电荷等进行表征。此外,环境中金属纳米颗粒的分析需要解决其低赋存浓度以及复杂基质干扰的难题。无固定相分离技术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 环境中金属纳米颗粒的分析检测不仅需要关注其浓度和化学组成,还需要对其形状、粒径和表面电荷等进行表征。此外,环境中金属纳米颗粒的分析需要解决其低赋存浓度以及复杂基质干扰的难题。无固定相分离技术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的在线联用,具有较强的颗粒分离能力和较低的元素检出限,能够快速准确地提供金属纳米颗粒的粒径分布、化学组成等信息,在金属纳米颗粒的分离检测方面表现出极大的潜能。但这一联用技术尚无法获得金属纳米颗粒物的颗粒数浓度和单个颗粒的元素信息,难以判断金属纳米颗粒涂层厚度、纯度以及颗粒的均相/异相团聚行为等。新兴的单颗粒-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SP-ICP-MS)与无固定相分离技术的在线联用,可以获得金属纳米颗粒的流体动力学粒径、元素质量计算粒径和颗粒数浓度等信息,进而弥补无固定相分离与ICP-MS在线联用技术的不足。该文介绍了流体动力色谱、毛细管电泳和场流分离3种常用无固定相分离技术的分离机制和适用检测器,着重综述了无固定相分离技术与ICP-MS/SP-ICP-MS在线联用技术的特点及其在环境金属纳米颗粒分析中的应用。关于场流分离,主要介绍了可以与ICP-MS联用的沉降场流分离和流场流分离。该文还对流体动力色谱、毛细管电泳和流场流分离与ICP-MS在线联用技术的特点进行了比较。最后,该文对无固定相分离技术与ICP-MS/SP-ICP-MS在线联用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纳米颗粒 流体动力色谱 毛细管电泳 场流分离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单颗粒-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ASB+H/O工艺处理二甲基甲酰废水的研究与工程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孔志燕 王济来 鞠伟伟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05-108,共4页
针对二甲基甲酰(DMF)废水的特点及其处理难点,选择了UASB+H/O工艺,并通过各项工艺参数优化,成功应用于工程实践。结果表明,该工艺能有效去除COD和氨氮。其中,UASB厌氧池在稳定运行状态下,COD平均去除率达到78.0%,H/O生化池主要进行硝化... 针对二甲基甲酰(DMF)废水的特点及其处理难点,选择了UASB+H/O工艺,并通过各项工艺参数优化,成功应用于工程实践。结果表明,该工艺能有效去除COD和氨氮。其中,UASB厌氧池在稳定运行状态下,COD平均去除率达到78.0%,H/O生化池主要进行硝化和反硝化反应,氨氮平均去除率达到95.2%。数据同时表明,进水COD直接影响出水氨氮浓度。DMF废水中缺乏碱度和微生物代谢所需的磷等营养物质,应投加药剂以保持微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MF废水 UASB+H/O工艺 氨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排放绩效的浙江省火电行业NO_x总量控制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徐继先 倪吴忠 林阳春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96-698,共3页
从浙江省火电行业入手,根据NO_x排放现状,结合环境保护管理政策、行业排放水平及应用状况综合分析,探索适合浙江省火电行业的NO_x排放绩效,为火电行业NO_x总量控制与初始排污权核定提供依据。
关键词 火电行业 排放绩效 NO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污染源自动监控数据应用于烟气排污收费工作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孙潇帆 余靖 钱贵荣 《绿色科技》 2016年第4期111-113,共3页
根据当前浙江省烟气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运行情况,对浙江省此项工作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发现:初始传输有效率、修约率对准确率均有正影响,传输有效率高于95%的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具备准确核定排污量、合理核定排污费的条件,不... 根据当前浙江省烟气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运行情况,对浙江省此项工作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发现:初始传输有效率、修约率对准确率均有正影响,传输有效率高于95%的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具备准确核定排污量、合理核定排污费的条件,不足95%的,通过合理人工干预提升修约率,能有效减少与实际排放的差。因此,提升自动监控系统初始传输有效率和修约率,浙江省开展自动监测数据在烟气排污收费中的应用前景是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气污染源自动监控 传输有效率 排污收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经营困境及环境影响评价的作用研究
10
作者 林函 李华明 王安 《绿色科技》 2016年第6期85-86,共2页
介绍了我国当前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法规,将环境责任保险的经营和此项制度有机的结合起来,分析了使用环境风险评价对责任保险存在的问题。研究表明:将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结合起来可以保证保险费率数据的科学性、客观性... 介绍了我国当前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法规,将环境责任保险的经营和此项制度有机的结合起来,分析了使用环境风险评价对责任保险存在的问题。研究表明:将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结合起来可以保证保险费率数据的科学性、客观性、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污染 责任保险 经营环境影响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好溪丽水段地表水环境状况分析与保护对策研究
11
作者 夏睿祺 郑艳霞 +2 位作者 郑媛 纪淑影 张莎莎 《农村科学实验》 2023年第22期48-50,共3页
好溪属于瓯江流域,发源于磐安大盘山南侧笔架山马祥岭,在丽水流经缙云县和莲都区,后汇入瓯江大溪。该文分析了2016—2021年好溪丽水段10个断面主要污染因子的情况,综合分析了水质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工业污染治理、农... 好溪属于瓯江流域,发源于磐安大盘山南侧笔架山马祥岭,在丽水流经缙云县和莲都区,后汇入瓯江大溪。该文分析了2016—2021年好溪丽水段10个断面主要污染因子的情况,综合分析了水质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工业污染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城镇生活污水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以及生态流量保障等措施,有利于好溪丽水段水质的稳定和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溪丽水段 断面 水环境状况分析 保护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表油菜素内酯对三唑类农药胁迫番茄的影响
12
作者 孙建强 楼元 +1 位作者 李沐霏 张安平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41-649,698,共10页
由于土壤中残留的三唑类农药危害作物的生长发育,因此缓解三唑类农药药害是保障作物健康生产的迫切需要。基于外源2,4-表油菜素内酯(2,4-epibrassinolide, EBR)可以缓解药害,研究了EBR对3种三唑类农药(多效唑、苯醚甲环唑、戊唑醇)胁迫... 由于土壤中残留的三唑类农药危害作物的生长发育,因此缓解三唑类农药药害是保障作物健康生产的迫切需要。基于外源2,4-表油菜素内酯(2,4-epibrassinolide, EBR)可以缓解药害,研究了EBR对3种三唑类农药(多效唑、苯醚甲环唑、戊唑醇)胁迫番茄幼苗的缓解效应,与对照相比,未施用EBR的幼苗生物量下降7.82%~26.82%,叶绿素质量分数下降10.24%~39.51%,氧化损伤指标丙二醛质量分数增长0.18~8.89倍。与未施用EBR相比,施用EBR后幼苗生物量上升7.43%~18.72%,叶绿素质量分数上升7.07%~35.48%,丙二醛质量分数下降16.04%~23.13%,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分别增长7.49%~44.69%,0~90.7%,4.23%~253.85%,解毒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分别增长6.67%~126.32%,4.65%~97.67%。EBR可通过提高植物抗氧化性能和解毒水平缓解三唑类农药的药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R 番茄幼苗 三唑类农药 抗氧化性能 解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靶向分析技术的钱塘江上游水体中有机物的组成、来源及时空分布
13
作者 胡笑妍 张兰 +5 位作者 林广 孙忠 戴昕 王国胜 张凯 马煜宁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5-196,共12页
流域水环境中的物质组成复杂、来源广泛,快速识别水体物质组成、来源及传输路径是保障水体安全的关键。钱塘江是浙西地区重要水源,在其上游的衢江、金华江、兰江共设5个点位并连续多天采样,通过非靶向筛查技术识别样品全量有机物组成,... 流域水环境中的物质组成复杂、来源广泛,快速识别水体物质组成、来源及传输路径是保障水体安全的关键。钱塘江是浙西地区重要水源,在其上游的衢江、金华江、兰江共设5个点位并连续多天采样,通过非靶向筛查技术识别样品全量有机物组成,构建水体有机物质谱指纹谱,识别枯水期钱塘江上游水体中有机物组成、来源及传输路径。研究共识别16类77种有机物,在所有点位中检出率均超过90%,而其中硅氧烷类有机物检出的物种数最多、相对峰面积占比最大。通过特征有机物和主成分分析,结合流域周边工业产业分布,发现水体中有机物可能来源包括生活源中的个人护理品的使用,工业源中的纺织、医药、农药、材料的加工使用,以及农业源中农药的使用。通过对比衢江-兰江和金华江-兰江水样中的有机物种类及相对峰面积,发现衢江对兰江水质有机物的贡献更大,日间输入的影响更大。此外,兰江还受到周边污染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塘江上游 有机物指纹图谱 非靶向筛查 气质联用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磐安县“千吨万人”及乡镇级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对策探析
14
作者 夏睿祺 郑媛 +2 位作者 郑艳霞 朱晨晖 林俊妤 《农村科学实验》 2024年第8期40-42,共3页
该文对磐安县12个“千吨万人”水源地及3个乡镇级饮用水水源地展开了调查,对水源地规范化建设情况、保护区范围内污染源情况等进行了系统排查。结合污染源分布情况,该文对水源地环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从水环境保护、水生态环... 该文对磐安县12个“千吨万人”水源地及3个乡镇级饮用水水源地展开了调查,对水源地规范化建设情况、保护区范围内污染源情况等进行了系统排查。结合污染源分布情况,该文对水源地环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从水环境保护、水生态环境修复、水源地规范化建设、风险防控等角度,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对策措施,以期为管理部门提供技术支撑与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地 污染源调查 水环境保护 规范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垃圾焚烧炉烟气中二噁英排放水平及控制措施 被引量:20
15
作者 钱莲英 潘淑萍 +1 位作者 徐哲明 徐茵茵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2017年第3期57-60,共4页
对浙江省14家企业32台生活垃圾焚烧炉开展验收监测,结果表明,其烟气二噁英的排放值均能达到现行标准的限值要求(0.013 ng TEQ/m^3~0.100 ng TEQ/m^3,平均值为0.059 ng TEQ/m^3),焚烧每吨生活垃圾二噁英的排放量为248.1 ng。分析了二噁... 对浙江省14家企业32台生活垃圾焚烧炉开展验收监测,结果表明,其烟气二噁英的排放值均能达到现行标准的限值要求(0.013 ng TEQ/m^3~0.100 ng TEQ/m^3,平均值为0.059 ng TEQ/m^3),焚烧每吨生活垃圾二噁英的排放量为248.1 ng。分析了二噁英的主要生成途径与控制措施,提出了做好垃圾分类与预处理,加强人员培训,运营管理公开、透明、规范化等进一步降低二噁英排放水平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噁英 垃圾焚烧 烟气污染 排放水平 控制措施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垃圾焚烧炉烟气新标准可达性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钱莲英 徐哲明 +1 位作者 潘荷芳 潘淑萍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2016年第2期57-60,共4页
对《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5—2001)和《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5—2014)中各项指标的排放限值作比较,并探讨了二噁英、重金属、酸性气体、烟尘、碳氧化物等烟气污染物的控制措施。结合2010—2014年浙江省部... 对《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5—2001)和《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5—2014)中各项指标的排放限值作比较,并探讨了二噁英、重金属、酸性气体、烟尘、碳氧化物等烟气污染物的控制措施。结合2010—2014年浙江省部分生活垃圾焚烧厂"三同时"验收废气监测数据,对排放指标的达标情况作分析,结果表明,采用"3T+E"焚烧工艺+SNCR脱硝+半干法脱酸+活性炭喷射+布袋除尘器除尘的烟气污染控制技术,可以同时满足脱氮、脱酸、除尘,以及去除重金属和二噁英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焚烧 烟气 污染控制标准 达标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垃圾焚烧烟气中重金属排放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钱莲英 王稚真 +1 位作者 徐亚平 鞠耀明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2020年第2期61-64,共4页
通过对浙江省生活垃圾焚烧炉排放烟气中重金属的监测,分析生活垃圾焚烧烟气中重金属排放水平。结果表明,汞及其化合物的检出率最高,为95.7%,其次为铬和锰,检出率均为60%,且在不同的焚烧炉中重金属排放浓度差异较大,检出率最低的为铊和镉... 通过对浙江省生活垃圾焚烧炉排放烟气中重金属的监测,分析生活垃圾焚烧烟气中重金属排放水平。结果表明,汞及其化合物的检出率最高,为95.7%,其次为铬和锰,检出率均为60%,且在不同的焚烧炉中重金属排放浓度差异较大,检出率最低的为铊和镉,且排放浓度均较低;焚烧炉排放烟气中汞及其化合物、镉+铊及其化合物、锑+砷+铅+铬+钴+铜+锰+镍及其化合物排放浓度均低于国标排放限值,最大占标率分别为76%、4%、21.9%。焚烧烟气中的重金属含量与焚烧垃圾中的重金属含量有关,烟气通过废气处理设施,可有效地减少重金属等污染物的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垃圾焚烧 烟气污染 排放水平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粳稻穗部不同部位籽粒产量相关性状差异及其与内源激素的相关性 被引量:5
18
作者 郑小龙 周菁清 +4 位作者 滕颖 章林平 邵雅芳 胡培松 魏祥进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3-54,共12页
【目的】根据灌浆期水稻内源激素水平解析稻穗不同部位籽粒产量性状的差异。【方法】以相同环境下种植的嘉58等6个浙江省常规粳稻品种为实验材料,将稻穗籽粒按一次枝梗在主穗上的节点划分为稻穗上部、中部和下部籽粒,测定了不同部位籽... 【目的】根据灌浆期水稻内源激素水平解析稻穗不同部位籽粒产量性状的差异。【方法】以相同环境下种植的嘉58等6个浙江省常规粳稻品种为实验材料,将稻穗籽粒按一次枝梗在主穗上的节点划分为稻穗上部、中部和下部籽粒,测定了不同部位籽粒水杨酸(SA)、脱落酸(ABA)、吲哚乙酸(IAA)和生物量的动态变化及收获后籽粒千粒重、整精米率、长宽比、胶稠度和碱消值等相关性状。【结果】籽粒在灌浆期内0~35 d处于持续增重状态,且表现为上部>中部>下部,花后35 d各品种不同部位籽粒生物量的变异系数为1.66%~10.26%,35 d以后不同部位籽粒生物量的差距逐渐缩小但仍有差异,籽粒成熟后千粒重仍表现为上部籽粒(25.08~33.88g)>中部(24.04~32.49 g)>下部(23.46~31.78 g);不同部位间籽粒整精米率与长宽比略有差异,且千粒重与长宽比呈极显著正相关(r=0.89, P<0.01),与整精米率呈极显著负相关(r=-0.68, P<0.01);在胶稠度、碱消值方面,品种间的差异显著大于部位间的差异;三种内源激素在不同部位籽粒中的差异均较为显著,且SA差异最为稳定,全周期不同部位间籽粒SA含量变异系数为0.59%~25.90%,ABA和IAA变异系数依次为1.35%~66.25%和0.16%~81.04%。不同部位SA含量在灌浆初期与末期正相反,前期表现为上部籽粒>中部>下部,末期却表现为下部籽粒>中部>上部。【结论】不同部位籽粒的内源激素及产量等相关性状差异均较为显著,激素含量差异以SA最为稳定。SA与ABA和IAA分别呈显著正相关(r=0.54, P <0.05)和极显著正相关(r=0.59, P<0.01),与千粒重呈显著负相关(r=-0.53, P <0.05),其与长宽比和整精米率也分别为极显著负相关(r=-0.66, P <0.01)和极显著正相关(r=0.95, P <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位 籽粒生物量 内源激素 差异性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氢呋喃部分氧化制乙炔和合成气:热化学平衡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鞠耀明 袁从慧 +3 位作者 林阳春 王鹏 丁慧勇 谢黎明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3-158,共6页
采用Gibbs自由能最小化法对四氢呋喃(THF)部分氧化制乙炔和合成气反应进行热化学平衡计算.考察了温度、氧燃比(n(O_2)∶n(THF))和压力等因素对THF部分氧化制乙炔和合成气反应产物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乙炔、合成气含量及氢碳... 采用Gibbs自由能最小化法对四氢呋喃(THF)部分氧化制乙炔和合成气反应进行热化学平衡计算.考察了温度、氧燃比(n(O_2)∶n(THF))和压力等因素对THF部分氧化制乙炔和合成气反应产物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乙炔、合成气含量及氢碳比(n(H_2)∶n(CO))明显增大,CH_4和C_2H_4含量先增大后减小,C_2H_6含量显著减小;1200—1500℃时,乙炔和合成气含量较高,氢碳比较稳定,有利于乙炔和合成气的制备;温度大于1200℃时,随氧燃比的增加,乙炔含量减小,合成气含量增加,在氧燃比0.02—0.10时较为适宜;随压力增加,乙炔和合成气含量减小,C_2H_4和C_2H_6含量增加,低压有利于乙炔和合成气的制备.在1200—1500℃、氧燃比为0.10、常压条件下,乙炔和合成气含量最高、氢碳比2.1、副产物含量为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氢呋喃 部分氧化 乙炔 合成气 热化学平衡 Gibbs自由能最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粳稻不同穗部籽粒的淀粉与垩白品质差异及分子机制 被引量:2
20
作者 郑小龙 周菁清 +4 位作者 白杨 邵雅芳 章林平 胡培松 魏祥进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25-1436,共12页
为探讨粳稻不同穗部籽粒的淀粉与垩白品质差异及分子机制。将稻穗籽粒按一次枝梗在主穗上的节点划分为稻穗上部、中部和下部籽粒,比较了嘉58等6个品种不同穗部籽粒成熟后的淀粉含量及垩白度等品质差异,同时测定了不同穗部籽粒灌浆期游... 为探讨粳稻不同穗部籽粒的淀粉与垩白品质差异及分子机制。将稻穗籽粒按一次枝梗在主穗上的节点划分为稻穗上部、中部和下部籽粒,比较了嘉58等6个品种不同穗部籽粒成熟后的淀粉含量及垩白度等品质差异,同时测定了不同穗部籽粒灌浆期游离糖与淀粉含量,淀粉合成途径相关酶活,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除秀水134外,其余5个品种直链淀粉含量均表现为上部籽粒>中部>下部;2个垩白度较高品种嘉58和中嘉8号则表现为上部籽粒垩白>下部>中部。扫描电镜观察发现不同垩白度籽粒中淀粉粒的大小和形状差异显著,高垩白籽粒垩白部位淀粉粒普遍表现为半椭球形或其他曲面球形的形状,淀粉粒排布比较疏散,而低垩白籽粒对应部位的淀粉粒外形多为规则多面体,淀粉粒排布相对紧密。不同品种及部位籽粒在灌浆期内蔗糖、葡萄糖和果糖含量差异较大,但蔗糖含量动态变化均为先下降后微微上升,葡萄糖和果糖则基本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淀粉合成相关催化酶中蔗糖转化酶(Invertase)和ADPG焦磷酸化酶(AGPase)的活性在不同部位间的差异最为显著,其中, AGPase在整个灌浆期内均表现为上部>中部>下部,而Invertase前期表现为上部<中部<下部,后期完全相反。编码Invertase的OsCIN2、OsCIN5基因在不同穗部籽粒中的表达量均表现为中部籽粒>下部>上部,而编码AGPase的OsAGPL1、OsAGPL2、Os AGPs1a基因均表现为上部籽粒>中部≈下部。不同穗部籽粒的直链淀粉含量与垩白度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同时也受品种本身的影响。游离糖含量、淀粉合成相关酶活和编码相关酶的基因表达对淀粉合成均有影响。OsCIN2、OsCIN5、OsAGPL1、OsAGPL2、OsAGPs1a等基因在决定不同穗部籽粒的淀粉含量与垩白品质差异上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不同穗部籽粒 垩白度 直链淀粉含量 可溶性碳水化合物 酶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