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普通院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王胜奎 徐光辉 +2 位作者 王家军 贺志民 方惠兰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9-102,共4页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目前最普遍的理科类专业.研究中应本着以下原则进行:研究方法——系统结构优化分析法;培养思路——厚基础、宽口径、重实际、创特色:将数学建模的思想精神融入到主干课程的教学中;构建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目前最普遍的理科类专业.研究中应本着以下原则进行:研究方法——系统结构优化分析法;培养思路——厚基础、宽口径、重实际、创特色:将数学建模的思想精神融入到主干课程的教学中;构建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相适应的专业课程(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相应考核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体系 专业特色 系统分析 课程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资格限制的指派问题的求解方法 被引量:6
2
作者 黄龙生 徐光辉 《运筹与管理》 CSCD 2005年第1期28-31,共4页
在实际的指派工作中,常会遇到某个人有没有资格去承担某项工作的问题,因此,本文建立了有资格限制的指派问题的数学模型。在此数学模型中,将效益矩阵转化为判定矩阵,由此给出了判定此种指派问题是否有解的方法;在有解的情况下,进一步将... 在实际的指派工作中,常会遇到某个人有没有资格去承担某项工作的问题,因此,本文建立了有资格限制的指派问题的数学模型。在此数学模型中,将效益矩阵转化为判定矩阵,由此给出了判定此种指派问题是否有解的方法;在有解的情况下,进一步将效益矩阵转化为求解矩阵,从而将有资格限制的指派问题化为传统的指派问题来求解。最后给出了一个数值例子来说明这样的处理方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筹学 指派问题 资格限制 判定矩阵 求解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假币辨识的非适应算法 被引量:1
3
作者 管宇 刘越英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9-21,共3页
利用假币辨识向量集,引入搜索矩阵,给出一种逐列相加合并的算法,解决了单假币辨识的完全非适应算法问题.
关键词 假币问题 搜索矩阵 非适应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向图的谱半径的一个Sharp上界
4
作者 徐光辉 管宇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2期159-162,共4页
设D是具有m条弧的阶有向图,不含环及重弧.又设δ+(或δ-)为D的最小出度(或入度),而δ=max(δ+,δ-).记ρ(D)为D的邻接阵的最大特征值,D的谱半径.在本文中,我们得到了ρ(D)的一个Sharp上界,即ρ(D)≤(δ-1+(δ+1)2+4(m-δn))/2,这里等号... 设D是具有m条弧的阶有向图,不含环及重弧.又设δ+(或δ-)为D的最小出度(或入度),而δ=max(δ+,δ-).记ρ(D)为D的邻接阵的最大特征值,D的谱半径.在本文中,我们得到了ρ(D)的一个Sharp上界,即ρ(D)≤(δ-1+(δ+1)2+4(m-δn))/2,这里等号成立当且仅当D满足以下两条件之一:(1)对任意的v∈V(D),要么d+(v)=δ+,要么d-(v)=n-1;(2)对任意的v∈V(D),要么d-(v)=δ-,要么d+(v)=n-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向图 谱半径 Sharp上界 最大特征值 最小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求解凸二次规划问题的一种加权路径跟踪内点算法 被引量:5
5
作者 金正静 白延琴 韩伯顺 《运筹学学报》 CSCD 2010年第1期55-65,共11页
基于Darvay提出用加权路径跟踪内点算法解线性规划问题的相关工作,本文致力于将此算法推广于解凸二次规划问题,并证明此算法具有局部二次收敛速度和目前所知的最好的多项式时间算法复杂性.
关键词 运筹学 凸二次规划 小步校正算法 纯Newton步 加权路径跟踪内点算法 多项式时间算法复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截面体的性质与推广
6
作者 沈亚军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4-147,共4页
对p≥-1,GARDNER RJ和GIANNOPOULOS A A引进了p-截面体CpK,并就p的不同取值,对CpK的凸性作了探讨.首先证明了CpK的一些性质,诸如原点对称的n维椭球E的p-截面体是它的极体的一个伸缩、CpCqE=CqCpE,V(CnK)=V(IK)等.而后通过探讨混合径向... 对p≥-1,GARDNER RJ和GIANNOPOULOS A A引进了p-截面体CpK,并就p的不同取值,对CpK的凸性作了探讨.首先证明了CpK的一些性质,诸如原点对称的n维椭球E的p-截面体是它的极体的一个伸缩、CpCqE=CqCpE,V(CnK)=V(IK)等.而后通过探讨混合径向平均体Rp(K,L)与混合p-截面体Cp(K,L)的相关性,将p-截面体的一些性质推广到了Cp(K,L),并证明了当K和L是En中的凸体且K■L时,C1(K,L)是一个凸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截面体 混合p-截面体 凸性 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