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密球体研磨加工的在线检测与优化控制 被引量:9
1
作者 夏其表 戴勇 王洁 《机电工程》 CAS 2010年第1期15-17,共3页
振动信号是反映球体研磨状态的重要途径,利用基于虚拟仪器的研磨振动检测与分析系统,对精密球研磨加工过程中的振动信号进行了检测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精密球体研磨加工的振动信号能有效地监控整个研磨过程,实时地反映球体研磨的状态... 振动信号是反映球体研磨状态的重要途径,利用基于虚拟仪器的研磨振动检测与分析系统,对精密球研磨加工过程中的振动信号进行了检测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精密球体研磨加工的振动信号能有效地监控整个研磨过程,实时地反映球体研磨的状态和精度,从而为进一步提出精密球体研磨加工的优化控制方案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磨加工 振动检测 振动分析 优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耕还林”英译管见 被引量:4
2
作者 吴伟根 方丽青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94-696,共3页
“退耕还林”的本质是把一度为了生产粮食而毁林开垦的土地,停止耕种,重新造林,恢复森林。目前不少译文把“退耕还林”译为grain for green(绿化),或returning farmland toforestland(把农地转为林地)等,使人易误认为是荒山造林绿化(荒... “退耕还林”的本质是把一度为了生产粮食而毁林开垦的土地,停止耕种,重新造林,恢复森林。目前不少译文把“退耕还林”译为grain for green(绿化),或returning farmland toforestland(把农地转为林地)等,使人易误认为是荒山造林绿化(荒山→森林)或把现有农业用地转变为林业用地(农地→林地)。文章认为,要把“退耕还林”译得科学规范,必须抓住其本质。通过分析比较,给出了conversion of farmland back to forests,transfer of farmland back toforests和forest rehabilitation from slope agriculture等几种参考译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语言学 退耕还林 名词术语 翻译 规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英语动态语法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24
3
作者 刘伯茹 邓天中 《山东外语教学》 2003年第1期53-56,共4页
结合语用学、系统功能语言学和语言学习认知法等理论,大学英语教学中应坚持动态语法教学,具体表现为:1)在具体的情景语境中,分析语言结构的语用目的,突出其隐性意义;2)结合语篇语域,对语言结构进行功能分析,突出其使用;3)强调互动式教学... 结合语用学、系统功能语言学和语言学习认知法等理论,大学英语教学中应坚持动态语法教学,具体表现为:1)在具体的情景语境中,分析语言结构的语用目的,突出其隐性意义;2)结合语篇语域,对语言结构进行功能分析,突出其使用;3)强调互动式教学,注重语法意识的培养.在教学实际中,动态语法教学应充分合理地利用注意力资源和注意语法选择的瞬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英语 动态语法教学 静态语法教学 语境 语篇 教学方法 语法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竹文化现象及其内涵 被引量:9
4
作者 毕雪飞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71-375,共5页
从中日竹文化关系、日本竹文化现状以及日本竹文化现象等方面进行了细致考察和梳理,进而从竹之语源的角度揭示出日本竹文化的内涵特征。日本竹文化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吸收了中国竹文化的内容,形成了独特的竹文化。与中国竹文化相比,... 从中日竹文化关系、日本竹文化现状以及日本竹文化现象等方面进行了细致考察和梳理,进而从竹之语源的角度揭示出日本竹文化的内涵特征。日本竹文化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吸收了中国竹文化的内容,形成了独特的竹文化。与中国竹文化相比,日本竹文化应用领域更加广泛。日本竹文化既体现了日本民族的生活习惯、心理素质和审美情趣,又展示了日本民族的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竹子不仅在物质上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中也发挥着特殊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文化 中日竹文化关系 现状 现象 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用文体翻译的平行文本比较模式 被引量:18
5
作者 龙明慧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8-83,共6页
实用文本是用于日常交际的功能性文本,对实用文本的翻译应遵循交际法则,用符合译语文本规范的形式传达译语读者需要的信息。本文构建一个适用于实用文体翻译的平行文本比较模式,从宏观的文本结构图式和微观的语言体现样式两方面为译者... 实用文本是用于日常交际的功能性文本,对实用文本的翻译应遵循交际法则,用符合译语文本规范的形式传达译语读者需要的信息。本文构建一个适用于实用文体翻译的平行文本比较模式,从宏观的文本结构图式和微观的语言体现样式两方面为译者构建译文提供具体参照,帮助译者摆脱原文形式束缚,生成符合译语规范的地道译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用文体翻译 平行文本 文本结构图式 语言体现样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实验室远程集中控制管理系统探析 被引量:5
6
作者 麻则运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0期29-30,共2页
通过分析目前一般院校的软硬件基础设施,结合对远程控制技术的应用实践,提出了一种实现语言实验室远程集中控制管理的方法和具体方案,以供同行探讨.
关键词 语言实验室管理 远程控制技术 集控系统 旧实验室控制台改造 语言实验室 管理系统 集中控制 远程 基础设施 一般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汉记叙文修辞特征对比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方丽青 姜渭清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07-110,共4页
本文以"ParkStory"故事画面为记叙素材,对一组汉语作文和Lee研究中英语母语作文作了对比分析,认为汉英语言社团的记叙文修辞特征方面确有异同存在,但需要多次的、不同角度的研究予以求证。
关键词 母语 记叙文 汉语和英语 修辞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歌语言前景化的认知途径——合成空间理论与诗歌意象功能之关系 被引量:3
8
作者 朱怡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30-133,共4页
诗歌语言的作用在于最大限度地将话语"前景化",意象在诗歌的创作和欣赏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从认知语义的视角,运用Fauconnier的合成空间理论,在探讨诗歌意象的象征与并置功能的基础上,对诗歌中意象功能的构建进行了隐喻在线的... 诗歌语言的作用在于最大限度地将话语"前景化",意象在诗歌的创作和欣赏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从认知语义的视角,运用Fauconnier的合成空间理论,在探讨诗歌意象的象征与并置功能的基础上,对诗歌中意象功能的构建进行了隐喻在线的解读,以此来诠释诗歌语言的前景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景化 意象 功能 隐喻在线 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第二语言习得中场独立/依靠研究的再思考 被引量:9
9
作者 戴运财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2年第5期82-84,共3页
借鉴研究的成果,尝试提出一种新的方法来研究场独立/依靠和二语习得的关系。在这种新方法中,场独立/依靠被划分为场独立和非场独立以及场依靠和非场依靠的二维结构。因为场独立和场依靠的能力并非补充分布,一个学习者可能同时拥有这两... 借鉴研究的成果,尝试提出一种新的方法来研究场独立/依靠和二语习得的关系。在这种新方法中,场独立/依靠被划分为场独立和非场独立以及场依靠和非场依靠的二维结构。因为场独立和场依靠的能力并非补充分布,一个学习者可能同时拥有这两种能力,在一定的学习背景中,学习者可能调整他们的认知方式。另外,场独立和场依靠对二语习得的影响不仅通过能力也通过偏爱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语言习得 个体差异 场独立/依靠 二维划分法 语言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汉习语中本体/喻体的文化语义感知研究——隐喻义与象征义之比较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晦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0-122,共3页
隐喻是比喻的基本类型之一,象征也属于修辞研究的范围。从认知的角度考察英汉习语可以发现,其中的文化词汇意义都是通过系统认知映像出的比喻意义。通过比较分析隐喻和象征两个概念内涵、外延的异同及其认知途径、联系功能,进一步能够发... 隐喻是比喻的基本类型之一,象征也属于修辞研究的范围。从认知的角度考察英汉习语可以发现,其中的文化词汇意义都是通过系统认知映像出的比喻意义。通过比较分析隐喻和象征两个概念内涵、外延的异同及其认知途径、联系功能,进一步能够发现,比喻性习语中的文化喻义包括隐喻义和象征义:隐喻义是语言使用者通过联想某一具体形象认知得出的;象征义是语言使用者通过联想某一代表本民族内涵和特定文化寓意认知得出的。包含隐喻义的比喻性习语属于隐喻习语,包含象征义的比喻性习语属于象征习语。隐喻习语是由心理感知或感官感知和心理感知形成的判断或结论,象征习语是由文化感知形成的判断或结论。二者虽然都是基于联想的语言表达形式,但象征习语在认知层级上高于隐喻习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喻 本体 喻体 隐喻习语 象征习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辉夜姬——日本竹文化的象征 被引量:4
11
作者 任敬军 《竹子研究汇刊》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9-62,共4页
《竹取物语》是日本物语文学之"鼻祖",有着浓厚的日本竹文化背景。通过小说中竹文化背景、竹子发光、竹灵信仰、竹工艺文化、三月长大、辉夜姬的光辉、命名竹文化、管弦竹文化、八月十五升月日等方面,揭示日本竹文化内涵,论... 《竹取物语》是日本物语文学之"鼻祖",有着浓厚的日本竹文化背景。通过小说中竹文化背景、竹子发光、竹灵信仰、竹工艺文化、三月长大、辉夜姬的光辉、命名竹文化、管弦竹文化、八月十五升月日等方面,揭示日本竹文化内涵,论证了此竹之传奇的主人公辉夜姬业已成为日本竹文化的象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取物语 日本竹文化 辉夜姬 象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教士法学翻译的历史文化语境及其变迁 被引量:3
12
作者 尹延安 《理论月刊》 2008年第9期85-88,共4页
历史文化语境是传教士译介西方法学活动开启、促进和发展的最基本动因,但特定语境因素和译者因素又制约译介活动的选择与发展。传教士在特殊文化空间中所形成的文化立场和文化心理影响着法学译介中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的选择。而西方法... 历史文化语境是传教士译介西方法学活动开启、促进和发展的最基本动因,但特定语境因素和译者因素又制约译介活动的选择与发展。传教士在特殊文化空间中所形成的文化立场和文化心理影响着法学译介中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的选择。而西方法学的译介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造成极大冲击,改变了世人的知识结构乃至思想观念,丰富了作为文化载体的汉语语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语境 传教士 法学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意化之魅力悲剧——评《玻璃动物园》 被引量:2
13
作者 何芳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08年第2期50-53,共4页
《玻璃动物园》是一曲抒情、诗意的造型戏剧,再现19世纪30年代美国人生存状况。在该剧中,剧作家运用了多维艺术表现手法突出剧中人物的梦想之现实回味、悲剧之生存超越等悲剧主题,展示了该剧诗意化之艺术魅力,揭示了人类存在的意义:不... 《玻璃动物园》是一曲抒情、诗意的造型戏剧,再现19世纪30年代美国人生存状况。在该剧中,剧作家运用了多维艺术表现手法突出剧中人物的梦想之现实回味、悲剧之生存超越等悲剧主题,展示了该剧诗意化之艺术魅力,揭示了人类存在的意义:不断追求理想,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奋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动物园》 悲剧 诗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曲同工——评《年轻的古德曼·布朗》与《彩票》中象征手法的运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贺岚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7-48,共2页
霍桑的《年轻的古德曼·布朗》和雪莉的《彩票》两部作品最显著的艺术特色都是其象征主义表现手法。它打破了浪漫主义所惯用的直抒胸怀的手法,通过象征暗示,来表达人与自然,人与事物,人与人之间的隐秘关系。文章通过对这两部小说中... 霍桑的《年轻的古德曼·布朗》和雪莉的《彩票》两部作品最显著的艺术特色都是其象征主义表现手法。它打破了浪漫主义所惯用的直抒胸怀的手法,通过象征暗示,来表达人与自然,人与事物,人与人之间的隐秘关系。文章通过对这两部小说中的三个主要象征手法进行对比分析,从而了解到两位作家的象征艺术写作手法的异曲同工之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征主义 《年轻的古德曼·布朗》《彩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父亲之名”在《玻璃动物园》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何芳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5-48,共4页
"父亲之名"是介入母亲—孩子二元结构中的一个第三元素,是一个位置或一种功能,总与禁止乱伦和执行象征法律的功能相联系。在这部戏剧中父亲的缺失存在使其被符号化为"父亲之名",其所隐喻的"菲勒斯"作用... "父亲之名"是介入母亲—孩子二元结构中的一个第三元素,是一个位置或一种功能,总与禁止乱伦和执行象征法律的功能相联系。在这部戏剧中父亲的缺失存在使其被符号化为"父亲之名",其所隐喻的"菲勒斯"作用由母亲及其话语、照片和留声机、唱片等来实现,是维系家庭关系的保障,是主体异化的驱动力,是悲剧的根源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亲之名 《玻璃动物园》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层生态学与高等教育 被引量:4
16
作者 孙凯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6年第2期5-9,共5页
深层生态学提出了人类自身的生态构建课题,强调所有生命体的共存共荣,因此高等教育哲学中必须以教育生态观与之适应。格式塔深层生态学理论启示人们在探讨高等教育哲学中如何对待人类传统价值的取舍问题,高等教育应以人作为生态系统的... 深层生态学提出了人类自身的生态构建课题,强调所有生命体的共存共荣,因此高等教育哲学中必须以教育生态观与之适应。格式塔深层生态学理论启示人们在探讨高等教育哲学中如何对待人类传统价值的取舍问题,高等教育应以人作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而不是以环境保护者的身份来看待生态系统,从课堂实践做起,来共同建构教育生态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生态学 格式塔主义 高等教育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传统节日中的竹文化表现 被引量:5
17
作者 任敬军 《世界竹藤通讯》 2010年第2期41-46,共6页
竹文化是日本传统节日中的重要表现与特征。本文以日本传统节日为中心,按照地区分类,对其中的竹文化表现做了较系统的梳理与归纳,并总结了日本传统节日中的竹文化特征及内涵。
关键词 日本 传统节日 竹文化 表现 特征 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伐竹翁”作为日本竹文化象征的考证 被引量:5
18
作者 任敬军 《世界竹藤通讯》 2010年第1期42-44,共3页
伐竹翁是《竹取物语》主人公之一。本文在揭示小说的日本竹文化背景基础上,通过考证伐竹翁所处的社会背景,探究日本竹编工艺文化,品味伐竹翁竹子般正直的品质,从一个方面揭示了日本竹文化内涵。伐竹翁业已成为日本竹文化的象征。
关键词 竹取物语 伐竹翁 日本竹文化 象征 考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化的艺术 诗意的魅力——用合成空间理论分析《玻璃动物园》中的叙事意象
19
作者 何芳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51-53,共3页
运用合成空间理论通过分析《玻璃动物园》一剧中威廉斯对叙事意象的选择、合成与建构,体现其在戏剧创作中的诗化倾向及诗意追求,揭示该剧在凸现主题、塑造人物形象、再现现实生活等方面所展示的诗学艺术魅力。
关键词 叙事意象 诗意 诗化艺术 象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壤语与师生的课堂空间位置——从环境语看中英两国英语课堂的师生位置安排差异
20
作者 陈晦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3,共3页
通过语言交际的形式来教外语和学外语早已成为外语教学界的一种共识。“交际法”的教学模式正在被我国大多数外语教师所接受和运用,相对于过去的以教师讲解为主的单边教学模式,采取这种以语言交际行为为主的双边教学模式确实是我国外... 通过语言交际的形式来教外语和学外语早已成为外语教学界的一种共识。“交际法”的教学模式正在被我国大多数外语教师所接受和运用,相对于过去的以教师讲解为主的单边教学模式,采取这种以语言交际行为为主的双边教学模式确实是我国外语教学的一大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语 课堂空间位置 交际法 教学模式 中国 英国 英语教学 比较教育 交际环境 中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