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外数学教科书“用圆弧表示角”本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巩子坤 田荣飞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97,共7页
中小学数学教科书中用圆弧表示角的方式尚未统一,无法凸显角的本质,主要原因在于“用圆弧表示角”的本质尚不明确.“用圆弧表示角”的本质为:用圆弧长度(圆弧所对半径相等)表示角的大小;带有方向(箭头)的圆弧,既可表示角的方向,也可表... 中小学数学教科书中用圆弧表示角的方式尚未统一,无法凸显角的本质,主要原因在于“用圆弧表示角”的本质尚不明确.“用圆弧表示角”的本质为:用圆弧长度(圆弧所对半径相等)表示角的大小;带有方向(箭头)的圆弧,既可表示角的方向,也可表示角的优劣.对中国近百年(15个版本)教科书的比较发现:“用圆弧表示角”的编排逐渐统一,但角的静态定义不利于体现“用圆弧表示角”的本质;对“圆弧所对半径相等”的认识仍不清晰.国外教科书的情况也大致相同.提出建议:早早引入角的动态定义,统一圆弧所对半径,凸显角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圆弧表示角 角的本质 教科书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学生认知序的生物学实验教学设计——以浙教版初中科学教材“人体的呼吸”为例
2
作者 陈苍鹏 《生物学教学》 2023年第7期65-67,共3页
以学生认知序为中心,以人体的呼吸教学设计为例,把知识序、认知序与教学序三者有序结合,优化生物学实验教学,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与深度理解,加强体验性与探究性。
关键词 认知序 人体的呼吸 实验教学 初中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数智教育新样态:以数字化转型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屈强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8-31,共4页
浙江省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探索将数字技术与教学、管理、服务深度融合,构筑数智教育新样态,以数字化转型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一是基于学校核心价值定位数智教育的基点,构建助力学校内涵发展的教育生态;二是搭建数智教育支架,以信息... 浙江省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探索将数字技术与教学、管理、服务深度融合,构筑数智教育新样态,以数字化转型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一是基于学校核心价值定位数智教育的基点,构建助力学校内涵发展的教育生态;二是搭建数智教育支架,以信息数字化支持课程整合、促进学教变革,构筑助力学生适性发展的学习新生态;三是依托信息数字化搭设“学教研训”平台,赋能教师专业成长,为教师数字化转型提供强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 数智教育 适性发展 电子作业单 信息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中学科备课组的“三互”功能及其优化
4
作者 郑建新 《教学与管理》 2021年第34期36-38,共3页
学科备课组作为学校教学研究最基础的单位,它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了保障。通过“三互”功能优化策略的探索,主题化系列活动的设计,以及现场研讨和虚拟研讨为载体的实施,将备课组建设成“互动、互助、互惠”的学习共同体,将教... 学科备课组作为学校教学研究最基础的单位,它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了保障。通过“三互”功能优化策略的探索,主题化系列活动的设计,以及现场研讨和虚拟研讨为载体的实施,将备课组建设成“互动、互助、互惠”的学习共同体,将教师个体与备课组团队融为一体,促进深度学习的发生,达成教师个体风格与团队成员成长协调进步,为整个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备课组 “三互”功能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课文教学具有再创造的特质——以《人生》中的四个意象为例
5
作者 徐社东 《中学语文教学》 2006年第8期51-53,共3页
关键词 《人生》 创造性阅读 意象 学具 教育心理学 阅读理解 参考资料 课文教学 语文教学 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雪藏”:一个温柔,一个刚烈——鲁迅散文诗《雪》的解读
6
作者 徐社东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4-46,共3页
鲁迅的散文诗《雪》(见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虽然区区几百字,但方寸之中见天地。文中。鲁迅先生画了两幅图,一幅是南方的雪,一幅是北方的雪。南方的雪,滋润、美艳;北方的雪,冰冷、坚硬、灿烂。鲁... 鲁迅的散文诗《雪》(见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虽然区区几百字,但方寸之中见天地。文中。鲁迅先生画了两幅图,一幅是南方的雪,一幅是北方的雪。南方的雪,滋润、美艳;北方的雪,冰冷、坚硬、灿烂。鲁迅先生生在南方.写作此文时居于北方。对于不同地域的雪,他有着不同的情感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 散文诗 鲁迅 温柔 解读 《语文》 情感体验 八年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权高于财物权——谈《威尼斯商人》(节选)的精髓和戏眼
7
作者 徐社东 《中学语文教学》 2008年第4期45-46,共2页
莎士比亚离现代人越来越远,但不是消失.也不会消失。他和他的戏剧都打上了古铜色,越来越经典,巍然耸立在历史的云烟里。人们依然以他和他的戏剧人物为话语,道说个不停,不断改编重拍,一刻也没有停止过。人们在重读莎士比亚。作为... 莎士比亚离现代人越来越远,但不是消失.也不会消失。他和他的戏剧都打上了古铜色,越来越经典,巍然耸立在历史的云烟里。人们依然以他和他的戏剧人物为话语,道说个不停,不断改编重拍,一刻也没有停止过。人们在重读莎士比亚。作为一个演员,他加工、改写出那么多杰出戏剧,让那么多故事成为戏剧经典,人类断不会忘记的。莎士比亚的悲剧有深度,他的喜剧也不仅仅是笑。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编选了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节选)。《威尼斯商人》属于喜剧,里面的人物、剧情都带有喜剧所必有的风格。莎士比亚的作品,每一次审视起来,都会让人有新的收获。经典作品,其经典就在于它的丰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尼斯商人》 节选 生命权 莎士比亚 戏剧人物 物权 经典作品 《语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