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学在食品质量与安全中的地位和作用
被引量:
4
1
作者
韩剑众
励建荣
+1 位作者
顾振宇
邓少平
《食品与机械》
CSCD
2004年第6期47-48,49,共3页
通过剖析动物性食品卫生、安全特点及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学内容 ,阐述了食品质量与安全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动物性食品的卫生检验和安全控制 ,具有知识的广泛性 ,检验 (测 )手段的综合性和复杂性 ,了解“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学”有关方...
通过剖析动物性食品卫生、安全特点及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学内容 ,阐述了食品质量与安全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动物性食品的卫生检验和安全控制 ,具有知识的广泛性 ,检验 (测 )手段的综合性和复杂性 ,了解“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学”有关方面的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检验
动物性食品
食品质量
知识
剖析
内容
必要性
安全
手段
复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可追踪系统在食品安全控制和监管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婷
韩剑众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71-175,共5页
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亟需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可追踪系统在产品的质量控制和监管方面,有很好的效果,已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综述了发达国家在食品加工、流通、消费过程中应用可追踪系统(技术)对食品安全进行有效控制和...
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亟需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可追踪系统在产品的质量控制和监管方面,有很好的效果,已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综述了发达国家在食品加工、流通、消费过程中应用可追踪系统(技术)对食品安全进行有效控制和监管的应用和近年来,我国的食品领域在这方面的应用和研究,并提出了该技术本身和在应用管理方面的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追踪系统
追踪技术
食品质量安全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食品供应链管理的食品安全问题发生机理分析
被引量:
52
3
作者
张卫斌
顾振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15-216,220,共3页
在对食品供应链过程中诱发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以电子化食品供应链管理为技术支撑,以EAN·UCC系统为基础,运用RFID技术进行食品安全追溯。
关键词
食品供应链管理
食品安全
机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无损检测技术在食品品质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
13
4
作者
卜凡艳
韩剑众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221-224,共4页
无损检测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高科技技术之一,在工业和农业的应用方面得到了广泛的研究。文中综述了目前无损检测技术,如力学特性分析法、电磁特性法、光学特性分析法、X射线分析法、计算机视觉技术及生物传感器分析法等在国内外食...
无损检测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高科技技术之一,在工业和农业的应用方面得到了广泛的研究。文中综述了目前无损检测技术,如力学特性分析法、电磁特性法、光学特性分析法、X射线分析法、计算机视觉技术及生物传感器分析法等在国内外食品质检中的应用现状,并探讨了食品品质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损检测技术
食品品质
品质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电子舌的乳制品品质特性及新鲜度评价
被引量:
18
5
作者
范佳利
韩剑众
+1 位作者
田师一
邓少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77-181,共5页
利用仪器快速、客观地评价乳制品的品质和新鲜度一直是乳制品相关研究的热点,利用课题组开发的多频脉冲电子舌,对5种品牌的UHT(超高温)灭菌纯牛乳和2种品牌的巴氏杀菌纯鲜牛乳进行了评价试验。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数据处理。试验结果表...
利用仪器快速、客观地评价乳制品的品质和新鲜度一直是乳制品相关研究的热点,利用课题组开发的多频脉冲电子舌,对5种品牌的UHT(超高温)灭菌纯牛乳和2种品牌的巴氏杀菌纯鲜牛乳进行了评价试验。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数据处理。试验结果表明,电子舌可以很好地区分不同企业采用不同热处理工艺生产的牛乳产品;在室温(20℃)和冷藏(4℃)条件下,鲜牛乳品质随贮藏时间变化的特性也可以通过电子舌表征。电子舌作为一种新型的现代化智能感官仪器,在乳制品的品质及新鲜度评价中具有较大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乳
电子舌
品质控制
新鲜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动物性食品氯霉素残留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
9
6
作者
秦红
韩剑众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60-163,共4页
动物性食品中的氯霉素残留可引起严重的毒副作用,如何对其进行有效控制,可靠、灵敏和实用的检测分析技术是关键。介绍了动物性食品中氯霉素残留检测分析方法的进展,特别是样品的前处理及优化技术。
关键词
氯霉素
动物性食品
残留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微冻保鲜对南美白对虾品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8
7
作者
陈思名
郜佳雁
+1 位作者
李宏吉
王彦波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0-103,共4页
以南美白对虾为试验对象,研究微冻保鲜(-4℃)对肌肉品质的影响。采用常规方法检测了对虾肌肉pH、挥发性盐基氮、细菌总数、K值以及硬度和弹性。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pH、挥发性盐基氮、细菌总数和K值呈现升高趋势,硬度和弹性指...
以南美白对虾为试验对象,研究微冻保鲜(-4℃)对肌肉品质的影响。采用常规方法检测了对虾肌肉pH、挥发性盐基氮、细菌总数、K值以及硬度和弹性。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pH、挥发性盐基氮、细菌总数和K值呈现升高趋势,硬度和弹性指标呈现下降趋势。与4℃贮藏的对照组比较,微冻保鲜在贮藏后期显著改善了(P<0.05)南美白对虾各项指标的变异程度,结果揭示微冻保鲜可以通过延缓对虾肌肉的腐败进而提高其品质,旨在为对虾保鲜技术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冻保鲜
南美白对虾
肌肉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水平饲料铅对罗非鱼生长性能及组织中铅残留的影响
被引量:
5
8
作者
戴伟
杜华华
+2 位作者
傅玲琳
金成官
许梓荣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45-349,共5页
将480尾罗非鱼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喂添加0、100、400和800μgPb?g-1的基础日粮,研究不同水平饲料铅暴露对罗非鱼生长性能及组织中铅残留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45d养殖试验,铅暴露组罗非鱼的终末重、日增重和饵料系数与对照组罗非鱼相比...
将480尾罗非鱼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喂添加0、100、400和800μgPb?g-1的基础日粮,研究不同水平饲料铅暴露对罗非鱼生长性能及组织中铅残留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45d养殖试验,铅暴露组罗非鱼的终末重、日增重和饵料系数与对照组罗非鱼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饲料铅暴露剂量的增加及暴露时间的延长,罗非鱼组织中铅残留量均呈上升趋势.铅在罗非鱼体内的蓄积分布具有不同的组织亲和性,在不同组织中的残留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肠>中肾>骨>胃>肝脏>鳃>脾脏>精巢>背肌>脑.以上研究结果揭示,罗非鱼对饲料铅具有较大的耐受性;中肾和骨等铅残留量高的组织能够敏感地反映环境中铅胁迫情况,而胃、肠组织中铅残留量可作为食料铅污染的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铅
罗非鱼
生长性能
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的大米品种快速鉴别
被引量:
18
9
作者
姜潮
韩剑众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4-66,共3页
为探索大米无损检测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的快速、无损鉴别大米品种的新方法。以不同地域的大米为低场核磁共振检测对象,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分析处理Carr-Purcell-Meiboom-Gill(CPMG)序列的检测数据。实验结果表明,...
为探索大米无损检测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的快速、无损鉴别大米品种的新方法。以不同地域的大米为低场核磁共振检测对象,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分析处理Carr-Purcell-Meiboom-Gill(CPMG)序列的检测数据。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地域的大米在主成分得分图上可以得到很好的区分;说明所提出的方法具有很好的分类和鉴别作用,为大米的品种鉴别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场核磁共振
大米
主成分分析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鲜肉品持水性的核磁共振研究
被引量:
17
10
作者
姜晓文
韩剑众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22-325,共4页
低场核磁共振(LF-NMR)技术在地矿、石油及粮油食品等领域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肉品特别是宰后生鲜肉品水分研究中的应用国内还很少。本文主要介绍低场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及近年来国外利用其在宰后生鲜肉品持水性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NMR
持水力
横向驰豫时间
肌原纤维
水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肉新鲜度评定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
14
11
作者
黄丽娟
韩剑众
《肉类研究》
2007年第6期37-39,共3页
简单介绍了一些传统的肉品新鲜度评价方法,以及目前国内外利用电子鼻、光谱法、计算机视觉技术评价肉品新鲜度的新进展。最后指出多种技术的融合在肉品新鲜度评定中的应用,对肉质和货架寿命监控具有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肉品新鲜度
电子鼻
光谱法
计算机视觉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蛋白质印迹技术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被引量:
2
12
作者
秦红
韩剑众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77-580,共4页
分子印迹技术是集高分子合成、分子识别及仿生生物工程等众多学科发展起来的新型技术,是生物、食品、环境等众多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介绍了蛋白质印迹技术的识别机理和国内外研究进展,探讨了蛋白质印迹技术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
分子印迹技术是集高分子合成、分子识别及仿生生物工程等众多学科发展起来的新型技术,是生物、食品、环境等众多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介绍了蛋白质印迹技术的识别机理和国内外研究进展,探讨了蛋白质印迹技术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技术
蛋白质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工模拟抗体及其在兽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13
作者
陈庆富
韩剑众
《中国兽药杂志》
2007年第10期35-38,共4页
主要介绍了人工模拟抗体在兽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及其进展。人工模拟抗体就是通过分子印迹技术制备的对目标分子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的高分子聚合体(又称分子印迹聚合物膜)。人工模拟抗体制备简单,性质稳定,能在恶劣的环境下保持活性,价...
主要介绍了人工模拟抗体在兽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及其进展。人工模拟抗体就是通过分子印迹技术制备的对目标分子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的高分子聚合体(又称分子印迹聚合物膜)。人工模拟抗体制备简单,性质稳定,能在恶劣的环境下保持活性,价格低廉,与生物抗体比较具有显著的优势。在取代生物抗体作为分子识别元件,检测小分子化合物(药物)方面已取得许多令人兴奋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模拟抗体
分子印迹
兽药残留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液质联用法检测掺罂粟壳食物中生物碱的残留
被引量:
10
14
作者
张虹
廖文娟
+2 位作者
蔡增轩
陈启
任一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93-97,共5页
采用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四极杆质谱法定量检测掺罂粟壳食物中生物碱的残留。文中对食物中生物碱的提取、样品预处理及液质联用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吗啡、可待因、罂粟碱、那可丁最低检出限(LOD)分别为0.073、0.024、0.003、0.0...
采用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四极杆质谱法定量检测掺罂粟壳食物中生物碱的残留。文中对食物中生物碱的提取、样品预处理及液质联用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吗啡、可待因、罂粟碱、那可丁最低检出限(LOD)分别为0.073、0.024、0.003、0.0009μg/L(进样量10μL),最低定量限LOQ分别为0.24、0.08、0.01、0.003μg/L。回收率在95%~110%。该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单、定量准确,为食物中罂粟壳残留物检测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罂粟壳
生物碱
残留
电喷雾
液质联用
多离子反应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的注胶肉快速检测
被引量:
20
15
作者
吴艺影
章倩汝
+1 位作者
韩剑众
曲道峰
《肉类研究》
2013年第3期26-29,共4页
目的:探索并建立一种新的注胶猪肉快速检测方法。方法:以正常猪肉及注射不同种类胶(黄原胶、卡拉胶、明胶、琼脂)的注胶肉为对象,利用低场核磁共振并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处理的检测数据,根据肉品中的水分存在状态及分布结果,对猪肉进...
目的:探索并建立一种新的注胶猪肉快速检测方法。方法:以正常猪肉及注射不同种类胶(黄原胶、卡拉胶、明胶、琼脂)的注胶肉为对象,利用低场核磁共振并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处理的检测数据,根据肉品中的水分存在状态及分布结果,对猪肉进行快速检测。结果:正常肉与注胶肉之间、各类注胶肉及不同注胶量之间在主成分得分图上具有很好的区分效果。结论: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可以快速区分正常肉与注胶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胶肉
低场核磁共振
主成分分析法
CPMG序列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产蛋白酶枯草芽孢杆菌JNB001产酶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
6
16
作者
竺礼斌
曲道峰
+3 位作者
施春伟
韩剑众
余全法
吴劲松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14-419,共6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枯草芽孢杆菌JNB001产蛋白酶的能力,试验利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从起始pH、发酵温度、接种量、装液量、菌龄等方面对产酶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培养条件为:起始pH 7.0;发酵温度35℃;接种量7%;装液量35mL/250mL;菌龄1...
为了进一步提高枯草芽孢杆菌JNB001产蛋白酶的能力,试验利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从起始pH、发酵温度、接种量、装液量、菌龄等方面对产酶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培养条件为:起始pH 7.0;发酵温度35℃;接种量7%;装液量35mL/250mL;菌龄18h;发酵时间36h。菌株JNB001经优化发酵条件后,测定其蛋白酶活力可高达371.66U/mL。该试验结果为无害化生物处理罐的优化设计等后续应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蛋白酶
发酵条件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枯草芽孢杆菌JNB001蛋白酶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
2
17
作者
余全法
吴劲松
+3 位作者
竺礼斌
王海霞
曲道峰
韩剑众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261-3267,共7页
为了解枯草芽孢杆菌JNB001发酵所产蛋白酶的特性,试验以蛋白酶活力为指标,研究了pH、温度等因素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并通过水解度考察了粗酶液对各种动物蛋白的酶解效果。结果表明,酶反应最适pH为8.0,温度为45℃;粗酶液在pH 5.5~9.0的范...
为了解枯草芽孢杆菌JNB001发酵所产蛋白酶的特性,试验以蛋白酶活力为指标,研究了pH、温度等因素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并通过水解度考察了粗酶液对各种动物蛋白的酶解效果。结果表明,酶反应最适pH为8.0,温度为45℃;粗酶液在pH 5.5~9.0的范围内较稳定,过碱则不利于酶液的保存。在45℃下热稳定性良好,超过50℃保温10min后残余酶活已不足60%;金属离子Ca^(2+)和Mg^(2+)、还原剂DTT、表面活性剂Tween-80等能大幅度提高酶活力。而Fe^(2+)、Cu^(2+)、金属螯合剂EDTA、变性剂SDS等物质则会抑制蛋白酶活性;酶促反应的Km为6.43mg/mL,Vmax为47.39μg/min;针对不同蛋白底物,酶促反应较适pH为7.0~9.0,温度为40~50℃。该粗酶液具有水解猪毛、猪蹄甲、脱毛牛皮、明胶等硬蛋白类物质的能力。上述试验结果可为枯草芽孢杆菌JNB001在病死畜禽无害化生物处理体系等方面的工业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酶
酶学性质
动物蛋白
酶解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动物可食组织中霉菌毒素的残留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
4
18
作者
黄晓琳
韩剑众
曲道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93-296,共4页
霉菌毒素可在畜禽体内各脏器组织残留,为动物源性的食品安全带来隐患。随着对霉菌毒素危害认识的深入,对食品中的各类霉菌毒素限量标准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相应的检测技术和检测限也有了很大的发展。本文对动物可食组织中霉菌毒素的...
霉菌毒素可在畜禽体内各脏器组织残留,为动物源性的食品安全带来隐患。随着对霉菌毒素危害认识的深入,对食品中的各类霉菌毒素限量标准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相应的检测技术和检测限也有了很大的发展。本文对动物可食组织中霉菌毒素的残留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制定动物性食品可食组织中的霉菌毒素的残留及检测标准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菌毒素
可食组织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学在食品质量与安全中的地位和作用
被引量:
4
1
作者
韩剑众
励建荣
顾振宇
邓少平
机构
浙江工商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系
出处
《食品与机械》
CSCD
2004年第6期47-48,49,共3页
文摘
通过剖析动物性食品卫生、安全特点及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学内容 ,阐述了食品质量与安全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动物性食品的卫生检验和安全控制 ,具有知识的广泛性 ,检验 (测 )手段的综合性和复杂性 ,了解“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学”有关方面的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卫生检验
动物性食品
食品质量
知识
剖析
内容
必要性
安全
手段
复杂性
Keywords
Food quality & safety
Test methodology of animal food hygiene
分类号
TS201.6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R155 [医药卫生—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可追踪系统在食品安全控制和监管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婷
韩剑众
机构
浙江工商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系
出处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71-175,共5页
文摘
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亟需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可追踪系统在产品的质量控制和监管方面,有很好的效果,已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综述了发达国家在食品加工、流通、消费过程中应用可追踪系统(技术)对食品安全进行有效控制和监管的应用和近年来,我国的食品领域在这方面的应用和研究,并提出了该技术本身和在应用管理方面的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和提高。
关键词
可追踪系统
追踪技术
食品质量安全管理
Keywords
traceability system
trace technique
food safety management
分类号
TS201.6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食品供应链管理的食品安全问题发生机理分析
被引量:
52
3
作者
张卫斌
顾振宇
机构
浙江工商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系
浙江
省
食品
安全
重点实验室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15-216,220,共3页
基金
浙江省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项目(FSKLZP200402)。
文摘
在对食品供应链过程中诱发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以电子化食品供应链管理为技术支撑,以EAN·UCC系统为基础,运用RFID技术进行食品安全追溯。
关键词
食品供应链管理
食品安全
机理分析
Keywords
food supply chain
food safety
mechanism analysis
分类号
TS201.6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无损检测技术在食品品质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
13
4
作者
卜凡艳
韩剑众
机构
浙江工商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系
浙江
省
食品
安全
重点实验室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221-224,共4页
文摘
无损检测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高科技技术之一,在工业和农业的应用方面得到了广泛的研究。文中综述了目前无损检测技术,如力学特性分析法、电磁特性法、光学特性分析法、X射线分析法、计算机视觉技术及生物传感器分析法等在国内外食品质检中的应用现状,并探讨了食品品质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无损检测技术
食品品质
品质检测
Keywords
nondestructive inspection
food quality
quality assessment
分类号
TS207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电子舌的乳制品品质特性及新鲜度评价
被引量:
18
5
作者
范佳利
韩剑众
田师一
邓少平
机构
浙江工商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系
浙江
省
食品
安全
重点实验室
出处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77-181,共5页
基金
浙江省高校"重中之重学科"建设项目(ZZ05-07)
文摘
利用仪器快速、客观地评价乳制品的品质和新鲜度一直是乳制品相关研究的热点,利用课题组开发的多频脉冲电子舌,对5种品牌的UHT(超高温)灭菌纯牛乳和2种品牌的巴氏杀菌纯鲜牛乳进行了评价试验。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数据处理。试验结果表明,电子舌可以很好地区分不同企业采用不同热处理工艺生产的牛乳产品;在室温(20℃)和冷藏(4℃)条件下,鲜牛乳品质随贮藏时间变化的特性也可以通过电子舌表征。电子舌作为一种新型的现代化智能感官仪器,在乳制品的品质及新鲜度评价中具有较大的潜力。
关键词
牛乳
电子舌
品质控制
新鲜度
Keywords
milk, electronic tongue, quality control, freshness
分类号
TP274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动物性食品氯霉素残留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
9
6
作者
秦红
韩剑众
机构
常熟理工学院
浙江工商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系
出处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60-163,共4页
文摘
动物性食品中的氯霉素残留可引起严重的毒副作用,如何对其进行有效控制,可靠、灵敏和实用的检测分析技术是关键。介绍了动物性食品中氯霉素残留检测分析方法的进展,特别是样品的前处理及优化技术。
关键词
氯霉素
动物性食品
残留
检测
Keywords
chloramphenicol
food from animals
residual
detection
分类号
TS207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冻保鲜对南美白对虾品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8
7
作者
陈思名
郜佳雁
李宏吉
王彦波
机构
浙江工商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系
出处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0-103,共4页
基金
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No.R3110345)
文摘
以南美白对虾为试验对象,研究微冻保鲜(-4℃)对肌肉品质的影响。采用常规方法检测了对虾肌肉pH、挥发性盐基氮、细菌总数、K值以及硬度和弹性。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pH、挥发性盐基氮、细菌总数和K值呈现升高趋势,硬度和弹性指标呈现下降趋势。与4℃贮藏的对照组比较,微冻保鲜在贮藏后期显著改善了(P<0.05)南美白对虾各项指标的变异程度,结果揭示微冻保鲜可以通过延缓对虾肌肉的腐败进而提高其品质,旨在为对虾保鲜技术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微冻保鲜
南美白对虾
肌肉
品质
Keywords
superchilling storage
Litopenaeus vannamei
muscle
quality
分类号
TS254.4 [轻工技术与工程—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水平饲料铅对罗非鱼生长性能及组织中铅残留的影响
被引量:
5
8
作者
戴伟
杜华华
傅玲琳
金成官
许梓荣
机构
浙江
大学
动物科学学院教育部动物分子营养学重点实验室
天津农学院水产科学
系
浙江工商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系
元山水产
大学
水产养殖
系
出处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45-349,共5页
文摘
将480尾罗非鱼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喂添加0、100、400和800μgPb?g-1的基础日粮,研究不同水平饲料铅暴露对罗非鱼生长性能及组织中铅残留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45d养殖试验,铅暴露组罗非鱼的终末重、日增重和饵料系数与对照组罗非鱼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饲料铅暴露剂量的增加及暴露时间的延长,罗非鱼组织中铅残留量均呈上升趋势.铅在罗非鱼体内的蓄积分布具有不同的组织亲和性,在不同组织中的残留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肠>中肾>骨>胃>肝脏>鳃>脾脏>精巢>背肌>脑.以上研究结果揭示,罗非鱼对饲料铅具有较大的耐受性;中肾和骨等铅残留量高的组织能够敏感地反映环境中铅胁迫情况,而胃、肠组织中铅残留量可作为食料铅污染的监测指标.
关键词
饲料铅
罗非鱼
生长性能
残留
Keywords
dietary Pb
tilapia
growth performance
residue
分类号
X503.22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S941.91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的大米品种快速鉴别
被引量:
18
9
作者
姜潮
韩剑众
机构
浙江工商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系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4-66,共3页
基金
浙江省“重中之重”项目子项目(ZZ05-07)
文摘
为探索大米无损检测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的快速、无损鉴别大米品种的新方法。以不同地域的大米为低场核磁共振检测对象,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分析处理Carr-Purcell-Meiboom-Gill(CPMG)序列的检测数据。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地域的大米在主成分得分图上可以得到很好的区分;说明所提出的方法具有很好的分类和鉴别作用,为大米的品种鉴别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关键词
低场核磁共振
大米
主成分分析
快速检测
Keywords
LF- NMR
rice
PCA
rapid detection
分类号
TS207.3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鲜肉品持水性的核磁共振研究
被引量:
17
10
作者
姜晓文
韩剑众
机构
浙江工商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系
浙江
省
食品
安全
重点实验室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22-325,共4页
基金
浙江省高校"重中之重学科"建设项目(ZZ05-07)
文摘
低场核磁共振(LF-NMR)技术在地矿、石油及粮油食品等领域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肉品特别是宰后生鲜肉品水分研究中的应用国内还很少。本文主要介绍低场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及近年来国外利用其在宰后生鲜肉品持水性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NMR
持水力
横向驰豫时间
肌原纤维
水分
Keywords
NMR
water- holding capacity
transverse relaxation
myofibrils
water
分类号
TS251.1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肉新鲜度评定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
14
11
作者
黄丽娟
韩剑众
机构
浙江工商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系
浙江
省
食品
安全
重点实验室
出处
《肉类研究》
2007年第6期37-39,共3页
文摘
简单介绍了一些传统的肉品新鲜度评价方法,以及目前国内外利用电子鼻、光谱法、计算机视觉技术评价肉品新鲜度的新进展。最后指出多种技术的融合在肉品新鲜度评定中的应用,对肉质和货架寿命监控具有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肉品新鲜度
电子鼻
光谱法
计算机视觉技术
Keywords
meat freshness 、electronic nose、 spectroscopy computer vision
分类号
TS251.7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蛋白质印迹技术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被引量:
2
12
作者
秦红
韩剑众
机构
常熟理工学院
浙江工商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系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77-580,共4页
文摘
分子印迹技术是集高分子合成、分子识别及仿生生物工程等众多学科发展起来的新型技术,是生物、食品、环境等众多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介绍了蛋白质印迹技术的识别机理和国内外研究进展,探讨了蛋白质印迹技术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用前景。
关键词
分子印迹技术
蛋白质
研究进展
Keywords
molecular imprinting technique
proteins
research progress
分类号
O641.3 [理学—物理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工模拟抗体及其在兽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13
作者
陈庆富
韩剑众
机构
浙江工商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系
浙江
省
食品
安全
重点试验室
出处
《中国兽药杂志》
2007年第10期35-38,共4页
基金
浙江省科技厅计划项目(Z04-178)
文摘
主要介绍了人工模拟抗体在兽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及其进展。人工模拟抗体就是通过分子印迹技术制备的对目标分子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的高分子聚合体(又称分子印迹聚合物膜)。人工模拟抗体制备简单,性质稳定,能在恶劣的环境下保持活性,价格低廉,与生物抗体比较具有显著的优势。在取代生物抗体作为分子识别元件,检测小分子化合物(药物)方面已取得许多令人兴奋的突破。
关键词
人工模拟抗体
分子印迹
兽药残留
食品安全
Keywords
artificial antibody
molecular imprinting
veterinary residues
food safety
分类号
S859.84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液质联用法检测掺罂粟壳食物中生物碱的残留
被引量:
10
14
作者
张虹
廖文娟
蔡增轩
陈启
任一平
机构
浙江工商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系
浙江
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出处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93-97,共5页
文摘
采用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四极杆质谱法定量检测掺罂粟壳食物中生物碱的残留。文中对食物中生物碱的提取、样品预处理及液质联用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吗啡、可待因、罂粟碱、那可丁最低检出限(LOD)分别为0.073、0.024、0.003、0.0009μg/L(进样量10μL),最低定量限LOQ分别为0.24、0.08、0.01、0.003μg/L。回收率在95%~110%。该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单、定量准确,为食物中罂粟壳残留物检测的理想方法。
关键词
罂粟壳
生物碱
残留
电喷雾
液质联用
多离子反应检测
Keywords
Pericarpium papaveris, al ka loiks, residues, electric spray ionization (ESI), HPLC MS- MS,multiion reaction monitoring (MRM)
分类号
TS207.3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的注胶肉快速检测
被引量:
20
15
作者
吴艺影
章倩汝
韩剑众
曲道峰
机构
浙江工商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系
出处
《肉类研究》
2013年第3期26-29,共4页
基金
浙江省"食品质量与安全"优势专业建设项目
文摘
目的:探索并建立一种新的注胶猪肉快速检测方法。方法:以正常猪肉及注射不同种类胶(黄原胶、卡拉胶、明胶、琼脂)的注胶肉为对象,利用低场核磁共振并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处理的检测数据,根据肉品中的水分存在状态及分布结果,对猪肉进行快速检测。结果:正常肉与注胶肉之间、各类注胶肉及不同注胶量之间在主成分得分图上具有很好的区分效果。结论: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可以快速区分正常肉与注胶肉。
关键词
注胶肉
低场核磁共振
主成分分析法
CPMG序列
快速检测
Keywords
gum-injected meat
LF-NMR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CPMG sequence
rapid detection
分类号
TS251.7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O657.2 [理学—分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产蛋白酶枯草芽孢杆菌JNB001产酶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
6
16
作者
竺礼斌
曲道峰
施春伟
韩剑众
余全法
吴劲松
机构
浙江工商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系
宁波市畜牧兽医局
宁波市逸然畜牧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14-419,共6页
基金
宁波市科技计划重大专项(2013C11033)
文摘
为了进一步提高枯草芽孢杆菌JNB001产蛋白酶的能力,试验利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从起始pH、发酵温度、接种量、装液量、菌龄等方面对产酶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培养条件为:起始pH 7.0;发酵温度35℃;接种量7%;装液量35mL/250mL;菌龄18h;发酵时间36h。菌株JNB001经优化发酵条件后,测定其蛋白酶活力可高达371.66U/mL。该试验结果为无害化生物处理罐的优化设计等后续应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蛋白酶
发酵条件
优化
Keywords
Bacillus subtilis
protease
fermentation conditions
optimization
分类号
Q814 [生物学—生物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枯草芽孢杆菌JNB001蛋白酶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
2
17
作者
余全法
吴劲松
竺礼斌
王海霞
曲道峰
韩剑众
机构
宁波市畜牧兽医局
宁波市逸然畜牧有限公司
浙江工商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系
出处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261-3267,共7页
基金
宁波市科技计划重大专项(2013C11033)
文摘
为了解枯草芽孢杆菌JNB001发酵所产蛋白酶的特性,试验以蛋白酶活力为指标,研究了pH、温度等因素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并通过水解度考察了粗酶液对各种动物蛋白的酶解效果。结果表明,酶反应最适pH为8.0,温度为45℃;粗酶液在pH 5.5~9.0的范围内较稳定,过碱则不利于酶液的保存。在45℃下热稳定性良好,超过50℃保温10min后残余酶活已不足60%;金属离子Ca^(2+)和Mg^(2+)、还原剂DTT、表面活性剂Tween-80等能大幅度提高酶活力。而Fe^(2+)、Cu^(2+)、金属螯合剂EDTA、变性剂SDS等物质则会抑制蛋白酶活性;酶促反应的Km为6.43mg/mL,Vmax为47.39μg/min;针对不同蛋白底物,酶促反应较适pH为7.0~9.0,温度为40~50℃。该粗酶液具有水解猪毛、猪蹄甲、脱毛牛皮、明胶等硬蛋白类物质的能力。上述试验结果可为枯草芽孢杆菌JNB001在病死畜禽无害化生物处理体系等方面的工业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蛋白酶
酶学性质
动物蛋白
酶解效果
Keywords
protease
enzyme properties
animal protein
enzymatic hydrolysis effect
分类号
Q814 [生物学—生物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动物可食组织中霉菌毒素的残留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
4
18
作者
黄晓琳
韩剑众
曲道峰
机构
浙江工商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系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93-296,共4页
基金
浙江省高校"重中之重学科"建设资助项目(ZZ05-07)
文摘
霉菌毒素可在畜禽体内各脏器组织残留,为动物源性的食品安全带来隐患。随着对霉菌毒素危害认识的深入,对食品中的各类霉菌毒素限量标准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相应的检测技术和检测限也有了很大的发展。本文对动物可食组织中霉菌毒素的残留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制定动物性食品可食组织中的霉菌毒素的残留及检测标准提供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
霉菌毒素
可食组织
检测
Keywords
mycotoxins
tissues
detection
分类号
TS251.7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学在食品质量与安全中的地位和作用
韩剑众
励建荣
顾振宇
邓少平
《食品与机械》
CSCD
200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可追踪系统在食品安全控制和监管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张婷
韩剑众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食品供应链管理的食品安全问题发生机理分析
张卫斌
顾振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5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无损检测技术在食品品质检测中的应用
卜凡艳
韩剑众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基于电子舌的乳制品品质特性及新鲜度评价
范佳利
韩剑众
田师一
邓少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动物性食品氯霉素残留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秦红
韩剑众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6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微冻保鲜对南美白对虾品质的影响研究
陈思名
郜佳雁
李宏吉
王彦波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4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不同水平饲料铅对罗非鱼生长性能及组织中铅残留的影响
戴伟
杜华华
傅玲琳
金成官
许梓荣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的大米品种快速鉴别
姜潮
韩剑众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生鲜肉品持水性的核磁共振研究
姜晓文
韩剑众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生肉新鲜度评定方法研究进展
黄丽娟
韩剑众
《肉类研究》
2007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蛋白质印迹技术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秦红
韩剑众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人工模拟抗体及其在兽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陈庆富
韩剑众
《中国兽药杂志》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液质联用法检测掺罂粟壳食物中生物碱的残留
张虹
廖文娟
蔡增轩
陈启
任一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的注胶肉快速检测
吴艺影
章倩汝
韩剑众
曲道峰
《肉类研究》
2013
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高产蛋白酶枯草芽孢杆菌JNB001产酶条件的优化
竺礼斌
曲道峰
施春伟
韩剑众
余全法
吴劲松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5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枯草芽孢杆菌JNB001蛋白酶特性的研究
余全法
吴劲松
竺礼斌
王海霞
曲道峰
韩剑众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动物可食组织中霉菌毒素的残留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黄晓琳
韩剑众
曲道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