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抗高血压药理学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46
1
作者 吕圭源 苏洁 陈素红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01-1311,共11页
高血压病的发病率和增长率很高,病理病机复杂不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目前,高血压病无法根治,现用于治疗高血压病的化学药降压疗效显著,但需终身应用和需多药合用,也有明显不良反应,而降低高血压并发症作用不显著。中药有中医理论指导,... 高血压病的发病率和增长率很高,病理病机复杂不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目前,高血压病无法根治,现用于治疗高血压病的化学药降压疗效显著,但需终身应用和需多药合用,也有明显不良反应,而降低高血压并发症作用不显著。中药有中医理论指导,在降压的同时能改善代谢异常,降低并发症和预后甚优,其优势或潜能尚未充分发挥,临床应用尚少。代谢性高血压已成为高血压病主体,其形成机制主要涉及代谢异常相关胰岛素抵抗和代谢性炎症等始动病理机制。系统阐述中药抗高血压药理学研究等现状、尤其代谢性高血压模型的研制与应用,对开展中药治疗高血压、尤其治愈高血压的新探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中药 药理学 代谢性高血压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苯乙烯高效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於建明 刘靓 +3 位作者 蔡文吉 成卓韦 陈建孟 蒋轶锋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564-1571,共8页
从某橡胶厂的活性污泥中筛选得到一株可高效降解苯乙烯的微生物菌株WJ,通过透射电镜(TEM)、生理生化试验、Biolog鉴定和16S rRNA基因的系统发育树建立等分析方法,鉴定该菌株为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通过环境单因素试验,确... 从某橡胶厂的活性污泥中筛选得到一株可高效降解苯乙烯的微生物菌株WJ,通过透射电镜(TEM)、生理生化试验、Biolog鉴定和16S rRNA基因的系统发育树建立等分析方法,鉴定该菌株为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通过环境单因素试验,确定该菌株WJ在温度30℃、pH值7.0的培养条件下具有良好的降解效果.通过不同初始浓度苯乙烯的降解及生长特性,确定该菌株的最大底物耐受浓度达到1500mg/L,且其生长动力学过程符合Haldane’s方程,相应动力学参数为:vmax=0.282h-1,Ks=23.57mg/L,Ki=1784.56mg/L.底物宽泛性试验表明,该菌株对苯系物(BTEX)、正己烯等与苯乙烯结构类似的碳氢化合物都具有良好的降解能力,表明其具备良好的底物宽泛性.该菌株对苯乙烯的氧化降解途径主要为乙烯基侧链的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 恶臭假单胞菌 降解特性 动力学 产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褐藻岩藻多糖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3
作者 王鸿 张甲生 +4 位作者 严银春 李鑫 陈小春 柯松泽 李钰金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9-215,共7页
褐藻岩藻多糖是一种主要由岩藻糖和硫酸基团组成的水溶性杂多糖,褐藻岩藻多糖在食品、保健品和制药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其结构组成、分子量以及硫酸基团都会对生物活性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对褐藻岩藻多糖结构、抗氧化活性、抗肿瘤活... 褐藻岩藻多糖是一种主要由岩藻糖和硫酸基团组成的水溶性杂多糖,褐藻岩藻多糖在食品、保健品和制药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其结构组成、分子量以及硫酸基团都会对生物活性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对褐藻岩藻多糖结构、抗氧化活性、抗肿瘤活性、抗病毒活性以及抗凝血活性等展开综述,为褐藻岩藻多糖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藻 岩藻多糖 结构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镧掺杂TiO_2纳米管对α-蒎烯光催化性能及催化机理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成卓韦 周灵俊 +1 位作者 於建明 陈建孟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20-327,共8页
采用复合溶胶-凝胶和水热技术制备了金属镧掺杂的二氧化钛纳米管催化剂1.2%-La3+-TNTs,研究了其在波长254 nm紫外光照射下催化转化气态污染物α-蒎烯的特性。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发光光谱和比表面测试分析表明,获得的催化剂具有混合... 采用复合溶胶-凝胶和水热技术制备了金属镧掺杂的二氧化钛纳米管催化剂1.2%-La3+-TNTs,研究了其在波长254 nm紫外光照射下催化转化气态污染物α-蒎烯的特性。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发光光谱和比表面测试分析表明,获得的催化剂具有混合晶型、介孔结构、PL发光信号弱、比表面积大等特征。在相对湿度40%~50%、停留时间60 s时,该催化剂对50 mg?m?3的α-蒎烯转化率达到了92%,且反应介质的相对湿度对其转化有一定的影响。波长185 nm的UV灯可以使其恢复活性,再生3 h后催化性能恢复60%以上。碳平衡和光解产物分析表明,当湿度40%~50%时,产物的水溶性和可生化性较好,大约有55%的α-蒎烯转化为水溶性的碳,吸收液的B/C达到了0.36,产物的生态毒性得到了显著改善。光解产物主要是松莰酮、3-羟基-α-蒎烯等和一些小分子醛酮和羧酸类物质。制备的1.2%-La3+-TNTs可广泛用于气态污染物的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水热技术 二氧化钛 Α-蒎烯 光催化特性 失活与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铂基催化剂低温催化降解环己酮特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於建明 彭旭 +1 位作者 成卓韦 严新焕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62-666,共5页
将负载1.0%(质量分数)Pt的自组装型铂基催化剂Pt/γ-Al_2O_3装填在固定床反应器中,研究了环己酮质量浓度(500~4 000mg/m^3)、相对湿度(5%~75%)、温度(160~260℃)以及空速(5 000~20 000h^(-1))与环己酮降解率的关系,并依据不同的氧气分... 将负载1.0%(质量分数)Pt的自组装型铂基催化剂Pt/γ-Al_2O_3装填在固定床反应器中,研究了环己酮质量浓度(500~4 000mg/m^3)、相对湿度(5%~75%)、温度(160~260℃)以及空速(5 000~20 000h^(-1))与环己酮降解率的关系,并依据不同的氧气分压和环己酮分压建立反应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氧气分压对反应速率影响极小,可以忽略,而环己酮分压影响显著。研究结果对低温催化降解环己酮的工程设计与运行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己酮 催化降解 反应动力学 固定床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雷伯氏肺炎杆菌群体感应系统缺失对合成2,3-丁二醇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柳鹏福 王晨红 +2 位作者 储消和 史吉平 郝健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1-67,共7页
通过同源重组技术敲除克雷伯氏肺炎杆菌的luxS基因,使其群体感应系统失活,研究突变株在2,3-丁二醇发酵培养基中的生长状况及对2,3-丁二醇合成的影响;同时检测对其他副产物合成的影响,通过对野生株和luxS突变株发酵合成2,3-丁二醇的结果... 通过同源重组技术敲除克雷伯氏肺炎杆菌的luxS基因,使其群体感应系统失活,研究突变株在2,3-丁二醇发酵培养基中的生长状况及对2,3-丁二醇合成的影响;同时检测对其他副产物合成的影响,通过对野生株和luxS突变株发酵合成2,3-丁二醇的结果进行研究发现,与野生株相比,失去了群体感应功能的luxS突变株利用同样质量浓度的葡萄糖合成2,3-丁二醇的能力提高了47.75%,同时琥珀酸、乳酸和乙醇等主要副产物的质量浓度大幅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雷伯氏肺炎杆菌 2 3-丁二醇 群体感应系统 LUXS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噬在多柔比星所致心脏毒性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升 杨林 +1 位作者 由振强 辛艳飞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23-926,共4页
多柔比星是一种广谱高效的抗肿瘤药物,但其心脏毒性是限制其临床应用的主要原因之一。多柔比星致心脏毒性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通常认为与活性氧增加、线粒体损伤和细胞凋亡等机制相关。细胞自噬是一类依赖于溶酶体的蛋白质降解途径。近... 多柔比星是一种广谱高效的抗肿瘤药物,但其心脏毒性是限制其临床应用的主要原因之一。多柔比星致心脏毒性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通常认为与活性氧增加、线粒体损伤和细胞凋亡等机制相关。细胞自噬是一类依赖于溶酶体的蛋白质降解途径。近年来大量研究证实,自噬在多柔比星所致心脏毒性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回顾自噬在多柔比星所致心脏毒性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柔比星 心脏毒性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酮酸酯的生物活性及合成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谢媛媛 蒋筱莹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8-83,共6页
α-酮酸酯及其衍生物是一种双官能团化合物,结构特殊,是有机合成及生物代谢的重要中间体,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被用于各种酶抑制剂及生物碱的合成,同时它也是一类重要的医药合成中间体,在有机合成及药物研发中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促进α... α-酮酸酯及其衍生物是一种双官能团化合物,结构特殊,是有机合成及生物代谢的重要中间体,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被用于各种酶抑制剂及生物碱的合成,同时它也是一类重要的医药合成中间体,在有机合成及药物研发中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促进α-酮酸酯及其衍生物的研究与发展,在此总结并综述了该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其生物活性主要体现在对各类酶的抑制作用上,从而能够达到治疗各种疾病的目的.此外,阐述了近年来研究报道的几种简便高效的合成该类化合物的新方法,并对这些方法进行了评价,在该类化合物的合成与发展上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酮酸 α-酮酸酯 生物活性 酶抑制剂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豆素类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谢媛媛 黄应益 米治胜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94-400,共7页
单胺氧化酶(MAO)在维持大脑和哺乳动物组织中神经递质和生物胺的正常水平中起着重要的作用.MAO-B是治疗阿尔兹海默症(AD)的一个重要靶点,而MAO-A主要用于治疗抑郁症.第一代、第二代MAO-B不可逆抑制剂毒副作用大,临床应用受到限制.随着... 单胺氧化酶(MAO)在维持大脑和哺乳动物组织中神经递质和生物胺的正常水平中起着重要的作用.MAO-B是治疗阿尔兹海默症(AD)的一个重要靶点,而MAO-A主要用于治疗抑郁症.第一代、第二代MAO-B不可逆抑制剂毒副作用大,临床应用受到限制.随着老龄化进程加剧,寻找一种高效、可逆的MAO-B选择性抑制剂已迫在眉睫.香豆素类物质由于其较强的MAO-B抑制活性近年来得到广泛的研究,在此回顾近20年香豆素类MAO-B抑制剂的研究进展,对它们的构效关系进行了阐述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胺氧化酶 阿尔兹海默症 香豆素 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D-CHMP1A融合蛋白抑制肾细胞癌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10
作者 由振强 李丽丽 +4 位作者 张升 谢锋 杨林 郑高利 辛艳飞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1-55,共5页
目的:探讨蛋白转导域(protein transduction domain,PTD)-染色质修饰蛋白1A(chromatin modifying protein 1A,CHMP1A)融合蛋白对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enoma,RCC)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体内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分别用1、5、20μ... 目的:探讨蛋白转导域(protein transduction domain,PTD)-染色质修饰蛋白1A(chromatin modifying protein 1A,CHMP1A)融合蛋白对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enoma,RCC)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体内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分别用1、5、20μg/ml的PTD-CHMP1A(PTD-CHMP1A组)、5μg/ml的野生型CHMP1A(CHMP1A组)和PBS(PBS组)处理RCC细胞株A498和786-0。用MTT法检测PTD-CHMP1A对A498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划痕愈合实验检测PTD-CHMP1A对A498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用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PTD-CHMP1A对A498和786-0细胞的侵袭能力的影响。将5×105个/ml的A498细胞注射于裸鼠体内,构建RCC移植瘤模型,观察20μg的PTD-CHMP1A对移植瘤生长的影响。结果:与CHMP1A和PBS组比较,1、5和20μg/ml的PTD-CHMP1A对A498细胞的增殖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呈明显的剂量和时间相关性;5μg/ml的PTDCHMP1A可有效抑制A498细胞的迁移(P<0.01)、A498和786-0细胞的侵袭能力(均P<0.05),且抑制A498细胞的侵袭能力呈剂量相关性。PTD-CHMP1A在体内可有效抑制裸鼠体内移植瘤的生长。结论:PTD-CHMP1A融合蛋白可以有效抑制RCC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和体内移植瘤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癌 染色质修饰蛋白1A 蛋白转导域 侵袭 迁移 移植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激素与代谢性高血压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方萍 苏洁 +2 位作者 梁凯伦 陈素红 吕圭源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61-666,共6页
高血压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而代谢紊乱是导致近年来高血压患病率逐年升高的主要原因。代谢性高血压已成为高血压的主要临床类型,但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胃肠道作为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其分泌的胃肠激素在代谢性高血压的调节... 高血压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而代谢紊乱是导致近年来高血压患病率逐年升高的主要原因。代谢性高血压已成为高血压的主要临床类型,但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胃肠道作为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其分泌的胃肠激素在代谢性高血压的调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已有报道,胰高血糖素样肽1、食欲刺激素、瘦素、胆囊收缩素和胃泌素等胃肠激素的变化会引起血压和糖脂代谢的改变,而通过改善生活方式、进行药物治疗及代谢手术等手段调节胃肠激素后,对代谢性高血压有治疗作用。本文综述了胃肠激素改变与代谢性高血压的相关性,为代谢性高血压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激素 代谢性高血压 代谢紊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载体用于包载生物活性多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郑珊珊 蔡悦 +2 位作者 龚瑜贝 洪煜璐 孙漩嵘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2-251,共10页
多肽药物因其适应症广、安全性高且疗效显著,已广泛应用于肿瘤、肝炎、糖尿病、艾滋病等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但是,天然多肽进入人体后易被迅速降解并通过血液循环被迅速清除,安全递送是其发挥功效的基础。通过物理包埋、化学键合... 多肽药物因其适应症广、安全性高且疗效显著,已广泛应用于肿瘤、肝炎、糖尿病、艾滋病等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但是,天然多肽进入人体后易被迅速降解并通过血液循环被迅速清除,安全递送是其发挥功效的基础。通过物理包埋、化学键合等手段合成基于多肽的纳米药物系统已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具有生物安全性高,生物相容性好,易于修饰等特点,相关的开发研究正逐渐成为热点。综述多肽纳米给药系统的设计进展,总结抗菌肽、抗肿瘤肽、抗炎肽和肽疫苗等用于纳米药物递送的应用成果,展望未来生物活性多肽的临床应用前景,为当前构建负载多肽的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的研发提供有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活性多肽 生物学功能 构建 纳米颗粒 药物递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HPLC法同时测定参麦注射液中8种人参皂苷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林 徐晓珍 +3 位作者 陈劲柏 吴友苹 陈娇婷 辛艳飞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建立UHPLC法同时测定参麦注射液(红参、麦冬)中人参皂苷Rg1、Re、Rf、Rb1、Rc、Rb2、Rd、Rg3的含有量。方法该药物的分析采用Agilent Eclipse Plus C_(18)色谱柱(2. 1 mm×50 mm,1. 8μm);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 3 ... 目的建立UHPLC法同时测定参麦注射液(红参、麦冬)中人参皂苷Rg1、Re、Rf、Rb1、Rc、Rb2、Rd、Rg3的含有量。方法该药物的分析采用Agilent Eclipse Plus C_(18)色谱柱(2. 1 mm×50 mm,1. 8μm);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 3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03 nm。结果 8种人参皂苷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 997 0),平均加样回收率97. 43%~104. 24%,RSD 0. 37%~5. 34%。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参麦注射液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麦注射液 人参皂苷 U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共掺杂TiO_2的制备、结构表征及高湿度下光催化净化氯苯废气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顾执奇 张士汉 +3 位作者 徐丹华 成卓韦 於建明 陈建孟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01-1209,共9页
以钛酸四丁酯为钛源、尿素为氮源、磷酸为磷源,采用溶胶凝胶-水热法制备了氮磷共掺杂TiO_2光催化剂,用于高湿度氯苯(Chlorobenzene,CB)废气的净化。通过响应面法确定了最佳制备比例,N、P、(NH_4)_2CO_3与Ti的物质的量比为0.5:0.5:0.5:1... 以钛酸四丁酯为钛源、尿素为氮源、磷酸为磷源,采用溶胶凝胶-水热法制备了氮磷共掺杂TiO_2光催化剂,用于高湿度氯苯(Chlorobenzene,CB)废气的净化。通过响应面法确定了最佳制备比例,N、P、(NH_4)_2CO_3与Ti的物质的量比为0.5:0.5:0.5:1。利用XRD、TEM和XPS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氮磷共掺杂TiO_2为锐钛矿和金红石混合晶型,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吸收波长红移至497 nm。在相对湿度10%、CB初始进气浓度150 mg·m^(-3)、停留时间60s时,CB去除率达到94.6%;该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随着相对湿度的增加下降非常缓慢,在相对湿度90%时仍可获得较高的CB转化率(>70%);催化剂连续使用24 h后,对CB的催化转化率从94%降至74%,表明催化性能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苯 TIO2 N/P共掺杂 响应面优化 废气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纯度庆大霉素C1a游离碱制备工艺研究
15
作者 杨涛 陈舟舟 +5 位作者 王海东 李亚军 李继安 雷翔霄 陈代杰 储消和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11期1300-1306,共7页
目的探索用大孔吸附树脂层析法及盐析结晶法精制纯化硫酸依替米星起始物料—庆大霉素C1a成品(HPLC纯度91%~93%),从而减少由起始物料引入依替米星杂质的水平。方法以庆大霉素C1a吸附量和庆大霉素C1a纯度为指标,考察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庆大... 目的探索用大孔吸附树脂层析法及盐析结晶法精制纯化硫酸依替米星起始物料—庆大霉素C1a成品(HPLC纯度91%~93%),从而减少由起始物料引入依替米星杂质的水平。方法以庆大霉素C1a吸附量和庆大霉素C1a纯度为指标,考察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庆大霉素C1a的吸附性能和洗脱参数;以盐析后庆大霉素C1a样品纯度和盐析收率为指标,考察盐析工艺最佳温度、溶剂、酸的添加量及酸的种类。结果获得较优的树脂NM200,获得较优的解析液pH值为2.0和流速0.5BV/h。经过优化后,纯化收率从65%提高至74%。通过盐析结晶条件筛选和优化,确定室温先加溶剂后加硫酸(pH6.5)和甲醇与乙醇1:2的条件较优,优化后获得的庆大霉素C1a纯度达到98.2%,收率大于93%。研究了多种无机酸盐析结晶的情况,发现磷酸、硫酸和碳酸条件下能析出白色固体。结论通过比较大孔吸附树脂和盐析结晶的纯化连接,组合纯化后获得的庆大霉素C1a游离碱纯度大于99.0%,比纯化前样品提高6%以上,收率大于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庆大霉素C1a 大孔吸附树脂 盐析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台乌药对TNB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的抗炎作用研究 被引量:21
16
作者 赖慧敏 黄敏聪 +6 位作者 楼招欢 谢锋 潘伟 徐聪 杨正标 秦荔 张立将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7-44,共8页
目的探究天台乌药对TNB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的抗炎作用。方法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乌药醇提物低、中、高剂量组。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50%乙醇溶液灌肠建立UC大鼠模型。造模同... 目的探究天台乌药对TNB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的抗炎作用。方法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乌药醇提物低、中、高剂量组。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50%乙醇溶液灌肠建立UC大鼠模型。造模同时开始灌胃给予天台乌药醇提物干预9 d,实验期间通过观测大鼠体重、便血等疾病症状表现及结肠组织病变程度等指标评价乌药给药后的药效作用;通过检测大鼠结肠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血清中IL-6、TNF-α含量及外周血中Treg等淋巴细胞亚群比例等指标初步探讨其可能机制。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天台乌药各剂量组大鼠疾病症状及结肠组织病变均有所减轻;外周血中Treg占辅助性T细胞比例均有所升高;结直肠重量及单位长度重量显著降低(P<0.05)。天台乌药中剂量组结直肠长度显著增加(P<0.05)。天台乌药各剂量组大鼠血清中IL-6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天台乌药低、中剂量组大鼠血清中TNF-α含量及结肠组织中MPO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天台乌药能够改善TNBS诱导的UC模型大鼠的疾病症状及组织病理学改变,具有良好的抗UC作用。乌药的抗UC作用可能与其降低IL-6等炎性细胞因子含量有关,具体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台乌药 溃疡性结肠炎 2 4 6-三硝基苯磺酸 白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级厌氧系统对土霉素菌渣无害化处理的中试研究
17
作者 徐建清 陈舟舟 +5 位作者 陈代杰 林挺 谭俊 黄镇宇 储消和 刘鹏宇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73-480,共8页
目的研究多级厌氧系统对土霉素菌渣的减量化和无害化处理的水平以及沼泥对沙化土壤和紫花苜蓿的改良促进作用。方法以化学需氧量(COD)为减量化验证参数,土霉素含量为无害化验证参数,通过检测处理前后COD和土霉素的变化考察多级厌氧系统... 目的研究多级厌氧系统对土霉素菌渣的减量化和无害化处理的水平以及沼泥对沙化土壤和紫花苜蓿的改良促进作用。方法以化学需氧量(COD)为减量化验证参数,土霉素含量为无害化验证参数,通过检测处理前后COD和土霉素的变化考察多级厌氧系统的降解效率。以土壤养分和植物萌芽率及株高为资源化验证参数,以土壤中土霉素抗性基因含量为无害化验证参数,通过检测施加沼泥前后各参数的变化考察沼泥的资源化和无害化利用。结果经3个周期的多级厌氧系统处理,土霉素菌渣中COD降解率达到87.58%,土霉素含量降解率达到99.44%;施加沼泥至沙化土壤后,有机质含量增加1645.74%,全氮含量增加3654.39%,全磷含量增加29.17%,全钾含量增加31.08%,紫花苜蓿株高提高166.16%,土壤中抗性基因intⅠ1、tetC和tetW含量下降,抗性基因tetM含量无明显变化,抗性基因tetQ含量显著上升。结论多级厌氧系统能够实现土霉素菌渣的减量化和无害化处理,沼泥具有改良沙化土壤养分和促进植物生长的效果,对部分抗性基因有促降解作用,但仍需关注抗性基因tetQ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厌氧系统 土霉素菌渣 抗性基因 减量化 无害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二氢吡喃并[2,3-c]吡唑类衍生物的体外抑瘤作用及机制
18
作者 高梦诗 郑敏子 +4 位作者 叶心怡 施国邦 阙祥洁 张隆超 孙漩嵘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14-620,共7页
目的研究一种新型二氢吡喃并[2,3-c]吡唑类衍生物(36号化合物)的体外抑瘤作用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MTT比色法检测36号化合物对人乳腺癌细胞Bcap-37,MCF-7和人肺癌细胞A549体外存活的影响,反转录荧光定量PCR法检测Bcap-37细胞凋亡相... 目的研究一种新型二氢吡喃并[2,3-c]吡唑类衍生物(36号化合物)的体外抑瘤作用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MTT比色法检测36号化合物对人乳腺癌细胞Bcap-37,MCF-7和人肺癌细胞A549体外存活的影响,反转录荧光定量PCR法检测Bcap-37细胞凋亡相关基因p53,p21,Bax和NF-κB mRNA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Bcap-37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JC-1荧光探针法测定Bcap-37细胞线粒体膜电位(MMP)。结果 36号化合物对Bcap-37,MCF-7和A549细胞存活均表现出浓度依赖性抑制作用,其中对人乳腺癌细胞Bcap-37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最低,为(22.4±0.8)mg·L^(-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36号化合物在25 mg·L^(-1)浓度下使Bcap-37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P<0.01),早期凋亡细胞显著增加(P<0.01);在50 mg·L^(-1)浓度下,使Bcap-37细胞凋亡相关基因p53,p21,Bax和NF-κB mRNA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P<0.01);在10,25和75 mg·L^(-1)浓度下,使Bcap-37细胞MMP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 36号化合物具有良好的体外抑瘤作用,可抑制Bcap-37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其作用机制与细胞内线粒体通路和细胞外凋亡信号通路的激活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吡喃并[2 3-c]吡唑类衍生物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线粒体膜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