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服药物胃肠道吸收机理预测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马广立 程翼宇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06-208,共3页
对口服药物胃肠道吸收机理预测模型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对近10年较具影响力的隔室类模型———隔室吸收与转运模型(CAT/ACAT)、胃肠道转运吸收模型(GITA)、Grass模型(IDEATM)及管状类模型———Willmann模型给予了分析与评价。... 对口服药物胃肠道吸收机理预测模型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对近10年较具影响力的隔室类模型———隔室吸收与转运模型(CAT/ACAT)、胃肠道转运吸收模型(GITA)、Grass模型(IDEATM)及管状类模型———Willmann模型给予了分析与评价。口服药物胃肠道吸收机理预测模型对于新药筛选及计算机辅助制剂研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服药物 胃肠道吸收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组学方法研究水飞蓟宾对四氯化碳致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0
2
作者 黄欣 龚益飞 +2 位作者 王毅 瞿海斌 程翼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14-719,共6页
运用代谢组学方法研究四氯化碳(CCl4)致小鼠肝损及水飞蓟宾肝保护作用的机理.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分析CCl4及水飞蓟宾作用下的小鼠肝组织匀浆及血浆代谢物谱.使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研究正常组与CCl4模型组之间的代谢物... 运用代谢组学方法研究四氯化碳(CCl4)致小鼠肝损及水飞蓟宾肝保护作用的机理.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分析CCl4及水飞蓟宾作用下的小鼠肝组织匀浆及血浆代谢物谱.使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研究正常组与CCl4模型组之间的代谢物谱差异,并通过变量重要性投影(VIP)选取肝组织与血浆中各12种标志性代谢物.使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水飞蓟宾预防性及治疗性给药对CCl4肝损的干预效果.通过比较选取的标志性代谢物的含量的差异,探讨了水飞蓟宾对CCl4致小鼠肝损的保护机理.结果表明,CCl4作用后,小鼠机体能量代谢、氨基酸代谢及脂类代谢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水飞蓟宾能有效地缓解CCl4所造成的体内线粒体功能及氨基酸代谢紊乱.采用代谢组学方法能较全面地反应生物体的生理及代谢状态,并可应用于物质毒性和药效评价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气相色谱-质谱 变量重要性投影 四氯化碳 水飞蓟宾 肝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应用于中药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监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3
作者 李文龙 瞿海斌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0-88,共9页
目前中药生产过程存在原料质量波动较大、制药过程模糊等问题。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具有信息丰富、分析快速、样品无损等特点,近年来已成功运用于中药材、中间体、中成药等定量分析,中药的真伪、基源、产地、生产厂家等鉴别,以及中药提... 目前中药生产过程存在原料质量波动较大、制药过程模糊等问题。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具有信息丰富、分析快速、样品无损等特点,近年来已成功运用于中药材、中间体、中成药等定量分析,中药的真伪、基源、产地、生产厂家等鉴别,以及中药提取、醇沉、柱层析、混料等生产过程的监控。本文对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中药领域的应用进行综述,并针对其应用中缺乏必要的标准等问题,提出结合中药具体特点来开展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规范化研究,以期推动该技术在中药行业更为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谱学 近红外线 中药鉴定/方法 质量控制 中草药/分析 药物监测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香中黄酮类化合物对脂多糖诱导的RAW264.7细胞抗炎作用研究 被引量:26
4
作者 汪娟 蒋维 王毅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81-684,共4页
目的筛选分离并鉴定降香中具有抗炎的化合物。方法在脂多糖刺激的巨噬细胞模型上,筛选分离降香活性化合物,运用质谱与核磁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Griess试剂法测定NO释放量,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TNF-α的分泌量。结果从降香中分离得到s... 目的筛选分离并鉴定降香中具有抗炎的化合物。方法在脂多糖刺激的巨噬细胞模型上,筛选分离降香活性化合物,运用质谱与核磁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Griess试剂法测定NO释放量,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TNF-α的分泌量。结果从降香中分离得到sativanone(化合物Ⅰ)具有较强的抗炎活性,IC50为12.48 g/mL。异甘草素(化合物Ⅲ)、柚皮素(化合物Ⅳ)和甘草素(化合物Ⅴ)具有一定的抗炎活性,IC50分别为18.33、42.59、29.43 g/mL。化合物Ⅱ和Ⅵ在50 g/mL不具有抗炎活性。在浓度3.125~50 g/mL范围内sativanone、异甘草素、甘草素和柚皮素可以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NO释放,sati-vanone(化合物I)能抑制脂多糖诱导RAW264.7分泌的细胞因子TNF-α的释放。结论降香中的甘草素、异甘草素、柚皮素和sativanone可以降低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NO的释放,呈剂量依赖关系,sativanone通过抑制炎症因子TNF-α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香 抗炎 活性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烯烃顺反异构的拓扑方法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曹晨忠 袁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60-366,共7页
在烯烃的顺式与反式异构体中,处于碳碳双键两端的顶点间的距离是不同的.可根据几何原理计算与双键相连的顶点间的空间距离,并以此构造分子图的修正距离矩阵来区分这种差异.按照我们已报导的顶点度鄄距离指数(VDI)和边度鄄距离指数(EDI)... 在烯烃的顺式与反式异构体中,处于碳碳双键两端的顶点间的距离是不同的.可根据几何原理计算与双键相连的顶点间的空间距离,并以此构造分子图的修正距离矩阵来区分这种差异.按照我们已报导的顶点度鄄距离指数(VDI)和边度鄄距离指数(EDI)的计算方法,用修正距离矩阵(MD)代替距离矩阵(D),得到修正的顶点度鄄距离指数(MVDI)和修正的边度鄄距离指数(MEDI).这两个参数能较好地区分烯烃顺反异构体的分子结构信息.对烯烃顺反异构体的沸点(b.p.)、折光率(n20D)、密度(D20)及摩尔折光率(nM)等物化性质进行定量相关,得到模型方程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81、0.9570、0.9884和0.9999.同时,交叉验证和随机抽样预测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较强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烯烃 顺反异构 拓扑指数 物化性质 QSP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孔树脂分离纯化中草药中皂苷类成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6
作者 龚行楚 闫安忆 瞿海斌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29-334,共6页
介绍了国内外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药材和方剂中皂苷类成分的研究现状,总结了大孔树脂精制皂苷类成分的主要影响要素和数学建模方法,归纳出适合皂苷分离的大孔树脂特点。大孔树脂吸附皂苷类成分具有分离效率高,产品纯度高等特点,通过加... 介绍了国内外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药材和方剂中皂苷类成分的研究现状,总结了大孔树脂精制皂苷类成分的主要影响要素和数学建模方法,归纳出适合皂苷分离的大孔树脂特点。大孔树脂吸附皂苷类成分具有分离效率高,产品纯度高等特点,通过加强吸附和解吸等过程机制的研究,优化工艺参数,并开发色谱工艺控制策略可以进一步提高树脂精制效率,稳定皂苷产品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孔树脂 吸附 皂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光谱法结合多元曲线分辨研究黄芩苷的转化规律 被引量:8
7
作者 郑辛甜 瞿海斌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450-1455,共6页
采用紫外光谱法采集不同工艺条件下黄芩苷转化过程的光谱数据,结合多元曲线分辨-交替最小二乘法(MCR-ALS)处理获得的数据,得到黄芩苷转化反应过程中各组分的光谱图和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结果表明,黄芩苷转化过程符合两步连续一级反应模... 采用紫外光谱法采集不同工艺条件下黄芩苷转化过程的光谱数据,结合多元曲线分辨-交替最小二乘法(MCR-ALS)处理获得的数据,得到黄芩苷转化反应过程中各组分的光谱图和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结果表明,黄芩苷转化过程符合两步连续一级反应模型;根据不同时间点采集的多级质谱和飞行时间质谱信息,推断了黄芩苷转化产物和可能的转化途径,转化产物主要包括黄芩苷的同分异构体、黄芩素和黄芩素二聚体.对黄芩苷转化规律的研究有助于黄芩制剂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紫外光谱 多元曲线分辨-交替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麦注射液保护氧化损伤心肌细胞线粒体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赵誉 张凤 +3 位作者 赵筱萍 袁玮 张金华 王毅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07-513,共7页
目的:探究参麦注射液对氧化损伤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对线粒体能量代谢过程的影响。方法:采用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诱导构建H9c2心肌细胞氧化损伤模型。分别采用MTT法和化学发光法检测参麦注射液对细胞存活率和ATP水平的影响;采用Cl... 目的:探究参麦注射液对氧化损伤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对线粒体能量代谢过程的影响。方法:采用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诱导构建H9c2心肌细胞氧化损伤模型。分别采用MTT法和化学发光法检测参麦注射液对细胞存活率和ATP水平的影响;采用Clark氧电极检测参麦注射液对细胞有氧呼吸速率的调节作用;采用ELISA法检测丙酮酸及丙酮酸脱氢酶(PDH)的含量及活性;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丙酮酸脱氢酶亚基(PDHA1)含量;采用实时定量RT-PCR检测丙酮酸脱氢酶激酶1(PDK1) mRNA的表达。结果:与氧化损伤模型比较,参麦注射液可有效提高心肌细胞存活率和ATP水平(均P<0.01),提高细胞氧呼吸速率,减少丙酮酸含量,并提高PDH活性(P<0.05或P<0.01)。在分子水平上,参麦注射液可提高PDHA1蛋白表达(P<0.05),并具有降低PDK1 mRNA表达的趋势(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可有效保护氧化损伤心肌细胞,其机制可能与提高PDH活性、减少丙酮酸堆积,从而维持线粒体功能稳定和细胞能量代谢稳定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细胞 心脏/药物作用 肌细胞 心脏/病理学 线粒体 心脏/病理学 氧/代谢 丙酮酸脱氢酶(硫辛酰胺) 麦冬/药理学 人参/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快速无损鉴别阿胶真伪 被引量:65
9
作者 瞿海斌 杨海雷 程翼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0-62,共3页
采用近红外光谱漫反射光谱技术和模式识别技术快速鉴别阿胶真伪。收集来源不同的阿胶(真品8个,伪品6个),采集其近红外漫反射光谱,使用多重散射校正和小波变换对光谱进行预处理后,分别应用相似度匹配和马氏距离方法建立质量鉴别模型。相... 采用近红外光谱漫反射光谱技术和模式识别技术快速鉴别阿胶真伪。收集来源不同的阿胶(真品8个,伪品6个),采集其近红外漫反射光谱,使用多重散射校正和小波变换对光谱进行预处理后,分别应用相似度匹配和马氏距离方法建立质量鉴别模型。相似度法使用真品谱图作为标准谱图,用样品谱图与标准谱图的相似度值来鉴别阿胶质量;对阿胶样品进行重复扫描得到28张谱图,随机分为3组后应用马氏距离法建立交叉验证鉴别模型。两种模式识别方法均能准确无误的鉴别阿胶真伪,表明近红外光谱和模式识别技术结合可快速、准确、客观地进行阿胶质量鉴别,可推广到其他中成药的质量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阿胶 真伪鉴别 模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用化学指纹特征鉴别中药材真伪的方法 被引量:14
10
作者 陈闽军 瞿海斌 程翼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2181-2185,共5页
提出用 Fisher因子表征中药材质量模式 ,根据类间距离最大、类内距离最小原则 ,计算色谱图中各峰的权值 ,并以各峰权值为变换向量从各峰面积值中计算出 Fisher因子 ,用于中药材质量模式分类 .以红参主根的真伪鉴别为实例 ,从定量评价、... 提出用 Fisher因子表征中药材质量模式 ,根据类间距离最大、类内距离最小原则 ,计算色谱图中各峰的权值 ,并以各峰权值为变换向量从各峰面积值中计算出 Fisher因子 ,用于中药材质量模式分类 .以红参主根的真伪鉴别为实例 ,从定量评价、目视比较和聚类分析等方面将 Fisher因子、主成分及指纹峰进行分类效果对比研究 .结果表明 ,Fisher因子能更好地表征红参化学模式特征 ,分类准确性最高 .因此 ,用本文方法提取的 Fisher因子是一类能表征中药材质量模式的化学指纹特征参量 ,适宜用作鉴别中药材真伪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纹特征 鉴别 中药材 化学指纹图谱分析 质量评价 化学组分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叶斯网络杂交学习算法及其在中医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学伟 瞿海斌 +1 位作者 刘雪松 程翼宇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948-952,共5页
针对贪婪贝叶斯模式搜索算法(GBPS)在搜索最优贝叶斯网络结构时易陷入局部最优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改进的GBPS算法.在GBPS算法的邻域生成过程中引入了有向边的变向操作,并通过仿真实验研究了样本数量和网络节点的连接边数对算法寻优能力... 针对贪婪贝叶斯模式搜索算法(GBPS)在搜索最优贝叶斯网络结构时易陷入局部最优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改进的GBPS算法.在GBPS算法的邻域生成过程中引入了有向边的变向操作,并通过仿真实验研究了样本数量和网络节点的连接边数对算法寻优能力、结果准确度和计算量的影响.将该改进算法用于从中医临床诊断数据中辨识症状与辨证要素间的复杂关系.结果表明,该改进算法的学习结果优于GBPS算法和贪婪贝叶斯有向无环图搜索算法(GBDS).所发现的症状-辨证要素间的相关关系与中医专家经验吻合较好,可用于从中医诊断数据中自动获取中医专家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叶斯网络 混合学习 知识发现 中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白芍药材中23种农药残留 被引量:14
12
作者 刘银 龚婧如 +3 位作者 毛秀红 王柯 季申 王书芳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96-502,共7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PLC-MS)定量检测了白芍药材中的23种农药残留,样品经乙腈提取后再用PSA(N-丙基乙二胺)进行分散固相萃取。方法的定量限(LOQ)为0.75~12.17μg/kg;在0.01和0.1 mg/kg两种添加水平下,除极性较大的噻虫嗪和...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PLC-MS)定量检测了白芍药材中的23种农药残留,样品经乙腈提取后再用PSA(N-丙基乙二胺)进行分散固相萃取。方法的定量限(LOQ)为0.75~12.17μg/kg;在0.01和0.1 mg/kg两种添加水平下,除极性较大的噻虫嗪和吡虫啉外,其余农药的回收率均在70%~12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2.8%~18.9%之间。该方法净化效果好、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白芍样品中农药残留的日常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分散固相萃取 白芍 农药 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决策树的血瘀证诊断规则自动归纳方法 被引量:26
13
作者 瞿海斌 毛利锋 王阶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09-711,727,共4页
决策树是一种从数据中归纳规则的方法。利用决策树从290例血瘀证病例中自动地提取相应的诊断规则,得到决策树分类模型并归纳出5条血瘀证的诊断规则,对194例血瘀证病例测试结果为:阳性检测正确率、阴性检测正确率和检测正确率分别达到97.... 决策树是一种从数据中归纳规则的方法。利用决策树从290例血瘀证病例中自动地提取相应的诊断规则,得到决策树分类模型并归纳出5条血瘀证的诊断规则,对194例血瘀证病例测试结果为:阳性检测正确率、阴性检测正确率和检测正确率分别达到97.67%9、9.07%和98.45%。实验结果表明决策树能自动从中医病例中归纳诊断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策树 血瘀证 诊断规则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珠富集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结合筛选枳壳中脂肪酶抑制剂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锥 陶益 +1 位作者 王怡 王毅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692-2696,共5页
提出了一种磁珠收集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结合用于快速筛选中药提取物中的脂肪酶抑制剂的方法.通过制备键合脂肪酶的磁珠,将其与枳壳总黄酮孵育后,筛选出枳壳中脂肪酶的配体.通过LC-MS分析发现,4个化合物均是潜在的脂肪酶抑制剂,... 提出了一种磁珠收集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结合用于快速筛选中药提取物中的脂肪酶抑制剂的方法.通过制备键合脂肪酶的磁珠,将其与枳壳总黄酮孵育后,筛选出枳壳中脂肪酶的配体.通过LC-MS分析发现,4个化合物均是潜在的脂肪酶抑制剂,鉴定其分别为柚皮苷、新橙皮苷、橙皮苷和枸橘苷.对4个化合物进行了体外脂肪酶抑制活性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新橙皮苷、橙皮苷和枸橘苷具有显著的脂肪酶抑制活性,IC50分别为48.04,52.45和46.18μg/mL,其中枸橘苷具有脂肪酶抑制活性为首次报道.结果表明,磁珠富集与LC-MS集成技术能够用于快速发现中药活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酶 磁珠富集 枳壳 配体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代谢物组模式特征发现方法及HPLC/M S/M S分析 被引量:13
15
作者 沈朋 康宇飞 程翼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798-1802,共5页
提出一种基于单独最优特征组合和BP神经网络的代谢物组模式特征发现方法,并用其寻找到尿样中与乳腺癌最为相关的4种核苷,组成一组特异性检测参数.经HPLC/MS/MS联用法鉴定,它们是乳清酸核苷、1-甲酰化腺苷、S-腺苷-L-蛋氨酸及N2-甲酰化鸟... 提出一种基于单独最优特征组合和BP神经网络的代谢物组模式特征发现方法,并用其寻找到尿样中与乳腺癌最为相关的4种核苷,组成一组特异性检测参数.经HPLC/MS/MS联用法鉴定,它们是乳清酸核苷、1-甲酰化腺苷、S-腺苷-L-蛋氨酸及N2-甲酰化鸟苷.将这4种核苷作为输入变量,用BP神经分类网络建立乳腺癌诊断模型.留一法交叉验证和独立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预测准确率达到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特征选择 HPLC/MS/MS 乳腺癌诊断 核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近红外化学指纹图谱分析方法 被引量:16
16
作者 叶正良 虞科 程翼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41-444,共4页
提出了一种快速无损的化学指纹图谱分析新方法.根据小波变换多分辨分析的特点,对近红外(NIR)光谱进行小波分解,从中提取被测样品的化学特征信息,并作数字信息可视化处理,构建形成可直观识别样品模式特征的NIR指纹图谱.将该方法用于中药... 提出了一种快速无损的化学指纹图谱分析新方法.根据小波变换多分辨分析的特点,对近红外(NIR)光谱进行小波分解,从中提取被测样品的化学特征信息,并作数字信息可视化处理,构建形成可直观识别样品模式特征的NIR指纹图谱.将该方法用于中药材丹参的质量检测,检测结果与色谱指纹图谱检测结果相符,能快速有效地识别丹参质量模式间的差异,有望发展成为一种快速分析检测天然产物质量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小波变换 数据可视化 化学指纹图谱 丹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高效制备液相色谱法制备洋川芎内酯H和I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翠萍 李行诺 +2 位作者 陈鸳谊 葛志伟 颜继忠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86-389,共4页
从川芎中分离制备洋川芎内酯H和洋川芎内酯I对照品.用8倍量80%乙醇回流提取川芎药材,得到川芎浸膏经D-101大孔吸附树脂、硅胶柱色谱及反相高效制备液相色谱分离,获得两个化合物单体.经核磁共振波谱分析,确定其分别为洋川芎内酯H和洋川... 从川芎中分离制备洋川芎内酯H和洋川芎内酯I对照品.用8倍量80%乙醇回流提取川芎药材,得到川芎浸膏经D-101大孔吸附树脂、硅胶柱色谱及反相高效制备液相色谱分离,获得两个化合物单体.经核磁共振波谱分析,确定其分别为洋川芎内酯H和洋川芎内酯I,两者纯度均高于98%,可作为对照品进行定量分析.该方法操作简单,重现性好,上样量大,能够同时获得大量的高纯度的目标成分,为洋川芎内酯H和洋川芎内酯I单体的制备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制备液相色谱法 川芎 洋川芎内酯H 洋川芎内酯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复杂组效关系的变结构神经网络辨识方法 被引量:8
18
作者 范骁辉 程翼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2004-2009,共6页
针对中药复杂组效关系的辨识问题 ,研究了变结构多层前馈神经网络 ,推导出一种新型的变结构网络学习算法 ,成功地应用于中药川芎药效活性预测计算 .该方法从一个规模较小的网络出发 ,当网络无法达到预定的学习精度时 ,自动增加隐含层神... 针对中药复杂组效关系的辨识问题 ,研究了变结构多层前馈神经网络 ,推导出一种新型的变结构网络学习算法 ,成功地应用于中药川芎药效活性预测计算 .该方法从一个规模较小的网络出发 ,当网络无法达到预定的学习精度时 ,自动增加隐含层神经元个数 ,并在原有学习结果的基础上确定新的网络参数 ,自适应地确定前馈神经网络结构 ,可用于处理复杂化学模式信息 .计算机仿真实验结果表明 ,该方法能有效地确定多层前馈神经网络的最佳结构 ,提高网络学习效率和函数逼近精度 ,解决复杂非线性函数映射关系准确建模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网络结构 定量组效关系 药效预测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决策树的乳腺癌计算机辅助诊断新方法 被引量:8
19
作者 毛利锋 瞿海斌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3期227-229,共3页
选取500例乳腺癌病例为数据样本,每个样本由9个细针吸取细胞学指标组成,将样本随机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然后利用决策树方法从训练集中学习得到诊断模型,经测试集测试.结果表明决策树的诊断准确率高达97.33%,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8.28%... 选取500例乳腺癌病例为数据样本,每个样本由9个细针吸取细胞学指标组成,将样本随机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然后利用决策树方法从训练集中学习得到诊断模型,经测试集测试.结果表明决策树的诊断准确率高达97.33%,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8.28%和96.74%.因此,决策树是一种简便可行的计算机辅助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策树 乳腺癌 细针吸取细胞学 数据挖掘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选择离子集成谱的中药质量评价新方法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玉峰 范骁辉 瞿海斌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515-2520,共6页
采用液相色谱-质谱(LC-MS)联用技术建立了不同产地的双丹方(丹参和丹皮)煎剂的指纹图谱,并提出一种将二维的LC-MS数据转化为一维的选择离子集成谱(ISIC)的方法.通过主成分分析考察了ISIC与总离子流色谱图(TIC)和保留时间校正后的TIC对... 采用液相色谱-质谱(LC-MS)联用技术建立了不同产地的双丹方(丹参和丹皮)煎剂的指纹图谱,并提出一种将二维的LC-MS数据转化为一维的选择离子集成谱(ISIC)的方法.通过主成分分析考察了ISIC与总离子流色谱图(TIC)和保留时间校正后的TIC对不同产地药材的区分能力.结果表明,ISIC能全面反映不同产地的丹参和丹皮成分间的差异;而TIC由于色谱峰重叠严重,对不同产地的药材无区分能力,保留时间校正后的TIC仅能反映不同产地丹参成分间的差异.该方法运算速度快,适于大批量样本分析,生成的ISIC信息量大,且不需校正保留时间,可直接用于后续的统计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离子集成谱 双丹方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