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肠杆菌P蛋白和T蛋白的调节结构域互换研究(英文)
1
作者 薛乔 孙红颖 +1 位作者 应跃斌 陈枢青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96-300,共5页
在细菌、真菌及植物中,分支酸是一种位于关键分叉点上的中间代谢物,是所有芳香族氨基酸合成的共同前体.它可在双功能酶分支酸变位酶(CM)和预苯酸脱水酶(PDT)的催化下合成苯丙氨酸,在另一个双功能酶分支酸变位酶和预苯酸脱氢酶(PDH)的催... 在细菌、真菌及植物中,分支酸是一种位于关键分叉点上的中间代谢物,是所有芳香族氨基酸合成的共同前体.它可在双功能酶分支酸变位酶(CM)和预苯酸脱水酶(PDT)的催化下合成苯丙氨酸,在另一个双功能酶分支酸变位酶和预苯酸脱氢酶(PDH)的催化下合成酪氨酸.前者被称为P蛋白,后者被称为T蛋白.大肠杆菌P蛋白和T蛋白有着类似的结构,P蛋白由CMp、PDT和调节结构域3个独立结构域组成,其变构调节因子是苯丙氨酸.T蛋白只有CMt和PDH两个独立结构域组成,起变构调节作用的调节结构域与PDH密不可分,其变构调节因子是酪氨酸.为了研究P蛋白和T蛋白的调节结构域的变构调节作用,应用融合蛋白技术将P蛋白和T蛋白的调节结构域进行了互换.结果发现,互换了的调节结构域仍然具有变构调节作用,而且调节结构域的互换导致了变构调节因子的互换,说明调节结构域对酶活性的调节作用是非专一的,而其R结构域与调节因子的结合却是专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P蛋白 T蛋白 调节结构域 分子元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杆菌T蛋白的调节结构域的定位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章辉 陈枢青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81-184,共4页
目的分析大肠杆菌T蛋白是否拥有独立的调节结构域,并确定其在氨基酸序列上的定位。方法利用分段克隆法克隆了11个大肠杆菌T蛋白的片段,检测各片段的调节活性。结果发现大肠杆菌T蛋白的调节结构域定位于C末端约270个氨基酸,并与其预苯酸... 目的分析大肠杆菌T蛋白是否拥有独立的调节结构域,并确定其在氨基酸序列上的定位。方法利用分段克隆法克隆了11个大肠杆菌T蛋白的片段,检测各片段的调节活性。结果发现大肠杆菌T蛋白的调节结构域定位于C末端约270个氨基酸,并与其预苯酸脱氢酶结构域密不可分。结论大肠杆菌T蛋白没有独立的调节结构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结构域 蛋白 定位分析 氨基酸序列 调节活性 克隆法 C末端 脱氢酶 片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蛋白质限制性水解法解析大肠杆菌T蛋白的独立结构域 被引量:4
3
作者 陈静 陈枢青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56-560,共5页
为了解析分支酸变位酶和预苯酸脱氢酶在大肠杆菌T蛋白的定位 ,根据T蛋白限制性水解结果 ,分段克隆分支酸变位酶和预苯酸脱氢酶 .T蛋白限制性水解结果显示 ,第 93位氨基酸是大片段的N端 ,分段克隆的1~ 93片段测定得到分支酸变位酶活性 ... 为了解析分支酸变位酶和预苯酸脱氢酶在大肠杆菌T蛋白的定位 ,根据T蛋白限制性水解结果 ,分段克隆分支酸变位酶和预苯酸脱氢酶 .T蛋白限制性水解结果显示 ,第 93位氨基酸是大片段的N端 ,分段克隆的1~ 93片段测定得到分支酸变位酶活性 ,96~ 373片段得到了预苯酸脱氢酶活性 .研究表明 ,大肠杆菌T蛋白由两个独立结构域组成 ,N端 93个氨基酸组成了分支酸变位酶 ,C端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蛋白 结构域 限制性水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