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0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TRIZ的生物医学工程仪器创新设计 被引量:15
1
作者 魏奇锋 赵聪 顾新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21-326,共6页
为加强TRIZ在生物医学工程中的应用,促进TRIZ与生物医学工程的双向互动与发展,基于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的理论基础、应用与分析工具、知识数据库,研究了TRIZ在生物医学工程中一般应用规律,构建了TRIZ在该领域的一般应用流程,并将该... 为加强TRIZ在生物医学工程中的应用,促进TRIZ与生物医学工程的双向互动与发展,基于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的理论基础、应用与分析工具、知识数据库,研究了TRIZ在生物医学工程中一般应用规律,构建了TRIZ在该领域的一般应用流程,并将该流程应用于呼吸气体采样富集装置的设计,获得满意结果,为生物医学工程领域设计人员使用TRIZ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Z 生物医学工程 仪器设计 呼吸气体采样富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医学信号测量实验系统设计 被引量:7
2
作者 沈义民 裘利坚 +1 位作者 汤守健 谭玮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75-80,共6页
通过分析生物医学信号的特点,设计并实现了包括体温、心电、血压、呼吸、脉搏等常见人体医学信号测量的实验系统,包括针对各种不同生理信号所用的传感器的选择、对应前置放大滤波电路的设计,以及通过NI USB6008实现基于LabVIEW的上位机... 通过分析生物医学信号的特点,设计并实现了包括体温、心电、血压、呼吸、脉搏等常见人体医学信号测量的实验系统,包括针对各种不同生理信号所用的传感器的选择、对应前置放大滤波电路的设计,以及通过NI USB6008实现基于LabVIEW的上位机测量软件。该系统实现了多种生理信号的并行采集与存储,为后期基于Matlab的数字信号处理建立实验基础,在生物医学信号处理等课程的实验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医学信号 信号测量 实验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医学信号的近无损压缩 被引量:8
3
作者 杨胜天 童勤业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35-240,共6页
生物医学信号的压缩在临床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但在实际应用中 ,医生们普遍认为有损压缩技术会使诊断信息丢失 ,只有无损压缩才能不失真地保留所有信息 ,因而临床诊断必须使用无损压缩。然而 ,事实并非如此 ,首先 ,在信号的采集和数字化... 生物医学信号的压缩在临床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但在实际应用中 ,医生们普遍认为有损压缩技术会使诊断信息丢失 ,只有无损压缩才能不失真地保留所有信息 ,因而临床诊断必须使用无损压缩。然而 ,事实并非如此 ,首先 ,在信号的采集和数字化的过程中就会引入量化误差和其他各种误差 ,即使用无损压缩 ,实际也是有损的 ;其次 ,无损压缩的压缩比很低 ,其压缩性能远不能与有损压缩相比 ,所以 ,在医学领域真正具有广泛应用需求的还是有损压缩技术 ,关键是如何控制好误差以确保信号的可信度。而一般的有损压缩技术 ,由于其对信号失真度缺乏严格的控制 ,因而不适合应用于医学领域 ,所以有必要研究特殊的有损压缩技术 ,这就是近无损压缩技术。为此 ,我们提出了一个能有效表征信号可信度的指标 ,在此基础上 ,结合生物医学信号非线性、非平稳性的特点 ,设计了一个基于上下文的生物医学信号近无损压缩算法 ,实验结果表明近无损压缩在保证信号可信度的前提下获得了比无损压缩更好的压缩结果。最后 ,我们还就近无损压缩技术的研究方向作了有益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无损压缩 上下文建模 DPCM Golomb编码 最小二乘格形自适应算法 LS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细胞传感器及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清君 余辉 +3 位作者 肖丽丹 叶伟伟 蔡华 王平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11期291-294,298,共5页
传统心肌细胞电生理的研究,因其对细胞的穿刺损害作用,难以实现长时程测量,同时也难以实现对细胞群体的多位点同时测量。该研究采用微机械加工技术开展了基于细胞传感器(cell-based biosensor)的微电极阵列(microelectrodearray,MEA)和... 传统心肌细胞电生理的研究,因其对细胞的穿刺损害作用,难以实现长时程测量,同时也难以实现对细胞群体的多位点同时测量。该研究采用微机械加工技术开展了基于细胞传感器(cell-based biosensor)的微电极阵列(microelectrodearray,MEA)和光寻址电位传感器(light addressable potentiometric sensor,LAPS)等生物传感器技术,在传感器芯片表面培养了心肌细胞,并对其电生理特性进行了传感测量。该技术可对多个细胞同时进行长期、无损检测,在药物筛选、环境检测等生物医学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传感器 光寻址电位传感器 微电极阵列 心肌细胞 药物分析 毒性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结合生物医学知识的蛋白质组非标记定量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5
作者 潘超 苏运聪 +2 位作者 杨睿 段会龙 邓宁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2-90,共9页
基于质谱的非标记定量方法能够对复杂蛋白质组进行规模化分析,同时,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理解和解释蛋白质组的功能和相互作用关系更有意义.这需要建立一种有效的兼容定量和定性分析结果的方法.针对这一需求,本文首先借鉴了NSAF(normalize... 基于质谱的非标记定量方法能够对复杂蛋白质组进行规模化分析,同时,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理解和解释蛋白质组的功能和相互作用关系更有意义.这需要建立一种有效的兼容定量和定性分析结果的方法.针对这一需求,本文首先借鉴了NSAF(normalized spectral abundance factor)算法采用肽段计数对蛋白质组数据进行定量,进一步结合共享肽对该方法进行优化.以此为基础,通过g:Profiler获取海量蛋白质组的功能注释信息,在定量分析的过程中,同步实现了对蛋白质组数据的功能性分析.本文选择来自人心脏、小鼠心脏、小鼠肝脏的三组线粒体蛋白质组数据对该方法进行验证,按照功能性分析将三组数据划分为若干功能组或信号通路,并进行相关性、功能聚类以及电子传递链分析.结果表明,结合共享肽的优化算法克服了对低丰度蛋白质的错误估计,提高了非标记定量的准确性.同时,结合生物医学知识的分析方法解释了蛋白质组的功能和相互作用关系,为差异比较蛋白质组学、疾病蛋白质组学以及功能蛋白质组学等组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组学 非标记定量分析 生物质谱 生物医学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NA支持的脂质膜工程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季玮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17,共9页
脂质膜表面的工程化修饰是指通过在脂质膜表面引入附加的活性位点来调控脂质囊泡的理化性质,进而赋予其更广泛生物化学功能的过程。简单介绍了DNA与脂质膜的相互作用,重点阐述了基于DNA或DNA纳米结构支持的脂质膜工程化研究进展,包括脂... 脂质膜表面的工程化修饰是指通过在脂质膜表面引入附加的活性位点来调控脂质囊泡的理化性质,进而赋予其更广泛生物化学功能的过程。简单介绍了DNA与脂质膜的相互作用,重点阐述了基于DNA或DNA纳米结构支持的脂质膜工程化研究进展,包括脂质膜结构的构建、合成、自组装行为等,指出了该领域所面临的挑战,并对未来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体 DNA 膜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导电水凝胶的可拉伸表面肌电阵列电极贴的研究
7
作者 张华青 王甫帅 +4 位作者 蔡一鸣 刘振中 徐鑫 徐侃 刘军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55-1161,共7页
导电水凝胶由于其固有的导电性、柔软性、延展性和生物相容性等优点,在可穿戴柔性传感器设计中有良好的应用价值。为了实现可穿戴条件下高质量采集表面肌电信号的目的,采用电化学凝胶法制备MXene水凝胶导线和采用纳米粘土复合导电水凝... 导电水凝胶由于其固有的导电性、柔软性、延展性和生物相容性等优点,在可穿戴柔性传感器设计中有良好的应用价值。为了实现可穿戴条件下高质量采集表面肌电信号的目的,采用电化学凝胶法制备MXene水凝胶导线和采用纳米粘土复合导电水凝胶作为肌电信号传感单元,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水凝胶基可拉伸表面肌电阵列电极贴。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含铜银浆导线,MXene水凝胶导线在断路测试中最大拉伸应变提高了3倍。此外,由于肌电阵列电极贴的纳米粘土复合导电水凝胶具有与人体皮肤紧密贴合能力,可实现手臂部位在不同状态下的表面肌电信号采集,实验结果表明8个通道阵列电极均具有高灵敏度和稳定性。可拉伸阵列电极贴设计和表面肌电信号采集系统的构筑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水凝胶 电化学凝胶法 MXene 可拉伸阵列电极贴 肌电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抗凝药Ⅺ因子抑制剂监测方法及逆转策略研究进展
8
作者 陈越秀 姚媛媛 +5 位作者 孙大伟 王颖 吴超敏 赵麟茜 唐志峰 张冯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9-384,共6页
Ⅺ因子(FⅪ)在血栓形成中扮演关键角色,而在止血过程中的作用较为有限。这种作用差异为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开辟了新的途径,即靶向FⅪ可能是一种更为安全的抗凝策略。目前,越来越多的FⅪ抑制剂进入Ⅲ期临床试验,尽管这些抑制剂展现出... Ⅺ因子(FⅪ)在血栓形成中扮演关键角色,而在止血过程中的作用较为有限。这种作用差异为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开辟了新的途径,即靶向FⅪ可能是一种更为安全的抗凝策略。目前,越来越多的FⅪ抑制剂进入Ⅲ期临床试验,尽管这些抑制剂展现出巨大的临床潜力,但其监测和逆转策略尚未明确,这给实验室监测和临床实践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在FⅪ的生理功能和FⅪ抑制剂在研药物的基础上,系统地探讨了FⅪ抑制剂的实验室检测抗凝活性证据,结合遗传性Ⅺ因子缺乏患者的治疗方案总结了FⅪ抑制剂的逆转方法,为制订临床治疗方案及逆转策略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凝药 因子Ⅺ 血栓性疾病 抗凝治疗 药物监测 逆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技术在生物传感器及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9
作者 王丽江 陈松月 +1 位作者 刘清君 王平 《传感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81-587,共7页
纳米生物技术是纳米技术与生物技术交叉渗透形成的新技术,是纳米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将来生物医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纳米颗粒是生物医学中研究最多、应用最广的纳米材料,有着许多独特的性质。本文叙述了近年来国际上以纳... 纳米生物技术是纳米技术与生物技术交叉渗透形成的新技术,是纳米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将来生物医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纳米颗粒是生物医学中研究最多、应用最广的纳米材料,有着许多独特的性质。本文叙述了近年来国际上以纳米颗粒为基础的纳米技术在生物传感器及生物检测中的研究成果和进展,介绍了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以及它们在纳米生物传感器和纳米生物芯片中的应用,结合纳米病原微生物检测也介绍了我们进行的有关免疫传感器检测细菌的研究成果。最后,对该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技术 纳米生物学技术 纳米颗粒 纳米生物传感器 生物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形轮廓的医学图象匹配方法 被引量:16
10
作者 贾春光 谭鸥 +1 位作者 段会龙 吕维雪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15-119,共5页
用变形轮廓线的方法实现医学图象匹配过程中的对应标记点问题,并用遗传算法进行最佳匹配结果的搜索.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用于建立医学图谱和图象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关键词 CT 医学图象 变形轮廓 图象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容的医学图像检索技术 被引量:18
11
作者 沈晔 李敏丹 夏顺仁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69-578,共10页
建立一个高效、准确的医学图像检索系统是目前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文中在简述基于内容的医学图像检索模型后,着重探讨和分析了检索模型中图像特征提取、特征选择与融合、相似度匹配、图像预过滤、相关反馈等核心技术和相关算法,以及一些... 建立一个高效、准确的医学图像检索系统是目前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文中在简述基于内容的医学图像检索模型后,着重探讨和分析了检索模型中图像特征提取、特征选择与融合、相似度匹配、图像预过滤、相关反馈等核心技术和相关算法,以及一些最新的应用.最后对基于内容的医学图像检索技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内容的医学图像检索 特征提取 相似度匹配 语义鸿沟 相关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碳管葡萄糖生物传感器的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胡贵权 管文军 +2 位作者 李昱 张孝彬 陈裕泉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68-671,共4页
基于纳米碳管的特殊物理结构和电化学特性,利用多壁纳米碳管(MWCN)修饰酶电极葡萄糖生物传感器,分析传感器性能的改变并探索酶和电子中间体在纳米碳管表面的作用机制.在碳糊电极表面纳米碳管修饰能够加快铁氰化钾/亚铁氰化钾的氧化还原... 基于纳米碳管的特殊物理结构和电化学特性,利用多壁纳米碳管(MWCN)修饰酶电极葡萄糖生物传感器,分析传感器性能的改变并探索酶和电子中间体在纳米碳管表面的作用机制.在碳糊电极表面纳米碳管修饰能够加快铁氰化钾/亚铁氰化钾的氧化还原速度,提高响应电流水平,但没有发现纳米碳管有直接电子传递作用;同时纳米碳管提高了葡萄糖氧化酶(GOD)分子在反应过程中的相对活性.经纳米碳管修饰后,葡萄糖生物传感器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和分辨率,检测灵敏度、检测范围、检测速度有所提高;尤其在人体血糖浓度范围内,响应电流幅度提高了50%,分辨率提高了两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碳管 印刷电极 葡萄糖生物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ATP生物发光法测定西湖水体微生物量 被引量:8
13
作者 叶树明 楼凯凯 +2 位作者 杨俊毅 张东声 陈杭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00-504,共5页
介绍了ATP生物发光法的基本原理和测量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西湖水体微生物量的实际测量,得到西湖水体微生物浓度为10^6~10^7个.mL^-1,总体分布为近岸高于湖心,夏季高于春季,旅游、垂钓等人为活动对西湖水体微生物的分布有较大影... 介绍了ATP生物发光法的基本原理和测量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西湖水体微生物量的实际测量,得到西湖水体微生物浓度为10^6~10^7个.mL^-1,总体分布为近岸高于湖心,夏季高于春季,旅游、垂钓等人为活动对西湖水体微生物的分布有较大影响,另外,饭店养鱼池附近的微生物浓度较高,但对西湖主体并没有明显的影响,引水工程对西湖水体有一定的稀释作用,有利于净化水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P 生物发光法 西湖 微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大肠杆菌O157:H7的电化学阻抗谱生物传感器的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张灯 陈松月 +3 位作者 秦利锋 李蓉 王平 Li Yanbin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9,共5页
我们提出了用掺锡的三氧化二铟 (ITO)作为工作电极 ,通过硅烷化固定化技术 ,将抗大肠杆菌O15 7:H7单克隆抗体固定在ITO电极表面 ,利用电化学阻抗谱技术来构建一种新型的免疫传感器。该新型的免疫传感器的检测限为 4× 10 3 CFU/mL ... 我们提出了用掺锡的三氧化二铟 (ITO)作为工作电极 ,通过硅烷化固定化技术 ,将抗大肠杆菌O15 7:H7单克隆抗体固定在ITO电极表面 ,利用电化学阻抗谱技术来构建一种新型的免疫传感器。该新型的免疫传感器的检测限为 4× 10 3 CFU/mL ,检测线性范围为 4× 10 3 - 4× 10 6CFU/mL。实验研究表明 ,该传感器具有灵敏度较高 ,检测时间短 ,操作简单等优点 ,在临床医学和环境监测中具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阻抗谱 免疫生物传感器 大肠杆菌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超声编码激励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5
作者 周浩 王友钊 郑音飞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87-391,共5页
超声编码激励通过发射具有编码形式的超声信号,可以有效提高医学超声成像系统的信噪比、帧频和探查深度等性能指标.为了给医学超声成像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提供参考,对目前编码激励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在介绍编码激励基本原理和发射编码... 超声编码激励通过发射具有编码形式的超声信号,可以有效提高医学超声成像系统的信噪比、帧频和探查深度等性能指标.为了给医学超声成像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提供参考,对目前编码激励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在介绍编码激励基本原理和发射编码序列基本特性的基础上,介绍了编码激励在信噪比增益、激励码型和组织非线性效应方面的理论研究进展,之后针对编码激励技术在传统B型成像、弹性成像、高频超声成像、高帧频成像、合成孔径成像、血流成像、谐波成像及消除超声图像杂斑等多个技术方面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评述,最后对编码激励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成像 编码激励 信噪比 帧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16
作者 廖静敏 李光 马念章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467-471,共5页
碳纳米管是一种新型的纳米材料 ,将其用于修饰电极 ,可以降低化学物质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电位 ,改善生物分子氧化还原可逆性 ,其大比表面积有利于酶的固定化 ,还能促进酶活性中心与电极表面的电子传递。碳纳米管的这些特性对于提高生物检... 碳纳米管是一种新型的纳米材料 ,将其用于修饰电极 ,可以降低化学物质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电位 ,改善生物分子氧化还原可逆性 ,其大比表面积有利于酶的固定化 ,还能促进酶活性中心与电极表面的电子传递。碳纳米管的这些特性对于提高生物检测的灵敏度和稳定性具有重大意义 ,为生物传感器领域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修饰电极 生物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碳纳米管修饰丝网印刷碳糊电极的葡萄糖和尿酸生物传感器 被引量:12
17
作者 王酉 徐惠 李光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05B期2077-2080,2083,共5页
在丝网印刷碳糊电极上利用吸附法固定葡萄糖氧化酶或尿酸酶,并用碳纳米管进行修饰,铁氰化钾作为电子传递剂,制作用于测量人体血浆中葡萄糖和尿酸浓度的生物传感器.葡萄糖传感器的响应时间仅为5s,响应电流范围为1.2~30μA,线性... 在丝网印刷碳糊电极上利用吸附法固定葡萄糖氧化酶或尿酸酶,并用碳纳米管进行修饰,铁氰化钾作为电子传递剂,制作用于测量人体血浆中葡萄糖和尿酸浓度的生物传感器.葡萄糖传感器的响应时间仅为5s,响应电流范围为1.2~30μA,线性测量范围为1~33.3mM,尿酸传感器响应时间为和电流范围分别为50s,0.7~14μA,线形测量范围是2~20mg/dL.用碳纳米管修饰酶电极,改善了电极表面条件,加快了电极反应速度,并提高了传感器的灵敏度.通过碳纳米管修饰电极,葡萄糖传感器的灵敏度从0.3338μA/mM提高到0.8432μA/mM,尿酸传感器的灵敏度从0.4028μA/(mg/dL)提高到0.7138μA/(mg/d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葡萄糖氧化酶 尿酸酶 丝网印刷碳糊电极 生物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仪器的全自动电化学分析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叶学松 张贵东 +1 位作者 高波 王平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002-1006,共5页
提出并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全自动电化学分析系统。该系统在虚拟仪器(L abv iew)的软件平台上,构架了由IEEE 488PC I-GP IB卡、多功能DAQ卡(PC I-6035E)、GP IB程控电源(E 3631A)、低噪声电流放大器(M ode l SR 570)、双通道滤波器(M ode l... 提出并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全自动电化学分析系统。该系统在虚拟仪器(L abv iew)的软件平台上,构架了由IEEE 488PC I-GP IB卡、多功能DAQ卡(PC I-6035E)、GP IB程控电源(E 3631A)、低噪声电流放大器(M ode l SR 570)、双通道滤波器(M ode l SR 650)等仪器组成的硬件测试平台,并建立开发了一套完整的控制和分析软件,实现了电化学分析中进样、加标、富集、扫描、清洗和分析等过程的全自动化。以微分脉冲溶出伏安法(DPSV)检测海水中4种痕量的重金属元素(Cu2+、Cd2+、Zn2+、Pb2+)为例,详细介绍了测试分析的实现过程。该测试平台不仅易于研究电化学分析中的各种检测方法和数据分析方法,而且为研发适于现场监测的全自动电化学分析测试方案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分析仪器 虚拟仪器 微分脉冲溶出伏安法 痕量元素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容的医学图像检索中的相关反馈技术 被引量:7
19
作者 沈晔 夏顺仁 李敏丹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8-136,共9页
建立一个高效、准确的医学图像检索系统是目前具有挑战性的任务。由于相关反馈(RF)技术有效地解决了"语义鸿沟",成为基于内容的医学图像检索系统中提高检索性能的关键技术。文中根据RF算法采用的检索模型,从基于距离度量的模... 建立一个高效、准确的医学图像检索系统是目前具有挑战性的任务。由于相关反馈(RF)技术有效地解决了"语义鸿沟",成为基于内容的医学图像检索系统中提高检索性能的关键技术。文中根据RF算法采用的检索模型,从基于距离度量的模型、基于概率统计分类模型和基于机器学习模型三个方面,对有代表性的算法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并重点分析了基于机器学习的RF算法。最后对医学图像检索中RF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内容的医学图像检索 语义鸿沟 相关反馈 机器学习 小样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重金属元素现场分析仪器的硬件设计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大龙 方昉 +3 位作者 韩清鹏 门洪 邹邵芳 王平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5-8,共4页
描述了用于海水中痕量重金属在线分析的检测仪器的硬件实现。仪器集成了1个多通道高精度开路电压测量系统和用于溶出伏安法测量的多路恒电位计,仪器内嵌软件可控制仪器自动完成全部测量过程,为全自动在线测量提供完善解决方案。仪器具... 描述了用于海水中痕量重金属在线分析的检测仪器的硬件实现。仪器集成了1个多通道高精度开路电压测量系统和用于溶出伏安法测量的多路恒电位计,仪器内嵌软件可控制仪器自动完成全部测量过程,为全自动在线测量提供完善解决方案。仪器具有精度高、全自动测量、可扩展性好及可靠性高等特点。对完成的样机进行了性能测试,仪器指标达到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器仪表 传感技术 重金属分析 恒电位电流仪 微机化仪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