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疗相关腹泻全程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5年版)
1
作者 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 福建省抗癌协会癌痛专业委员会 +11 位作者 林榕波 刘勇 李宁 罗素霞 骆惠玉 潘宏铭 王杰军 王风华 张剑 孟彦红 苏丽玉 叶映泉 《中国癌症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05-630,共26页
化疗作为癌症治疗的重要手段,在肿瘤治疗领域扮演着关键角色。然而,化疗相关腹泻是令人困扰的不良反应,可导致化疗剂量降低、治疗延迟或中止、治疗方案改变,严重时可危及生命。5-氟尿嘧啶和伊立替康是导致化疗相关腹泻最常见的化疗药物... 化疗作为癌症治疗的重要手段,在肿瘤治疗领域扮演着关键角色。然而,化疗相关腹泻是令人困扰的不良反应,可导致化疗剂量降低、治疗延迟或中止、治疗方案改变,严重时可危及生命。5-氟尿嘧啶和伊立替康是导致化疗相关腹泻最常见的化疗药物,近年来随着三药联合化疗方案运用的增加,腹泻相关死亡病例也随之增加,这可能与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小肠结肠炎有关。洛哌丁胺是治疗化疗相关腹泻的主要药物,但如何管理洛哌丁胺治疗无效的腹泻是临床最关注的问题。因此,本专家组基于国内外循证医学证据,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对化疗相关腹泻的定义、发病机制、分类、评估、诊断、干预和预防进行充分的评估与讨论,最终形成《化疗相关腹泻全程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5年版)》,以便进一步规范对化疗相关腹泻的全程管理。本共识已在国际实践指南注册与透明化平台(Practice guideline REgistration for transPAREncy,PREPARE)上注册,注册编号为PREPARE-2024CN12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 腹泻 不良反应 全程管理 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小鼠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5
2
作者 潘勤 金红 +6 位作者 李婧 姜支农 姚云斌 胡金飞 李达 金梅 潘宏铭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530-1536,共7页
目的:为了进一步阐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的发病机制、寻找新的治疗靶点,有必要建立CML动物模型。方法:首先改进逆转录病毒包装技术,在相同实验条件下,改变以下条件之一,如质粒的质量、包装细胞... 目的:为了进一步阐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的发病机制、寻找新的治疗靶点,有必要建立CML动物模型。方法:首先改进逆转录病毒包装技术,在相同实验条件下,改变以下条件之一,如质粒的质量、包装细胞的状态、转染当天包装细胞的密度等,进行病毒滴度的测定,优化实验条件后进行后续实验。实验组为BCR/ABL(含BCR/ABL融合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组小鼠。供体小鼠经5-氟尿嘧啶(5.FU)预处理后,骨髓细胞经p210BCR/ABL逆转录病毒上清感染,感染的骨髓细胞经尾静脉注射给经致死剂量X光照射的受体小鼠。观察移植后BCR/ABL组小鼠的活动情况、发病鼠外周血和骨髓的细胞形态、肝脾病理改变等。同时观察MigRl(逆转录病毒空载体)组小鼠。结果:通过提高质粒的质量、改善包装细胞的状态、优化转染当天包装细胞的密度等,提高了病毒的滴度,用于小鼠移植模型实验。BCR/ABL组小鼠均于移植后19—25d发病死亡。发病时外周血及骨髓均见中晚幼及成熟粒细胞大量增生,肝脾肿大伴正常结构破坏及大量粒细胞浸润。MigR1组小鼠均无发病。结论:通过改进逆转录病毒包装技术,提高包装病毒的滴度,我们在体外将BCR/ABL转入小鼠骨髓细胞并移植入受体小鼠,成功建立了类人CML小鼠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R ABL融合蛋白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藤梨根制剂对胃癌细胞乙酰肝素酶、基质金属蛋白酶-9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徐玲 郭勇 +2 位作者 秦建领 方勇 潘宏铭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8期1798-1800,共3页
目的:探讨复方藤梨根制剂抑制胃癌转移机制。方法:建立裸鼠胃癌腹腔移植瘤模型24只,随机分成生理盐水组、复方藤梨根制剂低剂量、中剂量和高剂量组;18天后,给予复方藤梨根制剂灌胃21天。随后观察裸鼠生存天数和死亡后肿瘤转移浸润情况;... 目的:探讨复方藤梨根制剂抑制胃癌转移机制。方法:建立裸鼠胃癌腹腔移植瘤模型24只,随机分成生理盐水组、复方藤梨根制剂低剂量、中剂量和高剂量组;18天后,给予复方藤梨根制剂灌胃21天。随后观察裸鼠生存天数和死亡后肿瘤转移浸润情况;用RT-PCR方法检测各组肿瘤组织中HPA、MMP-9 mRNA的表达。结果:对照组与低剂量治疗组转移部位的赋值评分显著高于中、高剂量组;对照组胃癌细胞的HPA mRNA表达高于中、高剂量组(P<0.05);对照组胃癌细胞的MMP-9 mRNA表达明显高于各给药组(P<0.05)。结论复方藤梨根制剂可能通过下调HPA、MMP-9基因的表达而抑制胃癌转移并延长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藤梨根制剂 胃癌 乙酰肝素酶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考酮控释片治疗中重度癌痛72例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9
4
作者 柴枫 潘宏铭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1213-1215,共3页
目的:观察盐酸羟考酮控释片(奥施康定)治疗中重度癌痛的疗效,不良反应及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方法:应用羟考酮控释片治疗72例中重度癌痛患者,对其治疗疗效,不良反应,生活质量进行观察和评估。根据疼痛程度羟考酮控释片初始剂量为5mg/... 目的:观察盐酸羟考酮控释片(奥施康定)治疗中重度癌痛的疗效,不良反应及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方法:应用羟考酮控释片治疗72例中重度癌痛患者,对其治疗疗效,不良反应,生活质量进行观察和评估。根据疼痛程度羟考酮控释片初始剂量为5mg/次或10mg/次,每12小时一次口服。如果每日出现爆发性疼痛超过2次,则调整下次用药剂量。对于起始剂量5mg可以直接增加至10mg,对于起始剂量大于或等于10mg的患者,每次增加的剂量在原有剂量的基础上增加25%~50%。出现爆发性疼痛时用即释吗啡片解救。结果:72例中重度癌痛患者口服羟考酮控释片经过个体化滴定后最终剂量范围10~100mg/天,其中12例(16.7%)获得完全缓解,52例(72.2%)获得部分缓解,6例(8.3%)获得轻微缓解,总的疼痛缓解率88.9%。主要不良反应为便秘,恶心呕吐,头晕,嗜睡,排尿困难。全组KPS评分12例(16.7%)明显改善,20例(27.7%)有改善,40例(55.6%)达到稳定。结论:盐酸羟考酮控释片治疗中重度癌痛疗效稳定,不良反应少,耐受性良好,能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羟考酮控释片 癌痛 疗效 不良反应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癌附睾转移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3
5
作者 姜浩 楼芳 +1 位作者 潘宏铭 楼海舟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479-480,共2页
关键词 文献复习 胰腺癌 2002年10月 转移 阴囊肿块 附睾切除术 进行性增大 肠系膜根部 切除术后 术中冰冻 大量腹水 病理标本 睾丸大小 少量出血 附睾头部 右睾丸 癌浸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藤梨根制剂下调乙酰肝素酶表达抑制胃癌细胞转移 被引量:5
6
作者 郭勇 秦建岭 +1 位作者 方勇 潘宏铭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3期461-463,共3页
目的:研究探讨复方藤梨根制剂抑制胃癌细胞转移的机制。方法:以SGC-7901胃癌细胞株建立胃癌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将裸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复方藤梨根制剂低剂量、中剂量及高剂量组,接受连续21天口服灌注治疗。根据胃癌细胞转移的部位... 目的:研究探讨复方藤梨根制剂抑制胃癌细胞转移的机制。方法:以SGC-7901胃癌细胞株建立胃癌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将裸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复方藤梨根制剂低剂量、中剂量及高剂量组,接受连续21天口服灌注治疗。根据胃癌细胞转移的部位进行赋值评分,观察复方藤梨根制剂对裸鼠胃癌移植瘤转移的影响,并用荧光定量PCR仪(FQ-PCR)检测胃癌细胞乙酰肝素酶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根据胃癌细胞转移部位的赋值评分,生理盐水组与低剂量治疗组评分显著高于中、高剂量组;经FQ-PCR法检测,生理盐水组与低剂量治疗组的胃癌组织乙酰肝素酶mRNA表达显著高于中、高剂量治疗组。结论:在裸鼠动物模型,复方藤梨根制剂可能是通过下调乙酰肝素酶mRNA表达来抑制胃癌细胞的远处转移,发挥其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梨根 胃癌 裸鼠 乙酰肝素酶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丹叶大黄素下调膀胱癌细胞中细胞周期蛋白D1表达的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方勇 王章桂 +1 位作者 侯琦 卢瑜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3-60,共8页
目的:探索异丹叶大黄素(ISO)下调肿瘤细胞中细胞周期蛋白D1表达的分子机制。方法:以ISO作用于人源性膀胱癌UMUC3、RT12和RT4细胞后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周期蛋白D1表达水平;以RTPCR法检测细胞周期蛋白D1 mRNA的表达水平。稳定... 目的:探索异丹叶大黄素(ISO)下调肿瘤细胞中细胞周期蛋白D1表达的分子机制。方法:以ISO作用于人源性膀胱癌UMUC3、RT12和RT4细胞后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周期蛋白D1表达水平;以RTPCR法检测细胞周期蛋白D1 mRNA的表达水平。稳定转染细胞周期蛋白D1启动子萤光素酶报告基因至UMUC3细胞并筛选后,检测ISO预处理后萤光素酶活性。ISO预处理UMUC3细胞后,提取核蛋白检测核转录因子表达水平的变化。分别稳定转染GFP和GFP-细胞周期蛋白D1表达构建载体,筛选克隆;ISO预处理后,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周期蛋白D1的蛋白表达水平,贴壁依赖性细胞生长实验法检测细胞生长能力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分别稳定转染人源性细胞周期蛋白D1野生型和-163位点突变型萤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载体至UMUC3细胞并筛选,ISO预处理后检测细胞的萤光素酶活性。最后利用染色质免疫沉淀的方法,以抗Sp1抗体检测ISO对Sp1与细胞周期蛋白D1启动子结合力的影响。结果:ISO可从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抑制肿瘤细胞的细胞周期蛋白D1水平,并且是从内源性转录水平来抑制细胞周期蛋白D1的转录。ISO可抑制、下调核转录因子Sp1的表达,并抑制Sp1与细胞周期蛋白D1启动子区域的结合力,该结合位点主要位于启动子-92到+27bp的5’-非翻译区。结论:ISO可通过下调Sp1核转录因子表达及其与细胞周期蛋白D1启动子的结合,从内源性转录水平来抑制细胞周期蛋白D1的表达,从而诱导G0/G1细胞周期阻滞并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我们的研究将为临床中药单体ISO综合治疗肿瘤提供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丹叶大黄素 膀胱癌 细胞周期蛋白D1 Sp1转录因子 细胞周期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药物治疗和射频消融治疗的进展 被引量:7
8
作者 潘宏铭 金伟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0期781-784,共4页
结直肠癌易发生肝脏等器官的转移,有时肝脏是唯一的转移部位。手术治疗是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主要治疗手段,有些患者术后可以长期生存,但毕竟只有10%~20%的患者适合手术治疗。本文重点介绍如何通过化疗方案的改进或联合分子靶向治疗... 结直肠癌易发生肝脏等器官的转移,有时肝脏是唯一的转移部位。手术治疗是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主要治疗手段,有些患者术后可以长期生存,但毕竟只有10%~20%的患者适合手术治疗。本文重点介绍如何通过化疗方案的改进或联合分子靶向治疗,将不可手术的结直肠癌肝转移病例转化为可手术切除的病例.或通过采用射频消融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段提高疗效,达到长期生存或延长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肝转移 综合治疗 化疗 射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预测及早期评估肝转移瘤化疗疗效 被引量:1
9
作者 何健 刘松 +3 位作者 王凯峰 李丹燕 周正扬 朱斌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4年第8期520-523,共4页
目的探讨DWI预测及早期评估肝转移瘤全身系统性化疗疗效的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肝转移瘤患者21例,于化疗前1周内、化疗开始后1~3周及结束后1周行DWI,测量80个肝内靶病灶的ADC值。根据化疗结束后靶病灶最大径的变化分为缓解组、进展... 目的探讨DWI预测及早期评估肝转移瘤全身系统性化疗疗效的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肝转移瘤患者21例,于化疗前1周内、化疗开始后1~3周及结束后1周行DWI,测量80个肝内靶病灶的ADC值。根据化疗结束后靶病灶最大径的变化分为缓解组、进展组和稳定组,比较3组化疗前后ADC值及其变化率的差异,分析二者与病灶最大径变化率的相关性。结果缓解组化疗前ADC值显著低于稳定组及进展组(P〈O.05),化疗后1~3周缓解组ADC值显著升高,ADC值变化率(33.17%)显著高于稳定组(7.31%)及进展组(-12.76%)。ADCi#与化疗结束后病灶最大径变化率呈正相关(r=0.589,P〈0.001),1~3周ADC值变化率与化疗结束后病灶最大径变化率呈负相关(r=0.736,P〈0.001)。结论利用DWI及ADC值可预测并早期评估全身系统性化疗对于肝转移瘤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磁共振成像 肝肿瘤 肿瘤转移 化学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调X连锁调亡抑制蛋白基因表达增强多西他赛诱导膀胱癌细胞凋亡的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卢瑜 方勇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27-432,共6页
目的:观察人源性膀胱癌细胞在下调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基因表达后,多西他赛对其敏感性的影响。方法:以shRNA和shRNA-XIAP质粒分别稳定转染人源性膀胱癌T24T细胞。以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细胞。以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检测... 目的:观察人源性膀胱癌细胞在下调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基因表达后,多西他赛对其敏感性的影响。方法:以shRNA和shRNA-XIAP质粒分别稳定转染人源性膀胱癌T24T细胞。以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细胞。以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检测膀胱癌细胞XIAPmRNA和蛋白的表达。与T24T以及转染空载体的T24T细胞相比较,以ATPase法检测多西他赛对转染XIAP基因的膀胱癌细胞的细胞毒性。相差显微镜下观察,流式细胞术检测多西他赛预处理转染XIAP基因的膀胱癌细胞的凋亡率;以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内的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和caspase-3蛋白表达和裂解水平。结果:荧光显微镜下分别观察shRNA和shRNA-XIAP转染的T24T细胞,均见稳定荧光。Western blotting和RT-PCR检测结果显示,人源性膀胱癌T24T细胞在稳定转染反义XIAP基因后,其XIAP蛋白和mRNA水平均显著降低。经多西他赛处理24 h后,转染反义XIAP基因的T24T细胞IC_(50)为(1.23±0.62)nmol/L,远低于T24T以及转染空白载体的对照组细胞[(8.22±1.23)nmol/L,(8.35±0.98)nmol/L,P<0.01]。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T24T shRNA-XIAP细胞组(2 nmol/L和5nmol/L)凋亡率[(41.45±6.23)%和(74.82±5.46)%]显著高于转染空载体细胞的凋亡率[(25.34±3.81)%和(34.14±6.25)%,P<0.01]。与转染空载体的细胞相比较,T24T shRNA-XIAP细胞内的PARP和caspase-3明显降低。结论:下调膀胱癌细胞的XIAP基因表达后,可显著增强化疗药物多西他赛所诱导的膀胱癌细胞的凋亡,并增强多西化赛的细胞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24T细胞 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 多西他赛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替利珠单抗治疗中国晚期实体瘤患者的开放标签Ⅰ期临床试验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力 龚继芳 +11 位作者 潘宏铭 白玉贤 刘天舒 程颖 陈亚池 黄佳莹 许婷婷 葛飞娇 许婉玲 施佳 胡夕春 沈琳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71-980,共10页
目的:观察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抑制剂阿替利珠单抗在中国高发实体瘤,包括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EC)、胃癌(gastric cancer,GC)、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鼻咽癌(nasopharyngeal ... 目的:观察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抑制剂阿替利珠单抗在中国高发实体瘤,包括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EC)、胃癌(gastric cancer,GC)、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ncer,NPC)和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中的药代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PK)、疗效和安全性数据。方法:本研究为开放标签的Ⅰ期临床试验,于2016年8月4日至2019年4月15日在中国6个研究中心进行。入组患者年龄≥18岁,患有经组织学证实的无法治愈或转移性的实体瘤,且既往抗肿瘤治疗失败。PK阶段研究了阿替利珠单抗单药治疗的PK和安全性;扩展阶段研究了阿替利珠单抗单药治疗(入组EC、GC、HCC、NPC患者)和联合化疗(入组NSCLC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共入组120例患者(PK阶段20例;扩展期每队列20例)。阿替利珠单抗单药组患者(n=100)中有42例(42.0%)为PD-L1阳性,9例(9.0%)为微卫星高度不稳定性。阿替利珠单抗的清除率为0.219 L/d,重复给药6~9周(2~3个周期)后达到稳态。EC、GC、HCC、NPC和NSCLC的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分别为10.0%、15.0%、10.0%、5.0%和40.0%。在PD-L1阳性的肿瘤患者中,阿替利珠单抗的ORR为11.9%,阿替利珠单抗联合吉西他滨和顺铂的ORR为46.2%。2例GC患者在假性进展后获得了持久的肿瘤缩小。阿替利珠单抗单药组最常见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是疲劳、贫血、发热和白细胞计数减少,联合组最常见的治疗相关AE是贫血、白细胞计数减少和食欲下降。本试验没有发现新的安全信号。结论:中国患者应用阿替利珠单抗的PK、疗效和安全性与之前研究中入组的全球患者的数据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替利珠单抗 药代动力学 中国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消融治疗肺部亚实性结节专家共识(2021年版) 被引量:63
12
作者 叶欣 范卫君 +54 位作者 王忠敏 王俊杰 王徽 王俊 王春堂 牛立志 方勇 古善智 田辉 刘宝东 仲楼 庄一平 池嘉昌 孙锡超 阳诺 危志刚 李肖 李晓光 李玉亮 李春海 李岩 杨霞 杨武威 杨坡 杨正强 肖越勇 宋晓明 张开贤 陈仕林 陈炜生 林征宇 林殿杰 孟志强 赵晓菁 胡凯文 柳晨 柳澄 顾春东 徐栋 黄勇 黄广慧 彭忠民 董亮 蒋磊 韩玥 曾庆师 靳勇 雷光焰 翟博 黎海亮 潘杰 中国医师协会肿瘤消融治疗技术专家组 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肿瘤消融专业委员会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消融治疗专业委员会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消融专家委员会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05-322,共18页
局部热消融技术在肺部结节治疗领域正处在起步与发展阶段,为了肺结节热消融治疗的临床实践和规范发展,由"中国医师协会肿瘤消融治疗技术专家组""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肿瘤消融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肿... 局部热消融技术在肺部结节治疗领域正处在起步与发展阶段,为了肺结节热消融治疗的临床实践和规范发展,由"中国医师协会肿瘤消融治疗技术专家组""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肿瘤消融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消融治疗专业委员会""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消融专家委员会"组织多学科国内有关专家,讨论制定了"热消融治疗肺部亚实性结节专家共识(2021年版)"。主要内容包括:(1)肺部亚实性结节的临床评估;(2)热消融治疗肺部亚实性结节技术操作规程、适应证、禁忌证、疗效评价和相关并发症;(3)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筛查 肺亚实性结节 肺磨玻璃结节 热消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癌阴囊转移1例报道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小芸 李达 +1 位作者 方勇 潘宏铭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54-555,共2页
近年来,随着结直肠癌发病率的升高,一些罕见部位转移的报道也越来越多,如结直肠癌转移至子宫内膜及牙龈、脾脏,而转移到阴囊者仍较罕见。浙汀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收治1例结肠癌阴囊转移患者,报告如下。
关键词 结直肠 阴囊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