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直肠癌快速康复外科的发展与问题 被引量:21
1
作者 孔祥兴 丁克峰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895-899,共5页
自2001年快速康复概念提出以来,其在结直肠癌患者手术治疗过程中便有了极为深入的应用。研究表明,接受快速康复的患者获得了早期恢复、缩短了住院时间,同时降低了住院的费用。根据英国NICE指南推荐,快速康复是值得在结直肠癌外科治疗中... 自2001年快速康复概念提出以来,其在结直肠癌患者手术治疗过程中便有了极为深入的应用。研究表明,接受快速康复的患者获得了早期恢复、缩短了住院时间,同时降低了住院的费用。根据英国NICE指南推荐,快速康复是值得在结直肠癌外科治疗中推荐使用的。从结直肠癌快速康复外科的理念与发展、优势、对老年患者康复的作用及经济效益4个方面来探讨快速康复在结直肠癌领域近10年来的发展与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快速康复外科 发展与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临床实践指南更新及展望 被引量:13
2
作者 周美琪 陈海龙 +2 位作者 胡跃 邓甬川 郑树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81-387,共7页
腋窝淋巴结是乳腺癌最常见和最先转移的部位,是早期乳腺癌患者重要的独立预后因子。准确的腋窝淋巴结分期对局部治疗的选择、全身综合治疗决策和预后判断等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是一项腋窝淋巴结准确分期的微创... 腋窝淋巴结是乳腺癌最常见和最先转移的部位,是早期乳腺癌患者重要的独立预后因子。准确的腋窝淋巴结分期对局部治疗的选择、全身综合治疗决策和预后判断等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是一项腋窝淋巴结准确分期的微创活检技术。循证医学Ⅰ级证据证实,对腋窝淋巴结阴性的患者,SLNB可安全而有效地替代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LND),从而显著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但是,SLNB的开展有其特定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尤其是对于某些特定情况如多灶性或多中心病灶、有既往乳腺活检手术史、新辅助化疗后的乳腺癌患者,临床医师应该遵循指南并结合临床实践综合考虑。通常认为如果SLNB阳性则应该进一步行ALND。随着临床实践的积累和最新临床试验结果的公布,乳腺癌腋窝治疗正从单一的手术治疗走向个体化的多学科干预。充分而准确的术前腋窝淋巴结分期将越来越多原来需行SLNB的腋窝淋巴结阳性患者通过更微创的穿刺活检提前筛选出来,因此SLNB的阳性率将大幅度降低,提示今后部分早期乳癌腋窝处理可能将步入一个免除SLNB的无创时代。本文就SLNB临床实践指南的更新及展望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 乳腺肿瘤/病理学 乳腺肿瘤/外科学 腋/外科学 淋巴结切除术 淋巴结/病理学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遗传性大肠癌综合征的特征及诊疗规范 被引量:16
3
作者 李晓芬 袁瑛 张苏展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841-848,共8页
大肠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5%~6%为遗传性大肠癌。遗传性大肠癌综合征是指一系列可引起遗传性大肠癌的疾病,患者患大肠癌的风险显著高于普通人群,早期筛查及干预可降低患者患癌风险。总结了中国人遗传性... 大肠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5%~6%为遗传性大肠癌。遗传性大肠癌综合征是指一系列可引起遗传性大肠癌的疾病,患者患大肠癌的风险显著高于普通人群,早期筛查及干预可降低患者患癌风险。总结了中国人遗传性大肠癌综合征(如Lynch综合征、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和HPeutz—Jeghers综合征等)的临床及遗传学特征。并概述了国内外遗传性大肠癌综合征的诊疗、监测规范,以期加深人们对这些疾病的认识,帮助医务人员早期、准确诊断,及时采取干预及筛查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大肠癌综合征 研究进展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癌伴同时性多发性肺转移患者的多学科临床决策探讨 被引量:3
4
作者 袁瑛 徐栋 +4 位作者 杨琦 贝迪恺 刘月 张苏展 丁克峰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973-978,共6页
结直肠癌患者中肺是继肝脏之后最常见的远处转移器官之一,但由于肺转移发病率较低且生物学侵袭性相对温和,因而与结直肠癌肝转移相比,结直肠癌肺转移无论是关注程度、综合治疗理念还是相关的临床和基础研究都相对匮乏。本文现介绍1例直... 结直肠癌患者中肺是继肝脏之后最常见的远处转移器官之一,但由于肺转移发病率较低且生物学侵袭性相对温和,因而与结直肠癌肝转移相比,结直肠癌肺转移无论是关注程度、综合治疗理念还是相关的临床和基础研究都相对匮乏。本文现介绍1例直肠癌伴同时性多发性肺转移患者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大肠癌诊治中心的多学科综合治疗(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经过,以探讨该类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预后影响因素、合理的综合治疗决策以及现有的诊治争议与共识,以期促进临床诊疗的规范化和个体化,使患者更多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肺转移 多学科讨论 临床完全缓解 观察等待 局部治疗 维持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干扰RNA抑制CD97的表达及其对胃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施小宇 陶思丰 +2 位作者 陈力 彭淑牖 HOANG-VU Cuong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285-1289,共5页
目的:设计合成有效的siRNA-CD97,体外转染胃癌细胞株,观察CD97表达改变及其与胃癌细胞株迁移、侵袭能力改变的关系。方法:采用AGS和MGC803胃癌细胞株。针对CD97基因设计siRNA,采用化学法合成,筛选出最有效的siRNA-CD97。siRNA-CD97转染... 目的:设计合成有效的siRNA-CD97,体外转染胃癌细胞株,观察CD97表达改变及其与胃癌细胞株迁移、侵袭能力改变的关系。方法:采用AGS和MGC803胃癌细胞株。针对CD97基因设计siRNA,采用化学法合成,筛选出最有效的siRNA-CD97。siRNA-CD97转染胃癌细胞后分别用real-time RT-PCR、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检测CD97 mRNA和蛋白表达的改变,MTT法检测细胞活性的改变,并用Transwell细胞迁移和侵袭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在siRNA-CD97转染后48 h,real-time RT-PCR结果显示AGS和MGC803细胞CD97 mRNA的表达量相对于未转染的细胞分别下降了(89.34±9.95)%和(95.42±1.93)%。转染后72 h,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AGS细胞CD97EGF和CD97stalk抗原的表达强度相对于未转染的细胞分别下降了(19.29±3.45)%和(30.11±5.93)%,MGC803细胞CD97EGF和CD97stalk抗原的表达强度相对于未转染的细胞分别下降了(26.25±5.73)%和(16.22±3.23)%。MTT法检测结果显示,siRNA-CD97转染前后细胞的吸光度值没有显著差异。迁移和侵袭实验结果显示,AGS细胞siRNA-CD97转染组迁移和侵袭细胞相对于未转染组分别下降了(67.63±12.03)%和(68.02±15.63)%,MGC803细胞转染组迁移和侵袭细胞相对于未转染组分别下降了(14.92±2.03)%和(22.09±5.43)%。结论:胃癌细胞转染siRNA-CD97能够抑制CD97 mRNA和蛋白表达,随着CD97表达的降低,细胞迁移和转移的能力也明显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97 小干扰RNA 细胞迁移 肿瘤侵袭 AGS细胞 MGC803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乳房切除术中乳头乳晕的血供特点及其评估 被引量:24
6
作者 杨奕 陈益定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72-377,共6页
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nipple-areola complex,NAC)的乳房切除术(nipple-areola complexsparing mastectomy,NSM)在乳腺肿瘤领域的治疗已得到认可,其更好的美容效果也使得这种手术方式的应用日益普及。在手术技巧方面需要着重考虑术后乳... 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nipple-areola complex,NAC)的乳房切除术(nipple-areola complexsparing mastectomy,NSM)在乳腺肿瘤领域的治疗已得到认可,其更好的美容效果也使得这种手术方式的应用日益普及。在手术技巧方面需要着重考虑术后乳头缺血、坏死造成的并发症。患者因素、重建方法以及切口的位置等的选择可以降低这种缺血坏死并发症的发生,而且NSM术中判断NAC的血供更为重要。首先,着重阐述了NAC血供的解剖特点及临床意义;其次,讨论了乳腺MRI检查明确NAC血流灌注分类的方法,包括动脉充盈期、静脉引流期及三维重建最大密度投影(maximal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图像,可以在术前评估NAC的血管解剖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最后,阐述了基于吲哚氰绿(indocyanine green,ICG)荧光成像在术中影像导航的应用,为外科医生提供了术中实时评估乳房皮肤和NAC血流灌注的方法,可以帮助医生检测缺血的情况并及时调整手术方案,降低NSM术后乳头缺血坏死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乳晕复合体 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乳房切除术 血供 乳头缺血坏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鼠李素对乳腺癌细胞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2
7
作者 胡珊 邓甬川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63-567,共5页
为探讨异鼠李素对乳腺癌细胞中的作用及其机制,以两种乳腺癌细胞株MCF7和BT549作为模型细胞株,通过加入不同浓度的异鼠李素,采用MTT法检测其对细胞增殖活性的抑制作用。在确定增殖抑制作用的基础上,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异鼠李素对细胞周... 为探讨异鼠李素对乳腺癌细胞中的作用及其机制,以两种乳腺癌细胞株MCF7和BT549作为模型细胞株,通过加入不同浓度的异鼠李素,采用MTT法检测其对细胞增殖活性的抑制作用。在确定增殖抑制作用的基础上,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异鼠李素对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及采用免疫印迹的方法观察异鼠李素对细胞增殖及凋亡信号通路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异鼠李素可显著抑制乳腺癌细胞株MCF7及BT-549的增殖,其IC50分别为11.72和8.74μmol/L;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异鼠李素可引起细胞G1期的周期阻滞及促进细胞的凋亡,信号通路分析显示异鼠李素可减少细胞增殖通路蛋白AKT和ERK的磷酸化及增殖核抗原Ki67的表达,减少Bcl-2的表达及增加Bax的表达,促进Caspase 3的剪切,从而导致细胞的凋亡。因此,异鼠李素具有显著的抗乳腺癌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抑制细胞的增殖通路及促进细胞的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鼠李素 乳腺癌 增殖 凋亡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Ⅲ–Ⅳ期胰腺癌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沈彦伟 张玮 +3 位作者 陈嘉妮 赵福光 王志康 胡晓晔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564-2570,共7页
晚期(Ⅲ、Ⅳ期)胰腺癌恶性程度高,可采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通过超声波高热效应杀伤肿瘤。为评价HIFU治疗Ⅲ–Ⅳ期胰腺癌的价值,随访83例接受HIFU治疗的患者,采用Kaplan-Meier生存函数法及COX回归分析法分析了患者生存情况及影响... 晚期(Ⅲ、Ⅳ期)胰腺癌恶性程度高,可采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通过超声波高热效应杀伤肿瘤。为评价HIFU治疗Ⅲ–Ⅳ期胰腺癌的价值,随访83例接受HIFU治疗的患者,采用Kaplan-Meier生存函数法及COX回归分析法分析了患者生存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83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2.5个月(95%置信区间:10.48~14.54个月),1 a的总生存率(OS)为36.14%,2 a的OS为6.02%。肿瘤初治分期为Ⅲ期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比Ⅳ期的患者长2.96个月(统计学中P=0.052),男性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比女性患者的长2.5个月(P=0.124);由于样本有限,所得结果均未达显著性差异。因此,HIFU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非侵入性微创胰腺癌治疗方法,其疗效优于其他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高强度聚焦超声疗法 Kaplan-Meier生存函数分析 COX回归分析 总生存率 ECOG评分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比例风险模型生存分析方法的选择及应用 被引量:9
9
作者 刘宏 许燕波 何雪心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7-131,共5页
在医学研究中,生存分析是我们研究某种治疗方法或药物疗效的常用方法。生存分析的常用方法有Kaplan-Meier法(K-M法)、寿命表法、log-rank检验以及Cox比例风险(Coxph)模型等。任何统计分析方法都有其适用条件,如比例风险Coxph模型组间危... 在医学研究中,生存分析是我们研究某种治疗方法或药物疗效的常用方法。生存分析的常用方法有Kaplan-Meier法(K-M法)、寿命表法、log-rank检验以及Cox比例风险(Coxph)模型等。任何统计分析方法都有其适用条件,如比例风险Coxph模型组间危险率(hazard ratio,HR)必须满足比例风险(proportional hazard,PH)假定,即HR值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不满足PH假定时log-rank检验的检验效能下降,最终得到的统计学结果可能会掩盖治疗效果的真实性。本文将介绍几种不满足比例风险时适用的统计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寿命表法 统计学结果 生存分析方法 危险率 比例风险模型 统计学方法 选择及应用 检验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趋化因子CCL28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0
10
作者 龚迪和 丁克峰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04-309,共6页
背景与目的:目前已知趋化因子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对CCL28在乳腺癌的功能报道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趋化因子CCL28在人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乳腺癌相关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 背景与目的:目前已知趋化因子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对CCL28在乳腺癌的功能报道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趋化因子CCL28在人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乳腺癌相关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趋化因子CCL28在150例乳腺癌、相应癌旁正常乳腺组织的表达差异情况;分析乳腺癌中CCL28表达与患者年龄、临床分期、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状况、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等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结果:①CCL28在乳腺癌组及癌旁正常乳腺组中均有表达,在乳腺癌组中CCL28的阳性表达率为54.6%,在癌旁正常乳腺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3%;CCL28在乳腺癌组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乳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②CCL28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肿瘤直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与否、ER、PR及HER-2的表达等临床病理指标无关(P>0.05)。结论:CCL28在乳腺癌中呈现高表达而在癌旁正常乳腺组织则表达较少,CCL28可能与乳腺癌发生、发展有关。CCL28在乳腺癌中表达的高低与发生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的相关性,CCL28能否作为预测淋巴结转移的指标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L28 乳腺癌 临床病理指标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素αvβ6对结肠癌细胞中整合素αvβ5内吞胞吐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琦 王健 +3 位作者 陈融 彭程 牛卫博 牛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154-2159,共6页
目的:探讨整合素αvβ6对结肠癌细胞中整合素αvβ5内吞胞吐循环及细胞黏附、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不同细胞中整合素αvβ6和αvβ5的表达情况,通过整合素内吞实验、胞吐实验和capture-ELISA实验检测不同细胞... 目的:探讨整合素αvβ6对结肠癌细胞中整合素αvβ5内吞胞吐循环及细胞黏附、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不同细胞中整合素αvβ6和αvβ5的表达情况,通过整合素内吞实验、胞吐实验和capture-ELISA实验检测不同细胞中整合素αvβ6和αvβ5的内吞胞吐循环时相,利用细胞黏附实验和细胞迁移实验检测各种细胞在不同基质表面黏附和迁移能力的差异。结果:SW480、SW480 wild-typeβ6和SW480 mock细胞中整合素αv亚基和β5亚基的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SW480 wild-typeβ6细胞中整合素β6亚基的表达显著高于另外2种细胞(P<0.05);SW480细胞中整合素αvβ5存在内吞胞吐循环,但当向SW480细胞中转染β6亚基后,整合素αvβ6进行内吞胞吐循环的同时,会对整合素αvβ5的内吞和胞吐过程产生抑制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细胞中整合素αvβ6和αvβ5的内吞胞吐循环的差异,会影响细胞在纤连蛋白(整合素αvβ6配体)和玻连蛋白(整合素αvβ5配体)表面的黏附和迁移能力。结论:整合素αvβ6和αvβ5拥有共同的α亚基,它们在细胞内的内吞胞吐循环存在某种竞争性关系,当二者同时存在时,整合素αvβ6会抑制αvβ5的内吞胞吐循环过程,并由此对细胞在相应基质表面黏附和迁移能力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素类 结肠肿瘤 胞吞作用 胞吐作用 细胞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指纹图谱在乳腺癌诊断与随访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跃 余捷凯 +2 位作者 张苏展 刘建 郑树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00-704,共5页
目的:应用表面加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和CM10蛋白质芯片检测乳腺癌患者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筛选候选肿瘤标志物,建立、验证诊断模型并初步探讨其在术后随访监测中的价值。方法:SELDI-TOF-MS技术及CM10芯片检测63... 目的:应用表面加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和CM10蛋白质芯片检测乳腺癌患者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筛选候选肿瘤标志物,建立、验证诊断模型并初步探讨其在术后随访监测中的价值。方法:SELDI-TOF-MS技术及CM10芯片检测63例乳腺癌和40例健康人的指纹图谱,ZJU-PDAS软件筛选标志物、建立模型,在另23例乳腺癌和20例健康人中盲法验证模型;并检测16份术后标本以探索其随访监测价值。结果:质荷比(m/z)为3.9kD和5.6kD的2个蛋白质峰(分别命名为BC1和BC2)构建的模型诊断乳腺癌灵敏度为87.30%(55/63)、特异度为95.00%(38/40);盲法验证灵敏度为95.65%(22/23)、特异度为85.00%(17/20);对不同病期患者具有相同诊断效力(P>0.05)。BC1手术后表达升高;BC2手术后表达降低,且复发转移组表达高于无瘤生存组(P<0.05)。结论:该方法在乳腺癌的诊断、术后随访及肿瘤标志物筛选等方面具有一定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蛋白质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临床多学科合作模式治疗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苏展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1年第6期5-7,共3页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临床学科逐渐分化出各种专业级专科,诊疗技术专业化的程度更加深入,这种发展一方面使专科医生的专科技能日益提高,培养学习时间缩短,各专科的新技术更新加速,对专科医生的要求提高,但另一方面也使医生的专业知识面...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临床学科逐渐分化出各种专业级专科,诊疗技术专业化的程度更加深入,这种发展一方面使专科医生的专科技能日益提高,培养学习时间缩短,各专科的新技术更新加速,对专科医生的要求提高,但另一方面也使医生的专业知识面较以前变得狭窄,日常执业中接触的疾病谱也变得单一。不同学科之间的发展和技术是其他学科医生难以跟踪学习的,为适应这种亚专科的飞速发展,对单一癌种的临床多学科合作模式就应运而生。癌症的临床多学科合作模式在国外已推行二十多年,已渐成为癌症诊治中的标准程序。在国内大多数肿瘤专科医院和三级医院的肿瘤学科均已不同程度地进行了临床多学科合作模式治疗癌症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多学科 学术秘书 前评估 MDT Ⅲ期结肠癌 低位直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ynch综合征的诊治进展和家系管理 被引量:9
14
作者 钟晨菡 李晓芬 +1 位作者 徐栋 袁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883-886,共4页
Lynch综合征(Lynch syndrome,LS)是遗传性结直肠癌中最常见(约占5%)的一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错配修复基因的种系突变和微卫星不稳定是其区别于其他遗传性结直肠癌的两大特点。近年来,研究发现在诊断和治疗上,LS与散发性结直肠癌有一... Lynch综合征(Lynch syndrome,LS)是遗传性结直肠癌中最常见(约占5%)的一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错配修复基因的种系突变和微卫星不稳定是其区别于其他遗传性结直肠癌的两大特点。近年来,研究发现在诊断和治疗上,LS与散发性结直肠癌有一定的区别;此外除了患者本人的诊断和治疗,整个家系的管理也至关重要。此类疾病应当引起临床高度重视。本文对LS的最初定义、诊断标准和筛查标准的变迁、最新治疗进展和家系管理进行综述,旨在帮助临床了解LS,给予患者合理的治疗,以及对其家系成员适当的干预和监控,尽可能降低患癌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结直肠癌 LYNCH综合征 错配修复基因 微卫星不稳定性 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辅助化疗前后激素受体变化的乳腺癌患者辅助内分泌治疗的疗效 被引量:3
15
作者 夏光发 朱娟英 +3 位作者 袁军 曹博 唐婕 陈益定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14-619,共6页
目的:探讨接受新辅助化疗后激素受体由阳性转变为阴性的乳腺癌患者接受辅助内分泌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嘉兴市妇幼保健院接受新辅助化疗后激素受体由阳性转为阴性的乳腺癌患者106例,按照是否接受辅... 目的:探讨接受新辅助化疗后激素受体由阳性转变为阴性的乳腺癌患者接受辅助内分泌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嘉兴市妇幼保健院接受新辅助化疗后激素受体由阳性转为阴性的乳腺癌患者106例,按照是否接受辅助内分泌治疗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析辅助内分泌治疗对其预后的影响,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并通过log—rank法比较不同患者的生存差异,使用Cox模型对患者无病存活率、总存活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106例患者中61例(57.5%)使用了辅助内分泌治疗,中位随访时间为68(14~103)个月。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状态、临床分期、术后腋窝淋巴结状态以及是否接受辅助内分泌治疗与患者5年无病存活率和总存活率显著相关(均P〈0.05),观察组患者5年无病存活率和总存活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77.1%与53.5%,80.9%与71.0%,均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是否接受辅助内分泌治疗是患者5年无病存活率的独立预测指标(HR=2.096,95%CI:1.081—4.065,P〈0.05)。结论:激素受体在新辅助化疗后由阳性转为阴性的乳腺癌患者仍可从辅助内分泌治疗中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治疗 乳腺肿瘤/病理学 受体 雌激素 受体 孕酮 辅助 化疗/方法 治疗结果 存活率 回顾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NF6重组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对大肠癌SW620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耿海涛 肖乾 +2 位作者 徐邓勇 胡立锋 丁克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6-70,共5页
目的构建HNF6的慢病毒载体pLeno-DCE-HA-HNF6,建立稳定表达HNF6的大肠癌细胞系并观察HNF6对大肠癌细胞系SW620的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构建HNF6慢病毒载体pLeno-DCE-HA-HNF6,感染293T细胞,收集上清测定病毒滴度;病毒颗粒转染SW620细... 目的构建HNF6的慢病毒载体pLeno-DCE-HA-HNF6,建立稳定表达HNF6的大肠癌细胞系并观察HNF6对大肠癌细胞系SW620的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构建HNF6慢病毒载体pLeno-DCE-HA-HNF6,感染293T细胞,收集上清测定病毒滴度;病毒颗粒转染SW620细胞,通过荧光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观察转染效率;定量PCR(q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HNF6的表达;应用Transwell和划痕试验观察SW620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变化。结果通过PCR及酶切鉴定成功构建pLeno-DCE-HA-HNF6载体;包装并得到高滴度的病毒颗粒;转染SW620后,q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到HNF6表达明显升高;HNF6导致SW620明显的细胞形态变化,Transwell及划痕试验证明HNF6使SW620细胞迁移能力降低。结论成功构建并包装得到HNF6的慢病毒颗粒,建立稳定表达HNF6的大肠癌细胞系SW620-HNF6,证明过表达HNF6后可以抑制大肠癌侵袭转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核因子6 SW620 慢病毒 大肠癌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