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扰素抗肿瘤个性化标记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潘驰 黄建瑾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92-295,共4页
干扰素(interferon,IFN)是具有抗病毒、免疫调节和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的细胞因子,可应用于治疗多种肿瘤,但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剂量往往较大,因此给患者带来较严重的不良反应,并且干扰素治疗仅能使部分患者获益。为了提高干扰素治疗的... 干扰素(interferon,IFN)是具有抗病毒、免疫调节和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的细胞因子,可应用于治疗多种肿瘤,但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剂量往往较大,因此给患者带来较严重的不良反应,并且干扰素治疗仅能使部分患者获益。为了提高干扰素治疗的疗效,并降低其不良反应,近几年研究主要集中于探索其抗肿瘤机制和个性化标记物。最近研究发现,许多干扰素相关的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不仅与肿瘤发生有关,还可预测干扰素治疗的敏感性和预后,如干扰素调节因子(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IRF)、IFNAR2 mRNA、microRNA、IFITM-1等,其中检测外周血中的标记物极具有临床普及潜力。本文就近几年干扰素抗肿瘤个性化生物标记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 个性化 生物指标 抗肿瘤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硒结合蛋白1作为肿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张晨静 潘驰 +1 位作者 潘文胜 陈光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4-117,共4页
硒结合蛋白1(SBP1)共价结合于硒参与多种细胞内硒的转运。然而硒是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与肿瘤的发生有密切联系,是一种新型抗肿瘤物质。近年来随着对SBP1研究的深入,发现其不但可作为预后指导个性化治疗策略的一种新型生物标志物,而且... 硒结合蛋白1(SBP1)共价结合于硒参与多种细胞内硒的转运。然而硒是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与肿瘤的发生有密切联系,是一种新型抗肿瘤物质。近年来随着对SBP1研究的深入,发现其不但可作为预后指导个性化治疗策略的一种新型生物标志物,而且有望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并提高肿瘤细胞的化疗敏感性,作为一种新型抗肿瘤治疗策略应用于临床。该文旨在探讨SBP1的抗肿瘤机制及其作为潜在肿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以期指导临床肿瘤个性化治疗,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结合蛋白1 个性化指标 抗肿瘤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遗传性大肠癌综合征的特征及诊疗规范 被引量:16
3
作者 李晓芬 袁瑛 张苏展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841-848,共8页
大肠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5%~6%为遗传性大肠癌。遗传性大肠癌综合征是指一系列可引起遗传性大肠癌的疾病,患者患大肠癌的风险显著高于普通人群,早期筛查及干预可降低患者患癌风险。总结了中国人遗传性... 大肠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5%~6%为遗传性大肠癌。遗传性大肠癌综合征是指一系列可引起遗传性大肠癌的疾病,患者患大肠癌的风险显著高于普通人群,早期筛查及干预可降低患者患癌风险。总结了中国人遗传性大肠癌综合征(如Lynch综合征、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和HPeutz—Jeghers综合征等)的临床及遗传学特征。并概述了国内外遗传性大肠癌综合征的诊疗、监测规范,以期加深人们对这些疾病的认识,帮助医务人员早期、准确诊断,及时采取干预及筛查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大肠癌综合征 研究进展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癌伴同时性多发性肺转移患者的多学科临床决策探讨 被引量:3
4
作者 袁瑛 徐栋 +4 位作者 杨琦 贝迪恺 刘月 张苏展 丁克峰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973-978,共6页
结直肠癌患者中肺是继肝脏之后最常见的远处转移器官之一,但由于肺转移发病率较低且生物学侵袭性相对温和,因而与结直肠癌肝转移相比,结直肠癌肺转移无论是关注程度、综合治疗理念还是相关的临床和基础研究都相对匮乏。本文现介绍1例直... 结直肠癌患者中肺是继肝脏之后最常见的远处转移器官之一,但由于肺转移发病率较低且生物学侵袭性相对温和,因而与结直肠癌肝转移相比,结直肠癌肺转移无论是关注程度、综合治疗理念还是相关的临床和基础研究都相对匮乏。本文现介绍1例直肠癌伴同时性多发性肺转移患者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大肠癌诊治中心的多学科综合治疗(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经过,以探讨该类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预后影响因素、合理的综合治疗决策以及现有的诊治争议与共识,以期促进临床诊疗的规范化和个体化,使患者更多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肺转移 多学科讨论 临床完全缓解 观察等待 局部治疗 维持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Ⅲ–Ⅳ期胰腺癌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沈彦伟 张玮 +3 位作者 陈嘉妮 赵福光 王志康 胡晓晔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564-2570,共7页
晚期(Ⅲ、Ⅳ期)胰腺癌恶性程度高,可采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通过超声波高热效应杀伤肿瘤。为评价HIFU治疗Ⅲ–Ⅳ期胰腺癌的价值,随访83例接受HIFU治疗的患者,采用Kaplan-Meier生存函数法及COX回归分析法分析了患者生存情况及影响... 晚期(Ⅲ、Ⅳ期)胰腺癌恶性程度高,可采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通过超声波高热效应杀伤肿瘤。为评价HIFU治疗Ⅲ–Ⅳ期胰腺癌的价值,随访83例接受HIFU治疗的患者,采用Kaplan-Meier生存函数法及COX回归分析法分析了患者生存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83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2.5个月(95%置信区间:10.48~14.54个月),1 a的总生存率(OS)为36.14%,2 a的OS为6.02%。肿瘤初治分期为Ⅲ期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比Ⅳ期的患者长2.96个月(统计学中P=0.052),男性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比女性患者的长2.5个月(P=0.124);由于样本有限,所得结果均未达显著性差异。因此,HIFU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非侵入性微创胰腺癌治疗方法,其疗效优于其他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高强度聚焦超声疗法 Kaplan-Meier生存函数分析 COX回归分析 总生存率 ECOG评分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比例风险模型生存分析方法的选择及应用 被引量:9
6
作者 刘宏 许燕波 何雪心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7-131,共5页
在医学研究中,生存分析是我们研究某种治疗方法或药物疗效的常用方法。生存分析的常用方法有Kaplan-Meier法(K-M法)、寿命表法、log-rank检验以及Cox比例风险(Coxph)模型等。任何统计分析方法都有其适用条件,如比例风险Coxph模型组间危... 在医学研究中,生存分析是我们研究某种治疗方法或药物疗效的常用方法。生存分析的常用方法有Kaplan-Meier法(K-M法)、寿命表法、log-rank检验以及Cox比例风险(Coxph)模型等。任何统计分析方法都有其适用条件,如比例风险Coxph模型组间危险率(hazard ratio,HR)必须满足比例风险(proportional hazard,PH)假定,即HR值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不满足PH假定时log-rank检验的检验效能下降,最终得到的统计学结果可能会掩盖治疗效果的真实性。本文将介绍几种不满足比例风险时适用的统计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寿命表法 统计学结果 生存分析方法 危险率 比例风险模型 统计学方法 选择及应用 检验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ynch综合征的诊治进展和家系管理 被引量:9
7
作者 钟晨菡 李晓芬 +1 位作者 徐栋 袁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883-886,共4页
Lynch综合征(Lynch syndrome,LS)是遗传性结直肠癌中最常见(约占5%)的一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错配修复基因的种系突变和微卫星不稳定是其区别于其他遗传性结直肠癌的两大特点。近年来,研究发现在诊断和治疗上,LS与散发性结直肠癌有一... Lynch综合征(Lynch syndrome,LS)是遗传性结直肠癌中最常见(约占5%)的一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错配修复基因的种系突变和微卫星不稳定是其区别于其他遗传性结直肠癌的两大特点。近年来,研究发现在诊断和治疗上,LS与散发性结直肠癌有一定的区别;此外除了患者本人的诊断和治疗,整个家系的管理也至关重要。此类疾病应当引起临床高度重视。本文对LS的最初定义、诊断标准和筛查标准的变迁、最新治疗进展和家系管理进行综述,旨在帮助临床了解LS,给予患者合理的治疗,以及对其家系成员适当的干预和监控,尽可能降低患癌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结直肠癌 LYNCH综合征 错配修复基因 微卫星不稳定性 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8
作者 阿迪莱·艾萨 赵菁 袁瑛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02-709,共8页
乳腺癌是目前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内分泌治疗是激素受体(HR)阳性乳腺癌重要的治疗方式,治疗药物主要分为绝经前使用的雌激素受体拮抗剂和绝经后使用的芳香化酶抑制剂等,但耐药问题是目前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重大挑战。该文... 乳腺癌是目前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内分泌治疗是激素受体(HR)阳性乳腺癌重要的治疗方式,治疗药物主要分为绝经前使用的雌激素受体拮抗剂和绝经后使用的芳香化酶抑制剂等,但耐药问题是目前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重大挑战。该文从基因调控、雌激素与共调辅助因子、生长因子信号通路、细胞周期调控机制、自噬与凋亡机制、非编码RNA调控、免疫监视等方面对绝经前后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耐药机制和最新的研究结果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解决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耐药问题提供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内分泌治疗耐药 雌激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GWAS时代结直肠癌致病SNP功能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李以格 张丹丹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03-214,共12页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受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影响的复杂疾病,其中遗传因素发挥重要作用。至今,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GWAS)已经发现了大量与结直肠癌风险相关的遗传变异。随之而来的后GWAS时代...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受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影响的复杂疾病,其中遗传因素发挥重要作用。至今,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GWAS)已经发现了大量与结直肠癌风险相关的遗传变异。随之而来的后GWAS时代,越来越多的研究侧重于利用多组学数据和功能实验对潜在的致病位点进行解析。分析表明绝大多数风险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于非编码区,可能通过影响转录因子结合、表观遗传修饰、染色质可及性、基因组高级结构等,调控靶基因表达。本文对后GWAS时代结直肠癌致病位点的机制研究进行综述,阐述了后GWAS对于理解结直肠癌分子机制的重要意义,并探讨了结直肠癌GWAS的应用和前景,为实现GWAS成果转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后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单核苷酸多态性 致病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1期乳腺癌患者发生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风险列线图的建立 被引量:13
10
作者 付媛媛 姜晶鑫 +1 位作者 陈述政 邱福铭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1-89,共9页
目的:建立T1期(原发肿瘤最大直径2 cm及以下)乳腺癌患者发生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风险的列线图。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及浙江大学丽水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T1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共入组907... 目的:建立T1期(原发肿瘤最大直径2 cm及以下)乳腺癌患者发生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风险的列线图。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及浙江大学丽水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T1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共入组907例患者,其中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患者作为建模组(n=573),浙江大学丽水医院患者作为验证组(n=334)。运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风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一步筛选独立影响因素,利用影响因素建立预测T1期乳腺癌患者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风险的列线图。运用C指数、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校准曲线以及临床决策曲线分析模型的校准度、预测能力和临床效益。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1期乳腺癌患者发生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与原发肿瘤大小、脉管癌栓、Ki-67、组织病理学分级和分子分型相关(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1期乳腺癌患者发生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为原发肿瘤大于0.5cm、有脉管癌栓、Ki-67阳性、雌激素受体(ER)阳性以及组织病理学分级2~3级(P<0.05或P<0.01)。基于上述5个独立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建模组和验证组C指数分别为0.739(95%CI:0.693~0.785)和0.736(95%CI:0.678~0.793),模型预测能力良好。建模组和验证组校正曲线、临床决策曲线提示模型一致性和临床获益良好。结论:原发肿瘤大小、组织病理学分级、脉管癌栓、Ki-67和ER状态是T1期乳腺癌患者发生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重要预测因素。建立的风险预测列线图可以有效预测患者发生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风险,为临床医生制订个体化的腋窝管理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淋巴转移 危险因素 列线图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卵巢甲状腺肿类癌5例临床病理分析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1
作者 蒋冰晶 傅健飞 +5 位作者 郑红娟 陈真伟 胡斌 王利霞 陈春艳 袁瑛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44-1151,共8页
目的报道5例原发性卵巢甲状腺肿类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方式并进行文献复习,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20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收治的3例及东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例原发性卵巢甲状腺肿类癌患者的临... 目的报道5例原发性卵巢甲状腺肿类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方式并进行文献复习,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20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收治的3例及东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例原发性卵巢甲状腺肿类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镜下形态、免疫组织化学表型。结合文献报道的28例患者,总结原发性卵巢甲状腺肿类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方式。结果例1和例5为原发性卵巢甲状腺肿类癌,例2和例4为原发性卵巢甲状腺肿类癌合并囊性畸胎瘤(其中例2尚伴黏液型类癌),例3为原发性卵巢甲状腺肿类癌伴黏液型类癌。5例患者甲状腺肿类癌的甲状腺滤泡成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均呈甲状腺标记物阳性,类癌成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均呈神经内分泌标记物及生长抑素受体2(SSTR2)阳性,例2和例3中黏液型类癌均呈突触素(Syn)阳性、嗜铬素A(CgA)阳性、CDX2阳性。5例患者肿瘤Ki-67增殖指数均<2%。此外,5例患者的甲状腺滤泡不同程度地表达神经内分泌标记物。4例术后随访未发现肿瘤复发转移,1例失访。在PubMed和SEER数据库分别检索了1971-2021年和1988-2011年报道的原发性卵巢甲状腺肿类癌病例,共28例,患者平均年龄分别为51岁和46岁,除1例出现淋巴结转移和1例死亡外,其余在随访期间均未发现肿瘤复发转移。结论原发性卵巢甲状腺肿类癌是一种罕见的卵巢肿瘤,部分病例可伴囊性畸胎瘤及黏液型类癌,常缺少典型的临床表现,病理取材及诊断时应避免漏诊。Ⅰ期患者可选择保留更多脏器功能的手术方式,预后较好,但需长期随访以排除复发及隐匿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甲状腺肿类癌 神经内分泌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国人Lynch综合征临床标准的家族性结直肠癌胚系突变谱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梦园 朱丽珍 +7 位作者 张鼎 吴斌 顾艳宏 吴涛 张敬东 邱萌 潘杰 袁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1215-1223,共9页
目的:Lynch综合征作为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恶性肿瘤综合征,基于肿瘤家族史对患者进行初筛是目前Lynch综合征筛查的主要手段。本研究旨在明确符合中国人Lynch综合征临床标准的结直肠癌患者最终确诊为Lynch综合征的比例,以及二代测序在... 目的:Lynch综合征作为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恶性肿瘤综合征,基于肿瘤家族史对患者进行初筛是目前Lynch综合征筛查的主要手段。本研究旨在明确符合中国人Lynch综合征临床标准的结直肠癌患者最终确诊为Lynch综合征的比例,以及二代测序在Lynch综合征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方法:2017年2月至2019年10月纳入85例就诊于国内7家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北京协和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辽宁省肿瘤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和温州市中心医院)无血缘关系的符合中国人Lynch综合征临床标准的结直肠癌患者,利用含61个已报道与遗传性肿瘤相关基因的二代测序平台检测入组先证者的胚系突变。对于检出的临床意义不明的基因变异,通过一代测序、多重荧光PCR毛细管电泳检测肿瘤组织微卫星状态等手段判读该变异的致病意义。结果:符合中国人Lynch综合征临床标准的结直肠癌患者中,28.2%检测出Lynch综合征关键基因已知致病性或疑似致病性胚系突变,另外15.3%患者携带上述基因的临床意义不明的变异。通过对这些变异进行分析,本研究认为MLH1基因c.2240_2255 delCTGATCTATACAAAGT通读突变为遗传性结直肠癌的致病性突变;然而目前尚缺乏充足证据证明MLH3基因第2~11号外显子大片段重复与遗传性结直肠癌的发生存在密切联系。结论:本研究发现同样基于符合中国人Lynch综合征临床标准的结直肠癌患者,与既往利用一代测序的研究报道相比,二代测序并未提高Lynch综合征的确诊率。但是,二代测序会带来大量临床意义不明的突变。需要谨慎对待尚未明确的基因突变检测结果,必要时应该进行更深入的家系研究和更全面的分子检测以明确这些突变的致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YNCH综合征 MLH1基因 通读突变 二代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