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ELDI-TOF-MS技术在口腔黏膜癌前病变和口腔鳞癌的唾液诊断模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平飞云 孙钢 何虹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03-208,共6页
目的:分析唾液中蛋白质组对口腔鳞癌患者的动态变化的意义,对口腔鳞癌和癌前病变的相关诊断模型的建立进行初步探索。方法:按标准提取唾液标本,采用SELDI-TOF-MS技术,对17例口腔鳞癌患者、7例区域性转移患者、8例白斑患者和15例健康志... 目的:分析唾液中蛋白质组对口腔鳞癌患者的动态变化的意义,对口腔鳞癌和癌前病变的相关诊断模型的建立进行初步探索。方法:按标准提取唾液标本,采用SELDI-TOF-MS技术,对17例口腔鳞癌患者、7例区域性转移患者、8例白斑患者和15例健康志愿者的唾液蛋白质指纹图谱进行比较,并采用整合性生物信息学方法建立诊断模型。结果:得到唾液诊断模型Ⅰ,为原发性口腔鳞癌患者与正常人的诊断模型:质荷比分别为5797、2902、3883和4951的4个蛋白质峰。其中5797、2902和3883在原发性口腔鳞癌患者唾液中低表达。4951在原发性口腔鳞癌患者唾液中高表达。敏感性为93.33%,特异性为88.24%,总准确率为90.63%。唾液诊断模型Ⅱ,为OSCC区域性转移患者与正常人的诊断模型:质荷比分别为5446、4934、4968、3296、4800和2901的6个蛋白质峰。其中5446、4934和3296在口腔鳞癌区域性转移患者唾液中高表达。4968、4800和2901在口腔鳞癌区域性转移患者唾液中低表达,敏感性为100.00%,特异性为85.71%,总准确率为95.45%。唾液诊断模型Ⅲ,为白斑患者与正常人的诊断模型:质荷比分别为9515、2230、2238、5694和2646的5个蛋白质峰。其中9515和5694在白斑患者唾液中高表达。2230、2238和2646在白斑患者唾液中低表达,敏感性为93.33%,特异性为85.71%,总准确率为86.96%。结论:结合SELDI-TOF-MS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唾液对肿瘤的诊断意义将进一步发挥其价值。本研究根据口腔粘膜上皮癌前病变、癌变、转移的唾液蛋白质组的变化,初步建立了3个早期诊断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肿瘤 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唾液 蛋白质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地龙提取液的促成骨作用及对实验性牙槽骨吸收疗效的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丁佩惠 唐琪 +1 位作者 陈莉丽 严杰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84-689,共6页
探讨了中药地龙水提液和醇提液有无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和基质矿化的作用及对大鼠牙槽骨吸收疗效进行了研究.制备地龙的水相及醇相提取液,以小鼠成骨细胞株MC3T3-E1作为体外药效的试验模型,分别通过MTT法,流式细胞术,碱性磷酸酶活性... 探讨了中药地龙水提液和醇提液有无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和基质矿化的作用及对大鼠牙槽骨吸收疗效进行了研究.制备地龙的水相及醇相提取液,以小鼠成骨细胞株MC3T3-E1作为体外药效的试验模型,分别通过MTT法,流式细胞术,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骨钙素检测和Vonkossa基质矿化染色法观察上述药物的促细胞增殖、分化、基质矿化作用.以实验牙位龈正中注射脂多糖建立的SD大鼠实验性牙槽骨吸收作为体内药效试验模型,通过组织切片形态学骨密度观察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评价上述药物对大鼠实验性牙槽骨吸收的疗效.结果发现:1mg.L-1水提液,0.01mg.L-1和1mg.L-1醇提液能显著促进MC3T3-E1细胞增殖.各浓度的水提液和醇提液均能使S期细胞百分率升高,G1期细胞百分率减少.0.01mg.L-1水提液和1mg.L-1醇提液作用于细胞的第1~3d内、100mg·L-1醇提液作用第7~9d内、100mg·L-1水提液作用第10~12d内可显著提高细胞骨钙素合成和分泌.0.01mg·L-1水提液和醇提液,1mg·L-1水提液可显著促进细胞体外基质矿化.地龙水提液和醇提液组的骨密度均有显著增高,破骨细胞数显著降低.阴性对照组至第30d时牙槽骨仍可见大量破骨细胞.结果表明:地龙水相和醇相提取物中均存在较高活性的促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和基质矿化的物质,且对实验性牙槽骨吸收模型有一定治疗作用,可抑制其牙槽骨吸收,促进成骨活动使其修复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地龙 成骨细胞 增殖 分化 基质矿化 实验性牙槽骨吸收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形羟基磷灰石纳米颗粒的可控合成及其对间充质干细胞生长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周琰春 蔡玉荣 +3 位作者 刘丽 刘玉侃 张铭 章燕珍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335-1340,共6页
本文采用CTAB为添加剂进行球形纳米相羟基磷灰石(nHAP)的可控合成,并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精密接触角测量仪对所制得的纳米颗粒的物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得的纳米颗粒为部... 本文采用CTAB为添加剂进行球形纳米相羟基磷灰石(nHAP)的可控合成,并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精密接触角测量仪对所制得的纳米颗粒的物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得的纳米颗粒为部分结晶的羟基磷灰石,颗粒为均匀球形,粒径约为20nm,具有很好的亲水性。由该纳米颗粒构成的生长基质有利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贴壁、增殖以及成骨分化,是一种良好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球形 可控合成 间充质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髁突矢状骨折治疗中侧向拉力螺钉的应用及关节盘处理 被引量:8
4
作者 徐昕 平飞云 严君烈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8年第5期519-523,共5页
目的:探讨侧向拉力螺钉在髁突矢状骨折内固定治疗中的应用,以及颞下颌关节盘的复位固定在髁突矢状骨折治疗中的作用及疗效。方法:对16例患者19侧髁突矢状骨折的骨折片复位后,进行侧向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术中同时对移位的关节盘进行复... 目的:探讨侧向拉力螺钉在髁突矢状骨折内固定治疗中的应用,以及颞下颌关节盘的复位固定在髁突矢状骨折治疗中的作用及疗效。方法:对16例患者19侧髁突矢状骨折的骨折片复位后,进行侧向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术中同时对移位的关节盘进行复位固定。术后进行张口训练,随访期进行临床和影像学复查。结果:全部患者术后骨折片复位固定良好,骨折片未见有移位和吸收征象,关节盘位置恢复正常。11例患者13侧术后有额纹不同程度减弱,面神经功能评价95分,术后6个月平均恢复到100分。患者术后牙合关系均恢复至髁突骨折前状态,无面瘫、错牙合和张口受限发生,无患侧关节区疼痛不适。术后3个月张口度最大43mm,最小32mm,平均37mm;术后6个月平均张口度38mm。结论:髁突矢状骨折的侧向拉力螺钉应用及关节盘的复位固定治疗,效果明显,方法可靠,可以达到稳定的复位固定目的,并早期恢复颞下颌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髁状突/损伤 下颌骨折/外科学 骨螺丝 骨折固定术 颞下颌关节盘/损伤 脱位/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牙周炎龈下厌氧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陈莉丽 唐琪 +2 位作者 吴燕岷 孙伟莲 严杰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9-40,共2页
分离并鉴定了 32 9例成人牙周炎龈下优势厌氧菌群 ,并对不同病程中的菌群变迁、厌氧菌的药物敏感性进行了分析。成人牙周炎龈下标本中厌氧菌阳性检出率为 97.9% ,其中以牙龈紫质单胞菌检出率最高 (38.5 % ) ,具核梭杆菌次之 (18.9% )。... 分离并鉴定了 32 9例成人牙周炎龈下优势厌氧菌群 ,并对不同病程中的菌群变迁、厌氧菌的药物敏感性进行了分析。成人牙周炎龈下标本中厌氧菌阳性检出率为 97.9% ,其中以牙龈紫质单胞菌检出率最高 (38.5 % ) ,具核梭杆菌次之 (18.9% )。随着牙周病变程度的加重 ,牙龈紫质单胞菌、具核梭杆菌、产黑色素普氏菌、星群厌氧链球菌、厌氧消化链球菌的检出率增高 (P <0 .0 5 ) ,小韦荣球菌的检出率下降 (P <0 .0 1) ,表明前 5种厌氧菌在AP发病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小韦荣球菌与之无关。替硝唑、甲硝唑和克林霉素对 438株革兰氏阴性厌氧菌的MIC90 分别为 1~ 8,2~ 8和 4~ 16mg/L ,对 2 78株革兰氏阳性厌氧菌的MIC90 分别为 16~ 32 ,16~ 6 4和 4~ 16mg/L ,表明替硝唑和甲硝唑体外抗革兰氏阴性厌氧菌效果优于克林霉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牙周炎 厌氧菌 药物敏感试验 牙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龈卟啉单胞菌菌毛相关外膜蛋白pgmA基因的克隆和表达 被引量:3
6
作者 庄春燕 陈莉丽 +1 位作者 严杰 孙伟莲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1期41-45,共5页
目的 :克隆牙龈卟啉单胞菌 (Porphyromonasgingivalis,Pg) pgm A基因 ,构建 pgm A基因表达载体 ,鉴定其表达产物的免疫性。方法 :采用高保真 PCR分别从牙龈卟啉菌 ATCC332 77和 4 7A- 1菌株中扩增 pgm A基因 ,T- A克隆后测定核苷酸序列 ... 目的 :克隆牙龈卟啉单胞菌 (Porphyromonasgingivalis,Pg) pgm A基因 ,构建 pgm A基因表达载体 ,鉴定其表达产物的免疫性。方法 :采用高保真 PCR分别从牙龈卟啉菌 ATCC332 77和 4 7A- 1菌株中扩增 pgm A基因 ,T- A克隆后测定核苷酸序列 ,构建 p ET32 a的 pgm A表达载体 ,在 E.coli BL2 1DE3宿主菌中用不同浓度的 IPTG诱导表达 ,采用兔抗融合蛋白血清的 Western blot鉴定其免疫反应性和免疫原性 ,采用 ELISA检测 6 5株临床分离牙龈卟啉单胞菌与 Pgm A融合蛋白抗血清的反应情况。结果 :所克隆的牙龈卟啉单胞菌 ATCC332 77与 4 7A- 1菌株 pgm A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 10 0 %,与报道的相应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 98.98%,氨基酸序列同源性高达99.18%。p ET32 a- pgm A- BL2 1DE3系统的 Pgm A融合蛋白表达量为细菌总蛋白的 5 0 %左右。Pgm A融合蛋白免疫家兔能获得相应抗体并与 Pgm A蛋白发生结合反应。 ELISA结果证实 92 .3%的牙龈卟啉菌临床菌株 (6 0 / 6 5 )能与Pgm A融合蛋白抗血清发生结合反应。结论 :本研究成功地构建了 Pg pgm A高效表达系统 ,所表达的 Pgm A融合蛋白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 ,可作为 Pg检测试剂盒和 Pg疫苗的候选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卟啉单胞菌 基因 PGMA 克隆 分子 PgmA融合蛋白 免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技术在血管化腓骨移植修复下颌骨大型缺损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徐昕 平飞云 +1 位作者 陈军 严奉国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7年第5期498-502,共5页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aided design,CAD)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omputer-aided manufactured,CAM)技术在下颌骨肿瘤切除术后大型骨缺损的个体化修复重建中的应用。方法:对7例下颌骨肿瘤病变范围大的患者,术前行螺旋CT扫描并三...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aided design,CAD)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omputer-aided manufactured,CAM)技术在下颌骨肿瘤切除术后大型骨缺损的个体化修复重建中的应用。方法:对7例下颌骨肿瘤病变范围大的患者,术前行螺旋CT扫描并三维重建成像,采用CAD/CAM技术,制成与患者骨组织相同的个体化实体模型,设计病变切除范围,确定移植的血管化腓骨长度,根据其镜像模型预弯制重建钛板。术中按术前设计切除下颌骨病灶区骨段,切取血管化腓骨,根据术前预弯制的重建钛板进行腓骨塑型,固定腓骨及重建板于骨缺损两端正常下颌骨,并对腓动静脉进行显微吻合。结果:在三维实体模型上进行的模型外科操作与真实手术吻合程度很高,实体模型病变区测量数据与术中所见病变范围完全一致。预制的下颌骨重建钛板形态与术中下颌骨外形匹配;腓骨塑型快而准确。术后患者面部外形对称,X线片显示重建的下颌骨两侧对称,患者对术后结果均表示满意。结论:CAD/CAM技术的应用,为下颌骨大型骨病变的术前手术范围设计、移植骨形态设计提供了个体化实体模型,提高了手术的精确性,节省了手术时间,降低了手术并发症,改善了手术效果,具有良好的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肿瘤/外科学 计算机辅助设计 模型 解剖学 下颌骨/外科学 骨移植 腓骨 修复外科手术/方法 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放线放线杆菌与牙周病相关细胞凋亡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张迪亚 李盛来 陈莉丽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94-96,109,共4页
牙周病是口腔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但其具体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了。大量研究证实,细胞凋亡在牙周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伴放线放线杆菌是牙周炎主要致病菌之一,可产生多种毒力因子。本文就伴放线放线杆菌的各种毒力因子与细胞... 牙周病是口腔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但其具体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了。大量研究证实,细胞凋亡在牙周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伴放线放线杆菌是牙周炎主要致病菌之一,可产生多种毒力因子。本文就伴放线放线杆菌的各种毒力因子与细胞凋亡及伴放线放线杆菌与牙周组织内多种细胞凋亡的关系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伴放线放线杆菌 牙周病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钟摆矫治器远中移动磨牙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施洁珺 朱云山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62-264,共3页
目的 :评价钟摆矫治器远中移动磨牙的疗效。方法 :测量 10例应用该矫治器推磨牙向远中患者的术前术后模型 ,观察磨牙远中移动的距离及磨牙间宽度、覆覆盖的变化。结果 :钟摆矫治器使磨牙每月平均远中移动 1 7mm ,磨牙间宽度平均减小 0... 目的 :评价钟摆矫治器远中移动磨牙的疗效。方法 :测量 10例应用该矫治器推磨牙向远中患者的术前术后模型 ,观察磨牙远中移动的距离及磨牙间宽度、覆覆盖的变化。结果 :钟摆矫治器使磨牙每月平均远中移动 1 7mm ,磨牙间宽度平均减小 0 9mm ,覆平均减小 1 5mm ,覆盖基本无变化。结论 :钟摆矫治器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推磨牙向远中的矫治器 ,对第二磨牙已萌的成人患者也有效。但它有打开咬合的作用 ,不适用于高角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钟摆矫治器 磨牙远中移动 疗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科畏惧症的成因及治疗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学鹏 张加理 郑幼洋 《医学与哲学》 2003年第3期40-41,共2页
关键词 牙科畏惧症 成因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成釉细胞瘤的组织起源 被引量:2
11
作者 单一旦 王国云 平飞云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272-274,共3页
成釉细胞瘤是具有高复发率的良性生物学表现的良性肿瘤,主要发生在上下颌骨中,发生在颌骨以外的成釉细胞瘤非常罕见。虽然对成釉细胞瘤的研究越来越多,但对成釉细胞瘤的组织发生研究始终存在疑惑。同时,由于学科的限制,外周骨特别是长... 成釉细胞瘤是具有高复发率的良性生物学表现的良性肿瘤,主要发生在上下颌骨中,发生在颌骨以外的成釉细胞瘤非常罕见。虽然对成釉细胞瘤的研究越来越多,但对成釉细胞瘤的组织发生研究始终存在疑惑。同时,由于学科的限制,外周骨特别是长骨中的成釉细胞瘤同颌面外科的成釉细胞瘤极少在一起研究,对成釉细胞瘤的组织来源存在不同的认识。本文着重对发生在颌骨和长骨中的成釉细胞瘤的组织来源方面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釉细胞瘤 间充质 骨纤维增殖不良样变 上皮-间充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离子在牙体硬组织中迁移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敏 张加理 苏吉梅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2-114,共3页
目的:探讨钙离子在牙体硬组织中的迁移规律。方法:实验室观察24 h内新鲜的完整无龋的离体人牙在牙齿表面电位的影响下,牙冠牙釉质、牙根牙骨质、牙髓牙本质三者之间钙离子的迁移规律。结果:牙釉质池浸泡液中钙离子浓度大于牙骨质池、牙... 目的:探讨钙离子在牙体硬组织中的迁移规律。方法:实验室观察24 h内新鲜的完整无龋的离体人牙在牙齿表面电位的影响下,牙冠牙釉质、牙根牙骨质、牙髓牙本质三者之间钙离子的迁移规律。结果:牙釉质池浸泡液中钙离子浓度大于牙骨质池、牙本质池浸泡液中钙离子浓度,且高于母液的钙离子浓度;后两者钙离子浓度均小于母液的钙离子浓度。经方差分析两两间P<0.01有显著性差别。结论:牙体硬组织中钙离子的迁移规律为:牙骨质→牙本质→牙釉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离子 牙齿 迁移规律 牙体硬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tch1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舌鳞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红杰 平飞云 +1 位作者 胡济安 赵士芳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65-668,672,共5页
目的研究舌鳞癌(TSCC)及癌前病变中Notch1的表达,探讨其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之间的潜在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检测41例人TSCC、39例舌黏膜白斑(LP)和7例正常舌黏膜标本中Notch1和EGFR的表达。结果在正常舌黏膜和LP中,Notch1阳性表达... 目的研究舌鳞癌(TSCC)及癌前病变中Notch1的表达,探讨其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之间的潜在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检测41例人TSCC、39例舌黏膜白斑(LP)和7例正常舌黏膜标本中Notch1和EGFR的表达。结果在正常舌黏膜和LP中,Notch1阳性表达主要位于角化层,部分颗粒层和棘层细胞也有表达,基底层无表达;而EGFR阳性表达主要位于基底层,棘层少见表达,颗粒层和角化层无表达。在TSCC中,Notch1阳性表达多见于癌巢中鳞状化生的角化细胞及类棘层细胞,周边细胞无表达;而EGFR阳性表达主要位于癌巢周边细胞,鳞状化生的角化细胞及类棘层细胞无表达。结论Notch1在舌黏膜上皮中促进细胞分化,在TSCC中起抑癌作用;而EGFR的表达可能抑制Notch1的表达,以维持细胞增殖,并促进TSCC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鳞状细胞癌 癌前病变 白斑 NOTCH1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龈卟啉单胞菌牙龈素在牙周炎症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2
14
作者 石卓瑾 陈莉丽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S1期137-139,共3页
牙周炎是口腔临床实践中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牙龈卟啉单胞菌与牙周炎密切相关,牙龈卟啉单胞菌表面的牙龈素(gingipains)、菌毛和脂多糖被认为是其最重要的毒力因子,是近年来牙周炎机制研究的热点,引起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结合近年... 牙周炎是口腔临床实践中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牙龈卟啉单胞菌与牙周炎密切相关,牙龈卟啉单胞菌表面的牙龈素(gingipains)、菌毛和脂多糖被认为是其最重要的毒力因子,是近年来牙周炎机制研究的热点,引起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结合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就牙龈卟啉单胞菌gingipains的结构、引起牙周炎症的机制和所涉及的信号通路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卟啉单胞菌 牙龈素 牙周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治疗在牙周组织再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丁佩惠 陈莉丽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97-99,共3页
安全有效的牙周组织再生疗法一直是牙周领域研究的热点,但是现有的疗法都存在着各自的缺陷。由于基因治疗和组织工程技术的联合应用模仿了牙周自然生物发育过程,因此在牙周组织再生中已经有了不少的应用研究。本文就基因治疗在牙周组织... 安全有效的牙周组织再生疗法一直是牙周领域研究的热点,但是现有的疗法都存在着各自的缺陷。由于基因治疗和组织工程技术的联合应用模仿了牙周自然生物发育过程,因此在牙周组织再生中已经有了不少的应用研究。本文就基因治疗在牙周组织工程领域方面的应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治疗 牙周组织再生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骨形成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酶链式反应在3种牙周病原菌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吴燕岷 陈莉丽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2001年第2期100-103,共4页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临床标本中的Pg、Aa与Fn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及其扩增产物测序结果以及AP-PCR指纹图分析提示不同标本分离的Pg与Aa菌株所携带的毒力基因有差异。分析不同Pg、Aa与Fn等牙周致病菌基因型与其...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临床标本中的Pg、Aa与Fn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及其扩增产物测序结果以及AP-PCR指纹图分析提示不同标本分离的Pg与Aa菌株所携带的毒力基因有差异。分析不同Pg、Aa与Fn等牙周致病菌基因型与其致病力之间的关系,对于阐明牙周炎的发病机制、改善诊断方法、采取更有效的治疗措施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病 病原菌 检测 聚合酶链式反应 具核梭杆菌 牙龈卟啉菌 伴放线放线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ad-helix矫治器治疗上下颌牙列拥挤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建林 李恒双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53-455,共3页
关键词 牙列拥挤 上下颌 矫治器 治疗 quad-helix 上颌牙弓狭窄 慢速扩弓 矫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引起牙周炎症的机制和特点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迪亚 陈莉丽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2005年第6期455-457,共3页
革兰阴性厌氧菌牙龈卟啉单胞菌和牙周炎密切相关,脂多糖是革兰阴性菌外膜中的主要结构成分,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被认为是革兰阴性菌的主要毒力因子之一。本文就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的化学组成和结构,所启动炎症信号通路及其起始受体... 革兰阴性厌氧菌牙龈卟啉单胞菌和牙周炎密切相关,脂多糖是革兰阴性菌外膜中的主要结构成分,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被认为是革兰阴性菌的主要毒力因子之一。本文就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的化学组成和结构,所启动炎症信号通路及其起始受体,引起牙周炎症的机制和特点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卟啉单胞菌 脂多糖 牙周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诱导不同细胞分泌炎性细胞因子的差异性 被引量:6
19
作者 陈云芳 严杰 +1 位作者 张迪亚 陈莉丽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8年第6期622-628,633,共8页
目的:探讨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脂多糖(LPS),诱导人口腔上皮细胞KB和人牙龈成纤维细胞HGF-1及人单核-巨噬样细胞THP-1,分泌炎性细胞因子的能力及其差异。方法:采用酚水法提取PgATCC33277株的脂多糖(Pg-LPS)。采... 目的:探讨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脂多糖(LPS),诱导人口腔上皮细胞KB和人牙龈成纤维细胞HGF-1及人单核-巨噬样细胞THP-1,分泌炎性细胞因子的能力及其差异。方法:采用酚水法提取PgATCC33277株的脂多糖(Pg-LPS)。采用鲎试验和红外光谱对提取的Pg-LPS进行鉴定。采用ELISA试剂盒,定量检测不同浓度和时间Pg-LPS作用的上述3种细胞培养物上清中TNF-α、IL-1β、IL-6和IL-8变化水平。实验中采用商品化大肠杆菌O111:B4脂多糖(E-LPS)为对照。结果:Pg-LPS和E-LPS凝固鲎试剂所需最低浓度均为15ng/ml,其红外光谱也极为相似。在Pg-LPS或E-LPS作用下,HGF-1细胞分泌的TNF-α和IL-1β水平呈单峰形增高(P<0.01),但THP-1细胞为持续性升高(P<0.01)。Pg-LPS或E-LPS具有促HGF-1和THP-1细胞持续性增强IL-6分泌的作用(P<0.01)。Pg-LPS和E-LPS均可诱导THP-1细胞增强IL-8的分泌(P<0.01),但对HGF-1细胞仅Pg-LPS有促IL-8分泌的效应(P<0.01)。Pg-LPS和E-LPS均不能诱导KB细胞分泌上述细胞因子。结论:Pg-LPS有很强的促靶细胞分泌多种炎性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活性,从而引发初始的局部炎症反应。Pg-LPS致炎作用与E-LPS相似,但诱导不同炎性细胞因子的模式颇有差异。KB细胞不能作为LPS致炎作用的效应靶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类/药理学 牙龈卟啉单胞菌 致炎作用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福特综合征
20
作者 胡镜宙 平飞云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2003年第5期408-410,共3页
黑福特综合征是临床上罕见的系统性疾病,典型的症状为腮腺结节病伴发热、眼色素层炎或面神经麻痹。笔者就此征的临床特征、诊断学进展和治疗方法作一综述。
关键词 黑福特综合征 临床特征 诊断 免疫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