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秒脉冲电场促进肝癌细胞凋亡及其机制
1
作者 郑伟 陈新华 +1 位作者 胡深 黄琦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70-1376,共7页
目的 初步探究微秒脉冲电场引起肝癌细胞HepG2凋亡的现象及其机制。方法 利用CCK-8检测不同参数的微秒脉冲电场对人肝癌细胞HepG2和人正常肝细胞L-O2增殖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术观察不同电场强度下微秒脉冲消融对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利... 目的 初步探究微秒脉冲电场引起肝癌细胞HepG2凋亡的现象及其机制。方法 利用CCK-8检测不同参数的微秒脉冲电场对人肝癌细胞HepG2和人正常肝细胞L-O2增殖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术观察不同电场强度下微秒脉冲消融对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利用透射电镜观察消融后的HepG2细胞形态改变;通过转录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消融组和对照组细胞间的差异表达基因;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实验和蛋白质印迹实验验证HepG2细胞经脉冲消融后差异表达基因的RNA和蛋白表达改变。结果 CCK-8实验显示,随着电场强度的增加,微秒脉冲电场消融对肝癌细胞HepG2和人肝细胞L-O2的增殖和抑制能力也逐渐增加。但微秒脉冲电场对二者之间的消融能力没有显著性差异。在电压增加至1 600 V/cm时,微秒脉冲电场能够诱导HepG2细胞凋亡(P<0.000 1),凋亡细胞比率近80%。透射电镜观察显示,微秒脉冲电场消融后,HepG2细胞膜发生破碎,其中线粒体形态不规则,出现了典型的凋亡小体。转录组学分析揭示参与微秒脉冲消融的主要基因有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TAOK1),卷曲蛋白家族受体3(FZD3),钙蛋白酶10(CAPN10),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以及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的转录本(TGFB1)等。qPCR实验证实在1 600 V/cm微秒脉冲消融后,HepG2细胞内TAOK1(P<0.05)、FZD3(P<0.01)的RNA表达水平上调,CAPN10(P<0.001)、MMP-9(P<0.01)和TGFB1(P<0.05)的RNA表达水平降低。蛋白质印迹实验进一步证实TAOK1和FZD3在微秒脉冲处理后表达水平出现上升,而CAPN10、MMP-9和TGFB1的表达水平出现下调。结论 微秒脉冲电场消融可以有效促进肝癌HepG2细胞的凋亡,CAPN10、FZD3等基因可能参与微秒脉冲消融促进肝癌HepG2细胞凋亡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微秒脉冲消融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癌血清相关miRNAs的筛选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9
2
作者 朱滔 张平 郑伟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01-207,共7页
背景与目的:卵巢癌预后较差,发现时通常是晚期,需找寻与卵巢癌发生、发展相关的诊治方法。该研究检测miRNA在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术前外周血清及良性卵巢肿瘤患者外周血清中表达情况的差异,筛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miRNA并分析其与上皮性卵... 背景与目的:卵巢癌预后较差,发现时通常是晚期,需找寻与卵巢癌发生、发展相关的诊治方法。该研究检测miRNA在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术前外周血清及良性卵巢肿瘤患者外周血清中表达情况的差异,筛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miRNA并分析其与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等的关系。方法:定制研究相关的48种miRNA表达谱芯片,通过Taq Man低密度微阵列芯片,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mi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FQ-PCR)法验证筛选的miRNA在卵巢良、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情况,选择具有统计学意义的miRNA行大样本验证并分析其与肿瘤分期、组织病理及预后等的关系。结果:通过Taq Man低密度微阵列芯片筛选和RTFQ-PCR验证,发现mi R-125b在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高于良性肿瘤患者(P=0.039),mi R-125b在早期患者中的表达量高于晚期患者(P=0.003),术后无残余肿瘤患者表达量高于术后有残余肿瘤患者(P=0.013)。血清mi R-125b高表达有利于卵巢癌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延长(P=0.003),但对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无明显影响(P=0.069)。结论:mi R-125b在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与患者预后相关,是预测卵巢癌复发的潜在基因,但在肿瘤不同期别的表达情况发生变化,在早期作用比较明显,在晚期或肿瘤残余较多的患者表达较不明显,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性卵巢癌 miRNA表达谱芯片 miR-125b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20(S)-Rg3通过抑制DNMT3A介导的启动子甲基化促进卵巢癌细胞中抑癌基因VHL的表达 被引量:6
3
作者 王莉洁 韩曦 +5 位作者 郑霞 周园园 侯惠莲 陈葳 李旭 赵乐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0-106,共7页
目的明确人参皂苷20(S)-Rg3促进卵巢癌细胞抑癌基因von Hippel-Lindau(VHL)表达的机制。方法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20(S)-Rg3处理前后卵巢癌细胞SKOV3中的VHL、DNA甲基转移酶DNMT1、DNMT3A和DNMT3B的mRNA和蛋白水平。Real... 目的明确人参皂苷20(S)-Rg3促进卵巢癌细胞抑癌基因von Hippel-Lindau(VHL)表达的机制。方法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20(S)-Rg3处理前后卵巢癌细胞SKOV3中的VHL、DNA甲基转移酶DNMT1、DNMT3A和DNMT3B的mRNA和蛋白水平。Real-time PCR检测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5-Aza-CdR)处理卵巢癌细胞SKOV3前后VHL的mRNA水平变化。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20(S)-Rg3单纯处理组和20(S)-Rg3处理且过表达DNMT3A组的VHL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水平,并检测VHL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检测课题组前期获得的20(S)-Rg3处理组及对照组的裸鼠皮下移植瘤组织中VHL和DNMT3A的蛋白表达。结果20(S)-Rg3处理后,卵巢癌细胞SKOV3中VHL的mRNA水平升高到阴性对照细胞的2倍以上,蛋白水平亦上调(P<0.05);DNMT3A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均下降(P<0.05),DNMT3B的mRNA水平略有升高但蛋白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DNMT1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无变化(P>0.05)。2μmol/L和5μmol/L的5-Aza-CdR处理后,SKOV3细胞的VHL mRNA水平升高到阴性对照细胞的3倍以上(P<0.05)。20(S)-Rg3使VHL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水平降低(P<0.05),在20(S)-Rg3处理的同时过表达DNMT3A,则VHL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再次升高,同时VHLmRNA和蛋白水平均降低(P<0.05)。免疫组织显示,相对于对照组,20(S)-Rg处理组的裸鼠皮下移植瘤组织中VHL的表达上调、DNMT3A的表达下调。结论20(S)-Rg3通过抑制DNMT3A介导的启动子甲基化而促进卵巢癌细胞中VHL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人参皂苷 VHL 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