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作为经验科学的社会科学——兼论社会科学的“脱哲学化”问题
被引量:
3
1
作者
赖金良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5,共5页
社会科学既非“形式科学”亦非“思辨科学”。本文从分析社会科学的学科性质入手,通过考察近代以来社会科学从哲学中分离独立出来的“脱哲学化”进程,强调并阐述了“作为经验科学的社会科学”及其方法论特点。社会科学在引入包括数学模...
社会科学既非“形式科学”亦非“思辨科学”。本文从分析社会科学的学科性质入手,通过考察近代以来社会科学从哲学中分离独立出来的“脱哲学化”进程,强调并阐述了“作为经验科学的社会科学”及其方法论特点。社会科学在引入包括数学模型在内的各种形式化、定量化研究方法时,需要对“过度形式化”有所防范。社会科学研究应继续排除思辨哲学、形而上学以及观念论、独断论的影响,进一步实现“脱哲学化”或科学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科学
经验科学
“脱哲学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现代性:来自吉登斯的观点
被引量:
5
2
作者
郎友兴
项辉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01年第3期105-109,共5页
现代性是古典时期社会学家的一个主要论题 ,但对于正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而言 ,检讨与审视西方的现代性学说还是相当有必要的。现代西方现代性理论中以吉登斯的观点最有代表性 ,本文从现代性的特征、后果 ,以及现代性与全球化、传统。
关键词
现代性
吉登斯
现代化
现代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实然之“人”与应然之“人”——关于“人”的概念的语用语义分析
被引量:
4
3
作者
赖金良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6-23,共8页
把“人是什么”变换为“‘人’是什么” ,澄清“人”的概念的不同用法及其意义 ,有助于避开本质主义的追问方式及其困境。从不同角度或以不同标准去理解人 ,必然导致“人”的概念规定的多样性。某一时代的思想家通常只能以自己所处时代...
把“人是什么”变换为“‘人’是什么” ,澄清“人”的概念的不同用法及其意义 ,有助于避开本质主义的追问方式及其困境。从不同角度或以不同标准去理解人 ,必然导致“人”的概念规定的多样性。某一时代的思想家通常只能以自己所处时代的人作为现实原型来刻画和建构“人”的概念。与实然之“人”的概念不同 ,应然之“人”的概念并不是经由从个别到一般、从特殊到普遍的抽象概括 ,而是经由从描述到规范、从现实到理想的提升建构而形成的。“人”的概念的二重化是一种潜在的方法论模式。人文社会科学中那些最常见的关于“人”的概念规定 ,与其说是对于实然之人或本然之人的客观描述 ,还不如说是关于应然之人的某种理想建构。人道主义主要依据本然论证应然 ,其特点是从本然之“人”的抽象假定导出人的应然状态 ,而马克思主义则主要依据必然论证应然 ,其特点是从实然之人的真实存在出发 ,以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为依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道主义
人学思想
人性精神
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托克维尔论中间组织
4
作者
金卉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24-28,共5页
作为近代公民社会理论的代表之一,托克维尔在对美国和法国不同的民主发展道路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提出社会中间组织的发展是培育公民社会的重要途径.他的论述对今天处于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中国社会,无疑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民主
自由
中间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为经验科学的社会科学——兼论社会科学的“脱哲学化”问题
被引量:
3
1
作者
赖金良
机构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学系
出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5,共5页
文摘
社会科学既非“形式科学”亦非“思辨科学”。本文从分析社会科学的学科性质入手,通过考察近代以来社会科学从哲学中分离独立出来的“脱哲学化”进程,强调并阐述了“作为经验科学的社会科学”及其方法论特点。社会科学在引入包括数学模型在内的各种形式化、定量化研究方法时,需要对“过度形式化”有所防范。社会科学研究应继续排除思辨哲学、形而上学以及观念论、独断论的影响,进一步实现“脱哲学化”或科学化。
关键词
社会科学
经验科学
“脱哲学化”
分类号
C1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现代性:来自吉登斯的观点
被引量:
5
2
作者
郎友兴
项辉
机构
浙江大学
法
学院
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学系
出处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01年第3期105-109,共5页
文摘
现代性是古典时期社会学家的一个主要论题 ,但对于正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而言 ,检讨与审视西方的现代性学说还是相当有必要的。现代西方现代性理论中以吉登斯的观点最有代表性 ,本文从现代性的特征、后果 ,以及现代性与全球化、传统。
关键词
现代性
吉登斯
现代化
现代社会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实然之“人”与应然之“人”——关于“人”的概念的语用语义分析
被引量:
4
3
作者
赖金良
机构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学系
出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6-23,共8页
文摘
把“人是什么”变换为“‘人’是什么” ,澄清“人”的概念的不同用法及其意义 ,有助于避开本质主义的追问方式及其困境。从不同角度或以不同标准去理解人 ,必然导致“人”的概念规定的多样性。某一时代的思想家通常只能以自己所处时代的人作为现实原型来刻画和建构“人”的概念。与实然之“人”的概念不同 ,应然之“人”的概念并不是经由从个别到一般、从特殊到普遍的抽象概括 ,而是经由从描述到规范、从现实到理想的提升建构而形成的。“人”的概念的二重化是一种潜在的方法论模式。人文社会科学中那些最常见的关于“人”的概念规定 ,与其说是对于实然之人或本然之人的客观描述 ,还不如说是关于应然之人的某种理想建构。人道主义主要依据本然论证应然 ,其特点是从本然之“人”的抽象假定导出人的应然状态 ,而马克思主义则主要依据必然论证应然 ,其特点是从实然之人的真实存在出发 ,以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为依据 。
关键词
人道主义
人学思想
人性精神
马克思主义
分类号
C912.1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托克维尔论中间组织
4
作者
金卉
机构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学系
社会学
专业
出处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24-28,共5页
文摘
作为近代公民社会理论的代表之一,托克维尔在对美国和法国不同的民主发展道路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提出社会中间组织的发展是培育公民社会的重要途径.他的论述对今天处于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中国社会,无疑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民主
自由
中间组织
分类号
D90-052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作为经验科学的社会科学——兼论社会科学的“脱哲学化”问题
赖金良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现代性:来自吉登斯的观点
郎友兴
项辉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0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实然之“人”与应然之“人”——关于“人”的概念的语用语义分析
赖金良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托克维尔论中间组织
金卉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