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阻抗谱的电力电缆绝缘缺陷诊断函数故障定位与状态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斯捷 陈植 +1 位作者 赵建 周宇晓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17-224,共8页
在电力电缆绝缘缺陷检测工作中,绝缘缺陷的准确定位和程度评估对计划性检修工作的实施至关重要。文中以XLPE同轴电缆为例,基于传输线分布参数模型和积分变换理论,用e^(-2γx)函数系对电力电缆阻抗谱函数进行空间域上的分解,提出了一种... 在电力电缆绝缘缺陷检测工作中,绝缘缺陷的准确定位和程度评估对计划性检修工作的实施至关重要。文中以XLPE同轴电缆为例,基于传输线分布参数模型和积分变换理论,用e^(-2γx)函数系对电力电缆阻抗谱函数进行空间域上的分解,提出了一种绝缘缺陷诊断函数。通过研究绝缘缺陷与绝缘缺陷函数的关系,针对电力电缆L/C型绝缘缺陷的定位和程度评估,提出了一种绝缘缺陷检测方法。通过仿真算例验证了该检测方法的可行性,并通过仿真结果分析了其缺陷定位和程度评估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缘缺陷检测 电力电缆阻抗谱 积分变换分析 分布参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多幅离焦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算法 被引量:4
2
作者 斯捷 肖雄 +2 位作者 李泾 马明勋 毛玉星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66-273,共8页
为提高超分辨率算法重建出的图像质量,提出融合多幅离焦图像的超分辨率重建算法。以离焦图像作为切入点,利用自编码器提取离焦图像中的重要特征,根据空间特征变换层结构,将离焦特征与原始特征相结合,完成图像的超分辨率重建。在CelebA... 为提高超分辨率算法重建出的图像质量,提出融合多幅离焦图像的超分辨率重建算法。以离焦图像作为切入点,利用自编码器提取离焦图像中的重要特征,根据空间特征变换层结构,将离焦特征与原始特征相结合,完成图像的超分辨率重建。在CelebA人脸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插值算法及SRGAN算法相比,所提算法在大多数情况下能获得更高峰值信噪比及结构相似性数值,能生成质量更高的重建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编码器 图像特征提取 生成对抗网络 超分辨率重建 深度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格林坐标和改进最佳缝合线的图像拼接技术 被引量:3
3
作者 斯捷 肖雄 +2 位作者 李泾 户胜鸿 毛玉星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230-236,共7页
为了应对大视差场景的图像拼接问题以及提高拼接图像的自然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对极几何约束和格林坐标的图像拼接算法。首先,用对极几何模型代替单应性矩阵作为随机抽样一致(RANSAC)算法的筛选模型,弥补单个全局单应性矩阵处理大视差图... 为了应对大视差场景的图像拼接问题以及提高拼接图像的自然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对极几何约束和格林坐标的图像拼接算法。首先,用对极几何模型代替单应性矩阵作为随机抽样一致(RANSAC)算法的筛选模型,弥补单个全局单应性矩阵处理大视差图像时的不足,提高特征点匹配的精准度;然后,以一幅图像为参考,对另一幅图像进行基于格林坐标的预变形;其次,借助弹性鲁棒扭曲的思想消除预变形图像和参考图像之间的投影偏差;最后,将超像素分割的思想应用到缝合线的找取过程中,避免缝合线穿过物体重要部分,实现用最佳缝合线拼接图像。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够有效地避免伪影的出现,能更加精准地实现图像对齐,使拼接后的图像更加自然。改进的算法使缝合线从超像素边界穿过,达到保持图像局部重要信息完整性的效果,可应用于电力传输与运维场景视觉监控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拼接 对极几何模型 格林坐标 弹性鲁棒扭曲 最佳缝合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点云图像深度学习的架空输电线路树障清理预测研究——评《输电线路故障电压行波定位与保护技术》 被引量:3
4
作者 刘主光 诸加荣 +2 位作者 应伟俊 刘浩 许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I0011-I0011,共1页
为了能够稳定、持续地为人们生产、生活提供电力能源,就必须保证输电线路的运行安全。树障是当前输电线路故障发生的关键因素,提前发现树障隐患、解决树木对线路的影响问题是当前电力巡检人员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目前,许多地区电力巡... 为了能够稳定、持续地为人们生产、生活提供电力能源,就必须保证输电线路的运行安全。树障是当前输电线路故障发生的关键因素,提前发现树障隐患、解决树木对线路的影响问题是当前电力巡检人员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目前,许多地区电力巡检模式逐渐向着智能化方向转变,无人机巡检逐渐应用于架空输电线路的巡检当中。在巡检过程中,利用无人机操作方便、体积小、速度快、成本低的特点,巡检人员能够大大降低工作难度,实现快速清理树障隐患的目的。现在,我国智慧电网建设也要求巡检工作向着人机协同的方面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架空输电线路 输电线路故障 电力能源 树障 巡检 深度学习 人机协同 智能化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PMCD的中性点经低阻接地风电场集电线路单相接地智能区段定位 被引量:5
5
作者 朱永利 彭华 胡智强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8,共8页
针对风电场内多风机电源接入导致单相接地短路后定位精度差、效率低的难题,提出一种基于变量预测模型的类型判别(VPMCD)的集电线路智能区段定位新方法。首先,采集各测量装置的零序电流信息,考虑直接输入其波形序列存在过高的冗余和上传... 针对风电场内多风机电源接入导致单相接地短路后定位精度差、效率低的难题,提出一种基于变量预测模型的类型判别(VPMCD)的集电线路智能区段定位新方法。首先,采集各测量装置的零序电流信息,考虑直接输入其波形序列存在过高的冗余和上传、运行成本,使用FFT提取零序电流的基频分量特征来构成定位样本库;然后,通过VPMCD方法建立各故障区段的变量预测模型,用于对测试故障样本进行分析;最后,应用上述的模型计算测试故障特征集合的误差平方和,并以其值最小为判定依据,自动、准确地定位故障区段。PSCAD/EMTDC实验仿真结果证明,新方法对多端电源系统有着良好的适应能力,且相较于支持向量机方法,无需优化调参,可实现复杂风电场网络的高精度、快速故障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集电线路 VPMCD 零序电流 单相接地故障 故障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