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省农村水电站更新改造投资框架体系的构建
1
作者 张仁贡 陈烨兴 《水利经济》 2009年第2期49-51,共3页
采用调查分析的方法,理清了浙江省农村水电站进行更新改造的必要性和更新改造的思路,构建了一个能够体现公平公正原则的浙江省农村水电站更新改造投资框架体系。该体系包括启动"惠农保安千站改造工程"、建立市场激励机制、建... 采用调查分析的方法,理清了浙江省农村水电站进行更新改造的必要性和更新改造的思路,构建了一个能够体现公平公正原则的浙江省农村水电站更新改造投资框架体系。该体系包括启动"惠农保安千站改造工程"、建立市场激励机制、建立公益性补偿基金和加大政府政策性支持等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水电站 更新改造 投资机制 框架体系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农村水电站更新改造运作机制体系的构建与研究
2
作者 张仁贡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87-189,共3页
采用经济机制设计理论对浙江省农村水电站更新改造的方法进行了理论化和系统化提升,形成了浙江省农村水电站更新改造的运作机制体系。该体系以行业管理机制为基础、产权制度改革机制为核心、三大补偿机制为内外兼容、外部激励机制为激... 采用经济机制设计理论对浙江省农村水电站更新改造的方法进行了理论化和系统化提升,形成了浙江省农村水电站更新改造的运作机制体系。该体系以行业管理机制为基础、产权制度改革机制为核心、三大补偿机制为内外兼容、外部激励机制为激励、技术创新机制为保障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结构。实践结果表明,该结构为一个开放和发展的体系结构,必将在应用中不断得到充实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水电站 更新改造 运行机制 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Agent的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体系结构 被引量:5
3
作者 黄莉 张雪松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99-102,110,共5页
介绍了Agent和多Agent系统的概念:Agent是对过程运行中的决策或控制任务进行抽象而得到的一种具有主动行为能力的实体。根据现代水电站分层分布式自动化系统的结构,通过分析计算机监控系统主控层和就地控制层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多Agen... 介绍了Agent和多Agent系统的概念:Agent是对过程运行中的决策或控制任务进行抽象而得到的一种具有主动行为能力的实体。根据现代水电站分层分布式自动化系统的结构,通过分析计算机监控系统主控层和就地控制层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多Agent的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体系结构模型。所提出的基于多Agent的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体系结构包括个体Agent结构和多Agent系统结构2部分,整个多Agent系统采用统一的标准化现场总线或计算机网络框架,形成以Agent为基础的、以信息流为纽带的数字化信息系统。最后,详细阐述了体系结构中的功能Agent、控制协调Agent、通信Agent和人机界面Agent等子模块的功能及相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站综合自动化 AGENT 多AGENT系统 监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型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故障分析与处理 被引量:7
4
作者 林益江 卢丽珍 张仁贡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87-189,共3页
介绍了中小型水电站桐柏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中主控制层监控系统及现地控制单元的功能组成,针对运行中存在同期并网流程中断、上位机显示失常、开机故障、开机主板故障等问题,分析了故障原因,提出了处理措施,为发现及排除故障提供了新... 介绍了中小型水电站桐柏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中主控制层监控系统及现地控制单元的功能组成,针对运行中存在同期并网流程中断、上位机显示失常、开机故障、开机主板故障等问题,分析了故障原因,提出了处理措施,为发现及排除故障提供了新思路,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型水电站 计算机监控系统 故障分析 故障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技术的渠系引水工程安全监管平台的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卢克 张仁贡 杨勇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87-189,193,共4页
为了提高渠道系统及闸站管理的现代化水平,采用云技术、大数据技术、移动互联技术、自动化技术、网络技术等,开发了一款针对引水工程渠道安全的信息系统,具有渠道视频移动安全监管、渠道设备云监管、渠道安全点互联报警、微信互联安全... 为了提高渠道系统及闸站管理的现代化水平,采用云技术、大数据技术、移动互联技术、自动化技术、网络技术等,开发了一款针对引水工程渠道安全的信息系统,具有渠道视频移动安全监管、渠道设备云监管、渠道安全点互联报警、微信互联安全监管、闸站安全监管等功能。即在总体构架的基础上,通过基于云技术的大数据库开发、基于物联网的节点装置开发、移动互联+技术开发等关键技术,实现了基于云技术的渠系引水工程安全监管平台。在赵山渡渠系和闸站的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技术先进、稳定可靠,可为运行管理人员带来很大便利,也为其他渠系引水工程的安全监管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水工程 云技术 研发 安全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水电站更新改造行业管理机制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张仁贡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73-176,共4页
通过调研对行业管理实践进行了总结,采用经济机制设计理论对实践中的方法进行理论化和系统化提升,形成针对浙江省农村水电站更新改造的行业管理运作机制体系。结果表明,以机构和职能能力建设为基础、以安全生产管理机制为核心、以项目... 通过调研对行业管理实践进行了总结,采用经济机制设计理论对实践中的方法进行理论化和系统化提升,形成针对浙江省农村水电站更新改造的行业管理运作机制体系。结果表明,以机构和职能能力建设为基础、以安全生产管理机制为核心、以项目建设管理机制为监督、以行业协会管理机制为协调、结合国情和省情的该体系具有实际可操作性,是农村水电站更新改造领域中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水电站 更新改造 行业管理机制 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设备生产企业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导入 被引量:1
7
作者 张仁贡 范涤 +1 位作者 毛千豪 姚建高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95-198,216,共5页
结合大型电力设备生产企业自身特点,设计了导入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模块和具体流程,对导入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进行战略规划,探讨了建立企业自身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方法,并对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实施进行了... 结合大型电力设备生产企业自身特点,设计了导入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模块和具体流程,对导入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进行战略规划,探讨了建立企业自身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方法,并对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实施进行了详细说明和举列。结果表明,企业导入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能起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改善工艺、提高效益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设备生产企业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导入策略 设计 实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节流阀口对液压制动系统调节性能的分析及仿真 被引量:2
8
作者 单澜 张庆力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125-127,130,共4页
介绍车辆自动液压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利用AMESim仿真软件分析了3种节流阀口的动态特性,并为该系统的流控阀选择了三角槽形节流阀口;分析了三角槽形节流阀口结构参数对系统调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三角槽形节流阀口的宽度和深度对系... 介绍车辆自动液压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利用AMESim仿真软件分析了3种节流阀口的动态特性,并为该系统的流控阀选择了三角槽形节流阀口;分析了三角槽形节流阀口结构参数对系统调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三角槽形节流阀口的宽度和深度对系统调节性能的影响很小,而随着三角槽形节流阀口长度的增加,系统调节性能得到明显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急制动 节流阀口 AMESIM软件 动态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农村水电站更新改造三大补偿机制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仁贡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84-186,共3页
针对浙江省农村水电站更新改造建立资源补偿机制创新问题,研究和探索了水电开发中应用成功的三大补偿机制,比较了水电开发和更新改造的异同,提出了更新改造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并进行分析和提炼,构建了适合农村水电站更新改造的创新框架在... 针对浙江省农村水电站更新改造建立资源补偿机制创新问题,研究和探索了水电开发中应用成功的三大补偿机制,比较了水电开发和更新改造的异同,提出了更新改造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并进行分析和提炼,构建了适合农村水电站更新改造的创新框架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和提升,使三大补偿机制继续为浙江省水电发展及新农村建设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站 农村 更新改造 三大补偿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水电站更新改造外部激励机制体系的研究
10
作者 张仁贡 滕丽娟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03-205,共3页
分析了影响浙江省农村水电站更新改造的外部因素,初步构建了外部激励机制框架,提出了包括电力体制改革机制、电价形成机制、绿色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税收政策、信贷体系及其他机制,建立了各子机制的方法与措施。结果表明,该机制有效可行... 分析了影响浙江省农村水电站更新改造的外部因素,初步构建了外部激励机制框架,提出了包括电力体制改革机制、电价形成机制、绿色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税收政策、信贷体系及其他机制,建立了各子机制的方法与措施。结果表明,该机制有效可行,使农村水电站更新改造更符合市场运作规律,以便推动农村水电发展走上新台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水电站 更新改造 外部激励机制 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误差修正的动平衡微机测试系统
11
作者 方兵 朱达凯 贾叔仕 《机电工程》 CAS 2006年第12期43-45,共3页
基于动平衡机系统误差修正的测试原理,提出了一种动平衡测试的新方法。本测试系统方案及其实现解决了该动平衡机的正常运行问题,提高了测试系统的稳定性和测试精度。
关键词 动平衡 测试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电站更新改造信息库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12
作者 张仁贡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2-65,共4页
水电站更新改造信息库系统(SDZ_RRIS V1.0)是专门为更新改造的水电站进行信息管理的软件系统。该系统采用C/S构架,采用Microsoft Access 2003作为商业数据库,采用VB6.0开发客户端,系统包括系统管理、文档管理、设备信息管理、问题库管... 水电站更新改造信息库系统(SDZ_RRIS V1.0)是专门为更新改造的水电站进行信息管理的软件系统。该系统采用C/S构架,采用Microsoft Access 2003作为商业数据库,采用VB6.0开发客户端,系统包括系统管理、文档管理、设备信息管理、问题库管理、专家库管理和技术支持等6大子系统。在系统的开发过程中采用了系统信息文件化技术、数据库和文件联合管理技术以及功能子模块组件化等核心技术。该系统的成功开发与应用取决于总体设计合理性、功能分析与归类合理性和核心技术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站 更新改造 信息库 软件 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菱PLC的全数字微机调速系统设计与实现
13
作者 富丹华 毛金飞 张仁贡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46-149,共4页
针对我国小型水电站调速器领域技术现状,为提高调速系统监控安全可靠性,介绍了一套简单实用、安全可靠的全数字微机调速系统设计,并应用于遂昌县应村水电站。结果表明,该系统结构简单、投资成本低、可靠性高、便于软件升级,为农村水电... 针对我国小型水电站调速器领域技术现状,为提高调速系统监控安全可靠性,介绍了一套简单实用、安全可靠的全数字微机调速系统设计,并应用于遂昌县应村水电站。结果表明,该系统结构简单、投资成本低、可靠性高、便于软件升级,为农村水电站调速器改造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机调速系统 可编程序控制器 全数字 机械液压随动 触摸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层以太网的水电站通讯管理信息系统
14
作者 潘英杰 张仁贡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49-151,共3页
针对原有的计算机监控系统已不能满足水电站的实际需求问题,基于网络技术、信息管理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提高,在原有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B/S构架的、具有双层网络的通讯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在原有计算机监控系统的... 针对原有的计算机监控系统已不能满足水电站的实际需求问题,基于网络技术、信息管理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提高,在原有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B/S构架的、具有双层网络的通讯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在原有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嵌入式改造与升级。实例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提高了系统稳定性、数据传输速度加快,梯级电站的通讯功能增强,满足了新系统的通讯可靠性与实时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站 双层以太网 通讯 管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流式水轮机转轮流场单向、双向流固耦合数值的分析比较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金连根 毛建生 方兵 《机电工程》 CAS 2014年第12期1564-1568,共5页
针对水轮机转轮单向流固耦合和双向流固耦合计算结果的比较问题,建立了精确的水轮机流场及结构场模型,分别对低水头、低转速和高水头、高转速两种工况下转轮单向、双向流固耦合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比了两种工况在单向、双向耦合时转轮表... 针对水轮机转轮单向流固耦合和双向流固耦合计算结果的比较问题,建立了精确的水轮机流场及结构场模型,分别对低水头、低转速和高水头、高转速两种工况下转轮单向、双向流固耦合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比了两种工况在单向、双向耦合时转轮表面流体域的最大压力、最大速度及转轮结构域的最大应力、最大应变、最大总位移,最后结合流固耦合公式对计算结果作了进一步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使用单向流固耦合进行数值计算时,流固耦合作用越强,则计算偏差越大;通过同一流场和结构场的单向流固耦合和双向流固耦合计算值对比可知,无论是流体域还是结构域的计算值,相同节点的单向耦合计算值均小于理论上更为精确的双向耦合计算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流式水轮机 转轮 单向 双向 流固耦合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CAD/EMTDC的带气隙电流互感器建模及仿真 被引量:11
16
作者 黄莉 杨卫星 张雪松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178-182,共5页
在分析TPY级电流互感器铁芯特点、电流基本方程和铁芯磁化特性的基础上,借助PSCAD仿真程序自定义元件的方法建立了TPY级电流互感器仿真模型。详细说明了模型建立的过程及步骤,并对模型的外观及参数设置进行了阐述。从仿真计算实例可以看... 在分析TPY级电流互感器铁芯特点、电流基本方程和铁芯磁化特性的基础上,借助PSCAD仿真程序自定义元件的方法建立了TPY级电流互感器仿真模型。详细说明了模型建立的过程及步骤,并对模型的外观及参数设置进行了阐述。从仿真计算实例可以看出,新建的TPY级电流互感器模型由于气隙的存在不易发生铁芯饱和现象,由此证明了该模型的合理性,为PSCAD/EMTDC中的超高压系统电磁暂态仿真计算提供具有良好暂态特性的电流互感器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Y级电流互感器 PSCAD/EMTDC 暂态特性 建模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ptiStruct的电动轿车副车架的结构优化 被引量:16
17
作者 廖君 杜里平 +1 位作者 王冯良 胡望岳 《机电工程》 CAS 2008年第5期42-44,99,共4页
针对从燃料电池轿车副车架质量冗余问题,从轻量化研究入手,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了结构分析,采用铝合金材料,对某燃料电池汽车副车架进行了结构优化,并对新设计的副车架进行了校核。分析结果表明,新副车架在轻量化的同时,各项性... 针对从燃料电池轿车副车架质量冗余问题,从轻量化研究入手,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了结构分析,采用铝合金材料,对某燃料电池汽车副车架进行了结构优化,并对新设计的副车架进行了校核。分析结果表明,新副车架在轻量化的同时,各项性能都较原件有很大的改善,该方案为燃料电池汽车轻量化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量化 结构优化 铝合金 副车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弹塑性理论的法向接触刚度分形模型 被引量:4
18
作者 冯燕 俞小莉 刘震涛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553-1558,共6页
针对现有法向接触刚度分形模型没有考虑热应力影响、不适用于分析结合部温度变化的问题,基于各向异性分形几何理论的法向接触力学模型,引入表征粗糙表面热力学特性的热弹塑性接触理论,建立了粗糙表面热弹塑性接触法向刚度模型.该模型是... 针对现有法向接触刚度分形模型没有考虑热应力影响、不适用于分析结合部温度变化的问题,基于各向异性分形几何理论的法向接触力学模型,引入表征粗糙表面热力学特性的热弹塑性接触理论,建立了粗糙表面热弹塑性接触法向刚度模型.该模型是传统法向接触刚度分形模型在基础理论和应用范围的拓展,可用于计算和分析工程实际中大量存在的结合部温度发生改变的接触情况.通过数字仿真,分析了典型参数对结合部热弹塑性接触法向刚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热弹塑性接触法向刚度随线膨胀系数、比例系数、温差、分形维数的增大而增大,随表面粗糙度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弹塑性 分形理论 微凸体 法向接触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缸盖-缸垫-机体热弹性接触问题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冯燕 俞小莉 +2 位作者 尹旭 陈晓强 刘震涛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4-101,共8页
为研究机械约束和热状态对缸盖与缸垫间热弹性接触非线性问题的影响规律,以某4气门柴油机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缸盖-缸垫-机体-螺栓的四体接触关系简化模型。采用增广拉格朗日乘子法作为接触算法,在不同的螺栓预紧力和热状态下,计算了缸盖... 为研究机械约束和热状态对缸盖与缸垫间热弹性接触非线性问题的影响规律,以某4气门柴油机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缸盖-缸垫-机体-螺栓的四体接触关系简化模型。采用增广拉格朗日乘子法作为接触算法,在不同的螺栓预紧力和热状态下,计算了缸盖底板的受力变形,揭示了标定工况热态下机械约束对缸盖底板相关部位接触应力和节点位移的影响规律,及标定预紧力时不同热状态对结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当预紧力为标定值时,施加最高燃烧压力后,标定工况热态下缸盖底板正对缸圈处及排气门侧螺孔处的接触应力与冷态时相近,节点位移有所减小,不同热状态下螺孔处节点位移及正对缸圈处接触应力和节点位移的变化幅值均小于2%;除少数情况外,缸盖底板各相关部位的接触应力和节点位移随预紧力增大而增大。上述研究结果也说明:目前采用常温条件进行缸垫密封性试验基本上能够代表实用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机械约束 缸盖 简化模型 接触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热弹塑性理论的结合部法向载荷分形模型 被引量:2
20
作者 冯燕 俞小莉 刘震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8-23,共6页
针对现有法向接触载荷分形模型没有考虑热应力的影响、不适用于结合部温度变化的问题,基于热弹塑性理论和接触分形理论,建立了热弹塑性接触法向载荷分形模型。该模型是对传统模型在基础理论和应用范围上的拓展,综合考虑了温差、线膨胀... 针对现有法向接触载荷分形模型没有考虑热应力的影响、不适用于结合部温度变化的问题,基于热弹塑性理论和接触分形理论,建立了热弹塑性接触法向载荷分形模型。该模型是对传统模型在基础理论和应用范围上的拓展,综合考虑了温差、线膨胀系数、机械载荷比例系数等参数的影响,从而可用于计算和分析工程实际中大量存在的结合部温度发生改变的接触情况,其结果更符合客观规律。此外,针对考虑热应力的接触问题,引入机械载荷比例系数,给出了模型的另一种表达形式。通过特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并与前人的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模型间的计算结果差距随结合部温差的增大而增大。最后,通过数字仿真揭示了结合部温差对热弹塑性接触法向载荷的影响规律——热弹塑性接触法向载荷随结合部温差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弹塑性 法向接触载荷 结合部 比例系数 分形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