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论日伪对浙江的文化侵略 |
陈永忠
|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3
|
|
|
2
|
三天子都、仙都、鼎湖,知在何方?——浅议地方史研究的一种方法转向 |
卢敦基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
3
|
永康手艺人:一个独特社会群体的生产经营和生活特点——以口述史为视角的研究 |
卢敦基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
4
|
近代政治文化转型中的俞明震现象 |
项义华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
5
|
天目茶的历史回顾和发展思考 |
俞为洁
|
《农业考古》
|
2018 |
0 |
|
|
6
|
秦末社会各阶层利益诉求与楚汉战争胜负研究 |
白效咏
|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
7
|
侠情与侠意:以悲为美与以侠为累--王度庐武侠小说再认识 |
庄国瑞
卢敦基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4
|
|
|
8
|
王学的跨江传播与两浙的地位互换 |
钱明
|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6
|
|
|
9
|
吕祖谦的游离与回归:论《宋元学案》对南宋浙学的认识 |
王宇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7
|
|
|
10
|
南宋时期的服饰制度与服饰风尚 |
徐吉军
|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5
|
|
|
11
|
“礼”与“非礼”:金庸《神雕侠侣》对武侠男性特质内涵的扩展创新 |
卢敦基
|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4
|
|
|
12
|
异途并行,同道共进:蔡元培与章太炎的早期经历和思想异同 |
项义华
|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
13
|
宋代纸质明器的盛行及其原因 |
徐吉军
|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
14
|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柴氏四隐集》误收《白云庄》组诗辨正 |
白效咏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
15
|
俞明震《觚庵诗存》诗艺分析与诗史定位 |
吴蓓
|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
16
|
科学与人性的冲突及其可能的未来——读爱德华·威尔逊《知识大融通》 |
卢敦基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
17
|
汉学,宋学,抑或汉宋兼采?——试论李慈铭所属的学术营垒 |
卢敦基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
18
|
宋代宗学考论 |
何勇强
|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
19
|
杭州灵隐天竺“月中落桂子”传说的考证 |
俞为洁
|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
20
|
“浙学”的现代呈现——以绍兴知识群的阳明情结为例 |
钱明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