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功率分层的“光-储-充”配电台区实时控制策略
1
作者 孙远航 王伟福 +4 位作者 包凌霞 裴忠晨 刘闯 赵志新 王菁月 《电气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0-258,共9页
“光-储-充”配电台区是未来城市配电的一种重要形式,其关键技术之一是以功率调控为核心的实时控制技术。提出一种“光-储-充”配电台区功率分层调控策略,以安全性和经济性为目标,将配电台区并网模式控制策略细化分为功率支撑模式与峰... “光-储-充”配电台区是未来城市配电的一种重要形式,其关键技术之一是以功率调控为核心的实时控制技术。提出一种“光-储-充”配电台区功率分层调控策略,以安全性和经济性为目标,将配电台区并网模式控制策略细化分为功率支撑模式与峰谷套利模式。并通过储能系统和并网换流器(Voltage source converter,VSC)结合构建电力平衡单元,依据台区不平衡功率大小、实时电价和储能荷电状态划分功率层区,给定储能系统与VSC功率参考值,进行联合出力优化,实现台区安全经济运行;在孤岛模式下,利用电动汽车入网(Vehicle to grid,V2G)技术作为储能系统功率调节的补充,增加了台区功率调节能力。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仿真模型,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台区 分层控制 荷电状态 功率分配 峰谷套利 V2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缺陷检测技术及失效机理分析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李龙飞 郑永泉 +6 位作者 万旺军 徐至宏 汪清利 王琛 贺馨平 夏新辉 夏阳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7-15,共9页
锂离子电池失效分析和检测技术对认识电池失效机理、监测电池状态、诊断和预警电池故障、评估电池寿命和安全性意义重大,同时对锂离子电池的设计开发和性能提升具有指导价值。本文从“材料-电芯-模组-管理系统”多层级角度对锂离子电池... 锂离子电池失效分析和检测技术对认识电池失效机理、监测电池状态、诊断和预警电池故障、评估电池寿命和安全性意义重大,同时对锂离子电池的设计开发和性能提升具有指导价值。本文从“材料-电芯-模组-管理系统”多层级角度对锂离子电池缺陷检测方法进行介绍,并以电池“内生性”失效和“外源性”失效的双视角角度对锂离子电池的失效进行分类,详细讨论了电池缺陷检测技术在锂离子电池双视角失效分析方面的应用。最后,本文提出将失效检测技术与机器学习算法相结合,构建快速高通量检测新体系,并对未来电池失效分析技术进行展望,以期为高安全锂离子电池技术的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失效分析 缺陷检测 多层级 双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型多目标粒子群算法的光伏并网逆变器LCLLC滤波器参数优化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赵永熹 殷明洋 +1 位作者 范宏 梅丘梅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13-217,196,共6页
LCLLC型滤波器同时具有LCL和LLCL型滤波器的优点,即高频谐波衰减效果好,又可以滤除开关频率处的谐波,其性能主要取决于参数的设计。然而,LCLLC型滤波器参数设计复杂,传统设计方法过于保守且成本较高,单目标算法和传统的多目标优化算法... LCLLC型滤波器同时具有LCL和LLCL型滤波器的优点,即高频谐波衰减效果好,又可以滤除开关频率处的谐波,其性能主要取决于参数的设计。然而,LCLLC型滤波器参数设计复杂,传统设计方法过于保守且成本较高,单目标算法和传统的多目标优化算法存在权重选择困难、收敛性差和优化效果不佳的问题。通过对LCLLC滤波器的谐波进行分析,提出一种多目标参数优化方法,将纹波电流最小化、谐波电流衰减比最小化、总成本最小化作为优化目标,利用提出的三方竞争纵横交叉多目标粒子群算法,得到LCLLC型滤波器的最优参数组合,并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对光伏并网系统中的LCLLC型滤波器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设计方案正确、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LLC滤波器 参数设计 多目标优化算法 三方竞争机制 纵横交叉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频图像的输变电设备外部缺陷检测技术及其应用现状 被引量:26
4
作者 齐冬莲 韩译锋 +1 位作者 周自强 闫云凤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709-3720,共12页
基于视频图像的电力设备缺陷检测技术是实现电力智慧运维的关键技术之一,可解决电力设备故障自动诊断、主动预警和在线运维中存在的外部缺陷智能识别问题,减少人力资源浪费,提高电力系统巡检智能运维的频率与效率,从而弥补传统输变电设... 基于视频图像的电力设备缺陷检测技术是实现电力智慧运维的关键技术之一,可解决电力设备故障自动诊断、主动预警和在线运维中存在的外部缺陷智能识别问题,减少人力资源浪费,提高电力系统巡检智能运维的频率与效率,从而弥补传统输变电设备巡检运维方式的不足。该文详细综述了当前典型的基于视频图像的输变电设备缺陷检测算法及图像处理技术,分析了传统图像处理方法及深度学习方法在电力设备缺陷检测领域应用的优缺点,总结了当前算法应用及开发平台的现状,指出了基于视频图像的输变电设备缺陷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变电设备 缺陷检测 视频图像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双极性低压直流微电网的自平衡隔离型DC-DC变换器 被引量:8
5
作者 裴忠晨 宋晓民 +5 位作者 刘闯 林琳 朱帝 姜宇 王菁月 李辉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7-53,共7页
双极性结构低压直流配电系统具有负荷灵活接入、运行可靠性高等优势。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功率变换级数并提升双极母线电压平衡能力,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双极性低压直流微电网的自平衡隔离型DC-DC变换器。首先,介绍了自平衡隔离型DC-DC变换... 双极性结构低压直流配电系统具有负荷灵活接入、运行可靠性高等优势。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功率变换级数并提升双极母线电压平衡能力,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双极性低压直流微电网的自平衡隔离型DC-DC变换器。首先,介绍了自平衡隔离型DC-DC变换器的拓扑结构与调制策略,并分析了不平衡负载情况下正负极性直流电压自平衡机理及其换流过程;然后,结合零电压开关工作原理与输出电流纹波要求,对平衡电感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并推导了不平衡负载直流偏置引起的中性点电位偏移量;最后,搭建了一套实验样机验证了所提变换器在两直流极不平衡负载下甚至其中一直流极空载下可平衡双极母线电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极性低压直流微电网 电压自平衡 DC-DC变换器 平衡电感 极电压平衡 零电压开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负荷聚合商的智能合约微服务架构设计及实现 被引量:11
6
作者 张靖琛 于鹤洋 +3 位作者 周自强 马骏超 耿光超 江全元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125-133,共9页
在负荷聚合商等需求响应新主体灵活参与电力系统调度的新背景下,区块链智能合约技术为解决多主体间信任缺失问题提供了新思路。然而,现有智能合约部署架构存在运维成本高以及分布式账本交互效率低等问题,与业务逻辑复杂、迭代速度快、... 在负荷聚合商等需求响应新主体灵活参与电力系统调度的新背景下,区块链智能合约技术为解决多主体间信任缺失问题提供了新思路。然而,现有智能合约部署架构存在运维成本高以及分布式账本交互效率低等问题,与业务逻辑复杂、迭代速度快、多点交互频繁的负荷聚合商优化运行难以兼容。文中提出面向负荷聚合商的智能合约微服务架构,解决将智能合约应用于负荷聚合商参与需求响应的技术瓶颈。针对智能合约微服务架构,搭建了智能合约中继层,提出了基于单一性原则的智能合约领域分解方法,设计了智能合约微服务架构松耦合部署模式。最后,以中国浙江省某大厦和某公寓为例,验证了所提出的智能合约微服务架构可以为负荷聚合商安全、高效、灵活、可信的聚合调控赋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聚合商 需求响应 智能合约 微服务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隔离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中压直流柔性互联配电系统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秦健飞 裴忠晨 +4 位作者 林琳 刘闯 朱帝 王菁月 聂宏展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7-73,共7页
中压直流柔性互联配电系统作为连接高压输电网和低压直流配电网的纽带,可实现源-网-荷-储的灵活接入,适用于未来城市能源互联网。建立了基于隔离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中压直流柔性互联配电系统小信号等效电路,推导了中压直流端口的阻... 中压直流柔性互联配电系统作为连接高压输电网和低压直流配电网的纽带,可实现源-网-荷-储的灵活接入,适用于未来城市能源互联网。建立了基于隔离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中压直流柔性互联配电系统小信号等效电路,推导了中压直流端口的阻抗模型,通过对比仿真测量与解析计算结果验证所建模型的准确性,并利用所建精确模型进一步研究电路参数和控制参数变化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搭建中压直流柔性互联配电系统的仿真模型,验证了所提小信号阻抗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压直流柔性互联配电系统 隔离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小信号模型 阻抗建模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2C型单级式电力电子变压器 被引量:7
8
作者 裴忠晨 林霖 +3 位作者 应鸿 蔡国伟 刘闯 宋晓民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565-3574,共10页
结合模块化拓扑结构与高频链概念,提出一种单级式基于隔离型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isolated 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I-M^2C)的新型电力电子变压器(power electronic transformer,PET)。该PET可以完全消传统双级式PET中压侧的独立电... 结合模块化拓扑结构与高频链概念,提出一种单级式基于隔离型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isolated 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I-M^2C)的新型电力电子变压器(power electronic transformer,PET)。该PET可以完全消传统双级式PET中压侧的独立电容,显著减少功率半导体器件数量,简化系统控制难度。I-M^2C型单级式PET具有低压直流、中压直流、中压交流三种基本端口,功率可在三端口间自由流动,其适用于在未来交/直流混合电网中。详细介绍了该PET的拓扑结构及工作原理。最后,搭建了一套800V/10kW的三相I-M^2C型单级式PET样机,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所提拓扑结构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电力电子变压器 隔离型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 单级式功率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低压直流配电网的双降压/升压型柔性互联开关 被引量:5
9
作者 王菁月 裴忠晨 +4 位作者 刘闯 林琳 朱帝 姜宇 李辉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47-253,共7页
柔性互联开关作为跨区域低压直流配电网的关键装备,能够实现区域间低压直流功率互联与灵活转供,有利于可再生能源的充分消纳与高效利用。通过分析目前低压直流配电网的运行特性与柔性互联开关的可靠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降压/升压变... 柔性互联开关作为跨区域低压直流配电网的关键装备,能够实现区域间低压直流功率互联与灵活转供,有利于可再生能源的充分消纳与高效利用。通过分析目前低压直流配电网的运行特性与柔性互联开关的可靠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降压/升压变换器的新型柔性互联开关拓扑结构,其具备无桥臂直通、电压利用率高、功率等级易拓展等优点。通过采取反向耦合电感技术来改善无源器件用量与内部续流问题,以柔性提升互联开关的工作效率,并给出了不同工作模式下端口电压增益的表达式。搭建一套150 V/1 kW实验样机进行实验分析,结果验证了所提拓扑结构的有效性与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直流配电网 双降压/升压变换器 新型柔性互联开关 反向耦合电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下垂系数与SOC基点的储能一次调频控制策略 被引量:33
10
作者 李军徽 高卓 +3 位作者 应鸿 林琳 沈宝兴 范兴凯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0,共10页
为高效利用储能资源满足电网一次调频需求,提出一种基于动态下垂系数与动态SOC基点(Dynamic Droop Coefficient and Dynamic Reference of SOC,DDC&DRSOC)的储能一次调频控制策略。提出以电网调频死区为分割边界将储能调频过程划分... 为高效利用储能资源满足电网一次调频需求,提出一种基于动态下垂系数与动态SOC基点(Dynamic Droop Coefficient and Dynamic Reference of SOC,DDC&DRSOC)的储能一次调频控制策略。提出以电网调频死区为分割边界将储能调频过程划分为调频阶段与SOC恢复阶段:在调频阶段,以SOC和最大频率偏差为控制量自适应调整储能出力深度以防止储能SOC的饱和或殆尽;在SOC恢复阶段,首先提出适应负荷变化的动态SOC恢复基点调整方法,然后提出兼顾SOC恢复需求与电网承受能力的储能出力确定方法,最后设计双层模糊控制器实现动态SOC基点值和储能出力值的确定。提出3个评价指标评估一次调频效果与SOC维持效果。以某区域电网为例,在阶跃负荷扰动和连续负荷扰动下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策略SOC维持效果较对比策略提高9%,调频效果提高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 SOC 一次调频 控制策略 风力发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能量熵的超高压交流线路暂态保护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胡加伟 王增平 +2 位作者 蓝益军 郝唯文 张亚刚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18,共9页
基于故障暂态量分布特征的线路保护不受系统运行方式、工频振荡等影响,对故障的判别更加快速、准确。线路发生区外故障时,高频成分在经过线路边界时发生明显的透反射效应,造成能量上的损耗,故障电流中高频含量低;而区内故障则不存在这... 基于故障暂态量分布特征的线路保护不受系统运行方式、工频振荡等影响,对故障的判别更加快速、准确。线路发生区外故障时,高频成分在经过线路边界时发生明显的透反射效应,造成能量上的损耗,故障电流中高频含量低;而区内故障则不存在这个现象,故障电流中高频含量高。基于线路故障时产生的宽带高频暂态电流分量,利用D2小波能量谱实现故障的快速检测,并构造了小波能量熵量化描述高频暂态电流成分的能量分布,实现区内、外故障的判别。在PSCAD/EMTDC中搭建仿真模型,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很好地进行线路故障的快速检测及区内、外故障的判别,受故障类型、故障位置等因素的影响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态量 线路边界 宽带高频 小波能量谱 小波能量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块链技术在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中的应用初探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自强 张靖琛 +2 位作者 颜拥 耿光超 江全元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80-187,共8页
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通过构建源网荷储全向交互机制,显著提升了电网的互动与自愈能力。区块链技术采用去中心化理念和分布式记账模式,保障数据可信,打破信任壁垒,为电网多端友好互动提供了核心技术支撑。基于现有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区... 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通过构建源网荷储全向交互机制,显著提升了电网的互动与自愈能力。区块链技术采用去中心化理念和分布式记账模式,保障数据可信,打破信任壁垒,为电网多端友好互动提供了核心技术支撑。基于现有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区块链的技术特征与高弹性电网的形态架构具有较强的理念契合性和技术互补性,区块链有潜力成为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的重要赋能技术。面向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的建设目标,刻画了区块链技术与高弹性电网深度融合的应用场景,梳理了建设高弹性电网过程中的关键痛点,阐明了区块链之于高弹性电网的技术赋能要素及匹配关系。面向高弹性电网的建设需求,提出了区块链系统的设计原则、评价指标以及设计流程,并以需求响应为例进行系统设计与性能测试,为区块链技术在高弹性电网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分布式账本 高弹性电网 评价指标 多元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电网企业代理购电的行业精细化电价定价机制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自强 王韵楚 +3 位作者 颜拥 韩嘉佳 张智 林振智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166-174,共9页
为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国进一步推进用电侧电价改革,取消工商业目录电价,施行电网企业代理购电。剖析了中国行业精细化电价定价机制设计的关键问题,分析了国内外售电模式的优势和不足,以及电网企业代理购电背景下的行业精细化电价... 为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国进一步推进用电侧电价改革,取消工商业目录电价,施行电网企业代理购电。剖析了中国行业精细化电价定价机制设计的关键问题,分析了国内外售电模式的优势和不足,以及电网企业代理购电背景下的行业精细化电价定价机制需求。进而,探讨了基于行业属性和综合评价的行业精细化电价定价方法,从行业用电、用能特性等多方面实现电力用户的综合评价,提出基于多样化电价属性的行业差异化电价体系和基于用户综合评价排名分级的精细化电价定价模型,旨在实现社会经济要素的优化配置。最后,以中国浙江省某市电力用户实际负荷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基于用户综合评价的行业精细化电价定价机制能够形成适合行业特征与用户等级的差异化电价,能够为电网代理购电定价和用电侧电价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求侧 电网企业 代理购电 电价定价 行业用电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号复杂度衰减的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雷电暂态识别方法 被引量:18
14
作者 齐国强 王增平 +2 位作者 裘愉涛 应鸿 蓝益军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1-8,共8页
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雷击引起的暂态信号高频分量是行波保护和暂态保护误动的主要因素之一。发生线路雷击故障和普通接地短路故障时,电压信号的幅值因故障电流入地通路的存在快速衰减,信号复杂度低。雷击未故障时,不存在故障电流入地通路... 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雷击引起的暂态信号高频分量是行波保护和暂态保护误动的主要因素之一。发生线路雷击故障和普通接地短路故障时,电压信号的幅值因故障电流入地通路的存在快速衰减,信号复杂度低。雷击未故障时,不存在故障电流入地通路,信号衰减慢,复杂度高。基于小波变换分析电压信号频率分量的衰减,采用突变时刻前、后两个数据窗内小波奇异熵的比值表征信号复杂度的变化。再结合电压信号高频分量的含量分析,实现雷电暂态信号的识别,并通过能量相对熵实现故障极的选择。在PSCAD/EMTDC中搭建仿真模型,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很好地进行暂态信号的识别,受故障距离、过渡电阻等因素的影响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直流输电 雷电干扰 信号复杂度 小波奇异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直流混联式三端半波长输电拓扑结构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华昕 陆斌 +3 位作者 赵永熹 梅丘梅 王松峰 邓祥力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061-4068,共8页
针对半波长输电的点对点现状,为实现半波长输电系统的多端运行,提出了利用柔性直流系统作为半波长交流取能的接口,深入研究了直流系统接入半波长线路的运行特性,探讨了交直流混联拓扑结构实现三端输电的可行性。主要对新型拓扑结构的运... 针对半波长输电的点对点现状,为实现半波长输电系统的多端运行,提出了利用柔性直流系统作为半波长交流取能的接口,深入研究了直流系统接入半波长线路的运行特性,探讨了交直流混联拓扑结构实现三端输电的可行性。主要对新型拓扑结构的运行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等效恒流源分析了直流取能接口的接入对沿线电压、电流的影响,并基于功率圆推导了三端输电时传输功率的变化,最后搭建交直流混联仿真模型研究了三端输电情况下交直流侧的特性。通过理论推导和仿真表明,在文中所提出的新型拓扑结构下,引入直流取能接口可实现大功率的抽能且不改变半波长线路的输电特性,但在线路中会引起过电压和无功倒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联 柔性直流系统 拓扑结构 三端半波长输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役动力电池多变量均衡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梅丘梅 罗扬帆 +1 位作者 王华昕 李珂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56-361,共6页
退役动力电池单元不一致性严重影响了电池组的剩余寿命和容量利用率,且对均衡管理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电池的开路电压-荷电状态(OCV-SOC)特性曲线,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压和SOC的多变量协调均衡控制策略,根据电池组SOC所处的状态,选... 退役动力电池单元不一致性严重影响了电池组的剩余寿命和容量利用率,且对均衡管理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电池的开路电压-荷电状态(OCV-SOC)特性曲线,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压和SOC的多变量协调均衡控制策略,根据电池组SOC所处的状态,选取电压和SOC的组合权重作为均衡变量。仿真结果表明,多变量协调均衡策略与单一变量均衡策略相比,以相对较快的均衡时间实现了电池电压和SOC更好的均衡效果,满足了退役电池组均衡的实际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役电池 多变量 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层规划的电动公交快充站经济性充电策略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珂 王华昕 +2 位作者 倪静 梅丘梅 刘美娜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8-135,共8页
伴随着电动公交的推广,运营商在其充电服务管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何制定合理的充电服务费,实现运营商和公交公司双赢,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基于以上原因,文中以电动公交快充站充电调度为研究背景,利用双层规划的理念,建立了... 伴随着电动公交的推广,运营商在其充电服务管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何制定合理的充电服务费,实现运营商和公交公司双赢,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基于以上原因,文中以电动公交快充站充电调度为研究背景,利用双层规划的理念,建立了电动公交快充站服务费定价模型及充电策略分析模型。该模型的上层为充电服务费定价的运营商效益模型,下层是充电负荷优化的公交公司成本模型;利用鸡群优化算法对上下层模型进行迭代,计算出最佳日充电策略及最优服务费定价策略;利用提出的双层规划模型对实际电动公交快充站运营数据和典型负荷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实行分时服务费可以对电动公交的充电行为进行有效引导,有利于平抑充电负荷波动,实现运营商与公交公司双方利益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公交 双层规划 定价策略 充电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压器温升试验对绝缘油介质损耗因数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严贝贝 吴旭翔 +4 位作者 郑志曜 刘佩 余绍峰 陈建军 朱烺祺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95-98,共4页
绝缘油的介质损耗因数是判断变压器油老化与污染程度的重要参数之一,现阶段出厂试验中大部分变压器制造厂仅对新油进行检测,忽略了抽检试验中温升试验对绝缘油介质损耗因数的影响。本文基于检测中心配电变压器的抽检试验规范,通过温升... 绝缘油的介质损耗因数是判断变压器油老化与污染程度的重要参数之一,现阶段出厂试验中大部分变压器制造厂仅对新油进行检测,忽略了抽检试验中温升试验对绝缘油介质损耗因数的影响。本文基于检测中心配电变压器的抽检试验规范,通过温升试验过程、温升计算结果和温升试验次数3方面分析温升试验对绝缘油介质损耗因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升过程温度升高、温升计算结果温升值增大以及温升试验次数增加都会增大绝缘油的介质损耗因数。最后结合分析结果优化了试验流程,可供厂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缘油 介质损耗因数 温升试验 影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串联拓扑结构的电动汽车快速充电桩设计 被引量:1
19
作者 应鸿 於国芳 +5 位作者 姜涛 吴新刚 张孝杰 田阳 温旭日 宫雷杰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147-151,共5页
设计了一种新型50 kW电动汽车快速充电桩.提出的快速充电桩分为两个主要部分:执行功率因数校正(PFC)功能的AC-DC转换器和执行充电功能的DC-DC转换器.交直流转换器中采用了漏感变压器;在DC-DC转换器中,采用了一种串联拓扑结构,这种拓扑... 设计了一种新型50 kW电动汽车快速充电桩.提出的快速充电桩分为两个主要部分:执行功率因数校正(PFC)功能的AC-DC转换器和执行充电功能的DC-DC转换器.交直流转换器中采用了漏感变压器;在DC-DC转换器中,采用了一种串联拓扑结构,这种拓扑结构使得DC-DC转换器的功率转换效率高达95%.为了减少充电桩对交流电网的影响,提出的快速充电系统在两个主电源转换单元之间包含一个缓冲电池组.这将降低电力公司的电力安装成本,改善交流电网的电能质量.此外,通过试验验证了所提出的快速充电系统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充电桩 快速充电 电能质量 缓冲电池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