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基硝基亚硝基胍诱发的遗传不稳定细胞DNA聚合酶βmRNA表达水平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冯朝晖 余应年 陈星若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699-702,共4页
目的和方法:本实验室曾报道,低浓度0-2 μmolL 烷化剂甲基硝基亚硝基胍( N- methyl- N′- nitro - N-nitrosoguanidine , MNNG) 可以诱导哺乳类细胞遗传不稳定状态。为明确其发... 目的和方法:本实验室曾报道,低浓度0-2 μmolL 烷化剂甲基硝基亚硝基胍( N- methyl- N′- nitro - N-nitrosoguanidine , MNNG) 可以诱导哺乳类细胞遗传不稳定状态。为明确其发生机制,本文利用定量RT- PCR 方法,研究了该低浓度MNNG 对人HeLa 及猴肾vero 细胞DNA 聚合酶β(pol β) m RNA 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经0-2 μmolL MNNG2 .5 h 处理后,HeLa 细胞pol βm RNA 水平在6 ~24 h 内升高约1 倍;而vero 细胞pol βm RNA 水平在12 ~30 h 内亦升高1倍左右。结论:提示pol βmRNA 水平改变可能参与MN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变 DNA聚合酶Β 不稳定性 MNNG 细胞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细胞色素p450IA1基因cDNA的克隆和鉴定 被引量:4
2
作者 董海涛 吴健敏 余应年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417-421,共5页
在用3-甲基胆蒽诱导培养人羊膜FL细胞24h后,抽提细胞总RNA并直接合成cDNA第一链。利用人工合成的一对寡核苷酸引物,采用PCR技术特异性地扩增Cytp450ⅠA1cDNA。30个循环后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1.5K... 在用3-甲基胆蒽诱导培养人羊膜FL细胞24h后,抽提细胞总RNA并直接合成cDNA第一链。利用人工合成的一对寡核苷酸引物,采用PCR技术特异性地扩增Cytp450ⅠA1cDNA。30个循环后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1.5Kb大小片段,长度与预计相符。Southern杂交结果证实此片段确为Cytp450ⅠA1cDNA。将此片段克隆至质粒pGEM-3Z并进行部份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克隆片段包含Cytp450ⅠA1cDNA5'端和3'端部份非编码区及完整的编码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p450类 克隆 基因 脱氧核糖核酸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硝基亚硝胍诱发的遗传不稳定Vero细胞中错配结合蛋白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冯朝晖 余应年 +1 位作者 张小山 陈星若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638-641,共4页
应用凝胶阻滞技术(gelretaldation),在甲基硝基亚硝胍(MNNG)诱发的遗传不稳定的Vero细胞(非洲绿猴肾细胞)抽提物中,发现存在特异性针对G·T的错配结合蛋白(mismatchbindingprotein),能选择性识别DNA中的G·T错配,... 应用凝胶阻滞技术(gelretaldation),在甲基硝基亚硝胍(MNNG)诱发的遗传不稳定的Vero细胞(非洲绿猴肾细胞)抽提物中,发现存在特异性针对G·T的错配结合蛋白(mismatchbindingprotein),能选择性识别DNA中的G·T错配,并与之结合.经与正常Vero细胞相比较,证实其功能并无缺陷。从而排除了MNNG通过对错配结合蛋白功能的损伤而诱发细胞遗传不稳定的可能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NG 细胞遗传 错配结合蛋白 错配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Z189质粒DNA体外复制系统的建立 被引量:2
4
作者 冯朝晖 余应年 陈星若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71-273,共3页
报道了含SV40复制起点的质粒DNA在真核细胞抽提物中进行复制的DNA体外复制系统的建立.在外源性蛋白质SV40大T抗原(SV40Tag)的参与下,穿梭质粒pZ189能在猴肾vero细胞胞浆抽提物中,利用其中参与体内... 报道了含SV40复制起点的质粒DNA在真核细胞抽提物中进行复制的DNA体外复制系统的建立.在外源性蛋白质SV40大T抗原(SV40Tag)的参与下,穿梭质粒pZ189能在猴肾vero细胞胞浆抽提物中,利用其中参与体内DNA复制所需的蛋白质成分,有效地进行体外DNA复制.从而为研究真核细胞DNA复制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提供了简单、有效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梭质粒 真核细胞 DNA 复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损伤剂与ADPRT介导的细胞NAD含量下降 被引量:2
5
作者 方明 余应年 陈星若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16-220,共5页
本文观察了一系列已知致癌物及其非致癌性类同物对经β—萘黄酮诱导过的或未经诱导的人FL细胞中的作用,以验证有ADPRT介导的,即可被ADPRT抑制剂防止的细胞NAD含量下降作为判断终点来检测化学物质诱发的DNA损伤的可能性。实验表明在MFO... 本文观察了一系列已知致癌物及其非致癌性类同物对经β—萘黄酮诱导过的或未经诱导的人FL细胞中的作用,以验证有ADPRT介导的,即可被ADPRT抑制剂防止的细胞NAD含量下降作为判断终点来检测化学物质诱发的DNA损伤的可能性。实验表明在MFO诱发过的FL细胞中AFB_1(1~100μmol/L),B(a)P(10~1000μmol/L),芘(1~1000μmol/L),DMA(10~100μmol/L),2—AAF(100~1000μmol/L)及 EC(10~1000μmol/L)可引起剂量依存性ADPRT介导的细胞NAD含量下降,而蒽(0.1~1000μmol/L),4—AAF(0.1~1000μmol/L),IsoPC(1~100μmol/L),黄樟素0.1~100μmol/L)及 Cy(1~100μmol/L)则否。直接作用致癌物ProLac(1~100μmol/L)及其非致癌性类同物BuLac(1~1000μmol/L)在MFO未经诱导的FL细胞中皆不能诱发ADPRT介导的细胞NAD含量降低。与非程序性DNA合成试验结果相对比,上述结果表明这一以ADPRT介导的细胞NAD含量下降作为判断终点的新检测法是一个检测化学诱变剂/致癌物特异而价廉的方法,其特异性与灵敏度与UDS试验相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PRT NAD DNA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羊膜细胞FL系中细胞色素P450同功酶的诱导 被引量:1
6
作者 张丽燕 余应年 陈星若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04-207,共4页
人羊膜细胞FL系含有低水平的基础EROD,ECOD和APND活性,其中EROD活性可被3—MC,β—NF及NE诱导达对照的3.1~6.7倍;ECOD和APND活性则不仅可被上述三种诱导剂还可被PB所诱导,分别增加到2~3和1.5~2倍的活性。当用3—MC与NE同时处理细胞时... 人羊膜细胞FL系含有低水平的基础EROD,ECOD和APND活性,其中EROD活性可被3—MC,β—NF及NE诱导达对照的3.1~6.7倍;ECOD和APND活性则不仅可被上述三种诱导剂还可被PB所诱导,分别增加到2~3和1.5~2倍的活性。当用3—MC与NE同时处理细胞时,EROD和APND活性的升高明显强于3—MC单独处理时。在诱导剂撤除后,细胞内EROD和ECOD的活性维持诱导后的高水平达24~36 h之久。提示诱导后一定时间内细胞对外来化合物的代谢能力明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 P450同功酶 羊膜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杂氮胞苷和甲基硝基亚硝胍处理细胞DNA中5-甲基胞嘧啶含量的HPLC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施正政 余应年 陈星若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612-615,共4页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5-azaCR及MNNG处理的FL、Wish及Vero-E6细胞的DNA中5—甲基胞嘧啶(~mC)含量进行直接测量。结果表明5—aza CR(2×10^(-6)mol/L)处理细胞DNA的~mC含量较对照细胞为低(P<0.01),但在MNNG处理的FL细胞(5×...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5-azaCR及MNNG处理的FL、Wish及Vero-E6细胞的DNA中5—甲基胞嘧啶(~mC)含量进行直接测量。结果表明5—aza CR(2×10^(-6)mol/L)处理细胞DNA的~mC含量较对照细胞为低(P<0.01),但在MNNG处理的FL细胞(5×10^(-6)及1×10^(-5)mol/LMNNG)及Wish和Vero-E6细胞(2及3.3×10^(-5)mol/L MNNG)中,DNA的~mC含量与对照并无差异(P>0.05)。这与用HpaⅡ限制性片段长度放射活性分析法检测新复制DNA甲基化状态的结果一致。认为文献中关于细胞DNA低甲基化是化学致癌启动过程普遍规律的结论是由于实验设计的内在缺陷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氧核糖核酸 甲基胞嘧啶 致癌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信息转导的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1
8
作者 周汉良 余应年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4期186-190,共5页
细胞信息转导的研究进展(综述)浙江医科大学平喘药物研究室周汉良,余应年哺乳类细胞对细胞外的信息产生反应都要通过细胞信息转导系统(cellularsignaltransducingsystem),它包含受体、第二信使、... 细胞信息转导的研究进展(综述)浙江医科大学平喘药物研究室周汉良,余应年哺乳类细胞对细胞外的信息产生反应都要通过细胞信息转导系统(cellularsignaltransducingsystem),它包含受体、第二信使、基因、基因产物四个组成部份。细胞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信息转导 受体 第二信使 基因 基因产物 G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十四酰基咐拜醇-13-乙酸酯(TPA)诱导的NIH3T3细胞核原癌
9
作者 罗建红 余应年 斯民良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54-357,共4页
本文采用快速印迹杂交(guickblot)和延续转录试验(tun-offtranscriptionassay)两种特异mRNA检测技术,在NIH3T3细胞系观察到腺苷二磷酸核糖基转移酶(ADPRT)的特异性抑制剂3-... 本文采用快速印迹杂交(guickblot)和延续转录试验(tun-offtranscriptionassay)两种特异mRNA检测技术,在NIH3T3细胞系观察到腺苷二磷酸核糖基转移酶(ADPRT)的特异性抑制剂3-氨基苯甲酰胺(3AB)并不能阻断促癌物12-O-十四酰基咐醇-13-乙酸酯(TPA)诱发的细胞周期依赖性的核原癌基因c-fos、c-myc和c-myb的表达。这一结果直接表明,核原癌基因的表达和ADP核糖化作用这两种核内生化事件在细胞周期中的时序是不相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咐拜醇酯类 致癌物 腺苷二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细胞色素P4503A
10
作者 陈巧芳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6期281-283,286,共4页
关键词 细胞色素P450 CYP3A 血红素 同工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促癌剂对NIH/3T3细胞经缝隙连结细胞间通信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高贤龙 余应年 陈星若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49-252,共4页
利用抓扒负荷法将荧光染料引入细胞内,观察细胞间荧光染料的扩散以判断经缝隙连结的细胞间通信。分析了促癌剂TPA、MZR和PB对细胞通信的影响。三者均能抑制细胞通信,在蛋白激酶C抑制剂PMC或STS存在下,TPA和MZR对细胞间通信的抑制作用被... 利用抓扒负荷法将荧光染料引入细胞内,观察细胞间荧光染料的扩散以判断经缝隙连结的细胞间通信。分析了促癌剂TPA、MZR和PB对细胞通信的影响。三者均能抑制细胞通信,在蛋白激酶C抑制剂PMC或STS存在下,TPA和MZR对细胞间通信的抑制作用被拈抗,而PB的作用不受影响。提示前两者对细胞间通信的抑制作用可能通过蛋白激酶C的中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 致癌物 蛋白激酶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蒜提取液对细胞生长、细胞周期进展及蛋白激酶C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任中秀 余应年 陈星若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268-271,共4页
实验证明大蒜提取液对人羊膜FL细胞株的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其作用环节在细胞周期的G_2/M期;适当浓度的大蒜提取液对促癌剂12-0-十四酰基-佛波醇-13-乙酸酯(TPA)诱发的蛋白激酶-C(PK-C)活性变化有拮抗作用,但大蒜提取液在较高浓度时本... 实验证明大蒜提取液对人羊膜FL细胞株的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其作用环节在细胞周期的G_2/M期;适当浓度的大蒜提取液对促癌剂12-0-十四酰基-佛波醇-13-乙酸酯(TPA)诱发的蛋白激酶-C(PK-C)活性变化有拮抗作用,但大蒜提取液在较高浓度时本身能引起类似于TPA诱发的PK-C活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 蛋白激酶 有丝分裂周期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