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症状改善及实验室检测评价乳痈消方治疗肿块期非哺乳期乳腺炎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杨真 林旭丰 曲冬梅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4-107,共4页
目的研究乳痈消方治疗肿块期非哺乳期乳腺炎(NPM)对患者症状和实验室检测指标的改善效果。方法以2020年8月—2022年4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丽水中医院收治的88例肿块期NPM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44例)和联合中药组(44例)。西药组采用甲磺酸... 目的研究乳痈消方治疗肿块期非哺乳期乳腺炎(NPM)对患者症状和实验室检测指标的改善效果。方法以2020年8月—2022年4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丽水中医院收治的88例肿块期NPM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44例)和联合中药组(44例)。西药组采用甲磺酸溴隐亭进行治疗,联合中药组在西药组的基础上采用乳痈消方进行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统计两组治疗4周后的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症状体征积分、实验室检测指标、炎症指标。结果治疗4周后,联合中药组总有效率高于西药组(P<0.05)。治疗4周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乳房脓肿、乳房肿物、乳房瘘管、乳房红肿、乳房疼痛、乳头凹陷评分及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总补体(TC)、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外周血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自然杀伤细胞(NK)水平降低,联合中药组乳房脓肿、乳房肿物、乳房瘘管、乳房红肿、乳房疼痛、乳头凹陷评分及血清TC、IL-6、TNF-α、CRP、外周血WBC、N、NK水平低于西药组(P<0.05)。治疗4周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外周血CD_(4)^(+)水平升高,联合中药组高于西药组(P<0.05)。结论乳痈消方治疗肿块期NPM,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及实验室指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机体炎症反应,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哺乳期乳腺炎 肿块期 乳痈消方 甲磺酸溴隐亭 症状 实验室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