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灵菇生物学特性·经济价值和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9
1
作者 庞书香 张继南 陈红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890-2891,2894,共3页
主要介绍了白灵菇的形态特征、营养价值和医疗作用,重点介绍了其生长环境,包括温度、湿度、光照与空气、酸碱度以及营养条件。根据白灵菇生物学特性,采用高产栽培技术,生物学转化率可达50%以上。
关键词 白灵菇 生物学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银沉积电化学溶出分析的超灵敏甲胎蛋白传感器 被引量:2
2
作者 王丽娟 贾翠娟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43-847,共5页
制备了基于金标记物诱导银沉积电化学溶出分析的超灵敏甲胎蛋白传感器。通过壳聚糖将多壁碳纳米管修饰在玻碳电极上,利用戊二醛共价固定捕获抗体制得传感器。通过夹心免疫反应,抗体功能化的纳米金被捕获到传感器表面并进一步诱导银沉积... 制备了基于金标记物诱导银沉积电化学溶出分析的超灵敏甲胎蛋白传感器。通过壳聚糖将多壁碳纳米管修饰在玻碳电极上,利用戊二醛共价固定捕获抗体制得传感器。通过夹心免疫反应,抗体功能化的纳米金被捕获到传感器表面并进一步诱导银沉积。沉积的纳米银可在KCl溶液中直接通过阳极溶出法进行分析,从而实现对α-甲胎蛋白的检测。利用甲胎蛋白作为模型分析物,在0.02~200μg/L范围内,电流强度随着甲胎蛋白的质量浓度呈线性降低(r=0.992 8),检出限(S/N=3)为8 ng/L。将该传感器用于3个血样中甲胎蛋白的测定,所得结果与电致化学发光法测定结果一致。该免疫传感器显示了良好的稳定性、重复性和准确度,在临床诊断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甲胎蛋白 银沉积 电化学溶出分析 免疫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水化合物与蛋白质同步降解对瘤胃发酵特性及微生物蛋白质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马翠萍 张田 +1 位作者 张莉 陈可涛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0-23,共4页
本研究通过一系列的体外研究来确定酶和甲醛处理对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降解特性及同步降解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对瘤胃体外发酵和微生物蛋白合成的影响。未处理玉米和酶处理玉米与豆粕或酶处理或甲醛处理豆粕相结合,制备6种不同同步指数... 本研究通过一系列的体外研究来确定酶和甲醛处理对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降解特性及同步降解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对瘤胃体外发酵和微生物蛋白合成的影响。未处理玉米和酶处理玉米与豆粕或酶处理或甲醛处理豆粕相结合,制备6种不同同步指数的试验饲料。结果:使用未经酶处理的玉米时,高同步指数日粮的干物质消化率最高(P<0.05)。但酶处理玉米与各种豆粕混合时,其同步降解对干物质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在所有孵育时间内,含甲醛处理豆粕的日粮氨氮浓度均低于含未处理豆粕日粮和酶处理豆粕日粮(P<0.05),而孵育12和24 h时,酶处理玉米日粮的氨氮浓度低于未处理的玉米日粮(P<0.05)。酶处理玉米组的挥发性脂肪酸总产量和单个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本研究结果提示,可快速发酵的能量和蛋白质来源具有较高的干物质消化率、挥发性脂肪酸产量、氨氮利用率和嘌呤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水化合物 蛋白质 同步降解 瘤胃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工程在医药工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陈红霞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5年第10期5-7,共3页
酶工程是现代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一项高新技术将为各工业的发展起重要推动作用。介绍了酶固定化、基因工程菌(细胞)的固定化、植物细胞培养产酶、酶的化学修饰、核酸酶、抗体酶、酶标药物的理论和技术研究的最新进展以及酶... 酶工程是现代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一项高新技术将为各工业的发展起重要推动作用。介绍了酶固定化、基因工程菌(细胞)的固定化、植物细胞培养产酶、酶的化学修饰、核酸酶、抗体酶、酶标药物的理论和技术研究的最新进展以及酶工程在医药工业中的应用,对酶工程的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工程 酶的固定化 核酸酶 抗体酶 医药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强化酸预处理玉米秸秆乙醇化工艺研究 被引量:34
5
作者 李静 杨红霞 +2 位作者 杨勇 刘燕 魏世强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99-202,共4页
采用酸预处理正交试验和微波强化酸预处理试验,研究时间、温度、基质浓度、硫酸浓度及粒径对玉米秸秆糖化预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酸预处理时,时间、温度、硫酸浓度、基质浓度、粒径5个因素都是主要影响因子,其最佳条件为:时间2 h... 采用酸预处理正交试验和微波强化酸预处理试验,研究时间、温度、基质浓度、硫酸浓度及粒径对玉米秸秆糖化预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酸预处理时,时间、温度、硫酸浓度、基质浓度、粒径5个因素都是主要影响因子,其最佳条件为:时间2 h、温度130℃、硫酸浓度3%、基质浓度35 g/L、粒径0.50 mm;微波可强化酸预处理效果,提高糖化速度,秸秆还原糖得率与酸预处理的得率基本持平,微波强化酸预处理的最优条件为:粒径0.50 mm、基质浓度35 g/L,硫酸浓度4%,在255W微波作用下预处理6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微波 酸预处理 微波强化酸预处理 乙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强化秸秆乙醇化原料碱预处理效果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杨勇 杨红霞 +2 位作者 李静 潘彩文 魏世强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49-152,共4页
以农业废弃物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为目的,对玉米秸秆乙醇化的超声波与碱联合预处理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NaOH浓度、基质浓度和粒径为主要影响因子.最佳条件为:NaOH 0.5%、基质浓度45g/L、粒径0.50 mm.超声波有利于强化秸秆预处... 以农业废弃物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为目的,对玉米秸秆乙醇化的超声波与碱联合预处理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NaOH浓度、基质浓度和粒径为主要影响因子.最佳条件为:NaOH 0.5%、基质浓度45g/L、粒径0.50 mm.超声波有利于强化秸秆预处理,还原糖得率明显高于碱单独预处理时的得率.从试验效果考虑,采用NaOH浓度0.5%,超声波功率为480W,处理时间为30 min时,可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碱预处理 超声波 乙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吖啶橙-氧化石墨烯荧光猝灭法测定多巴胺 被引量:11
7
作者 马翠萍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40-343,共4页
在酸性介质中氧化石墨烯对吖啶橙的荧光发生猝灭作用,此时加入适量多巴胺,则导致体系的荧光强度增强,且增强程度与多巴胺的加入量成正比。据此建立了吖啶橙-氧化石墨烯荧光光度法测定多巴胺的方法。多巴胺的质量浓度在0.05~12.0μ... 在酸性介质中氧化石墨烯对吖啶橙的荧光发生猝灭作用,此时加入适量多巴胺,则导致体系的荧光强度增强,且增强程度与多巴胺的加入量成正比。据此建立了吖啶橙-氧化石墨烯荧光光度法测定多巴胺的方法。多巴胺的质量浓度在0.05~12.0μmol/L范围内呈线性,线性方程为△,F=3.9+57.8c(μmol/L),相关系数r=0.9933;检出限为2.9nmol/L。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应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吖啶橙 石墨烯 多巴胺 荧光猝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基Pickering乳液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姜曼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59-264,共6页
由于Pickering乳液的优良环保性、抗聚结稳定性以及在生物活性药物输送方面的潜在应用,其在化妆品、食品等领域受到广泛关注。相比较于传统乳液,Pickering乳液不含任何表面活性剂,具有安全稳定的特性。考虑到毒性和食品安全问题,无机粒... 由于Pickering乳液的优良环保性、抗聚结稳定性以及在生物活性药物输送方面的潜在应用,其在化妆品、食品等领域受到广泛关注。相比较于传统乳液,Pickering乳液不含任何表面活性剂,具有安全稳定的特性。考虑到毒性和食品安全问题,无机粒子和合成粒子的应用受到很大限制。在稳定乳液方面,Pickering粒子在界面处的吸附几乎是不可逆的,因此,有必要寻找更合适的食品级Pickering粒子。该文综述了Pickering乳液的稳定机制,包括粒子润湿性、三相接触角、粒子形成的空间位阻,以及近年来蛋白质和蛋白质基的Pickering颗粒及其稳定Pickering乳液的生产、表征及稳定性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并讨论其发展方向,为进一步扩大蛋白质纳米粒子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kering乳液 纳米粒子 润湿性 蛋白质 乳液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协同酶法提取玫瑰花渣多糖工艺优化 被引量:6
9
作者 姜曼 张伟 《中国果菜》 2020年第5期36-39,70,共5页
为有效解决玫瑰花渣多糖提取率过低的问题,本试验创新性地采用微波协同酶法提取玫瑰花渣多糖,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微波协同酶法提取玫瑰花渣多糖的最佳工艺为纤维素酶添加酶量4.2%,酶解温度50℃,酶解pH值4... 为有效解决玫瑰花渣多糖提取率过低的问题,本试验创新性地采用微波协同酶法提取玫瑰花渣多糖,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微波协同酶法提取玫瑰花渣多糖的最佳工艺为纤维素酶添加酶量4.2%,酶解温度50℃,酶解pH值4.4,微波功率650 W,微波处理时间4 min,料液比1:30,此时多糖得率为6.53%。其中酶解温度和微波功率是主要影响因素。与传统热水浸提法、微波法、超声法、酶法等提取方法比较,该方法提取条件温和,多糖得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瑰花渣 多糖 微波协同酶法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金银纳米立方体构建高灵敏CA-153传感器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贾翠娟 张思宝 杜璋璋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09-713,共5页
癌抗原-153(CA-153)是乳腺癌最重要的特异性标志物。利用CA-153与其抗体之间的特异性识别性构建"三明治"夹心结构的免疫传感器,在玻碳电极上修饰金纳米/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通过纳米金和CA-153抗体之间的吸附作用,将抗体固定... 癌抗原-153(CA-153)是乳腺癌最重要的特异性标志物。利用CA-153与其抗体之间的特异性识别性构建"三明治"夹心结构的免疫传感器,在玻碳电极上修饰金纳米/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通过纳米金和CA-153抗体之间的吸附作用,将抗体固定于电极表面,以牛血清白蛋白封闭非特异性吸附位点。金银(AuAg)纳米立方体标记CA-153二抗,标记的AuAg纳米立方体催化过氧化氢氧化电子媒介体硫堇,采用差分脉冲伏安法检测CA-153的电化学信号。在最优条件下,此传感器的响应电流与CA-153浓度的对数在2.0×10^(-5)~100 U/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S/N=3)为7.0×10^(-6)U/mL。对实际血清样品进行加标回收实验,回收率为92.2%~110.2%,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AuAg纳米材料 金纳米/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 癌抗原-15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蛋白与绿茶多酚相互作用对方便面品质及抗氧化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田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7-70,共4页
研究了绿茶多酚和大豆分离蛋白相互作用对油炸方便面品质及抗氧化性的影响,测定了面团的混合特性、方便面的糊化特性、蒸煮损失以及油脂氧化。结果表明:大豆分离蛋白能够提高面团的稳定性,但绿茶多酚对面团的混合特性影响并不显著。绿... 研究了绿茶多酚和大豆分离蛋白相互作用对油炸方便面品质及抗氧化性的影响,测定了面团的混合特性、方便面的糊化特性、蒸煮损失以及油脂氧化。结果表明:大豆分离蛋白能够提高面团的稳定性,但绿茶多酚对面团的混合特性影响并不显著。绿茶多酚(green tea polyphenols,GTP)和大豆分离蛋白(soybean protein isolate,SPI)能够形成蛋白-多酚复合物,通过疏水相互作用和二级结构的修饰形成复杂、稳定的结构,显著增加方便面的整体糊化参数,降低方便面的蒸煮损失(P <0.05)。并且,绿茶多酚能够显著减少油炸方便面的初级氧化产物和次级氧化产物,起到抑制油脂氧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蛋白 绿茶多酚 方便面 品质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食品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多方位融合发展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田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1年第1期70-71,共2页
基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级战略的要求,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已经被高职院校纳入到了人才培养计划中,并且成为了衡量高职院办学质量、专业水平的关键指标。在创新创业能力如此重要的情况下,如何实现其与专业教育... 基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级战略的要求,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已经被高职院校纳入到了人才培养计划中,并且成为了衡量高职院办学质量、专业水平的关键指标。在创新创业能力如此重要的情况下,如何实现其与专业教育的协同发展,以通过致力于两者的多方位融合,最终帮助学生更好提高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成为了本文主要论述的内容。为便于分析,笔者以高职食品专业为例,详细分析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多方位融合的路径、模式的探究与实践,梳理问题并提出建设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实践与经验主要体现在:明确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相融合的课程体系;建立多方位保障体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专业 创新创业教育 专业教育 融合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化合物或有机提取物处理的大麦对淀粉体外消化部位和消化程度的影响
13
作者 张田 马翠萍 陈红霞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2-76,共5页
本研究通过两个体外试验评估了碱性化合物和有机提取物处理大麦粒对淀粉含量和消化性能的影响。第一项研究采用非线性模型体外瘤胃发酵评估干物质、粗蛋白质和淀粉的降解,非线性模型为D(t)=D(i)·e^(-kd·时间)+I,其中D(t)=消... 本研究通过两个体外试验评估了碱性化合物和有机提取物处理大麦粒对淀粉含量和消化性能的影响。第一项研究采用非线性模型体外瘤胃发酵评估干物质、粗蛋白质和淀粉的降解,非线性模型为D(t)=D(i)·e^(-kd·时间)+I,其中D(t)=消化残留物,D(i)=可能消化部分,kd=消化速率常数,i=不可消化部分。第二个研究利用原位移动尼龙袋测定干物质、粗蛋白质和淀粉在瘤胃液和过瘤胃液中的降解情况。结果 :碱性化合物和有机提取物处理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了粗蛋白质含量(P <0.05)。石莼提取物较其他组显著提高淀粉含量(P <0.05)。氢氧化钠、明矾和甜菜粕提取物组显著提高蛋白质消化速率常数(P <0.05),明矾处理组淀粉消化速率常数显著提高4%(P <0.05),苜蓿草提取物处理组淀粉消化速率常数显著提高2%(P <0.05)。明矾和甜菜粕提取物处理组较其他组显著提高了淀粉的不可消化部分(P <0.05)。经处理的大麦在过瘤胃液和总肠道的粗蛋白质和淀粉降解有显著性差异(P <0.05)。石莼提取物处理的大麦瘤胃粗蛋白质降解显著高于其他组(P <0.05)。对照组、氢氧化钠和氨盐处理组较甜菜粕提取物和石莼提取物组显著降低了瘤胃液粗蛋白质降解(P <0.05),而对照组、氨盐和甜菜粕提取物组较氢氧化钠、苜蓿草提取物和石莼提取物组显著降低了总消化道粗蛋白质降解(P <0.05)。结论 :碱性化合物和有机提取物对大麦的降解有一定促进作用。此外,用明矾和甜菜粕提取物处理大麦可改变淀粉的消化部位,延长蛋白质和淀粉的消化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化合物 有机提取物 大麦 淀粉 消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复合体对污染土壤中重金属Cu^(2+)的原位固定能力的研究
14
作者 马翠萍 杜璋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6期16056-16057,16060,共3页
[目的]为解决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问题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湿法技术制备有机螯合剂二乙烯三胺五乙酸(DTPA)改性膨润土的有机-无机复合体,利用单因素试验法确定该吸附剂吸附供试土壤中金属离子Cu2+的影响因素(温度、湿度、吸附解析次数)... [目的]为解决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问题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湿法技术制备有机螯合剂二乙烯三胺五乙酸(DTPA)改性膨润土的有机-无机复合体,利用单因素试验法确定该吸附剂吸附供试土壤中金属离子Cu2+的影响因素(温度、湿度、吸附解析次数)的最佳值。[结果]该吸附剂吸附供试土壤中金属离子Cu2+的最佳温度为20℃,最佳湿度(土壤持水量)为90%,有机-无机复合体吸附剂吸附-解析的最佳次数为3次,超过3次其吸附能力明显下降,需要补充或更换新的吸附剂,以便增强其吸附能力。[结论]研究结果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面源污染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复合体 污染土壤 原位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