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响章丘大葱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指标
1
作者 刘奕辰 《农业灾害研究》 2021年第5期22-23,26,共3页
选取章丘最具代表性的“青葱庄园”大葱生产基地,作为合作研究对象,制定章丘大葱的农业气象灾害指标,助推特色农业发展和农民致富,以期为特色农业气象研究与服务开辟广阔的空间。
关键词 大葱 农业气象灾害 气象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小麦种植区域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李雪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20期62-66,93,共6页
在充分利用滑动平均法以及GIS空间数据分析法等多种方法的基础上,确定了冬小麦气象灾害的评价指标,从而构建了基于冬小麦种植区域的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模型,以河南省为例,选取其14个站点作为样本数据,对冬小麦的气象灾害进行评估。结... 在充分利用滑动平均法以及GIS空间数据分析法等多种方法的基础上,确定了冬小麦气象灾害的评价指标,从而构建了基于冬小麦种植区域的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模型,以河南省为例,选取其14个站点作为样本数据,对冬小麦的气象灾害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河南省的干旱高风险区主要集中在开封、安阳等地;干热风高风险区则主要集中在河南省的北部以及中部;而晚霜冻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河南省的丘陵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种植区 气象灾害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南地区一次人工增雨作业效果的综合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田家波 张玲 闫学超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第A02期75-76,117,共3页
对济南市一次人工增雨作业进行效果分析。降雨量分布表明,雨量较大区域集中在作业炮点较多的地区,增雨作业增加了作业区域的过程降水量。积极组织实施人工增雨作业,提高了对流云的降水效率,增加了局地降水,对缓解局地旱情、减少雹灾损... 对济南市一次人工增雨作业进行效果分析。降雨量分布表明,雨量较大区域集中在作业炮点较多的地区,增雨作业增加了作业区域的过程降水量。积极组织实施人工增雨作业,提高了对流云的降水效率,增加了局地降水,对缓解局地旱情、减少雹灾损失、增加库塘蓄水起到了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增雨作业 效果 综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南地区雷电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夏一楠 魏光龙 《农业与技术》 2021年第16期106-109,共4页
利用济南地区2000—2016年的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站雷暴日数观测资料、闪电定位数据等对济南地区雷电时空分布特征进行数理统计、归纳分析,总结出济南地区雷电的月季和日季变化特征、雷暴大风主要来向、雷电易发区等雷电天气特征及其变化规... 利用济南地区2000—2016年的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站雷暴日数观测资料、闪电定位数据等对济南地区雷电时空分布特征进行数理统计、归纳分析,总结出济南地区雷电的月季和日季变化特征、雷暴大风主要来向、雷电易发区等雷电天气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分析雷电天气对农业生产生活产生的影响,提出利用雷暴天气规律特征指导农业生产活动、避免或减轻雷暴灾害的防御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暴天气 气候特征 农业生产 防御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为“三农”服务探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刚 张玲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7期268-268,共1页
本文主要分析了气象为农业服务、气象为农村服务以及气象为农民服务的具体内容,阐述了气象服务的经济效益,以期为做好气象为"三农"服务、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气象服务 农业 农村 农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温和降水对主要作物产量的影响——以章丘市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奕辰 高雅洁 +1 位作者 张玲 石大山 《江西农业》 2018年第14期52-53,共2页
本文利用1981-2016年山东省章丘市的积温和降水资料,采用15年直线滑动平均法处理作物实际产量,通过相关性比较方法,分离气象产量与趋势产量。根据积分回归原理,建立积温、降水的时间分布对作物最终形成产量的影响效应的模型,把积温、降... 本文利用1981-2016年山东省章丘市的积温和降水资料,采用15年直线滑动平均法处理作物实际产量,通过相关性比较方法,分离气象产量与趋势产量。根据积分回归原理,建立积温、降水的时间分布对作物最终形成产量的影响效应的模型,把积温、降水对产量的影响化为具体的数值,通过这样具体数值的方法,从中反映出积温和降水对作物产量的规律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温 降水 产量 积分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园精细化气象服务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1
7
作者 高雅洁 闫景鹏 朱汉青 《农业与技术》 2021年第14期68-70,共3页
自动气象站目前广泛应用于气象、水文、农业和环保等领域,其可以监测地面降雨和空气温度等气象要素,可以在无人值守的恶劣环境下全天候全自动正常运行。农业园精细化气象服务系统结合了自动气象站和气象服务进行设计,该系统可将区域内... 自动气象站目前广泛应用于气象、水文、农业和环保等领域,其可以监测地面降雨和空气温度等气象要素,可以在无人值守的恶劣环境下全天候全自动正常运行。农业园精细化气象服务系统结合了自动气象站和气象服务进行设计,该系统可将区域内的多个农田小气候自动气象观测站通过无线或有线网络组成观测系统,获取并分析农田小气候相关气象要素。系统可以及时获取气象预报和预警服务,并结合本农业园区的情况智能分析提供应对措施,将损失降低到最小,为农业种植和设施农业提供技术支持,合理地指导农业活动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园 农业气象 传感器技术 物联网 智慧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季连续及阴雨气象对小麦与水稻产量的影响分析与应对策略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雪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0年第11期60-61,共2页
小麦与水稻作为我国三大粮食作物的主要成员,其无论是在种植面积和年产量上都位居前列,但由于我国上述两种粮食作物的种植区域分布较为广泛,一旦在春季出现连续低温及阴雨等气象灾害则将会导致作物减产。通过分析春季连续低温及阴雨气... 小麦与水稻作为我国三大粮食作物的主要成员,其无论是在种植面积和年产量上都位居前列,但由于我国上述两种粮食作物的种植区域分布较为广泛,一旦在春季出现连续低温及阴雨等气象灾害则将会导致作物减产。通过分析春季连续低温及阴雨气象对小麦、水稻产量降低的影响机理,并从中探求具有针对性的技术改进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季 低温阴雨 农作物产量 应对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宁市兖州区为农服务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探析
9
作者 王鹏 朱汉青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第3期191-192,195,共3页
本文阐述了济宁市兖州区"3456"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内容,总结了主要做法,分析了济宁市兖州区"3456"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取得的成效,以期为提高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提供参考。
关键词 “3456”气象防灾减灾体系 内容 做法 成效 为农服务 山东济宁 兖州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高空气象平行观测与为农气象服务
10
作者 高雅洁 闫景鹏 朱汉青 《农村科学实验》 2020年第34期127-128,共2页
按照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指示2020年1月和7月台站圆满完成了两个月的高空平行观测任务。原探空仪使用接收机进行数据接收,仅观测温度、气压、湿度,无测风数据;新型探空仪使用雷达进行数据接收,含测风任务。本文对台站这两个月的平行观测... 按照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指示2020年1月和7月台站圆满完成了两个月的高空平行观测任务。原探空仪使用接收机进行数据接收,仅观测温度、气压、湿度,无测风数据;新型探空仪使用雷达进行数据接收,含测风任务。本文对台站这两个月的平行观测数据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将新型探空仪和原探空仪进行资料对比,得出新型探空仪的优势所在。探空仪换型为的是得到更加精准的气象资料,为预报制作、为农气象服务提供更加精准的信息。农业气象学研究的目的在于围绕农业的发展与现代化,不断认识和解决生产中的气象问题,提出促进农业生产的最优气象条件和措施。有了更加精确的数据资料,将会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空观测 平行观测 等压面 农业气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温、降水日照对章丘大葱产量影响的积分回归分析
11
作者 刘奕辰 《农业灾害研究》 2021年第6期15-16,共2页
根据2009—2019年的气温、降水、日照资料,对“青葱庄园”大葱生产基地提供的2010—2019年的产量资料进行积分回归分析,发现章丘大葱不同生育期对光、温、水的需求差异较大,其中气温对章丘大葱产量的影响最为明显。
关键词 大葱 气象条件 积分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基微波辐射计资料在对流云降水前的变化特征初探 被引量:11
12
作者 张秋晨 王俊 李雪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78-1589,共12页
基于RPG-HATRPO-G3 14通道地基微波辐射计观测的大气亮温和反演的不稳定性指数K指数(KI)、抬升指数(LI)、沙瓦特指数(SI)、总指数(TTI)和对流有效位能(CAPE)产品,分析其在2015-2016年9次对流云降水前的变化特征,并与非降水日中的变化进... 基于RPG-HATRPO-G3 14通道地基微波辐射计观测的大气亮温和反演的不稳定性指数K指数(KI)、抬升指数(LI)、沙瓦特指数(SI)、总指数(TTI)和对流有效位能(CAPE)产品,分析其在2015-2016年9次对流云降水前的变化特征,并与非降水日中的变化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非降水日四季22 GHz亮温、58 GHz亮温及大气不稳定度指数均存在一定的日变化,且22 GHz亮温的日变化较明显;5种不稳定性指数夏、秋季的日变化差略大于冬、春季。9次对流云降水开始前2 h,22 GHz亮温在降水开始前34 min出现持续上升,早于58 GHz亮温出现持续下降的时间,且变化更为剧烈,其数值、变化值均大于四季非降水日均值、日变化差,对对流云降水的开始指示性较好;对流云降水开始前40 min左右,出现KI和TTI数值持续上升、LI和SI持续下降的现象,均早于CAPE出现持续上升的时间,这对于对流性降水的发生有指示意义; 5种指数的数值大小可以为对流云降水开始阈值的建立提供参考。在临近降水的-10~0 min(负值表示降水开始前时刻),22 GHz亮温、KI、SI和CAPE出现时间变化率大值的比例比其他时段高,但22 GHz亮温同时出现负变化率大值的比例也比其他时段高; KI和SI时间变化率大值的比例比CAPE高,综合考虑二者在对流云降水前的平均值出现持续变化的时间较早,KI和SI对对流云降水的指示意义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微波辐射计 大气亮温 对流云降水 大气不稳定度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波辐射计和探空的FY-4A温度廓线检验 被引量:14
13
作者 王洪 周后福 +1 位作者 王琛 夏一楠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95-308,共14页
选取2021年1月1日—2022年3月31日山东济南地区探空、微波辐射计和FY-4A的温度廓线,评估FY-4A温度廓线偏差特征。结果表明:10 km以下,FY-4A温度比探空偏小0.51℃,两者偏差的标准差为0.50℃;FY-4A温度比微波辐射计偏大0.53℃,两者偏差的... 选取2021年1月1日—2022年3月31日山东济南地区探空、微波辐射计和FY-4A的温度廓线,评估FY-4A温度廓线偏差特征。结果表明:10 km以下,FY-4A温度比探空偏小0.51℃,两者偏差的标准差为0.50℃;FY-4A温度比微波辐射计偏大0.53℃,两者偏差的标准差为0.75℃。FY-4A与探空在00:00(世界时,下同)和12:00的温度偏差趋势一致;相对于00:00,12:00的FY-4A与探空温度偏差的离散程度较小。有降水时,600 m高度以上微波辐射计与FY-4A的温度偏差逐渐增大,在1500 m高度附近偏差达到最大值(约为9.35℃),在3000~8500 m高度内偏差为1.35~5.10℃,偏差的标准差为1.41~4.99℃。有降水时,FY-4A与探空的温度偏差和标准差在不同高度上不同,偏差变化范围为-0.31~3.60℃。有云时,微波辐射计与FY-4A的温度偏差为-0.40℃,偏差的标准差为3.79℃;探空与FY-4A的温度偏差为0.31℃,偏差的标准差为2.66℃。相对于有云时,晴空背景下FY-4A与另外两种设备的温度偏差和标准差均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Y-4A 微波辐射计 探空 温度廓线 偏差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半岛东海岸一次台风暴雨的成因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刘奕辰 周伟灿 +1 位作者 常煜 曲学斌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684-1695,共12页
利用NCEP 1°×1°再分析资料、FY-2E卫星云图资料和山东省123个国家气象站资料和雷达产品,对2015年7月12日台风"灿鸿"给山东半岛东部海岸带来的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高纬环流与台风环流相互作用是... 利用NCEP 1°×1°再分析资料、FY-2E卫星云图资料和山东省123个国家气象站资料和雷达产品,对2015年7月12日台风"灿鸿"给山东半岛东部海岸带来的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高纬环流与台风环流相互作用是这次台风暴雨形成的主要成因。主要表现为,中高纬度东移高空槽携带的干冷空气与台风西侧外围暖湿气流在山东半岛交汇,地面"鞍型场"诱发的冷锋侵入山东半岛,为山东东部海岸暴雨发生提供了有利的天气尺度环流背景条件;高低空急流"耦合"为暴雨的发生提供了强烈的动力条件;台风北侧不断发展的TBB低于-40℃对流云团长时间维持以及低空急流风速脉动是暴雨过程中强降水持续出现的重要因素。另外,山东半岛东侧海岸线的海陆差异造成的摩擦辐合也是造成强降水的原因之一。暴雨个例对比可知,高低空急流"耦合"的区域是决定暴雨落区位于台风移动方向左前方或右前方的预报着眼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暴雨 中高纬环流相互作用 高低空急流“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北海市气候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闫景鹏 朱汉青 +1 位作者 高雅洁 刘奕辰 《农村科学实验》 2019年第18期105-106,共2页
本文利用北海市1976~2010年气象要素观测资料对北海市的气候概况进行年际和月变化统计分析,探讨北海市气温、相对湿度、降水量、日照时数的年际、月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北海市年平均气温为22.8℃,年平均总降水量为142.8mm,年平均相对湿... 本文利用北海市1976~2010年气象要素观测资料对北海市的气候概况进行年际和月变化统计分析,探讨北海市气温、相对湿度、降水量、日照时数的年际、月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北海市年平均气温为22.8℃,年平均总降水量为142.8mm,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0.8%,年平均日照总数为20273.0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海市 雷暴 气候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