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智慧医院建设阻力及实现路径探析
1
作者 孙咸江 韩景超 +1 位作者 刘吉明 杜毅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4-96,共3页
我国公立医院已基本建立起智慧医疗、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智慧医院建设框架,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效。但在建设过程中仍存在“信息孤岛”、资金与技术投入不足、各系统之间难以协同等阻力与障碍。智慧医院建设需要从制度、资源... 我国公立医院已基本建立起智慧医疗、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智慧医院建设框架,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效。但在建设过程中仍存在“信息孤岛”、资金与技术投入不足、各系统之间难以协同等阻力与障碍。智慧医院建设需要从制度、资源、技术3个维度构建破解方案,推动提高医院管理精细化、智能化水平,促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医院 建设阻力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96例埋伏多生牙的回顾性分析
2
作者 张紫玥 黄国倩 +1 位作者 李敏 杨世茂 《口腔医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0-225,共6页
目的:分析埋伏多生牙的临床特征及其手术治疗方式,为其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在我院口腔颌面外科住院治疗的296例埋伏多生牙患者,对其性别、年龄、多生牙数量、位置、形态、临床表现、并发症及上颌前牙区的... 目的:分析埋伏多生牙的临床特征及其手术治疗方式,为其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在我院口腔颌面外科住院治疗的296例埋伏多生牙患者,对其性别、年龄、多生牙数量、位置、形态、临床表现、并发症及上颌前牙区的手术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96例患者中共有500颗多生牙,6~12岁发病率最高;男女比例为2.33∶1,且随多生牙数量增多男女比例增大;数量以单颗牙最多(52.03%),双颗牙次之(38.51%),3颗及以上少见(9.46%);位置以上颌前牙区最多见(79.40%),其次为前磨牙区(13.40%)和磨牙区(7.20%);临床并发症以恒牙延迟萌出、恒牙阻生最多见,少数病例可伴发颌骨囊肿;上颌前牙区手术切口选择唇侧入路占23%,其中牙龈切口占83.3%,前庭沟切口占16.7%;采用腭侧入路占77%,其中牙龈切口占93.6%,局部小切口占6.4%;手术时间为15~150 min不等,平均手术时间约为25 min。多生牙在黏膜下或相邻恒牙冠方者手术平均时间为(9.34±2.21)min,骨埋伏深或位于相邻恒牙根方的平均手术时间为(35.43±4.65)min。结论:本组埋伏多生牙的临床表现有一定特点,且随着多生牙数量增多,男女比例呈增加趋势,多生牙的位置及数量可能影响手术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生牙 锥形束CT 临床特征 回顾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细胞性龈瘤手术切除2年随访1例
3
作者 张爱娟 张茂奇 +1 位作者 曹正国 王晓璇 《口腔医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33-636,共4页
本文报道1例牙龈瘤切除后2年随访,探讨牙龈瘤术式选择及其复发风险。牙龈瘤切除术式需综合评估角化龈宽度、可能的病理类型及局部刺激因素,对于上皮完整、牙龈瘤波及全部角化龈或术后角化龈宽度小于2 mm者,切除时可保留部分龈上皮,但需... 本文报道1例牙龈瘤切除后2年随访,探讨牙龈瘤术式选择及其复发风险。牙龈瘤切除术式需综合评估角化龈宽度、可能的病理类型及局部刺激因素,对于上皮完整、牙龈瘤波及全部角化龈或术后角化龈宽度小于2 mm者,切除时可保留部分龈上皮,但需警惕高复发倾向病理类型(如巨细胞性肉芽肿)。同时强调牙龈瘤的系统治疗,术前完善牙周基础治疗、去除局部刺激因素及长期维护是控制复发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瘤 巨细胞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对口腔粘膜角化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魏昕 杜毅 赵红宇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36-338,共3页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GF-β)对口腔粘膜角化细胞增殖分化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对人口腔粘膜上皮角化细胞(KC)进行分离,传代培养和鉴定,加入含有不同质量浓度的 TGF-β培养液培养3 d,然后用四唑盐(MTT)比色试验检测TGF-β对 K...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GF-β)对口腔粘膜角化细胞增殖分化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对人口腔粘膜上皮角化细胞(KC)进行分离,传代培养和鉴定,加入含有不同质量浓度的 TGF-β培养液培养3 d,然后用四唑盐(MTT)比色试验检测TGF-β对 KC增殖状况的影响。结果:体外培养 KC呈多角形,胞浆内有丰富的张力细丝,表面有大量微绒毛,角蛋白抗体免疫组化呈阳性。TGF-β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对KC的增殖起抑制作用。结论:TGF-β对体外培养的KC增殖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 口腔粘膜 角化细胞增殖 角化细胞 TGF-Β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天然牙与三种口腔修复材料摩擦磨损学性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张洁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54-257,共4页
目的:对老年天然牙及口腔修复材料的摩擦磨损学性能进行比较,并进行摩擦磨损机制的分析,探讨材料与老年天然牙耐磨损性能的匹配情况,为临床修复材料的选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使用体外摩擦磨损试验机,模拟口腔生理环境,将临床收集的60... 目的:对老年天然牙及口腔修复材料的摩擦磨损学性能进行比较,并进行摩擦磨损机制的分析,探讨材料与老年天然牙耐磨损性能的匹配情况,为临床修复材料的选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使用体外摩擦磨损试验机,模拟口腔生理环境,将临床收集的60岁以上老人完整的天然牙,纯钛,氧化锆瓷块,玻璃陶瓷进行体外二体摩擦磨损实验。采用扫描电镜观察表面磨损形貌,显微硬度仪测试表面硬度,电子天平得出磨损量。结果:测试的5种材料的磨损量,即3种口腔修复材料,老年天然牙牙釉质,老年天然牙牙本质的磨损量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纯钛磨损量与牙釉质最接近,牙本质磨损量显著高于牙釉质和3种修复材料。老年天然牙牙釉质的磨损机制主要是疲劳磨损,牙本质主要是磨粒磨损,纯钛主要是黏着磨损和磨粒磨损,玻璃陶瓷主要是磨粒磨损和黏着磨损,氧化锆主要是磨粒磨损。结论:纯钛耐磨损性能与老年天然牙牙釉质较相匹配,老年天然牙牙釉质耐磨损性能明显优于牙本质,在临床上,应根据对颌天然牙磨耗情况,合理选择修复材料,避免造成牙釉质尤其牙本质的过度磨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磨损学性能 老年天然牙 口腔修复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H 1-34对鹿茸间充质干细胞成骨机制的转录组学分析
6
作者 邢宝瑞 赵海平 +5 位作者 李光玉 马泽芳 孙红梅 胡肖 谭展清 刘振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344-352,共9页
PTH 1-34对鹿茸间充质干细胞具有促成骨作用,旨在利用高通量无参转录组测序方法探索PTH 1-34促进鹿茸间充质干细胞成骨的可能机制。选用第3代鹿茸间充质干细胞,按试验要求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诱导组、PTH 1-34干预组),每组3个重复,诱... PTH 1-34对鹿茸间充质干细胞具有促成骨作用,旨在利用高通量无参转录组测序方法探索PTH 1-34促进鹿茸间充质干细胞成骨的可能机制。选用第3代鹿茸间充质干细胞,按试验要求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诱导组、PTH 1-34干预组),每组3个重复,诱导组添加成骨诱导液诱导鹿茸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PTH 1-34干预组在诱导组基础上添加10 nmol/L PTH 1-34。培养21 d,采用碱性磷酸酶和茜素红染色的方法对标志物和钙结节进行鉴定,鉴定完毕后,使用TRIzol法进行总RNA提取并采用第二代测序技术(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基于Illumina测序平台,对这些文库进行双末端测序。添加浓度为10 mmol/L PTH 1-34进行成骨诱导,可明显增加鹿茸间充质干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和钙结节的产生量。因与NCBI所发布的鹿科动物基因序列比对效率低于50%,选择了无参转录组测序。通过对差异基因富集分析,共筛选出5737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1877个上调,3860个下调;GO富集分析显示,在生物过程作用下,差异基因的种类主要包括细胞运动、细胞增殖、细胞迁移、骨发育、血管生成和形态发生相关;通过筛选,找到了8个与成骨相关基因:RUNX2、BGN、ALPL、SPARC、OPN、CPNE1、STRN4、VAPB;2个与细胞自噬相关基因:WiPi2、ATG14;4个与血管生成相关基因:UNC5B、SHC1、FLNA、TNFSF15,使用qRT-PCR方法进行验证,结果与测序结果一致;转录因子预测相关性较高的家族为zf-C2H2,并筛选到了成骨转录因子SP7。PTH 1-34可通过上调RUNX2、SP7、BGN、ALPL、SPARC、OPN、CPNE1、STRN4、VAPB的mRNA表达来促进鹿茸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可能通过抑制血管生成和细胞自噬来调节鹿茸的骨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茸 甲状旁腺素1-34 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诱导 转录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矫治器对牙龈状况与龈沟液中内毒素含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肖水清 王兰翠 +1 位作者 郑静 宋新宇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92-194,共3页
目的 :探讨固定矫治对牙龈状况的影响和有效控制牙龈炎症的方法。方法 :将临床就诊采用固定矫治器进行治疗的患者作研究对象 ,临床就诊的 10 0例患者 ,分别于矫治前 ,矫治后 1、3、6个月 ,矫治结束前 ,结束后 3个月的牙龈炎症指数 ,龈... 目的 :探讨固定矫治对牙龈状况的影响和有效控制牙龈炎症的方法。方法 :将临床就诊采用固定矫治器进行治疗的患者作研究对象 ,临床就诊的 10 0例患者 ,分别于矫治前 ,矫治后 1、3、6个月 ,矫治结束前 ,结束后 3个月的牙龈炎症指数 ,龈沟液细菌内毒素进行测试比较 ,统计学处理。结果 :1)牙龈炎症指数 :固定矫治器戴于后 1个月牙龈指数最高 ,3个月后趋于稳定 ,此时牙龈炎症指数接近正常 ,6个月后至矫治结束时基本无明显变化 ,矫治结束后 3个月牙龈组织恢复完全正常 ;2 )细菌内毒素 :细菌内毒素含量与牙龈炎症指数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1)固定矫治器对牙龈组织的健康有一定的影响 ,但患者只要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就可以是牙龈组织的炎症得到有效控制。 2 )固定矫治过程中的牙龈炎性反应同细菌内毒素含量有非常密切的正相关关系 ,而细菌内毒素是G-菌的裂解产物 ,故对于固定矫治过程中出现的牙龈炎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矫治器 牙龈炎症 龈沟液 内毒素 口腔卫生 口腔正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胞内信号转导分子LIM矿化蛋白1在人牙髓细胞体外矿化过程中表达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效英 张旗 +2 位作者 王强 陈卓 陈智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28-231,共4页
目的:研究胞内信号转导分子LIM矿化蛋白1在人牙髓细胞体外矿化过程中的表达。方法:利用组织块法体外培养人牙髓细胞,实验组培养液中加入矿化诱导剂,对照组不加矿化诱导剂。培养14d后,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牙本质涎蛋白的表达;von kossa染色... 目的:研究胞内信号转导分子LIM矿化蛋白1在人牙髓细胞体外矿化过程中的表达。方法:利用组织块法体外培养人牙髓细胞,实验组培养液中加入矿化诱导剂,对照组不加矿化诱导剂。培养14d后,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牙本质涎蛋白的表达;von kossa染色检测矿化结节的形成。培养期间,采用半定量RT-PCR技术监测LIM矿化蛋白1及碱性磷酸酶的表达,SPSS11.0软件分析结果。结果:培养14d,实验组牙本质涎蛋白免疫细胞化学呈阳性表达,von kossa染色阳性,矿化结节形成;对照组牙本质涎蛋白表达阴性,von kossa染色阴性。RT-PCR结果显示碱性磷酸酶及LIM矿化蛋白1在实验组和对照组各时段均表达。培养期间,实验组LIM矿化蛋白1的表达显著性高于对照组,其中培养第2天及9天时表达分别达到两个高峰,约为对照组的1.8倍及3.0倍。培养期间,碱性磷酸酶的表达显著性增高,其中培养14d时约为对照组的2.0倍。结论:首次发现LIM矿化蛋白1与人牙髓细胞的体外矿化过程相关,提示LIM矿化蛋白1可能在牙髓细胞的分化及矿化中发挥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髓细胞 分化 矿化 LIM矿化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迁移率族蛋白B1对牙周膜成纤维细胞表达细胞因子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孙钦峰 徐岩 +2 位作者 宋晖 扈英伟 杨丕山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43-446,共4页
目的观察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表达白细胞介素-6(IL-6)、破骨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L)、骨保护因子(OPG)的影响,初步探讨HMGB1在牙周疾病的作用。方法采用原代组织块培养法,培养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用... 目的观察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表达白细胞介素-6(IL-6)、破骨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L)、骨保护因子(OPG)的影响,初步探讨HMGB1在牙周疾病的作用。方法采用原代组织块培养法,培养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用第4~6代的细胞进行实验。分别用10、30、100ng·mL-1质量浓度的HMGB1孵育牙周膜成纤维细胞24h后,RT-PCR检测IL-6、RANKL、OPG的mRNA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RANKL、OPG的蛋白表达。均以0ng·mL-1质量浓度组为对照,所得数据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处理。结果 HMGB1在10、30、100ng·mL-1质量浓度时,细胞中的RANKL/OPGmRNA的比值增高(P<0.05),100ng·mL-1质量浓度时细胞中的IL-6mRNA的表达量增高(P<0.05)。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10ng·mL-1质量浓度组的RANKL/OPG的比值有明显增高。结论一定浓度的HMGB1可使牙周膜细胞中的RANKL/OPG比值增高,还会诱导炎症因子IL-6mRNA表达上调。提示HMGB1可能会在牙周炎的发病以及炎症进展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牙周膜成纤维细胞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病毒介导HGF转染脂肪干细胞复合温敏型可注射水凝胶对兔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髁突软骨的修复作用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广德 李荣亮 +3 位作者 岳从雷 杨世茂 郭延伟 房殿吉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24-927,共4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转染脂肪干细胞复合水凝胶支架材料对促进兔颞下颌关节炎病理状态微环境中受损软骨修复的意义。方法:培养兔脂肪干细胞,利用腺病毒介导对其进行HGF转染并制备ADSCs/HGF/水凝胶支架材料。兔颞下颌关节上腔...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转染脂肪干细胞复合水凝胶支架材料对促进兔颞下颌关节炎病理状态微环境中受损软骨修复的意义。方法:培养兔脂肪干细胞,利用腺病毒介导对其进行HGF转染并制备ADSCs/HGF/水凝胶支架材料。兔颞下颌关节上腔为注射区并分为5组,A组为空白对照组,B组为模型组,C组为单纯细胞治疗组,单纯脂肪干细胞腔内注射,D组为干细胞复合材料组,为造模后腔内注射干细胞复合可注射水凝胶支架材料,E组为转染后干细胞复合水凝胶注射。所有材料移植成功后各组动物分别于用药第3、9周后取材,制备标本并行髁突软骨扫描电镜、组织学观察及实时定量PCR检测,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及t检验。结果:扫描电镜与组织学观察可见,D、E组软骨病变区改善情况优于B、C组。与模型组比较,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E组MMP-13表达与空白组相对持平但低于C、D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E组TIMP-1表达与空白组相对持平但高于C、D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腺病毒介导HGF转染脂肪干细胞复合可注射型水凝胶对兔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受损软骨具有明显修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干细胞 腺病毒 肝细胞生长因子 温敏型可注射水凝胶 颞下颌关节 骨关节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长链烷基季铵盐纳米抗菌无机填料的复合树脂对人牙菌斑生物膜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吴峻岭 张强 +3 位作者 孙睿男 朱婷 葛建华 周传健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65-569,共5页
目的合成含长链烷基季铵盐纳米抗菌无机填料的复合树脂,探讨其对人牙菌斑生物膜的影响。方法制备含长链烷基季铵盐的纳米抗菌二氧化硅填料,经表面偶联处理后,分别以0%、5%、10%、15%及20%的质量分数添加到复合树脂中,以0%组作为对照组,... 目的合成含长链烷基季铵盐纳米抗菌无机填料的复合树脂,探讨其对人牙菌斑生物膜的影响。方法制备含长链烷基季铵盐的纳米抗菌二氧化硅填料,经表面偶联处理后,分别以0%、5%、10%、15%及20%的质量分数添加到复合树脂中,以0%组作为对照组,用三点弯曲试验来检测其力学性能。建立人牙菌斑生物膜体外模型,通过菌落计数、乳酸代谢分析及活/死细菌染色等手段来评价复合树脂对人牙菌斑生物膜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当复合树脂纳米抗菌无机填料的质量分数小于15%时,其力学性能没有明显改变(P>0.05);当纳米抗菌无机填料的质量分数达到5%及以上时,复合树脂对人牙菌斑生物膜的代谢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显示出良好的抗菌性能(P<0.05)。结论当抗菌无机填料的质量分数达到5%时,复合树脂具有较强的抗菌防龋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铵盐 牙菌斑生物膜 无机填料 复合树脂 抗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多糖对高糖状态下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向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6
12
作者 廖锋 刘瑶 +3 位作者 刘航航 胡建 赵爽 杨世茂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3-199,共7页
目的探讨当归多糖(ASP)对高糖状态下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骨向分化的影响。方法培养并收集第3代BMSCs进行成骨成脂分化诱导鉴定。将BMSCs分为3组进行培养:正常对照组(葡萄糖浓度5.5 mmol·L-1)、高糖组(葡萄糖浓度25.5 mmo... 目的探讨当归多糖(ASP)对高糖状态下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骨向分化的影响。方法培养并收集第3代BMSCs进行成骨成脂分化诱导鉴定。将BMSCs分为3组进行培养:正常对照组(葡萄糖浓度5.5 mmol·L-1)、高糖组(葡萄糖浓度25.5 mmol·L-1)、ASP+高糖组(葡萄糖浓度25.5 mmol·L-1+40 mg·L-1 ASP)。CCK8检测各组BMSCs的增殖活性,茜素红染色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成骨活性。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成骨标记基因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锌指结构转录因子(Osx)、骨钙蛋白(OCN)、Ⅰ型胶原酶(COL-Ⅰ)mRNA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关键因子CyclinD1及β-catenin的mRNA表达。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大鼠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正常大鼠)、糖尿病组(糖尿病大鼠)、糖尿病+ASP组(糖尿病大鼠,ASP喂养),制备大鼠胫骨骨缺损,进行组织学检测,观察骨缺损修复情况。结果高糖组、ASP+高糖组的BMSCs增殖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高糖组和ASP+高糖组二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糖组中BMSCs钙结节数量、碱性磷酸酶活性及Runx-2、OCN、Osx、COL-Ⅰ、CyclinD1、β-catenin的mRNA表达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和ASP+高糖组(P<0.05),正常对照组和ASP+高糖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织学检测结果显示,糖尿病组骨小梁数量少于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ASP组(P<0.05),而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ASP组二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ASP可促进高糖状态下大鼠BMSCs的成骨分化及2型糖尿病大鼠的骨缺损修复,这种促进作用可能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多糖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分化 2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锁骨发育不全综合征2例病例报告及特征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姜涛 蒋序 张运奎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1-103,共3页
本文对一颅锁骨发育不全综合征(CCD)家系(2例病例)的发病特点进行报道。采用先证者查证法对家系各成员进行全身健康状况及口腔专科检查,检查表明CCD患者表现有不同程度的颅骨、牙齿、锁骨发育障碍。
关键词 颅锁骨发育不全综合征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畸牙龈炎患者中牙龈卟啉单胞菌致病岛Rag基因的检测及其致病性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建宁 张玉杰 肖水清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9-94,共6页
目的:分析不同rag基因型牙龈卟啉单胞菌(Pg)在正畸牙龈炎患者中的分布状况。方法:41例患者为戴用矫治器后发生牙龈炎者(正畸治疗组),36例为未戴矫治器牙周健康者(对照组),25例为中、重度牙周炎患者(牙周炎组)。利用多重PCR技术检测受试... 目的:分析不同rag基因型牙龈卟啉单胞菌(Pg)在正畸牙龈炎患者中的分布状况。方法:41例患者为戴用矫治器后发生牙龈炎者(正畸治疗组),36例为未戴矫治器牙周健康者(对照组),25例为中、重度牙周炎患者(牙周炎组)。利用多重PCR技术检测受试者龈沟液标本中牙龈卟啉单胞菌及致病岛rag基因,分析其与临床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牙龈卟啉单胞菌阳性率(%)在正畸治疗组、对照组和牙周炎组分别为70.7、36.1和92.0(P<0.01)。在Pg阳性患者(正畸治疗组和牙周炎组)rag基因型检出率依次为rag-3、rag-4、rag-1和rag-2。结论:不同rag基因型P.gingivalis在不同病变组织中的分布不同;rag-3型和rag-4型Pg与牙龈炎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卟啉单胞菌 致病岛rag基因 多重PCR 正畸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识指数监测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李茜 张丽 吴慧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39-241,共3页
目的 探讨意识指数(index of consciousness,IoC)监测指导无痛人工流产术中丙泊酚用药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自愿行无痛人工流产者100例,年龄20~30岁,ASA 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IoC监测组(IoC组)和临床组(C组).两... 目的 探讨意识指数(index of consciousness,IoC)监测指导无痛人工流产术中丙泊酚用药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自愿行无痛人工流产者100例,年龄20~30岁,ASA 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IoC监测组(IoC组)和临床组(C组).两组患者均采用TCI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丙泊酚血浆靶浓度从4.0μg/ml起始,静脉缓慢注射芬太尼1.0μg/kg.IoC组TCI丙泊酚至IoC指数为40~60之间,将IoC始终维持在45±3,且根据IoC值调整丙泊酚血浆靶浓度;C组采用改良OAA/S评分对患者进行镇静评估,输注丙泊酚至OAA/S评分达到1分(对轻度摇动患者躯体无反应).记录给药前、睫毛反射消失、扩宫、吸宫和清醒时的MAP、HR、SpO2,记录丙泊酚用量、术后苏醒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观察术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C组比较,IoC组丙泊酚用量减少,苏醒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明显缩短(P<0.05);体动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而两组呼吸抑制、头晕、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给药前比较,睫毛反射消失、扩宫、吸宫时两组患者MAP明显降低,HR明显减慢(P<0.05),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oC监测对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丙泊酚用药和麻醉深度调控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指数 监测 丙泊酚 人工流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ncherz分析法对改良式Forsus矫治器治疗患者的疗效评估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勇 叶静 +1 位作者 王春玲 郭新星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85-188,共4页
目的:采用Pancherz分析法对改良式Forsus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下颌后缩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评估。方法:直丝弓矫治技术排齐整平上下牙列后,应用改良式Forsus矫治器对30例安氏Ⅱ类下颌后缩患者进行功能性矫形治疗,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 目的:采用Pancherz分析法对改良式Forsus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下颌后缩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评估。方法:直丝弓矫治技术排齐整平上下牙列后,应用改良式Forsus矫治器对30例安氏Ⅱ类下颌后缩患者进行功能性矫形治疗,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片,并进行Pancherz头影测量和分析。结果:改良式Forsus矫治器治疗6~8个月后,患者下颌后缩面型显著改善。前牙覆盖减小了(5.0±2.8)mm,磨牙关系纠正为Ⅰ类关系。SNB增大(2.7±1.3)°,ANB减小(-2.5±1.2)°,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改良式Forsus矫治器与直丝弓矫治技术联合应用,可以有效地促进下颌骨的生长发育,协调上下颌骨的位置关系,显著改善Ⅱ类咬合关系和下颌后缩面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NCHERZ分析法 改良式Forsus矫治器 安氏Ⅱ类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龈卟啉单胞菌及其牙龈蛋白酶K对青少年牙龈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韩志强 柏扬 +2 位作者 肖水清 孙菲 何萍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83-287,共5页
目的分析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及牙龈蛋白酶K(Kgp)对青少年牙龈健康的影响。方法收集12-17岁青少年牙龈正常组(50例)、牙龈炎症指数Ⅰ级组(25例)和牙龈炎症指数Ⅱ级组(32例)的3组龈沟液标本,应用16SrDNA PCR技术检测... 目的分析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及牙龈蛋白酶K(Kgp)对青少年牙龈健康的影响。方法收集12-17岁青少年牙龈正常组(50例)、牙龈炎症指数Ⅰ级组(25例)和牙龈炎症指数Ⅱ级组(32例)的3组龈沟液标本,应用16SrDNA PCR技术检测各样本中的P.gingivalis及Kgp。3组P.gingivalis和Kgp阳性检出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gingivalis和Kgp的相对含量与牙龈炎症指数之间的关系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 P.gingivalis在牙龈炎症指数Ⅰ级组的检出率大于牙龈正常组,牙龈炎症指数Ⅱ级组的检出率大于牙龈炎症指数Ⅰ级组和牙龈正常组,牙龈炎症指数Ⅰ级组、Ⅱ级组与牙龈正常组间有明显差异(P〈0.01),牙龈炎症指数Ⅰ级组与Ⅱ级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Kgp在牙龈炎症指数Ⅰ级组的检出率大于牙龈正常组,牙龈炎症指数Ⅱ级组的检出率大于牙龈炎症指数Ⅰ级组和牙龈正常组,牙龈炎症指数Ⅰ级组与牙龈正常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牙龈炎症指数Ⅱ级组与牙龈正常组间有明显差异(P〈0.01)。P.gingivalis和Kgp的检出率随着牙龈炎症指数的增加而升高。结论 P.gingivalis和Kgp与青少年牙龈健康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牙龈卟啉单胞菌 牙龈蛋白酶K 牙龈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根管充填材料在一次法根管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7
18
作者 徐冬梅 王其宝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29-1031,共3页
目的比较3种根管充填材料在一次法根管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2例牙髓炎患者(425颗患牙)随机分为3组:A组(120例/121颗患牙)以氧化锌丁香油为封闭剂,B组(121例/151颗患牙)以Cortisomol为封闭剂,C组(121例/153颗患牙)以2Seal easymiX... 目的比较3种根管充填材料在一次法根管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2例牙髓炎患者(425颗患牙)随机分为3组:A组(120例/121颗患牙)以氧化锌丁香油为封闭剂,B组(121例/151颗患牙)以Cortisomol为封闭剂,C组(121例/153颗患牙)以2Seal easymiX为封闭剂,分别加牙胶尖进行冷侧压充填。观察并比较3组根管充填后疼痛发生率及1年的治疗成功率。结果 A、B、C组患牙术后疼痛发生率分别为15.7%(19/121)、5.3%(8/151)、6.5%(10/153),A组患牙术后疼痛发生率高于B组和C组(P<0.05或0.01),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年复查,A、B、C组治疗成功率分别为94.0%(110/117)、96.5%(137/142)、97.9%(142/1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一次法根管治疗中,3种根管充填材料术后1年疗效均较好,其中Cortisomol和2Seal easymiX可以减少术后疼痛,是理想的根管充填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充填 根管充填材料 氧化锌丁香油糊剂 CORTISOMOL 2Seal easymi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nicFill超声树脂充填和Filtek Z350纳米树脂修复年轻恒磨牙深龋Ⅱ类洞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19
作者 林青 杜毅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50-852,共3页
纳入96位9~14岁儿童256颗Ⅱ类洞龋坏的年轻恒磨牙,随机分为2组(n=128),分别用Sonic Fill和超声树脂修复,充填后观察6个月、1年、2年的成功率,2组无显著差异,但Sonic Fill超声树脂组和Filtek Z350纳米树脂组平均操作时间为18 min和23 mi... 纳入96位9~14岁儿童256颗Ⅱ类洞龋坏的年轻恒磨牙,随机分为2组(n=128),分别用Sonic Fill和超声树脂修复,充填后观察6个月、1年、2年的成功率,2组无显著差异,但Sonic Fill超声树脂组和Filtek Z350纳米树脂组平均操作时间为18 min和23 min(P <0. 05),患者满意率(%)分别为97. 4和79. 7(P <0. 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ltek Z350纳米树脂 SonicFill超声树脂 深龋Ⅱ类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区技术在全口义齿修复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0
作者 孙淑贞 杨亚东 杨坚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6期735-739,共5页
下颌牙槽嵴严重吸收的牙列缺失患者,全口义齿固位稳定性差,易脱落。中性区技术可以指导人工牙的排列和义齿基托抛光面的处理,以确保全口义齿获得最佳的固位与稳定性、面部丰满度以及美观性,患者满意度高。中性区技术虽然不是新技术,但... 下颌牙槽嵴严重吸收的牙列缺失患者,全口义齿固位稳定性差,易脱落。中性区技术可以指导人工牙的排列和义齿基托抛光面的处理,以确保全口义齿获得最佳的固位与稳定性、面部丰满度以及美观性,患者满意度高。中性区技术虽然不是新技术,但在临床上的应用并不广泛,多数医生对此技术并不了解。本文通过对中性区的特点、中性区的意义以及中性区技术所使用的材料、方法和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中性区技术在全口义齿修复中的应用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区 牙列缺失 全口义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