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骡子生育的遗传学和生理学基础
1
作者 庞有志 赵淑娟 +2 位作者 尤祥宾 杨再 洪子燕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22年第1期45-51,共7页
骡子的繁殖力是一种性状,其可育性是相对的,从可育到不育在不同个体间存在广泛的多态性。这种多态性还表现在性行为、发情周期、精子和卵子的生成、胚胎发育和分娩等不同生理层次。骡子生育的遗传基础是染色体的同源性,同源性越高,可育... 骡子的繁殖力是一种性状,其可育性是相对的,从可育到不育在不同个体间存在广泛的多态性。这种多态性还表现在性行为、发情周期、精子和卵子的生成、胚胎发育和分娩等不同生理层次。骡子生育的遗传基础是染色体的同源性,同源性越高,可育性的机率越大。骡子可育性表现是骡子基因组在不同细胞、组织、器官和不同个体等层次上差异表达的结果。作者归纳了国内外学者对骡子生育问题的研究,并对骡子生育现象及其机理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骡 驴骡 繁殖力 可育性 不育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用鹌鹑IGF-1R基因的多态性与体尺性状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白俊艳 卢军浩 +13 位作者 付学言 武晓红 杨又兵 雷莹 庞有志 卢小宁 巩慧荣 胡陆星 刘红涛 樊红灯 曹恒 时坤鹏 陈梦柯 马永康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98-405,共8页
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型受体(IGF-1R)基因是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GFs)在生物体内发挥作用的主要效应器,对机体生长发育进程中有重要影响。为探讨IGF-1R基因多态性与蛋用鹌鹑体尺性状的相关性,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方法对中国黄羽鹌鹑、北京白... 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型受体(IGF-1R)基因是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GFs)在生物体内发挥作用的主要效应器,对机体生长发育进程中有重要影响。为探讨IGF-1R基因多态性与蛋用鹌鹑体尺性状的相关性,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方法对中国黄羽鹌鹑、北京白羽鹌鹑、朝鲜鹌鹑3种蛋用鹌鹑的IGF-1R基因进行多态性分析,并对IGF-1R基因的多态性与鹌鹑体尺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3个蛋用鹌鹑群体中检测到IGF-1R基因A57G和A72T两个突变位点,A57G位点发生了A/G碱基突变,有AA、AG和GG三种基因型;A72T位点发生了A/T碱基突变,有AA、AT和TT三种基因型。中国黄羽鹌鹑的A57G位点对胫长、胸骨长和胫围有显著影响(P<0.05),A72T位点对体质量和胸骨长有显著影响(P<0.05),组合基因型AGAA对体质量有显著影响(P<0.05),组合基因型AAAA对胫长、胸骨长、胫围有明显影响(P<0.05)。北京白羽鹌鹑的A57G位点对体质量、胫长、体长、胫围有显著影响(P<0.05),A72T位点对胸骨长有显著影响(P<0.05),组合基因型AAAA对体质量和胸骨长有显著影响(P<0.05),组合基因型AAAT、GGAA、GGAT对胫长有显著影响(P<0.05),组合基因型GGAA对胸深有显著影响(P<0.05)。朝鲜鹌鹑的A57G位点对体质量有显著影响(P<0.05),A72T位点对胸骨长和胫围有显著影响(P<0.05),组合基因型AGAA对体质量有显著影响(P<0.05),组合基因型AGAT对胫长和胸宽有显著影响(P<0.05)。因此,IGF-1R基因可以作为候选基因应用于蛋用鹌鹑体尺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用鹌鹑 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型受体(IGF-1R)基因 多态性 体尺性状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驴的起源与我国古代养驴业 被引量:4
3
作者 庞有志 杨再 洪子燕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21年第6期53-56,81,共5页
家驴起源于非洲野驴,由努比亚驴驯化而成。早在4000年前,驴经西亚、中亚引入我国甘肃和新疆天山以南地区并繁殖杂种。殷商至两汉时期,驴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和印度不断向中原内地传播,成为希贵家畜,至唐代,驴作为役畜遍布全国。作者对我... 家驴起源于非洲野驴,由努比亚驴驯化而成。早在4000年前,驴经西亚、中亚引入我国甘肃和新疆天山以南地区并繁殖杂种。殷商至两汉时期,驴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和印度不断向中原内地传播,成为希贵家畜,至唐代,驴作为役畜遍布全国。作者对我国驴的起源以及世界野驴的分类、分布进行了梳理,并对我国古代养驴业的发展按年代进行了分类叙述,以期为读者提供更为系统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驴 起源 驯化 养驴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FTO基因多态性与肉质性状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杨又兵 卞军平 +2 位作者 吴燕 娄然 李世豪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971-1978,共8页
为了探究猪FTO基因多态性与肉质性状的关联性,试验通过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的Bst uⅠ和TaiⅠ限制性内切酶技术分析了豫西黑猪和长白猪FT... 为了探究猪FTO基因多态性与肉质性状的关联性,试验通过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的Bst uⅠ和TaiⅠ限制性内切酶技术分析了豫西黑猪和长白猪FTO基因第3外显子(c.594C>G)和第4内含子(g.276G>T)的遗传多样性,并将FTO基因的基因型与豫西黑猪背膘厚、pH 1、pH 24、滴水损失、肉色和大理石纹等肉质性状进行了关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FTO基因的c.594C>G位点和g.276G>T位点都具有中度多态性,经检验c.594C>G位点和g.276G>T位点的基因频率均符合χ2检验的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P>0.05)。在c.594C>G位点上,豫西黑猪和长白猪都存在3种不同的基因型,分别为CC、CG和GG基因型,优势等位基因都为C等位基因,且两者C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0.5227和0.5333,在肉色评分上,CG基因型和GG基因型个体显著高于CC基因型(P<0.05)。在g.276G>T位点上,豫西黑猪和长白猪都存在3种不同的基因型,分别为GG、GT和TT基因型,优势等位基因均为T等位基因(0.5741,1.6481)。结果表明,FTO基因的c.594C>G位点与豫西黑猪的肉质性状具有显著关联性,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FTO基因可以为豫西黑猪肉质性状的遗传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西黑猪 肥胖相关基因(FTO) PCR-PFLR 遗传多态性 肉质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鹌鹑MITF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启动子甲基化研究
5
作者 祁艳霞 张小辉 +3 位作者 庞有志 刘佩 任世威 霍琳珂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57-263,共7页
【目的】研究MITF基因在鹌鹑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与羽色形成的关系,分析启动子甲基化对MITF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RT-PCR克隆鹌鹑MITF基因mRNA的CDS区域并进行DNA测序,对得到的序列进行BLAST比对等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 【目的】研究MITF基因在鹌鹑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与羽色形成的关系,分析启动子甲基化对MITF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RT-PCR克隆鹌鹑MITF基因mRNA的CDS区域并进行DNA测序,对得到的序列进行BLAST比对等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RT-qPCR分析MITF基因在栗羽朝鲜鹌鹑和北京白羽鹌鹑胚胎发育第6、8、10、12和14天的表达变化。克隆朝鲜鹌鹑和北京白羽鹌鹑MITF基因的启动子区域并进行DNA测序,利用BS-PCR分析启动子CpG岛的甲基化水平。【结果】鹌鹑MITF基因与日本鹌鹑同源基因相似度达99%,包含1476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蛋白由492个氨基酸残基组成,没有信号肽和明显的跨膜区,成熟蛋白位于细胞核中。在胚胎发育的6~12 d,朝鲜鹌鹑MITF基因m RNA表达水平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北京白羽鹌鹑(P<0.05或P<0.01)。鹌鹑MITF基因启动子区域包含丰富的顺式作用元件和1个346 bp的CpG岛,朝鲜鹌鹑MITF基因启动子区域的平均甲基化水平为18.52%,北京白羽鹌鹑的平均甲基化水平为29.63%,两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北京白羽鹌鹑MITF基因启动子区域高甲基化状态导致其表达水平下降,这与其羽色白化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鹌鹑 羽色 MITF基因 甲基化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朝鲜鹌鹑GNAS基因表达、克隆及其多态性与羽色的相关性 被引量:6
6
作者 刘坤举 张小辉 +3 位作者 庞有志 赵淑娟 祁艳霞 王乾昆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369-1377,共9页
为了研究朝鲜鹌鹑GNAS基因表达和多态性与羽色的相关性,取栗羽和白羽朝鲜鹌鹑不同发育时期胚胎翅尖组织,采用Trizol法提取总RNA,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GNAS基因在朝鲜鹌鹑胚胎发育不同阶段和不同羽色鹌鹑胚胎翅组织中mRNA的表达水平;克隆G... 为了研究朝鲜鹌鹑GNAS基因表达和多态性与羽色的相关性,取栗羽和白羽朝鲜鹌鹑不同发育时期胚胎翅尖组织,采用Trizol法提取总RNA,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GNAS基因在朝鲜鹌鹑胚胎发育不同阶段和不同羽色鹌鹑胚胎翅组织中mRNA的表达水平;克隆GNAS基因的CDS全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集孵化至10 d胚胎翅尖组织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GNAS基因的特定序列,通过不对称PCR-SSCP方法结合测序确定基因型,分析不同基因型对朝鲜鹌鹑羽色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胚胎发育8~14 d时,GNAS基因在栗羽鹌鹑胚胎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极显著(P<0.01)高于白羽鹌鹑胚胎。GNAS基因CDS区开放阅读框长1140 bp,含有14个外显子,编码含379个氨基酸的稳定性亲水蛋白。在朝鲜鹌鹑GNAS基因中检测到2个SNP位点,分别为外显子12区域的g.119221T>A和3′UTR区域的g.121181A>G。栗羽朝鲜鹌鹑的3种基因型(AA、AB和BB)的频率分布与白羽朝鲜鹌鹑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表明,朝鲜鹌鹑组织中GNAS基因的表达量高低与其羽色的形成有一定的关系,GNAS基因3′UTR上的g.121181A>G位点突变与朝鲜鹌鹑羽色性状之间具有显著关联性,可作为研究朝鲜鹌鹑羽色的一个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鹌鹑 GNAS基因 羽色 基因表达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NA-seq技术挖掘鹌鹑羽色自别雌雄相关基因 被引量:3
7
作者 王乾昆 张小辉 +7 位作者 庞有志 祁艳霞 雷莹 白俊艳 户运奇 赵毅威 苑志文 王涛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98-506,共9页
鹌鹑的羽色自别雌雄现象是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的,但具体的分子机制未知。本研究以北京白羽公鹌鹑和朝鲜栗羽母鹌鹑为研究对象,利用RNA-seq技术分析了F_(1)公鹑和F_(1)母鹑胚胎期第10天皮肤组织样品的转录组,以筛选调控鹌鹑羽色自别... 鹌鹑的羽色自别雌雄现象是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的,但具体的分子机制未知。本研究以北京白羽公鹌鹑和朝鲜栗羽母鹌鹑为研究对象,利用RNA-seq技术分析了F_(1)公鹑和F_(1)母鹑胚胎期第10天皮肤组织样品的转录组,以筛选调控鹌鹑羽色自别雌雄的关键基因,并利用qRT-PCR技术进行验证。结果表明:RNA-Seq共得到38.94 G的原始数据,平均每个样本获得了6.49 G的原始数据,6个库的Q30均在90%以上,GC含量平均值为49.7%,所测样品至少89%的reads比对到参考基因组上。通过数据库比对共得到16013个基因,其中,上调基因69个,下调基因22个。GO富集分析发现有13841个基因注释到GO数据库中,其中包含78个差异表达基因。KEGG富集结果显示,有22个差异基因富集到38条通路中。对全部差异基因进行筛选,得到了7个与羽色表型相关的基因,分别是DCT、MLANA、SLC45A2、TYRP1、TRPM1、FAM174A和KIT。qRT-PCR结果表明,候选基因均在栗羽鹌鹑中高表达,与RNA-seq结果一致,这7个候选基因可能与自别雌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鹌鹑 羽色 自别雌雄 转录组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用鹌鹑的VIPR-1基因的多态性与早期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董智豪 陈宇 +7 位作者 黄高想 白俊艳 李静云 赵淑娟 雷莹 王新乐 胡琦杭 范征宇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393-1401,共9页
为分析VIPR-1基因是否能作为鹌鹑早期生长性状的相关分子标记或者候选基因,以中国黄羽鹌鹑、中国白羽鹌鹑、朝鲜鹌鹑3个蛋用鹌鹑品种作为实验对象,采用PCR-RFLP技术和测序技术检测VIPR-1基因的外显子6-7的多态性,并分析该基因多态性与... 为分析VIPR-1基因是否能作为鹌鹑早期生长性状的相关分子标记或者候选基因,以中国黄羽鹌鹑、中国白羽鹌鹑、朝鲜鹌鹑3个蛋用鹌鹑品种作为实验对象,采用PCR-RFLP技术和测序技术检测VIPR-1基因的外显子6-7的多态性,并分析该基因多态性与蛋用鹌鹑早期生长性状的关联程度。结果表明,在3个蛋用鹌鹑品种中的VIPR-1基因外显子6-7区域共检测出15个SNP位点,分别为A94G、G97T、C201T、A204G、A233G、C260G、A299T、C354T、A355G、C378T、C407G、A425C、A543G、G585T、A586G。对HpyCH4IV位点(A355G)进行酶切分析,可以检测到3种基因型即AA(285 bp/811 bp)、AG(285 bp/811 bp/1096 bp)和GG(1096 bp)。中国黄羽鹌鹑和中国白羽鹌鹑的AA、AG、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227、0.636、0.136和0.087、0.609、0.304。朝鲜鹌鹑AG和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235和0.765。1~4周龄时,VIPR-1基因的HpyCH4IV位点与中国黄羽鹌鹑的日增重、体重、胫长、胸宽、胸深、胸骨长、胫围有显著关联性(P<0.05)。HpyCH4IV位点与中国白羽鹌鹑的胫围有显著关联性(P<0.05)。HpyCH4IV位点与朝鲜鹌鹑的体重、胸宽、胸深有显著关联性(P<0.05)。5~7周龄时,VIPR-1基因的HpyCH4IV位点与中国黄羽鹌鹑的体重、胸骨长、胫长、体长、胸宽、胸深、胫围、日增重和相对生长率均有显著的关联性(P<0.05)。HpyCH4IV位点与中国白羽鹌鹑的日增重和相对生长均有显著的关联性(P<0.05)。HpyCH4IV位点与朝鲜鹌鹑的体重有显著的关联性(P<0.05)。综上研究表明,VIPR-1基因外显子6-7的HpyCH4IV位点(A355G)对蛋用鹌鹑的早期生长性状具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用鹌鹑 VIPR-1基因 PCR-RFLP 早期生长性状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MyoG基因内含子Ⅱ多态性及其与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李静云 王新乐 +11 位作者 张云飞 白俊艳 李淦 雷莹 董智豪 陈宇 樊红灯 王龙威 陈梦柯 王兴科 司马磊阳 张世文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364-1373,共10页
【目的】分析肌细胞生成素(myogenin,MyoG)基因内含子Ⅱ的多态性及其对绵羊生长性状的影响,筛选对绵羊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分子标记,以期为绵羊的分子育种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大尾寒羊、小尾寒羊、豫西脂尾羊、湖羊、杜泊羊5种绵羊... 【目的】分析肌细胞生成素(myogenin,MyoG)基因内含子Ⅱ的多态性及其对绵羊生长性状的影响,筛选对绵羊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分子标记,以期为绵羊的分子育种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大尾寒羊、小尾寒羊、豫西脂尾羊、湖羊、杜泊羊5种绵羊为研究对象,采用PCR-RFLP技术对MyoG基因内含子Ⅱ(Eco72Ⅰ)进行基因分型,利用PopGene32软件计算绵羊MyoG基因内含子Ⅱ的群体遗传多样性,利用SPSS 17.0软件对不同基因型与绵羊生长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小尾寒羊、杜泊羊、湖羊群体中MyoG基因内含子Ⅱ均存在3种基因型:AA(368/540 bp)、AB(908/368/540 bp)和BB(908 bp);大尾寒羊和豫西脂尾羊群体中仅检测到2种基因型:AB(908/368/540 bp)和BB(908 bp)。大尾寒羊、小尾寒羊、豫西脂尾羊、湖羊、杜泊羊的AB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845、0.633、0.917、0.706和0.811,BB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155、0.033、0.083、0.176和0.054,A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0.333、0、0.118和0.135。小尾寒羊的杂合度最低(0.455),杜泊羊的杂合度最高(0.497),表明杜泊羊的遗传多样性要高于其他群体;5个群体多态信息含量(PIC)均为中度多态(0.25<PIC<0.5)。关联分析发现,小尾寒羊MyoG基因内含子ⅡBB基因型个体胸围、胸宽、头长、颈长均显著低于AA、AB基因型(P<0.05)。【结论】MyoG基因内含子ⅡEco72Ⅰ位点可作为影响绵羊生长性状的分子标记,结果可为今后绵羊生长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MYOG基因 内含子Ⅱ Eco72Ⅰ位点 生长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西黑猪线粒体COXI基因的扩增和系统发生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周武 杨又兵 +6 位作者 王阳阳 王丽 徐硕辉 邢沛 和俊豪 卞军平 庞有志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7期211-212,共2页
豫西黑猪作为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地方品种,其种质资源面临着基因混杂的风险。通过对豫西黑猪的线粒体COXI基因进行PCR扩增、测序,并与其他22种不同猪种的COXI基因进行序列比对,采用最大似然法(ML法)和邻接法(NJ法)建立系统发育树,探究... 豫西黑猪作为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地方品种,其种质资源面临着基因混杂的风险。通过对豫西黑猪的线粒体COXI基因进行PCR扩增、测序,并与其他22种不同猪种的COXI基因进行序列比对,采用最大似然法(ML法)和邻接法(NJ法)建立系统发育树,探究其与其他猪种之间的遗传变异及种系发育关系。结果表明,23个猪种该基因序列保守位点和变异位点分别占总位点的96.5%和3.5%,不同猪种间线粒体COXI基因的相似度均在96.5%以上。豫西黑猪线粒体COXI基因表现出明显A、T碱基偏好性。系统发育树和遗传距离结果显示,豫西黑猪种内遗传距离较近,并且与杜洛克猪的遗传距离较近,说明豫西黑猪与杜洛克猪之间存在基因混杂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西黑猪 线粒体 COXI基因 NJ树 ML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用鹌鹑血管活性肠肽Ⅰ型受体基因的多态性与胴体性状的关联分析
11
作者 王新乐 白俊艳 +11 位作者 李静云 雷莹 李淦 庞有志 董智豪 陈宇 樊红灯 王龙威 陈梦柯 曾凡林 安肖凯 白永振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379-2385,共7页
为了探讨血管活性肠肽Ⅰ型受体基因(VIPR-1)的多态性与肉用鹌鹑胴体性状的关系,采用PCR-RFLP方法对法国巨型肉用鹌鹑和莎维麦脱肉用鹌鹑2个群体的VIPR-1基因与肉用鹌鹑胴体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VIPR-1基因外显子4-5的Bsr DⅠ位... 为了探讨血管活性肠肽Ⅰ型受体基因(VIPR-1)的多态性与肉用鹌鹑胴体性状的关系,采用PCR-RFLP方法对法国巨型肉用鹌鹑和莎维麦脱肉用鹌鹑2个群体的VIPR-1基因与肉用鹌鹑胴体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VIPR-1基因外显子4-5的Bsr DⅠ位点在法国巨型肉用鹌鹑和莎维麦脱肉用鹌鹑中检测到3种基因型,即GG、GT、TT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408、0.490、0.102;0.222、0.444、0.334。VIPR-1基因外显子6-7的Hpy CH4Ⅳ位点在法国巨型肉用鹌鹑和莎维麦脱肉用鹌鹑中检测到AA、AG、GG这3种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020、0.020、0.960;0.056、0.111、0.833。关联分析表明,VIPR-1基因外显子4-5的Bsr DⅠ位点与法国巨型肉用鹌鹑的肝重有显著关联性(P<0.05);VIPR-1基因外显子6-7的Hpy CH4Ⅳ位点与法国巨型肉用鹌鹑的体重、屠宰重、肝重有显著关联性(P<0.05),与莎维麦脱肉用鹌鹑的体重、屠宰重、全净膛重、心重、胸肌重、腿肌重、肝率、胸肌率有显著关联性(P<0.05)。VIPR-1基因可以作为候选基因应用于肉用鹌鹑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用鹌鹑 血管活性肠肽Ⅰ型受体(VIPR-1)基因 多态性 胴体性状 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鹌鹑GnRH-1基因多态性与蛋品质的关联分析
12
作者 王龙威 白俊艳 +7 位作者 贾小平 雷莹 陈梦柯 樊红灯 卢小宁 何豫涵 曾凡林 张容恺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65-574,共10页
为探索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GnRH)基因亚型GnRH-1基因与鹌鹑蛋品质的相关性,利用PCR扩增和DNA测序技术,检测GnRH-1基因在中国黄羽鹌鹑、北京白羽鹌鹑、朝鲜鹌鹑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突变位点,并分析Gn... 为探索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GnRH)基因亚型GnRH-1基因与鹌鹑蛋品质的相关性,利用PCR扩增和DNA测序技术,检测GnRH-1基因在中国黄羽鹌鹑、北京白羽鹌鹑、朝鲜鹌鹑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突变位点,并分析GnRH-1基因的多态性与鹌鹑蛋品质的关联性,以期获得鹌鹑蛋品质相关的分子标记,为蛋用鹌鹑新品系的培育提供参考。结果表明,GnRH-1基因在中国黄羽鹌鹑、北京白羽鹌鹑、朝鲜鹌鹑中检测到14个SNP突变位点,分别为C71T、C108T、C168T、C178T、A184G、C206T、A209C、C215T、A252G、A279T、C281T、C293G、C339T、C458T,除A209C和C281T在中国黄羽鹌鹑和北京白羽鹌鹑中只检测到2种基因型外,其他12个SNP位点在3个鹌鹑品种中均检测到3种基因型。关联分析表明,GnRH-1基因的C71T、C215T、A209C、A279G位点与鹌鹑的蛋黄高度和蛋黄指数有显著(P<0.05)相关性,A209C位点与鹌鹑的蛋黄宽度有显著(P<0.05)相关性,A279G位点与鹌鹑的蛋壳厚度有显著(P<0.05)相关性。综上所述,GnRH-1基因可以作为影响鹌鹑蛋品质的分子标记或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鹌鹑 GnRH-1基因 多态性 蛋品质 蛋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